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定義偏見?

如果可能,麻煩附些實例。


-

我沒有學過社會心理學,我是閑著無聊來做日常語言分析的。如果題主不介意的話。

在日常的語境下,偏見特指某些方面的偏見。比如說涉及社會等級、性別、人種、地域、國籍、年齡、宗教。但這並不是偏見的內容,而僅僅是對於偏見的對象的一種分類方式。偏見的內容往往是一些很奇怪的內容,比如說波多黎各人都是大力士,比如說黑人喜歡吃太妃糖,比如說愛爾蘭人乳頭很大,又比如說秘魯人有超能力。[4] 這裡的這些條件,無論是性別還是地域什麼的,都僅僅是用來劃分被偏見的那一群人的一個指標(某類性別或者是某國人)。具體到偏見的內容卻是千奇百怪多種多樣的。另一方面,錯誤的偏見,如果能夠廣泛流傳的話,本身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是能夠經常見到示例(女生數學不好),或者是能夠符合人們的某種心理(資本家都是做了卑劣勾當的人)。所以我想,依照柏拉圖的考察方式,我們問什麼是偏見,並不是想給偏見分類,或者是找出偏見的實例,而是,想探尋這種抽象實體的本質屬性。(當然維特根斯坦指出這是不可能的)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一定是偏見?

  • 「噗哈哈」:因為它連「見」都算不上,談何「偏見」。 所以,凡是那些不是某個人的信念的語句,以及那些不構成命題的個人心靈狀態,比如說「我現在很低沉」,都不是偏見。(請注意,偏見必定是某人的偏見,一個命題本身不構成偏見,而只具有 T 和 F 兩個語義值。)

  • 「1+1=2」:因為它的語義值是由定義決定的。這裡不是指「1+1=2」這個殊相語句或者是這個語句的類型(包括「One plus one equals two」及其讀音),而是指它背後所指的東西,它的意義

在這裡,我將其視作一種個人信念狀態。個人的意思是說,偏見的所有者必須是某一個個體。信念狀態是用於區別於其它心靈狀態的,比如說情感狀態。換而言之,我們說「XXX 是偏見」的話,XXX 必須是一個命題,並且這個命題必須是被某人相信的一個命題,並且這個命題的必須是某個經驗命題。

考慮這樣一組問題:

  • 是不是凡是真的信念就不是偏見?

  • 是不是凡是不能稱為知識的那些信念就是偏見?

  • 又或者說,即便一個信念是錯的,只要它得到了足夠多的辯護,它就不是偏見?

  • 知識是否一定不是偏見?

我們知道,知識是 justified true belief(雖然這個定義常為人詬病,但 JTB 定義顯然是一個充分條件,這裡的 justification 可以視作一種最低程度的,至少通過猜測得到的真信念不是知識),並且我們也會認為,知識不是偏見,但是,是否那些凡是不是知識的信念都是偏見呢?

最本質的問題出在「justified」上面。不過這一部分內容中涉及認識論的部分暫且擱置不談。或許要討論 Nozick 關於知識的定義。

為了方便,我將「偏見」對應為 prejudice,但卻不可以直接將兩者視作同等的存在,更準確地說,後者蘊含著別的某種東西。Wikipedia 上,把 prejudice 和 foredeem 連在了一起[1],就形式而言,prejudice 和 foredeem 有某種一致性的東西:兩者都由一個表達「預先」的部分,和一個表達「判斷」的部分構成。對於「預先」的一種恰當理解應該是「未有充分準備的」。因為我們這裡要談論的是作為偏見的預先判斷,而不是作為預言的預先判斷。到這裡,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所偏見必須要是某個人的偏見了。因為一個單純的命題放在那裡,我們是看不出這個命題的支撐條件的。而只有一個被人擁有的命題,才談得上背後的支撐條件。

我們知道,「預言」是指在事件發生之前做出的關於事件的論斷,這裡的先後關係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偏見的「預先」是指直到什麼時候為止呢?我想,應該是直到你獲得「正見」那一刻為止。隨之而來的問題有兩個:

  1. 是否那些凡是由不充分的信息得到的東西都是偏見?辯護(justification)佔了多大的比重?

  2. 「正見」是什麼?或者說,知識是什麼?

思考第一個問題的意義在於,那些由不充分的信息得到的東西是否都是錯的?既然不是,其中正確的部分,既然不能夠作為知識,是否是偏見?如果是,那麼我們在從「偏見」到「正見」的過程中,既然信念本身沒有發生變化,那麼產生影響的部分又是什麼,這個變化和從單純的「真信念」到「知識」的變化有什麼聯繫?思考第二個問題的原因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判斷我們獲得的是否是「正見」,那麼我們是否也沒有辦法判斷我們的觀念是否是「偏見」?

依著休謨的觀點,我們關於任何經驗的總括性問題(所有蘋果都是紅色的),以及涉及因果的一般性問題(重力使得蘋果加速下落)的信念都不是知識,而僅僅是一種猜測,現象之間有的僅僅是一種恆常連結。

但是這和我們日常語境是有衝突的,因為我們會認為,很多東西我們得到了足夠多的證據,就可以進行推斷。偏見之所以是有問題的,是因為它是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得到的。的確,我們任何情況下都沒有辦法得到足夠多的證據去獲得休謨意義上的知識,但是我們有足夠多的證據去獲得日常意義下的知識。從而免除「幾乎所有經驗判斷都是偏見」的問題。

所以,偏見沒有理由是和一種絕對的正確的論斷相對的東西,否則,所有東西都可能是偏見。討論也就沒有意義了。

正常的情況下,對於偏見的不滿,更像是一種對過程不當的質疑。

錯誤的結論本身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關心的是它形成的過程。

所以,偏見並不是基於真假的概念,而應該是一種基於認知過程的一種概念。而要研究這種東西是否存在,一方面是基於理性的。也即直接的詢問(假定被詢問者是誠實)。另一方面是基於一種對於潛意識的考察。

先考察一個最基本的情況:

A:Michael Jordan 是一個粗俗野蠻的人。

B:為什麼?

A:因為他是黑人。

顯然,A 的結論「Michael Jordan 是一個粗俗野蠻的人」是偏見,因為前提「黑人(大多數)都是粗俗野蠻的」是錯誤的。

這是一種合乎邏輯的偏見,結論是錯誤的偏見僅僅是因為前提也是錯誤的偏見。但是推理的過程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說 A 的整個思維過程都是合乎理性的,而僅僅是說從這個前提過渡到這個結論的過程。或許前提本身是通過非理性的手段獲得的(最為常見的是某種初因效應[5] 或者是某種以偏概全,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是了)。

另一種情況是,前提正確但是結論錯誤的推理:

A:俄羅斯人根本就不喜歡喝酒。

B:為什麼?

A:因為我們辦公室那個俄羅斯來的小夥子就不喝酒,滴酒不沾。

顯然,A 的結論是一種個例的放大。在這種情況下,結論雖然是錯誤的,但是前提卻是正確的。錯誤的是以偏概全的推理過程。[7]

在判斷上面那個例子中 A 的第一個論斷是否是一個偏見之前,先考慮下面這個例子:

A:Michael Jordan 身體素質應該不錯。

B:嗯哼。

A:黑人都這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A 說的第一句話是對的,但是如果他僅僅是因為看到了 Jordan 的某張頭像,然後知道他是黑人便得到如此結論。這是不是一個偏見?錯誤的前提加上有效的推理得到的正確的結論是不是偏見?

顯然,在三種情況中,A 的結論都能稱為知識。在前兩個情況下,它們連 True Belief 都不是。而在第三個情況下,它顯然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 justification。但它依舊不是知識(可以認為是 justification 的方式不對)。那麼,它是不是偏見呢?

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了,偏見到底是

  • 一種在有效的推理下具有遺傳性[2]的東西,還是

  • 一種由不可靠[3]的論證得到的結論?

這裡的兩個條件,如果作為偏見的定義性條件,都構不成充要條件,而僅僅是某種必要條件。但是即便是這樣的限制,也會讓他們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比如說,上面的第三個例子中,如果下一步得到的結論是依據「Michael Jordan 身體素質應該不錯」這一真前提。並且推理的過程是有效的,那麼這個論證就是可靠的。依照可靠性的標準,它不應該是偏見。但是依照遺傳性的標準,它應該是偏見。更準確的說法是,這個信念建立在錯誤的、不完全的根基上,所以它是一個偏見。

以遺傳性作為標準乍看之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進一步思考又會遇到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我們在推理的過程中不完全是鏈式的。所以一個偏見前提,未必就是這個推理的唯一前提。而它與其它前提之間的關係也會是不確定的。所以,如果這是一個支柱性前提,那麼得到的結論會遺傳這種偏見。但是如果這僅僅是一個並列性的前提,就是說,取消這個前提只會降低論證的力度而不會毀掉這個論證的話。那麼結論又在多大意義上繼承了這種偏見呢?

另外一個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會接受到論證,而僅僅對接受到論斷,也即,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有可能只會從別人那裡得到一個結論,並且在日後推理的時候使用到這個結論。如果別人的結論是基於偏見形成的,那麼我們在接受別人的論斷的時候會否遺傳他們的偏見?

按理說,單純地接受一個 belief,是沒有經過 justification 的。但是我們卻有著自己的理由。最典型的理由就是,告訴我這個結論 p 的 A 君是 P 方面的專家,恰好 p 是 P 領域內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大概可以相信他的話是正確的。當然這從單純的邏輯角度是沒有任何效力的。但是我們又不能說,因為我們沒有用過射電望遠鏡,沒有做過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所以我們不具有關於基於這些物理現象的知識那樣。

不要以為用物理學來類比會偏離日常生活很遠。的確,我們不需要這些物理學知識,所以我們不在乎它們,對於他們的可靠性,我們相信書本就行了。但是日常生活中也會有類似的情況。我們去過美國嗎?我們有和黑人或者是猶太人密切接觸過嗎?我們見過多少日本人,又見過多少韓國人?但是,我似乎擁有關於這些人的「知識」,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偏見」,因為它們可能來自於別人(比如說某個去過美國的親人,某個經常和黑人接觸的朋友,某個在北方上學的同學)的「偏見」,而我基於這些「知識」的推理得到的結論也將會是「偏見」。但是,如果這些東西恰好是正確的陳述,那麼我得到的結論也理應是正確的。並且最重要的是,我實際上沒有繼承這種「偏見」形成的基底,而僅僅是接受了它們本身。所以這似乎顯示出來一種這樣的特性:

  • 正確的偏見,如果存在的話,在人之間傳遞的時候或許不具有遺傳性。即,如果 A 的信念是正確的偏見,B 相信了 A 所說的話,那麼 B 的信念不是偏見。

  • 錯誤的偏見,在人之間傳遞的過程中,具有遺傳性。即,如果 A 的信念是錯誤的偏見,並且 B 相信了 A 了話,那麼 B 的信念是偏見。

但是這種規則的說服力總體上並不強。

以上所討論的,應該都是作為意識的偏見。但是還有另一種偏見,是作為潛意識的偏見。

這裡有一個認知心理學實驗來衡量這種偏見,證明這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東西。事實上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這個實驗擴展成不同的版本。這個實驗是這樣的:

受試者坐在電腦前,電腦屏幕上會不斷地顯示出各種圖像。可能出現的圖像是一個黑人或者一個白人,他的手中拿著武器或者是工具。如果是武器,你就要點一個按鈕擊殺他,如果是工具,那麼你就要點另外一個按鈕。

實驗的結果是,黑人被誤殺的概率更高。當然,還可以考察另外一些數據,比如說反應時間。等等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的確存在著某種偏見。但是這種偏見本身可能是被偏見持有者的理性所排斥的。但是在某種緊急情況下,比如說在判斷一個拿著類似槍狀物體的黑人究竟是拿著槍(有危險)還是拿著工具(無危險)的時候,我們可能會依照潛意識中的偏見做出錯誤的選擇,比如說逃跑,或者是更為嚴重的,反擊。

潛意識的偏見應該是通過實際的偏見影響而得到的。但是我沒有這方面的數據,我猜測,可能嬰兒並不會特別害怕某種膚色的人,所以上述偏見雖然是潛意識的,但是並不是天生的。(當然另一種可能是,每個種族(尤指基於膚色劃分的種族)的嬰兒可能會更偏愛本族的人(可能尤其是女性?),相對地會排斥它族的人。)

作為意識的偏見和作為潛意識的偏見應該是能夠相互影響的。當我們長期持有某種想法之後,這種想法就會成為一種潛意識的東西。相對地,這種東西更正起來也更為困難。正如它形成的過程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樣。

所以,潛意識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是一個電感[6]那樣。更難以用理性的手段去馴服它。但是我相信慢慢地消磨總是能夠消磨掉的。

作為潛意識的偏見,本身就不是理性的,而是一種更底層的東西。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潛意識都是偏見,也並不是所有的潛意識都是因為證據不足的形成的(其實更應該說,潛意識是因為證據「充足」才形成的)。所以似乎無論是用理性還是用證據不充分這兩者來框定潛意識中的偏見,都會出現偏差。而既然是潛意識,似乎有沒有辦法用一種邏輯的方式去分析它。所以我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喵?

Notes:

[1] Wikipedia: Prejudi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judice

The word prejudice (or foredeeming) is most often used to refer to preconceived, usually unfavorable, judgments toward people or a person because of gender, social class, age, disability, religion, sexuality, race/ethnicity, language, nationality or othe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t can also refer to unfounded beliefs and may include "any unreasonable attitude that is unusually resistant to rational influence." Gordon Allport defined prejudice as a "feeling, favorable or unfavorable, toward a person or thing, prior to, or not based on, actual experience."

[2] 遺傳性。說一個性質在一個操作(變化)下是遺傳的,就是說,如果 A 具有這種性質,那麼 A 經過一系列操作得到的 B 也具有這種性質。比如說,在有效推理中,性質「真」具有遺傳性,因為任何前提為真的推理得到的結論必然為真。相對地,性質「假」不具有遺傳性。因為假的前提有可能可以推得真的結論。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理性在有效推理下是否具有遺傳性?非理性呢?

[3] 不可靠。如果說一個論證是可靠的,那麼它同時有著真的前提和有效的論證過程。違背其中一項即為不可靠。

[4] 參《The Onion Movie》。我以為這可能是美國人中常見的一些偏見,但是這有可能僅僅是我自己的偏見罷了。

[5] 初因效應,指認在認知的過程中,第一印象可能會起到主導的作用,比如說你在介紹一個人的時候,如果先介紹他的優點,再介紹他的缺點,很容易讓人覺得這個人是一個好人。相反的情況下會讓別人覺得這個人是一個不太好的人。即便兩種情況下的摹狀詞都是完全一樣的。當然,這裡可能本身涉及到一種語言習慣。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首先接觸到了一個群體中壞的個體,那麼這個人可能會對整個群體產生壞的印象,即便後來遇到了等同程度的好人,印象也很難被扳回。

[6] 電感器: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6%84%9F%E5%99%A8

電感器(inductor)是一種電路元件,會因為通過的電流的改變而產生電動勢,從而抵抗電流的改變。這屬性稱為電感。

[7] 有趣的一點是,似乎所有的關於偏見的定義強調的都是證據不足,而不是推理錯誤,以至於我在想,是否存在某種情況,A 相信的 p 是錯誤的,但是由於得到 p 的過程完全源於推理錯誤而和證據不足無關,因此 p 不算是偏見?但是我沒有想到一個這樣的例子。因為似乎,所有的推理錯誤背後都伴隨著某種證據不足。但是我們可以考慮一個極端的情況:考慮一個精神病患者,他的邏輯很有問題,以至於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你每天都給我吃飯,所以你是一個壞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會得出「護士都是壞人」的結論。但是這個結論在我看來,卻未必是偏見,而僅僅是一種錯誤的結論。

-


偏見是見的一種,就像誤解也是解的一種一樣。很遺憾這個世界很多東西是沒有唯一答案的,所以抱著與自己不同的見就是偏見這種想法的就是偏見。

好像有點繞。

總而言之,不尊重不考慮他人不同意見的見就是偏見吧。


非常感謝題主提的這個問題,讓我有機會就我對「偏見」的理解,和各位做一個淺談,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從業者,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愛好者,不足之處,歡迎各位拍磚指正。

什麼是偏見?

竊以為偏見的存在是我們由於信息獲取不充分,並在信息獲取不充分的基礎上因為個人的主觀臆想對某一個體或人群所做出的不夠客觀的評價

如上所述,其實問題就出在與信息不充分,和我們無腦貼標籤上,說的簡單點,就是以點概面。

舉個例子吧,比如最近的昆明火車站事件,讓種族地域歧視再次推上風頭浪尖,種族地域歧視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對於某一人群的偏見,由於各類媒體在信息傳播時的不負責任等原因,我們對於新疆人總有一些刻板偏見,比如野蠻,素質低下等,由某一人群中一小部分人的行為,去判斷整個人群的整體,很明顯的以點概面,這類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日本人,比如富二代等等由於右翼和爛泥(扶不上牆)的存在,整個群體會受到偏見。

而對於個體而言,其實就是ta展示了ta性格,行為習慣中的一小部分(甚至這一小部分都是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展現出的),然後我們把它放大。

其實對人性越了解,就越發明白對於人性而言,能一棒子打死的東西幾乎沒有,哪怕就微反應這種極其暴力的東東來說,每一個推論都是在嚴格的基線和情境下進行的, 無法給你一個由幾個條件就能推導出來的普適理論。

人性太複雜了,彈性巨大,簡單粗暴的理論大家都喜歡,也利於傳播,lie to me很受歡迎,很多人在得知我喜歡微表情(雖然我現在叫它微反應,但為了讓朋友們理解,我和他們說微表情),提到過這部美劇,雖然這部電視劇的背後有一個專業團隊作支持,但由於翻譯等原因,很多地方都不夠嚴謹,給了觀眾很多片面的結論。

比如什麼驚訝的表情超過一秒便是裝的,男性說話時摸人中代表說謊,因為下面有海綿體,說謊者難以複述自己的謊言等等,算不上錯,但卻很片面,這些說法都是在嚴格的情景設置下才做到符合的,刨去上下文,單把這些台詞拿出來說,併當做普適理論,很容易出錯。

以上


偏見並不難定義,大家已經答到它的許多方面。我想做點兒補充。如果僅僅是定義的話,那麼我會這樣說:

「在有限經驗或者公正信息匱乏的基礎上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對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群體)負面的刻板印象可稱之為(或孳生出)偏見。」

Note1:這是負面的刻板印象的一部分,強調是負面,偏見≠刻板印象

Note2:這是負面的刻板印象的一部分,強調一部分。又或,有一種關聯,即刻板印象會產生偏見和歧視。還有一種可能,它們是相交的兩個圓。我這樣說是因為,刻板印象往往具有「自然而然、不經意、迅速產生」的特點,詼諧地說就是「斯特老太跑得快」(斯特老太好像是刻板印象的一個昵稱,來源懶得考證了)。而偏見則時長限制不甚明確,有短期形成的,也有長期積澱得出的。不排除,偏見形成前經歷過理性思考。(這裡我要第一次對排名第二的答案中「偏見是低幼思維」呵呵一下。)如何形成的,下面再談。

Note3:排名第一的答案說得真好,不過我覺得有一點說的不太準確。「潛意識」中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如用一個心理學術語叫做「內隱刻板印象」——即無法控制、迅速的、不自覺的對一個群體的看法。(這裡我要第二次對排名第二的答案呵呵了,您不是說「偏見是低幼思維」嗎,那麼要不您去做個內隱聯想測試?)

Note4:有的回答里寫到對群體的刻板印象造成對某一特定人群的偏見。不錯,但是不太全面。我覺得是一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過程。這又得展開再談,先放著。

Note5:李哲同學說的解決措施中「不輕信,多翻牆,多問問,很容易就知道具體是什麼狀況。」其實本身就犯了錯誤利用刻板印象的問題。因為,你翻牆所見、問問所聽,很可能收穫的就是群體或個人對其刻板印象。我知道你想表達的意思不是這個,下面具體談。

  • 刻板印象為何會產生?

暫無定論,眾說紛紜。我比較傾向兩種:一是信息有限,為了快速了解,大腦在短時期內對一個群體分類(就是大家說的貼標籤)。好處是,便於之後可以快速激活相應特徵。另一種,是講這種快速相應在遠古時代緊急的情況下,對外群體的典型特徵(可能是錯的)可以快速響應,有利於趨利避害,增加生存機會

所以我們說,刻板印象有好處有壞處。然而,偏見卻不好,因為偏見更多的情況是非緊急。

  • 刻板印象的強化與改進

行為研究數據支持,刻板印象會被過去關於這個群體的印象不斷強化。

譬如說,認為處女座太愛挑刺,遇到愛挑刺的處女座,這種刻板印象就會被激活並加強。當然星座問題直接表現的巴納姆效應,這裡暫且不談。

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被強化,同樣可以被改變。近幾年心理學上有個「奧巴馬效應」,證實重大歷史性事件或正面影響力很大的人物對改變刻板印象有幫助。(這個研究發表在奧巴馬當選總統之後沒多久。)

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方式有意識地改變刻板印象。李哲同學想表達的,其實是心理學家Allport提出的一個觀點「接觸應該可以改變偏見和刻板印象」。但他提供的接觸方式模糊或不可取,例子也不太恰當。我舉個簡單例子:你一直認為處女座如何如何,但是當你接觸了五到十個處女座的「異類」,你會反思這種刻板印象到底正確與否(排除掉腦殘星座粉的情況)。你會逐步意識到,星座並不可信。如果你再理智點兒,就會懂得「群體可理解,個人難琢磨」這樣的道理。至於第三方影響(包括親密的人的話、傳媒途徑),我認為不適宜,因為這得碰運氣。朋友親人多不客觀,而新聞媒體常常會有選擇性地傳播一些客觀信息,造成信息不對等狀況卻還貌似可信度高。

最後,想吐槽下當下風靡各種傳媒的一種所謂「心理學研究結果」——「哈佛大學心理學小組研究表明,愛吃巧克力的人獲諾貝爾獎的幾率更高。」就算我相信這的確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小組的最新成果,為了吸引人眼球而刪減乃至篡改的結論真是讓我難以信服。就不展開吐槽了,重點在於「反對刻板印象的心理學也在傳播著刻板印象」!天!而且,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明顯沒弄清楚嘛!

心理學愛好者一枚,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順便,李哲同學快跟你基友來贊啊啊啊啊啊~~~

不作死就不會死研究社 希子


偏見,指的是受某種固定印象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公正的看法。

1)偏見來自於你的價值觀。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受到各種影響:來自家庭的,朋友的,社會的,民族文化的等等。於是,你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當你僅僅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別人的行為,而不去考慮這些行為的合理性時,就會產生偏見。

比如說:有些勤勞的人看不起懶惰的人,覺得懶惰的人是在浪費生命;另一方面,有些懶惰的人卻看不起勤勞的人,覺得他們太不會享受生活了。

——這就是偏見。「奮鬥」和「享受生活」這兩種生活方式各有各的合理性,當你不去考慮這些合理性時,就會產生偏見。

2)偏見有時不易被人察覺。

當一個人堅信自己的價值觀時,就會以為自己的偏見不是偏見,而是客觀的看法。

偏見在社會上普遍存在,只是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

比如說:

985高校比非985高校好,因此很多人會認為,清華北大的學生比非985高校的學生優秀。

——實際上,分數並不決定能力。雖然985高校的學生高考時分數更高,但並不一定更優秀。

3)帶有強烈負面情緒時,更容易產生偏見

當你心情很不好時(包括憤怒,難過,反感等等),很難仔細思考問題,更容易對人和事物產生反感和偏見。有時甚至會看什麼都不太順眼。


既然是社會心理學標籤下的問題,我就試著從這方面解釋一下:

偏見來自於「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來自於我們將對群體一般特徵的總結,生活中的例子就如」xxx省的人都xxx」、「女司機都xxx」這樣、「紋身的人都xxx」。殊不知在群體內,個體的差異化是非常驚人的,用群體特徵來衡量個體很可能是錯誤的。比如所有女司機的平均停車技術很可能不如男司機,但對單獨一個女司機下「她不會停車」的結論顯然並不一定正確。

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偏見不就是刻板印象嘛,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偏見」是個負面名詞而「刻板印象」並不是,它並不帶有褒義或貶義,它可能是人類進化中產生的對於事物分類的思考和記憶方法而已,整體看來,它甚至是有益的。


實際生活中,我們可能對遇到各種可能需要快速處理信息的情況,這時候刻板印象就發揮了作用:。例如:這條色彩斑斕的蛇是不是有毒的?這時候我們來不及對個體的性質進行考察,而刻板印象可以讓我們快步做出判斷而採取相對準確的抉擇。於是擁有這種重要本領的我們的祖先就倖存下來了。

再說回正題,我們對信息的收集處理當然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所以稱之為偏見的老兄就出現了。當刻板印象是帶有過多的負面信息和錯誤時,我們便將其稱之為「偏見」。

典型的例子,看看美國的種族問題吧。偏見產生歧視,歧視產生差別待遇,差別待遇產生的不公平現狀又進一步加深了偏見。即使是制度上已經消除了歧視的今天,種族問題產生的細微影響依然在各個角落滲透,看看電影中黑人扮演的角色吧,誰能否認這不是因為有所忌諱的呢?

長文失敬,望能解惑


看過一本書,說「無知無偏見」,就是說一個人想要對什麼東西沒有偏見,必然對那個東西或者領域是無知的,一旦接觸到某個事物,就必然會產生與之有關的偏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可能這種偏見是剛剛接觸的時候種下的,所以說,偏見可以定義為「個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理解」,如果和大眾一樣,那就是主流思想,和大家不一樣或者和對待其他事物的看法不一樣,就是偏見了


我自己的定義:不符合客觀事實而且帶有強烈情緒的認知方式、看法。

《社會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的國外譯作,則是如下定義。第242~243頁。

偏見是一種態度。對一個群體以及個體成員的負面性預先判斷。它可能根源於情緒性的聯想,根源於行為辯解的需要,或者源自被稱為【刻板印象】的負面信念。

偏見一種沒有明顯依據的易變的觀點——《魔鬼詞典》·安布羅斯比爾斯

舉例:

①黑人的性能力、性慾都很強!

②黑人比較笨

③女人胸大無腦

④男人下半身思考

⑤談民主的都是在空談

⑥維護現有體制的都是五毛


人不可能無障礙的全然的理解世界。所有的認識應該都是偏見。但是人可以選擇立場,有了立場也就有了正見與偏見的區別


鏈接:如何定義偏見?

1. 「因為某些被先前認知否定的特徵而否定具有這個特徵的事物或者人」,我的理解如圖:

上海歧視外來人口

大家不要理解為地圖炮。這樣的原因其中一種就是,一個上海人以前被某地區人偷過錢,於是覺得這個地區的人都是小偷,於是這個地區的人都躺槍,切糕事件也是一樣。

這個問題深入後就是地區歧視問題,我大學一個研究歷史人物的老師跟我說過地區歧視根本原因——客家人的淵源。只要一個地方出現客家人,本家和客家就會在各領域爭奪資源,於是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地區歧視。因此地區歧視這樣的偏見,無法消除。因為人口大融合,人口流動是不可避免的。

並且人口流動是歷史的必然,見下圖

中國流動人口

因此以後,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地區歧視愈加明顯,偏見愈加發生。

2. 來自@虎變,「那麼多答案加一起不如此答案的第一句話…補充一點:因否定事物的某一特徵就否定該事物其他特徵也可算偏見」

簡言之,管中窺豹。

2. 相對於1. 是廣義上的。1. 只針對的是同一個事物的不同時間點上的狀態;2. 包含了不同個體之間。

3. 總:「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因此人有好的一方面和壞的一方面」,我的理解:我們不能看到一個人有缺點,就判斷他是壞人,這是以偏概全;我們不能看到一個人有優點,就判斷他是好人,也是以偏概全。

4. 分:

4.1. 就是沒讀書的呂蒙和讀書的呂蒙的差別;即你不能因為呂蒙以前沒讀過書,就認為他沒有文化,參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典故。這句的思想和1. 一樣。

4.2. 就是不要黨同伐異的差別,比如你覺得X黨不好就鄙視X黨所有人。有句話,叫做「一個耗子屎壞了一鍋湯」。但是你不能因為那個耗子屎,就否定這個群體的所有人。這句的思想和2. 一樣。

4.3. 就是笑傲江湖中,正邪不兩立,往往邪教關鍵時刻感動了你。在笑傲江湖當中,正派人士,很多幹了不正義的事,比如逼曲洋和劉正風自殺。這句的思想和2. 一樣。


定義記不住(⊙o⊙)…

舉例:

——「你願意你的女兒嫁給黑人嗎?」

——」不願意」則代表你對黑人存在偏見。


就像我沒聽過鄧紫琪的歌,但覺得姑娘挺周正。直到有一天看到腦殘粉們。


我問,你們為啥喜歡她呀?她哪裡好?


粉曰,你這傻逼滾開!不要黑她!她就是好!就是好!你閉嘴!


我沒看過柯震東的戲,但覺得小伙挺帥。直到他吸毒被抓,腦殘粉們叫囂,不就是大麻嗎!他沒罪!我們陪他一起吸!法不責眾!放了他!


我覺得一個明星,有那麼多腦殘粉為了維護她,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亂噴,為了給他洗地,不惜挑戰法律和道德,顛覆正常人三觀。這樣的人肯定沒給粉絲帶來啥好影響。換句話說,這人不咋地。


我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們,就覺得他們不好。這就是偏見。受到了腦殘粉的影響而產生的偏見。


但是,一切偏見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嗎?


有時是因為眼緣不對,有時就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


有時是因為腦殘粉。


是的。低幼級別的思維。非黑即白。偏見是把事物簡單粗暴地歸類並且洋洋自得,比如把邏輯分成女人邏輯和男人邏輯。


變身為真理前的觀念


偏見,簡單來說,

你對於某個個體,你從沒有見過他,也沒有聽說過他的任何事情,但你在第一次跟他有有型或無形的接觸時,因為他的某種先天屬性(如籍貫、膚色、性別、國家)而對其產生一些好或者不好的評價。這就是偏見。


不同的視角帶來的不同見解,極端了就是偏見


我感覺偏見就是用邏輯謬誤來直接推導結論,且當事人不願意正視該謬誤。


譬如說,你認為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更可信,於是你只招高學歷的牛人。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你是對學歷有歧視,對低學歷有偏見。


從你自身來說,你可能是因為接觸過很多你覺得厲害的人都是高學歷精英份子其比例遠遠高於低學歷牛人,於是你心理自然而然地把學歷和能力之間進行了綁定式的推導。儘管你仔細分析也會承認學歷與能力之間只存在關聯性不存在因果性,但是你的思維已經傾向於將這個可能的結論變成了絕對的結論,你甚至不會想去考慮一下特例因為你心中已經否定了小概率事件。至此,你的偏見形成了。


說到底,偏見就像人的思維習慣,很多時候可以免去我們多想的時間和精力。畢竟對於不那麼重要的事情,籠而統之似是非是的邏輯已經夠用了,不必像聖人那樣一日三省吾身。然而人保持一個清醒而審慎的思維是很有益於我們去認識世界的,畢竟從邏輯中先疏漏往往就是破局的先機啊。


世界是由偏見構成的,正如我所說的這一句。


我想試著把偏見廣義的定義為樣本的一般化過程看看這樣講能不能有解釋力。

樣本一般化可以提供心理模板,便於分類

心理模板能降低認知成本,比如見到少數民族的姑娘我就默認她能歌善舞,東北的哥們一定能喝。模板對於我的行為就構成了行為導向,統計上減少喝進醫院的次數。

分類便於在社會地圖中定位,減少信息管理成本,比如見到一身奢侈品我就覺得此人應該是富二代,多半不會打dota。

偏見建立有一個歸納演繹的過程,就是識別有點忒不講理。進化上管用過,如今道德上是不合適的。

狹義上的偏見可不可以定義為社交中的系統性歧視。種族、職業等等,換言之圈子之間,由於無知(認知度不夠)所引發的誤會,和缺乏安全感。

參考羅伯洞穴實驗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我認為偏見就是對特定對象的固定看法。

如果問題是說如何鑒別偏見?也非常簡單,用代入法。偏見有主體,一般是人、人群甚至品牌等。偏見也會有具體事件。在偏見出現的場合替代一下主體和事件即可。

舉例來說:

A:上海人都特別精,吃飯喜歡AA。B:香港人,日本人,法國人都喜歡AA啊。A:……反正上海人小氣。


推薦閱讀:

為什麼「精英」組成的政府或議會有時令人不夠信任其專業性?為何不夠信任其立場?
日本的遊民(流浪漢)的真實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為什麼現在「認真」變成了一件很見不得人的事?
現實生活中,很多中年人碰到不明白的事物,為什麼很少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大多數都不懂裝懂,繼而慢慢忽視、遺忘?
生活中,善良、忍耐和軟弱,如何分辨?

TAG: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