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美雙方航母設計抗打擊能力的差距?
如題,希望提供依據,不要光把差距歸咎於日本戰爭後期(44年開始)人員素質的下降,重點分析對41-43年雙方的對比。
注意比較內容為抗打擊能力,所以假設比較時雙方面對的是一枚必然命中的型號相同的炸彈或魚雷,關於防空,引信等問題不在考慮範圍內。
單說設計層面來說,其實恰恰相反,大鳳,信濃至少在紙面上防護力是優於同期美帝航母的
真要說糾結戰爭初始階段,那麼也不好分出個好壞,大家該沉的都沉了,列剋星敦和赤城這類戰巡改裝也沒法比較,畢竟都嗝屁了。而且列太太的損管操作還有很大的失誤導致最後光榮自爆,也沒有體現出美帝核心科技的威力。
約克城級雖然大E是邊打邊修的王牌航母,但是也體現不出美航「優秀」的抗擊打能力,反而只能歸咎於日本用了一輩子的小航彈對跑道的傷害著實不夠高。而美國千磅炸彈可沒有某澡盆世界裡面那麼的疲軟。
但是戰艦作戰的時候,並不是拉出兩邊設計圖然後就能決定出誰是最強者的
這還取決於兩方損害管制的差距,而且,損管差距並不是主要的。
因為對於航母來說,防空力量的強弱,才是決定了飛機互撕的時候,誰能活下來,誰會沉海底。即使不考慮日本祖傳97艦攻性能的問題,單看防空力量來說。
擁有博福斯黑科技的美帝下到驅逐艦,上到戰列艦,幾乎每一艘都是頂級的防空怪物。有了這些大佬在身邊幫襯著,日本戰機飛行員想要莽中航母,著實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除了主炮以外,美國戰列艦艦橋周邊大量的127和看不清楚但是實際上密密麻麻的各種博福斯。
日本的話,遠距離防空倒也有自己的127炮,不過近了以後更多的還是雙聯或者更多聯的25炮,和雙聯40炮乃至4聯40炮的火力著實不是一個檔次的。
對比來說的話,可以參考大家玩戰雷或者戰機世界的經驗,回憶一下20炮的小水管跟毛子37炮比起來,拆飛機的速度到底有多大差別
實際上,最終還是回到具體事例,為什麼同是美帝損管,大E能邊打邊修單艦怒刷IJN,太太在珊瑚海就只能等著CV-16重新穢土轉生呢?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航母的本質是艦隊,是航母戰鬥群。任何把航母單獨拎出來比較戰鬥力的做法都是耍流氓。脫離了艦隊,別說是航母的裝甲,就算是海上要塞的戰列艦,再高的防護力也只是給你20分鐘,自己動手通海閥的區別。
所以日本不是航母防護力不行,是整體艦隊實力比較渣,沒能減輕航母的生存壓力。
比較面對魚雷和炸彈時的抗打擊能力,也就是說直接比較防護設計指標,以及這種指標面對魚雷或者炸彈打擊的結果,即可。
那麼逐級比較,美國海軍在這一時期的主力艦隊航空母艦為列剋星敦級、約克城級、埃塞克斯級;日本海軍則是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
列剋星敦級,主裝甲帶厚度7吋-4吋,主水平裝甲1.25吋STS,飛行甲板另有1吋HTS。約克城級,主裝甲帶厚度4吋-2.5吋,主水平裝甲1.5吋,機庫甲板另有1.125吋,材質均為STS。埃塞克斯級,主裝甲帶厚度4吋-2.5吋,主水平裝甲1.5吋,機庫甲板2.5吋,材質均為STS。赤城,主裝甲帶厚度150mm,水平裝甲厚度60mm。加賀,主裝甲帶厚度150mm,水平裝甲厚度40mm。蒼龍,動力艙段主裝甲帶40mm,材質CNC,水平裝甲25mm,材質DS;彈藥庫段主裝甲帶140mm,材質NVNC,水平裝甲56mm,材質CNC。飛龍,動力艙段主裝甲帶46mm,材質CNC,水平裝甲25mm,材質CNC;彈藥庫段主裝甲帶140mm,材質NVNC,水平裝甲56mm,材質CNC。翔鶴級,動力艙段主裝甲帶46mmCNC,水平裝甲65mmCNC+25mmDS;彈藥庫段主裝甲帶165mmNVNC,水平裝甲132mmNVNC+25mmDS。(所以有個答案說翔鶴的防護比埃塞克斯弱,這樣說並不合適,而且埃塞克斯這個裝甲設置其實挺蠢的)TDS後面再談。
一,炸彈篇考慮面對炸彈的防禦效果,這裡僅討論俯衝轟炸,水平轟炸意義有限不作討論先說日本炸彈,常用的包括陸用爆彈和通常爆彈兩種,其中陸用爆彈一般安裝瞬發引信(當然也可以安裝延時引信沒什麼用就是了),通常爆彈一般安裝延時引信,實戰中兩種爆彈混用,比例一般為1:2。延時引信分為甲乙丙信管,分別為0.01秒、0.1秒、0.2秒(注意這個細節)。九九艦爆使用的包括6番爆彈和25番爆彈,總掛載能力約為370公斤。根據USNTMJ O-23,99式6番通常爆彈最大穿深25mm,99式25番通常爆彈1型最大穿深50mm。日本炸彈的主要問題在於引信。通常爆彈一般使用的引信延時很長,而陸用爆彈又只用瞬發引信,結果就是日本炸彈要麼就直接炸在飛行甲板上,要麼穿進艦體深處才炸,甚至有穿出艦體變成近失彈的情況。對於航空母艦作戰能力的核心——飛行甲板和機庫,並不能做到有效的打擊(除非是運氣好,打中點別的東西比如升降機還有防空炮)。另一方面,炸彈過小導致穿深不足,雖然25番通常爆彈的穿深已經高於美制500磅GP,與500磅SAP持平但沒什麼卵用,實際上從未擊穿過約克城級的主水平裝甲。珊瑚海一發25番爆彈炸在主水平裝甲上方,甲板被撕裂了少許;中途島炸在鍋爐艙上方,次生損害比較大,但裝甲甲板也沒什麼事。美國炸彈分為AP(穿甲炸彈)、SAP(半穿甲炸彈)和GP(通用炸彈)。俯衝轟炸機掛載分兩種,偵察中隊掛500磅炸彈(或者加掛一枚100磅炸彈),轟炸中隊掛1000磅炸彈,對航母一般是GP和SAP混用。GP彈頭引信兩檔,分別是瞬發和0.1秒延遲,彈底引信四檔,分別是瞬發、0.01秒、0.025秒和0.1秒;SAP一般只用彈底引信,檔位同GP。另,500磅GP最大穿深1.5吋,SAP最大穿深2吋;1000磅GP最大穿深1.7吋,SAP最大穿深2.5吋;500磅GP使用瞬發引信,可炸穿3吋裝甲,1000磅GP可炸穿3.8吋。美國炸彈就沒有日本炸彈這樣的問題。其延時很短,爆炸位置通常在機庫甲板之上,加上重量大裝葯多,可以對機庫和飛行甲板造成極大損害(比如倒霉的翔鶴,飛行甲板各種慘不忍睹)。核心艙不說了。
總而言之,這些航母實際上都不具備保護飛行甲板和機庫的能力。核心艙基本上可以護住,但一些次級損害是沒法避免的。很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日本海軍極度重視彈藥庫防護,但一些設計細節(比如揚彈機構設計)卻造成了很大的損害,而裝甲卻並未起到預期的作用。補充一下為什麼說埃塞克斯級的裝甲設置很蠢……其實看到這裡也應該明白了。埃塞克斯這種設計叫做炸彈甲板,在同時期的美國戰列艦巡洋艦上都有運用,作用是抵擋高爆炸彈……但是前面已經提過了,炸在機庫地板上的炸彈有多蛋疼,而戰列艦巡洋艦的炸彈甲板,是位於露天甲板的……當然說這種設計蠢也有失偏頗,更多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美國開放機庫航母的機庫甲板即為承力甲板,由於航母的長度,這一層必須保證足夠的厚度才能維持艦體強度。二,魚雷篇
三,損管篇(待續……)要同時期對比的話,吃撐加賀對位lex,不過一航都在中途島彈藥殉爆了,lex則是油氣爆炸送了一條,戰例上沒啥可比較性,數據上兩者都是非裝甲空母,但由於戰艦/戰巡的底子,防禦還是比較厚實的,水下對魚雷的防禦lex則更好一些
和蒼龍飛龍同時期的yorktown,雙方都是脆皮,但後者更大的噸位也帶來了相對來說更好的生存能力,只是輪機艙的布置容易一雷斷腿翔鶴級同時期的話。。。是wasp,這兩個差距有點大,wasp比樓上的還脆皮。和essex相比翔鶴的水平防禦和水下防禦都略遜於對方。
大鳳信濃同時期的還是essex,沒啥好比的,裝母大法好,信濃更是不用說【好好完工的話】只有midway可以一戰。
但實戰來看經常是皇國空母一發炸彈就廢了甲板只能回家,米畜即使是脆皮也能簡單修補回戰場,畢竟千磅炸彈不講理,而99艦爆只能帶可憐的250去砸幾個洞。等到能帶500的彗星出來的時候,ijn就沒啥機會能攻擊到美軍空母了【攤手】
個人推測的一枚魚雷命中帶來的傷害:信濃&居然有人邀請我這個二道販子。。誠惶誠恐。。簡單說一下大體的感覺吧。題主問的是航母當沙包挨打的情況。要我說,41-43年參戰的航母大抵上是戰前設計建造的,在太平洋戰爭的環境下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特別是條約時代噸位限制的情況下設計的航母。生存能力大概得分抗一次打擊能力和防止次生傷害的能力。抗打擊能力的問題,戰前專門設計的航母普遍存在問題,比如突擊者號幾乎沒有裝甲防護,噸位類似的胡蜂和飛龍蒼龍也好不了哪去,挨上炸彈是很要命的。。約克城級因為噸位限制,無法採用交替布置的鍋爐艙/輪機艙,而且水平防護有限,在實戰中因為一髮長延時引信炸彈/魚雷損傷輪機艙導致喪失動力是導致約克城和大黃蜂被集中攻擊最終沉沒的直接原因。而由戰巡/戰列艦改裝的航母,即使並沒有安裝設計時的重型裝甲系統,她們的內部艙室往往因為前條約時代沒有噸位限制的艦體,設計上也會合理不少,防雷隔艙也會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她們在改裝的時代,航母戰術還在摸索階段,不僅在早期配備了重巡的火炮,她們還擁有重巡級別的裝甲帶,生存能力比後備好不少。
至於飛行甲板,美日都因為重心高度的考慮不設置英國式的裝甲飛行甲板,都只考慮在機庫甲板以下設置防護,面對炸彈都是彼此彼此。
而防止次生損傷的問題,因為航母擁有大量的航空汽油儲備,而且經常需要頂著滿機庫滿甲板彈藥汽油的情況下作戰,無論是防護多好的航母都可以說比重巡脆弱(畢竟巡洋艦可以給彈藥庫注水,航母只能冒著巨大風險一點一點把炸彈和飛機推下海)。不過在這方面的設計上,美日之間就有一些流派上的區別。比如說IJN長期慣用飛機升降機運送彈藥,而USN設計有專用的帶蓋板的彈藥升降機;USN專門設計的航母機庫強調自然通風能力(這個似乎最早是為了配合全甲板攻擊的需要?求大神指點),在汽油管道破裂以後更容易挽救這也是老生常談(但是準備完畢的機群在機庫內被炸彈引燃的話,即使是米帝也難以拯救,比如普林斯頓)。。至於裝甲航母,大鳳確實有(太平洋上的)開創意義,但是IJN的思路仍然是日常跑偏。裝甲航母用於前沿航空基地的想法,一方面是不考慮飛行員生理承受力和指揮運作上可能出現的混亂,另一方面過大的航空汽油儲備設計(甚至超過了米帝的一些戰後航母)也是她挨一發魚雷就漏尿,在仍然能航行和應急處理後放飛攻擊飛機的情況下,發生毀滅性油氣爆炸的根本原因。。美國同期設計的埃塞克斯級就只是加強了機庫甲板的防護而已,飛行甲板的脆弱性就只能靠數量和修復能力彌補了,而沒趕上作戰的中途島里為了比大鳳更好的全面裝甲化飛行甲板,付出了削減干舷的代價,以適航性和更大的排水量換取了遠比大鳳優秀的防護。拋磚引玉,各位大神輕拍ヽ(???)?其實是日本到二戰後期戰損管理不行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濃號」航母,同級的大和號,挨過12枚魚雷,20~30顆航空炸彈,最後是連續挨10枚魚雷才最終沉默,挨八顆都沒沉。而信濃號呢?挨了四枚魚雷,就沉了,美國人都不敢相信,這麼大一艘船,四枚魚雷就打沉了。這不是船不經打的問題,這是人不知道怎麼管理戰損的問題
補充一個:42年間日美沉沒航母比較赤城:2枚航彈+殉爆+三枚魚雷(無損管)加賀:5枚航彈(無損管)蒼龍:3枚航彈+殉爆飛龍:4枚航彈+1枚魚雷(無損管)龍驤:4枚航彈+1枚魚雷
瑞鶴:7枚航彈翔鶴:4枚魚雷瑞鳳:13枚航彈+7枚魚雷蘭利:5枚航彈+魚雷(無損管)
列剋星敦:3枚航彈+5枚魚雷約克城:3枚航彈+1架飛機+1枚魚雷大黃蜂:4枚航彈+2架飛機+16枚魚雷黃蜂:7枚魚雷日本似乎是脆些設計上大家都差不多,都是輕防護的航母設計,除了大鳳、信濃、光輝級這樣的奇葩之外,大家都是木頭甲板的平頂船。都是防護CL炮彈級別的裝甲,了不起的能裝上防魚雷隔艙。
這時候,就要看損管和運氣了,沒有靠譜損管+運氣不好的,比如,一發1000磅見上帝的赤城,挨了2顆航空魚雷就癱瘓的約克城,被潛艇打爆的WASP。
還有運氣好的,被6顆BOMB輪了的翔鶴,被炸的千瘡百孔就是不沉的BIG E(主要是沒挨過魚雷,約克城級對魚雷基本無防護),還有大黃蜂,這貨被IJN和自己人輪了多遍就是不沉,其實防護能力不怎麼樣。
像大鳳、列列這樣的,另當別論,汽油揮發屬於其它原因。
所以,能否抗打併不是看設計,都是近似於裸奔的平頂船(和BB比),能不能活下去主要看人品和玄學。
日本人在二戰海軍指揮部設在靠近澳大利亞的南婆羅州,南婆羅州的石油可以直接灌進郵箱里使用,無需精鍊!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易燃易炸,所以很多戰艦一擊就沉!說到底不是航母抗打擊設計問題,是工業實力,是國力的問題
低速空母人油混裝,違法乘坐好見閻王……
垂直防護
以戰巡/戰列艦改裝的航母雖然都削減了裝甲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防禦肯定是沒的說的,根據單純的裝甲帶厚度就能看出誰更勝一籌。(符合此條的包括列剋星敦級的二位,信濃,加賀以及赤城),翔鶴和埃塞克斯這種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則有厚度還行的裝甲,最弱的自然是約克城級和蒼飛龍這種薄皮,但是空母被艦炮懟是很少見的,說明不了什麼(白平原一個護航航母倒霉一點,讓大和的近失彈蹭的生活不能自理)水平防護沒有裝甲飛行甲板的都不好意思說話……雖然確實會在木質飛行甲板的下方重要部位增設水平裝甲,但是厚度都是意思意思,別抱什麼希望,被500磅砸中都能完蛋,偏偏這種機會還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看出能看的只有信濃,大鳳和光輝這些有裝甲飛行甲板的,別的明著可以比較一下彈藥庫的水平裝甲版厚度,實際上沒什麼意義……不過翔鶴級畢竟一路過來,看到了那麼多前輩被人甲板點天燈,肯定是做了加強水平防護的工作的,而老美不看好裝甲飛行甲板所以埃塞克斯的水平防護也是不夠看的……TDS防魚雷的話那票戰列艦戰巡改的空母有一定優勢,畢竟底子就有比較好的TDS,最好的自然是(如果能優質完工)的信濃,那可是大和級的底子……列剋星敦和赤城加賀只能說底子很好但TDS設計比較老,單看這一點不如新銳的埃塞克斯(畢竟防水中彈和防魚雷在設計上有衝突,戰列艦戰巡底子的都要考慮考慮水中彈,而航母特別是埃塞克斯就不管那麼多了)。翔鶴在這一點上也還是設計的不錯的……最慘的依然是約克城級(幾乎沒有TDS,好吧其實老約家是全方位裸奔幾乎哪都沒有你想要的損管這個大家都懂,就算約克城級裸奔,要打沉也不容易,人家能回血啊……還不慢,舊日本海軍在這方面確實技不如人……先寫個思路,有空補充
不比較雙方艦船的數據,而從如下兩點來進行討論:
雙方主要攻擊機的載彈量和掛載方式的不同,以及投彈高度,所定引信時間。
選用的主要攻擊方式不同,比如低空雷擊,俯衝轟炸,水平轟炸,以及其造成的對艦效果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航母設計,其實相同噸位相同用途的航母防護能力的差別並不大吧,信濃大鳳的載機量根本不是他們那個噸位的航母應該有的,犧牲載機量增加防護,你拿這樣的航母去跟純粹的航母比較本身就不對了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三代機的時代,美軍的艦載機種類遠比蘇(俄)軍多?
※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和福特級航母戰鬥群打起來會怎麼樣?
※如何看待美國全球航母撤回?
※中國的航母為什麼編號16?
※我國第二艘航母下水,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