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語拉丁化改革沒有成功?


因為其出發點就有問題。在那個年代,各個社會階層、派別的人都在找尋中國落後的原因。但肯定有人找錯了,比如把問題歸結於漢字。

說實話,部分漢字確實難寫,可以予以簡化,但文字並非文明興衰的決定因素。世界上曾經當過殖民地的國家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國家獨立後都是使用了殖民者的語言,也基本都是拼音文字。可他們富強了嗎?

因此,如果起因都錯了,那麼事情就做不成。從具體層面來講,在全民文盲的情況下去推行毫無群眾基礎的拼音文字,簡直是太難了。更關鍵的是,一個民族和國家不應該輕易放棄自己的文化。


一個原因是約定俗成的東西不太好改革,另一個原因是同音字太多。

在日常說話的時候有語調、有抑揚頓挫作為補充,還算不會引起多少歧義,而且就算引發了歧義,對方也可以問一下具體是什麼意思,再解釋一遍就好了。

但書面語不同。書面語要將所有信息濃縮到文字中,如果純粹使用拼音文字的話會引發不少歧義,而且寫在書上的東西你又不可能隨時打電話問作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漢語拼音在設計的時候已經儘可能考慮避免歧義了,例如做出了「詞內不加空格,詞間才加空格」這樣的規定,但強行規定一些短語為「一個詞」另一些為「由多個片語成的短語」無形中又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拉丁化的初衷是為了讓每一個會說話的人都能書寫,設計出來的拼音方案卻又要求普通人記住哪些是詞哪些不是詞,豈不是與初衷背道而馳?

另外,戰後日本的識字率普查也傳遞出了這樣的信息:是否使用漢字對於識字率的影響沒有最初想像的那樣大。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實用性問題,二十世紀上半葉一度成為學界共識的拉丁化主張最終不了了之。


清朝末年嘗試過,一些專家都有自己的拉丁話方案,不過僅僅福建省就有9種不同口音的方案,拼音有一個問題是標準發音問題,但是口音的存在不可能在大力推廣普通話之前就完全擺脫的,如果使用拉丁化反倒受制於口音造成溝通困難

當下普通話的推廣逐漸降低了方言造成的溝通障礙,但是所謂的「推廣」只是廣東人聽懂了北京話,卻沒有系統訓練前提下說不出北京口音,而民國晚清知識分子認為漢子是學習西方的障礙,本朝建立之後,這種漢字是障礙的說法慢慢就褪去了,漢子拉丁化的條件要比一百年前好了,但是隨著漢子輸入法的解決,漢語拼音和漢字的並行,拉丁化必要性卻幾乎沒有了


漢語拉丁化很簡單,要看能不能下得了這樣的決心。

辦法:

保留現代白話文3000個最常用字,把這3000個字按照北京方言的語音拼出來,然後把其中的同音字寫成不同的而形式,這些同音異拼的形式並不多,完全能記住。

3000個字以外的內容,就不用管了,凡是遇到3000個字以外的字,一律按照3000字內的字組成的詞語來替換,比如把諫寫成勸,把璽寫成印等等。

如果還有不能表達的,就用音譯詞。

如果這樣的話,拼音化還不簡單?就看中國人敢不敢這樣做。


幸好沒成功。。。

不然各地用拉丁字母寫出自己的方言,就成了N種語言,就跟羅馬崩潰以後的歐洲一樣了。

時間長了就發展成不同的民族,然後再也沒機會統一了。


  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氏石室。石室濕,氏拭室。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試釋是事。

拉丁化一下試試?


拉丁化之後,你能接受「?(茶)」和「?(車)」的痛苦嗎?


這麼看吧:

傳教士給東亞幾乎每一個大一點的方言/語言,都準備好了拉丁字母

但結果卻各不相同

越南能成功,是因為越南語不是漢語,越南人在文字系統上也找不著北

漢語裡頭,拉丁化基本上就沒在哪個方言里有過廣泛的市場

閩南語拼音可以說是最廣泛的了,原因恰恰跟越南語差不多,

因為閩方言跟中原漢語差異過大,用漢字表達經常會很吃力

但相比于越南語,閩南語畢竟屬於漢語,用漢字的吃力程度還是小得多

(「找不著北」的程度比較低)

所以閩南語的戲文始終都還是用漢字寫,而拼音多出現於一些供文盲閱讀的報紙

所以這樣說來,官話恰恰是最沒有拉丁化土壤的

官話區、日語區在清代、江戶時代,就已經是白話小說滿天飛,各種俗字層出不窮

連《聖經》都得跟著用漢字白話文,而不是像越南、閩台那樣上拼音

後來,官話區和日語區分別都有提倡廢除漢字的政治力量進行「第一步」的俗字扶正

但實際上在第一代人用俗字掃盲之後,

由於本來就沒有拉丁化的土壤,所以後面的步驟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就只是這樣罷了


拉丁化不了了之,不是拼音拼不了漢語。

也歸功不到電腦。

原因很簡單:教育落後。一是普通話不普及,二是有點學問的,大多雖深諳文法,但不熟語法,這就拉丁不了。

最重要的,文化先驅當中國語也有不行的,寫寫白話還可以,彆扭一點無妨,詞語不夠用就用文言充數。但要他們寫拼音就困難了。所以,這件事沒了衝鋒陷陣的帶頭人。即便是魯迅先生,恐怕只能吶喊一番,指導青年去做,一下子他那個紹興話也寫不好阿法拜。當時條件雖好,產生了許多大作家,書報雜誌遍地開花;創作自由,思想活躍,人們心胸眼界開闊得多;但寫不出看不懂拼音文就沒戲好唱。這就是為什麼當時能把文言釘入棺材,卻無法讓阿法拜通行天下。

若要細究,則還可歸咎於漢字的魅力:隨意靈便,不拘語法。你要那張愛玲放棄漢字,是絕對不可能的,儘管她的文字,除了漢字幾乎都是西洋的,一點一滴都來自英文訓練熏陶。

再者,漢語的辭彙很簡陋,比不上字彙。

民國的 intellectuals 是名符其實的 intellectuals, 漢拼製作精良,無懈可擊。

隨著新一代人教育水平和質量逐步提高,思想漸漸開放,胸懷及視野日益増闊,拉丁化完全可行。

拉丁化,可以方便書寫漢語;漢字再簡化,怎麼說也比不上26個西洋字,不過是放著近路不走,偏偏要走遠路罷了。

Simplicity 至簡也是一種美。約分約到不可再約,才合讀書人的邏輯。

拉丁化說的是漢語書寫拉丁化,不是漢字轉拼音,不存在同音字問題。至於同音詞,每種語言都很多,根本不是大問題,也很好解決。比如在詞尾置一無聲輔音字母,標出詞類等等。這不會比發明電燈更難。

對了,越南語70%的詞來自中文;現在改用拼音寫,而且是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分開來寫的,同音的音節有多少?

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表音的部分,作用和字母一樣。表義的部分,所表的義很籠統,其實作用主要在於字形的區別上,和外文的不同拼寫作用毫無二致。所以,搞得那麼複雜實在沒有必要。

詞里的字,可以望,不懂詞義也不要緊,總可以望出很多義來,給人以博大精深的錯覺;但是這辦法方便是方便,卻比不上查詞典,了解正確的定義。用字寫,可以亂堆砌,用詞不行。用字說,會難聽懂,用詞不難。用拼音,說寫用詞不用字,講究語法;更精確有條理,一絲不苟。

阿法拜寫文章,不但看上去一目了然,而且聽起來雙耳能詳;這在今天媒體信息時代是起碼的要求。

借詞會和其它語言一樣方便。說 aspirin 就行了,不用弄成"阿是必靈"、"萬靈神丹"啥的。

用拼音,我們的歌曲就再也用不著看和猜了。

拉丁了,語文課的 priority 就轉到訓練思想和寫作上,而不是浪費在寫字上。思想和溝通訓練有素了,大家就不會在話說拉丁時,隨心所欲,想咋說咋說了。

誰說漢字是我們血液里的?我的血液里可沒有!我只曉得字原來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

見網上老師出題,自己寫一段拼音,認認真真的考小孩子,看他寫的是個啥,是哪些字。這真教人哭笑不得!小朋友會了阿法拜,不只幫助認字,而可以學寫文章,寫自己的書!拼音可以從很小開始養成思考和寫作習慣,得心應手,成為第二天性。長大後就不會人云亦云,要不就只會一句國罵,或者一通噴泄。

現在反對拉丁,也不是什麼電腦的關係,仍然是普通話不好,語法不好,聽說讀寫思不好。所以自己不行,才找出種種荒誕理由異口同聲硬是說拉丁不行;造遙說民國優秀的intellectuals 如何如何的不行,把落後歸咎於漢字。

阿法拜出自西人,但就像美元,用一用沒有害處。

~·~·~

如果當年漢字真的拼音化了會怎麼樣?

List of English Homophones


拉丁化的目的是掃盲,然而在進行到一簡的時候掃盲工作就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導致支持與反對拉丁化雙方的力量對比反轉,最後只得放棄拉丁化了。。


因為新中國建立之後,大力普及教育進行掃盲,一簡使用者人數增加速度非常快,這時候中國社會的主流從文盲為主,變成一簡文字使用者為主。

於是就沒有必要漢字拉丁化,而且大量的一簡使用者,也不會贊同漢字拉丁化,以免自己重新變成文盲。

一簡字碰到危機,漢字拉丁化可能性再次出現,是伴隨著計算機微型化,開始走入民眾工作生活中。

由於計算機成本降低非常快,使得漢字不需要拉丁化,也能正常使用計算機,所以漢字拉丁化又一次不合時宜了。


從微觀層面回答這個問題是比較麻煩的,那直接從宏觀的來看好了。

其實中文之所以無法拉丁化,是因為中文自身的文化積累太深厚,拉丁文對應的文化積累不足以徹底覆蓋中文自身文化特徵以及其符號。

講白了就是中華自有其現代化的方式,一模一樣地複製西方的現代化模板,放到中國這個地方行不通。

比方說世界上其他幾個經歷過被殖民的地方,中東,非洲,美洲,中東語言其實和拉丁文關係緊密,很多詞語可以轉寫,因為它歷史上就和拉丁文明交♂流頻繁,土耳其的文字成功拉丁化,一者它想融入歐洲,二來它之前就借用阿語,習慣了。非洲各種語言都有,這就是文化積累弱勢的文明被文化強勢文明殖民的結果。而美洲其實比較倒霉,因為西班牙人帶來的疾病,以及殖民者的屠殺,人死絕了,所以它們的文字成了死文字。看看那些博物館裡的石碑,還有奇秦伊察那些金字塔,美洲土著文明自身文化積累程度是比非洲要略高的。

回到中國,中華文明的文化積累本身就十分深厚,即使淪為殖民地,侵略者為了保證自身能夠承擔統治成本,不得不妥協。畢竟對文明人來說,是剃髮易服容易,還是換一種文字容易,答案是很明顯的。

船大難掉頭,中華文明就是典型。不過,大船才能扛得住風浪,裝更多的貨物,航行到更遠的地方。


題主找一份建國初期試驗的報紙來試試就行。

順便,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次大規模的拼音比賽。代表學校到區教委,當時每分鐘我的辯識並誦讀生疏且無邏輯音節的極限64還是65個音節。

現代漢語的朗讀一分鐘多少個音節來著?


因為根本就沒有必要。

甲午之後,中國開始大量接受西方文化輸出,民族自尊心跌入谷底,對西洋文化盲目崇拜。民族意識剛剛覺醒後的中國人展開救亡圖存運動,難免操之過急。對西洋文化的吸收有些囫圇吞棗,總想從根源上挽救中國。在受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的時人眼中,這一根源即是中西文化之不同,於是有儘力抹除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差異的風潮。漢字首當其衝,兼具表意表形表音功能的漢字被認為沒有拼音文字那樣高效,不符合左派對我手寫我心的期許。且過於複雜,不利於文化普及。甚至將中國沒有獨立發展出自然科學沒能創立現代政體都歸結於漢字臃腫落後。於是主張廢文言為淺文言再變為新白話,乃至徹底廢除漢字。

其實文化決定論何其困窘,也許尋找近現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原因可以從文化層面入手,但漢字無辜。每個民族獨特的文化都是該民族存在合法性的證明。幸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毒緩過來了,漢字拉丁化壽終正寢。


英語歷史上眾多正字法也沒有推廣成功。


因為斯大林的一句話:

中國是個大國,就應該有自己的文字特色。這句話打消毛西化中國文字的念頭。

詳細見 甲骨文 這本書


wo men qu shi shi ba.

我們去試試吧

我們去食屎吧

我們去世 是吧

我們去實施吧

我們去誓師吧

我們去食屍吧

...........


原因有四。

1>漢字存在大量同音字。

存在大量同音字,如果用表音的拉丁字母來作為文字,那麼就會有諸多不便。比如青輕卿清傾,只用表音文字,顯然無法有效區分。

2>我國地域寬廣,有多種方言存在。

多種方言都以漢字作為共同的書面語。漢字表意文字的特點使它在共同的傳播地域中能超越方言的局限,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不同方言區的人還可以用文字交流。如果表音化了,這個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3>現今已存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如果要拉丁化,那麼翻譯工作浩繁艱巨。

4>古今語音有很大變化。

漢字的表意文字特點也使它在歷時傳承中超越語言的歷史音變,這樣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漢穿下來的古書現在仍然讀得懂,這樣對民族文化傳承和積累的意義重大。

做作業的時候剛好看到這個,終於把最後一點補上了。

筆記本丟了,順便也存個檔。


漢字拉丁化,是有政治因素在的。

所以這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


為什麼沒成功有很多人已經答過了。我給你說個已經「成功」的例子:「盲文」

中國的盲文其實就是拼音。用6個盲文點表示拼音。雖然這種拼音盲文已經得到推廣,但是它的作用也僅僅教會了盲人說話。不同地方的盲人口音不同,寫出來的盲文(拼音)也就不同。就算漢字沒同音字,他們也沒法書面交流。對面說話聽不懂還可以讓對方重複一下,寫出的東西就沒辦法解釋。

另外我們也上了英文是讀音文字的當了。英文是通過拼寫確切的表達意義,而不是通過讀音(音標)來表達。英文單詞的拼寫是對應中國漢字的字形的。

人能發出來的聲音非常少,並不可能完全表達所有需要表達的東西。而且所謂的「漢語拉丁化」其實是「拼音化」。拼音方案已經定了,能組合出來的變化也就是那幾種。而拉丁語雖然就那幾個字母,但是那些字母的組合可以非常多。

拼音化的漢字會比英文長很多。比如同樣是「盲文」,英文是 braille,拼音是 mang2 wen2。中文詞大部分是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這就會造成拼音比英文長很多。而且英文的一個詞中間沒有空格。拼音的一個詞中間還有空格。這種弊端已經在盲文書里體現,現在學生們發教材都是要用麻袋背回家的。盲文紙厚是一方面,主要的還是漢字轉成盲文(拼音)太長。


推薦閱讀:

唐朝時已形成的方言有哪些?
中國大陸境內有沒有哪種語言因為政治原因被認定為「方言」?
中國人的英語發音到底標準不標準?
先天失聰無聽覺經驗者其內部語言的表徵形式是什麼?或者說思維的形式是什麼?
日語有哪些南島語系的特徵?

TAG:語言 | 漢語 | 拉丁化 | 漢字讀音 | 漢語拉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