在積極心理學中,個人的童年對其一生影響如何?

積極心理學的權威,馬丁?塞利格曼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中講到,童年經歷對成年之後的影響並不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讓過去創傷再現的心理治療只能給人短暫的解脫,但不能治癒成年的問題。

可是我之前看他的《真實的幸福》中提出的依戀風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這三者是人們對待人際的基本風格,而安全型的童年父母在身邊、迴避型的童年母親很冷漠、焦慮型的童年是父親很不公平。

這兩者不是互相矛盾了么,人的童年對其一生究竟能影響多少呢?


  • 關於「童年經歷對成年之後的影響並不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

——題主引用 Seligman 的這句話,是學術界小領域同行目前的共識。當然,不是所有心理學從業者的共識,圈子畫大了就會畫進來很多其實不懂孿生相關係數研究的大領域同 (waì) 行。下面是回應評論區的幾條答疑,不感興趣的知友可跳過。

只要說到基因的影響因素,這裡的童年經歷意思就是指童年家庭環境因素,在孿生相關係數研究文獻學名「共同環境因素」,與「非共同環境因素」相區別。評論區有三五位活躍的知友既不懂孿生相關係數研究,也承認沒有意願去學懂,但仍然有極強烈的需求參加討論發揮懟人天分。這就有點為難答主了,不妨另找本題下其它合意回答,以便在不需要學懂孿生相關係數的(未)入門層面找到知音。

也有一兩位知友是真懂孿生相關研究,仍然對Seligman這句話有不同看法。這是因為脫離了上下文語境。斷章取義撈出「並不大」這麼個非定量不精確的形容詞,必須放回上下文比對原文中的靶子。原文的意思是,對基因影響的估計,外行公眾普遍比內行同行低了很多;對童年家庭因素的影響估計,外行公眾普遍比內行同行高了很多。其實Seligman不僅針對外行公眾,還特別針對精神分析流派信徒。

評論區譴責答主是「基因決定論」的知友,請仔細讀全文哪裡出現基因決定論。「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是說基因影響比共同環境(≈家庭)大很多,讀成基因影響100%的知友恐怕對回歸模型完全沒有概念。舉個真實數據的例子:自尊的某孿生研究,基因解釋45%、共同環境解釋&<0.1%、未解釋的個體隨機差異還要佔去剩下的54.9%。作者應當報告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不宜措辭為主要影響因素是沒解釋的個體隨機差異。

  • 關於「安全型的童年父母在身邊、迴避型的童年母親很冷漠、焦慮型的童年父親很不公平」

這句話只是對統計相關的過度簡化,容易造成錯誤解讀。準確而具體的描述可能是「冷漠母親的孩子迴避型比例30%,比基準值20%高出了50%(數據為假設,只用於舉例)」。在這個描述性結論中,母親的冷漠甚至還有很大比例是孩子自身的先天特性造成。基因 → 發展 → 成年 是一個因果鏈條。要準確理解這一點,需要區分兩種不同的研究問題——

  • 第一種研究問題:不控制先天因素,幼兒變數能否預測成年變數

幼兒焦慮/退縮這兩個變數多大程度與成年焦慮/退縮相關。通常研究者預期這個相關統計上顯著,數值上不大。這類研究要用半輩子時間去做,極為罕見,但很有參考價值。附錄的第一個推薦鏈接提及一例未發表的研究得到的結果是:依戀類型安全與否跨20年的相關係數0.17。可以用具體實例感受一下這個相關的大小:一萬名幼兒有2000名依戀類型為非安全,成年後,這2000名中有1328名依戀類型從非安全變成了安全;同時,8000名安全類型幼兒也有1328名成年後變成了非安全類型(這樣成年後非安全:安全仍然二八開)。即使幼兒時代非安全類型的被試,大部分 (66%) 都發展為安全依戀類型的成年。

注意到這個視角的參照基準是「依戀類型安全與否在成長過程保持穩定」,如果換一個視角,把參照基準改為所有人成年依戀類型非安全:安全比率二八開。那麼,幼兒時代非安全類型的被試相比之下就有明顯差距,成年後差不多34/66開,非安全比例相對基準的20%多出了14%,算成相對量就是增加了14%/20%=70%。文獻中更經常報告的形式是 2×2 四類人的「比之比」Odds Ratio,本例將報告為 OR=2.54。這一段實例想說的是,同樣一個0.17的相關,不同的參照基準去看,有的視角看來無足輕重,有的視角貌似挺有份量。

  • 第二種研究問題:先天因素、共同環境、個別差異先後解釋多少百分比的變異性

對給定的研究變數(比如交往焦慮和交往退縮),首先看基因解釋了多少比例的成年變異性;然後再看共同環境(家庭)在基因之外貢獻了多少比例的成年變異性;最後剩下的屬於沒被解釋的個體隨機差異(雖然文獻也把它叫做「非共同環境解釋 的」變異性)。這種研究通常用同卵同家庭孿生相關係數比對異卵同家庭孿生相關係數。更有價值但數據難找的是同卵同家庭相關係數與同卵不同撫養家庭相關係數的比較。

現有的研究認為共同環境(家庭)對依戀風格的成年變異基本上沒有額外的貢獻。抬杠的精確說法是:相比另外兩項,數值小到可以忽略。附錄鏈接第二項第一條報告的具體結果是——

焦慮的方差= 基因45%+共同環境0%+非共同環境55%

退縮的方差= 基因36%+共同環境0%+非共同環境64%

焦慮與退縮協方差所對應的兩個變數方差重疊部分=基因62%+共同環境0%+非共同環境38%

值得一提的是,幼年被試與成年被試得到結論正好相反,現有的研究認為共同環境對依戀風格的幼年變異有主要的貢獻,基因沒有貢獻或者貢獻比較小,代表性研究見附錄第二項的第二條。

  • 如何理解兩種研究結論的表面反差

先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幼年階段的撫愛環境是哺乳動物在優勝劣汰演化篩選的關鍵優勢,基因正常的哺乳動物幼崽天然引發成年哺乳動物的撫愛,即使跨物種也仍然如此。圖示某軍醫撫育一頭著名的幼熊。假如部分個體基因層面出現問題,導致幼崽盲目攻擊而特別難接近。在第一種研究中,是否獲得撫愛被理解為用於預測成年變數的幼年變數,給讀者一種可以干預改善的錯覺;在第二種研究中,是否獲得撫愛基本取決於先天基因,只有少到幾乎可忽略不計的比例留給家庭環境的額外貢獻,其中可以干預改善的比例更少而又少。

熟悉回歸模型的知友可以這麼理解:家庭環境如果簡單視為一個從差到好的變數,數學上拆解為相加的兩部分,前一部分為先天基因所完全預測,後一部分可以看成回歸的殘差與先天基因完全獨立。只有後一部分才會在第二種研究中額外貢獻成年的變異性。二者合起來,在第一種研究中影響幼年變數、預測成年變數。如果假定基因不能干預,那麼被基因完全預測的前一部分家庭環境好壞同樣無從干預,雖然在第一種研究中可以用於預測。

參讀:

  •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 成年依戀風格孿生研究 / 童年依戀類型孿生研究 / 答主 Live - 同卵孿生研究科普
  • 小時候缺愛成年後如何解決? - 熊爸的回答

其中第一個參考網頁提到,依戀風格的三水平(安全/焦慮/迴避)單離散變數模型大體上已經被(交往焦慮得分×交往退縮得分)雙連續變數模型取代。


「童年對成人生活影響不大」可以說是對的。特別是這裡實際上說的是「童年感情經歷」對「成人以後性格」的影響,那麼影響是很小。

為什麼聽上去這麼反常識呢?

1. 學術研究中「操作定義」非常狹窄、精確,說「經歷」的時候,指的是不受基因、社會、階級、天氣、排行、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街區安全程度、GDP漲幅等一切因素影響的「個人經歷」。

就是說,家庭收入一樣的人比、同一年出生的人比、排行一樣的人比、家裡藏書量一樣的人比……盡量讓比較的內容,只剩下「感情經歷」這一點。

但是很人多覺得,這些怎麼能不算呢?——什麼都算上,那就沒法比了!並且只有這樣比較出的結果才有意義,不然這個人性格冷漠是因為被父母拋棄,那個人性格冷漠是因為太富怕人借錢,那個人性格冷漠是因為車禍殘障,另一個人冷漠因為他是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把這些冷漠的人放在一起,又有什麼統計上的意義啊???

有控制其他變數,只比較一個因素,才能看出這個因素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現在排名第一的熊爸的答案,闡述了一下控制基因影響後的結果,都這麼難以接受,那把其他因素控制住,肯定是無法讓大家接受的。那就……談不下去了,各走各的路吧。

2. 統計不算入特例。一個人從小被關在一個白色房間里,他會把「平均冷漠度」大幅度提高嗎?不會的,這個例子太特殊了,他的數據被數學方法裁掉了。

怎麼可以這樣?這個人不是社會的一份子嗎?他的故事不重要嗎?——那就,談不下去了,各走各的路吧。

3. 除非特別指出,被臨床診斷過的有心理疾病的人不在統計數據里。

一個人童年遭遇戰爭,患有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個人在青春期自殺過。一個人童年生病失明,後來得了抑鬱症。——這些人都不在一般統計數據里。只有專門研究這個方向的數據才包括他們。因為這樣一個案例對平均值影響太大了,出來的數據對普通人沒有指導意義。

----------------------------------------------------------

還有些其他的,總之,這就是統計,是社會科學一般使用的研究方法。

雞湯文特別喜歡特例,那個叫「我朋友」的人整天遭遇人生變故。大家也愛看這種故事,也愛把自己代入這種故事。。

科學研究特別喜歡普通人,就算你在一個方面不普通,你總有一個特點是普通的,我們只研究你普通的地方。至於你不普通的地方,該拿來掙錢就去掙錢,該去治病就去治病。

因為彼此語境不一樣,最後得出的結論有時難以讓人接受。比如對於普通的你來說,你的父母真的沒有耽誤你,無數和你一樣的人證明了這一點。


就說一點,要研究父母行為模式對孩子的童年影響,首先要排除的就應該是親生父母,只有這樣(研究領養子女行為,最好是同一家庭領養的不同孩子之間的差異)才能剔除遺傳因素或者說天生因素,得到純粹的後天環境的影響因子到底有多大。

反過來,要研究先天因素有多大,那就是研究分開扶養的同卵雙胞胎。

拿親生父母養育親生小孩舉例子,這個例子有任何意義?

PS:

看過一個很有意涵的論述:一個人如果99%受先天影響1%受後天影響,比反過來的決定比例更有自由意志,因為先天反而是完全屬於你的內秉的特徵。


心理學的學派非常多,非常的多,簡直是一地雞毛,基本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

至少我看發展心理學的時候,孩子的幼時跟父母的親密度和關係是會對長大後產生影響的。

而一些兒醫也會堅持親密度提升對於孩子的性格塑造很有好處。

一些教育心理學也會提到這點。

所以你得都看看,對於心理學這種學派和大師眾多的學科,每個學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選那些共同的東西去看,不要偏信某個學派。


這個話題中,最核心的爭論,在於人的天性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人一出生是白紙一張,還有其固有的性格習慣存在。

比如,同一父母,生了雙胞胎,三胞胎,等等。這種同時存在,同時降臨的孩子,童年的生存環境也差不多。事實上,未來的人生,卻大不相同。

那麼,同一父母,生了不同年份的孩子,2個,3個,… 6個,…更多個。最後的未來人生,更是差異大。

所以,「童年經歷對成年之後的影響並不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性格是天然存在的。從一出生,就有了差異。

後天環境與影響,只是進行改良與提升。主要是通過觀察學習,掌握生存所需要的知識與經驗。與天生的性格關聯不大。

假如,非要認為,後天努力是決定一切的因素。

很遺憾,有時候,有些父母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很幸運,有時候,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一生髮揮得儘可能光彩。

前者的父母,逆著孩子的天性在操作。

後者的父母,順著孩子的天性在操作。

如果承認了天性的天生存在。那麼,有些人就少了很多借口。

比如,我就是從小受家庭影響,才變得如此脾氣與性格的。這樣的借口,就說不出口了。可惜,說這種借口的人,往往會找更多理由,描述為什麼。1、父母經常打孩子。2、父母經常不顧自己的感受強迫自己做事。3、父母離異了,導致生活質量下降,自己感受到了殘缺的關愛。4、由於外在的打擊,導致家庭經濟嚴重下滑,讓自己過得生不如死。5、由於自己的嚴重疾病,導致自己沒有了生存意志。6、由於父母某人,有嚴重疾病,而令自己無法實現願望。7、由於兄弟姐妹中有人有嚴重疾病,導致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8、由於自己經常受到同學的傷害而令自己的學習生涯一塌糊塗。9、由於自己常常被老師針對,導致自己的不願意學習。或者是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好多理由,這些,都被描述成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了自己原有的人生軌跡。

那麼,這些真得會導致自己的性格重塑嗎?

為什麼有相似遭遇的人,有些成功了,有些走不出來。

天性的天生存在,我認為,這是真相。當然,那個心理學家,把天性天生存在,歸結為基因。

而我認為,天性的天生存在,原因更為複雜。目前還在研究中。


首先,這種「童年經歷或是基因對成年生活是否有影響、影響多大、如何影響」之類的問題,其實是歸發展心理學範疇的(更準確是叫「developmental science」)。

其次,發展心理學或發展科學研究的幾大問題,其中就包括 nature (天賦、基因等這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的因素)和 nurture (教養、環境、經歷等外在因素)對兒童/人類發展的影響。主要的爭論有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具體的問題有:基因/環境是如何影響發展的?影響多大?

針對 nature vs. nurture ,相關的研究可以說是數之不盡,且具體到各個下分領域則研究的方向也是不勝枚舉。比如我昨天看的一篇論文是在討論,「嬰兒過早開始接受託管(早於1歲)」這個經歷,對他/她在進入幼兒園時期的行為有什麼影響(結論是更具有攻擊性,低服從性,等等)。除此之外,諸如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種族,是否單親,託管的質量/穩定性/時長,父母教養的質量/種類/偏好等等等等,都可以作為變數來分別進行研究(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2003)。

簡單說來,無數方向/數量/類型(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or others)有關 nature vs. nurtute的研究,指向的結論基本都是:兩者共同作用影響個體的發展,對於不同的心理因素,他們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沈莉,2013)。

當然,對那些研究我保留一點點小小的看法,就是西方學術很講究ethics(倫理道德)這個東西,非常講究政治正確。對於基因這種問題,他們其實會比較迴避。舉個我自己切身體會到的例子,二語習得課程上,會提到 language aptitude (語言天賦)對語言學習成果的影響。對 language aptitude 相關研究進行搜索,幾個簡單的事實:

1)研究、高引用的論文/著作多集中在90年代以前,比如 JB Carroll 在1959和1981年出的兩本書(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 ; Twenty-five Years of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結論也基本都有很高的正相關性,或是對比其他因素(學習技巧、環境、學習時長等)作用更大。

2)對於這種有著 significant effect (顯著作用)的因素,學界在90年中後期直至目前,並沒有太多研究。我自己的白人教授就在課堂上提過,aptitude這種東西不好碰不好說。

3)因為認知科學的發展(伴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試圖把語言天賦歸類到認知能力的一種,從而就可以大大方方去研究認知能力對語言學習的影響了。

發展科學中「基因」相關研究,也有類似的趨向,就是細分,然後具體化,盡量不涉及到ethics的禁區。所以,學者們也絕不會做出「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經歷對其一生影響很大/小」這種簡單的絕對的判斷。他們或許會說,一個人的基因會影響ta成年後的情緒穩定性;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太多分離焦慮會使得ta傾向於培養出不安全型依戀;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父母虐待會傾向於使ta更有暴力傾向,等等等等。

他們絕會說,「A一定會導致B」,而是,「擁有A則擁有B的可能性變大(或變小)」。

最後,通過雙生子研究(同卵雙生對比異卵雙生對比普通兄弟姐妹)得出的結論是,基因對情緒穩定性、活動性、社會性三種人格特質作用較大。

參考

沈莉. (2003). 發展心理學筆記. 商務印書館.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2003). Does amount of time spent in child care predict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 Child Development, 74(4), 976-1005.

Suzuki, Y., DeKeyser, R. (2017). The interface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knowledge in a second language: Insights fro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ptitudes. Language Learning.


實踐出真知,哪種說法都可以講的頭頭是道,至於哪種更準確或者說其實因人而異是需要至少數萬個嬰兒數十年的調教研究才能得出的結論。

簡易版可以去看《人生七年》幾(八?)部曲,但仍有不少局限性。


只看過一本他的書《學習的樂觀》,個人認為他的基本思想是:

1,童年父母對人的影響很大,極大的決定了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

2,長大以後,無助的人來自於悲觀的解釋方式,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悲觀的解釋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沒有必要去追述童年的影響。


我看到題目第一句說塞利格曼Seligman作為一個行為心理學家和人文心理學家會說出「童年經歷對成年之後的影響並不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因」這樣的話。不得不說,我下巴差點掉下來了。

畢竟我在寫一篇十幾頁長的關於Seligman(我的學術偶像)的傳記作業,讀了這麼多論文和資料,我的結論是從頭到尾他都是個cognitive-behaviorist,而不是什麼遺傳學家或者神經科學家啊。Seligman相信環境可以導致抑鬱症等很多精神疾病,而且深信CBT的治療作用。你說他支持遺傳決定論,而非深信環境的力量,我覺得你一定是在逗我。

果然,我先在網上找到了題主所說的中文書《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仔細查找,終於在書的第33頁第二章《人定勝天只是傳說嗎》里,發現了結論這麼一段話:

「過去十年的研究都表明人格是能夠遺傳的…

生物精神病學詩心理疾病的哲學,所以我們必須謹慎待之,我對每一個原則都有一個警告:

第一,心理疾病是生理疾病這個說法僅在麻痹性痴呆患者身上得到了證實。而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和躁狂症患者身上都沒有得到證實,至少沒有找到生化方面的原因。至於抑鬱症,焦慮症,性障礙,肥胖,以及創傷後壓力失調症等,都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

第三,人格是會遺傳的,這種說法已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但人格並沒有佔據所有的遺傳基因,人格特質的可遺傳程度都大致為0.50(除了智商外,智商是0.75)。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半的人格是不會遺傳的。這事,就該輪到心理治療和自我提升粉墨登場了。」

所以,首先,題主問題的論據就是有問題的。Seligman依然是心理治療的支持者,他說的是人格(注意:這裡只說了人格)可以遺傳,但是它只有50%的遺傳概率,環境依然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而Seligman的研究習得性無助和習得性樂觀都是建立在後天條件決定了人的態度和行為基礎上,也意味著童年或者是人的任何一種後天的經歷對人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啊,終於解答了我的疑惑,我終於舒服了。我的學術偶像還是學術偶像,並沒有逗我玩。

回到題目本身,Seligman是想表達的是遺傳而非童年對人的決定性大,這很顯然,這一點學術界除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確達成了共識。 他並非是在討論nature vs nurture這個話題,因為他無疑是站在中間,相信遺傳和環境都很重要。而環境這個因素中,他並不認為童年是最重要的因素,童年是對人心理影響最大的時期。Seligman本身屬於認知行為心理派,反對的是精神分析派一切問題追溯到童年時期來解決的方法。他認可人生每個階段都會人有不可磨滅的影響,而且應該就事論事來解決。比如缺哪項技能就補哪項技能,想法消極就逆轉想法,而不是看你是不是你現在問題一定是因為童年時期受過虐待創傷。但是他也不是像行為主義華生那樣,你給我一打小孩,我能把他們全部培養成醫生律師工人或者犯人,不管他們的天性。Seligman相信天性對人的影響,但是在此基礎上,他相信人有追求快樂幸福生活的內在驅動力。這是他的立場。

至於最高票答案,把問題引到nature vs nurture,這個討論上其實並不合理。其次, 就現在的實驗條件,nature v nurture 註定會一直是個debate,無論再控制變數,也無法得到確切結論,再元分析也沒有,何來常識之說。統計是一種方法而已,何況這個方法還還那麼不完善。


按這個說法,我知道個從小被家暴被打瘋了的,可能是他天生基因缺陷是個瘋子吧,他父母看起來很正常,所以有可能是隱性基因。

恩這很科學,如果小時候沒被打他大了也必然要瘋的,不賴誰。


脫離原生家庭,最好的時期是獨子處於新環境中,接觸新的世界。

無論多少年過後,童年的經歷都會對自己有影響,如果新的世界對自己的影響是積極向上的,那麼會避免重蹈覆轍。

如果世界觀價值觀依然停留在父母所給予的環境中,難免會受到童年的影響。


人不能離開他所生存的環境。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並不能說基因就可以決定一切,外界環境同樣重要


積極心理學我也不是很懂,但個人經歷讓我覺得人一生的性格的形成應該和天生與後天都有關係吧,但個人感覺跟天生基因關係較大。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有人說童年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完善的心靈,但我就是個十歲以前生活中沒有父母的孩子,跟奶奶生活,並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孤僻的情況,還是很健康的。不能說童年對一個人沒有影響,但我覺得天性很重要,天性會影響一生。


人會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如果提前跨越某個階段,畢竟會在後面的階段補回來。

我感覺一個人的童年對這個人的一生影響很大,童年缺少的東西,在成年後都會補回來。影響的是一個人的心理,無法抹去。

我的朋友是長女,童年父母比較苛刻,打罵,更關注MM,她特別缺少安全感,成年後交友甚多,猶豫不定。終於成家了,可無比依賴另老公,接送上班,孩子可以別人帶,老公要天天陪著她,天天曬「幸福」說「幸福」,真替她老公心累,亞歷山大。


非專業回答。
父母在我十幾歲時離異了,父親是渣,全靠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雖然是農村婦女,但是愛看書會畫畫,30多歲自學電腦報了裁剪班,雙腳雙手把我和弟弟養大,我是典型留守兒童,性格隨媽,固執驕傲敏感。
轉折在這裡,媽媽在我初三時先是子宮出問題做手術,後又出車禍傷到腿,一系列事故她就垮下來了,她在家養病時質疑全世界,和姥姥等一眾親戚對抗,覺得天下所有人對會傷害她,但是過分愛我和弟弟,堅持在大雪大雨里拄著拐杖到我學校看我,每一次她來看我時,我都哭著求她保重身體,大概那時候開始和她生疏,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為什麼要一次一次不顧自己身體來給我我不需要的關懷呢?我所希望的就是她養好自己的身體。。。後面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結果我們的關係又惡化了,她怪我不聽話,我怪她掌控欲太強。。。好像跑題了,我高三那會神經衰弱,睡不著,各種頭痛,時常都會恐懼做惡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三才好轉。。。
我愛她,但是我怕她。太多事情說不清楚。跑題跑遠了。。。
媽媽對我的影響很大,我一遇到她就會方寸大亂。
現在我目前的生活還是比較積極的,一些性格缺陷都被我對象化解了。。

以上。。。


科學研究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只調查一般性,但被試可能卻是一群大三學生,然後調查問卷,做了一項控制變數的心理實驗,最後得出了實驗結論,算是一般性的研究結論。

一個是只研究特殊性,比如研究生物變異體,而普通正常的不管,比如研究精神障礙的個體普通正常不管,通過研究個體而推論出一般性的研究結論。再舉例子,光稜鏡色散實驗,這是研究特殊條件下暗室的光,與一般的普通人見到的光條件不一樣。

前者的一般性調查實驗,局限性就是被試群體,和實驗操作的細節問題,以及實驗結論適用範圍大小的問題。後者的特殊性研究實驗,也可以從個體中得出一般性的推論,也常見一些臨床觀察。

童年經歷對成人的影響有多大,屁股決定腦袋,身居其位,謀其政。統計學訓練,科學家出身的心理學家堅信自己的一般性調查實驗結果是正確的,其結論是可以適用於所有人的,自己是科學。其他人則通過自己的特殊性觀察,總結普遍規律和一般規律,認為童年經歷對成人影響很大。

而我認為,其實是個體差異太大了,大到你總能發現「童年影響極小的」和「童年影響極大」的人,而我的觀察無非是遇到了更多明顯是「童年經歷較大的影響了成人」。一個人如果不會被環境所影響,那麼童年的教育和書就白讀了,早戀和失戀都白戀了。

基本上教育學家、兒童學家的框架前提都是因為童年經歷對成人有較大影響,所以才主張重視兒童教育和童年教育的。


這個問題想分兩部分回答:依戀理論的來源和部分思想,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思路。先列個提綱,之後有機會補全。

依戀理論不是Sligman提出來的,是上世紀70年代左右Bowlby和Ainsworth等人建立的,之後Shaver等人將依戀從嬰兒擴展到成人的親密關係。依戀的重點是個體面對危險時尋求保護和幫助的這一類行為,對親密關係適用性更強,不能視為對成年人人際關係的完備表述。不同依戀類型對應的經歷和相關程度也不是這樣簡單。

題主的第二段說的基本上是人本主義治療(及沿著它的路徑發展起來的積極心理學)對傳統精神分析治療的批判性觀點,其創始人是Rogers,他認為人們對自己的生活是負有責任且有改變的能力的,在其以人為中心的療法中要求諮詢師幫助個體解決問題而不必提供指導,也不建議糾結於過去。

(待續)


我覺得題主有些誤解 ,並不是怎樣的父母就對應怎樣的孩子,心理學的困難就在於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多種原因,作為小孩子基因是一部分,他是難養型,易養型,混合型與其父母沒有關係,但父母怎樣養也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解釋風格

這裡我還覺的馬丁提醒我們的是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不完善的地方,依賴回溯童年傷痛的方法不能完全使得我們擺脫抑鬱,建議讀一讀tal的書《幸福超越完美》


其實可以說,對於這樣相似的問題,我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我潛意識裡就一直是認同我現在這樣的性格這樣的心態就是受童年陰影籠罩著的,我就是童年失敗的體現者。並不僅僅是為現在這樣的自己找什麼借口,真的事實就是因為童年的災害毀滅了現在的我。所以我是很痛恨自己的現在,更痛恨自己的童年。


推薦一本書《發現母親》


推薦閱讀:

成長的主要動力在責任還是夢想?
知識技能太少,我想學的東西太多,籃球、游泳、吉他、英語、日語,但是時間不夠怎麼辦?
如何看待女警察的女兒泄露李易峰楊洋的隱私導致母親被停職這一事件?
如何發現和克服自己的缺點?
怎樣跟孩子說爸爸不要他了?

TAG:心理學 | 成長 | 家庭 | 性格 | 積極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