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麼樣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二十多歲的我,想知道答案


借債還錢。

投案自首。

拉屎擦腚。

分手之前要有暗示,並約定分手方法時間地點等。

養子要教,養女要愛。

自殺盡量不要跳樓,醫保不全最好不要服毒。

有病早治。加班太多,不好。

另外,不要對自己抱太大希望,比如買彩票,還是默念「行善,行善」為佳,一旦想中獎,每每就發現自己把自己坑了。

五月天氣大好,可以去外面走走。每年只有一個五月。到了六月再出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了。

喝了酒不要上知乎,否則就會寫出來一些狗屁不通的答案,如上。


謝邀。首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再次,搞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願意做什麼;最後,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付出。

自食其力、承擔責任、守信重諾、思想自由、好好生活,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行的正站的穩,善惡分明,知行合一,是為人;

任何時候都不放逸自己,不隨波逐流,多聞多思,究竟生死大義,是為生。

做到以上兩點,就是對自己負責了。

個人淺見,無有是處,僅供謝邀。


小編覺得「為人生負責」,其實是「不做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事情」的結果(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繞)。

因為「為人生負責」是一個抽象又龐大的概念,如果我們來討論他的反面——「不為人生負責」,並且去注意避免這個問題,那麼自然而然我們就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什麼是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呢,舉個的典型栗子:

小編問過身邊的一些大學朋友,他們為什麼選擇自己的專業,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他們高考時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選了父母認為的會有前途的專業,然而上了大學之後發現並不喜歡,渾渾噩噩過了四年,畢業之後找的工作自然也不順心。

他們最常跟人抱怨的是:「都怪我爸媽非讓我學這個專業。」 「都怪他們讓我考公務員。」這些人堅定的認為是父母指導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才導致自己現在的痛苦。

但其實,在當初要做抉擇之際,是他們自己把選擇權推給了別人,可能是他們在逃避責任,拒絕作出選擇,或者說,他們在拒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什麼是責任缺失?

這種拒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特質在心理學上被定義為責任缺失(Responsibility Deficit),指人們不願做出選擇、過度依賴他人,擔心自身選擇會帶來負性結果,所以將選擇權交由他人,讓他人代替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

責任缺失行為主要表現為「逃避決定」、「推卸責任」和「責備他人」。

當他人為自己做出選擇後,如果結果是好的,那也沒什麼,但如果結果不好,責任缺失者則會一股腦的將責任全推到對方身上。

而責任缺失也會在生活中很多細小的方面表現出來,比如:

  • 選飯館的時候說吃什麼都可以,結果吃飯時又抱怨各種不滿意。
  • 在買電影票時說坐哪一排都行,然後電影開始之後又說角度不好。
  • 一起出去旅遊要安排行程的時候都讓別人決定,旅遊時又覺得景點無聊飯難吃。
  • …...

責任缺失常常伴隨選擇恐懼、拖延、過度依賴他人等其它表現,但比這些要更加嚴重,當責任缺失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變成「責任缺失障礙」(Responsibility Deficit)。

他們依賴於別人幫自己做出選擇,卻又常常對客觀結果產生不滿的痛苦。

這種對客觀結果的不滿也會瀰漫在他們的人生中,他們或許會覺得:

「為什麼我的父母沒有為我選擇真正適合我的專業」,「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倒霉,為什麼我的人生一團糟」。

然而,當你讓他們把對人生的決定權拿回來時,他們都會說「隨便吧」,「你來吧」,「我也不知道」。

責任缺失者偏執地認為,只要自己不做選擇,那麼出了差錯時,自己便不用分擔責任。

責任缺失者是怎麼想的?

拒絕自主選擇的背後,暗含著的四個不合理信念:

  • 如果一些事情沒有按照預期發展/出現了問題,那麼必須有一個人是有錯的,或者說必須有一個人要為這個情況承擔責任。
  • 這個人的錯誤會減少他/她作為一個人應得的尊重。
  • 如果一個人做了錯的事情或錯的選擇,別人可以用Ta應得的方式對待Ta,比如排斥、責備、諷刺等。
  • 我不想接受重要的責任和做出關鍵的選擇,因為如果我做錯了,那我也會不被人尊重、被排斥、遭到不好的對待。

然而這些責任缺失者不明白的是,我們都會做錯事、做過很爛的決定,這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並不代表你是一個「失敗者」。

而當你把選擇權和責任推給別人,甚至還因此而責備他人時,才真的開始變成了一個失敗者。

為什麼無法對自己負責?

1. 逃避事實,迴避失敗

責任缺失者可能會使用投射的防禦機制來逃避事實,迴避自身的失敗。

「都是你選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你。」 他們試圖通過把自己失敗的責任怪到別人頭上,來避免承認失敗所帶來的不適感。

這種鴕鳥式的逃避讓他們脆弱的自我在謊言之牆的背後感到安全。因為相對於接受失敗的事實,把責任推給別人顯然是更容易更輕鬆的。

一個人要承認「我的生活很糟,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不夠優秀。」是很難的。

但如果一個人要抱怨「我的生活很糟糕,是因為我的父母、親戚、朋友、老闆一直在替我的人生做決定,他們給我規定了我不喜歡的路,所以我現在才很痛苦」 就容易的多。

但當你為了自己的問題去責怪別人的時候,其實你是在迴避真實的自己。

2. 沒有感受過人生的主動權與控制感

當責任缺失者小的時候,他們可能沒有感受過「人生的主動權和控制感」,一直是父母和朋友在幫他們做一些決定,就算他們自己不喜歡,他們可能也因為無力反抗而沒有真正拒絕過,更沒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久而久之,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可以作出更好、更適合自己的決定。

即使感到不高興或是不舒服,他們也只會儘力去遵從別人的決定,而這種「不舒服」則會以責備、抱怨他人的形式宣洩出來。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被父母逼著上一些鋼琴畫畫舞蹈班的經歷,小時候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被決定」的經歷。

但不幸的是,責任缺失者長大之後,這種「被決定」的習慣延續了下來,即使他們已經有能力去改變、去做出真的讓自己快樂的決定時,他們還是習慣性的拒絕去選擇,讓他人來決定自己的人生,然後將自己痛苦全怪到別人頭上去。

如何真正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察覺到自身推卸責任的行為

推卸責任、拒絕選擇、責備他人已經成為了責任缺失者的習慣性行為,他們可能都無法察覺到自己正在推卸責任。可以試著把每次面臨選擇、拒絕選擇時的感受記下來,可能會有幫助。察覺到自己正在推卸責任,就是開始為自己負責的第一步。

  • 尋找支持性關係,嘗試改變

也許以前的你確實被父母、親戚或朋友影響或決定著自己,當時的你沒有選擇。

但現在,長大成人的你已經有了控制和負責的能力,可以去選擇和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當你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便不能再通過責怪別人來獲得安全感,你的每一個成功與失敗,都出自自身,這是很需要勇氣的一件事。

因為也許你會直面 「我的生活很糟糕是因為我是個糟糕的人」的痛苦。

最後,小編認為「為人生負責」也是一步步成長帶來的結果,題主處於20多歲這樣一個迷茫又混亂的階段,會經歷各種問題和磨練,也許你會在行走於這段路上的途中,就能逐漸體會到一種為自己人生負責的力量感了!

祝好!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我給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四條準則:

1.不違法

2.不違背基本道德

3.做大部分自己喜歡的事情

4.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來保證前三條的成立


如果僅僅是對自己負責的話,做不違法情況下讓自己開心的事就好,但是在人生中我們有太多角色,背負了太多的愛和期望,所以我們還是要努力活出一個最好的自己吧。


想清楚三件事

1你想要做什麼樣的人?希望改變嗎?

2你想要什麼?做什麼?得到什麼?

3周圍的誘惑干擾對你有沒有影響?

想清楚了就簡單許多。


自己x的x,含著淚也要x完。


別把別人的人生扛在自己的肩上就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負責。


做想做的事,為結果負責。


迷茫無措的時候,尊重自己的內心。


知道自己要什麼,每天都為此努力媽的比什麼都重要

人生在於覺悟


僅此一生,竭盡全力


盡量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非他人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夢要自己圓


複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

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謂是

貪瞋痴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

常自燒然無一得免。

難陀。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纏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

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舍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不久散壞。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我覺得加上一個「選擇」會更好理解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可以去解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們人生中做的每一個選擇構成了人生的地圖,人生走到分叉路口,選擇左還是右,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許是想要的,也許是不想要的。

而負責,就是,即使出現了不想要的結果,也可以內心裡意識到這是我的選擇,我接受我選擇形成的結果。

當我們可以面對不想要的結果不是一味的抱怨而是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並做出下一個選擇,我覺得那就是負責了。


定下自己的目標,並儘力去實現,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有的選

選了就做

自擔結果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推薦閱讀:

被女朋友教訓 我沒有恥辱心,求解疑答惑怎麼辦?
體育比賽中厚古薄今的球迷是什麼樣的心態?
如何反駁「每個人對審美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這句話」?
被宿舍部分人討厭,諷刺並排斥,我還不知道原因怎麼辦?
腦洞大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人生 | 心理 | 人生規劃 | 社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