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喝茶的人那麼注重茶具,甚至衍生出茶道的學問?

年輕人一般都不太愛喝茶,但是父母這輩卻一直堅持飲茶的習慣

只是腸胃不適,醫生建議改綠茶為紅茶

家裡大大小小的茶具也擺了不少

一直都不是很理解

但是也不想橫加干涉

想問問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任何一個行業在技術不進步或者總量到達天花板的時候,就只有用產品品質以外的東西去包裝產品,以達到差異化競爭和品牌加成的效果。

像古代日本這樣的技術匱乏,資源有限的地方,只能靠對現有產品反覆加工和強化儀式感來發展自己,所以日本的各種「道」特別多,而且都是傳統行業。

中國也一樣,當發展到技術上沒有突破的時候,只能用「器物」和「文化」來營造儀式感。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講究,而且大部分講究都只是儀式感。


茶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里有茶,「琴棋書畫詩酒茶」里也有茶,都是茶,本質沒變,但由於喝的人群體不同,追求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里的茶,是生活需要,是物質需求;「琴棋書畫詩酒茶」里的茶,是精神追求。

在物質層面,談茶道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茶道是要放到精神層面乃至靈魂層面去談的東西。

當你開始以精神的方式去感受茶,而不是計較喝入口中的液體的味道和香氣,把這個感覺轉化為感受,由口裡喝到心裡,你就能明白茶人對茶具的看重和茶道的誕生。


嗯~~我覺得這是一種追求吧,就像吃飯的碗,總是有人想要不同的花樣,也許只是自己喜歡呢。

當然,我個人是喜歡功夫茶泡法的。


說使用好的茶具是【智商稅】就有點「片面」了。

如果一個剛入門的人不動,被忽悠著買了「全系列」泡茶用具,那可以說是被這個行業收智商稅了。

●但是如果一個有經濟實力的人確實覺得這玩意兒有意思,就像想買一套全系列的【玩具】呢?

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消費時代,人被開發出了種種的興趣愛好,因愛好和興趣的消費,只要不是強買強賣,有什麼好鄙視的?


泄葯,其實就是一種新時代智商稅

很多古畫里,貴族喝茶好多是上大碗的。

如今的茶道,一半是從日本抄的,一半是本土神棍炒出來的。

就像普洱茶,就在幾十年前還屬於勞苦大眾喝的茶,現在有的茶磚己經被炒到幾十萬一塊了。

順便說一句,特別是中老年人,感覺不適千萬別聽中醫的喝茶當葯,喝不好的,去正規醫院做個體檢,比什麼茶都好使。


吃飯還想用個好碗吃呢,我喝口茶用個好點杯子就是智商稅了?

沒有深入了解的指手劃腳真的是難受。

:那個人竟然吃烤肉!明明吃飯就能飽啊!而且我們上古時期吃肉都是吃生的。吃熟肉的絕對是在裝。


茶具之於你,正如你身上所有物品之於你是一樣的。

大多數人都會喜歡美的東西,喜歡那些給自己帶來歡愉的東西。

這個杯子是我店裡雅琴同志的。

她說,這個顏色她喜歡,字體她也喜歡。

這是一位股東的,鎮民恪制。他喜歡這個器形和紋路。

般若是吳麗的,自在是歡歡的,聽雨是沁鑫的。這個是一套,該有兩個是畫心和悟禪,她們嫌棄人家。。。

小鮮肉楊洋的

另一位股東的

馬老師的,內壁鎏銀

每一位都有自己喜歡的,而這種喜歡正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有人喜歡以物代己,有人不喜歡,也無可厚非。

倒是精美的茶具本身就讓人舒服。

而功能性的紫砂壺,蓋碗則是一定要的。

現在的茶,如果是為了追求沖泡口感滋味,就要用合適的器皿,正如你炒菜用湯鍋難一樣。

工具不合適,效果怎麼也出不來。如果不服,大可以來比。。。

或者有人覺得我隨便用什麼都行,不就是丟葉子倒水?

那也沒問題,畢竟大家追求不同,你為了解渴,就是用馬桶泡茶也不奇怪。我為了口感滋味,我也只能用茶具。

哦,我的杯子。。。我的杯子被店裡同志投票之後禁止使用。。。

她們說太大,搶茶搶不贏我。。。

但是!

我會那麼輕鬆認輸么???

跟爸爸比,你們還弱的很呢!

至於茶道的產生,最早只是日本人對相對珍貴的茶葉的一種重視的心態,逐漸經過千利休的發展形成了一種借茶修行,借茶修道的方式。

那是日本。

而中國不敢妄自稱道,我們也只說茶文化,茶藝。茶藝,非藝術也,乃是技藝。

即使我被客人催了無數次,我也不願意寫茶道,就是這樣。


竟然有人說茶具是智商稅……

我就拿紫砂壺舉例說說吧。

我和你們講啊,宜興人——主要是丁山的紫砂壺作者,是頗喜歡開地圖炮的。

他們對某某省份來的客戶,往往懷有莫名的好感,而對於另一些省份的客戶,則心裡帶著天然的瞧不上。他們有時候這樣說:XX省的人,喜歡「花花的壺」。「花花的壺」是個比較含蓄的說法,其實就是五顏六色的殺馬特垃圾壺,以文化市場地攤上那種二三十塊錢一把造型匪夷所思的壺為代表。

全國二線以上的城市,每年都有茶博會,有些清高的作者,年年只去廣州廈門之類的城市,還把部分城市列進黑名單,永遠都不會去參展。這些被拉黑的城市都有一個特點:不懂裝懂的壺友特別多。

不懂不要緊,不懂裝懂也情有可原。不懂裝懂的同時還要裝逼,就很可惡了。

你看到古畫里,貴族是拿大碗喝茶的,這沒錯。但我敢拿一百個紫砂壺打賭,你不知道古畫里貴族拿的大碗,也是有很多門道的。不服你說說,這些「大碗」都是哪裡燒制的?什麼胎什麼釉?價值幾何?


問幾個問題

父母喜歡喝茶,有點茶具,有點茶葉,怎麼了呢?

只是個愛好,就像年輕人喜歡王者農藥一樣。

你父母腸胃不適,醫生既然建議改喝紅茶,那說明紅茶對你父母腸胃是有好處的,這個有什麼好吐槽的 。

喝茶,入坑之後,對於好茶,對於茶具,對於泡法都是喜歡至極的,每種茶有每種茶的特色,喝茶的人,自不必說其中的道道如何。

僅僅一個茶,就有六個大類,至於細分下去就會更多

綠茶,要求通透的玻璃杯,喝茶之前欣賞茶具和茶的完美融合。

青茶,僅僅飄逸杯和蓋碗泡出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何況用小茶杯喝起來,那種一飲而盡的爽朗,也許只有你真正喜歡茶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的。

其實,你的父母喜歡喝茶,喜歡收藏點好茶,收藏好的茶具,喜歡看看茶文化的東西,人們總是會有一些愛好,一些陶冶情操的東西,恰恰你的父母喜歡茶,其實這是個好的東西,不必糾結過多,按照自己情況選擇合適的茶,合適的口味,利於身體,利於愛好,利於心情!

祝,家庭幸福,身體健康!


針對問題分兩個方面應答一下,拋磚引玉:

先說茶具,同為飲料,我們拿飲酒來做對比,葡萄美酒夜光杯,而啤酒則適合大的玻璃杯,這樣你才覺得色味相宜;茶也一樣,不同的茶適合不同材質,即便同為烏龍茶,高山茶香氣高揚適合用白瓷蓋碗,出湯快而色澤金黃,聞起來氣味芬芳喝起來爽口生津,海拔度低的烏龍茶則適合用瓷壺慢慢泡,因為壺比蓋碗的密閉性好而保證了水溫不容易降低;至於綠茶,則適合用玻璃杯泡,一來便於查看湯色從綠到黃的變化,二來適合欣賞嫩嫩芽尖的舒展,三來敞口玻璃杯容易散熱,正好適綠茶的浸泡水溫;當然這些都是明朝朱元璋之後,中國人把制茶法簡化成了干茶葉,人們喝的時候只需要拿水沏開即可,隨後隨著越來越講究才出現了不同茶葉適用不同茶具和水溫跟泡茶手法,這其實是一個逐漸積累的最佳實踐,明以前的唐主要是以點茶法為主,日本人今天的主流點茶法就是那時候傳過去的;

再說茶道,其實大陸的茶道可以簡單分真假兩種茶道,先說假茶道,茶樓里那些小妹的花式泡茶法和各種茶藝表演是假茶道,坊間據說是幾個台灣茶商搞出來的;那什麼是真茶道呢,中國人老愛說苦集滅道,禪茶一味,這裡邊涉及到了很多東方哲學和審美的東西,我就簡單提一個小情調吧:一片茶從新鮮的葉子,經過各種火焙,脫水,這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再由干茶葉泡水重新舒展還原成一片嫩芽這又是一個從死到生的過程,隨著一泡泡的跟滾水交融沉浮,再到被棄掉逐漸變回干縮這又是一遍從生到死的過程,這是不是成住壞空的一遍遍輪迴演繹呢;


衣服保暖就好,為什麼搞這麼多花頭精?甚至還有時裝秀,還有展覽展示。穿漂亮名牌衣服會不會暖和點?


文青或裝逼屬性發作。

我們一家人都喝茶,在搬家之前,我們去超市買了個玻璃水壺,套上鋼絲濾網泡茶喝,一到喝茶我和我媽就端著缸子圍在桌邊。

就是有兩點。一來那個玻璃水壺的塑料柄離壺壁很近,舉著燙手。二來長此以往壺和缸子上都蒙上了一層褐色的茶垢,很難刷。

後來我們搬了家,新房子的客廳鋪得木地板,桌子很矮,我們便盤腿坐在坐墊上,端著缸子喝茶。

我媽年輕時是個文青,說我們娘倆兒這樣有點焚琴煮鶴,這新房子收拾得這般雅緻,我們兩居然端著缸子在這裡喝茶。

於是就買了一套一體化的茶具,那茶壺和杯子的顏色像是紅色的泥,摸著手感很好,把木質的托盤連上水管電線,只要打開壺蓋,一摁按鈕,水就從茶具上的一個?狀的水龍頭流進壺裡,再一摁,自動加熱。

我就在那裡看她裝逼看得一愣一愣的。

嗯,新壺不燙手了,而且還不用刷,確實方便了許多。


看完回答,心裡只是稍有遺憾!國家的強大並不是經濟上的強大,而是文化的自信,現在很多人有錢,但是有錢並不代表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認同的文化及國家,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茶文化經歷幾千年的變化,自成一脈,它即是一個有自己獨立體系的文化,同時它又兼容其他相關類別的文化元素,而茶器就是主要代表之一。

茶器之用一:可賞心悅目,書法繪畫藝術融為一體,即可把玩又有一定的藝術收藏價值。當然藝術水準也需要有一定水準,才具備收藏的價值。

茶器之用二:中國六大茶類,不同的茶類,不同的品飲要求,從事茶器具的選擇、水的選擇、茶杯的選擇都是不同。舉例子:例如茶杯的胎體厚薄對茶的香氣就有著不同的影響,茶杯杯身的高低對茶湯滋味,香氣的持久保留亦是不同。茶杯杯口的形態對品飲過程中,口感也是不同。對於茶品品飲要求高的愛茶者來說,茶器就是茶的第二生命起始的地方,而泡茶的技法就是茶第二生命邁出去的步伐啦!

知乎是一個專業知識文化分享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分享的應是正知正念的地方,雖然也有部分廣告宣傳的懸疑,但是只要客觀評述討論,我想會有更多願意分享的人在這裡提供更多專業的知識及經驗!勿輕賤自家文化,讓他人見笑啦!個人愚見,如有不到,望各位見諒!


因為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召集杯子開會啊!

另外,上面說什麼智商稅的朋友,說古代人喝茶只用大碗大盞的,下面的怎麼解釋?


基本器具是必須的。器物上不上檔次在其次。這點理解不了的話,不用往下看,繼續喝茶包即可。

更多的人喝茶主要是體會一種過程,過程去激發自己產生某些特定的心境。不用茶具大茶缸子灌滿咕嘟下去,那叫解渴。

而且茶葉那麼精貴,一缸子開水澆下基本沒有第二泡了。還品個毛的味道。

但是你也不能太糾纏細節。比如茶葉天價,用幾十塊錢的器皿泡,倒不是不行,是沒必要啊。開得起豪車就不差那點兒油耗不是嗎。畢竟生活最重要是恰當,不違和。


別人怎樣我不知道,不過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情趣。

我在意的不是什麼茶具沖泡出來的茶好喝,而是好不好看。

我年紀不大,有將將十年的喝茶習慣,平時愛喝各種青茶,和普洱,隔幾天喝一次花茶,偶爾綠茶,紅茶不喝。至於白茶黃茶在我家少見,喝的就更少了。

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在喝茶,成套的茶具有六套。其他零散的零件就更多了,沒數過。除了一套是我爸送的,其他都是我自己買的。

每種茶的茶湯色澤都不一樣,在不同的茶具中呈現的效果也不一樣,至於什麼茶配什麼茶具好看這就是個人審美的問題了。

每次喝茶前挑選茶具就像出門前挑衣服一樣,用自己喜歡的好看的茶具喝茶心情會好很多,連茶湯的味道都比用不喜歡的茶具喝好很多。

好像是去年的年初吧,我有一個十分喜歡的粗陶斗笠杯,一套六個,每一個顏色都不一樣,我最喜歡的那個是橙色。

可能是天氣的緣故,我把那盛滿熱茶的斗笠杯拿起來的時候,咔嚓一聲,她在我手裡裂了...裂了...

裂的相當徹底,就這麼一下她變成了四五塊碎片,滾燙的茶湯應聲炸開,燙了我一手,而我無動於衷,我的心早就跟著她一起碎了。

這是一種前一分鐘還在跟你親熱的女朋友忽然跟你說分手的概念。一切來的太突然,反正我就定格當場...不知道懵逼多久...然後發了個微博。

那天受了打擊,導致看其他茶碗都不順眼,之後的幾天難得的沒再喝茶。

又過了幾天不小心病了一個月,病癒之前都沒能喝茶,哎喲可真饞死我了。嘛...這都是後話了....


不同意樓上機械鍵盤的想法

因為僅僅是不同種類茶就不能共用茶具,我喝個正山小種拿玻璃杯泡不就廢了嘛

玻璃杯的話不便於觀察茶湯顏色,最好用白色底的(我媽從小這麼教的,但不保證對)

其次,

就像喝紅酒的人,酒杯可不只有有一個吧

不少喜歡書法和手繪的,鋼筆可能有一抽屜

的確這些東西並不能對你 喝茶、品酒、創作有什麼質的變化(當然酒杯的開口會影響風味,鋼筆的重心、筆頭材質,會影響手感)

但是你為什麼喜歡這些?因為你做這些事情時你體驗到了快樂,起碼對我而言早上起來跟室友喝喝茶是墜開心的!

如果我再購置些有意思的茶寵,漂亮的茶壺,有價值的蓋碗,我在泡茶時還能欣賞下 開片、釉面 讓我賞心悅目,大師的手繪獨到之處 讓我讚歎。順便和室友吹吹牛逼這茶如何

夠了,所以我覺得,有錢我喜歡買開心,怎麼了?其他所有愛好都是如此。至於有些人覺得這個沒有必要,這個是在裝逼(身邊就有)

FINE! You happy jiu ok,反正我很開心

爸媽愛喝,喜歡收集茶具那就隨他們開心嘛,不能理解的話,當做藝術品收藏好了!

ps:喝茶和吃小龍蝦一樣是個社交效率很高的活動


喝多就知道了,綠茶比紅茶要「烈」一點。雖然清熱解毒,但不如紅茶柔和暖胃。至於茶具則完全體現是個人生活品味了,與他人無關,自己喜歡就行了,沒必要去批判更沒必要去拿來說事。


用紫砂壺泡茶真的比別的茶具泡出來的茶更有味道嗎? - 知乎

茶具對味道影響有限,不過用好茶具泡茶,看著也舒服不是。

至於茶道,這玩意本就是舶來品。

最後,喝茶的人首先注重的是茶,然後是沖泡方法(非茶道),然後是茶具。


。。

雖然我不同意茶友採用各種稀奇古怪的茶具、茶道的行為,

但我誓死捍衛他們不折騰別人只鬱悶自己的權利。


推薦閱讀:

紫砂壺裡的茶可以泡很久嗎?
如果只有100塊錢,可以買什麼茶喝?
各類茶功效的比較?
西洋參要怎麼吃?適合與什麼茶一起沖泡?
普洱茶餅喝到最後壓的太緊實,怎麼開?

TAG:文化 | | 茶葉 | 中國茶藝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