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篆刻如此小眾?
篆刻是一門特殊的藝術門類。
和書法相比,毫無疑問篆刻是非常小眾的。也就是說,能寫書法的朋友很多,能刻印的朋友卻要少很多。但近年來學習篆刻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那導致篆刻如此小眾的原因是什麼?
篆刻所用的字體幾乎都是已經退出實用的篆書,璽文,繆篆,摹印篆,秦小篆,清篆等等都是比較古老的文字,掌握的人並不多。能夠寫得好的更少。而書法真草隸篆都有,楷隸行書還常用。
書法發展成獨立的藝術是在東漢,到了魏晉書法發展就更加成熟,書家們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成就卓著者如二王,到了唐代書家林立,尤以法度森嚴的楷書成就最高,楷書四大家,唐代已經佔了三家,此外在草書領域也有張旭和懷素,宋元明清更不必說。
而篆刻藝術相當長的時間裡是一種實用的藝術,是一種工匠的藝術,文人參與進來並取得很高成就已經到了明代的文彭何震的時候。和書法相比,它是後起的藝術,其發展的輝煌時期是清代和民國,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家。篆刻藝術包括兩個部分,篆(少數其他書體)寫和刻制。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方面。
就書法而言,篆書的入門和掌握是比較難的,篆書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書體,其一是篆字難識,識篆字得有一些古文字學的功夫,不僅如此還要能夠運用,這就更難了。我們的時代通行的字體是楷書而且是簡體的,因此我們的認知和篆書隔了好多層。因而很多朋友學習書法學學楷書和隸書也就差不多了,很少能夠再去學習篆書。而篆書基礎是刻印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印是刻不了的。因此這是導致篆刻小眾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刻印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的事情。如果手頭上的力道不夠,很難刻好一方印。此外刻印的圈子裡面,以男篆刻家為主,女篆刻家很少。在篆刻家的性別上篆刻就是小眾的。另外,一方印從起稿到刻制和修改完成需要兩三個小時,耗時多,是一個要靠耐心的事情。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朋友更加喜歡寫字,寫字更加簡單和省力。
第三,與歷史上篆刻家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關係,明清以來直到民國,印人的地位似乎都不太高,一個好的篆刻家往往以為某個知名畫家書法家刻過印章為榮,可見印人的地位不高。到現在印人的地位和書法家畫家都一樣了,都是獨立發展的藝術門類。篆刻入門門檻相對比較高,成長期長,形成個人風格比較難,耗眼睛還不太賺錢,所以比較小眾。
(1)相對其他藝術門類來說,篆刻的門檻是很高的①最基本的門檻就是工具特別多。學書法繪畫這些主要工具大概就是文房四寶這些,但是篆刻首先畫印稿需要小楷毛筆濃墨和水寫紙,刻的時候需要刻刀印床石頭,鈐印需要書畫印泥和連史紙,然後需要印譜來收集,邊款需要拓包邊款刷黑色印泥或濃墨,這是一套流程下來最基本的工具,打磨石頭需要磨盤砂紙,打蠟需要蜂蠟,保養需要白茶油……初學者入門必須要把以上一套工具買齊,還不包括各種教材印譜,這些工具都是一分錢一分貨,要想效果好就得盡量都買好的,一般都不便宜,自己配一套質量相對好的工具下來得五六百吧,但是有些套裝一百多就可以搞定了,但是稍稍就會嫌棄換新的還不如一次性就買好的。②篆刻算是從書法繪畫中分出來單獨門類,所書法基礎還是蠻重要的,不要求一開始就會認會寫篆書,但後期臨印過程中一定要學的。有書法基礎的人進步特別快,而且容易「印從書出」求得突破,所以學篆刻的人很多都在練字。
③對文言文法 古文字學 傳統文化修養要求很高,印文刻什麼內容,邊款說什麼表達才流暢都是有要求的。
④篆刻是一門動手操作性很強的藝術,如何用刀、如何刻邊款拓邊款這些技術,沒有老師指導就很容易誤入歧途,刻了很久門都摸不到,但是現實中篆刻老師很少不像遍地都是書法老師……
(2)書法一般集中練習一個月就有型了,練個三五年基本上就出來了,但是篆刻需要臨很多印練手感,讀很多印練審美鑽研章法。書法繪畫紙很大,發揮空間很大,而篆刻需要在兩厘米長寬的正方形裡頭把四個字和諧地安排好是很難的。有些人臨了一輩子印,十多年工夫花下去只能說手下工夫到了,但是還沒能成名成家。一起學習的大叔臨了十年漢印,在我看來水平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他還是沒到高層的境界,還沒找到自己的風格。
一般人都是中年學印,練習了十多年感覺要出點成就了,老了眼花了手抖了刻不了了……所以有成就的人畢竟少數。(3)篆刻真的非常傷眼睛,耗時費力。一枚2.5*2.5的印全套搞完大概需要三個小時,全程身體幾乎不動,就盯著印面下刀,有時候刻朱文刻到眼花,特別累人,老了就搞不了了,所以老幹部大部分都去學書法了。
(4)玩篆刻的人一般是挺窮的,除了小有名氣的人,一枚印可以買百八千的,韓天衡更是上萬都不能求到一方印。但是名氣一般般的人靠篆刻真的賺不到什麼錢,前期要花好幾天來琢磨設計印稿,刻又得花很久,所以覺得印賣的「貴」些不管最終印技術怎麼樣,只要是手工認真刻的,都是值得的。
玩篆刻的人是忍不住買石頭的,今天有了寮國明天想買昌化,今天有了藍星明天想買封門青,今天有了芙蓉明天想買田黃……印泥入門用朝暉覺得不好,然後換鏡面硃砂,硃砂色好看,買!朱膘色好看,買!仿古色好看,買!印其實賣的話受眾有限,一般都是學書法的人才會需要篆刻印章,很多不懂的人直接街邊刻塑料章、在街邊攤或者旅遊景點刻一個急就印,丑得一塌糊塗還不自知,街邊攤的印是不被認為是篆刻的……一般賣印主要還在熟人之間,或者淘寶定製,也賣不了幾個錢,不懂的人還會嫌貴……所以一般學篆刻的人真的是自己特別喜歡,然後有點閑有點錢。目前想到的就是這些吧。
其實個人覺得篆刻小眾並不是件壞事,如果大眾反倒俗了,人多了什麼人都有,這個圈子可能就不那麼和諧了,也許就不是它本來的樣子了。現在篆刻圈中老年大叔比較多,還是比較尊崇傳統的吧(自動屏蔽野路子)有些東西並不是越大眾越好,尤其是一直小眾存在的藝術,只要不斷代,一代代的有那麼一小撮人傳承下去就不會消失。以上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歷史需要耗時多久能學到它的精華?快節奏的現在,大家都傾向於投資的時效性,想要儘快獲得收益,反觀這門藝術,雖然有較高的價值卻不符合當代人的主流價值觀!如果說在清朝以前,估計會非常有市場,另外現在很少有人會去刻章,你不能否認,只有一小部分人用於收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看看就好的東西而已。
小眾?我認為不小眾,書法寫的好的很多老師一般也都會刻章,入了這個圈子你就會發現搞篆刻的實在太多了。小眾只是因為一些書法家認為篆刻是雕蟲小技,上不了檯面,認識一東北的寫家,篆刻水平也很高,西泠印社曾經邀請過他加入,但是他認為篆刻為末技。
篆刻上面還有一個總類,叫印章。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用雕刻電腦字來解決了信用功能。淘寶有很多。其次,一些書法人士喜歡自己弄弄,消失了一部分需求。再者,年輕一代用橡皮章解決了問題。
篆刻么,投入大,收穫小,自然小眾。
這個東西吧,學起來難又費錢,要用的東西又多。身邊會篆刻的少基本沒有交流,上培訓班那個價格簡直了!所以進步慢,很多人中途退出了。
篆刻與大多數人有距離。1.要有書法基礎2.不手殘3.小東西,很少有人懂得欣賞,沒有市場4.最早篆刻在文人間發源是元朝,準確來說是明朝,不過三四百年,而相關的書畫已有上千年,篆刻還沒有完全獨立於書畫,而是為之服務。等等
推薦閱讀:
※羊毛氈大師級作品?
※影評人為什麼不自己拍電影?
※山本耀司這樣的反叛是如何被接受的?
※語文課本里的插圖都來自什麼地方,在哪裡可以看到原作?
※有哪些讓你感嘆「畫出這種畫的人,我十輩子都追不上了」的畫?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