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的入聲韻尾為何會弱化為喉塞音韻尾?

粵語如今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入聲韻尾系統,為何吳語的入聲韻尾會弱化為喉塞音韻尾?


漢語語音的發展變化,從古至今的總體趨勢是音系簡化。這是因為,語音的演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遷徙造成的方言融合,使得音系發生了合併。而合併的方式則形態各異。

漢字發音的結構從中古開始定型為「聲母-韻母;韻母又分為介音-主母音-韻尾」這樣的格局,音系的合併就是從這些方面入手的。不同地方形成了各自音系合併的規律,各有側重和捨棄。有的聲母和介音大範圍合併消失,而「重視」韻尾,比如粵語;有的韻尾大面積歸併乃至失落,而聲母則保留相當古老的格局,如老湘語和吳語。

吳語不僅僅入聲韻尾-p -t -k弱化合併為塞音韻尾-h,鼻音韻尾也普遍-m -n -ng合併或脫落,但聲母的清濁對立卻良好地保留了下來,這都與吳語「重聲輕韻」的變化方向有關。

至於為什麼不同方言的變化規律有所不同,可能是隨機因素,也可能跟當地固有原始語言的影響有關。


好像是一個很久之前的話題了,最近突然看到有人關注了。這幾年的研究一直在致力於漢語入聲演變,說說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說說入聲的兩大性質:1. 入聲有塞音韻尾,即-p, -t, -k。 2. 時長短。

在吳語中,入聲仍是短調,但塞音韻尾已經弱化,保留了入聲的兩個重要特徵中的一個。

首先,入聲韻尾弱化是一個很自然的語音演變,首先,要明白漢語入聲韻尾的性質,它是一個no audible release的塞音韻尾,由於它沒有明顯的除阻斷,在聽感上幾乎無顯著差異。並且相對於短調來說,這個在聽感上十分明顯,於是在聽和說的序列中母語者漸漸並不關注塞音韻尾,而採用短調作為入聲的主要特徵。這個過程也是語音自然演變的結果。

其次,就是為什麼會弱化為喉塞音韻尾,而不是其他。那麼在此就必須了解什麼是喉塞音韻尾。

Glottal stop is "a stop made in the larynx by the abrupt and sustained closure of the vocal fold".

從對喉塞尾的定義上來講,有兩個特徵:1. 它的發音部位在咽喉部;2. 它是一個突然的,並且長時間的聲帶暫停。

其實,為了保持發音上的短促特徵,聲帶必須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讓他突然停止振動,那麼這個時候喉塞音顯然是一個自然的伴隨音,是幫助發音人完成入聲時長短的要求,因此,塞音韻尾舒化後為喉塞音。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


只能說整個漢語語音變化的趨勢就是韻尾弱化,原因應該是求發音更省力吧。也可能有非漢語移民學習漢語造成的語音簡化。

比如說,大多數方言的 -m 都變為 -n 了。有些方言 -ng,-m, -n 都變為 -n 或者 -gn。大多數方言的入聲消失等。像吳語這樣的方言也不能逃脫這個趨勢,只不過比其他方言發展得慢了一些。可能過不了多久吳語的入聲字也會變成沒有塞音韻尾了。

和漢語關係非常親密的藏語也是這個發展趨勢。拉薩方言的塞音韻尾也差不多沒了(類似北京話)。而有些藏語方言還保留豐富的賽音韻尾(類似粵語,吳語等)。


吳語「重聲輕韻」,全濁聲母保存著,音節量足夠了,自然不需要用「ptk」韻尾來區分讀音了。

但有人說吳語的入聲字可能也會變成沒有塞音韻尾,我覺得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太可能,因為一旦如此,吳語的音節數會大減,語言整體會造成混亂而嚴重影響交流。除非吳語變成官吳相混的皮欽語甚至洋涇浜語。當然那樣的吳語已經不算是吳語了。(BTW,江淮官話算不算是官吳相混的皮欽語?)


一個猜測,不一定對。

吳語的入聲收喉塞,粵語收-p -t -k的的原因可能是語音在發展過程中的省力原則。

本人母語蘇州話,在接觸粵語的過程中一直覺得蘇州話的入聲就是把粵語的-p -t -k韻尾通通變成類似-k的喉塞。在發-p -t這兩個韻尾的時候一個需要閉雙唇,一個需要舌尖抵住上顎,而這兩個音都沒有-k簡單。這可能是吳語在長期的演變中人們為了發音省力而形成的現象。


就像問官話入聲爲甚末派入其他三聲


像我地北吳鼻音韻尾只有-?(登痕梗文讀可能有鼻化變體)你指望我能保留-p-t-k?不存在的。


閩南語白讀也有大量喉塞音韻尾,個人覺得入聲韻尾合併是大勢所趨。譬如「十」本來應該讀tsap可是在「十九」中現在好多人都會讀成tsak,「十一」裡面讀成tsat,好多都混了。好多字都是t.k.p變來變去,怎麼省力怎麼發。


適應吳語的高語速

另外吳語和官話區交流多,變化速度高於更南方的方言

韻尾弱化是一個變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吳語的入聲歸併時間不會太長,也許比見組齶化的時間稍早些,北部吳語的話大概在清中後期,還有甌江片據調查直到一二十年前還有人將入聲讀為短調而且一些字伴隨喉塞,由此可見甌江片入聲變長調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推薦閱讀:

東方語言學、韻典網等站點的古漢語擬音查詢功能各自有何優劣之處?
中古漢語日紐(擬音[?]或[??])怎麼發音?它和泥紐n的區別何在?
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和《漢語中古音》,對同一項內容的歸納結果,有明顯差異是為什麼?

TAG:方言 | 吳語 | 音韻學 | 中古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