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有向觀眾傳達正確三觀的義務嗎?

總能看見某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評論下有「毀三觀」啊「三觀不正」啊「三觀崩壞」這些詞,所以我的疑問是,一部影視作品能不能就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不為除惡揚善,不為啟迪解惑,更不為歌功頌德?

或許還該問一句,影視作品需要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聽說過「銀幕禁煙」么?為此中國控煙協會還搞了個「臟煙灰缸獎」。

我一個不吸煙,並極為厭惡吸二手煙的人都覺得荒唐,有著心思去搞這本來就半死不活的國產片,不如學學國外把香煙盒弄得恐怖點


沒有必要。

類比一下文學作品,

經典的,永垂不朽的作品所描述的對象本身,就是創作者眼中的整個社會,整個世界。

像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就是描述15世紀法國教權畸形的社會面貌。

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描述19世紀哥倫比亞人民歷經戰爭,尋求獨立,忍受著水深火熱生活的社會面貌。

像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就是描述抗日戰爭時期高密鄉人民頑強抵抗外敵的社會面貌。

創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他筆下的作品就是什麼樣。

不是一味的追求政治正確,也不是一味的迎合人民喜好,而就是把真實的社會客觀的,原本的展現出來。

回到題目。

影視作品的傳播,一部真正優秀,經典的影視作品傳播,它所展示的就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縮影: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它就應該拍成什麼樣。

像《霸王別姬》,它真的是在傳遞什麼「三觀」方面的東西嗎?

可能有,但更多的還是還原那個年代戲子的生活,以及在與時代(文革年代)的碰撞中所激起的種種矛盾。

黑澤明說過一句話:好的電影,就是給觀眾一種感覺。

導演,編劇為觀眾客觀地還原這個社會,還原這個時代,

剩下的東西就應該靠觀眾自己去感覺,去理解。

所以影視作品強行傳遞「三觀」是挺沒必要而且挺低級的一件事。

相比之下,觀眾自身的三觀更為重要。

評論區里說我的舉例都三觀都太正了。

嗯。。

其實我是想強調「觀眾自身的三觀更為重要,而影視作品只是種完善或重構自身三觀的載體。」

《小時代》不也是社會的縮影嗎,

或者《電鋸》裡面的變態殺人狂,

世界上那麼多人呢,有多少幸福的,就有多少悲慘的,有多少善良,就有多少罪惡。

影視作品的意義就是尋求更多的可能性,更加多方面地描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形態,各種各樣的人。

我們在好人身上尋求到了社會的認同,

對於壞人,我們無需親身接觸,就能識得那些社會的背面。

多好。


三觀不是創作的必需品,甚至不是一部好電影的必需品。但是可以流傳下去的第一原因。

在電影史上,確實有一些邪惡的電影,如《感官王國》、《我唾棄你的墳墓》、《大逃殺》、《索多瑪的120天》等等,成為後來的經典。

但無一例外,後來的人都給這些邪惡的電影,找到了一個重新修補三觀的理由。《感官王國》是反戰,「要做愛,不要作戰」;《我唾棄你的墳墓》是女性的反抗;《大逃殺》是對「成人世界的隱喻」;《索多瑪的120天》是「人權對強權的反抗」。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三觀?

這個三觀不是某一個群體提出來的,而是經過人類社會漫長的遷徙、演化,自然留存下來的那些美好的品質。這也是觀眾對某些電影,構成反覆觀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泰坦尼克號》傳達的是愛情、友誼、責任;《指環王》是責任、勇氣和正義;《哈利波特》是成長和正義;《阿波羅十三號》是人類的勇氣和犧牲;《死亡詩社》是自由和抗爭;《飛屋環遊記》說的是「愛是一場冒險,但仍然義無反顧」等等。

傳統的商業電影,對重複觀影有著明確的需求,所以看好萊塢的商業片,最後一般都是以「擁抱」和「微笑」結尾。

反倒是一些所謂的藝術片,願意挖人類的牆角,掀人性的裙子。如《浪潮》透露出對極權主義的迷戀;《愛》著迷的是人性的惡;《安塔芮絲》是對縱慾的讚美。但這更多是創作上的訴求。

沒有任何書面上的硬性規定,一部電影一定要傳達正確的三觀,只要創作者不強迫觀眾去接受,並願意為此承擔一切可能的後果。創作的本質,還是自由,但需要為此付出代價。


聽我兩段相聲你就學壞了?你來之前就是那麼個玩意兒!

——郭德綱


本來是沒必要的,但要搞清楚,你們舉例別找那些真的反映現實,刻畫人性,追求美學高度的優秀文藝作品好不好?對那些真正優秀,而且作者有追求的當然沒有限制的必要,而大部分粗製濫造的平庸作品,可以說在藝術性上和三觀上都一塌糊塗,創作目的無非也就是迎合大眾喜好中最庸俗的部分,所以批它們也沒什麼毛病,頂多說他們滿足了大眾消遣的社會功能吧。

這問題就別扯什麼只要是創作者就有平等的權利了,要權利真得看配不配


在我看來,不誤導別人的作品就是「三觀正」。

《小時代》公認三觀歪到了姥姥家,因為它虛構了一個平行宇宙中的上海,少女在這裡通過奇遇不勞而獲,順利躋身上流社會。

不得不承認,它真的很好看,它在不停的暗示你:你也很漂亮,你也可以不勞而獲。飄飄然。

可是少女們總是飄不了太久,真實的生活會一次次敲打她「不勞而獲」的腦袋;少女們發現被欺騙了,根本沒有一個平行宇宙在等你,於是再也不相信什麼《小時代》了。

這個醒悟的過程,有早有晚。

我把《小時代》現象稱為影視詐騙。

與之相對的,《海綿寶寶》也沒有傳達很正的三觀,或者說……沒有傳遞三觀。但我們都愛它,因為它誠實的告訴我們:這是童話,不是真的;開心就好。


一般情況下,影視作品會站在正派主角的立場上講故事(以至於很多人一聽見「主角」兩字,就馬上認為是正面角色),褒揚主角的忠義、勇敢、誠實、勤奮等等等美好品質,讚美主角的愛情、親情,友情、家國情,讓大家代入主角,譴責反派。當然,一般情況下,為了使人物有血有肉,正派也會有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反派也不是從頭壞到腳,他們也有善良的一面、正確的一面、讓人同情的一面。

如果是這樣的有著明確的「正邪之分」的初衷和設定,卻讓大多數人站到反派的一面罵正面人物,那就是主創的鍋了。比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90534/answer/163703723

當然,也有隻分立場、不分正反派的影視作品。比如《新三國》,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一樣把蜀漢放在道德高地。編劇給曹魏、東吳設定了不少「陰謀論」、「內部鬥爭」,這種戲份蜀漢也有。比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86921/answer/154132055

也有一些作品,大部分人物都是道德水準一般或略高於平均線的普通人,情景喜劇多是如此;或者大部分人物都處於灰色地帶;或者是狗咬狗、黑吃黑、兩惡相爭、小人和小人鬥法。(在這種設定中,也許一方的道德水準會略高於另一方,但並沒有太明顯的界線。)

以上設定,也許不設定「善惡」,但並不等於沒有「三觀」,一般也不會被認為「三觀有問題」。容易被人罵「三觀有問題」的作品,通常是這樣幾種情況:

一是主創知道筆下的「反派」是傳統意義上毫無爭議的反派,但就是認同反派的所作所為。就是認為毒販子偉光正、賣國者高大上、愛國可恥、漢奸帥氣!燒殺搶掠偉大無比!等等等等。主創慷慨豪邁地對此進行歌頌和洗白。

二是把傳統意義上的「反面人物」當主角來寫,以反派的視角寫故事(但並不認同反派主角的所作所為)。水平不高的人不要輕易嘗試,不然很容易寫歪。比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96103/answer/148947692

三是主創原來的想法是「沒有正反派」,體現複雜人性。然後寫出了一個某方面有著嚴重污點(比如當小三),但其餘方面和普通人一樣、甚至在其他事情上道德水準略高於普通人的角色。這是最常見的情況。

四是以現在的視角來看,主創所謳歌、讚美的「正面人物」的立場並不正確,所批判、嘲諷的「反派」倒是和觀眾立場相似。

比如,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所拍攝的電影《決裂》,主角的立場是什麼呢?

「反派」在幹什麼呢?讓學生好好複習參加考試,並打算把考試不合格的從大學中清理出去。

女主角在幹什麼呢? 要求「反派」讓學生放下課本,去地里滅蟲。

這部電影我沒能夠看完,因為男女主角都像是樣板戲裡走出來的活樣板,舉手投足做作吧我還可以忍,但那種「偉光正」的聲音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把百度百科搬過來吧:

在《決裂》中,龍校長是一名毛澤東主義者,他受命接管一所大學,而這所大學的原主管人不准沒受過教育的農民和工人入學,龍校長詢問年輕人,同意一名熱情的青年入學,只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工人。其他的農民則推薦一名革命前曾受一名地主的欺凌,而現在已是一個稻田專家的女子入學。當龍校長問她是否識字時,她寫下了「毛澤東是我們的大救星」這樣的字樣。充滿勝利的喜悅的音樂於是雄壯的響起,她隨即也就被批准入學了。

故事梗概:

江南某地區黨委決定創辦一所「抗大」式的農業學校——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延安「抗大」畢業的墾殖場場長龍國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擔任黨委書記兼校長。學校剛剛創辦,鬥爭便十分激烈。副校長曹仲和要把學校建在城郊;教務主任孫子清為追求學生質量,拒收沒有文憑的工農學生。龍國正根據地委副書記唐寧的指示,提出把學校辦在山頭上,主張打開考場大門,請工農學生進考場參加考試,請貧下中農參加評論。開學後,龍國正號召全體師生掀起一場「教育革命」。

學生徐牛崽首先向孫子清開了第一炮,貼出《少講馬,多講豬和牛》的大字報,這件事遭到曹仲和的訓斥,卻得到了龍國正的讚揚。龍國正批評學校關門教學,脫離實際。這些觸怒了專區的趙副專員,他把龍國正調去大城市參觀名牌的農業院校,並開除了幾名為幫助農民搶收而不參加考試的學生。

龍國正回校後,召開黨委會,指出曹仲和的錯誤,撤銷開除學生的通告,進一步動員全體師生把學校的小課堂搬到農村的大課堂去。「共大」師生在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增長了才幹。他們批判了「黨內的資產階級代理人」趙副專員。趙副專員下令砍掉「共大」。這時,傳來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師生歡欣鼓舞,龍國正提醒大家:鬥爭還沒有結束,號召「共大」師生要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和傳統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6.1日兒童節快樂:那些說斷章取義。。我就是斷章取義啊,還有腦子不行的人真的看成劇情梗概么?本來就回答問題而已,你還真當影評了?

我們來看看不正的三觀:

《搏擊俱樂部》:恐怖組織頭頭炸掉城市,宣傳丟掉所有就是自由

《爆裂鼓手》:最沒用的就是「還不錯」,所以我最好的學生都被逼上吊了

《低俗小說》:據說和大哥的女人跳扭扭舞會被射死在廁所

《猜火車》:毒品讓我high到天花板上爬小孩

《燕尾蝶》:妓女會說三國話居然還成明星

《天註定》:攔路搶劫被寶強射死最後還沒人管

《蠻荒故事》:惹我就是要你命

《無恥混蛋》:哈哈人權算什麼我是印第安猶太我喜歡割人家頭皮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雖然我濫交到得艾滋但是政府禁了我的民間處方所以我偷偷賣

《盲井》:社會主義特別好,洗了上頭洗下頭,死了弟弟有錢拿

《鬼子來了》:農民愚蠢不殺日本人,最後報仇的還被鬼子砍了頭

《斷背山》:兩個壯漢基情得哭了

《天堂電影院》:憑什麼要安排人家的人生阻止人家談戀愛

《飲食男女》:老夫少妻一樹梨花壓海棠,導演你逗我

《戰爭之王》:買軍火的被聯合國抓了一個電話打到高層居然放人,電影就結束了?黑到聯合國

《沉默的羔羊》:幺獸啦食人魔居然做主角

類似我還能舉出幾百個

再來看看「正確的」三觀的某些作品:

《舉起手來》:抗日戰爭歡樂多,日本軍隊不如驢

《XX年春晚》:我可沒說哪一年

《長城》:向外國友人呆萌宣揚團結主義和獻身精神

《喜羊羊》及大部分國產動漫:兒童就應該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羊和狼都可以在一起

說到底,一個電影好不好和他的三觀沒有任何關係,只和這個群體的受眾和導演厲害不厲害、劇本是否登峰造極、演員演技好不好有關係。

因為人性是多樣的,一個人內在就有善有惡,而只宣揚「正確的」三觀,無疑是說這世界上只有「善」和「好」的人,只有「善」和「好」的規則,這顯然是不夠的。

因為這個世界的真相是:善未必能斗過惡,好未必能斗過壞,正義未必能斗過邪惡,人的光明面未必能斗過黑暗面。而且這些作品的價值觀是多元的,會告訴你,為什麼鬥不過?是因為什麼人,什麼情況下鬥不過?

所謂「正確」的三觀和「不正確」的三觀加起來,才是一個真實世界啊。

那麼這個真實世界呈現在你眼前,你要選擇相信哪個——這才是一個影迷自由的選擇,而不是蒙起你的眼,讓你選無可選。

因此,

一個「不正確」的三觀,假如配上頂級的導演演員和劇本,一樣能成為頂級的電影。

一個「正確」的三觀,換上乏味的套路和臉盲的明星,照樣屁都不如。

評論區注意,我的意思是:三觀對於評價電影好壞沒有任何意義。好的三觀能拍好的電影,壞的三觀一樣能拍好電影——尤其是好和壞很難界定的情況下。

你要是把所有「你認為的三觀不一樣」以及「和現在歷史進程不一樣」的電影給禁了,我還真不看電影了哈。


從來沒有單純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有三觀,沒有三觀也是一種三觀。

不要把三觀狹隘化,膚淺化,三觀不見得就是社會責任,而是講這個故事的理由和意義。


能不能只是單純講述一個故事,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但問題在於:單純講述一個故事,不保證聽故事的人接收和輸出的是原封不動的故事。如果觀看一部影視劇僅僅是觀看一部影視劇,而不帶也沒有任何感情投入的話,那簡直不是人。


其實,影視作品相比較於真實世界,要簡化也單純的多。是不是在單純講述一個故事取決於一個觀眾用什麼視角去做分析與解讀。影視劇本身其實並不太複雜,可以比起它更複雜更細膩的是觀眾的解讀,就好比做一道命題作文,除非抄襲,否則不可能學生寫出的作文是完全一樣的。對於我來說,影視作品至多只起到一個拋磚的作用,至於能引出什麼樣的玉?是好玉還是壞玉?就還在觀眾自己身上。


至於題主說的:影視劇到底要負什麼責任?!那這基本上是沒有的事。(除了一些網路上以及非法渠道的影視作品)世面上的影視作品的都是經過合法審批的,從前期劇本到後期播放都要經過相關法律法規程序的審核把關,你讓一個合法合規的東西去負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責,顯然只能讓別人看笑話。至於從不明渠道看來的作品,如果看成心理陰影或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你首先得解釋一下這些影視作品你怎麼得來的。


再說一下:[務必三觀正確。]


比如兒童影視作品,為了宣傳教育「正確的三觀」,那麼作品務必走「正確引導和明確傳達」的路線,在大部分成年人心理應該是沒疑問的。


但影視作品的受眾群不只有兒童。除了兒童要看影視劇之外,其他年齡段的人也看影視劇。而在這些觀眾群里如果只[務必三觀正確],怕是得讓很多觀眾不爽。光是問什麼才是「絕對正確的三觀」,恐怕誰也說不上個標準答案。古往今來,社會觀念都在日新月異,人類三觀的標準在這樣的環境遷移下不會一成不變,所以影視劇題材的尺度也不可能永久守恆。


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參數,而是在日積月累下集合形成的一套觀念模式。在活得足夠豐盈的人生前,人生觀是用自我儘可能感知不同的人生階段;在見識過更遼闊的世界之前,世界觀是局限在模糊邊緣一點一滴地摸索;在實現一階段或成就某一階段價值前,價值觀則是一個行動或者一個腳步慢慢去融匯。人不是非黑即白可以道得清楚;世界不是幾群人的「三觀」的產物;價值更不是一套固定的標籤。


影視作品傳達「三觀正確」沒有問題,但務必傳達「三觀正確」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同樣的影視作品,在擁有不同三觀的觀眾眼裡,得到得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拍攝一條2分鐘的公益廣告尚且有人嗤之以鼻,更何況是擁有更多細枝末節的影視作品。很多人喜歡吐槽:三觀崩塌,三觀毀滅等等不過是過過嘴癮,三觀沒那麼脆弱,甚至相當強大。就算它們崩塌了毀滅了,觀眾照樣分分鐘重組。除了注意一下兒童影視作品的影響,那些全力吶喊著讓影視作品務必擺正「三觀」,注意社會影響的成年人,我就要問一句:都是成年人,自己明辨是非、拿捏分寸的能力都沒有?!要是那麼容易被影視作品左右思想,看個影視劇就痛苦不堪,內心煎熬,那得多沒「三觀」?!是多容易被外部事物所左右?!動不動左一個要影視作品對人民群眾負起責任,右一個要影視作品注意社會影響,那不好意思,這根本是你自己不堪一擊,所以看啥都覺得殘酷。畢竟怎麼別人都沒這麼多事?!為社會操這份心,不如先強大優化一下自己。


影視作品對於很多觀眾而言,是關乎於藝術的創作。藝術應該是勇敢地揭露真相,即使真相殘酷。所謂的[三觀不正],其實很多時候反映的是普通人人性的多樣化,營造得好可以讓人物豐滿具有說服力,更真實,更容易得到觀眾的共鳴。所以對於很多觀眾而言,影視作品的核心完全不在於三觀正不正確,而在於作品坦不坦誠。


只一味追求三觀正確講述[美合團]的故事,說多了就會留下虛偽的印象。況且大部分觀眾都擁有系統的辯證能力,即使觀看的影視劇里眾多人物看起來幾乎是[三觀混亂暗黑又變態]的,他們依舊能從這樣的三觀中聯想到秩序和安全的難得可貴。


所以,請不要再說讓影視劇負責這樣不負責的話了。如果實在有人覺得自己受不了三觀的崩塌,請約醫師拿葯吃;如果還要做什麼出格的事兒,那我得報警叫警察叔叔了~就醬。


我自己的觀點是這樣的:影視作品是有必要加入三觀不正的元素的,要不然呈現在熒幕上的只有社會的光明面,而黑暗面就被掃進了地毯下。我噁心的是在電影里強加三觀給別人(不論好壞),我認為這個判斷的權利應該交回給觀眾。

比如說暗黑大師哈內克的作品,很多時候都會探討一些極端的課題,但是,他從來不會下結論,不會告訴你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他只是呈現出來,你自己批判,自己去感受。《鋼琴教師》呈現的是一個中年女性痛苦的慾望,在愛與不愛之間掙扎。但是直到結尾,哈內克都沒有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拍這個電影,反而用相對平視的方式去呈現這個人物,而至於這種變態是好是壞,他沒有給出答案。

再比如朴贊郁老師,眾所周知他可以說是非常沒有三觀下限了,但是他從來不會在影片里去評判是非,他只是在嘗試探討一些社會不願觸碰的禁忌話題,比如亂倫,宗教,復仇,買賣器官等等,但是他從來不會教你怎麼做,不會去為這些行為下結論,更多是在反問觀眾:你看了以後,有什麼想法?

同時,很多時候,現實中的例子確實就是讓你三觀碎一地啊,既然是真實存在,那憑什麼我不能將其創作出來?比如前兩天在香港發生的一起真實訴訟案,不是什麼奇情奇聞:

這個內容在大陸拍成電影,導演肯定是要被抓出去寫大字報的。但是你不拍,他就不存在嗎?相反的,導演更應該把這種題材拍出來,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究導致這種畸形關係。當然,還是那句老話,我自己的立場是導演應該把評定對錯的權利交給觀眾。

再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盲山》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嫁給大山的女人》是垃圾中的垃圾。一個是告訴你我們社會上那麼可怕,有那麼多三觀盡毀的人;一個告訴你拐賣是對的,有利於鄉村建設,還可以成為最美教師,感動人物,我們應該支持。前者才是導演,後者就是人渣了。


首先說一句,電影可以單純的只是講個故事。但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電影往往都會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和道德教化功能。

道理類似於人本身的處境,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單純的自由的「自然人」,但馬克思告訴你,人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懂了吧,你以為你是自由的,其實你的每一個動作都在社會道德的約束中,意識形態的影響下,甚至是XXXX的監視下。

說回電影,首先電影是集體創作的產物,電影的故事其實是人的思想的投射,因此,上面提了,人的思想就會有那麼多的約束。就算導演就想表達單純的個人思考,創作,拍攝,剪輯,發行等個個環節,都會讓導演生不如死,這樣的例子多了,最近的就是徐浩峰的事兒。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影片完成自我表達的導演,屈指可數。

其次就是電影本身的商業屬性,我們都說電影是大眾文化產物,電影的受眾是當代的絕大多數觀眾,必然要反應當下觀眾的內心訴求和思想。

最後一點,意識形態,道德教化,社會監視無處不在,電影作為最具宣傳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媒介,自然讓你在電影院不知不覺中就產生了「雙重認同」。拍的好的不知不覺就把你洗腦了,或者說讓你認同了,就是所謂的「三觀很正」,拍的不好的,就會說教意味濃烈,觀眾也會反感,就是「三觀不正」了。

沒有道德教化的純電影,幾乎沒有。

其實沒必要陷入被宣傳洗腦的這種受害者心態里,好的電影,必然在講好一個故事的同時,引發你的深層次的思考,電影是藝術,同所有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它首先應該給你美的享受,然後帶給你思想的深度,最後反觀自身,升華為生命的啟迪。所謂電影責任,最重要的就是這些,道德教化之類的,只是副產品。


藝術作品不需要有三觀限制


評價一部電影時,挑它的「三觀」去評價,其實是最沒有意義的評價。

一部電影的時間很短,有時候它連構建一個完整世界觀的時間都不夠,又如何更好的傳達自己的三觀?

比如著名的微電影《調音師》,它只有13分鐘,在講述故事之餘,它有時間傳達什麼三觀嗎?

比如之前被大家罵「三觀不正」的名作《小時代》,我看了兩遍後,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它是一部爛片,但唯獨不會用「三觀不正」這樣的評價。

它運鏡差,表演差,燈光差,台詞差,劇情差,最重要的是就算它要構建一個依託於現實之上的虛擬世界,也不能對這個世界的規則和規律自圓其說,往往都是依靠莫名其妙的利益衝突進行所謂的戲劇高潮。

再舉一個例子,《海扁王》,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塑造了一個沒有超能力還想當超級英雄的廢柴,一個為了報仇把女兒訓練成殺手的爹,一個只有11歲但到處虐殺黑幫成員的小蘿莉。這部片子,你會去討論它的三觀嗎?

《海扁王》是一部劇情特立獨行,故事精彩,表演出色的佳作,而且成功的構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依託於現實之上的虛擬世界,讓觀眾很舒服的享受這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這才是一部電影應該做的事情。

電影講述的故事有古今中外之分,你也沒法用統一的三觀去評價它。

梅爾·吉布森的《啟示》講的是原始人的故事,你要用現代文明社會的三觀去評價它嗎?

徐克的《妖獸都市》講的是人族獸族共存的時代的故事,你要用共產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去評價它嗎?

《神奇女俠》因為女主蓋爾·加朵是以色列人,被黎巴嫩禁播,這事兒對誰來說是三觀正的,對誰來說三觀又是歪的?

電影不是課堂,也沒有教育的義務,它只是在一個情境之下講述一個符合當下情境的故事,而已。

我更願意形容電影是一段旅程,短則幾十分鐘,多則幾個小時,我們要做的是去感受它的魅力,或者感受它帶來的不良情緒,而不是去評價它的存在,有多麼的不符合我的審美。

PS:口味夠重的朋友可以查一個電影系列,叫做《八月地下》,這是美國一個拍攝地下實驗電影的組織,他們拍攝的內容就是人類虐殺人類,全程用DV拍攝,各種血腥暴力。很多人把這個組織傳說的神乎其神,其實人家只是在做實驗,看可以把虐殺的道具做到有多逼真而已。這種電影,往小了說是創作者的惡趣味,往大了說對電影道具業有推動作用。你還要討論它們的三觀嗎?


沒有必要。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三觀沒有正確和錯誤的區別。三觀的區別在於,某種三觀是否和我的三觀契合,某種三觀是否主流,某種三觀是否有執行力。

比如有人認為殺人償命就是對的,那這種三觀就和我的三觀不契合,同時也不主流。我不能說這種三觀錯誤,沒有道理,但是這種三觀在當下社會沒有執行力。因為殺人償命沒有法律條文的支持,所以這種三觀就是所謂『錯誤』的。

影視作品,表達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表達的是導演或編劇或片方的思想,甚至是一個演員對劇本的理解和他本人的思想。沒有人有義務去推廣一個特別主流,不具備攻擊性,與大多數人較契合的三觀。只要你有這個能力,你完全可以推廣一個非主流,有攻擊性,與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不怎麼契合的三觀。

人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這種三觀是否合理,是否應該被學習,這都是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認真思考的。當有個普通人告訴我他的三觀時,我不會盲目去接受,如果他的三觀與我的三觀契合度特別低,我甚至連思考他的三觀的慾望都沒有。

但是名人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你崇拜一個名人,所以他的話你就更容易接受?

這是不對的!

名人宣傳一種三觀時,崇拜他的人應該出於信任和喜愛,有更大的慾望去了解他的三觀。因為這是名人宣傳的三觀,所以你才會有慾望去深入研究這種三觀。但是,你不應該因為這是名人宣傳的三觀,就盲目地認同這種三觀。

正是由於一部分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有從眾心理,才會導致名人效應。

假設一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良好的自主獨立思考能力,那麼哪怕十個,甚至一百個名人都在宣傳同一種三觀,他也能不為所動。他會花時間和心思去了解這種三觀,去了解這些名人的經歷,去分析這些名人為何會擁有這種三觀,去推演這種三觀在社會中的執行力如何。但是他絕對不會不思考,就直接接受這種三觀。

就好比,一個名人說殺人不犯法,你覺得會有多少人接受這種觀念?一個名人說男人就是地位比女人高,你覺得又會有多少人接受這種觀念?

但是為什麼當一個名人說了一個更加複雜的三觀時,會有人盲目地接受呢?還不是因為前面兩個觀念簡單,一眼就看出來違法、違反道德,而後者需要思考嗎?

歸根結底,是一部分人缺乏了非常重要的獨立思考能力。令我感到最可憐的是,宣傳三觀的名人卻要為這些事情來買單。

我說了句你可以打人,結果你去打人了,警察會判我教唆犯罪嗎?我只是在告訴你,我認為你可以去打人,你打不打人,你同不同意我的這個想法,都應該由你自己決定。到頭來你打了人,怎麼還怪我呢?

影視作品,宣傳種族歧視,男女不平等,甚至是宣傳窮凶極惡的三觀時,他們需要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買單。公開宣傳這些思想,是需要負擔起法律和道德責任的。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沒有必要為那些相信了這些思想,接受了這些觀念的人去買單。他們是他們,他們犯下的錯理應由他們承擔,而那些盲從者的罪過,應當由盲從者自己承擔。

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對於某種三觀的宣傳能力遠遠不及於法輪功這種邪教。一個是宣傳和闡述,另一個是在灌輸和洗腦。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能擋得住前者,但幾乎所有人都擋不住後者。

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為電影的三觀什麼的去買一個本應由無腦觀眾自己買的單。

如果在看完一部電影之後你的三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我只能說,其實,看電影之前你也是持有這種三觀的人,只不過你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郭德綱那句『聽我兩句相聲你就學壞了』也是同樣的道理。


三觀是什麼無所謂,重要的是需要前後一致,體現的三觀應該和最終所表達的內容統一。

比如,電影里當然可以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但用其歌頌愛情就很奇怪。可以有社會階層歧視,但這樣還打著平權的旗號,就很噁心了。


沒有。

如果你的三觀看場電影就能崩壞,說明它本身就是滿身裂痕。電影只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看完這個問題,本來我是不想答的,結果我看到有四百多個人關注,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問題是困擾著這麼多人的么???

電影和小說或者故事是不一樣的,對小說和故事來說重要的是情節是矛盾衝突,但是電影來說,我更喜歡說它是一門學科,是視聽,是鏡頭裡的表達和畫面之間的組接。

那故事不重要麼?

當然重要,只是說它不是特別重要。

那故事裡人物的三觀重要麼?

一部電影當然可以只講一個故事,它甚至可以只炫自己的剪輯有多棒。(《羅拉快跑》)

那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多人在意這件事情?在意故事是否三觀不正?

我覺得這件事情,可能是從廣電神奇的審片制度開始,到《夏洛特煩惱》這部影片大火後徹底爆發。

因為《夏洛特煩惱》當時褒貶不一,而貶的很多都是這部片中三觀不正,傳遞錯誤的觀念。

那時候開始就真正出現很多人在意影片中傳遞的東西。

那影片傳遞的東西重要麼?

說實話,重要。因為現在很多觀眾把影片傳達的東西、故事好壞當作評判影片的標準,

大部分影片背後的導演都想向觀眾傳達東西,可能是他的經歷,他的感悟,他所看到的。

也不是說沒有傳遞東西的影片就不厲害。而是很多人會覺得不夠厲害。

用木魚水心的話來說就是不夠偉大。

最後,回答一下影視作品需要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其實在我眼裡,藝術不用承擔那麼多的社會責任,如果真的那麼多人看了電影就想殺人,看了電視劇就會根正苗紅,那就讓電視機和電影票都要分人購買好了。

有點自我判斷好不好???別點開新聞都他媽以為是真的。別看什麼都他媽影響自己。


一切脫離情境的三觀判斷都是偏見


開始討論問題之前,首先要討論什麼是「正確的」三觀,誰有資格定義這個概念?

在國內的文化里,「正確」與否由長輩決定,它不能拿來自由的討論。

長輩是誰?

爸爸在哪?


推薦閱讀:

《都市男女》這部劇有人了解嗎?
每個人都能當聲優嗎?
《馬男波傑克》有哪些有意思的細節?
美劇《越獄》中有哪些感人的鏡頭?
如何看待「對台灣有感情 不甩中國五倍薪」的反服貿台獨導演執導大陸偶像劇《特化師》?

TAG:電影 | 影視 | 電視劇 | 影視評論 | 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