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AMD超越過Intel嗎?
當然我不是指功耗和供熱什麼的,是指技術上讓intel感到危機的那種……
1999-2004 年曾一度領先,主要得益於 K7/K8 的成功和 Intel 戰略失誤。
1999 年 Intel 在 Pentium III 平台強推 RDRAM 未遂,被 AMD K7 的高效能和高性價比擊敗,還被搶走了消費領域 CPU 首個達到 1Ghz 主頻的榮譽。2000 年 Thunderbird 核心 Athlon 和 Duron 聯袂出擊打得 Intel 難於招架。2000 年 Pentium 4 為追求高主頻設計的超長流水線架構別說面對 K7,初期型號面對自家前輩 Pentium III 都佔下風,最終版 Pentium III Tualatin 飈上 1.4 GHz 怒艹同門後生。Tualatin 從此成為高性價比的代名詞,盛名流傳至東方的某電腦論壇,流芳千古至今。Intel 則與 HP 進入另一個深坑 Itanium。兩家公司抱著 IA-64 一統天下的夢想面對死胡同一路狂奔。AMD 這邊,K8 趁熱打鐵,首個消費級 64 Bit 處理器登場,SOI 工藝、集成內存控制器、HyperTransport 匯流排等新技術助 AMD 再次登頂。Intel 這邊仍寄希望於高頻 Pentium 4 ,64 BIt Pentium 4 後繼續力推主頻超過 4 Ghz 的 Pentium 4 Tejas ,後因功耗失衡取消,CEO Craig Barrett 被打得下跪求饒(誤)。但以色列海法團隊負責研發的 Pentium M 因其高效能低功耗讓 Intel 看到了翻盤的曙光。
「好漢饒命!」
不過 AMD 的好日子到此為止。2006 年海法團隊在 Pentium M 基礎上研發的 Core 架構出爐,從此沒有 AMD 什麼事了。K7 和 K8 的研發團隊的帶頭人 Dirk Meyer 和 Jim Keller 都是原 DEC Alpha 團隊的。AMD 在世紀之交的輝煌建立在 Alpha 之上。AMD 也絕非良心商家。Athlon 64 雙核版中端型號售價高過 Intel 同級別 Pentium D 頂級型號,Athlon 64 X2 6400+ Black Edition 售價 1001 美元,比同期 Intel 旗艦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840 還貴兩美元。最後你們不要總說 AMD 喜歡給顯卡玩開核這種邪門歪道的營銷方式,早在 16 年前人就玩過 Thunderbird 核心鉛筆破倍頻大法。原理是通過鉛筆筆芯的石墨連接 L1 緩存橋接。x64啊,,,,
intel忙著搞安騰的時候,AMD用x64燒了intel的後院,後來intel不得不兼容了x64的指令集。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地方叫amd64,,,,歷史上AMD對intel真正取得完全勝利的戰役只有一次,就是AMD64,也稱為X64,X86-64,即現在所有的64位X86處理器所用的64位指令集。當時intel另起安騰IA64的爐灶(大坑),結果由於不兼容32位X86銷量暴死。而AMD適時推出的AMD64兼容32位X86,同時得到了微軟的支持,成為了PC上64位處理器事實上的標準。倒逼intel必須兼容AMD64。
至於那些什麼雙核首發之類的勝利啊,K7 K8架構先進層面的勝利啊,其實用處都不大,因為都是intel遲早要做或者下次更新就能追回甚至超越的東西。別忘了X86的遊戲規則在intel手裡,他不止是選手還是裁判,64位的倒逼使得intel被迫讓出了一些裁判權,使得AMD真正有資格跟intel談判,參與一些遊戲規則的制定,這才是真正的無法抹滅的勝利。另外歷史上AMD的U市場佔比最高也沒過50%,就不要說把intel踩在腳底之類的話了。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半導體產業,老二想做成什麼標準,必須天時地利人和,最後倒逼老大支持這個標準,然後就成了真正的標準。老大不支持,遲早還是失敗。從P4(478)到Core2出來之前,農企強勢過一段時間。
AMD K7剛出的時候,比Intel Pentium 3強。AMD64剛上的那段時間,也是領先的。但那不是因為AMD的技術好,因為買了DEC的Alpha。再加上Intel跑偏了,要麼搞超長流水線,要麼搞不兼容x86的IA64。直到後來intel的Core架構,才回到正軌。
獨立顯卡的話,AMD自從買來ATI後一直是領先的。。。
AMD Athlon FX還是很厲害的。更早的使用SOI,把內存控制器放到CPU里,引入64位,消費級產品加入虛擬化,當初HT匯流排不知道比FSB強多少,真雙核/真垃圾四核,三級緩存。當初K5的投機運行和寄存器重命名貌似也比intel先。不過風光是一時的……
K7, K8, Athlon, Duon, 5400,AMD64等。也就是p4到酷睿2之間,我都推薦買A芯,性價比高,偶爾性能也不差,還能超頻。後來就沒有後來了,連性價比都沒了……
那一天,intel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AMD64所支配的恐怖還有被Barton吊打的恥辱!
當年的intel,就像現在的AMD推薦讀下筆吧冷姐寫的文,當故事什麼的看也可以
【冷知識菌講故事系列】農企?按摩店?AMD的興衰異聞錄(下篇) 【筆記本吧】 http://tieba.baidu.com/p/4204983700?share=9105
---2017.1.3更新---剛剛看見有人用冷姐的文案做了視頻,慢慢看【半島的風車】AMD興衰異聞錄第一期_數碼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看下面的股價圖,有兩個頂峰,分別是99年和06年,超越了Intel。99年是靠K7,06年是靠AMD64。
我算是經歷了這個時代,當年給同學配機器都是巴頓2500+ ,我的第一塊cpu還是毒龍650。
那個時代,AMD真的是翻盤了。 當然,更早也有K6-3煎雞蛋的黑歷史。AMD買ATI的錢又不是搶銀行湊的
大公司是購買小型機,巨型機的,根本不理會個人用戶的市場,這些微型機無法進入,所以這是小領域的問題
懷念當初速龍時代啊,奔騰4又貴又熱居然性能還被速龍秒還不兼容64.。。。廣大屌絲揚眉吐氣啊有木有!我大學自己裝的電腦就是被高中時期的慣有思想給忽悠的搞了個奇葩三核。。。真是一條黑路。。各種死機重啟。大四忍無可忍上了至強E3.。。2012年到現在 毫無壓力 絲般順滑 按摩店真是扶不上牆了
記得之前跟AMD的人聊天,按他們的話說,從體量上來講,AMD不論從什麼部門,對intel都是1個人打75個人,這是2010年跟我說的,所以其實他們是比較驕傲能做到現在的樣子的。
原因有三,intel作死 性價比 nvidia 好隊友助攻。
04 05年那陣,閃龍2500全國缺貨,超頻能力強,前提是你得會看批次。搞得有的地方 2500比2600還要貴出50 100塊。
後來nvidia 出了集成GeForce 6200顯卡的晶元組,更是把賽揚打得滿地找牙。nvidia04年搞出來SLI最早只能在AMD平台上用,想要雙顯卡只能用nf4晶元組,高端機基本就速龍 x2 配兩塊6600GT以上的顯卡,intel 平台只能幹著急。後來intel短暫授權nvidia 出自家的晶元組,後來又收回,隨著pci-e介面升級換代,現在的平台只要有兩條pci-e x16介面就能要雙顯卡了。
這時候intel拋棄了478介面,搞了775介面,915 945晶元組發貨價就很貴,只有富士康生產出了775介面的扣具,導致性價比越來越渣,台灣主板四大天王都押錯了寶,導致路通品牌崛起,路通品牌專註AMD根本不鳥intel 平台,發布了915 945產品也不見貨。
那時候一線品牌754介面的nf4,最便宜的是微星的官價549元,939介面也是微星的官價799,路通品牌都四五百。intel方面直到2006年年中一線品牌的945主板才降到900元以下,出了能超上4GHz的賽揚(356貌似)和奔四631,還要配合好主板。原來主打低端的915因為被閹割不支持雙核,又把大哥865給請出來,坑了不少品牌機用戶。
Intel 和nvidia 為散熱器電源行業迎來了一個春天,熱管啊水冷啊,機箱風道之類的概念圈了不少錢。
Intel在製程工藝上獨步天下,完全沒有對手,基本領先1-1.5個時代。
ATI 也風光過,03年的時候靠不同頻率的和能升級9700的9550吊打nvidia 整個產品線。
但是無論AMD 還是被吃了的ATI,市場做的都太差,非常差!酷睿2時代,intel用閹割版E4300 E6300就在DIY市場打退了AMD。感覺AMD收購ATI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先是賣了晶元工廠,導致製程上一直被坑,又在推土機架構上失利,多年沒辦法翻身。當年把K8一直改良下去也比搞推土機好啊。
這個問題就是高富帥深什麼時候被吊絲趕超.一般來說,就是20幾歲的時候,吊絲高考考得好一點超越.對於1972年推出8086的intel,也正是1998-2005左右.AMD的K6-2和K7系列秒殺當時的Intel,不過市場佔有率依然一人一半,AMD嘗試伺服器CPU,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進入畢業即季,AMD沒有找到工作(很少人買..伺服器CPU),INTEl順利拿下大部分offer.重歸霸主....用過K6II-300和雷鳥的飄過
這要從K-6II-3D和K6III說起,外頻100整點無敵,靠著VIA的mvp3的配合逼的intel出了賽揚300A,intel同樣得感謝VIA的694,不然810上市和440bx打雞血之前真的就敗了。後來祭出100外頻的銅礦+810扭轉了局勢,結果AMD拿出了速龍,自家的初代p4非常不爭氣,窩裡干不過奔3對外干不過速龍,那時候還流行過一陣給速龍加蓋,CPU散熱器就是在那時開始了大發展,在那之前渦輪熱管調速風扇都是玄學。直到扣肉一出AMD速龍II5000+還扛了一陣,然後AMD就從intel手裡搶過了電熱爐的稱號。平心而論就算現在AMD的CPU apu性能還算不錯市場空隙拿的很准,但是糟糕的功耗控制和電熱爐一樣的發熱量毀所有,畢竟誰都不喜歡自己的電腦里有一架正在起飛的噴氣機。APU裝上酷冷的大銅底暴風4,特么待機都近50℃,輕度玩個遊戲就奔70℃去了,這還是在開了蓋的,同樣環境E31230待機有時候居然低到20多℃,在奔騰D對速龍II的時候正好是反過來的,那時候好多915主板都是被電熱爐奔騰D給「烤」壞了。到目前A卡的功耗對N卡稍稍拉近了差距,當年在ATI手裡9850到1950時代吊打N卡的性能功耗,費米和物理引擎一出A卡的就敗了。
AMD真的需要在功耗控制和發熱量上認真的下一番功夫了,連當年的電熱爐VIA都靠著低功耗CPU控制了一部分工控和嵌入市場,AMD再這麼下去恐怕將來就在CPU市場消失了……
這是一個調查知乎人年齡的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組裝一套外觀漂亮優雅的台式電腦?
※那些求推薦筆記本的問題里的視頻剪輯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需求?
※為什麼 AMD 被稱為農企?這背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如何快速記住鍵盤鍵位?
※如何製作一台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