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可以迅速崛起?中日甲午戰爭中國為何一敗塗地

今天是九月十八,作為中國人應該痛定思痛。

甲午戰爭時,中國擁有名義上更加強大的軍隊,但為何以幾乎全軍覆沒收場?

請從多方面分析並理性回答。


日本這個國家,他是一個海島,距離大陸百十公里,在西方海軍 虐遍全球之前,基本沒什麼國家能夠打到他那邊去。蒙古人干過兩次,結果運氣不好被「神風」消滅了海軍,丟下了一堆戰俘,成為日本社會最底層「部落人」,就 是現在,男女雙方結婚,查到對方是部落人的話,解除婚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國土防禦沒有什麼太大壓力的同時,他可以隨意向別國學習。聖德太子組織的大化改新塑造了古代日本。20年後的白江口,倭國徹底看清了我們的優勢,一大批的留學僧、研究僧來到了我們這兒學習,使得日本在之後幾乎就成了我們唐朝的一個微縮模型。可以說,日本文化之前是豆漿,在碰到了中國的文化這個滷水之後,才成了豆腐。

作為唯一一個延續下來的文明古國,我們的文化其實是有著十分強大的生命力的。那為什麼在近代我們落在了後面,作為學生的日本卻一下子脫亞入歐,成為亞洲唯一一個世界列強。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再擴大一下:

為什麼是西歐和日本這些「蕞爾小國」起來了,然而稱雄中東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和制霸東亞的中華帝國怎麼都稀里糊塗的落在了後面?

真相絕對不是只有一個,但是兩個大國的同樣一成不變的中央集權制害了自己。或是說,西歐鬆散的君主制,破破爛爛的古典文明使得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階級能夠成長,最終最具活力的商業,最有威力的科學技術成為了現代文明的核心。

你說大清?

一個寫錯字就有可能菜市口睡覺全家發配寧古塔的社會,別說是興起一個階級,偷偷出趟海都是冒著無比的風險。不破不立,西歐脆弱的封建制度恰恰成為了一種後發優勢,而我們密不透風的中央集權在領先了多少年後終於落入「遏止領先原則」這個歷史漩渦,開啟了我們百年屈辱的序幕。

剛才說的是為什麼我們落後了。知道我們落後了之後,為什麼人家日本改革改成了,我們就是走不通這條路呢?

書上是這麼說的: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通過資本主義發展起來。說的對不對?對。這是高中生的標準答案。但是假如僅僅是這樣,那日本呢?

還是我們的君主制度太好了,好的根本就沒法一起好好的玩耍。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薩長兩藩功勞最大,那我們也有湘軍淮軍啊。但是薩長可以推到幕府,可以「王政」復古;李鴻章卻只能自稱「裱糊匠」,要修補大清這個「四處透風的屋子」。沒辦法,中央太強大,在徹底半殖民半封建之前,還沒有別的力量可以撼動清朝的統治。再加上傳統忠君愛國的道德綁架,大部分人選擇的是和清政府站在一起。

再看看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清政府,他的目的是什麼,不是中華民族制霸全球,那時還沒有中華民族這麼一說,清政府的核心利益就是維持滿人的統治,延續大清的正 統。翁同龢可以因為限制漢人官員的力量砍掉北洋水師的經費,慈溪辦壽也可以為了熱鬧不要那艘後來成為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戰艦的吉野號。我們一直覺得很多清朝官員是豬一樣的隊友,但是站在維護滿人統治這樣一個出發點,他們做的很好。無論是洋務運動、義和團、還是戊戌變法,對我滿人有利我可以用你。假如不利,那麼對不起,卸磨殺驢也好,割地賠款也好,對我大清只是肌膚之痛,只要大清正統還在,祖宗之法不變,一切都還好說。

歷史,充滿了很多偶然,但是背後,卻又有更多讓人無可奈何的必然。


明治維新成功原因:

1,.學習才是硬道理,關鍵是日本找對了學習的對象。歐美當時是世界上的比較有正能量的國家,雖然他們打進了印度和中國,但是這隻能說是進化論上面的優勝劣汰的硬道理,傳統的封建制已經不再適合日本和世界使用。日本在593年開始學中國的文化,到646年確立,從此以後一直到1868年,將中國文化排到了第三位,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和唐朝交戰的記錄,但是,不得不說日本是一個愛學習的國家,但他學習的是世界上的最強國家的學說,現在我可以說出日本的學習精神的內涵:哪個國家變強,日本就會跟著這個國家學習。

2.日本歷史上面,有兩大事件帶有轉折性:乙巳之變(大化改新的前夕,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皇子剷除蘇我氏的政變)和倒幕之戰(鳥羽伏見之戰殺滅新選組主力、江戶之戰無血開城、戊辰之戰塑新風),乙巳之變不在本話題之內,按下不表。倒幕之戰剿滅了幕府的保守勢力,掃除了障礙。所以下面要進行的只是改革了。

3.日本於604年,在憲法中已經樹立好了無上的天皇神權,這樣日本就比中國的封建皇權制度更加穩固,雖然有許多不是近親的皇族,但是都是自家兄弟的後代,不像中國那樣劉漢、李唐、趙宋、朱明,每個王朝長則276年(註:唐朝實際支持274年,因有女子當政所以王祚延長十五年),短則211年(註:漢武帝親手縮短六十年的大漢國祚)。所以樹立了天皇神權在日本看來基本上不算什麼,神明發話,人類哪有不聽的?

4.明治幕府的高級領導人員伊藤博文、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等都是主張學習歐美的技術,他們既是文臣又是武將,他們有兩手辦法,所以文的不行,那可以用暴力來縮短時間,所以日本看樣子是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實際上是分開的(第一次:1871---1884,這階段主要是完成明治維新以及建造輕工業工廠;第二次:1884-----1892,這一階段日本主要是發展重工業。1892年,日本先於美國進入了一個很不穩固的帝國主義階段,所以要用兩年的時間來鞏固。

5.明治維新在發展中開展了侵略,提前打開了市場,所以明治政府可以把中國以及朝鮮李氏王朝的原料拉回日本,方便了他們的工業革命的快速進行。

6,明治天皇的主導作用以及憲法和日本皇室典範和傳統,明治天皇擁有無上的實權,掌握著薩長同盟的用人的最後任免權,而且他可以決定薩長兩藩孰強孰弱,所以薩長都為討好明治天皇而儘力發展各項建設。憲法並不是一無是處,憲法規定的權利起到了麻痹列強的作用,表面上帝王無權,但是道家說的非常好「無為無不為」,天皇的權威達到最大。至於皇室典範,主要是為防止女帝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被權臣利用,而日本的傳統就是皇后有實權,但待皇帝大行之後,那就必須出家或者隱居深宮,這樣防止了太后攬權。

7,。日本的底子本來就比愚昧的滿族大清要好。大清是完全封閉,但是日本確實發布了閉關禁令,但是在第三代德川家光將軍一蹬腿,這種禁令只是一紙空文。從家綱將軍開始,日本商人可以出海貿易,但是回來的時候要交回在臨行之前朝廷頒發一份《風說帖》,不用通知幕府將軍(因為太上皇是將軍的姑父,只是像看漫畫一樣的看一遍,又沒實權。),但是這樣天皇的親兵就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幕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給自己建墳冢。

8.在這些元勛身後,有一位思想家為他們作著思想上和教育上的補充,這位人物就是福澤諭吉,也就是日本第一所大學-----慶應大學(1858年成立,最初名為慶應義塾大學)的創建者。他提出的入歐論,是當時世界之所趨,但是脫亞論是萬萬要不得的,歐美人都是趨炎附勢之輩,你若真被中國打敗了,他們會想丟棄廢棄東西一樣把你解決,毫無義氣所在。所以福澤諭吉是明治維新時代的教育家,明治維新的成功也不能少了他。

9.首先發展軍事工業,這樣使得日本有了與列強叫囂的資本,所以征服中國的土地給了日本人尤其是變了質的高杉晉作派的以信心,使得他們將明治維新達到頂峰。

10.由幕府和美國訂立的《神奈川條約》,內容也並非苛刻,重要的僅規定開放下田和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可以說外部勢力並沒有深入入侵日本本土, 甚至可以說西方對於日本的影響,是日本主動學習的結果而非列強強加(以蘭學為例)。

11.再看國內的主要矛盾,其實很好回答,不就是日本的有識之士(倒幕派),認定幕府政權已經無力改善日本國的衰退(其實本來也不怎麼強盛),以天皇名義發動倒幕戰爭嘛。這可以簡記為內部的新舊勢力的矛盾。

12.維新之初,明治天皇依託的勢力主要源於薩摩、長州、土佐與肥前四大強藩(維新三傑也均出於前兩藩),實際上這四大強藩掌握著歐美最先進的武器,這成為打敗幕府的重大條件。建立新的中央政府之後,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革,應該才是明治維新的本質,核心內容無外乎全盤西化,脫亞入歐等。

總之,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其實已經經過了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大量的倒幕派作為新興的貴族迫切希望通過維新來改變政府,本藩甚至是全體國民的命運。雖然中間不能避免的有爭權奪力的表現(薩長的裂痕越來越大,一直延續到昭和年間),但是所幸他們學習的技術和思想在當時是最先進的,所以成功的。

那麼,關於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為何一敗塗地,我下面就給大家列出來:

1.中國其實是可以戰勝日本艦隊的,但是需要有兩個可能性:明朝不滅或者當機立斷。

2.中國的北洋艦隊在1881---1888年,甚至是到了1890年都是東亞戰艦中的扛把子,但是自從1891以後到甲午開戰,便四年沒有更新戰艦,其實都怪慈禧太后,慶祝的不是時候,挪用公款簡直罪大惡極。

3.中國的工業雖然有洋務運動的基礎,但實際上大都是停留在輕工業的膚淺表面,深層次的重工業實際上很少;日本雖然在工業革命的時候,以逼迫的方式以時間換成果,但最終完成了最高規格的工業革命,最後只要花上兩年(1890---1891)的時間平衡一下輕重農業的比例就夠了,最終日本在1892年達到了帝國主義的程度。

4.中國雖然一定程度上學習了西方的思想,但骨子裡還是儒家的傳統思想和封建專制的思想,這種思想終究會害了他們自身。日本學習了歐美的思想但是忘了本,跟著歐美玩兒起來了侵略,但是不得不說胃口太大了容易把自己撐爆,回歸甲午戰役,日本的確是贏了,但是五十一年後中國又報仇了,這也就是新儒學所說的「因果循環」吧,當時的最先進的思想就是歐美思想,日本學了它才會變得更強,中國就一步一步走向了衰落。

5.回歸現實,我們看一下日本艦和中國艦的優劣。日本和中國都是在同一個時期向資本主義強國(日本的經濟實力不如英美,所以不算強國)訂購了艦艇,可是日本的艦艇之所以回國晚,是因為他們造的質量很輕,這樣就可以在戰場上任意變換隊形,專門對付質量較重的北洋艦隊。北洋艦隊可以贏,但是要發揮的是淝水之戰的半渡截擊的精神,在他們還沒有轉換隊形的時候直接攻擊,不用顧忌信義,必然是可以打勝的。

6.再者清朝政府的內部有許多漢奸,所以他們的通風報信使得日本的消息情報很靈通,這樣日本就有可能打的勝,這也就是清政府和民國為什麼被鬼子打得節節敗退的原因了。

7、再說一下為什麼明朝不滅,中國會打勝戰鬥的原因了。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萬曆朝鮮戰爭的戰術和戰法雖然和當時不同,但是,明朝的做法如果不改變,也是可以打贏這一仗的。先(當然是明朝,清朝是一群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命令遷都再和日本進行朝鮮半島決戰,這樣有可能大勝日本軍隊。

8.清朝和明朝建立者的民族依傍不同,清朝依靠的是滿洲人,他們人數很少,所以說戰鬥力到最後也是不如任何民族,包括大和族的人;而明朝依靠的是漢族人,漢族人是最大的民族,如有侵略之人必然放不出手掌心,雖遠必誅殺之。

總之原因如下:1.少數民族的戰鬥力不如漢族,打敗純屬正常現象。2、思想裝備不時常更新是很危險的。3.工業還是要得的。4.漢奸必須除掉。


謝邀。

先說一下我回答的梗概,有時間補充詳細資料。

1,這一切都是由兩國的精神面貌決定的,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句話,中國人學西方經歷了學器物,學技術,學制度,再到學思想,一路跌跌撞撞走來,發現學思想才是王道。關鍵是,你有沒學到西方的精髓?

說晚清學到了西方的器械?技術?我聽說,一直到北洋軍閥混戰的時候,士兵們都是亂放槍,很少有瞄準的,一場仗下來死傷都很少的。這就叫學到技術嗎?永遠是學到半吊子。

2,「甲午戰爭時,中國擁有名義上更加強大的軍隊 」都說北洋水師是 遠東第一艦隊,我一開始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後來經深入探究,發現根本不是!

北洋水師剛組建時,也許是亞洲第一艦隊,但十年後就不是了。。。晚清適逢 世界軍艦大爆發時代,幾乎每年都有新艦種,新技術的誕生,更新 淘汰率非常之快。就好像2000年後的手機業,你拿著十年前的諾基亞最頂尖配置,來跟今年2014年的手機比???恐怕一千元不到的手機都不如,連今天的垃圾手機都要比他好。

而清廷十年未購新艦,正是導致了 甲午年海戰的尷尬局面。。。 而日本從甲午戰爭前,一直到二戰後都緊跟世界步伐,也是最早建航母的國家之一,更新換代之快,創新意識之強,生怕落後歐美國家一步。這種精神,是老舊的大清帝國,天天想著修園子的中國人,無法相比的。

說到底,還得歸納到第一條,精神面貌!

3,當李鴻章避戰保船,整個艦隊退守 威海衛時,最終是被誰的大炮擊沉的??是自己的 岸防炮!日本人海陸並進,首先佔據了你的所有炮台,那整個海灣內的 軍艦就是活靶子了!而且岸防炮比 艦炮口徑大,射程遠,它打到你,你打不到它。

但是,大清的陸軍在幹嘛?最近的清軍拒不增援,因為是翁同龢的門生,跟李鴻章有矛盾。。。甚至在尚未失守時,謊報朝廷 說已經失守。上下離心,組織渙散,焉有不敗之理?

李鴻章本身也不是好鳥,在旅順港不設防,日本人都很詫異,怎麼能這麼輕鬆的登陸了??旅順港是兵家必爭之地,日俄戰爭時,為爭奪它 打的異常慘烈,甚至日本軍神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都陣亡在此。。。李鴻章居然不設防!我只能呵呵。

李鴻章在幹嘛??整天找英國人,法國人,希望外交斡旋。。。在新疆出事的時候,左宗棠就批評了他這一點,左以戰逼和,而不是李這種 空想 跪著求洋人求和,才收復新疆大部分領土。李甚至說要放棄新疆~~~

在登陸旅順港更早前,日軍奇襲 平壤,因為是急行軍,未帶輜重大炮 充足糧草(日本人最喜歡這麼豪賭,搞奇襲,千里偷襲,珍珠港也是),相持日久 日軍彈藥糧草告急,快撐不下去時,葉志超特喵的跑了!!葉志超,這可是李鴻章器重的淮軍老將啊! 當時平壤城內 彈藥糧草充足,輜重大炮,先進武器一應俱全。這樣都能丟了~~

所以我說,再好的武器,就算原子彈給這樣一群人,也一樣要輸!! 因為你就算給他原子彈,過兩年日本人也學會了。。。看看晚清那幫人,那尿性

打仗也要看是誰指揮的,如果左宗棠能多活些年,讓他指揮,說不定甲午戰爭又是另一番情景了。。。 武器是其次,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是人!!陳友諒 率優勢兵力,大 樓船,不還是被朱元璋的小船給打敗了?日本人打日俄戰爭,武器也不佔優。 新中國西沙海戰,我們用魚雷艇 照樣打退人家的大軍艦。

中國從來不缺 死士,比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八里橋戰鬥,連英法人都對 中國人的犧牲精神讚嘆不已!還有後來的義和團。。。但是有句話,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堆,正是晚清的真實寫照。

晚清難得一次,貌似是唯一一次收復失地,是左宗棠收復新疆。。。中法戰爭 勉強算打平,雖然他落得個「不敗而敗」的罵名,但未割地未賠款,唯一的壞處是承認 越南獨立,不再是我們的藩屬國。

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大唐創業時,李淵李世民父子 都是衝鋒陷陣,什麼李神通啊表哥堂弟啊,一個個都率軍沖在前面。。。政權穩定後,不用親征了,但還是有很多良將。大清八旗剛入關時,皇太極長子豪哥,代善兒子岳托,那些王爺貝勒們,哪個不是自率一軍,沖在前面??而到清末呢?

我聽說,清中期,因為作戰不利 而斬首的將領就有很多,比如乾隆時 對緬作戰,作戰失利 賜死,畏罪自殺的就有好幾人。。。但晚清,好像就少有了。

一來李鴻章嘴皮子厲害,懂得哄老佛爺歡心,而且把軍隊當成私軍 一樣。。。再說,晚清真正像左宗棠這樣的 人有幾個??從中法戰爭後,甲申易樞讓 奕訢為首的內閣倒台,晚清的最後一點曙光被掐滅!這才是 為甲午戰爭失敗種下的禍根,因為能辦事的基本都下台了! 上來個李鴻章這樣 善於溜須拍馬,迎合老佛爺,又整天寄望於 外交斡旋,消極避戰的人。

4,無論是東漢末年,唐朝衰微之時,都是地方軍閥崛起,而中央衰弱。一個朝代崩塌,滅亡之時莫不如此!就像東漢為剿黃巾軍,允許地方官員 自行募兵,晚清為剿太平天國,也放權地方,終於中央的權威受到漠視,挑戰,以致分崩離析。董卓曹操上台,跟袁世凱何其相似?這也導致了後來的,軍閥混戰。

而日本剛好相反!倒幕派 把天皇推上台,推上寶座,日本千年來首次施行 郡縣制,就是在明治維新!天下歸一,中央集權。這是一個國家蒸蒸日上的標誌。

後來倒幕派內部的武士,也有對新制度不滿的,那就是西南戰爭,也被天皇搞定了。從此天皇大權獨攬,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 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推行真正的民主憲政改革,那時天皇才失去權力。

5,那些說日本學西方民主制度的,可以歇歇了,一直到二戰結束前,名義上他是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說白了不還是 君主專制嗎??議會 當時在日本就是擺設,跟日本比較相近的是普魯士。

二戰時日本首相 近衛文磨,到首相東條英機的更換,不還是天皇一句話??包括日本投降,都是天皇決定的。天皇當時在日本享有無上權力,直至美軍佔領後的 真正民主改革。天皇才退出權力中心。

日本在甲午戰爭的將領們,一樣也存在貪污問題,這是一樣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兩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就像 如果你把戰國時的秦趙,或者開國時的漢唐,放到19世紀,他們也會像日本一樣,很快學會西方的槍炮,科學技術,而且會真正運用起來!

6,歸根到底,就是「精神」。

從學器物,到技術,到制度,到思想。所謂思想也就是 我說的「精神」二字。當然,這不等同於 矮大粗的所謂「國運」,這什麼年代了,還信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還國運,還命運,你咋不算命呢?

就算一片頹廢之時,依然能出來人 力挽狂瀾,比如東漢的劉秀,明朝還有中興之臣張居正。包括日本,哪個國家不是在 生死存亡之際,被人逼到牆角,不改變不行了,才會去選擇變法的呢?? 好端端的幹嘛改革。

唯一不同的,就是變成功了,和沒變成功的差別。。。中國的蓬勃向上之氣,是等到中G之後才有的。歷史確實存在很多偶然性。

我想說,精神不是空洞的兩個字,更不是念佛經念咒 就能解決問題那種說法,更不是教條主義的念叨。一個軍隊,或者一個人,一個國家的精神在很多方面能表現出來,比如軍紀是否嚴明,在部隊遇到傷亡慘重時 是否能堅持下去,讓官兵們奮不顧身的勇氣,還是說一擊即潰??

上下離心,中央和地方 脫離,還是說團結一心?

等等

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它的狀態,是朝氣蓬勃,積極向上,還是混吃等死,得過且過,我想晚清的中國是屬於後者。

而日本是前者。


謝邀。這個話題夠大,可以寫很長的一篇論文了,水平有限,試著簡單說一下。

按照中學學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來說,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學習當時西方的先進經驗,生產關係大大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並且日本朝野上下一心,日本得以迅速發展,很快崛起成世界強國。

反觀當時的中國清政府,閉關鎖國上百年,政治腐敗,戰亂頻繁,早已是外強中乾。戊戌變法也只是曇花一現,完全改變不了狀況。因此貌似有著號稱非常強大的海軍,但是架不住日本已經默默針對你準備了很多年,所以戰爭還沒開打,勝負就已經決定了。

最重要的是,戰爭從來都不是看武器裝備的好壞多寡。


謝邀,

這類的的反思,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的先輩在中國苦難的時候希望以西方為師,以東洋為師, 無數遍地反思探討過這個問題。 現在我就來拾人牙慧一番。

事實上,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最大的問題在於內部,而非外部。

其時,日本與列強簽訂的條約,僅有幕府政府與美國訂立的《神奈川條約》,內容也並非苛刻,重要的僅規定開放下田和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可以說外部勢力並沒有深入入侵日本本土, 甚至可以說西方對於日本的影響,是日本主動學習的結果而非列強強加(以蘭學為例)。

反觀作為主要矛盾的內部方面也簡單很多,其實就是日本的有識之士(倒幕派),認定幕府政權已經無力改善日本國的衰退(其實本來也不怎麼強盛),以天皇名義發動倒幕戰爭。

維新之初,明治天皇依託的勢力主要源於薩摩、長州、土佐與肥前四藩(維新三傑也均出於前兩藩),一般認為從此之後日本才建立起真正的統一的中央政府(相對於之前的封建割據),建立新的中央政府之後,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革,應該才是明治維新的本質,核心內容無外乎全盤西化,脫亞入歐等。

縱觀整個過程,相對來說整體發展都比較順利,前期的倒幕運動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結束了藩鎮割據的局面,這就奠定了上層建築的政策得以有效施行, 可以說維新的成功和建立政府基石四藩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外部阻礙不大,內部和舟共濟的局面下,成效當然顯著。

而甲午海戰的失敗應該視作是整個洋務運動功敗垂成。

現在的學者覺得洋務大多不值一曬, 其實不然, 在中國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北京條約(1860)以後,中國受到國際西方勢力的傾軋已經越來越嚴重。加之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南方割據勢力已漸漸抬頭(尚未形成東南互保),帝國的中央形勢實則已經危若累卵,可以說,如果沒有洋務運動作為向心力維繫知識分子共同奮鬥, 帝國很難再繼續存在50多年,更別說期間的同光中興了。

黃仁宇曾經這麼評價洋務運動,我在此加以引用

---quote---

所謂「洋務」乃由於西方社會注重效率,與中國傳統社會習慣大相逕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傳統文化、思想之約束,而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如開辦各類實業工廠,社會上需要有各類商業組織作配合,如零件、銀行、保險等等,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都全付闕如;會計沒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會計帳目不能有效核實;人事管制漫無標準,蓋因傳統文化欠缺現代人事管理思維。 總的來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中國的封建體制並沒有改變,中國也沒有因此而富強起來。

---unquote---

顯而易見,洋務運動的阻礙主要源於封建體制本身的排斥, 中國洋務運動無法獲得朝野全數支持,朝中重要保守派,對洋務運動採取仇視的態度,使洋務運動進行困難。

綜上所訴,問題核心還是在於帝國內部,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其實已經經過了一場上層建築的革命,大量的倒幕派作為新興的貴族迫切希望通過維新來改變政府,本藩甚至是全體國民的命運。

而中國缺乏此種變革的迫切性,科舉考試仍然作為主要的社會上升通道,加之封建官僚的抵觸,預示著這場運動只會是少數上層的遊戲, 而無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參與。


概括說,中國當時正處於專制帝國封建化階段,而日本則實現了由封建向專制的轉變。中國政令不一,日本上下一心。中國消極保守,日本積極進取

中國正在處於文明衰退期,日本正處於文明發展期。

中日甲午戰爭實質上是日本一國與淮軍的戰爭。日本舉國動員,而中國則只有李鴻章系參戰,南洋水師在看熱鬧,蒙古騎兵也沒有參戰。

所以甲午戰爭是專制化戰勝了封建化。


日本明治維新屬於資產階級革命,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順應了歷史潮流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所以明治維新後迅速崛起。甲午戰爭的失敗是中國洋務運動發展的轉折點,洋務運動屬於地主階級進行的自救,大多簡單引進西方的先進武器裝備,停留在器物層面,不徹底。洋務運動比較複雜。


NAAS(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41期,題主這幾天可以去報紙攤買本看看。


劍橋日本史 1800-1900那本可以參考


雙方都是洋老師的徒弟

日本學得更精,僅此而已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晚清時期英國幫助清政府和明治政府培訓海軍軍官,並出售軍艦武器,難道他們不希望東亞永遠保持弱勢嗎?
戊辰戰爭中,幕府軍如果選擇退守江戶而不是進攻京都,有可能抵擋住倒幕軍嗎?
如何評價木戶孝允(桂小五郎)?

TAG:歷史 | 明治維新 | 甲午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