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廣告現在有哪些形式?有哪些好的廣告平台推薦?

像萬普、聚米、有米、帷千、多盟、力美、愛點擊、酷果等的就不用介紹了,你懂的!


廣告無處不在,只要你平時多留意,就會發現不斷有廣告出現在你面前,而且會發現在你手機或者電腦上的廣告會給你一種「這條廣告好像很懂我」的感覺。

以下將我了解到的關於「移動廣告的形式」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對移動廣告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來,咱們進入主題:

先習慣性來張思維導圖讓你大概了解我下面要寫的內容:

一、原生廣告(Native ad)

之所以將原生廣告放在第一,是因為原生廣告在移動廣告的發展趨勢中越來越重要。原生廣告是一個2012年新提出的概念,但至今都沒有明確的定義。那咱們就不要去定義了,直接舉栗子:

當你在微信上點開朋友圈刷到第五條時,出現了來自Airbnb的動態(彭于晏這麼帥的廣告我是接受的!)

當你刷微博時:

當你用今日頭條看新聞資訊時: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把原生廣告理解為:通過在用戶的信息流中發布具有相關性的廣告內容,在不破壞用戶的體驗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讓用戶自然地接受廣告信息。

原生廣告把廣告內容化,通過精準投放,能實現「廣告是一條有價值的信息「的效果,而不是一條令人厭煩的廣告。

註:信息流廣告是原生廣告的主要形式,故以上只談原生廣告里的信息流廣告。

目前大多數平台方都有信息流的廣告形式,比較常見的平台方、資源、計價方式如下,供大家參考:(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二、橫幅廣告(Banner ad)

banner廣告是最最最最常見的網路廣告展現形式之一,就是一條橫幅的展現形式,早在PC時代的門戶網站時代就非常流行。在移動廣告里,經常出現在APP的頂部和底部:

從表現形式上,橫幅廣告一般有靜態橫幅和動態橫幅,橫幅廣告對尺寸有嚴格的限制要求,這就要求廣告創意者能在有限的篇幅內表現出儘可能吸引人的內容,以達到提高點擊率的效果。

Banner廣告以CPC結算為主,也有按CPM,CPT的,各平台各資源位在價格上各不相同,在這裡不詳講。

三、插屏廣告(Interstitial ad):貼片廣告和開屏廣告

插屏廣告一般出現在視頻類APP中,以視頻播放前、播放中暫停時出現(貼片廣告),或者在APP開啟時,以全屏的」霸氣「方式出現(開屏廣告)。一般以大圖或視頻的形式出現,停留時間一般為3~5秒,15秒。

比較操蛋的一些視頻類APP會出現一!分!鍾!以上的廣告時間。

(微博開機畫面)

四、積分牆

「積分牆」是在一個應用(APP)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優質應用、註冊、填表等),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是一種在移動廣告中比較新廣告形式。

經常有這樣的廣告:」蘋果手機輕鬆玩APP就能賺錢「,」玩手機,月入萬元不是夢!「就是這種積分牆的形式。做ASO的很多APP推廣小夥伴會通過積分牆的形式,額,你懂的。

五、搜索類廣告(search ad)

在PC時代,搜索廣告只有搜索引擎才可能有,例如Google ,百度靠著搜索入口在PC時代大撈一筆。但隨著移動端的發展,流量入口變了,人們在手機上使用搜索引擎的頻率越來越低,更偏向於打開各種APP:

看最新的娛樂八卦,實時熱點&>&>打開微博搜索相關關鍵詞;

想看相關的文章,乾貨&>&>打開微信搜索相關關鍵詞。

於是,有了移動時代的搜索廣告。舉個栗子,比如微博的熱門搜索:

微博搜索的購買方式一般是按詞庫關鍵詞及價格購買,透露一下價格,嘿哈:

以上是移動廣告一些比較常見的形式,個人能力有限,歡迎大神們在評論區補充,我會把有價值的評論更新到答案中讓更多的人一起學習。嗯,Knowledge Worth Spreading!


不帶這麼180°改話題的.....我是不是也要換個答案叻....好糾結....

貼一個之前在EOE上發的帖子,站在個人開發者的盈利角度寫的。前半段說的就是市面上的不同平台的產品是如何構成的,後半段可看可不看。關於推薦平台這事,個人覺得不應該在這地方做廣告,就不說了......

之前看到知乎裡面關於廣告平台差異點的問題,一直想把自己的想法也發上來與大家分享。

請不明原委的童鞋先百度下原帖(國內的有米、多盟、萬普、架勢等有何區別?)內容再來看本帖。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我們先把目前各家平台的廣告形式進行拆解,以便分析。(以下所有分析基於APP廣告為例,目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品牌廣告不在本帖研究範圍內。)

以展示方式分類:

條子、通欄、插屏、廣告牆

以轉化方式分類:

主動下載:如應用市場一樣每個應用都有詳情頁面,用戶能完全了解應用內容的情況下,主動點擊下載

積分引導:利用積分內購道具或去廣告形式,引導用戶通過下載廣告獲取積分

強制安裝:額......你懂的.....

以結算方式分類:

CPM:展示既付費

CPC:點擊後付費

CPA:安裝後付費

開發者應該留意的關鍵指標:

自然轉化率:從展示到安裝的比例 -----對應展示方式

對賬率:平台扣多少量 -----轉化方式

收益穩定性:應用質量對收益的影響-----結算方式

——————————————————華麗麗的分割線——————————————

本次分析引入了喜聞樂見的RPG遊戲屬性偏向圖(自己起的名字.....)來直觀的表達。

自然轉化率:即每一種廣告模式在不通過任何引導、利誘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平均轉化率。越靠近灰色三角形的頂點表示自然轉化率越高。

穩定性:即同一款廣告在不同應用中的收益可預測性。(應用質量本身會影響用戶對相同廣告的點擊率及下載率)越靠近頂點則收益越穩定。

對賬率:即廣告主與廣告平台的對賬率,等同於廣告平台對開發者的對賬率(對賬率低則扣量多)。(廣告主對用戶有一定的判定條件,比如安裝後必須激活,或者安裝後必須註冊之後才予以對賬)越靠近頂點對賬率越高。

面對現在市場上是多如牛毛的廣告平台和千奇百怪的廣告模式,如何去辨識和篩選廣告平台成為廣大屌絲開發者禿頭和猝死的又一大誘因( ⊙ o ⊙ )!本帖旨在幫助大家對廣告平台進行初步篩選,以便縮小範圍,聚焦靠譜的平台。

例子:XXX平台,推送廣告,CPA結算,強制下載。

OOO平台,也是推送廣告,CPM結算,用戶主動下載。

這兩個平台哪個好?判斷方法很簡單,滾動滑鼠回到上面的圖像,把三點連起來,看哪個圍城的三角形大,哪個就好!


目前比較常見的移動廣告形式包括以下幾種:

1、 Banner 廣告

推薦級別:

收益:較高

廣告平台:大多數廣告平台都有

Banner廣告算是最普遍的移動廣告展現形式。 一般使用GIF圖, 可以使用靜態圖形, 也可用多幀圖像拼接為動畫圖像,一般在APP的底部或者頂部出現,尺寸較小的話對用戶的干擾影響也較小。Banner主要體現中心意旨,形象鮮明表達最主要的情感思想或宣傳中心。其特點歸結起來就是短小精悍、重點突出,不足主要是較為容易被忽視。

以CPC結算為主,安卓單價在2毛左右,IOS單價2毛8左右,價格浮動較大。此種形式的廣告較為普遍,收益也比較平穩,大多數開發者也會選擇此種類型的廣告,但有的時候會因為與所在的應用展現形式不匹配而影響用戶體驗。

2、 插屏廣告

推薦級別:

收益:一般

廣告平台:騰訊廣點通,點入廣告,Mobvista

相比較banner形式,插屏的廣告形式會更加大氣美觀些,廣告點擊率、轉化率也高於Banner等廣告形式。插屏廣告主要是指採用了自動廣告適配和緩存優化技術,可支持炫酷廣告特效,視覺衝擊力強。插屏廣告是目前比較有效的精準廣告推廣形式。目前插屏計價方式每家都不同,有的以每千次展示成本(CPM),有的以每點擊成本(CPC),還有以每安裝成本(CPI)計費。而實際上廣告主最想知道的還是CPI數據。

插屏廣告一般就是在遊戲過關或者暫停的時候彈出,誤點概率很大,比較影響用戶體驗。

3. 開屏廣告(和插屏區別不大)

開屏廣告是在用戶打開APP時,以全屏方式出現3秒至5秒,可以使靜態的頁面,也可以使動態的Flash效果。開屏廣告對於廣告主來說,是一種廣告效果最大化的廣告形式,在廣告發布頁面里,它基本上可以達到獨佔。因此,在廣告進行收縮的這段過程里,基本上對用戶瀏覽廣告沒有任何干擾。主要適用於品牌廣告。

4. 積分牆

推薦級別:

收益:高

廣告平台:貌似做得最早的是Tapjoy

積分牆廣告是除banner、插屏廣告外最常見的移動廣告形式,是第三方移動廣告平台提供給應用開發者的另一新型移動廣告盈利模式。積分牆是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優質應用、註冊、填表等),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用戶在嵌入積分牆的應用內完成任務,該應用的開發者就能得到相應的收入,目前積分牆主要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

以CPA結算。單價一般在0.6-4元之間。積分牆現在也有很多廣告平台在做,APP中使用積分牆的也比較多。但積分牆也會影響用戶體驗,引起用戶的反感,這樣就會損失了獲得用戶的機會。積分牆是典型的按效果付費(CPA)廣告,只要廣告主肯花錢,很容易就上到 APP Store 排行榜,很多 APP 通過投放積分牆來刷榜。

5.信息流廣告

推薦級別:

收益:一般,CP值不高

廣告平台:微博粉絲通,廣點通

微博、Twitter 上的信息流廣告 是 PC 上典型的信息流廣告,它們和正常的消息混淆在一起,不容易被辨認,移動端這種廣告形式一樣被發揚廣大。下圖是票圈的信息流廣告。

6.原生廣告

推薦級別:

收益:較高

廣告平台:Mobvista

原生廣告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像當年「大數據」、「雲計算」的流行一樣,不說自己在做原生廣告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但到底什麼是原生廣告呢?

何謂原生廣告,目前並各家所言不盡相同。Sharethrough CEO Dan Greenberg 認為「它是一種讓廣告作為內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實際頁面設計中的廣告形式。」而Deep Focus CEO IanSchafer則定義它為「用戶實際使用一個平台的方式利用該平台。」Solve Media給出的定義是:「原生廣告是指一種通過在信息流里發布具有相關性的內容產生價值,提升用戶體驗的特定商業模式。」

按特徵分,原生廣告可分為:內容類廣告(信息流)、插播廣告、激勵互動廣告等類別,每一種類別源於原生,又高於原生,它們是以廣告的形式做到營銷的原汁原味。

可能有些業內人士會認為「原生廣告」只是新瓶裝舊酒,並無新意,甚至有人說「這種提供定製化內容的方式跟印刷時代的模式差不多」。這種說法各執一份,但可以總結出原生廣告的兩個突出特點:

1、廣告內容化;

2、用戶相關性——以力求實現廣告主營銷效果、媒體商業化、用戶體驗三方共贏。

當然,移動廣告形式還遠不止這些,由於現在的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各種新形式也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綜上所述各種廣告形式都有其優缺點。廣告主在選擇各種廣告模式的時候還有考慮到成本,投放周期,投放效果等等因素。

以上,拙見。歡迎補充


移動廣告平台最新廣告模式:In-App頻控視頻廣告,一個可以有效避開不相關用戶,只對目標用戶展示的廣告技術,技術的難點在於精確分析並統計到用戶的具體特徵和活動軌跡,目前國內只有帷千動媒具備此項能力,並已經升級實現對目標用戶跨媒體精準展現3次,也衍生了行業的最新廣告計費方式CPP(Cost Per Person)按有效接觸受眾計費


人家就是要一個AV,你偏偏給人家講什麼AV發展史,蒼井空是怎麼火起來的,飯島愛的童年…

我只要一個網站、種子或者視頻好不好?

移動端打廣告,如果做品牌傳播,建議去微信上做,找大V發軟文

去網站淘公號上去查詢(http://www.taogonghao.com)也可以私信我。

是我自己打的廣告,但是也是如實回答題主問題。


題主你這樣說像資深行業大咖一樣,我想勉強回答只能看不懂你的意思了。

利益相關:偽adex從業人員

版權援引:艾瑞諮詢

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329.html概括類的東西可以在幾大諮詢網站上找到,比如艾瑞比如易觀……

你猜我是不是在打廣告

_(:з」∠)_


搜狐彙算

騰訊廣點通


廣告形式上面已經有很詳細的回答了,我個人講講移動廣告平台的選擇。

移動廣告平台作為廣告投放的中間平台,連接著廣告主和移動應用,選擇一個優質的移動廣告平台才能夠將廣告投放到合適的媒體渠道,合適的廣告位,給合適的人看到,起到網路營銷目的。

移動廣告作為互聯網廣告行業的主流趨勢,近年來,憑藉著其精準性、即時性、互動性、擴散性、整合性、可測性,讓廣告主爭相投放。不過廣告主想要投放廣告,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移動媒體渠道,如果自己一個一個尋找、洽談,恐怕耗費更大的精力,移動廣告平台的出現,使得這一環節簡單化。

那麼,作為廣告主,如何選擇設和自己的移動廣告平台進行廣告投放?

首先,是平台的實力和規模以及平台的服務。廣告投放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小則上千,多則百萬,廣告投放的平台選擇必須是規模強大、穩定的。廣告主所選的移動廣告平台必須有長期運營下去的實力,給廣告主安全、可靠的信心。

平台的服務是一個平台優質與否的關鍵,良好的服務能夠促進合作,專業的服務能力能夠提高效率。

其次,平台的資源要豐富,用戶覆蓋範圍廣。移動廣告平台的資源有多種,應用APP、自媒體大號、搜索導航等;還有像開屏、插屏、橫幅、通欄、banner、貼片、暫停、直播、信息流等廣告位的類型;以及圖片、文字、視頻、H5、信息流等廣告形式。各種各樣的媒體渠道多了,所覆蓋的人群也就多,目標用戶也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廣告單價。廣告的單價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選擇移動廣告平台的資源時一定要謹慎,一般選擇單價處於平均水平的平台。

移動廣告平台的投放營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選擇優質的移動廣告平台才能更好的進行廣告的傳播,產品的營銷。


對於國內廣告平台我只能吐槽一下,收入真的不咋地,很多平台扣量很嚴重,尤其是那些大平台,越大越不靠譜,大概他們覺得自己牌子大,不缺用戶量,倒是國內一些小平台為了拉攏開發者,不敢扣量,收益反而高。作為開發者真心不容易,好不容易量級有點起色,要是再被廣告平台宰一刀真心不爽,我3年時間換了N家,根據自己的經驗這裡說幾個不錯的平台的吧。

豌豆莢:這個平台14年收益還是很高的,但是有時候會亂封號,有點不穩定,一封號就是1-2月收入沒了,現在貌似已經不做了,我連官網都打不開。

百度移動聯盟:這個14年還行,但是現在他們已經不再對接個人開發者,只有企業用戶才行,這是得多厭惡個人開發者啊。

道有道:這個平台收入在15年還是挺高的,但16年315被曝光後就不穩定了,棄了。

101:這個小平台收益倒是挺高的,估計是小平台為了拉客戶,也不敢扣量啥的,希望他們能一直堅持職業道德底線,平台客戶妹子挺熱心的,幫她推薦下吧(307498006),希望能一直給我高收入,別扣量。

其它的還有果盟,豆盟,百度百通這些小平台,不過這些平台都是好多年以前用的,不知道後來發展如何。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試試,如果你們碰到好的平台希望能在知乎上給推薦下,讓我們這些開發者不再苦苦尋找~


帶鏈接的文字圖片鏈接、視頻flash廣告、SEM、微信、微信推文、二維碼、APP開屏、移動DSP、EDM郵件、手機簡訊、應用市場、手機廠商等。


現在還有支付後廣告

背景:

隨著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普及,現在人們出行基本上不用帶現金或者銀行卡,一個手機即可完成支付。由於每天的手機支付筆數巨大,產品大量的流量,勢必產品變現的空間,廣告,就成為了變現最有效的渠道之一。

產品形式:

支付後廣告,就是大家打開微信掃一掃商戶的二維碼,然後輸入相應的消費金額,支付完畢後,會彈出一個「支付完成」頁面,支付後廣告就是在這個頁面上打廣告。

除了上面一種講的「掃一掃」廣告形式形式,還有一種是「被掃」廣告。所謂的被掃,就是我們去肯德基,沃爾瑪超市等地方消費的時候,收銀員會拿出一個掃碼槍,來掃一掃你微信的付款條形碼,付完錢以後,廣告會通過公眾號進行推送。

展示出來的支付後廣告,不僅是向消費者展示一張廣告圖片,點擊這個廣告圖片可以跳轉到任何一個廣告頁面,有人做了報名表單、寶貝詳情頁、官方網站、產品展示等等。想了解更多可以百度我名字。


轉載一個我比較認同的答案吧~

作者:哭死貓的老鼠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62587/answer/15796859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既然說潛力大,我們不妨來解析一下,什麼是潛力大?潛力大在我看來無非是提供的價值大,那麼對廣告購買方來說,推廣效果好即是價值大,那我們看看互聯網廣告的現狀,BAT系佔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搜索、社交、電商流量幾乎被壟斷,頭條佔了資訊流量的大半江山,你投廣告總是離不開這四個平台,除了部分超級APP之外,其他的小平台效果怎麼樣暫且不說,多且雜將會對廣告投放的效率產生影響。

並且這只是現狀,BAT系大都是平台思維,廣告主對自己廣告費的控制權是極其有限的,說白了就是,我想讓你有效果,你就有效果,是黑箱。這種模式當然不會長久,雖然現在看起來很多人在使用,但大都是迫於無奈。當有新的平台、更好地廣告模式誕生時,廣告主會以極快的速度遷徙。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潛力大的是在未來能夠佔據一席之地的廣告模式,能夠真正節省廣告主營銷費用的效果推廣。那我想除了社會化營銷之外別無它法,為什麼?我們看看現在自媒體正蠶食著廣告市場份額的情況便可得知。

自媒體廣告打的是KOL、互動與傳播的結合,在投放素材具備較強傳播力時,這種營銷會為企業帶來裂變式傳播效果,大大節省營銷費用,並且有極大概率是品牌與轉化雙收的結果。所以現在自媒體投放越來越多,新榜、微博易等自媒體監測投放平台順勢崛起。

但這只是雛形,因為他們沒有一個監測數據的系統,雖然這和微信的封閉有關,但這是現有自媒體廣告最致命的一個缺陷。我沒法監測一個廣告投放的打開、轉發、二次轉發等數據,我就沒辦法調整優化我的素材,我只能宏觀感受一個大概,無法在傳播的各個環節上層層把關、做好數據化運營,那麼我的廣告回報依然是低效的,依然會浪費掉很大一部分。

因此,在未來能夠把握住互聯網廣告演變的必將是以個人為原點釋放傳播價值的效果類廣告平台,正如現在剛剛活躍在外圍且正在做初步試探的薪客、享推、斗米等,雖然你看這些平台現在不溫不火,但我們不如過5年再看,薪客等等這類針對人的廣告投放系統會在互聯網廣告里有一席之地。


現在比較流行的是原生廣告和獎勵視頻廣告。


這麼基本的問題都要在這裡問,直接上幾個典型的廣告平台公司的官網看不就好了嗎?

多盟、有米、廣點通、芒果移動、admob、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inmobi 等等


騰訊自己的平台http://e.qq.com,移動端資源和形式眾多。

資源比如朋友圈,手機騰訊網,手機QQ等。

形式比如插屏,信息流等等。


見這裡 APP移動廣告聯盟有哪些?


形式很多,網盟廣告(謹防刷量)、移動搜索廣告、原生/視頻廣告。目前比對下來,感覺如果做效果的話,還是原生/視頻效果最好,原生廣告帶來的流量質量都比較高。

國外一般投廣告都是用的第三方的監測數據,國內目前這塊意識不強。


推薦閱讀:

為什麼移動端的 News Feed 廣告比 Web 端獲得更高收入?
廣告收費模式中,CPD與CPT的差異是什麼?
SDK和API對接的利弊分析?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解釋什麼是「原生廣告」?
如何看待 Facebook 進軍移動廣告市場的策略?夠聰明嗎?為什麼?

TAG:廣告 | 互聯網廣告 | 移動互聯網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