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大學教育資源這麼不平均?

為什麼中國的大學教育資源這麼不平均?好大學主要集中在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像河南、山東、河北等人口大省,好學校卻那麼少?這種情況的造成有什麼歷史原因呢?


謝邀!

我只是談點個人的看法吧,可能不夠科學,也不夠嚴謹。

中國早期的大學本來就是在大城市或者說經濟發達地區興起的,比如早期的一些名校,燕京大學在北京、輔仁大學在北京、聖約翰大學在上海、震旦大學在上海、嶺南大學在廣州、東吳大學在蘇州、之江大學在杭州、金陵大學中央大學在南京、中山大學在廣州,齊魯大學在濟南、這些大學大都有教會背景,且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目前來看也算是高校比較密集的地方。

一些內地的省份本來基礎就很差,辦學條件也稍微差一些,解放後的1952年院系大調整又將很多院校集中在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本來這些地方基礎就比較好,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先鋒。

而且就目前來看,辦大學除了中央撥款以外,還有地方補助,經濟不發達的地方的學校自然發展就跟不上。經濟發達的地方學校也就自然發展的比較好。教育也需要錢堆起來的。


美國的大學教育資源也不平均啊


好大學集中與扎堆有社會與歷史因素,從民國那時候就開始了,當時大學也是相對集中於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所以當時教育資源分布就已經是不平均了,但因為辦學主體多樣,先是軍閥混戰,後來國共內戰,接著是八年抗戰,打了幾十年仗,政府哪有餘力去管大學?所以總體上還屬於自然生長自由競爭自主發展的境況,老蔣倒是想加強控制來著的,但歷史沒給他這個機會。所以民國時期國家雖弱,但高等教育反而辦得不錯,人才輩出。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全國一盤棋的計劃經濟思維,全國的大學關的關,分的分,合的合,基本上給集體閹割了一輪,教育資源的分配從此帶上了人為的強制性的因素。

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對大學的控制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化,而且在90年代以後以211,985等國家級大工程相繼出台,大學被劃分為三六九等,國家有意識地將大批資源集中於少量大學,讓優者更優,當權者期望能用這個方式,迅速地催生出「世界一流」至少也是「亞洲一流」的大學,在這種發展思路之下,教育資源的分配被人為地干涉並強力推行,就業和教育市場對資源分配的調整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知乎上最近那個熱帖《二本學校就不是學校了嗎?》二本學校就不是學校了嗎? 就反映了這種教育政策對整個社會和人們意識的深遠影響。

這確實很不公平,但「存在即合理」,之所以國家採用這種策略,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和原因,那到底這種政策會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準。想想就是一個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長城」,被網民罵了這麼久,都巋然不動,更何況是要改動對全社會影響更深更大的教育體制和政策?

P民們對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怨言,真的只能當個P放放。


哪裡的大學教育資源是均勻的?


關於你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中國」兩字去掉比較準確。


上面幾位朋友說美國大學資源不均 @豪情七蛟龍

因為美國國情不是像中國一樣,對於大學,不是每個美國人都以優秀的大學為出路,有些美國人不需要特別高等的知識,他會去做自己能做的,讀一些社區大學或者專業學校之類的吧。思想上不像中國一樣。美國高等教育上,是按需分配的。有需要且有經濟條件的則去名牌大學,沒有要接受先進教育需要就去一般的大學就好了。所以那裡沒必要教育均勻,只是適合不同教育需求和經濟水平的人群吧。然而中國需求都相同,如果不教育資源均勻的話,難免會讓人想起等級制度,就是刻意用分數為人分等級。類似科舉。因為現在網路發達,如果共享教育資源也會方便一些啊,所以教育資源也可以在網路上按需分配啊。但是中國高等教育在這方面並不是特別積極嗯。


好大學在哪個城市感覺都無所謂。

重要的是 資源分配公平,比如高考招生時招生名額如何分配。 而小學到高中的教育資源地區之間分配更應該公平些,因為幾乎大多數人都是在本地讀小學初中高中。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為什麼清華北大之類的我國頂尖高等院校不能把教育資源公開化?
「 行動圖書館 」對於城鄉差距帶來了哪些實際上的影響 ?

TAG:教育 | 大學 | 大學教育 | 211工程大學 | 教育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