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聽歌而言,究竟是耳機重要,還是播放器重要,還是音樂本身的格式更重要?

不要說三者的結合就是最好,我只是想知道一首歌質量的好壞,對於一名聽者來說,哪一點會真正讓你覺得最重要?或者這三者對於一首歌質量的最後影響都多大?


其實對於聽歌而言,第一重要的是歌曲本身的內容內涵,第二重要是歌曲的錄音製作水平,第三是耳機的品質,第四是播放器的品質,最後才是格式的差別……實話講,超過256的mp3,不去做ab對比,百分之99.9的人已經聽不出啥區別了……


這個問題不太好直接回答,只能從結合價位側面講一下了,看起來有點答非所問。建議大家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應該如何提升聽感。

1.總預算1000以內

這個價位的話,一般都是手機電腦直推,那麼這千八百應該是全部花在耳機上是提升最明顯的。大部分三百以上耳機能聽出普通mp3和高清mp3的區別了。如果手機音效卡還不錯,而且耳朵也很靈敏,少部分耳機能聽出無損和高清的細微差別,但確實沒有前者區分度高。

2.總預算2000

這個價位,依然可以手機直推,但是手機就稍顯力不從心了。這個預算內就不要聽普通mp3了,如果是手機的話建議多選擇高清,有播放器可以多選擇無損,品質還是有很大決定性的。

一般塞子的話,手機直推沒啥問題,入播放器不值個【因為剩餘的錢不足以買一個提升明顯的播放器】。頭戴式的話,手機直推能欣賞調音風格,但不好的手機大動態變化就不特別明顯了,搭配有些耳機甚至會出惡聲。

可以考慮

l.千元級台式一體機+千元級頭戴式耳機+無損

頭戴式耳機少花錢多辦事,千元級一體機性價比也很棒,尤其是對電腦而言,提升非常明顯。音樂質量方面,如果不欣賞無損,好的解碼器就浪費了。

ll.手機/非HiFi播放器+1500左右塞子+高清

還是重點考慮便攜問題,這些前級並不能極好的表現出無損和高清的區別,所以主要還是聽塞子調音風格為主。

2.總預算3-4千

這是一個分水嶺的價位,往上走就是開始燒了,往下走還是屬於玩數碼產品的階段。此前音樂質量不行還能玩,但是過了這坎,音樂質量必須要保證了。

這階段就不太建議手機參與了【雖然你可以反駁我ip能直推k3和846】,畢竟術業有專攻。滿足音樂質量前提下,這個價位選擇還非常多。

l. 1500台式一體機+2000高阻大耳

這是欣賞如hd600這種里程碑產品最入門的要求了,我不能說推的怎麼怎麼好,但是大體上體驗到產品魅力絕對沒問題。也讓自己感覺一下有沒有繼續燒的必要了。

ll.2000攜帶型一體機+2000低阻大耳

雖然說攜帶型播放器可以將低阻大耳水平發揮的差不多,但擁有相對獨立或完全獨立的運放的一體機能更好發揮大耳的實力,比如搖滾的熱情,史詩音樂的澎湃。人聲飽滿我倒是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

lll.2000便攜播放器+2000低阻大耳

不多說了,便攜度大大提升。

lV.2000攜帶型播放器+2500塞子

提到2500的塞子,不是為了說明大耳比塞子便宜好用,而是2500價位有些塞子在優秀播放器的帶動下,聲音會有質的提升,最明顯的是鐵三角im04,Sony z5也算。

3.7000價位

這個價位算得上中燒,也有很多人止步於次。能上的起這個價位的人,普通無損只能是打底產品,很多人選擇dsd。但是,我個人真的沒有感覺出dsd的提升【儘管從數據上看,素質真的提升了數倍】。推薦的話,主要是:

l.一步到位的塞子

不多講了,k3,846。雖然不建議這麼玩,不過這確實能給很多新手帶來虛榮心,也是很多有米但不是特別多的老燒的最終目標。手機能推,好的播放器就更棒了!

ll.耳放+大耳

好聽,保值,經典。比如萊曼+hd650,t90+a20,ra1+rs1。當然,你得要個解碼器,1000-5000的解碼器不仔細基本聽不出來,所以差不多就行,很多攜帶型播放器也可以充當解碼器。

lll.特殊功能的固定搭配

這個價位有很多功能特定搭配【略有黑科技的感覺】,玩趣很足。比如Sony pha3和z5與z7的平衡輸出,hifiman搭配自家平衡卡,stax入門級靜電系統神馬的。個人覺得信仰在一定程度可以提升聽感。

再往上就沒法繼續總結了,因為賣的太少了,沒啥經驗可以說。而且音樂,耳機,前級都是很完美了,沒必要繼續討論了。

有需要的知友們可以留下來略做參考,想請我喝聽冰可樂的朋友請掃碼

http://w.url.cn/s/AqpHlOn (二維碼自動識別)

竟然真有人請我喝可樂(??????) ?

此可樂於五月五日晚飯搭配土豆泥喝的

不錯哦(′-ω-`)

【所以說我不是坑錢,我真有喝】


謝邀,按直觀感受的優先順序來說

文件&>耳機&>前端

就目前無損音質滿天飛的時代來說,文件這個問題基本已經不是問題了

放在10年前真的是一耳朵的差別。而且這個差別用任何耳機或者前端都是可以聽出來的,所以文件這塊基本可以不用考慮。

然而,文件雖然是最直觀影響聽感的,但也是對硬體要求最高的。特別是都說自己是無損的文件,碼率稍有差別,在高端的前端上也是可以聽出區別的

------------------------------------------

耳機分兩種,耳塞和大耳。部分耳機,特別是大耳,需要有好的前端配合才能儘可能的體現出自身的實力。

---------------------------------------------

至於前端,現在有一部分手機的素質已經和千元級甚至更高價位的前端素質相當了,差的只是推力方面,無法滿足一些大推力耳機。

當然,並不是說前端就不重要。一些高端HIFI前端的表現是非常驚艷的,遠非手機能比

只不過到了這個檔次,人耳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就是所謂的金耳和木耳的區別。

-----------------------------------------------

舉個例子

我一個朋友收了一個HM901,收了一個MSR7,收了一個GR10

然後他告訴我,感覺HM901配GR10和自己的IPHONE6PLUS聽起來沒什麼區別……

後來他試了試我的XBA-A3換線,幾天後告訴我,他以前不喜歡聽搖滾和電音,用了我的耳機之後,覺得電音和搖滾也挺好聽……

綜上,耳機所表現出的風格,更加直觀,特色也更加鮮明,清淡也好、明亮也好、偏下盤也好,真的是一耳朵的區別。

同樣的4單元動鐵,846和W40和UE900S,它們所表現出的風格也是有差別的

而前端,雖然也是各有差別,但是相比耳塞來說,這種區別在一般人耳朵里是很難分辨的


1、首先音樂本身最重要,不在乎格式、耳機、播放器,音樂打動了你,觸動你的心靈,你才會去了解它,尋找它,投資它,改善它,讓那一絲感動重現,俗稱「腦放。」

2、音源、耳機、播放器等你了解後,你還要升級電源,音頻線等等,還有耳機放大器。電子管也要換,這個坑越挖越大。

3、燒退了,才會關注到音樂本身。只有經歷過追求,才認清自己。


任何一項太差都會毀掉聽音體驗。說到最有用的還是錄音質量,注意是錄音質量不是音頻文件的質量。


理論上

不看歌曲本身的素質,不看錄音什麼的,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耳機。畢竟能聽出小白兔和逼廁差異的人是很多的。

第二是音樂格式

我覺得題主的問法是不是有點問題,因該是音樂文件的質量吧,是128k 320k還是無損hr dsd。這個的影響僅次於耳機。

最後也是最燒錢但是提升也最小的前端。


能裝逼最重要


都重要。

舉個栗子。你要做一頓米飯。米、鍋、火。你覺得那個可以忽略?


第一步,先搞到320kbps以上的音質的文件,5000以下的系統,就不用太糾結文件的問題了。

第二步,先把錢花在耳機上,直到不能直推。這個不能直推的線一直有變化,老一點的耳機,一些經典的千元型號就不太好直推了,現在2000多的大耳也重視直推體驗了。

走完前兩步,你也應該對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聲音有了解了,看看測評可以入個解碼入個耳放了,然後「上放才能推好的耳機」的世界向你敞開。

第四步,耳機升級,耳放升級交替進行。


我的最直觀感受是

同為320k以上碼率或者同以下,耳機作用大於播放器作用大於文件作用

320k以上和以下對比,文件作用大於耳機作用大於播放器作用

考慮到現在文件幾乎320k打底,還是耳機比較重要,我甚至認為作用是遠大於播放器的,而單純文件上,把320k和dsd,無損之類的對比,反正我是聽不出多大區別


謝邀!當然是格式最重要,磚頭能磨成鏡子嗎?

播放器次之,耳機再次之。

就歌來說:

歌主要分幾個部分,一是歌詞(非音樂的部分)二是旋律,三是伴奏。

最重要的是旋律部分!!!

最重要的是旋律部分!!!

最重要的是旋律部分!!!

歌詞沒有旋律頂多是詩。

沒有旋律的伴奏做個背景音樂都不夠。

歌詞加伴奏如果湊巧可以成配樂詩朗誦。

有了旋律才叫歌!

耳機,播放器??無論好壞並不能影響旋律的好壞,最多影響音質,對"音樂"本身毫髮無損。

答案就是歌曲的旋律最重要。

音樂是聲音與聲音,時間與時間的關係,是個software,其本質一點不受格式,播放器材與耳機影響,注意我說的是本質。

過份重視器材沒有必要。


以前錄製的歌,質量都不怎麼的,有些甚至還有沙沙聲,然而該感動的還是會感動。音樂本身應該才是最重要的吧


音樂本身水平最重要,要是一個剛學的菜鳥拿2M的GM音源給你做首以上三項都是屁


木桶效應


只能說都重要,但個人更傾向於音源素質更重要,如果一定要按佔比計算的話,我認為應該是這樣:耳機20%、播放器45%、音源35%

為什麼這麼說呢?

由於上次用了一個比較感性的方式來測試,這次就準備跟大家擺事實講道理,用數據說話。這次的測試還要鳴謝一位從事音響工作的朋友,他給了我很多幫助,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我們這次用三個不同的組合搭配來嘗試不同元素對音樂帶來的影響:

A、魅族M6(MP3播放器)+達音科T1(耳機)+無損音源

B、樂圖PAW GOLD(HiFi播放器)+NuForce Hem2(耳機)+無損音源

C、iBassoDX200(HiFi播放器,搭配AMP2耳放卡)+飛朵A91(耳機)+無損音源

在這幾個不同的搭配中即使是同樣的音源也會呈現不同的差距,只要聽力正常,從聽感方面是絕對能夠足夠直觀體現出來的。

我們先看看這些搭配:

魅族M6在如今屬於能聽能響的MP3播放器,搭配小米活塞這樣的耳機和劣質音源可能是現在很多中年人在學生時期的選擇,儘管可以通過調節EQ來獲得中頻人聲凸出使聽感加強那麼一丟丟,聽感整體依然會覺得很糊。

樂圖PAW GOLD即著名的金菊花,在不做任何調節的情況下,聲音比較偏冷和生硬。而搭配單動鐵Hem2的優勢也是勝在解析和細節。這個搭配整體偏向於素質,對於熱愛聽感的使用者來說,可能不是那麼討好耳朵,但足以甩開魅族M6老遠了。同樣的音源下,低頻會更顯下潛有力,層次清晰,但聲場邊緣略有毛刺,這可能是金菊花本身大推力的緣故。

DX200 AMP2和原來的HM650相比,更加柔和,是略偏向於人聲感情方向的耳放卡,搭配天狼星能更進一步的增強細節,讓人聲多了一絲甜美動聽,這個搭配聽感整體偏向中高頻,但豐富細節是絕對值得細細品味的。與此同時聲場會顯得開闊,定位更為具體。

(曬個圖)

將以上的內容稍作修改,不難看出短板理論也存在於播放系統中,最差的一環將拉低整體的素質。要達成這樣優秀聽感的效果,前端、耳機和音源是相輔相成的。

聽個音樂還要那麼複雜咯?

當然如果只是聽個響,隨便一部安卓手機開個藍牙加上QCY的QY7,不要100塊低頻討喜人聲能響還沒有線材的束縛,生活、運動兩相宜。還要更深入一些,深入追求聽感那一定會陷入HiFi的沼澤,從前端到耳機到音源類型到合理搭配都是極深的學問。

怎樣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選擇呢?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常見的播放器籠統分類主要分為兩類:A、冷聲素質解析 B、暖聲聽感人聲;耳機則是:A、素質解析器樂 B、暖聲流行聽感,求穩妥可以通過互補的方式來獲得較為平衡的聽感,比如偏暖聲的凱音N3搭配均衡塞IT03、K3K3等等,這樣凱音N3的特型會表現的更為凸出,人聲仍然偏暖;用凱音N3搭配Hem2,則整體聲場偏冷,細節更為清晰。要獲得更多的耳機和播放器特性,只有通過更多的試聽才能獲得了。

用iBasso DX200或金菊花作為前端器材時,音源的優劣會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劣質音源會讓人感覺嘈雜,各種樂器和人聲混合在一起,無法清晰的定位,同時聲場邊緣模糊,整體形成一個大平面,缺乏層次感。

優質音源在細節表現上會更為豐富,比如鋼琴吉他的泛音、由蟲鳴聲而清楚知道發聲物所在的位置,樂器和歌手的具體站位。

音源的好壞就好比食材的新鮮度,再好的器材搭配碰上劣質的音源,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不出像樣的菜。

音源也可以通過音頻類軟體內的頻譜圖和聲譜圖了解一個大概。比如從wo99中下載的一個錄音音頻:

128kbps音源在魅族M6時代是相當常見的,這段音源之所以差是在16k以上全被削斷(配圖左上部分),因此在16kHz以上的高頻表現會有嚴重失真,如上段所說的一些響應頻率的細節已經感受不到,與此同時,還有極其嚴重的噪音(配圖左下部分)。

在諸多音樂平台里,去哪裡找穩妥可靠的音源?

個人常用的是QQ音樂和捌零音樂論壇,QQ音樂主要是格式足夠(綠鑽可下APE和FLAC)、曲庫較全,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日常需求。較為冷門的音源和被封的資源可以在論壇上找大神幫忙。在之前對各大播放器音源考量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對QQ音樂的音源做了檢測:(基於同一首音樂在同一時間截取)

(圖1)

(圖2)

(圖3)

(圖4)

圖1、2為QQ音樂的MP3格式音源,一眼看去基本沒有明顯區別,實際上經過壓縮,高頻在16K已經沒有了(大部分有損壓縮都在16K以上切斷)。儘管碼率不同(128Kbps、320Kbps),但320Kbps在高素質播放器中會較128Kbps更為平滑,如果不過分追求聽感,在缺少器材的情況下128Kbps其實也夠用,反正聽個響╮( ̄▽ ̄")╭

圖3、4為QQ音樂的Flac、APE格式音源,高頻信息完整無丟失,至少在高頻的泛音方面表現會更好。可以從聲譜圖中看到,各頻率整體飽滿豐富,應該是從CD中抓出來的,是真無損音源無疑。

捌零音樂論壇則比較偏向於燒友自發轉錄轉制的CD,偶爾還能翻到一些特別古老有味道的專輯。無損音源是沒問題的,只是曲庫方面的單一實在是有些……

總結:

1、播放器、耳機、音源都重要

2、如果只是聽個響,那麼基本耳機配手機就足夠;想有更多細節體現,可以嘗試入門hifi

3、好的音源選擇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重要。

附:

和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爭論:通過頻譜來測試無損音源是否靠譜?

結論:不一定靠譜,通常只能通過看到高頻和極高頻區間是否有被削頭,在清唱、獨奏器樂無高頻和極高頻音源AB的情況下,無損和有損聽感區別並不是很明顯。因為中低頻頻率壓縮被削從頻譜上也很難識別出來。


在一個信奉民以食為天的吃貨眼裡,正確表達應該是:音樂本身的格式=原料;

耳機=廚師;播放器=餐具。

問:那麼我最看重什麼?

答:原料!原料!原料!小雞燉蘑菇、紙鍋八珍菌、魚頭泡餅、拔絲蘋果、鍋包肉......道理很簡單,再好的廚師你給他一堆翔,咳.少俠受我一拜,本寶寶表示拒絕,至於餐具么——

等會,你說什麼?

----------------------------------------------------------------------------------------------------------------

言歸正傳,作為一個每周審核上千首歌曲的運營汪來說,我的情況比較特殊,一首爛歌在我耳朵的壽命絕對不會超過5秒,2秒3秒的也有,可愛的它們大概長這樣:(神壓縮啊)

有沒有0秒的?答案是有!wav格式的同學們再見來不及揮手,您也真看得起我的網速。

話說回來,我對於發wav格式的人還是懷著崇敬心裡的只是奈何工作性質,真要聽的話肯定還是選擇這種沒壓縮的格式來的順耳,順便科普一下音頻格式:無壓縮格式一般為wav、aif,無損壓縮一般為ape.flac,無壓縮文件最大,無損壓縮是它的一半左右適合存檔。

有了格式,我們說說耳機,範圍太廣說幾個特例:

1.廣場大媽舞曲類:選毛耳機,小音箱帥爆了好么,也別挑了,哪個喇叭大選哪個,好處是這玩意低音迷之渾厚啊,高頻是什麼鬼不要理他。

2.大編製交響樂類:這耳機的作用就放大了,我以前聽不清聲部一直以為混音問題,後來一戴好耳機,胳膊腿都有勁了,一口氣能上五樓!

3.我平時聽的神馬都有類:耳機的重要性需求體現在頭戴式不壓耳朵,入耳式不致耳聾,一首歌的質量在我這一般不會上升到耳機那,滿腦子全是音準,配器。

-------------------------------------------------------------------------------------------------------------

最後說說播放器這個事:

說完了


電的產地來源等因素更重要


水桶效應,你應該懂的。

就個人認為 音源&>耳機&>播放器。

按照樓主提問的內容來看。

對樓主來說建議下載些320K以上或無損的音樂文件,播放器直接用手機好了。

再買個好點的耳機。基本可以滿足需求。


歌曲本身最重要


歌最重要,因為耳機及格式只是一個優化的工具,我相信你是不想在戴上耳機或者更換文件格式以後聽到一些什麼別的東西的........

有點答不對題....不過在我看來是這樣,最重要的還是物品本身,你想把這個東西加工到什麼地步,就看你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選擇了。


推薦閱讀:

Windows 7 下最好的音樂播放器是什麼?
初燒小白關於200 -3000HIFI播放器的一些疑問?
目前安卓版的調速音頻播放器有哪些比較好用的?
音樂播放器有哪些推薦?

TAG:音樂 | 歌曲 | 耳機 | 音響 | 音樂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