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世尊)當時初轉法輪及一生言教究竟想說什麼?

各路大神善知識你們好,末學現在想誠心請教你們一些問題,希望能得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答案。世尊說法四十五年,

(1)當時世尊初轉法輪,為什麼要先解釋四聖諦?

(2)世尊說法45年,究竟是為了表達什麼?

(3)世尊想教育人類,此生要用什麼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期望得到你們的回答,我是真心實意求學解惑的,在這裡先感謝各位善知識了,感恩合十!


(1)當時世尊初轉法輪,為什麼要先解釋四聖諦?

方便接引畏懼生死之聲聞種性眾生

(2)世尊說法45年,究竟是為了表達什麼?

教導眾生能夠解脫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 - 如來藏妙法

(3)世尊想教育人類,此生要用什麼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自度度他的態度 - 六度,十善業

南無佛法僧


一、當時世尊初轉法輪,為什麼要先解釋四聖諦?

因為對四聖諦的如實知見與徹知,是佛陀之所以宣稱自己成就「無上正等正自覺」的原因。換言之,佛陀在四十五年教學生涯的第一天,便點明:(一)佛陀因如實知見並徹知四聖諦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自覺,不再有來生;(二)佛陀將教導四聖諦,以使得眾生得以如實知見並徹知四聖諦,不再有來生。

通過清晰明了地宣告,諸天將知曉,佛陀已經成為正自覺者,且將開始教導滅苦之法。佛陀的宣告,巴利語原文和漢語譯文如下:

"Yāvakīva?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 tipariva??a? dvādasākāra? yathābhūta? ?ā?adassana? na suvisuddha? ahosi, neva tāvāha?,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abrāhma?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abhisambuddho』ti pacca??āsi?."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 tipariva??a? dvādasākāra? yathābhūta? ?ā?adassana? suvisuddha? ahosi, athāha?,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abrāhma?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abhisambuddho』ti pacca??āsi?. ?ā?a?ca pana me dassana? udapādi– 『akuppā me vimutti,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

——Sa?yutta Nikāya, Sacca Sa?yutta (56),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 (11)

「只要我對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未達悉皆清凈時,我在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門、婆羅門、國王與人民的眾生界里,便不能宣稱已證得無上的正覺。但是,一旦我對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已達悉皆清凈時,我在諸天、魔王、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門、婆羅門、國王與人民的眾生界里,便能宣稱已證得無上的正覺。」我生起如是知見:『我心解脫不動,這是我的最後一生, 不會再受後有。』」

——《巴利三藏·經藏·相應部·諦相應五六·轉法輪經第一一》

初轉法輪的背景

佛陀在五月的月圓之日成道,兩個月後,七月的月圓日,佛陀向曾經和他一起修習苦行的五位苦修沙門講述了在人間開示的第一部經,結集時稱為《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 )。此經常被引說為真理王國,正道王國,真話之輪等。根據其註疏,這裡的「法」(dhamma)指的是導向解脫的智慧和知識,cakka 譯為輪,pavattana 則為流轉、前進之意,那麼 dhammacakkappavattana 就是轉動真理之輪。

佛陀當時面向的人間聽眾是五位沙門,所處的地方叫做鹿野苑,而經典記載,當時鹿野苑的上空遍布了來自十千個輪圍世界的天人和梵天人眾,他們聽聞世間出現了正自覺者,便來參與佛陀在人間的首次講法,即初轉法輪的盛會。

該經的主題是「中道」與「四聖諦」。之所以先闡明修行應當行「中道」,是因為當時五位沙門依舊懷有「唯有行苦行方能解脫」的邪見,故而為了排除五沙門的邪見,以便能夠進一步宣示四聖諦,佛陀便先講述了正確的修行態度——中道,即避免兩個極端:即貪愛於感官享受和自我折磨。

二、世尊說法 45 年,究竟是為了表達什麼?

誠如上述,佛陀在教學生涯的第一天已經點明了他將教導的內容,即是四聖諦。因為對四聖諦的如實知見與徹知是從輪迴中解脫的關鍵。在四十五年間,佛陀對不同的對象,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闡釋四聖諦。

「諸比庫,由於不能徹知四聖諦,你我長久以來皆迷失於生死輪迴之中。」

——《巴利三藏·經藏·相應部·諦相應第五十六·邊際村經第二十一》

由於四聖諦是佛陀教法的總綱,所以乃是高度總結的關鍵詞,故而當需要展開時,會需要非常大的篇幅。這也是為什麼,佛陀在四十五年間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闡釋四聖諦了。這就像是一種「金字塔式」的表述結構。

Ye keci kusalā dhammā sabbete catūsu ariyasaccesu sa?gaha? gacchanti. Katamesu catūsu. Dukkhe ariyasacce, dukkhasamudaye ariyasacce, dukkhanirodhe ariyasacce, dukkhanirodhagāminiyā pa?ipadāya ariyasacce』』.

——Majjima Nikaya, Mūlapariyāyasutta?, #300

四聖諦是佛陀教法的根本,任何的善法皆為四聖諦所包攝。四聖諦即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導至苦滅之道聖諦。

——《巴利三藏·中部·根源經第一·三〇〇》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五取蘊是苦;苦集聖諦:渴愛是導致輪迴之因,伴隨它的是喜與貪,隨處歡喜。換句話說,即是欲愛、有愛、無有愛;苦滅聖諦:無餘離滅、捨棄、放舍、放下,以及舍離渴愛。導致苦滅之道聖諦:即八正道,也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通俗來說,組成生命的物質和精神成分可以分成五大類: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稱五蘊。此五蘊中,色蘊是物質成分,後面四蘊則是精神成分。不論是物質成分還是精神成分,它們都有共同的屬性,那就是「被迫生起且被迫滅去」。由於生命由五蘊構成,五蘊本身又具有「被迫生滅」的屬性,於是所有的生命也被迫生滅。佛陀將這種被迫生滅的現象稱為「苦」。即五取蘊本身就是「苦」,是被迫生滅的。此為苦聖諦。

而這一生的這副身心,是由五蘊構成的。為什麼會有這一生的這副身心呢?因為上一世的那副身心在臨終時有對生命的貪愛,於是在那貪愛即「無明、取、行、業」的綜合作用下,又有了這一生的這副身心。同樣地,此生壽盡臨終時,又因為貪愛,而會導致下一世五蘊的聚合,形成下一生的身心。所謂「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對三種生命狀態的貪愛,本質都是貪愛。此為集聖諦。

而當斷除了心念中的貪愛,不論是對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的貪愛時,將不再有下一生,因為依據上述的集聖諦,輪迴的進程是需要以貪愛為驅動要素的。當沒有任何形式的貪愛時,輪迴也將終止。此為滅聖諦。

而八聖道,即是達成苦之滅的方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八聖道」的八項內容依舊是概括的關鍵詞,倘若要落實到具體的方法,還要繼續展開。此為道聖諦。

而在完成四十五年的教學後,佛陀的壽命抵達終點,他給予的最後教誡是:

Handa dāni, bhikkhave, āmantyāmi vo, vayadhammā san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ā」ti. Ayam tathāgatassa pacchimā vācā.

——Suttapitaka, Digha Nikaya, Mahāparinibbānasutta?

諸比庫,現在我告訴你們:「諸行法皆是滅法,應以不放逸而成就!」這是如來最後的遺言。

——《巴利三藏·經藏·長部·大般涅槃經第十六》

佛陀依舊在告誡所有人,諸行法(五蘊)是滅法(即必然要滅去的),應當不放逸地努力成就。成就什麼呢?成就對四聖諦的如實知見與徹知。由此,四十五年教學的被始終如一的一條線串聯起來。

三、世尊想教育人類,此生要用什麼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面對人生的態度?這是一個指向不甚精確的問題。或許有一個具體的事物,才能表達態度。如果非要說一個的話,或許是「懷著致力於如實知見和徹知四聖諦」的態度吧。


末學對於佛法一知半解,先關注了,期待善知識來回答。(合十感恩)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我覺得如來就想說這件事。


世尊以無言智實證二空所顯之真如,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即說無言,自然本來是無可言說,只為了眾生入佛知見,而隨眾生之機,說不同之法。當知所說之法,卻皆非究竟。如一明鏡,隨所照之人不同,而顯不同之相。但無論顯何相,都非明鏡本來面目。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故知佛所說一切法,都是針對不同之根性眾生而說,都有其側重的地方,受用之人。如慧日當空,所照之物不同,而顯不同之影。

世尊成佛之時有一類眾生,與世尊有甚深緣,深厭煩惱,希求離苦。而一切煩惱究其本質,都因我執而起。故我世尊為說四諦五蘊十二因緣之法,以讓其修習四諦觀五蘊無我之理,證阿羅漢果。即明無我,即能隨觀,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自然無煩惱可得。此謂之初轉法輪。即知世尊說此無我,只為入人無我。而並非言,解脫只此一門。佛言諸行無常,那有一個常能解脫之法?但隨眾生根性不同,而有差別。

後時,世尊復說般若經,以明法無我之理。於第三時,說唯識之教。

如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1]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2]在昔第二時中惟爲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爲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3]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爲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說法四十五年,有無量經典,都只為示佛知見,讓眾生皆能解脫,皆趨向佛位。如世尊所說第一部經典中有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凈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
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
異。』

何謂妄想顛倒?但因眾生,無始時來薰習之力,將外境認假為實,以無為有,而生種種分別煩惱。故世尊后時開示,三界唯心之理。已明一切諸法皆不離心,唯識所現,實我實法皆不可得。

若說以什麼態度去面對人生,這就錯了。佛無心,這是自己的事。若你常習經典,你道如何?若不習經典人云亦云,那也是自己的事。

最後如:

《大般涅槃經》: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


我對教理沒有系統深入研究,僅個人一些淺見,加上最近閑得有些難受,姑且寫出來以求各位指正。

(2)、雖然人們追求快樂的方式千差萬別,但離開痛苦,獲得安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但一般人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取決於他的歷史經驗、教育背景、所處文化氛圍等等,實際上這些自變數的搜集都是非常片面而且不足的,這就造成了他對於生命、對於宇宙,進而對於離苦得樂的方法的錯誤認識。因此,佛陀說法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如實的認識生命、認識世界,進而以正確的方法來真正地擺脫痛苦,獲得永久穩定的快樂。

(1)、按照天台判教,世尊最初成道後,首先是在定中為大根菩薩講華嚴經,其次才是去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諦十二因緣。我對於這些沒有研究,只能以凡夫知見來揣摩聖意。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就好比我們去給上海虹橋商務區做一個長期發展規劃,那麼首先就要找到上海市政府和虹橋區領導,來告訴他們我們這個發展規劃的願景是怎樣,乃至於給他們看看最終成型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效果圖,這就是華嚴時。但是,世尊所做的這項事業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的,那麼對於還在苦海中沉淪的人們,你如果直接跟他說覺悟成佛度眾生這種事,那是沒效果的,所以就要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來一步一步引導,而四諦乃是最貼近人生最易被人們理解的一個道理(另:天台立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和無作四諦分別針對不同根性受眾,此處不討論),因此世尊最先開示四諦,而隨著受眾根性、認識的成熟,慢慢再跟他們講般若,講成佛。當然,這都是從凡夫的角度所看到的佛陀說法的規律,實際上,佛法如葯,佛陀講法無非都是因病施藥,在引導眾生覺悟成佛、究竟解脫這一最終目標的指導下,針對不同的眾生,講最適合他的法,以最大化地利益到他。

(3)、這一問可否理解為佛教所提倡的人生態度是怎樣?而一旦涉及到具體問題,還是那句話,佛法都是因病施藥,法無定法。對於很悲觀的人,佛會鼓勵他,對於過分激進的人,佛會勸他冷靜一點。如果非要說個究竟,那答案也挺多的,比如要仰望星空同時腳踏實地,要有長遠眼光不貪圖一時之快,要理性看待人生不能盲目跟著感覺和慾望等等,這些都沒錯。


謝邀,我個人是贊同 @憨山門下的回答,因為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華嚴的境界,只為了眾生入佛知見,而隨眾生之機,說不同之法。

最初的最初,記住了,是華嚴境界。


倆字:解脫。

為娑婆眾生從苦中解脫出來指明道路。

態度嘛,從四聖諦可以看出,要直面它(苦),研究它,解決它。


謝邀!

你的三個問題都圍繞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覺得世間苦還是不苦?這個得你自己先確定一下。。。


個人的理解:

(1)當時世尊初轉法輪,為什麼要先解釋四聖諦?

這個方法論最契合 天,地,人

(2)世尊說法45年,究竟是為了表達什麼?

如實地看待一切

(3)世尊想教育人類,此生要用什麼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為了讓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中,對三類眾生宣講了三乘佛法。勸君惜取少年時,勤修苦學恆堅持,一旦獲得根本智,圓解一切如來智。


我想可能是當時印度出離、修行等氣氛濃厚,佛陀從苦諦開始說,大家比較能接受。

有了苦諦,進而也就能展開集諦和滅道二諦

如果用生病看醫生來比喻

首先我知道自己身體不舒服,這個是苦諦

去看醫生後,醫生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不舒服,就是集諦

然後治療開藥,遵循醫囑,這個是道諦

最後病好了,這個是滅諦

所以,四聖諦里包含了兩種因果

1、苦和集一種,告訴我們,我們目前的人生是一種什麼狀態,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狀態

2、滅和道一種,告訴我們,其實有一種更好的狀態,以及趨向方法

所以,同時也非常符合當時人們,離苦得樂的追求


古印度一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在看到世界人生處處都是各種「苦」後,就開始尋找一個方法解脫人生的這些痛苦。在經過多年艱苦修行後,最終他認識到了一個大秘密,由於他悟到了這個大秘密也就脫離了人世間諸多的苦,獲得了徹底解脫,由此他就成為了「覺悟」的人,即成為了佛。

那麼,這個大秘密是什麼?

這個大秘密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秘密時——也就是成為佛後說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如果精簡這個秘密就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再精簡一下這個大秘密就是「智慧德相」。這個「智慧德相」是什麼呢?

這個智慧德相就是:「性空緣起」。佛覺悟到的就是性空緣起。性空緣起就是心物一體。悟到這一點就是般若。

總的來說,數不盡的佛學經論,核心的大秘密就是為了說明這個智慧德相,即說明「性空緣起」是個什麼東西。所以如果誰悟到了這一點,誰就成為了覺悟的人,即成為了佛。

那麼到底是怎麼個性空緣起呢?

佛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大秘密後,馬上就要入涅槃回歸本質。當時帝釋天人都下來跪求佛祖不要涅槃,要留在世界上普渡眾生。佛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所以另一個大問題出來了:為什麼這個用語言說起來是極為簡單的大秘密這麼難思呢?

佛祖的回答是:「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那麼執著妄想是怎麼導致人們不能證得的?

最精簡地說,就是執著妄想產生的誤解和誤導,讓人們迷失了領悟那個「本質心」的正確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c7ee10100938o.html 高月明


因為四聖諦是修行的原因和目標,苦集滅道講的清清楚楚,這就像一本書的總綱一樣,接著佛講了四念處,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陀講法45年表達整個目的就是觀察身心,了解世間的真理,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諸漏皆苦,涅槃寂靜,佛教導我們要如實的觀照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我們之所以受苦不是因為世界,而是我們的執取,南無釋迦摩尼本師佛


佛想說的是他進入三摩地的自證境界。好比在三維加時間一維。說另外維度時空的事。實際上時間空間對於進入三摩地的佛陀來說是幻象。著其實是極困難的事。講出來讓別人懂。比他自己修持還要困難。那部經能代表佛陀境界。華嚴經。


能提出這三個問題絕不是一個新手。

第一個問題,四聖諦是認識世界,解脫煩惱的基本框架結構。認識世間之苦,認識生命苦集,解脫生命苦集,生命道諦。每一個生命層次都要遵循這四個階段。每一個生命層次是指人,天,羅漢,菩薩。

第二個問題,佛在說明世界本來是什麼,生命本來是什麼,世界如何變化,生命如何變化。還有就是示現作為一個佛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第三個問題,四個字,慈悲喜舍。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按照孔子的話,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這一點很難,很難。


釋迦牟尼佛想說就是一句話:每天進步一點點,世界將會大不同。


末學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很期待呢!等待有善知識回答


推薦閱讀:

放生到底有功德么?
饑荒時,修行之人應該以什麼心態應對?
有些南傳佛教弟子在知乎上的評論區很愛說「費拉不堪」,他們真的是「費拉不堪」嗎?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的教義有本質的差別嗎?
怎麼看待佛教徒還會有性的慾望這件事兒?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修行 |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