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將獲得軟銀 60 億美元的投資?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聞背景:http://cn.wsj.com/gb/20170329/hrd145125.asp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道,這家控股美國運營商斯普林特公司(Sprint co., S)的日本企業集團已接洽中國叫車巨頭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Didi Chuxing Technology Co., 簡稱:滴滴出行),擬投資約60億美元。這筆資金有可能來自即將設立的1,000億美元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該基金投資者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和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等。

網約車政策這麼嚴,滴滴拿了這筆錢會做什麼呢?


一點也不奇怪軟銀會這麼做,錯過了最好的投資機會現在軟銀說什麼也希望分一杯粥的,哪怕是付出高昂的代價。原因有下;

1.畢竟滴滴是一個高頻次的需求,去年年底滴滴的日訂單就達到了1500萬單。今年受政策,主要是司機補貼等影響有所下降,但都在可控範圍之類,或許這跟ofo和摩拜的大面積投放有一些關係。不過滴滴已在ofo有布局,是無需擔心太多的。

可以肯定的說,汽車數量降低司機數量降低在短時間內會有一些衝擊,但是這並不會影響滴滴的進一步增長和滲透。畢竟與傳統計程車相比滴滴的出行滲透率還是沒有超過傳統計程車。

2.滴滴確實可以畫一個非常大的餅,中國最大的出行市場,坐擁千萬台網約車,未來的汽車租賃銷售維修保養保險加油都可以做深度布局。有些地方其實早開始嘗試了,甚至還跟聯通電信合作賣流量卡,這特么。。。但是這方面滴滴仍然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司機忠誠度不夠,與平台粘性不強等問題,所以在車子補充上滴滴現在從收購計程車公司、要求合作商自行購車、滴滴自營車等手段來補充,並且派單會逐步偏移。早已開始逐步遠離共享經濟。

3.關於無人駕駛,谷歌做了很多年被特斯拉一舉超越,勝在數據,當谷歌的無人駕駛還在規劃道路上進行數據收集的時候特斯拉早已通過全世界的車主來收集這些數據。所以無人駕駛的核心在於數據,數據越多你就越可以做到更高的駕駛等級。而滴滴的數據是驚人的,他們做無人駕駛是再好不過了。當然題外話,滴滴團隊是一群非常善於畫餅的團隊,而且出生就自帶七彩祥雲(千萬不要相信80萬創業這種雞湯),無論他們在uber和谷歌挖了多少人,但是他們團隊技術基因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無人駕駛還相對艱難。

當然相信軟銀非常看好這塊市場,新資金的注入保持樂觀。

關於估值降低,給軟銀下套等問題我還是持不同意見的,我並不這樣認為。


1 正在實施的網約車新政給滴滴帶來了嚴重打擊,獵豹大數據平台libra的數據顯示,2016年9月滴滴出行用戶滲透率達歷史最高值2%以上,對乘客和司機補貼的減少,用戶滲透率一路下跌。直至今年3月,用戶滲透率已降至1.4%,下降幅度在30%以上,易觀智庫數據顯示,去年10月是滴滴用戶活躍度最高峰,但之後也是跌跌不休,直至今年3月,降至併購後優步中國後的最低值,業內甚至預測,極端情況下其單量或將下滑近9成。

如果按照這數據,如果僅僅網約車業務,滴滴估值也就是100多億美元,可能還沒有,在這一背景下,滴滴急欲尋找新的看點以維持公司高達2000億元的估值,無人駕駛無疑承擔著滴滴的厚望。

近期,Uber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等有關技術進展的消息,讓外界對無人駕駛進入實際應用的預期頗為樂觀,甚至預計無人駕駛車輛2020年就將大規模上路,讓無人駕駛一時間成為資本新寵。

專業人士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顯然並沒有那麼樂觀,大部分業內人士預測,大規模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至少還需要10多年的時間。而這個領域的先行者谷歌無人駕駛項目的負責人厄姆森的看法則更為保守,他認為「自動駕駛真的出現可能要比曾經預測的時間晚很多,最長可能要晚30年。」

在無人駕駛領域絕對零起步的滴滴,儘管花費大價錢四處挖人,但在短時間恐怕看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技術成果。500億美元的估值,特斯拉最為行業先驅者目前市值都遠遠沒到500億美元。這樣的投資風險和回報常人都看得出是非常不合理的,何況精明的商人?

3 軟銀目前負債纍纍,地主家也沒餘糧,據媒體傳負債幾百億美元,前不久現金牛遊戲公司股權都拋給騰訊了,難道有閑錢高位接盤滴滴幫投資者解套?這與精明的日商人做事風格不符合。況且滴滴目前狀況沒啥底氣談融資估值。

2 滴滴的商業價值肯定有,融資本身不是問題,關鍵是多少估值融資,如果500億美元估值融資屬實,那腦子進水了。而且也不合邏輯。程維在融資前股份是5.2%,有確切消息透露,滴滴這次融資讓程維股份稀釋到2.8%,如果是增發融資,那程維股權也就稀釋了10%,應該是4.7%左右,如果是買老股東股權,那財務投資的很多人排隊,按照投資協議,高位套現的好事也輪不到創始人,所以無論如何500億美元估值的數據值得懷疑的。


網約車的故事已經沒什麼故事可以說了,如果孫正義是想在物聯網和自動駕駛方面布局,這筆投資的邏輯才令人信服。

如果純看網約車故事,滴滴的估值得打個很大的折扣了,理由如下:

1、出行/網約車行業是准公共服務性質,其特殊性決定了行業被高度監管,尤其是價格被高度監管,盈利性不可能高,去年底至今,滴滴一有提價的動作,就立刻被監管部門打臉

2、 一線城市人口政策將影響司機的數量。北上廣深都在控制人口增速、疏導外來人口,這種情況下,網約車給外地司機開一張免費的進入大城市的門票,是與政策背道而馳的。公開資料顯示,一線城市佔全國總單量的佔比高達百分之51.7%,在北京上海的快車中,能夠滿足本地戶籍要求的車輛佔比僅僅是5%至10%不等,一旦戶籍限制實施,北京上海這樣的高頻高客單價的城市單量將下降將近一半,估值可想而知

3、 一線城市人均道路資源緊缺,導致產生於美國的「一個司機+一個乘客」的共享出行方式不會被鼓勵,未來的中國一線城市的出行,一定是向公共交通引導

在各大車廠、投資機構都在布局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尤其是孫正義最近對物聯網晶元這麼心水,滴滴作為這一物聯網生態里的一環,利用其已有的龐大車輛網路,是有其戰略價值的。如果孫正義要投60億美金,那一定是給未來,而不是網約車這個已經是過去式的行業。

但至於未來的駕駛會從哪種路徑跑出來,是現在的互聯網鏈接存量車,還是無人車/電動車直接成為infrastructure顛覆取代,那就拭目以待了。

我個人更看好全面顛覆出行體驗的公司,雖然也許會花更久的時間。未來的車輛不應該是現在的樣子,這一點已經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公眾號「十一維客棧」 (ID: Maggie-Tan-)

分享互聯網商業領域最新資訊和獨到解析,為創業者、投資人、有自我提升需求者服務


如果真的60億美金投資屬實,反而有一個問題就顯的很有趣了:

在2016年中旬,滴滴完成了一連串總金額達到73億美金的融資,估值也達到350億美金左右,所以對應釋放的股份大約為20%(一輪融資釋放20%的股份其實在非IPO的私募融資階段並不常見);

再看現在這輪據說(目前還未證實)60億美金的投資,由於現在的政策環境已經完全支撐不起350億美金的估值,網約車新政必然會重挫滴滴出行的市場估值。所以理性的投資人應該不會給予超過350億美金的投後估值來做這一輪(因為滴滴的業務基本盤可以算是崩塌)

那麼假設這輪投後估值在250億美金,融資60億美金(軟銀領投)要一次性釋放24%的股份,這個股權比例實在是有些驚人...

再考慮到國內網約車市場的現況以及孫正義近期對於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所以如果這個融資消息屬實,軟銀這麼下重注來投資滴滴很大動因是看到滴滴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機會...


對我們普通人沒啥影響,自從網約車得到監管以來,司機人數直線下降,經常是叫不到車,滴滴的估值腰斬是肯定的了,下一個撐起滴滴估值的故事在哪裡不得而知,自動駕駛?用戶出行數據?

還有一個推測,滴滴和ofo有大動作,軟銀提前卡位。


整個網約車市場,滴滴如巨頭般佔據著霸主位置,神聖不容侵犯。

滴滴出行上一筆融資在2016年12月 律格資本上千萬美元的融資,這才短短4個月不到就獲取了50億美元,從成立以來獲得最大的單筆融資了。

首先滴滴賬面不缺錢,燒錢已從去年合併uber後慢慢收縮,為什麼還要接受這麼大手筆的融資呢?

其次關於用戶補貼的力度也越來越小,這點可以理解,畢竟之前燒錢那麼多,就是為了圈用戶,佔領市場,也要進行收割。

接著政府對網約車的限制導致原本體量大的滴滴,真正能符合規定的滴滴司機微之甚微,所以這次融到這麼錢後的滴滴,是否考慮平台的多元化,比如自營車?

我們從傳奇人物孫正義方面來思考:

1、中國市場大,雖然或多或少受政府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整個網約車的模式創造空間還是很大的。

2、即將出台的五月新政,對於網約車,尤其滴滴是個巨大的挑戰,人員流失,司機撤離,股價降低,所以這個時候出手的孫正義是最佳時機,低價購買,符合孫正義的一貫打法,再說整個網約車,滴滴還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

3、軟銀近期也巨額投資了uber,如果繼續投滴滴的話,軟銀可能就要做全球出行軟體的業務升級了。

總之我們不是上述那兩位資本家,所以最終無法預料他們的最終目的,不過無論如何,對於眼下正與政策的不確定性作戰的滴滴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謝謝大神指點。


看好滴滴出行這個平台吧。做一個平台真心不容易。


作為一名滴滴用戶。說實話,從感性上我是不喜歡滴滴的。。比如:雨雪天會有一個溢價,並且天氣越差,溢價比越大。然而,然而!司機們完全不知道有這政策,也完全沒有因此得到什麼對等的福利。。。。(當乘客傻呢?當死機傻呢?)

但它跟QQ似的,沒什麼東西能取而代之的情況下,即使很不喜歡,也只能繼續使用它。。。。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他的市場份額還得漲漲漲,他的公司還得賺賺賺。普通老百姓也只能偶爾抱怨兩句。。。

瞧,這就是壟斷。。。


我以為是刷到了去年的新聞


我從兩個方面評價這件事情

1,滴滴和Uber未來將在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競技,競技的關鍵在於將新技術應用在出行領域,誰更勝一籌。AI技術帶來的是新一代的互聯網體系,或許叫物聯網智聯網啥的(概念無所謂啦),共享概念帶來的是新一代的商業模式。一家優秀的企業的目光永遠放在未來,現在滴滴已經基本奠定了在國內智能出行領域的地位,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大公司來講已經是一個比較小的池塘了,未來一定將是國際化。而且AI技術讓計算更加智能化,大家都看好,所以都在爭取佔領制高點。上一代制高點的佔領者是做搜索的谷歌,這一代呢?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大家都做好準備,我已經搬好小板凳。

2,資本越來越無力。經濟越發展,社會效率越提升,資源越豐富,而資源的價值載體資本則越軟弱無力,這個社會上滿足人類基本生理需求外的資源都是多餘的,這些多餘的資源隨著制度更規範 技術越先進 效率越高效將會更快的流動,最近幾年越來越容易融資的氛圍正說明這一點,資本的重要性將越來越低。


有錢人的世界我們能看懂?


QQ空間段子手:「號外號外!滴滴其實是日本企業!滴滴每賺一塊錢,都會變成射向中國人的子彈!!不轉不是中國人!」

詳見阿里巴巴。


要上市嗎? 不然就是分股份咯


滴滴盈利吧,,每筆收司機20%,中國這麼大的市場的20%,出租公司才是本地城市的40%左右,盈利能力很強的,日入千萬沒問題吧,,,


我就放張圖...

開個玩笑,認真你就輸了:)


謝邀。

等滴滴上市趕緊想著買滴滴股票吧,投資人比散戶傻?不服去看看軟銀的戰績。國內唯一可以一戰的就是神州優車,不過在新三板掛牌了,基本上命運也就那樣了,哎。


因為農村開始用滴滴了。


聽說滴滴自從收購優步之後業績直線下滑,政府並不鼓勵專車司機,例如上海就要求本地戶口之類的強制要求。我並不看好軟銀在這方面的投入。還不如ofo自行車更值得投。

滴滴叫車慢,專車少,越來越不行。軟銀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


推薦閱讀:

滴滴公司如此無賴為什麼還能生存?
2014 年 12 月滴滴打車為什麼能獲得 7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為什麼阿里認為滴滴快的合併很失敗,對阿里是錯誤?
滴滴入股餓了么以後,可能會產生哪些新的業務形態?
滴滴和快的打車比賽砸錢這種事,在美國互聯網歷史上是否發生過?

TAG:軟銀集團 | 私募股權PE | 滴滴出行 | 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