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避免閱讀時「入書太深」、容易被書中的觀點、思想、感情「洗腦 」?

本人平日讀書時很容易跟著書的內容、思想走,情緒和思考也會受作品影響。即使讀畢,腦袋仍會圍繞著這些內容、思想不停思考,或是被書中表達的情感所感染。比如,近日在讀日本推理奇書《腦髓地獄》時,因為故事涉及精神病患者、精神犯罪、心理遺傳、大腦機能等內容,即使睡覺時也不禁思考著這些問題,產生毛骨悚然的感覺但難以擺脫,同時有被作者「洗腦」之感。有時讀一些比較喜歡的小說,也會受情節而影響到自身情緒,而且持續時間不短。

如果人的內心、世界觀不夠堅定,是否就比較容易受到影響?


先不要判斷好書壞書,先什麼都看,你才會有一個自己的結果,必須要有這樣一個過程。中國傳統有一種讀書方法,叫「素讀」,就是看書的時候不帶自己的觀點看,腦子空白地看,看它說什麼,完了再用自己積累的東西跟它有一個思想上的對談。中國自從舊傳統切斷之後,就沒有素讀了。才看一眼、一段,「這寫得不對啊」,就開始批判。現在網上那些吵架,一看就知道,他都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

書應該是越看越少。人生有限,你要不提高效率的話,讀的書一定少。對角線閱讀,譬如這一頁,你頭裡選個詞,中間選個詞,斜下角再選一個,對這一頁的信息就基本有個判斷,如果是知道的,那就翻過去了。還有大量的形容詞、修飾語,也都翻過去嘛。那些你沒讀過的信息會自動跳出來,也許這本書讀完只有一句話。甘陽就有這個本事,幾卷本他能提煉出一句最精的話給你。

我為什麼說知識結構和文化構成要越開闊越好?你如果只有那麼一小塊,看什麼都「啊,好新鮮」,那你是抓不著東西的。開闊之後,當下就能判斷,這是不是新的。

金針度人,字字璣珠。http://news.163.com/06/0726/11/2MV3T16K00011SM9.html


從我的體驗來講,讀書認真就像與一個思想交流,這個思想或偉大、或平庸、或智慧、或粗鄙、或細膩、或豪放。。。聽懂別人說的話,明白別人的意思,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要認真,要用心聽。一本好書,他不僅內容上應該是好的,其寫作的態度、拿捏語言的細節,也必然是認真、用心的。因而,其實你在「入書太深」的過程中,其實做得是一件與作者相呼應的行為,本身並無不妥。

若要減輕這種「癥狀」(這未必是不好的一種癥狀),就需要分書的類別。

對於思想、知識類的書籍,在看書過程中就應該嘗試質疑他的觀點,比如,他有沒有可靠的例證,他的證據在什麼範圍內是可靠的(所取樣本、取證方法、所用語言、所在文化等),他缺乏哪些必要的證據和說明(因果關係外的其他因素,如外部環境中自然發生的事)。需要記住的是,任何單一的經歷、例證都無法證明一個觀點的正確,若需證明/相信,需要多方位地解釋一個問題。如果書中作者言論單一,「想像力豐富」,妄加推斷,或者多用個人經歷來說明一件事,那可信度就比較低,笑一笑翻過去就好。

對於文學、感情類的書籍,通感在所難免,這是你藝術體驗的一部分,你選擇買這本書,選擇進入這個故事,這就是你想要的體驗,與男女主角一同哭一同笑,這是一種美妙的體驗,是一個體驗另一種人生的機會,不必太過擔心和忌憚這種體驗,如果受不了的話就不要再看,轉而跟別人交流交流書中的故事,通過完全不了解這個故事的人的反應,來尋得共鳴或者其他想法,這樣很快就能從書中的故事走出來,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實在不行可以去豆瓣看看書評影評什麼的,這也是一種「觀後解脫」的方式。

至於題主提到的這種題材,不如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就好比抽煙和吸毒的差別。抽煙有一定提神的效果,但吸毒就提大發了。不知道題主是否接觸過精神病學、心理學(學術)、神經科學相關的訓練,或者上過類似的專業課程,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選擇這本書其實對於題主來說確實有些過火了,因為你的認知水平、經驗水平、心理素質、科學素質還不太具備接受這樣知識、觀點的能力,更不要說理智地質疑、批判甚至應用、轉化了。如果確實出現了難以解脫、日思夜想嚇得不行的情況,找找身邊學習心理學、神經病學、神經學相關的同學和朋友,與他們聊聊天,把書中對你最困擾、最深刻、影響最大的觀點告訴他們,聽聽他們如何評價,如何處理這些觀點的。經過他們的解釋和演繹,相信你也可以明白如何看待這些觀點。


我承認我就是特別怕被書洗腦的人,所以我看書的時候一般是站在書的對立面開始看起。即我一開始就默認不認同作者的觀點,然後等待作者用他的寫作去說服我。一般來說如果是結構清晰、論據充分、內容翔實的書,最終都能脫穎而出,屢試不爽。至於那些靠噱頭、靠詞藻、靠迎合,企圖給讀者洗腦的書,以這種眼光基本看個開頭兩章也就都分辨出來了。


再挑一本相反觀點、思想、感情的看看


相信常識,懷疑一切


我想題主的描述並不是洗腦,而是通感。

曾記得有人說:「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得先敞開自己」。我忘了出處,大意如此。讀書就是了解作者的一個機會。想理解作者的思想,就得先學會接受作者。總是隔岸觀火雖然輕鬆,卻未必真的能理解作者的思想。

如果確實是感覺作品給你的影響過大,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那麼我的建議是可以考慮交替閱讀。一本嚴肅的再搭配一本輕鬆的,避免讓自己陷入單一的閱讀體驗。


看的多就行了,不同觀點接觸多了,自然就不得不去思考了。

總不能你看100本書都是同一個觀點


1. 增大閱讀量:什麼題材都看,科學經濟哲學宗教管理法律,只要感興趣的就看。

2. 觀其大略:抓不住作者的邏輯也沒什麼,那是因為作者自己沒寫明白,或者和你差距過大。

3. 無關立場:讀書前不預設立場,讀書後也不馬上建立立場。


推薦一本書: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504957/,能幫助你讀書時保持理性思考

但是讀小說入戲,我認為無大礙,甚至很享受這種感覺,會刻意慢慢讀去延遲這種情景。。。


看書,必然會接觸思想,甚至必然會接觸有偏向的思想。當看完一本書或者看完一部分的時候,有時候你會發現不自覺地就站在書中的立場想問題。這再正常不過。

你既有一種接觸新領域的新鮮與激動,又有一種對於陌生的恐懼。這兩者相互交織。

如何擺脫呢。

有兩種方法。一是讀更多的書,二是回到生活。

讀更多的書,首要前提是不辨立場。不要因為書的傾向和你現在持有的不一致,便排斥它。這個世界並非正誤分明的。不同的思想各有各的作用力,但是各種作用力的疊加卻出現了一個合力。這個合力便是你所擁有的三觀。等你讀了足夠多的書,合力足夠強大時,即使接觸到非常非常極端的、難以置信的思想或者理論,也不會對合力產生大的偏轉。

接觸生活,就是指尊重自己是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有人際關係要處理,有父母子女要照料,有工作,有愛情。在生活中,其實人的三觀是在不斷地進行修正。可能一邊想著,人與人之間應該友愛,一邊看著把自己手機丟到水裡的熊孩子想破口大罵。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的三觀沒那麼神聖不可侵犯,不過是承認自己的善變。當你震驚於某個理論又無法辯駁時,就尊重它。

讀書不能讀死,或有一種解法,是指不能總覺得自己原有的觀念便是真理。一切應交付給實踐與時間。


很簡單,多讀書,多了解相關知識就可以了。當一個人對某些方面無知時,他就容易受到某種思想的「洗腦」!


讓我想起了我看《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內容並不是很詭異,但是我還是被受到影響了,看完的那幾天恍惚的,很害怕,腦子一直會想到瘋子們的話。後來過了幾天就好了。但是有意識的選擇不看這種類型的書了。

事實上我看到恐怖的推理小說也會特別害怕。

同期待其他答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不如無書;

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想作者為什麼這麼說,他的理由是什麼,他的觀點對不對,自己對這個問題怎麼看,自己的理由是什麼,自己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有什麼區別和聯繫等等

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


本人好像也有這樣的讀書經歷,特別是讀到那些很經典、文風很新雅、筆法很老道的小說,常常跟著男主或女主的感情,或悲或喜,久而久之,我發現這樣讀書是不行的,我們是在求知,又不是去演戲,太入文了並不好,因為這樣很難客觀的去了解評價這部作品,譬如我喜愛悲情小說,諸如《石頭記》,每每讀到黛玉焚稿斷痴情那回,我就痛哭流涕的再也讀不下去,所以也每每中斷。所以,慢慢的,自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讀書習慣,再看之前,我就是一局外人,不把自己假想成某某,再喜歡她也不成,時間長了,倒真可以靜下心來分析文章的筆法、文風等,寫作技巧方面極大地提高了。甭說,讀書真的客觀的去讀,否則心都隨著主人公的感情跌宕起伏,還怎樣去給出客觀地評價嘞?


買本《肉蒲團》,把封皮拆下來,包在你每次看的書外面,看著看著就「掩卷沉思」一下。

這算是從戰略上藐視敵人吧……


個人經驗,以前小一點的時候看書會有點影響,容易被書里的感情方向帶著走,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三觀的穩定,就沒有這種情況了,見多識廣,少見多怪嘛。

打個簡單的比方,小時候看瓊瑤的電視,如「新月格格」等,會覺得新月太可憐了原配夫人太可惡了什麼的,整個感情都會被瓊瑤的作者思維帶著走,但是現在回頭看就明顯不會那麼簡單地去面對這個問題去分人物的好壞,也不會一面倒地反對小三支持原配,而是會深入思考當時的社會風氣帶來的這個家庭悲劇(好像想太深哈哈。。。)。還有「紅樓夢」什麼的,小時候往往會帶著既有的偏見去看待寶黛的悲劇,同情林妹妹的身世,鄙視寶釵的為人,電視上、書上說什麼就信什麼,包括什麼反抗封建社會什麼什麼的,但是隨著書看得越多,越有思考能力,現在當然不會這樣想了。

最重要的是,讀完後要進行思考,而不是眼睛看過就過了

其實題主可能不一定是這種三觀上的問題,可能只是覺得自己入戲太深。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好事,說明這個作品引起了你的共鳴,同時也能更加便於你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讀書嘛不僅僅是學習知識,也是在對個人素質進行進一步的修養,讀書人的氣質往往比較好就是這樣。當然,讀好書更是可以加持buff

我讀書就特別容易代入感情,看電視電影也一樣,有時候過了很久也走不出來的那種心情非常能夠理解。但是可能因為我個人三觀比較正確而且特別穩定(周圍朋友、領導對我的評價都是「人品特別好」。。。)所以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思維會崩壞什麼的

唯一有一次擔心是看那個「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一開始的確是被精神病人的世界觀吸引了,加上我入戲很快,然後有一點點懷疑自己的世界,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方面的潛質,會被他們牽走,但是接著看下去就發現邏輯慢慢開始紊亂,越讀越覺得和自己的認知不甚相符,然後就覺得是瞎掰的,就看不下去了。。。當然,作者不一定是瞎掰,他只是做了一個如實記錄,但是那些精神病人呢?他們之所以會被當作是「精神病人」,就是因為他們的三觀和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不甚相符,他們的思維方式、邏輯方式、敘述方式,和大多數人不一樣,所以才會被區別對待。所以這本書越讀就讓我越覺得和自己的認知偏差太多,就讀不下去了

我倒是想知道,如何硬著頭皮去讀一本你不想讀的書?我覺得很難做到,特別是過於跨專業性的書籍,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之前看過一個觀點,大概是說,書和人一樣是有性格的,有的書很溫和,很容易被馴服,什麼人讀都不會產生危害;而有的書,氣場卻極其強大,一般人來讀難免會被控制住,讓自己的大腦變成他人的跑馬場。只有那些真正意志堅定且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駕馭在那些書、那些觀點上面,甚至可以平等而有尊嚴地與作者交流,真正做到讀有所用。

在這裡說一下個人一些淺薄的經驗吧。

1.」有危害的」書與觀念,說明它們自身是帶有侵略性的,對你才有真的價值。因為它們才能真正影響你,漾起你大腦的波瀾。所以還是大量地讀、大量地讀那些」氣場強大」的書。輕而易舉的事情不太值得你去做。

2.一般情況下針對它我還是會努力地(自不量力地)思辨,如果最終還是無法做到不被它說服,那麼就保留著它,即使知道它駕馭著自己。許多」真理」與」領悟」,在當下真的可能沒辦法得到清晰地咀嚼。但攜帶著關於它的痕迹去歷經人間煙火的生活時,不經意間會發現有些東西會跟那些觀點遙相呼應著,這時對於那些」真理」,你才會得到你自己的答案。

不過,題主你感覺自己經常被你所閱讀的東西」洗腦」,這很正常。但也別為自己暫時駕馭不了它而過於苦惱。」洗腦」與」影響」,至少說明你入它的門道,這是已經是 領略它 的第一步了。有時候這是一份幸運你造么?有些書可能自己看都看不懂,感覺它彷彿講的很精彩很值得挖掘,但我實在無法與它共情,就只能默默看著它們在紙上自high,然後我在平平淡淡地懵逼,無法被其感染帶動。就好像所謂的——」上帝會挑選它的子民」——也就是說,在讀書的世界裡,足夠聰慧的人才有資格順從它。。。大概是這個道理= =

so,無法解決題主的核心問題(O_O)但是還是盡量寬慰一下題主。。


個人認為入書太深是一種能力,每個人都有,有強有弱而已。而且它還有個名字叫「共情」。

題主問的是小說,恰恰我以前是個瘋狂的閱讀愛好者,尤其小說。無聊的時候拿上篇廣告也看到入迷。

以前讀小說有種感受,就是讀完合上書的一剎那,總要長出一口氣,把發麻的頭皮鎮靜一下,再看周圍覺得恍如隔世。讀完一本書,對於我來說就相當於穿越進書里從頭到尾親身經歷了一遍,比現在看3D4D都有感覺。那時候我也很苦惱,畢竟小說不是現實,書看完還要生活,純精神運動對於衣食住行沒一點影響幫助。當然這裡不往深入了說。

共情也帶給我一些「優點」,富有同情心同理心、比較容易換位思考等等。嗯,還有,這樣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催眠暗示...好吧,這可能不算優點。

但是題主問的是「如何避免」,我又跑題了.....這裡只說一句話: 不要抱著興趣和嚮往去讀一本書。

我也是如此沉迷的原因就在於,我是那麼地熱愛故事和情節,有時甚至將閱讀當成一種逃避,在其中灌注了那麼多的精力和腦細胞,安有不沉迷的道理?


看的太少,想的太多。 演員剛開始演戲的時候會出現分不清劇中人物和自我的情況,最後也不是通過多演解決了問題嗎。


現在我通常會為一個主題選擇很多相關書去看,互相比較,互相佐證。有時候會遇到兩個相反的觀點,怎麼辦?試試再找找有沒有第三種或更多,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思考,我覺得,不管讀什麼書,思考都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語文閱讀理解是否真的一無是處?
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看什麼書?
如何培養看書的興趣?
為什麼說讀書讓人思考,看電視卻不會?
要怎樣才能透徹讀懂凱文凱利的《失控》一書?

TAG:閱讀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