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哲學專業的人和看哲學著作研究哲學的哲學愛好者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在此,我把本質區別理解為「X:要麼X屬於哲學專業的學生不屬於哲學愛好者,要麼屬於哲學愛好者不屬於哲學專業學生」

然後我思開想去,總覺得好像沒有特別高大上的這麼一個屬性X存在。就我而言,我能想到的X如下:

1. 需不需要通過修專業課拿學分。

2.需不需要寫畢業論文。

如果把討論範圍再擴大到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和業餘愛好者的區別的話,可能X還有這麼一條:

3.需不需要通過給哲學專業學生上課,發表專業論文在專業期刊上以及出版哲學專業著作謀生。

看似這些X可能不如大家想得那麼「本質」,因為裡面沒有任何一條能保證哲學專業學者的水平一定就比民哲高,一定搞出的東西就更有「哲學」味。的確,因為「哲學專業的學生比業餘愛好者更吊」壓根就不是一個先天判斷嘛。不過,我想說的是,按照這一標準,我們似乎也得不出「專業的科學家比民科更吊」這一結論,因為兩者的本質區別也不外乎科學家需要十幾年的專業學習,需要通過各種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的要求,以及需要長期在!高校教課並且各種做實驗寫論文出書來謀生,而民科統統都不需要而已嘛。

綜上所述,哲學專業的學生和也許愛好者之間沒有什麼特殊的本質區別,其差別可能也就只是科學家和民科的差別而已,可能還會小一點,因為哲學專業學生也不是哲學家啦。


做這樣的比喻或許是有益的:

(各位把「建築師」理解為「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吧,唉,打個比喻都那麼累……)

哲學家就像建築師,先把別人的房子批判一番,說它們是不穩固的,會坍塌的,沒有地基的,徒有其表的,丑得要死的,並用建築學知識論證一番,然後自己蓋一棟,說自己這個是墜好的;

哲學愛好者是一群參觀這個建築群的遊客,他們沒有什麼建築學的姿勢,在建築群中四處遊走,到處亂摸,只是憑藉著一點人生的經驗來對這些建築品頭論足「這個建築真是丑爆了」「康家那個,吼啊!」「尼家的賽高!」——為啥?看著順眼啊!

不是哲學家的哲學研究者們懂得一些建築學的道理,可以用比較專業的方法來分析每個建築「我跟你講,這個柱子受力有問題,遲早會倒」「不用愛奧尼亞柱式的都TMD是大異端!」「哥特建築吃棗藥丸!」然而自己並沒有蓋房子的姿勢水平,蓋出來的房子啊,也是naive!最多也就能做點微小的工作。

我其實不知道建築師是幹嘛的,大家不要在意這些細節2333


專業看top10期刊的論文,愛好者不用看也看不了也沒能力看top10期刊的論文。

看書相對來說還是輕鬆的,但是普遍20-30頁,或者40-60頁的論文,不幹這行的人,沒任何意義和價值。


如果哲學是個女神,一個是「想愛」那個女神,一個是「想成為」那個女神。


學「哲學專業」的人不一定愛好哲學,其實世間也有不少這麼高智商地精緻地混日子的人,從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黨校里一抓一大把。

我更樂意把「哲學專業」理解成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人力資源吸引―集中、選拔―培養和回本―創利的機制,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也沒有人會一直成長或一直有激情,人類需要這麼龐大複雜的社會運行機制,讓人沿著前人的足跡不斷前行成長,前行到已知與未知交融的慘淡邊界,成長到孤獨至肩上再沒有他人,讓累得停下腳步不願繼續前進的人有所照顧,讓走錯路的人及時停止腳步回返。雖然每個人都進度不同,也有不少走錯路和混日子的,但這套機制只要健康運行至少不會讓人類倒退能保持住現有的成果,然後在邊界上等待天才的降臨。

也就是說「哲學專業」是非常功利的,這是一個產業!是一個產業!至於哲學愛好者,呵呵,只要是人腦子裡裝得是神經細胞活體不是石頭或屍塊誰都能想出些哲學問題。所有人都在進行哲學思考,有高有低,只不過「專業」的哲學生只是進入了這麼一個社會產業體系並獲得了認同而已,在這麼一個產業內,他們是合格或優質的投資品甚至產品,非「專業」的哲學愛好者分為天線寶寶、不可雕之朽木、未加工原材料、缺艦載飛機的航空母艦、渾然天成好似人工的自然物和聰明智慧的吉祥物寶寶


可以試著捫心自問,作為一個愛哲學的人(無論哪類人),當你對於某些問題有所疑惑,或是已經對其產生了自己的見解,你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博覽群書、與人交談,不擇一切手段想要知道這一問題的解答呢,還是相比之下更珍惜自己思考所得出的產物?

也許這不是哲學專業和非哲學專業人之間的差別,但它確實代表著不同的出發點。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真正探討哲學問題的人都是在不斷的交流甚至辯論中解決問題、達成突破的。我們可以看到古希臘的對話集,近代的著作與書信的相互回應,還有現代的會議還有論文,這些不同的形式都是為了更方便高效地互相了解,互相學習,互相批判,然後期待能夠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所以要說哲學專業的有什麼優勢,就是這種圈子內信息交流的便利,就像有些人已經提到的那樣。而所謂專業化的訓練,無論是思維上的還是寫作上的,都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他人更容易與你站在相同的地方思考相同的問題。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求知和追求真理,這才是我們嚮往哲學所應該「愛」的那個「智慧」。

而所謂的「民哲精神」可能更愛的是自己的智慧(並不是說非哲學圈子內的人研究哲學就都是「這種」民哲,本著這種民哲精神的才是真民哲)。相比之下,他們對於很多問題都有異常的好奇心,在尋找問題方面也有極高敏銳度,也能夠提出不同的觀點來。這其實就是哲學家應有的天賦。但他們卻更看重這一過程的屬己性,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所真正期待的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自己做到了他人所做不到的。所以那種固執與閉塞就是這種心態的合理產物。

其實看看歷史,有很多大家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們首先具有的是那種真正求知和愛智慧的精神,這也是科班培養所意圖達到的目的之一。這種精神並不體現在要對萬物諸現象都給出一個自己的獨特解釋,尤其不體現在搭建一個牛逼哄哄的、他人很難理解的、由我出品的龐大哲學體系。

在我看來,只要本著相同的精神,民哲其實也就是真哲,即使他自覺他不是真哲,他也會想盡一切方法成為一個真哲的。而倘若精神本質上就不同,民哲雖然不滿他人對「民哲」的看法,但其實他打心底里是甘願自己是個「民哲」的。


前者要考試,後者不用。

哲學專業的學生和哲學愛好者都不能作為一個整體來比,兩個圈子內水準都是參差不齊的。不論哪邊,學的好是一樣的「好」,學的爛卻是不同的「爛」,前者一般有同齡人和師長為參考,更容易發現自己沒學好,後者很難。


「哲學研究的成果可以用作什麼?」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助於思考題主的這個問題。

對愛好者而言,一般都比較關注這些「成果」是什麼,可以用作什麼。

而在哲學專業的人看來,哲學研究的成果往往是用來開啟另一個哲學研究的,不論是作為支撐還是批判的對象。

比如科技愛好者,會更加關注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能夠給生活和科技的發展帶來的影響,而並不會想到用這個結果來為自己的科學研究提供依據。

但哲學這門學科比較特殊的是, 它並沒有一個實踐的技藝與之相對應。

比如法學、經濟學、科學,在某種程度上都存在可操作性的東西。

而哲學沒有。

或者說,這世間其他一切的技藝、包括學科,都是哲學的實踐。

也就是說,歷史,就是哲學的實踐。

而事實上也的確是,以往各個學科都曾在哲學之中吸取了足夠多的養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心靈活動也多少會與哲學直接相連。

但是現今,哲學愛好者們對哲學研究成果的把握往往被宣稱是錯誤的、不得要領的

一方面是由於哲學愈發地學院化,哲學愛好者在沒有「內行」指點的情況下,其對哲學文本的理解往往會與學院主流存在偏差甚至南轅北轍。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哲學素養本身更傾向於體驗和積累,而不是單純的成果應用。哲學愛好者憑藉「臆想」對一個文本幾句話的理解遠不如其於日常生活提煉出十幾年的人生經驗更接近哲學本身(當然這種單純的人生經驗仍然不太容易會被認為是一種哲學)。

因此,現在的哲學愛好者們愈發深入哲學時,反而會發現哲學滿足不了他們的初衷。

「哲學什麼都不能給予!」

要麼放棄,要麼只能深入到學院派的哲學研究中去。但是後者,談何容易?

學科的專業化、學院化幾乎是所有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是我仍然堅持認為,哲學的發展來自於「閑暇」。

來自於實踐活動的閑暇中,對生命、自然、生活、以及實踐活動本身的反思。

而科學對哲學的衝擊,我以為並不是科學從方法論、認識論、甚至世界觀上取代了哲學。

而是科學的成果大大擠佔了人們「閑暇」。

你看,我現在不就在玩手機/電腦?

人們將「閑暇」留給了科技,把哲學留給了專業人士——他們有大批的「閑暇」。

但是你看,問題出現了:

在上述的情形中,專業人士們將「閑暇」當成了實踐活動本身。

或者應當說,他們根本上是把視角從實踐活動本身轉移到「閑暇」上去了。

而哲學愛好者們呢,他們對哲學的愛就更加遠離自身的實踐了。

所以我常常在想,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越是捧起一部專業的哲學研究著作,

越是感覺雲里霧裡。

我有一種可怕的感覺,似乎現今哲學是懼怕與科學發生硬碰硬的衝突,

拒絕與科學直接搶佔人類的「閑暇」。

哲學這個曾經的王在科學面前是如此的不自信——或許也是出於一貫的謹慎,

它為了保證自身的完整性,而選擇躲進了「閑暇」的陰影中。

而這種躲藏起來的哲學,還是哲學本身嗎?

密涅瓦的貓頭鷹之喻,是否也意味著,

只有當科技所引導的「閑暇」被摧毀,人們不再能(能不再?)享受科學所帶來的美好生活時,

真正的哲學才能降臨?

回到最初的問題:

「哲學研究的成果可以用作什麼?」

~~~~~~~~~~~~~~~~~~~~~~~~~~~~~~~~~~~~~~~~~~~~~~~~~~~~~~~

以上是一個法科生(哲學愛好者)的胡言囈語,歡迎大家指正!


跟著歸神總有意外收穫

樓下 @孟弋楊 吐槽在acfun看到有人寫蘇格拉底的哲普文

【AcFun】 【哲學fun8】哲學三賢之一:無知即罪惡 http://www.acfun.tv/a/ac375579

如果是這篇那就有趣了,因為這是我寫的……

你們不要太看不起民哲,民哲也有功底紮實看文獻的

當然,也分方向,哲學史方向民哲還能有點可能和科班談笑風生……


首先回答沒本質區別的人都是非科班的。

所謂草根哲學家靠閉門造車能真正做出學術貢獻的,在19世紀現代大學建立之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為專業的哲學訓練,是動用了整個學術教育系統的資源來培養你。

憑個人愛好自學出來的東西是沒法與之抗衡的。

這是從專業角度上講。

但是換句話說,哲學是每個人的哲學。

哲學不是學明白的,而是活明白的。

所以在人生的意義上,每個人都是哲學家。


和這麼多系的教授打交道,發覺哲學系的教授,是最自帶優越感的,且評分非常具有神秘主義特質。。。哲學愛好者俗稱哲學門外漢更柔和一些。。。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啊,愛好者看哲學原著研究哲學,那哲學專業的就不看了嗎?還有哲學專業的就不能是哲學愛好者了嗎?像外國哲學那種專業,不是因為興趣以後想做學術鬼才會選呢,又冷門又不好就業。還有很多我知道的嘴上說對哲學感興趣的人,是沒看過幾部哲學原著的,而真正感興趣的人,也會去考慮要不要讀哲學研究生的。


前幾天在acfun看到某個人寫哲學科普文章,說西方文化緣於希臘,蘇格拉底是因為反對民主制被處死的段子時,自己會心一笑。一些哲學科普文章對一些術語和事件的理解過於浮於表面或者是錯誤的,由於不處於學術語境下,不會了解一些哲學話題的爭論和不同流派間的思想脈絡。表現為只理解書面說什麼,不明白背後的語境,只關注顯白的教誨,不理解隱晦的啟示。


這問題跟自學文學的人與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畢業的學生有什麼差距? - 中文系 基本一樣,適合於科班出身的人秀優越和裝逼。

其實嘛,科班的學渣一樣不少,非專業人士自學成才(一大幫跨專業考漢語言文學、哲學研究生的人就很能說明問題)的跟專業學生沒啥差別,只要你不玩田忌賽馬那一套,專挑所謂的民哲說事就行。

科班的人喜歡強調思維模式、知識系統之類,然而這些根本不是問題,想想專業的學生是從哪學來的「專業知識」?無非是老師教的、自己看的罷了。非專業學生,差在沒人帶(在網路課堂滿天飛的今天,這也已經不算問題了),其他資源其實相差不遠,只要你夠努力,智商沒問題,跟所謂的專業人士相比,就差一個文憑而已。

別信專業人士為自己專業辯護的那一套,很多都是找個理由支撐自己繼續讀下去用的。(硬體要求比較高的專業,自學倒是挺困難的事。)


首先,這兩個群體其實在哲學的理解和造詣上並不能直接去對比。

我認為用這兩個群體在哲學上所做的貢獻來區分二者是不準確的。在本科甚至碩士研究生「學」哲學專業的人據我所知其實其實多少真的會從事哲學相關的研究,而看哲學著作的哲學愛好者也不是沒有出過大神,維特根斯坦在遇到弗雷格和羅素之前也只能算個希望了解數學和邏輯基礎的「哲學票友」而已,另一位天才克里普克17歲時就能搞出個大新聞,顯然也不是專業學院化的哲學學習所帶來的。

那麼這兩個群體的區別在哪裡呢?我認為區別不在哲學內,而在哲學外。哲學發展到當代,從外部看她和任何其他的學科相比沒有任何特別之處,都是作為一個泛義上體制化建設的學科而已,這點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既然一個學科邁向了體制化的發展,那麼「學術圈」這個東西就是作為學科建設不可避免的情況了,就像「科學家共同體」這個概念的提出一樣,專業的哲學學習也必須要服從「哲學家共同體」所主導的「學術圈」,這個圈子裡有相對統一的術語、規範、價值標準、研究傳統等等,並且有著對於自己的研究綱領的一套辯護方式。在哲學專業內的哲學學習與作為哲學愛好者的學習最大差別就在於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是「圈內人」而已。

從這個角度上說,或許確實存在一些天才的哲學愛好者,他們之所以不能再哲學學術上作出一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並沒有接受「圈內人」的那一套做學範式。這麼說倒也不是說這些哲學愛好者「懷才不遇」或者「學術圈」本身的狹隘,而是任何學科包括哲學,其學術上的發展並不能離開她所立足的那個「學術圈」,否則就失去了評價的標準。


輸入:

專業:這些都要考,那都要看

愛好:這個有意思,我再看看

輸出:

專業:希望這論文能過

愛好:希望有人認同


此答案已被答主刪除 我拒絕再作為四等公民為知乎打工


我倒是覺得本質區別不大

無論民哲還是專業哲學的目標或者都是一樣的

只是專業的在這一路上彎路會少一些

民哲是自己探索,相對曲折

但是結果怕是都沒法得知自己已經達到目標了吧


如圖


學哲學的人首先要學邏輯

要不根本沒法討論


推薦閱讀:

學西方哲學,有什麼比較詳盡和有價值的書單?
馬克思哲學強調偶然性,主觀能動性,為什麼還要給歷史的發展下一個預言?
現代西方哲學的出路在哪?
黑格爾的邏輯學是不是很厲害?
詩有沒有哲學表現力?

TAG:哲學 | 西方哲學 | 哲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