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故事系列」類的廣告越來越多,它們更容易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1.媒介

形式決定內容。信息碎片化和視頻為主的傳播方式讓廣告必須有趣,有眼球效應,成為可供消費的內容。

2.圈粉

粉絲經濟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區隔加大。比起獲取更大的受眾面,不如增加粉絲的忠誠度和消費額度。那麼圈粉的話,找明星來拍系列廣告劇是很有效果的。在延續劇情的同時重複重要的利益點。比起腦白金那種簡單粗暴的重複更容易贏得好感,不會導致觀眾的厭煩,並且能收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3.具體

故事系列廣告更容易建立起一個【可認知的】【具體的】【美好的】消費者形象。廣告中的明星或者角色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更是一個典型的品牌受眾。這樣會更容易操作,同時也有利於建立消費者的品牌自豪感。對大眾而言也更親切。

4.便宜

故事系列廣告在策劃和執行成本上會低於多個TVC的策劃和執行工作的總和。

5.記憶

用故事和情節來記憶信息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記憶方法。背單詞如此,對廣告也是如此。


這是一個好問題,所以來交個作業。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情境理性」(situation rationality)問題:通常來說,廣告和營銷的價值存在,前提就是消費者會經歷「無法做決策」這樣的場景。作為一個天秤座,我覺得感觸還是蠻深的,要我在一輛斯巴魯傲虎和一輛本田皇冠之間選擇,我可能會幾個月拿不定主意。經濟學中有一個又惡毒又冷的段子,叫「布爾丹驢」:一頭驢面對兩垛完全相同的谷堆,左思右想不知道該吃哪一堆,最後餓死了……

冷吧……

根據哈耶克在《感覺的秩序》(The Sensory Order) 當中提出的心智模型,人類知識的本質是一個「被自然選擇過程塑性的信號分類系統」,將不同的外在信號(stimuli)分類到不同的類別中,以做出決策。不過,我們人類的這個分類系統遠遠沒有達到能夠將所有商品帶給自己的愉悅體驗做精細區分的程度,這時候,可能一個additional piece of information就可以幫助我們做出選擇,比如時下很流行的drift-diffusion model。

而提供這個信息,就是營銷和廣告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神經科學家Antonio Damasio在經典的《笛卡爾的錯誤》當中提到了著名的The Gage Case,說的是鐵路工人Gage因為事故,大腦被穿成了這樣 (圖來自維基百科) ……

這位鐵路工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是一部分腦功能永久性地失去了。這個案例之所以經典,是因為這根鋼釘保留了Gage的邏輯思維能力,劫後餘生的Gage在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與常人並無二致,但是,Gage就是做不了決策,能作出的決策質量也很低,相當於金木水火土星天陽月亮上升星座全部變成了天秤座。

就此,Damasio提出了一個叫做「軀體標記假說」 (Somatic Maker Hypothesis, SMH henceforth),他認為,人類的選擇不可能簡單地決定於「認知」,否則像是Gage這樣的人不可能會出現決策質量下降的情況。在那些複雜的、矛盾的選擇問題中,面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人們會藉助於「軀體標記」來做決策。

軀體標記的含義和巴普洛夫式的條件反射非常類似,如果人們在過去的行動中嘗到甜頭,根據SMH,這種甜頭會在我們的神經系統中留下一個標記,這個標記會在我們遇到相似的情境時被喚醒,參與到決策過程當中。

根據George Loewenstein給「經濟學中如何引入情緒」提出的框架,情緒可以被分為「結果主義的」和「非結果主義的」,結果主義的情緒,顧名思義是與某種結果聯繫在一起的,並不是決策者在決策的當下感受到的,而是知道結果實現才會被感受到的,比如驚喜、後悔、失望等等。這一類情緒是決策者要去追尋或者避免的,本身是結果的一部分。而非結果主義的情緒是在決策時被感受到的,比如恐懼感能夠幫助我們迅速在fight or flight (比如森林中遇到一頭熊) 這一類的決策問題中快速做出選擇。

在這種意義下,SMH實際上說的是非結果主義的情緒對決策的影響,有時候我們不知道一個人說的事情 (你知道安利嗎) 是否值得相信,支持和反對的證據有著極強的衝突性,以致於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說服自己。這時候,如果我們發現向我們推銷的人有一對非常濃的眉毛,說著非常標準的普通話,而以前我們曾經被一個濃眉毛、普通話標準的好心人幫助過,這時候,兩個情境之間的相似性喚醒了一個軀體標記,產生了一個基本的「好惡感」,讓我們去重複這種「與濃眉毛普通話標準的人合作」這種行為。

這或多或少是一種強化學習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的過程。在上面的例子裡面,這種過程與傳統的「認知式決策」的區別可以這麼看:

  • 認知式決策:我相信他說的話是誠實的嗎?我記憶中有哪些關於他推銷的產品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怎樣修正我對他說的話的看法?修正後的看法是不是足以支撐我相信他?
  • SMH式決策:我或者我知道的其他人曾經經歷過這種情境嗎?這些情境與我現在身處的情境相似嗎?這些足夠相似情境中,我以前是怎麼做的?我以前的選擇得到了什麼結果?這些結果是不是值得我再去重複?

事實上,根據大衛·休謨的認識論觀點,我們人類的絕大多數推理都是「相似性聯想」,我們看到相似的選擇導致了相似的結果,就會認為這背後有相似的原因或者邏輯。基於這個觀點,決策理論家Gilboa和Schmeidler在1995年的論文提出了一個叫做「Case-Based Decision Theory」的東西,兩位決策理論家用數學定義了什麼叫做一個Case,也就是一個「案例」,它是由「問題-選擇-結果」這樣一個三元組定義的。與傳統的貝葉斯式的決策理論需要決策者理解經濟現實背後的Data Generating Process不同,CBDT裡面的決策者不需要任何概率方面的知識,只需要能夠度量出「現在所處的情境」和「記憶中的情境們」之間的相似性,並選擇相似性賦權之後曾經給自己提供過最高報酬的那個選擇即可。

忍不住上個數學模型(手動鬼臉)

如果(s,a,r)是一個「情境 (situation) - 行動 (action) - 結果 (result)」的三元組,令C表示所有可能的這樣的三元組,那麼它的一個子集M就表示決策者的一個記憶。令H(M)表示M中所有出現過的情境s的全體(即三維空間M在第一個變數上的投影),那麼一個行動a在情境s中的價值可以被這樣一個效用函數表示:

V[a|s,M]=sum_{s

好了,我希望能堅持看到這裡的讀者不要誤會我忘記了自己要幹嘛,要答的題是什麼。有了上面這個框架,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式廣告的價值」。

一個故事和一個案例是非常類似的,我們回憶一下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學的怎麼寫記敘文:首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場景,也就是說,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情境,然後我們要描寫人物在給定的場景中做了什麼事情,最後這個行動導致了一個什麼後果也要寫清楚。GLS Shackle說:"任何決策都是現在與過去的斷裂"。行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是「行動」這個語詞存在的全部意義。

那麼,故事式的廣告與傳統廣告的差別在哪裡呢?看這樣一個例子:

  • 藏秘排油富含XXX元素,能夠將你的XXX指標提升XXX%,經過XXX國際認證,國家葯監局頒發XXX證書,還有水果口味哦~
  • 年近九十歲,有著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歲楊老爺爺現身說法,吃了藏秘排油兩個療程之後,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走路也有勁兒了,連房事都煥發第二春了,贏取小他六十歲的小媳婦兒,走上人生巔峰。

我們看到,第一類廣告是典型的為認知式決策準備的,廣告不停地向潛在的消費者提供關於產品質量屬性的信息,觀看廣告的人基於這些信息不停地修正自己對這件商品的概率分散式的認知。但這種廣告要求消費者對商品有哪些事情需要考慮具有完備的知識,但現實中,很多消費者因為醫療方面的知識嚴重不足,所以這樣的知識可能不存在 (參見 開放宇宙、企業家與挨千刀的概率論 - Mr. Bias 的經濟學輕科普 - 知乎專欄 或者 「走一步看一步」會是納什均衡嗎? - 陳茁的回答)。消費者無法被這類廣告打動,因為他們不知道、不理解這些信息意味著什麼。

而第二類廣告就是典型的SMH式的,它無非描繪出了一個場景、一個行動和一個結果:這個場景是具有普遍性的,三高這種病症在老年人群體中不要太普遍,行動是吃了這種葯,然後結果的描述也是完整的。這樣,這個廣告相當於直接向消費者的記憶中補充了一個案例,這個案例不需要任何先驗的關於藥理、病理方面的知識,如果這個案例被記住了,且這個案例的結果足夠誘人,那麼消費者就有動機去重複案例中描繪出的行動,也就是:吃藥。

當然,吃藥的前提是買葯。

總結一下:因為人們對於很多商品的質量和功效知識極度不足,根本沒有理解概率分散式信息的能力,傳統廣告無法幫助消費者做出買或者不買的決策,消費者進入布爾丹驢的狀態。故事式廣告通過案例的方式為消費者打上了一個軀體標記,通過相似性聯想的機理,人們希望重複之前成功案例的樸素本能,可以幫助廠商繞過對機理或者道理的繁瑣解釋,直接刺激購買的慾望。

就醬。


相對來說,最近幾年確實出現很多所謂的「故事性」廣告,但在廣告中總量比還是比較小的,而其中的好的故事廣告就更少,我們可以回想下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里,你被哪個品牌故事廣告觸及,並且有所後續的行動(分享、評論、參與、購買等),我個人而言,非常少。

之所以我們會覺得越來越多,是我們我們看到很多大品牌的故事廣告,而這類故事廣告能被大量傳播,其中更是品牌本身對於這類故事廣告投了很多廣告(購買紅人,購買廣告位置、移動app開屏廣告等),有點諷刺吧。

故事廣告確實是一個品牌的大趨勢,畢竟我們對於品牌傳統形式的廣告已經開啟了自動過濾的模式,但有很多蹩腳的品牌故事廣告一看就是廣告,而有些廣告我們覺得它是一個美好的故事,只是形式上故事廣告不一定能引起受眾關注,而應該本真就應該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品牌,才能吸引受眾關注。


抱歉,我不能完全認同於首贊、被收錄於知乎圓桌的回答。

他分析的出發點是對的,但不知是因為所學專業還是其他原因,引用了大量寬泛的觀點、公式、模型等......我認為這些東西會讓讀者(就是你們)產生「哇好厲害一定對的」的感受。但明明有更簡單科學的解釋時,這樣就是誤導。

首先:

分析為什麼「故事類廣告」更容易引發購買,應該從消費者的認知出發,而認知則應該從人類的心智/思維模型出發。嗯,這些首贊答案都做的很好。

然而:

接下來的一些術語,包括但不限於:

「情境理性」(situation rationality)、信號(stimuli)、drift-diffusion model、「軀體標記假說」 (Somatic Maker Hypothesis, SMH henceforth)、強化學習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ase-Based Decision Theory」.......

這些東西都只是在情感上向讀者(也就是你們)堆砌權威性,讓讀者喪失部分理性判斷能力(試想你會看完這些模型、大段的文字解釋么?)。

在市場營銷學裡,我們有更簡單的說法:中央路徑和邊緣路徑。

中央路徑就是消費者通過搜集信息,利用大腦的邏輯思考能力得出購買決策的過程。

邊緣路徑則是消費者在特定情況下,無論你給他多少理性因素,比如價格低廉、包裝優美等,他都不會在意,而是受情緒影做出感性決策的過程。

那麼:

有沒有更科學的解釋,但又摒除了長篇大論、不明覺厲術語呢?當然有。

中央路徑和邊緣路徑,在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內曼(這位教授也因為在心理、經濟、決策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手下,被詳細解釋為大腦的系統1和系統2。(虛構)

系統1:快思考

審視上圖,你覺得這個女人怎麼了?

很自然,你發現他的眼角下垂,含有淚光,鼻孔微張,你知道她接下來可能會哭出聲音。

上面這段思考並不難,你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很快就能夠做出如此判斷。

這就是人類動用聯想記憶,引入情感而非邏輯的快思考。

系統2:慢思考

現在回答:

19X28=?

你會立刻知道這是乘法題,也知道100和500都不是正確答案。你知道如果給你時間和紙筆,你一下就能算出來,但是如果讓你立刻算,你並不能確定432是不是正確答案。

這就是大腦的系統2,按部就班,引入邏輯和理性的慢思考。

人類在能用系統1 的時候,就用系統1而不會用系統2。除非系統1處理不了時,才會引入系統2輔助決策。我們都更容易被系統1主導的大腦影響,因此廣告商也會更注重用故事調動情緒,激發我們的慾望和行為。

現在:

你很明顯知道為什麼「故事」這樣的內容更容易打動人?


你有兩個朋友,一個是有故事的人,一個是沒有故事的人。你想跟誰在一起呢?


是的,其故事性確實可以有效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和對特定環境的情景代入,從而對一件新產品形成一種久違的期待感。

但是這個故事性的問題可以延展開分析,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一下故事性,因為有很多日常生活中人們看到的廣告看上去並沒有講故事,其實講了一部分的故事,就像故事的碎片一樣,我們的心理機制會自動的將其餘的部分腦補出來。這也是什麼很多創意策劃會採取碎片故事的形式來完成對特定產品使用場景的描述。

紐約有一家賣一百美金的芝士牛排店,它的廣告就是從其產品本身的噱頭出發的,誰見過能賣一百美金的芝士牛排呢,絕大多數人對於芝士牛排的印象停留在入門級的牛肉配上美式傳統乳酪,但這樣的芝士牛排廣告並沒有詳細的解釋它的材料來源和其它關於大廚的描述。雖然用料和大廚的水準都是令人無可挑剔的,但是講完整個故事的效果比不上故事的碎片。留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想像空間,而是給他們將芝士牛排放入他們自己私人化需求的機會。

這個私人化的需求很可能是與女朋友坐在店裡面享用這樣的牛排,或者一個人周末對自己的犒勞,再或者是美食愛好者甚至獵奇者對自己好奇心的滿足。而這些幻想和期待完全是消費者本人腦補上去的,而這樣的腦補恰恰是創業策劃師一開始想要進行的心理暗示,它通過隱蔽完整的故事,以碎片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整個廣告講故事的過程,從而達成了產品細分市場的差異化。

這樣對故事的運用只是廣告講故事的一個小小延伸,廣告完全可以利用大眾所熟知的文化背景或者傳統習俗來講故事,比如對西遊記的電影或者中秋節月餅。這樣隱蔽的手法往往會讓消費者進行一部分私人化的聯想從而將特定使用場景的範圍進行擴大,也能增加談資。

一個產品的故事性甚至是其背後的品牌精神肯定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慾有難以想像的積極作用,比如老羅一直講的工匠精神就很好的推進了國產手機廠商對精品化手機市場的開拓,再比如索尼大法,這些都是出色的講出好故事的栗子。


代入感!

故事性廣告的通常會講述 [ 身邊人 ] 發生的事情,或者 [ 有趣 ] 的事情,若故事講得好,會產生 [ 代入感 ] ,觀眾自然也會記住你的廣告。

那麼,什麼才叫好的故事呢?

辦辦以台灣廣告為例子,為大家分析講解一下。

一. 講故事的能力

台灣廣告,通常不太會用驚天動地的創意手法,也沒有好萊塢大片級的大製作,但其講故事的能力卻有目共睹,小而精的作品往往會給受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短片講述了女主離開家鄉台灣來到香港,而老公又因工作需要外派越南。職業女性的家庭壓力、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分隔異地的感情維繫……

紀錄片的手法真實地表達了在時代變遷下出現的全新的家庭形態以及當中存在的種種矛盾,以「愛,讓我們家在一起」傳達出中國信託的品牌主張「We Are Family」。

台灣廣告多數以情感為路線,廣告遍地都是,而打動人的往往是講故事最好的那個。

二. 走心的故事

不少人對台灣品牌的文案都有一種莫名的好感,或有一種執念:「啊,我也一定要寫出這樣的文字來。」

但其實讀過台灣廣告的人一定都能體會到它們並沒有多麼華麗的辭藻,更多的是平鋪直敘,像是在跟身邊的好友說話像是在給每個人描繪一幅他們想像中的畫。

2015年開始,全聯發起「全聯經濟美學」運動。這一組廣告以各種各樣年輕人的生活為背景,配合極具洞察力的文案,把「省錢」變成了 一種「生活美學」,從精神層面上影響著年輕群體,2016年仍然延續著這一主題。

三. 寫實的拍攝風格

寫實,指據事直書,如實地描繪事物,寫實的拍攝更加接近事物本真,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表達內容。寫實的拍攝風格一直是台灣廣告的慣用手法。

這支視頻廣告講述的是:台灣104希望基金會針對台灣年輕人不好找工作的現狀,開展了一個叫"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他們找來了各行各業能夠指點江山的大佬們,面對幾份匿名的簡歷進行評價。

結果這些評價除了否定還是否定,總之無論如何你就會被pass掉。但是他們不知道求職簡歷裡面有大導演李安,世界冠軍麵包師吳寶春,和自己的家人、朋友....

其實30歲之前還默默無聞的人真不在少數,願這些大器晚成的例子,能夠給社會一點啟發,進而形成一點動力。

四. 傳遞核心人生價值的故事

而台灣廣告中體現的人生價值是這一切的核心,親子情、手足情、夫妻情、夢想、事業、人生豪情,這些費功利化的價值觀念在台灣廣告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台灣奧美製作的大眾銀行『不平凡的平凡人』系列:

它被評為台灣2010年最感人的廣告。

廣告腳本來自於一個真實故事:一位台灣母親首次遠離家鄉到陌生的國度,一句英語與西班牙語都不會說,只希望能為在委內瑞拉剛生產完的女兒烹煮雞湯。

這個廣告展現了堅韌、勇敢,以及偉大的母愛,這也正是典型台灣平凡大眾的不平凡寫照。

這部廣告片,打動了很多網友,感人至深。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旬的老人,相聚昔日好友的追悼會,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托車環島旅行的夢想。在漫長的6個月的準備過程中,他們最終穿上帥氣的機車裝,帶上故去朋友照片,跨上摩托車,踏上了環島的旅程.....

短短兩日獲數萬網友轉發,在新年網路上掀起感人的勵志風潮。短片由真實故事改編,用5個老人環島旅行實踐夢想的故事追問觀眾:人為什麼活著?結尾打出一個字:夢。

故事發生在台灣南投信義鄉東圃國小。那裡有位受孩子們愛戴的馬校長,他不懂樂器,不懂樂理,卻擁有一個合唱團。十五年來,他堅持放學後教孩子們唱歌,他像父親一樣,用歌聲教他們長大。如此美麗動人的故事,由台灣原住歌手張惠妹配音旁白,融入鳥語自然的樂音中,娓娓道來。

鄉村與大城市的區別,自信與夢想的距離,機械教育與愛教育的差異,在合唱比賽的大日子,從孩子們不同的表情、歌聲、笑容中展露無遺。而畫面外的我們,想必也感受到了,展翅高飛的無限力量。

---------------------------------------------------

總結:

台灣廣告圈,一個成熟的環境,能夠容納多元的觀點和各種不同的聲音,在其獨特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做廣告,無論是品牌形象的塑造、創意的影響力、媒體策略、對專業技術的要求…都是有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

此外,泰國廣告在講故事方面也做得非常優秀,關注公眾號辦辦科技,回復關鍵字 [ 泰國廣告 ] 獲取泰國廣告經典營銷案例,回復 [ 營銷乾貨 ] 運營幹貨每日推送。


1.在互聯網時代,單純的說明性廣告已經很難吸引消費者,並引起消費者的社交轉發了。而故事性廣告中所蘊含的是情感,故事性廣告本質上是屬於情感類廣告的,它能夠以情動人,吸引消費者,觸動消費者的內心,促使消費者轉發該廣告,提高品牌知名度。

2.故事性廣告背後所蘊含的是品牌的精神價值。在產品日亦同質化的時代,消費者在決定購買時,會傾向於注重品牌的文化內涵,此時故事性廣告就可以產生積極的作用。

3.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提高,在產品獲得消費者認同的基礎上,連接品牌與消費者的紐帶就是品牌的情感和精神。故事性廣告就是在塑造品牌的形象,維護與忠實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感動潛在消費者,讓其與品牌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

4.消費者越來越成熟,隨著普遍性的市場增長時代逐漸走向盡頭,消費形態正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從大眾產品到高端商品轉變。故事性廣告所提供的就是一種文化服務和精神服務,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能夠有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故事性廣告有利於品牌形象的包裝,提升品牌的價值,而大多數高端品牌賣的就是其品牌的價值。

此外,需要強調,好的內容可以引起共鳴,吸引消費者,但廣告是為營銷服務的。有些產品適用於用故事打動,有些只能靠產品介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沒有什麼嚴肅的理論支持,也沒有什麼有力的數據支持,只是簡單地從自己的理解上來說。

1) 對比單純講產品功能的 hard-sell 類型廣告,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廣告更容易被觀眾和消費者記住,印象更深更強;

2) 如果是產品力類似的兩款產品,如果你的廣告故事情節足夠動人,會在觀眾和消費者感情層面產生正面反饋,甚至產生共鳴,達到滿足其情感述求的目的,產品/品牌好感度大增;

3) 如果你的產品有代言人,帶有故事情節的廣告片可以更加自然地把代言人代入,而不是傻傻地舉著產品吼賣點;

4) 那為什麼拍成系列呢?因為視頻廣告都是有嚴格時間限制的,最常見的是 15秒 跟 30秒,很難在這麼短時間內講完的故事情節,處理方式之一就是分成幾個廣告片構成系列。這樣做還有好處就是如果情節夠好,觀眾還會產生期待,等著下一集廣告播出。

國內最成功的故事系列,當屬益達的《酸甜苦辣》系列廣告,桂綸鎂和彭于晏俊男靚女演繹的幾個短故事,不像廣告,更像我們心中那些美好的小moment,而且產品也非常好的融入其中。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來看看。

視頻封面微電影-桂綸鎂彭于晏《益達》口香糖廣告完整版視頻

*某種程度上來說,「故事系列」廣告其實可以說是電視廣告時代的「原生廣告」——就像一部更濃縮更緊湊的迷你電視劇。

如上。


為什麼現在知乎講故事的答案越來越多?它們更容易引讀者點贊嗎?


其實大眾並不是反感廣告,而是反感無聊又沒有誠意的廣告,你拿把刀出來晃兩下,就想推銷祖傳膏藥?傻子都不會掏錢吧。你要給人看點真東西,別人至少沒錢也給你捧個人場。

  當你做了一個很有誠意的故事和創意,觀眾即使看到最後,知道是個廣告,反感度也會減少很多,甚至心甘情願看你下一個廣告。

  天才小熊貓的微博里,很多廣告大家都等著看,B站上也有很多腦洞巨大的講故事UP主,廣告也做的很有趣,還有一個做繪畫歷史方面的博主叫顧爺,我也很喜歡。顧爺的微博_微博


你們看過知乎吧,為什麼道理沒人贊,但是講故事拿到手軟?明明回頭一看就是雞湯,但身體就是很誠實的點了贊。

這就要從一本書說起,寫於上個世紀初期,廣告業還沒有形成產業,一切都在摸索,直到有一個人寫了這本書…

好了這麼晚了我不講故事了。大致就是最有效的廣告來自於推銷員見面的推銷,而講故事也是這位推銷員發現的最有效的推銷手段。

所以講故事這個手段是和廣告的興起一起出現的,不是越來越多,是一直都很多。

我該再簡化一點,賣東西要講故事的科學基礎是因為人類就是先天喜歡聽故事,聽故事的時候調動的是具象化、圖像化、情感的右腦。

右腦被調動時,人類不再用左腦理性思考「性價比」、「我已經有一件了」、「我要減肥」等問題。

而腦中充斥著「卧槽這好棒我真該有它」,「有朝一日肯定用得上」,「過這村就沒這店兒了」、「集齊一套」的時候,能讓東西順利的賣好、賣貴。

故事講到一半強講道理一般也沒什麼贊我也有心理準備的。


看過某公子的「好故事」,去了巴士底廣場的那家X記串串香,只能說是巴黎最差的火鍋類餐廳了了。幾十歐元算聽個故事吧。

這年頭,情懷最好賺錢。


前面一位知友說的「教科書與小說」的比喻很貼切,另一位知友說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鳴」很中肯。我在這裡試著答一下,與諸位共同探討。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人願意看見赤裸裸的事實,即便你袒露了真實的自己」。

以這句話為引子,我再打一個比方——「人為什麼要穿衣服」。 在很早很早之前,衣服的功能只是單純的為了禦寒保暖(可能那個時候還不能稱之為衣服吧)。到後來,衣服又被賦予了一項新的功能,即遮羞,也就是人們為了不再紅果果的面對面。隨著時代的進步,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各種材料各種款式的衣服被生產出來了,衣服的功能也就多起來了,例如,看你的穿著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一個井井有條的人;瞧你的打扮就可以看出你是不是天生麗質難自棄等,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的體現出自身的性格、層次、品味、內涵甚至精神面貌。 這是為什麼呢?用那句老話來說就是「人靠衣裝馬靠鞍」。21年前的春晚舞台上,鞏漢林與「麻辣雞絲」趙麗蓉老師為全國觀眾普及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兩個字——「包裝」!

「包裝」,可能我們都懂,它並不單單是意義上的「包裝」,包括我們現在每天接觸到的鋪天蓋地的廣告,都是對商業產品包裝。

至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故事系列」廣告,不得不提這幾年很火的一個詞——「情懷」。近年來,「情懷」在互聯網公司這裡,已經被植入了濃濃的商業氣息。不提一下情懷,都不好意思說是做產品的。

就像羅永浩一樣,做手機還是做情懷,肯定是做手機,情懷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引起人們的價值觀的共鳴,認同羅永浩提出的工匠定位、認真精神,進而認可他的產品。

所以,營銷的最有效手段不再是耳提面命的告訴消費者我的產品多麼多麼好,性價比多麼多麼高,而是你需要先為你的品牌塑造一種文化,以期與消費者的理念和價值觀產生共鳴,消費者一旦認同了你的品牌文化,那麼你的產品不再是冷冰冰,(叄叄先生1541303066)而是承載著能夠讓消費者產生代入感的價值觀與信念。消費者為了能夠買到你的產品不惜多走半里路,不惜多掏10塊錢。因為什麼?因為「情懷」。

很顯然,傳統的廣告很難做到這一點,傳統的廣告呈現給消費者的只有信息,而消費者是很難從這些複雜的信息背後找到他所需要的細膩的情感。

那麼怎樣才能把你的產品所承載的情感傳達給你的潛在消費者,答案顯而易見——「講故事」。

安妮特·西蒙斯寫的《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一書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用故事包裝事實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為人們打開心靈之門,傳遞真相。」

許多成功的品牌都借鑒了安妮特·西蒙斯所提到的「故事包裝事實」原則。一些優秀的品牌,像哈雷戴維森、迪士尼、樂斯菲斯等,不僅僅依靠事實來讓人了解產品,還極其重視「包裝產品」。尤其是,他們會把產品宣言包裝成自己所支持的重大事業來推廣,讓人們能夠認同這種人生目標。哈雷崇尚自由的生活,迪士尼崇尚魔法的樂趣,而對於樂斯菲斯來說,探索永無止境。因此,當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認同了這些品牌的目標時,廣告上自吹自擂的話我們才會相信。

鑒於現在生意越來難做,一些精明的營銷人員已經意識到,在向消費者介紹產品的時候應該越來越多的依靠事實,而不是發表觀點或者妄自尊大的宣稱優越性。然而,事實應該怎麼來呈現給消費者,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給消費者講一個故事。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那些曾經歷過的,以及正在經歷著的故事,是最有力的交流武器。為什麼?當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在於講故事的目的。故事能夠無限接近事實,但又不會去揭露事實。故事能夠激勵人並引起共鳴,使聽故事的人參與到價值觀和信念的交流中,而不是直白地揭露或簡單地告訴人們價值觀和信念是什麼。

當然,所有的故事都在試圖告訴我們一些事情。無論故事講述的是愛情、勇氣還是自由的重要性,它向我們傳達的一直都是人類基本的價值觀。但故事之美在於它不會敲著我們的頭指指點點,而是將事實娓娓道來。

如果把每個人和每件東西比作品牌,那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目的。然而這個目的有時往往過於直白、露骨,而且常常受利益驅使。如果我們不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長遠,就能著眼於更有感染力的東西,而不是只在乎那些可以使產品變得更好、更強、更持久、更便宜的數據。我們開始著眼於信念、哲學思想或者可以徹底改變品牌形象的因素,不是去告訴人們思考什麼,而是給他們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正如我們希望儘可能與故事中的人物建立情感聯繫一樣,我們也同樣可以與品牌建立起這種關係。這樣,品牌自身的重要性就會超過其功能性上的優勢。

當我們購買了一個品牌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參與到這個品牌中來。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把品牌和它所代表的一切帶入我們的生活里,並通過品牌向別人講述我們的故事。品牌和故事一樣能夠幫助我們強化自我形象。

基於以上原因,越來越多的經營者認識到,一旦把品牌看做故事,我們便有機會更好地發掘品牌的意義,而不是單純地將其看作待售的產品,那麼我們不僅僅是在尋找買家,而是在尋找相信這些故事的人。最後給大家貼幾句話:

故事並沒有頤指氣使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和感受。相反,它邀請我們去思考,去感受自己的內心。講故事將會成為21世紀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丹尼爾·皮克

用故事包裝事實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為人們打開心靈之門,傳遞真相。若疑之,莫為之。

——本傑明·富蘭克林

故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動我們,取決於我們對它的認同。或許,故事就是靈魂的語言。

——布琳·布朗

至於題主的問題,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有幾本書可以推薦給你看一下,抽空放上來。現在該去睡覺了。

叄叄先生(1541303066)歡迎交流!


第一張圖片取自《牛奶可樂經濟學》,後兩張取自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不過這兩本書都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故事》中提到是由於傳統四大學問中科學、宗教等對於填充現代人生活的無力導致了人們轉向故事藝術的說法也過於籠統。而且不光是廣告,我覺得現在人們接收的一切信息都在向「故事化」的形式靠攏,因此這個問題更應該去進化心理學中尋找答案。期待更多心理學大神的回答。


廣告變成故事,它就不再只是一個廣告,而是有意義的......廣告

故事型廣告相比傳統廣告,有幾個優點。

1、更能抓住消費者觀看的興緻

2、方便傳播

3、故事能傳遞更多信息

個人感覺以後會有很多以某個企業為中心的網路劇一類的東西出現


很多人以為自己買了產品就能有廣告里一樣高品質的生活,殊不知廣告里最貴的不是那個產品,而是產品背後的浮華背景,而這正是買不到的。


主流消費群體的知識層次在上升。


以前講故事是大品牌常用的,賦予商品一個故事,講述一個情懷,從而極大程度的增加商品的價值。

普通品牌也不傻,想著你丫能講,為何我不能?這時講故事更多的就是讓顧客對商品更親近(表達不好 ),就是提高用戶粘性,讓回購率無限放大(嗯,差不多)和讓產品有比本身更好的意義。

把顧客培養成自己的狂熱粉絲,或者給予產品和顧客一個共同的敵人等等。都是現在很多大品牌常用的方法。

現在的很多消費,正經講都沒啥必須的用,差不多就是裝X的嘛。所以產品講故事,能讓你更好的裝X,雙方都爽的事,誰不幹


非專業人士來闡述下個人淺薄的觀點。

什麼叫牌子貨?

在普通大眾的心理,除了那些走高端路線的只有耳熟能詳的算是牌子貨。

輕易買不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好。聽多了感覺大家都知道都買過意味著好。

那麼怎麼讓大家聽多了呢?

廣告應運而生。

以前廣告講究讓創意亮點,可以讓大家記住。

後來廣告講究讓大家喜歡,所以請明星代言或者走Q萌路線。

而現在廣告界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沒有人願意在廣告上花費時間,而廣告的目的卻是讓人看從而記住這個產品。

在幾年前,幾十年前,那個時候沒有網路或者網路沒有那麼流行,人們只能看電視打發時間,為了追劇你不得不看你並不想看的廣告。而現在網路的出現,網路電視的出現,使得廣告出現在人們生活的頻率越來越少。再加上影音軟體會員制可以沒有廣告,那麼讓大部分人對這種不對等的強制廣告有了厭惡之心,不再是以前的不喜歡。

而故事系列的廣告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從而不是它強制我們在看他的廣告,而是我們去追著看她們的廣告。

一個精彩的故事系列廣告,需要的成本,以及得到的效益都遠超過以前。例如愛情公寓番外篇美年達的廣告,嗯,我宿舍人在看完她的故事系列廣告後,不僅真的買了它的飲料,還感慨了下這個牌子很老。


推薦閱讀:

很多喜歡民謠的人是不是不喜歡張磊?
為什麼像優酷搜狐愛奇藝各大視頻網站的開頭廣告,大部分都是奢侈品或是汽車的廣告?
「農人微電影」的廣告營銷做得怎麼樣?
如何評價美素佳兒的這個廣告?
「互聯網+」對廣告公關行業的影響?

TAG:市場營銷 | 廣告 | 廣告學 | 消費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