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否每一部心理學書籍都是通過舉例(包括實驗)論證作者觀點來編寫的?

在看《對偽心理學說不》的時候,作者每說明一個觀點都會舉出相關的實驗出來,論證這個觀點的是錯的。然後駁倒舊的觀點,提出正確的觀點。

最近在看《心理學與生活》也是通過大量的實驗,說明一些心理學的現象和結論。

看心理書應該用怎樣的邏輯順序去看?對心理學領域還不太熟悉的人來說,怎樣才能更好地把一本厚厚的心理學書籍理解透?


回答完一次才發現看錯了問題。重新寫一段。

一般來說是的,因為研究和觀點要讓人相信怎麼能夠沒有實際的依據呢?但準確的來說,是通過對實驗和實例的分析來寫作。因為同一個實驗、同一個實例可以有不同的解析方式,有的解析方式有漏洞和偏見、不足,就會被人質疑駁倒。有的則是實驗的設計有問題有爭議,有人不同意那也是在重新解析實驗。用事實說話,一直是科學的必要途徑,甚至很多人認為是唯一可靠的途徑。單一的事實也是不夠的。實驗以及觀察到的事實(觀察倒不要求完全重複)還必須是可以重複的,如果實驗不能重複,那就不能說明你所做的實驗是在人控制之中。實驗中操作的各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就很可能是偶然發生了關係,而沒有因果聯繫,甚至可能沒有相關聯繫。簡單而言,你不能只看到一次A把B痛扁了一頓,就得出A經常打B、A和B有仇恨的結論。因為我們要揭示的『規律』往往是普遍的,普遍的規律就應該有普遍的現象或實驗結果去作證。

當然也有通過推理、邏輯推理、思辨去闡述觀點的研究、寫作。但這也是要有一定事實依據的,都是圍繞事實的一系列解析。完全脫離實例是不可能的。比如說研究「嫉妒」。嫉妒首先是一種實際存在的人的心理過程。它如何表現,這是需要實例的說明的。它為何出現,則可以用進化角度、社會角度、個人角度去分析。它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後果,這些都是實際會產生的」現象「。各種現象就是各種實例。當然,有些研究者也會從詞義的角度去分析」嫉妒「,它是不是一個基礎的概念,還是一種複合的概念?如果是複合概念,它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就有點類似於哲學的思辨了。但它依舊不會完全脫離實例。如果認為」嫉妒「不值得研究,那也得說明為什麼不值得。例如在實際運用中(如心理諮詢)它意義不大,例如它很難準確的測量和定義——這雖然不是實際生活中的」實例「,但是卻是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它的」實例「是研究本身。

如果要更好的理解一本厚厚的書籍,最好就是先通讀,尋找各個實驗和觀點之間的聯繫。你可以試著思考哪些觀點、哪些實驗在基礎假設上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你可以從基礎的教科書讀起,例如《心理學導論》《普通心理學》,他們都全面簡介而系統的介紹了心理學的方方面面,入門起來雖然未必有趣,但是紮實。

原本我以為你要問的是:是不是所有心理學書籍寫作都是為了證明作者觀點,所以我做了以下回答。捨不得刪除,留著有興趣的話你參考一下。

當然不是,論證自己觀點不是唯一目的,最核心的目的是加深對各種問題的認識。真正客觀的研究態度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假設,推理,論證。作者會提出他認為正確的觀點,不代表他是為了說明正確而寫作和研究,這是兩回事。

我想你真正要問的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觀因素有多大?舉例而言,弗洛伊德直到三十歲才有性經驗,這跟他的學說有一定關係。阿德勒小時候自卑,而他就在自卑的基礎上去理解人格和成長。所以主觀經驗的影響顯而易見。但在認知心理學上由於研究的是比較基礎的認知方式,跟人格、文化較無關,所以影響就很小了。


推薦閱讀:

大家做過個人計劃嗎?做計劃的時候需注要意什麼才能讓計劃最後實現呢?
傳播學中認知一致和認知失調概念是什麼?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最好了,謝謝各位
因瘦而自卑怎麼走出來?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你有哪些給新婚夫婦的建議?
為什麼大部分程序員喜歡聽著歌寫代碼?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