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印度手機市場是否還有機會?
在日益火熱的印度市場,華為手機似乎毫無存在感,雖然這個市場以低端為主,華為過去兩年定位高端,但IDC報告顯示,一加獲得了印度57.1%的高端手機市場,在這一領域華為同樣沒有建樹。華為是否有在印度發力的打算,未來還有逆轉的可能嗎?
除非華為幫助印度全面升級5G技術,要不然干不過物美價廉的小米
每次看有關華為手機的問題,給我的感覺就是小米藥丸!
手機市場從來都是有機會的,在於戰略選擇側重而已,聞道有先後罷了,何談沒有機會?
我去歐洲的時候有人說中國品牌在歐洲沒戲,東歐窮北歐難,現在看看?低於20%份額都不好意思!
我到南太的時候又有人說南太太難,別的品牌如何如何怎樣怎樣,現在看?都是紙老虎,一個波次的操作大盤價就崩,我也是醉了。風物長宜放眼量,印度不算啥,請等待我菊的大新聞,我最好的科學家朋友已經在路上了
會議現場偷吃零食中謝邀!
在回答華為在印度手機市場是否還有機會之前,先簡單說說華為為何會在印度市場掉隊?
根據某知名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韓國的三星電子,在印度手機市場三季度的份額為26%,雖然仍然是第一名,但小米距離三星電子只有一個百分點。而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時候,數據顯示跟三星的差距有5個百分點。從這種趨勢來看,三星在印度市場排名第一的市場份額,在第四季度失守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這數據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三星第一的地位就快不保和小米快速崛起以外,還有一個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華為連前五了也進不了。是華為真的不重視印度市場嗎?去年,華為宣布和電子製造商Flex India1合作在印度生產智能手機,著力運營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定下了「2017年奪取10%市場份額」、超過200家服務中心包括30多家華為專營服務店與超過五萬家零售商進行深度合作的大目標。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華為的市場表現並不樂觀,距離10%的市場份額尚有較大的距離。這到底原因何在呢?
華為在印度市場上的戰略定位不清晰
印度目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當前印度人口有13億,智能手機年銷量超過2億,但同時,印度是一個普通人均消費能力有限的國家。中低價位的手機會在印度市場較受歡迎。
小米在印度市場能取得驚人的增長,本質上源於其小米系列的中端價位產品與紅米系列的全線產品的策略定位非常符合當下印度的國情。同時,發力電商,通過類似國內小米網的操作方式,打通電商覆蓋,另外,為了保證產能需求,小米在8月份與富士康在印度建廠,逐步突破在印度的代工產能供應鏈困境。而OV在印度市場又是如何操作呢?其實OV在印度市場是將其在國內的模式類似地複製到印度市場,廣告無死角轟炸,地面全方面承接。可是,由於OV在國內的代理大部分都是長年與步步高建立起深厚信任的代理客戶,在印度市場上,屬於一個新市場,沒有老客戶的關係維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V調動省級代理 的合作夥伴,或者願意投身到印度市場的年青客戶經理進入印度一二線城市進行突進,以一二線城市為駐點,開拓周邊的城鎮、鄉村等地方建立服務中心,滿足印度零售商的需求。但OV機型普通價格過高,較難形成合力。
相對小米OV的打法策略清晰,華為還處於在策略的猶豫之中。一方面,華為老任認為,華為未來的目標應是在利潤和服務水平上超越三星蘋果,而不是銷售數量。可是又在最近的內部會議上,老任又提出華為要重視中低端市場,這種從經營上的策略猶豫不決,導致了華為在印度市場上的開拓緩慢,與思路不清。
華為對當地市場的投入動作緩慢
印度政府歡迎國外廠商本土建廠,一來可以大力引入發展當地製造業,解決其本土國民就業的戰略需求。二來也是為本土化建廠還可以進一步削減成本,驅動大規模鋪貨。所以,投資建廠是小米、OV在印度市場快速響應政府的動作。資料顯示,vivo早在2015年就在印度投資建廠,目前已經發展到擁有1191名員工的大廠,聯想也早在2015年就通過代工廠商偉創力(Flex)在印度生產智能手機,小米早前也與富士康合作聯合投資建廠,OPPO也曾宣布將投資2.16億美元在印度大諾伊達地區建設新的工業區。其實,本土化建廠可以解決供應鏈產能困境,實現本土化組裝,也是最好的政府公關與品牌公關的行為。
可是,華為去年在印度獲得製造許可以後,表示或將在一個月內正式對外宣布其印度製造工廠的計劃,並與印度的研究和開發中心合作生產,將推出針對印度市場的機型。但直到目前為止,華為在印度建設製造工廠相關進度的消息仍然停留在紙面上。
華為在品牌及線下拓展的速度落後
在印度,線下店與零售模式本身也是一種品牌上的擴張,無論是OV、小米還是聯想,都在積極投入做線下渠道和品牌宣傳。OV在印度線下店遍地開花自不必多說,而小米去年也與JustBuyLive和富士康旗下的InnoConn建立了合作關係,幫助其接觸小城鎮,並且與印度電子產品零售連鎖The Mobile Store合作,利用其零售店渠道迅速銷售小米手機,小米通過利用零售連鎖巨頭的合作,可以直達零售渠道,這一合作將為小米帶來在短時間入駐5000家商鋪的機會。聯想通過長年的積累在印度各地有大約10000家門店,包括品牌商店(約1000家)、多品牌店、小型便利店。
對於這三者,華為雖然在今年7月份在印度市場新開了17家專屬的實體售後服務中心,可是,與小米、OV、聯想在印度的布局相比,差距無比巨大。同時,小米、OV、聯想通過在印度投資建廠、線上線下渠道廣撒網布局形成了快速的品牌效應。而在印度,用戶對華為品牌的認知度就十分有限,絕大部分消費者聽都沒聽過你這個牌子,你就要消費者掏這麼一筆錢購買你的手機?給消費者一個不買三星小米、vivo、oppo的理由?可想而知,華為在印度市場的表現為何如此慘淡。
那,華為在印度市場還有救嗎?
目前對華為情況或許會相當比較尷尬!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當前印度在線上市場的智能手機已經趨於飽和,小米已經完成收割。而在線下,OPPO、vivo、小米、聯想紮根很深而且品牌知名度在逐步建立,隨著印度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意味著華為要在印度搶奪市場的時機越來越晚。
一是,華為本身的產品在策略上較難取捨,有利潤上的硬指標,想在性價比戰略上進入一個陌生的國度與國內廠商一較高下,來爭奪市場,必須對走中高端的定位進行割捨。
二是,在智能手機市場,從來就沒有遲到者的盛宴。就好比國內市場的鎚子、一加等等一樣。遲來者,需要重新調整戰略與加大市場投入,相對於一直保持觀望的華為,未必能下定決心,深入這片紅海。
三是,品牌植入消費者的心智問題,品牌先發優勢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形成前期品牌聲量佔據用戶心智,而商業競爭的最終目的就是佔據用戶心智,品牌優勢在一個新興市場來說,則是一道很大的壁壘。華為在一個陌生的國度,無法打出沸騰!愛國!的營銷宣傳,較難挽回用戶對一個新品牌的認可。
對於華為來說,要在印度市場打翻身仗,市場份額與利潤必須舍其一,而不是什麼都想要,需要有明確的市場戰略與資源投入。但從目前華為的戰績與成果來看,華為未來要在印度市場打翻身仗以及撬動當地市場格局的可能性不太大,而會越來越難。
機會一直都有啊。華為原來在印度的銷售策略是XXX,側重點不同啊。現在印度市場重量級人物陸續登場,非常看好其未來的。畢竟十億人口級的大市場
機會總是有的,關鍵還是看華為的總體規劃。
手機市場也不是越早進入越好,如果一開始光靠低端機殺入市場,雖然一開始能取得不錯的銷量,但低端機使用體驗並不怎麼好,對以後的品牌形象並不一定是好事情吧。
以目前國內的情況看,線上1500,線下2000左右的機型基本上能滿足日常使用,體驗不錯。如果再低端的話,對於輕度用戶沒多大影響,而對於重度用戶就成問題了。
目前中國的收入水平能撐得起這個市場劃分,但印度普遍收入還比較低,估計能做到線下一千五已經都是當主力機型來用的了,所以體驗並不一定很好,而隨著安卓系統越來越友好,以及硬體性能的提升,還有印度經濟本身的發展。未來兩三年應該是個不錯的時間窗口吧。
華為的最大優勢是執行力,先進還是後進問題不大,需要的是恰當的時間。
哈哈,不是干手機這行的,只是根據自己的了解猜的啦。
大嘴吹過的牛逼,都一步步實現了。 我現在期待他啥時候吹個牛「我們要拿下印度市場」之類的。
@系統維護了我 透露點時間唄。
哇,震驚!!華為在中國賣的好是因為中國芯?民族主義大旗?那那那。。。歐洲咋回事啊。。。在國內賣999的榮耀6x歐洲賣兩千來塊。mate10賣699歐元。是因為歐洲人比較愛(中)國?要知道論市場份額,在歐洲賣的可不比國內少多少啊?
總有人覺得性價比是最重要的,世界各國人民都看中這個。。。我覺得您還是想轍掙錢吧。
華為在印度存在感較低。
在印度存在感高的是小米、OPPO、vivo、聯想。Canalys報告,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達到4000萬部。其中小米的出貨量920萬部,排名第二,僅略低於三星。
印度市場小米怎麼做的呢?按國內市場前幾年的路數,千元低價機。印度市場處於功能機向智能機大規模轉換時期,有點像四五年前的中國;民眾收入水平普遍較低,人均年收入10萬盧比左右,約合人民幣1萬元。月收入不到人民幣1000元,所以小米千元左右機型售價符合其胃口。
反觀華為,任正非要求走高端路線,要利潤率,其海外主力布局都在歐美市場,對標的是蘋果。這對當前印度來說就很難辦。如果拿千元左右榮耀機型做印度市場,定位也是符合的,但做出來的品牌就是榮耀而非華為。
所以定位理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辦。小米現在銷量倒是好看,但面臨很大風險。這個風險跟中國一樣的:千元機賣得多,就被定位於低端品牌,而用戶要換機、要消費升級、要拋棄千元機用上2000、3000、5000元機。
如果過幾年印度也來一輪消費升級,受益的將是高端品牌,而非現在將低端形象印入印度人頭腦中的小米。這是很大品牌風險。
當然華為在這樣一個戰略級市場沒有存在感,確實不應該。但具體怎麼切入,用什麼品牌、什麼定位切入,也確實值得思考。
低端市場走量可以,但是沒有利潤。
華為現在重視高端機市場,等高端機市場穩定了,出低端機拿銷量就容易了,不是不來,而是還不到時候。
蘋果如果出一款千元機,肯定會橫掃中國、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手機市場,但是蘋果不會出千元機。等華為品牌真正可以同三星蘋果平起平坐,華為一定不會放棄低端機市場,到時候橫掃千軍就可以了。舉個例子:小米現在在印度賣低端機,趕上了印度智能機普及的風口,肯定一時能夠風生水起,但是等印度智能機市場開始升級換代,你低端機的形象深入人心,想提價就難了。依靠低端機提高手機銷量,就是飲鴆止渴,對品牌形象的提升有損害的事,華為不做。一個市場沒有做好大體可以分為幾個原因,第一當地政策原因,法律有障礙。第二,公司領導不重視覺得無利可圖。第三,產品不適合。第四,就是操盤手的問題了。印度市場對華為來說並不是陌生的市場,這裡有華為最大的海外研究所,運營商生意也做得可以。如果說以前因為印度市場沒有起來高層可能不是很重視,現在應該不存在這個原因了。所以印度對於華為來說可能僅僅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手機市場風雲變幻,印度市場才剛開跑,現在談勝負還太早
華為截止到現在,沒把重心放在印度,或者說在印度市場沒做起來,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當然現在任老闆發話說做低端機,可能是開始有考量了。或者擔心銷量增長後續乏力,打算靠低端機提高知名度,續一波銷量吧。樓上很多人,拿華為想樹立高端形象,或者說華為營銷費用高等等,做為理由。完全站不住腳,華為自身品牌課單價雖然高,但是子品牌榮耀系列,還是主打性價比路線的。印度市場,和北美市場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區別當然在於消費群體等級不一樣。華為在這兩個地區,風險性比較高。說到底,又得牽扯到政治。相對來說,我認為,印度市場比北美市場的穩定性、風險性更大。小米在印度賣的好,米粉很開心,小米的銷量又起來了,甚至可能奔到印度銷量第一,這當然是好事。但是,萬一出現不可控的現象,那也是很頭大的。比如找個借口禁售也就是一張紙的事。
印度人口多,市場大,這個毋庸置疑,大肥肉都眼饞,就怕有毒。
世界很大,華為手機拋開印度,也還有很多事要做。相比之下,我覺得華為拿下印度的基站市場,意義更重大。就賣點廉價的低端機,沒啥意思。米粉喜歡講性價比卻不敢噴高通爹收的智商稅,真是個矛盾的群體。至於印度市場,那裡的錢可沒那麼好賺。個人覺得,短期內看來,小米是榮耀的競爭對手,長遠看,小米能走多久取決於華為無線和大lab什麼時候扳倒高通,跟跟終端關係不大。
當然有機會了而且機會是巨大的印度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如果你不去佔領那麼三星LG們就佔領了所以華為啊藍綠大廠啊小米啊魅族啊都要努力了啊
報團取暖去佔領依印度這個大市場
華為可以把國內榮耀系列高中低端產品投放到印度市場魅族也可以努力一把去印度市場碰碰運氣印度潛力巨大華為加油啊榮耀加油啊OPPO和vivo都在印度市場做的風生水起了說華為不會做只為出量的低端機,幾年前華為在國內都是這樣,靠合約機,靠低端機。但是這幾年華為的品牌形象還是走向高端了,說明品牌形象是可以改變的,算看時機和策略。
1500左右的榮耀對於印度市場來說還是太貴了,700左右的紅米正合適。所以華為現在就算全力以赴印度市場,也夠嗆,再等等吧
印度目前已被三星OV一加小米佔領了,華為再想進去,難度頗大
印度市場最麻煩的地方其實不是牌子和產品這些,是一些其他的事…比如說印度的企業保護…必須在印度建廠已經有人說過了,還有就是印度對勞工的保護很刁鑽,貪腐問題甚至都需要納入考慮範圍搞定這些的話產品本身其實就無所謂了,像ov天天被噴也賣的不少不是么…但是對菊廠這個體量的公司來說這些問題只要想擺平問題都不大的…當然這也不是說這就是個輕鬆的事,畢竟阿三的腦迴路有多清奇你們都知道的
印度總體還是個低端市場。華為以前在印度主要做運營商渠道。價格很低,出口為主。前兩年印度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印度市場出售手機必須在印度生產。典型的市場換技術。對華為而言,投資生產線,特別是為低端產品投資生產線可能不符合公司發展策略。其實有個更有意思的話題:印度的手機政策必須本地生產會對中國產業鏈產生威脅嗎?華為手機新一步突破口在東南亞?還是美國?
沒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iPhone8及8plus聽筒雜音的問題?
※誰能用詼諧幽默、一針見血的筆法剖析下「雲計算」?
※國外科技媒體如何評價小米手機6?
※這麼多年,你為什麼一直沒買魅族的手機?
※如何評價三星 Galaxy Not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