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V.S.奈保爾?
最近一年來看完了他的主要著作————印度三部曲,信徒的國度,大河灣,非洲的假面劇,米格爾街(話說這本書風格和呼蘭河傳一樣啊!!!!),我們的普世文明,半生,魔種等等......
對奈保爾的觀察能力簡直頂禮膜拜,由於不是很懂英美文學所以很想知道奈保爾在這個層次的作家裡面有一種怎樣的評價?書讀的少,沒有看過比他寫的更好的遊記和對一種文明的批判的能力更強的作家了。。。。順便,求推薦一些類似的遊記作品!
瀉藥。
我一段時間內相當不喜歡奈保爾,可能是國內印度三部曲翻譯太糟糕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對女性的態度實在太暴力了,自我身份形成的過程中閱讀他很容易被冒犯。有時候這個人的各種言論有時候幾乎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但不得不說這是個非常不錯的作者。這個月為了寫作業狂讀三本頭疼想吐,作業寫完了,share一下作業結果哈哈哈。身份認同這些問題前面幾位說的挺全。(雖然移民三傑里我還是喜歡拉什迪而且並不覺得他和奈保爾比還差口氣。)
說說其他的部分。奈保爾自稱自己的英語比英國人都好,這個話不用較真,畢竟語言水平這件事很難量化。他的文字確實是相當可以的。寫作風格一路承襲英國文學傳統,受歐洲文學影響深:犀利,精準,對話功能性不錯。互文性強,但不掉書袋。在他的行文里,能看出毛姆、司湯達、哈代等人的影子(非常正統)。有時候啰嗦到讓人崩潰(可能僅僅是讓我崩潰),當然這也是英國小說的優良傳統之一。
現實主義寫法,從不會有魔幻啦離奇隱喻啦文字實驗啦之類的東西。這也是傳統的不行。相比起拉什迪天馬行空近乎暴力的想像力和陌生化,奈保爾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不太刺激。但仔細分析他的小說,會發現這位先生對於對稱和嚴整結構的偏好幾乎到了變態的地步。在主題上也不太刺激,在二十一世紀還在老老實實寫黑塞式主題的作家,很容易引起我近乎憐憫的敬佩。然而奈保爾對這些主題的處理都非常的深,不僅僅是世俗和精神的二元對立這樣的濫話,在思考上也遠遠超越了六便士刀鋒之流對精神超驗的粗暴想像。這樣說不太直觀,我舉例說明以上幾點:奈保爾有一個小說叫《模仿者》,挺長的,很折磨讀者的那種:一個非洲前殖民地小島青年來到倫敦學習,他改掉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聽起來更像個歐洲人。他在倫敦學習啊搞女人啊迷茫啊思考人生什麼的,同時努力觀察身邊的倫敦人並讓自己和他們更加相似。這種模仿是個習性和生活方式的模仿,比如他一看到自己的房東(一個已經相當融入倫敦社會的猶太移民),覺得他的一些行為舉止非常迷人,於是他就模仿他這一套。但事實上他的整個生活還是在社會外緣的(外國留學生),看似融洽的倫敦生活事實上只是假象。
然後他回到自己的小島Isabella(一個奈保爾杜撰出來的地方)並從事政治。這個島上的居民,由於殖民歷史,對西方那一套簡直是過度崇拜。他們模仿政治制度、風俗習慣、甚至語言模式和文學藝術。但這種模仿僅僅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混亂而昏暗,對他們真正的問題毫無裨益。而作為真正在歐洲呆過的人,他感到這種拙劣機械的模仿是如此荒謬而可悲(儘管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在他的政治生涯以失敗告終後他回到倫敦,發現自己也無法進入倫敦社會,曾經完美有序的倫敦在他看來也成為了一個人物相互模仿、迷茫而不自知的荒誕劇院。於是他就一直悶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小閣樓里寫他的回憶錄。在寫作過程中,他感到自己頭一次從模仿的囚籠中獲得了自由。如果按照故事的時間線來看,四平八穩到幾乎有點無聊:
島上童年-倫敦求學-回到小島-放逐倫敦,這幾個部分在文本上比例均衡,如果按時間線寫,大概就是個無聊到爆炸的成長小說或野心小說。但奈保爾沒按照時間線寫。他的整個敘事在這幾個時間點內反覆跳躍。剛開始看幾乎一頭霧水,因為他不標記,而是讓這些材料完全浸在主人公的回憶里,形成一種迷霧般的閱讀感受(迷霧和烏雲也是小說中反覆出現的意象)。整個文本像是一個螺旋,在不同的事件和地點中來回拉扯,但都是跟著主人公的一次次領悟在走。從對他者的崇拜和模仿,到意識到這種模仿的虛無和荒誕,意識到這種虛無荒誕的模仿是所有人的狀態,最後試圖用寫作來將之跨越,通過在不同時間段的事件這個領悟的過程非常順暢自然。整個小說結構複雜又清晰,極其嚴整的同時又能帶來很強的衝擊力和近乎恍惚的閱讀感受。說到他的主題。就拿《模仿者》和《半生》來舉例。我們或多或少都能說這個是後殖民時代的第三世界移民/流亡者對於社會的思考。但奈保爾不僅僅是在寫這一個群體和一群人。在這兩部小說里,人物都在模仿他人或者文學作品。比如,《半生》中主人公的父親被毛姆採訪過,從此開始模仿毛姆筆下的自己;而他的兒子厭惡父親的同時卻也繼承了父親的寫作夢想,他寫小說,輾轉於獨立運動時期的非洲、柏林牆倒塌的德國,遇到各種女人,幻滅,感到自己半生虛度。奈保爾在這兩個小說里通過這些汲汲模仿他者生活的主人公,探討的其實是普遍的精神危機。只有難道只有第三世界的人才會艷羨他人的生活狀態嗎?並不是這樣,當模仿者回到倫敦,他意識到倫敦人也在模仿「倫敦人」或「西方人」這個被賦予的概念。這個體悟非常痛苦,卻也非常真切。就像莎士比亞寫「世界是由瘋子和愚者組成的舞台」。沒有人跳出了模仿或趨近一個偶像的牢籠。這並非移民或次文化居民才有的痛苦。
我覺得說奈保爾有「洞察力」不太嚴謹,當我們說一個作家有洞察力。就好像他比別人更能看到生活中的苦楚、荒誕或缺陷。但這件事就很難說。大部分作家都在處理生活中的苦楚、荒誕和缺陷。奈保爾有趣的地方在於,他這種相當傳統的寫法中保有非常粗暴而殘忍的東西。做個比較吧,毛姆在寫資產階級的墮落時就會塑造一個精神偶像,拉里或斯特里克蘭德;或者黑塞會寫出悉達多這樣的人物,伏爾泰這樣的就會借力於「bon sauvage」的神話,彷彿一個來自於原始文明的人自然能抵抗西方文明的腐蝕。但奈保爾不會。他的主人公和其他人一樣處於痛苦和荒誕中,也和其他人一樣沒有逃離的可能。
他寫女人的筆法非常暴力。女性是個獲得啟示的工具,女人是性慾的發泄口,女人是主人公在迷茫時可以觸摸卻同時感到無比孤獨的客體。但其實他對女性的態度和他對男性主人公的態度並沒有價值取向上的大差異。男性在奈保爾的小說里也幾乎沒有過真正的偉大或潔凈,往往是作為一個被隱性諷刺或嘲弄的對象。
閱讀奈保爾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想這個問題:寫作對於人來說真的是獲得超驗體驗的途徑嗎?《模仿者》的末尾,主人公通過寫作獲得了精神自由。但小說里對這一轉變的闡述在我看來還稍顯薄弱。個人感覺敘述者也對此存疑。
以及,奈保爾是個非常傷感的小說家,心情不好或天氣不好的時候最好別讀他。沒了。奈保爾是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作家,是我親眼見過的為數不多的作家裡面段位最高的一個,同時也是現在在世的英語文學裡面的最出色的作家之一。不過我只是比較喜歡他的作品,沒有系統做過研究,談不上評價,且評價類的陳小圓已講了不少,我就稍微介紹一下好了。
他是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關鍵詞一般有後殖民、多文化交融等,關注第三世界的人受到現代文明(殖民等)的衝擊後的過程及反應,亦或是第三世界的人進入所謂的現代文明的世界裡的反應。而他自己本身也是有這種經歷的,維·蘇·奈保爾出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8歲獲獎學金赴牛津大學留學,後定居英國,並在世界各地廣泛遊歷。這些遊歷經歷不僅促進了他的文學創作,也促使他寫出很多非虛構創作,譬如《印度:受傷的文明》之類的。
奈保爾的經歷使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多種文化之間的中間人。他的很多小說帶有這種自傳體的成分。譬如《魔種》啊《浮生》之類的。還有以他父親為原型的,譬如《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之類的。他早期的小說分為三類,一種是關於特立尼達的家鄉小說,第二是以第三世界獨立後國家為題材的小說,第三是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的帶有自傳成分的小說。
像他這樣的人,你很難說他是屬於哪種文化的人,基本上是多元文化之間的漂泊人。像他小說里寫的那樣,在年輕的時候進入一種文化,受到巨大的衝擊,感到非常不適應,但是又難以回到自己出身的那種文化環境中去。這種典型的融不進、回不去的困境在他的小說中很常見,像是《自由國度》之類的作品,我看了有好幾年了,記得不是很清楚,但依稀記得那個集子里有個短篇,類似一個進入現代文明的青年心虛的把門關起來,然後懷著自卑等的複雜心態,琢磨蓮蓬頭怎麼用,以及非常狼狽的使用刀叉。
他來自第三世界,受到文化衝擊,他也並沒有表現出認同這種新的現代文明。不過對於他出生的那個「第三世界」,往往以較為負面的形象出現。在後殖民時期,第三世界的國家很多把自己的問題歸結為殖民地後遺症,但奈保爾很犀利的指出了自身的許多問題。作為一位身份特殊的移民作家,這是西方文學中的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這些描寫在他早期很多書里都有講,我很喜歡那本《靈異推拿師》。
對於奈保爾對殖民的態度,錄一段話。奈保爾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殖民主義打亂了世界,很多東西都崩潰了,但歷史還延續著,這是一個沒有道德只有金錢的世界。但記者問他:「有人說,伴隨著軍事征服的殖民時代已經過去,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商人的時代,經過漫長的時期,人類將進入哲學的時代,您同意這種看法嗎?」他說:「不完全是這樣,但這太需要了,太需要了。」
相對於現代小說很多表現出來的對自我關注,奈保爾表現出來的是對外部世界,一個大歷史的世界的關照。這個並不是所有的移民作家都關注的點,像同為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表現出來的就多是個體的一種孤獨疏離和無所適從,相對比較少去批判和評價外部世界,關注自身比較多,而奈保爾和他對比,對外部世界的關注會比較多。又像是同為多元文化夾縫中的庫切,就相對而言是個書齋里的文人。而奈保爾,相對心懷世界,對歷史有著某種宏觀與微觀結合的洞察。
也可能是出於這個原因吧,奈保爾的文字風格同許多書齋文人的委婉傷情不同,他的文字非常硬朗簡潔,有點幽默又有點冷漠。我記得我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問老師推薦有沒有利落一點的作家,老師推薦了奈保爾。像《米格爾街》之類的每一章都是很傑出的肖像。
另外,相類似的作家,我會推薦庫切和石黑一雄,特別推薦康拉德和拉什迪。特別特別是拉什迪,這也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作家,他的書之前在大陸比較少,現在陸續在出,非常高興。
有些來自上課筆記,也有些是個人的一些看法。溫故知新。如有問題歡迎與懇請指出批評。
謝邀。 @Petyr H
評價的部分:英國的critics對他評價算不錯,Pritchett稱他為「在世英語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和拉什迪、石黑一雄並稱「英國移民文學三雄」。從教育和文化角度說,可以說他是英國人,但仍然要強調移民二字,正如他在牛津時飽受歧視,因為是印度裔被歧視,因為是第三世界移民而被歧視,因為是殖民地來的而被歧視,說到底還是不屬於英國。雖然他說在牛津「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但是大多數評論家還是認為,作為一個移民作家,沒有英國的教育和定居生活就不可能成就他。換言之,如果他生在中美洲,一直待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不可能有如此的機遇和眼界。
他是英國女王封的爵士,是「在世的最偉大的英語作家」,然而他的私生活飽受詬病,嫖娼虐妻打情人什麼的不在話下。人也是刻薄的夠可以,當眾炮轟文學評委,還諷刺某奈及利亞作家沒資格獲獎。怎麼說呢,可能我們只關注一下他寫作的方面就好了吧,反正他自稱只為寫作而生。
他的寫作最受肯定的地方就是題主說的極致的洞察力,正如他的諾貝爾頒獎詞中的scrunity一詞。他的東西「compel us to see the presence of suppressed histories」,所謂「扭曲的歷史」。又由於他對後殖民主義地區的concern,符合了現代和後現代對所謂邊緣地區、邊緣人、邊緣問題的關注,評委會把他和小說家 Joseph Conradthe 並稱,認為他們深刻洞察了「the history of the vanquished」,給我們呈現了一塊塊被遺忘的大陸的文明與痛苦。
推薦的部分:
1、後殖民主義/旅行寫作康拉德《黑暗之心》/《黑暗深處》,我覺得很符合題主要求的「文明批判」這個特質(現在在知乎答題真有給客戶訂製方案包您滿意的感覺啊233)。奈保爾說印度是「wounded civilization」(著有同名專著),和康拉德筆下的非洲一樣,是殖民主義下千瘡百孔的扭曲的文明。康拉德是一位英國船長,週遊世界20年,寫下了許多見聞和以此為基礎的批判小說。黑暗系列就是剛果之行親眼見證的歐洲殖民主義之下的非洲叢林。
另有以小說為基礎改編的越戰電影《現代啟示錄》(1979,法蘭西斯?柯波拉)。
2、多重身份和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identity)這個東西,一方面要有血緣承諾,但更重要的是文化承諾。identity這個詞有趣,有一個意思是「同一性」。是否血緣和文化不一致就不能稱為身份認同呢?奈保爾身為印度裔,生在中美洲,長在烏拉圭,受的是牛津的教育,定居倫敦,遊走過亞歐美各地。諾貝爾文學獎把他歸在英國,可他怨念牛津,覺得自己是「局外人」。他一生背著印度的種姓,流著印度的血液,卻拒絕認同印度的傳統,一如他在三部曲里對母國的指責和批評。印度、中美、英國,無一能給他血緣和文化的雙重認同,他寫過「印度不是,也不可能是我的家」「在倫敦,我是個異鄉人、過客」,正如美國文學中常提及一個詞「an exile in the motherland」。一時想起張愛玲,清末顯赫人家的出身,民國名士的圈子,抽煙嫖賭的父親,留英留法的母親,英式的教育。在建國後的大陸被打壓,在退守後的台灣寄居,最後移民美國。她北平出生,長在上海,學在港大。操著一口爽快的京腔,寫著亞太成績第一的漂亮英文,懷著對上海和香港的感情寫下一部部雙城記。她倒背英文全篇《失樂園》,記誦十幾個版本的《紅樓夢》,能和閨蜜論日本藝術,能和丈夫論《戰爭與和平》。一生見過起落,見過古今東西,她在舊中國和新中國之間犀利地諷刺批判,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各自讚許和睥睨。飄零一生,無家可歸,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給她真正的身份認同。(插敘:她甚至在戰後去找躲在老家的胡蘭成,一路輾轉到溫州鄉下,吃盡苦頭而未果,後來寫了未完的《異鄉記》,試著把他的「鄉」當作「鄉」)
所以你能在她的作品中看到新式女性看舊式大家族的輕蔑、怨恨與批判,也能看到她在面對西方現代文明時對東方底蘊的念念不忘。這種身份認同的矛盾和奈保爾是異曲同工的。有興趣可以看看《異鄉記》《金鎖記》《小艾》,《流言》紀實散文集,【《小團圓》《易經》《雷峰塔》】自傳性三部曲。
尋找身份認同,卻最終深感isolated的感覺,非裔美國人(the black community)體會得也很深。能把那種荒涼感、邊緣感寫到位的,美國的南方文學當屬翹楚,最推薦福克納的小說: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嘩與騷動), As I Lay Dying(我彌留之際),Light in August(八月之光)。
儘管約克納帕塔法世系是完全虛構的,但這個地方成為了美國保守南方的高度抽象集中體。這群人,帶著不同的血液,帶著保守禁錮的觀念,在美國的自由與現代中幾乎成了邊緣化的人群,特別是黑人,成為了「在故鄉無家可歸的人」(homeless in the homeland),南方大地也成了一片isolated荒涼之地:「我們的生命怎麼就悄然化為一些無風、無聲,疲憊地重複著的疲憊姿態,化為沒有手在沒有弦上撥動的古老的振響的回聲。我們的河流、我們的土地一樣:渾濁、緩慢、暴虐,孕育出來的人的生命也是同樣的難以滿足和悶悶不樂。」 張愛玲和福克納都符合題主說的觀察力超群,能以最刻薄的眼光捕捉到許多現實,寫世情寫人情可以寫到犀利的極致。他們寫的東西也到處是涼薄之感,他是陰鬱寂寞,她和蕭紅是蒼涼廣大。奈保爾完全稱得上在世的最偉大的作家了。移民三傑是很早以前的說法,目前來看拉什迪比奈保爾還是要差一口氣,而石黑一雄基本已經完全無法和奈保爾相提並論了,劃入到村上春樹、保羅奧斯特一個檔次差不多。
既然樓主看了奈保爾那麼多作品,想必也是重度奈保爾書迷了。其實要理解他的寫作不如看看奈保爾自己怎麼說。《看,這個世界》以及《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是他談論寫作的兩本集子,有點像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三部曲,主要是談論作家本人對寫作的理解。對奈保爾來說,他把寫作等同於一個人觀看世界的方式,而觀看的方式會受到一個人所屬的文化環境的影響,對於它們如何表現在作品中,奈保爾的這兩本書討論到了非常幽微的地步。《看,這個世界》我已經看了3遍,《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以後肯定也會再看,每次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東西。
另外可以看看奈保爾的傳記《世事如斯》,作者是很著名的傳記作家,由奈保爾親自指定為他撰寫傳記,因此可以接觸到許多其他人無法接觸的書信資料。之前有本《 維迪亞爵士的影子》,把奈保爾的個人生活好好數落了一番,這本《世事如斯》里則會告訴你奈保爾這種性格的由來,以及哪些表現實際上是奈保爾刻意表演出來的。《維迪亞爵士的影子》里許多真實性成疑的地方,《世事如斯》也會用更可靠的材料加以澄清,揭示出兩人對各自關係的不同理解。有趣的是,這倒恰好變成了奈保爾寫作觀點的一個註腳。
以前幫別人寫讀後感交差的小文章,放在豆瓣,現在Copy過來。可以作為參考。其他的答案從地緣政治、殖民文化以及文化的衝突方面說了很多,也就不再講了。我讀奈保爾,乃是讀出了他與自己的諸多相似,讀出了自己父輩這一代的影子。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奈保爾用許多小說、遊記講非洲國家的革命故事,一次又一次重複了毛澤東的一句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做文章。是啊,革命不是在白紙上重新畫畫,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調整、修補,其中艱難,利益複雜,豈可勝道?於是乎也就收起了熱血衝動,不去想上街這樣比較不靠譜的事情了。
若要列一份自己最喜歡的小說家清單,奈保爾一定是排在前三個之內。再說到作品對自己影響的重要程度,奈保爾恐怕就要排到第一。讀他的關於父親、故鄉、成長的那幾本小說,惶惶然會覺得那不是發生在上個世紀40-60年代的加勒比島國特立尼達、英國牛津,而是實實在在地發生在自己長大的村莊,以及在20歲之後奔波停留的城市。那一刻,方才知道了小說和文本的意義,就是能夠輕輕鬆鬆地穿越的幾十年的時光,數萬里的距離,輕輕鬆鬆地撩動起一顆陌生的心,然後讓它能夠審視自己的過去、故鄉、情感和心跳。維·蘇·奈保爾(1932- )年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48年畢業於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所學校。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畢業後為自由撰稿人,為BBC做」西印度之聲」廣播員並為《新政治家》雜誌做書評。1955年在英國結婚並定居。2001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百度百科)要了解奈保爾和他的成長、家庭,有四本書一定要讀:『米格爾街Miguel Street』『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A House for Mr Biswas』『抵達之謎 The Enigma of Arrival』以及『父子通信 Letters Between A father and Son』。前面三本是小說,最後一本是書信集。『米格爾街』是奈保爾的成名作品,以一個少年的視角觀察和描繪住在米格爾大街上的十幾個人物的喜怒哀樂,每個人物獨立成篇,角色們又互相關聯,在彼此的篇章裡面出現,拼湊起來恰好是一個微縮社會的浮世繪。此書對應的時間是奈保爾青春時代。那個時候,他的父親謀求到了一份報社編輯的工作,搬進了鐵立尼達的西班牙港,正式在這個地方,他觀察並發現了人物的戲劇性,並把他們拾綴起來,織成燦爛繽紛的錦緞。奈保爾後來也說,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想要模仿倫敦那些大家,想要描寫倫敦貴族,所以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觀察別人的機會,並時時想著如何運用這些材料,然而卻並沒有什麼用處。直到他把視角投向了那個自己離開了十幾年的回憶裡面的破舊街道,一切才栩栩如生起來。那樣的街道,自己的記憶里也是有的,就是初中學校外面那條長長的,一直延伸到江邊碼頭的幾公里的獨街。學校門口的大石橋、地主時代的青瓦房、6-7層高的瓷磚褪色的水泥盒子,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兩邊凌亂錯落的商鋪、飯店,在記憶裡面依然有著模糊的輪廓。幾年前曾經回去看過一次,會驚愕於她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更加陳舊,衰老。石橋頭上的那家雜貨店依然是雜貨店,只是賣的商品大不一樣。當然,讀書的時候並沒有與街道、以及他的居民接觸很深,那些住在街上的同學,說不定更能夠在回憶中找到一條街道給童年帶來的光怪陸離和繽紛多彩。『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一部大部頭的書,讀起來卻感覺異常簡短。雖然是小說,但毫無疑問,寫的是奈保爾的父親的一生——一個在鐵立尼達出生、成長、沒有出過島的印度籍男子苦難而又短暫的一生。他出生的時候,鐵立尼達上的印度籍移民到了第三代,島上的石油資源還沒有被發現,一切還是被貧窮和荒蕪掌控。他出生的時候死了父親。他有兄弟,可惜並不能給他任何幫助。他年輕,頭無片瓦,靠著做工過日子。他因為看了一個大家族的女兒一眼,被迫娶她為妻——一點兒嫁妝沒有撈到,反而成了別人的苦力——記住,即使是遠隔千里之外,依然是印度的禮法。在大家庭那幢大房子里居住的日子他受夠了屈辱,就算有了孩子之後,他一家四口也只有一個房間。他一心一意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一次火大了之後,他找了一塊荒地,搭建起鐵皮房子,想要獨立出來,可惜山洪爆發,瞬間就讓他的努力化為泡影。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對兒女身上,核心是兒子身上。不遺餘力地要供他們讀書。他憑藉自己的聰明弄到了報社編輯的職位。他帶著老婆孩子吐氣揚眉地搬進了西班牙港的裸露水泥房子。然而好景並不長,在報社做了幾年,他突然去世,生年48歲——恰恰是奈保爾父親去世的年齡。除了突然去世,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把父輩對應進來。在讀此書的時候,就是懷著如此這般的震驚,戰戰兢兢地往下。在大學的圖書館裡,窗明几淨,讀到這書,想到依然面朝黃土的父親,如何不惶恐?一兩年後我再次讀它,想到這並不只是奈保爾的父親,我的父親,而是中國6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之中的絕大部分一生的寫照,父親和母親。那個時候,包括現在,我都想著,如何能夠更快,更好地回報他們,讓他們真正地享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而不只是兒子、女兒、省錢、節儉和辛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是需要努力。『父子通信』是書信集,內容是奈保爾在牛津求學期間和他那在鐵立尼達的父親,在印度讀書的姐姐之間的通信。寫的很簡短、很細碎。關於錢的事情提的最多。生活費不夠了,問父親要,問姐姐要。奈保爾是家庭的長子,有蠻霸不講理的時候,而父親、姐姐都讓著他。他不止一次地問姐姐要抽煙的錢。讓人潸然淚下的是不會筆墨的母親,在父親寄出的每封信的末尾都會附上幾句自己的話,好好吃飯、好好穿衣、家裡勿念,諸如此類,稀鬆平常,卻往往直戳心。因為,一模一樣的事情正在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後,說說奈保爾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品,『抵達之謎』。基本上,我把他看作自己明天的一個參考和寫照。抵達之謎的書名源自義大利畫架喬爾吉奧·德·基里科的一幅畫。畫面上有一個碼頭,背景里有幾道圍牆和門。一艘古代海船的桅杆的桅頂。近處有一條僻靜的街道,街道上有兩個裹得緊緊的人,一個可能是抵達者,另一個可能是這個港口的本地人。神秘、宿命而又誘惑。小說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傑克的花園」,講的是他四十歲的時候,長期寫作帶來的傷痛把他帶到了索爾茲伯里平原的一個農場里。沒有多少情節,幾乎是農場的素描。一個正在衰敗的農場。草木茂盛卻衰敗。奈保爾心目中完美的大英帝國的衰敗。在這裡,英國的紳士們正在隨著農場一起衰敗。唯一次伺弄花園的傑克也死的莫名其妙。第二部分是「旅程」,講訴自己離開鐵立尼達一路到美國再到牛津,求學以及努力融入倫敦社會的歷程。關於努力記住所有人行為表現要作為寫作素材的情節就是出現在這部分。融入的過程相當艱難,一個第三世界,曾經的殖民國家的窮小子,要進入世界最繁華的城市,最講究身份傳統的社會,少不了冷嘲和白眼。邊緣到中心。恐怕正是所有在這個城市奮鬥的年輕人正在經歷、將要經歷的故事。背景或許不同了,但是細節和感受卻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參考到奈保爾的另外一些短篇小說,我們還要說,有些人真的就融入了,有些人卻會被這個機器城市擠壓到邊緣和角落。正如他另一部小說的開頭: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人聽任自己微不足道,人在這世界上沒有位置。蒼涼而悲觀。第三部分「常青藤」、第四部分「烏鴉」的視角回到了巨石陣旁邊的農場,衰敗仍然在繼續。代表著英國榮光的老人們去世了,烏鴉叫了,常青藤佔領了農場。最後一個部分「告別儀式」,是回到闊別幾十年的島國,參加作者妹妹的葬禮。在古老的印度教儀式中,一種和解,同過去看不起眼的貧窮、文化和解,同自己沉溺其中卻也疲憊厭惡的繁華和解,和整個世界和解,舒緩的情緒慢慢延伸,也落筆成了全書的基調。無論怎麼看,都是一部在整個世界漂泊的所有人的心靈史書。
這個問題,送上以前的日記一則:
這兩天看河灣 ..唉呀,真討厭奈保爾後期的這種風格啊,鬱悶的,其本上情節就是靠「我……我……我……」這種句式,如果要描寫主角以外的另一人,那另一個人就跟「我」談話,再以我……我……我……開頭
。。。。這種冗長又沉悶的推進方式是跟誰學來的啊
更令我無法忍受的一點是,奈保爾對女人的態度是個什麼樣子啊?可能繼承了他的印度YI身份對女人的鄙視?畢斯沃斯先生那一本裡面就沒有出現一個好一點的女人……。。。到河灣裡面,主人公看不出來有暴力傾向,也看不出來有什麼魅力,突然就從天上賜給了他一個漂亮的女人,而且跟那個女人通 奸還改變了他的歷史觀他的洞察性,令他更敏銳了等等,我完全沒看出來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而他又為啥在消沉的時候無緣無故給了她結結實實的一頓暴力呢???????????????不但抽得他自己的手都腫了,而且在女人討好他的時候還變本加厲,向她隱私處吐口水(寫得很直接下流,在奈保爾是很罕見的)吐得嘴都幹了,而且又抽了她一頓。最匪夷所思的是,這女人離開後沒過多久又打電話過來說不想回家,要回到他這兒。他們在電話里真是夠心平氣和的。。。。。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兩個人的腦迴路。。問題 是,沒看出來那女人有斯德哥爾摩傾向啊?????我實在是受不了了。。。。。。。。。。。。。。。。。。。。。。雖然米格爾街真的很好看,也許是裡面沒有出現一個正經的女人的緣故?就這樣還拿諾獎,不得不說他特殊的身份給他加了很多的光環。他的親英傾向太明顯了,對非洲土著有一種骨子裡的屈身俯就,……估計人家拿他寫的那些關於印象小說當歷史來研究了。。。。。。
至於道德方面,我覺得他很差勁!!!!!!!不光是對非洲,還有對女人。。。。。他急不可耐地拋棄了那個女人,接下來的一頁,就飛到倫敦去了,還訂了婚。。。。。。。這裡耐人尋味的是,在前面的大半本裡面他一直想要到外面去,羨慕受了教育的朋友可以有新的生活,一直覺得在小鎮上生活的自己落伍了,= =但偏偏,是在痛揍了那個女人之後,毫無留戀地走了,簡直就是為了分手而刻意編造的借口。其實,那個女人也和前面半本他花錢買來的非洲女人是一樣的物品,雖然她是白人。年輕,漂亮,性感……愛他,誰知道呢?,。。。。。總之,看到還有人跟我一樣討厭奈保爾真開心啊:
來自加勒比地區的聖露西亞大詩人德雷克·瓦爾科特也把奈保爾比做忘恩負義的「貓鼬」。
「我被咬了,千萬別感染,」三年前,瓦爾科特在題為《貓鼬》的打油詩中寫道,「否則會死的很難看,就像奈保爾的小說。讀他的新作,你就明白我所說:很黃,很沒勁。模仿的是毛姆,比狄更斯更無聊。文章多傷,好像評論客,東拉西扯,小雞般亂跑。可每句話都深藏毒藥,因為他風格輕蔑,自陷深牢。情節生硬,文筆呆板單調。主人公名叫威利,是個反英雄,很笨也很吊,缺少(伊夫林·)沃的衝突,或勞倫斯的煎熬。只是帶著作者的自我憎惡,不停地悲嗥……他筆下感念的,只有印度和英格蘭,不是這個黑人國度,而正是它,哺育了他的才華……他不喜歡黑男,但喜歡黑妹……他曾告訴我,性只是摩擦……」
還有這一段:當時她們正在討論印度的性別壓迫是如何影響她們的工作的。當她們談到英語對印度文學的惡劣影響時,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終於忍無可忍,開始進行猛烈批評:「平庸使我震怒。我的生命短暫。我不能忍受平庸。又是『殖民主義』,又是『性別壓迫』,我真受夠了!『壓迫』這一詞真讓我受不了!」他猛烈批評這兩位女作家關於「殖民主義」和「性奴役」的辯論「平庸之至、俗不可耐」。
面對奈保爾的抨擊,既是作家又是電影製片人的魯基爾·定司(Ruchir Joshi)回應說:「你真讓人討厭。」
他的弟子曾經這樣評論他:
進一步揭發奈老師的種種惡行:「他自負,他嫖 妓,他如何對待傷心病妻和死心塌地的情 婦,他逃避責任,他卑鄙吝嗇,他是個殘忍的性 虐 狂,他種族主義的侮辱性言行。還有那『令人噁心的 性』,總是反咬一口,偏 執 狂,不忠,那些黃 段子,怨婦般的訴苦,忘恩負義,喜怒無常,冷酷和毀人不倦的性格。」
…………………………
略查了點資料,河灣裡面的施暴場面是來自奈保爾本人對小他十歲的有夫之婦的施暴,兩人是婚內偷情,同樣「抽得手都腫了,令她見不了人」。。。難怪這一段突如其來……
奈保爾本人絕對是個奇葩!!!!
第一任老婆終生崇拜他,但第一任是位英國淑女,在性上相當保守,甚至無法忍受直接說出「胸罩」這個詞,但是,我想她的英國背景吸引了當時還是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奈保爾,此女違背家族意願嫁給了他——所以說結婚之後流的淚都是結婚時腦子裡進的水。奈保爾年青時和妻子可說是君子淑女,但是兩人受的那種典雅的、傳統的教育很有問題,在銀幕上看到接吻都會讓他們坐立不安,所以他們的H非常不順利,奈保爾沒多久就開始嫖 妓了。後來又找了一個記者情人,但那記者是個老手,所以狠狠嘲笑了奈保爾一頓,所以大作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WEI得厲害!!所以他的小說裡面的性和女人的描寫才那麼令人不快。
妻子雖然知道他的不忠,但是這個妻子喜歡匍匐在他腳下,對他像一條狗那樣忠誠.......除了她,世界上沒有其它女人能忍受他....他被她縱得無法無天,也離不開她了...雖然到了晚年,他極鄙視她,說她沒有才華,令人難以忍受之類的...到那個時候,他解脫了,她真正被毀了..這個妻子本來是想做個演員的,但是因為奈保爾的印度印記----他無法忍受妻子在別的男人面前濃妝艷抹^...- -所以她放棄了.....
總之,大作家總是得不到滿足,常常性 饑渴,每到這個時候他就去召妓..後來,.九四年接受紐約客的採訪時他愉快地自BAO了這一點.........(似乎有很多男人覺得承認這一點很了不起似的....)到了四十歲,他終於老樹開花,認識了一個三十歲的有夫之婦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生過幾個孩子,也有幾個情人,是個熟女^- -奈保爾對他一見鍾情,儘管瑪格麗特一開始因為他的黑皮膚而拒絕了他,但她是那種虛榮心強的女子,並不拒絕和當時已經有些名聲的奈保爾見面..- -很快他們的快樂就發展到床上了~~~~~~~瑪格麗特讓奈保爾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他對她施虐,而她受虐~她一封一封地給他寫情信,而他對她的信常常不拆就扔了....瑪格麗特是那種熱情奔放的女子,會在信中寫"她在街上吃冰激凌還是什麼甜品,而那玩藝的樣子就是一根penis"她也會直接畫一根penis..寄給他.
瑪格麗特就是那種風騷奔放的女人(非貶義....)不過十年之後.....瑪格麗特四十歲了...也到了年老色衰的年紀了..自然又被拋棄了.
我記得有一本小說好像叫&<死者的奢華&>講的是一個貴婦人愛上了年青人,而年青人先跟她搞又搞上她女兒.這書里有一個形容我一直記得.四十歲的女人就像一盤看見盤子底的菜,儘管沒什麼吃頭了,但還是可以吃吃的,但若是吃了其它菜再來吃她,就發現,實在是沒什麼可吃的了......
總之....奈保爾作為男人的一生夠渣的......
以上:我非常的討厭奈保爾
PS:對奈保爾最初的了解來自他那本小冊子 米格爾大街,那真是天真又傷感的一本小說呀
但是,讀過舍伍德·安德森之後,對他最初的好感被稀釋了
和舍伍德·安德森比起來,奈保爾也顯得虛偽和浮誇鳥
遊記小說?沒怎麼看過
不過也許《我的名字是紅》能滿足你
奈保爾的《不止信仰》這段對於民主和狹隘的認識真的說的很透徹,適用於中國,適用於知乎
我不太會寫書評但很喜歡奈保爾所以想講一講。別的書記憶有點消散了,《米格爾街》是最近看的,也聽過畢飛宇講過《米格爾街》,所以隨便講講吧。
《米格爾街》是一部短篇小說集,裡面共有十七部短篇小說,描繪了生活在米格爾街上各種各樣的人的故事。在這篇文章里我主要談一談小說開始的兩篇。
1、
博加特
博加特其實不叫博加特,他沒有名字,偶然間來到米格爾街。之所以叫他博加特,小說里是這麼寫的:「人們叫他『博加特』是有什麼原因的,可我總覺得這是海特送給他的雅號。記得電影《卡薩布蘭卡》上映的那一年,硬漢子博加特的形象,成為成千上萬個年輕人崇拜的偶像。」
這個沒有名字的男人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是一個「硬漢子」,是個英雄人物,我們大可以用《水滸傳》任一個英雄譬如燕青來代替博加特。
這個英雄人物「一天到晚都在玩撲克,儘管他一點也不喜歡玩撲克。」「他裝出一副靠做裁縫維持生計的樣子。」「我也從不曾記得他做成過一件衣服。」不光如此,這個博加特在米格爾街上的存在感是偏低的。
然而忽然有一天這個博加特「突然不見了,連一句話都沒給我們留下」
「一個月過去了,又是一個月,『博加特』還是沒有回來。」
時間過了很久,「一切都像博加特從未到過米格爾街似的。」米格爾街上的人們都快要把博加特忘了。
博加特有一天回來了,人們就問他出去做了什麼。
博加特是這麼說的,「他在一條船上找了個活,漂泊到英屬蓋亞那,被人拋棄在那兒,所以只好到內地去。後來他在普努尼草原放牧,還運些走私物品(他沒說走私什麼東西)到巴西去,然後再從巴西搞些女孩子弄到喬治城去。正當他經營著城裡最大的一家妓院時,拿了他賄賂的警察卻把他抓了起來。」
談笑風生間我們知道,博加特是出去幹事業去了,搞了點人口運輸工作,還經營城裡最大的妓院。
但做了這麼大事的博加特卻性情大變,「如今成為街上最令人膽顫的人」,以前的博加特存在感比較低也不怎麼說話。現在,「博加特蛢命地酗酒,罵街,賭博,用骯髒粗野的語言咒罵街上路過的姑娘。」也就是說,這個英雄人物墮落了。
博加特不久又失蹤了,他又離開了四個月。
「當他再回來時,比以前顯得黑胖了些,也更加蠻橫粗野,講一口地道的美國腔英語。」這次回來他又很不一樣了,「他把街上的孩子都喊來,給他們一點錢去買口香糖和巧克力,他非常喜歡撫摸孩子們的頭,給她買一些善意的忠告。」
「第三次他離開又回來後,在自己的房子里為所有的孩子(他稱小傢伙)舉行了一次大聚會。」
不久之後,博加特被抓起來了,他因為重婚罪被抓了起來,米格爾街上的海特把事情扒了出來。
「他把他的第一個老婆丟在圖南普納來到西班牙港,他們沒有孩子。他呆在這感到沮喪,便走了,在卡羅尼找到一個姑娘,給她留下一個孩子,他們在卡羅尼可不是逢場作戲,是動真格的,博加特和那姑娘結婚了。」
小說寫到這裡幾乎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回答。這個英雄人物,這個博加特原來出去了這麼一大圈,做了一番轟轟隆隆的事業居然是為了尋找愛情。第一次沒有找到他沮喪地回來了,當他再次出去尋找的時候,可是動真格的。這個博加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奈保爾從來不講「愛」這個詞的,這個詞出現都不是褒義的。《米格爾街》裡面有一篇《愛,愛,愛,孤獨》里講一個女人海瑞拉夫人因為「愛情」和托尼在了一起。這個海瑞拉夫人是個醫生的老婆,算是個上層社會的人。托尼只是個水手,海瑞拉夫人照顧過他,並且因為「愛情」和托尼跑了,書里有這麼一段:
我母親會說:「海瑞拉夫人,請告訴我,你為什麼不離開那個一無是處的男人呢?」
而海瑞拉夫人則答道:「你也許會覺得我太蠢了,但我喜歡托尼,我愛他。」
我母親說,「該死的愛情。」
其實我們知道,很多小說都是在講這樣的有階級差距的愛情,而且寫的很好很動人。外國的像《紅與黑》,我們中國有梁祝化蝶的故事。而奈保爾不這麼寫,小說的最後,海瑞拉夫人最後受不了托尼居然又回到原來的丈夫身邊。奈保爾迷人而幽默的小說下面是有深深的批判現實性的。
「可他為什麼又拋棄了他?」這是所有的讀者的疑問。
「為了做個漢子,為了和咱哥們在一起。」
我們配合上文章剛開始所說的「硬漢子博加特」的稱號,原來這篇小說是講一個「硬漢子」尋找愛情的故事。
而所有的一切都藏在這僅僅四頁的小說下面。
2、
波普
波普和博加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博加特他裝出一幅靠做裁縫維持生計的人,而波普「自認為木匠」「僅完成過一項工程,就是在他家後院芒果樹下搭起一個小工棚,其實就連這件事也沒完全乾完。」
博加特不幹活,他到外面去干大事業,波普不幹活是真的不幹活,他靠著老婆養家。她和博加特不同的是,他是有老婆的,博加特沒有老婆。「老婆」這個東西很重要,我們注意。
靠老婆吃飯也就算了,這個波普有一個習慣,「每天早晨他端著一杯朗姆酒,卻一口也不喝,當他看到任何一個熟人露面時,便用中指在酒杯上蘸一下,舔舔手指,而後再向那人打招呼。」
如此炫耀幸福的人,米格爾街上的人當然不喜歡他。「波普那個娘娘腔,根本算不上個男人。」
波普的老婆有一天和別人跑了,這個對波普很重要的女人跟別人跑了。「波普開始拚命喝酒」「經常大聲哭叫後又暴跳如雷。」
這個時候,海特說,「咱們以前錯怪了波普,他是條漢子,和咱們完全一樣。」波普是個漢子,波普的老婆是他的愛情。和博加特一樣,米格爾街上的這群漢子心裡都是有愛情的。在這一點上面,奈保爾在第三篇小說里塑造了一個喬治,這個喬治「從未和米格爾街的哥們混在一起過,對此他也毫不在意。」這個喬治不是條漢子,他沒有愛情,他打老婆罵孩子,最後他的兒子女兒都離他而去,他很孤獨地死了。男人有沒有愛情,是很不一樣的。
波普的這群朋友就像我們的朋友在我們失戀的時候做的一樣,「海特竭力想使波普對別的女人產生興趣,可波普卻毫無胃口。」我們都知道波普的胃口在哪裡。
博加特不怎麼說話,波普「很健談,他會談一些挺嚴肅的事情,諸如人生,死亡和工作之類的事情,我覺得他挺願意和我講話。」奈保爾借波普之口抒情了,「他多次對我說,『你會發現一旦得到原本你認為你會喜歡的東西之後,你就不再會珍惜它們。』」
浪子回頭的波普去找他老婆去了,「波普在阿里馬找到那個把他老婆拐走的男人,把他狠揍了一頓。
波普回來時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
波普開始在夜裡幹活,經常會有卡車停在家門口運東西,他把他的房子粉刷了一遍。這麼隆重當然是因為不久之後,波普把他老婆帶回來了。他又恢復了原來的生活方式,又開始在路旁端著朗姆酒了。
當我們都想罵一罵波普的時候,波普被抓起來了。記不記得博加特也被抓起來過。波普為什麼被抓呢?原來他家裡的東西都是他偷的,那些卡車運來的都是偷來的東西。這個地方很讓人感動,波普固然愚昧但實在迷人。他的木工技術可能不怎麼行,可是他非常想讓他老婆回來,想為她做些什麼。波普就去偷了很多東西。讓波普做這一系列事情的不是愛情又是什麼呢?
就像書中所說,「我們都認為他幹了件蠢事,可心裡深深感到波普的確是我們這伙中的一條好漢。」到這裡我們都知道,《米格爾街》里的漢子的定義是怎樣的人了,他們決不是李逵這樣的好漢,他們是有愛,這愛也許並不僅僅指愛情。
波普的老婆沒有在離開波普,即使他要在牢里呆九個月。
當波普像一個英雄一樣回來的時,「他成了這幫哥們心中的一員,一個比海特和博加特更沖的硬漢子。」一如我在文章開始的時候所說,博加特和波普很相似。
「波普開始幹活了。
他開始為人們做莫里斯安樂椅,桌子和立櫃。」
他會不會繼續端著朗姆酒站在朝陽里呢?
奈保爾沒有說。
這只是前兩個故事啦,在米格爾街里還寫了好多東西。看《米格爾街》有點像看中國的傳統小說,簡練的文本下面藏了很大的一個世界。
(以上小說都是摘自上海譯文出版社王文融譯《米格爾街》,最近南海出版社出了一本張琪譯的,我入手了,唉,看的我好像沒看過這本書一樣。)
奈保爾尖酸刻薄的語言,伴隨著鋒利、具有人文高度的內容,使閱讀者獲得極大的快感。
初看,《半生》給了我很不好的印象,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分裂。。。不適合一個三觀極正的人看。有些書給你價值觀的刺激是正面的,是引人深思的,但有些書看完僅僅是更加反感而已。。
推薦閱讀:
※怎麼給雜誌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可以促進中國文學的發展么?
※如何投資網路作家?
※我是一個圖書策劃人,如何在知乎約到質量高的作者呢?
※已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人,如何成為作家?
TAG:小說 | 作家 | 文學 | 維·蘇·奈保爾VSNaipaul | 新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