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還當機械工程師?
在知乎上,傳統行業從業人員轉碼農金融應該佔據了挺大一部分,甚至未畢業的學生也是如此,特別是機械專業的學生,聽說某科的機械學院甚至有成為第二計算機學院的趨勢,有些同學也通過培訓班學習ios半年可以拿到15w年薪,因此也可以推出成為普通碼農並不算太難。所以,希望留在機械行業的前輩們可以談一下你們為什麼還留在機械行業?還當一名機械工程師?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贊,感謝各位關注,祝大家新年快樂,開工大吉。有私信詢問轉載的,請按照知乎相關規定規範轉載,非商業用途不必再私信我,謝謝。
看到回復裡面很多問題需要回答的,實在抱歉,未能及時一一回復,本人能力有限,有些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需要一點時間,像職業規劃類的本身我也不專業,請路過的各位高人幫忙回復下,或者另外開題討論。有必要的話我考慮放一些個人的工作感受或者我自身以往面臨機會選擇時候的一些思考。
有同學私信探討某些設備如何設計的問題,實在抱歉,我只是設計過幾款設備(產品),至於看一下設備名字,連用途規格都不清楚就能拿一套靠譜的方案圖紙出來,真心沒那個能力。實抱歉沒能及時回復私信。
還有同學直接放個型號上來詢問怎麼才能逆向的成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實在抱歉,理論上型號相關的技規格文檔我可以去檢索,當前的售價我也可以想辦法去獲取,即便這樣,你們的目標成本我總得知道吧?總不可能你逆向別人還要做個比原版成本更高的?最後可以完成也不等於能夠瞬間完成交付。
私信探討工作機會的,感謝關注,抱歉私信未能及時一一回復,首先說下,我們今年是在擴大隊伍,有意向的建議先做個簡要的自我介紹,給個方便直接聯繫的聯繫方式。
另外,我私信回復過某些同學,這裡解釋下,A-&>B 意思是把原來字元串中的A用B替換掉,比如 xxx#yyy #-&>@ 翻譯過來就是xxx@yyy,謝謝。
---------------下面是首次回答,已經看過的請忽略,謝謝--------
背景:十年工作經驗的機械工程師,第一份工作在內地軍工航空企業,現在在深圳做非標設備,中間混過醫療器械,低壓電器,還在某BIG很高的無人機企業當過繪圖員,除了第一家軍工單位是因為想來深圳拼一把之外,其餘崗位離開之前在技術能力上都是給同事當導師的狀態,至於業績,已經公開的能拿的出手的有一個低壓電器產品,比之前對標的某世界最小的日本 AICHI ATS 三向尺寸小10%以上,性。能高一個等級,成本低20%-30%。結合個人經歷說下對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的一些感受:
從成長途經看:軟體工程師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短期內入行或者提高段位,機械工程師一般工作三年能入門就算很不錯了,基本上都得是有名師帶路還得有人願意燒錢給你練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絕大多數工作三五年以內的機械工程師覺得自己掌握了某某工具很牛這其實是種錯覺,什麼時候沒有這種錯覺開始重視專業基礎了距離入門就不遠了。
從專業特性看:機械結構由於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這一直觀特性,很容易被看明白,也因此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指揮機械工程師,但是,正因為這個直觀特性,導致一知半解的二把刀工程師非常之多,多到靠譜的工程師非常稀缺,稀缺到我工作十年,在工作環境中還沒有碰到過一個真人能夠有能力做到在看到物理樣機之前知道其運行表現,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這個我們做個樣機回來試一下。雖然很多人熱衷於各種虛擬樣機技術(包括但不限於結構有限元,運動模擬,熱分析等),但絕大多數只是會操作一兩種工具罷了,如果沒有具體的優化約束,沒有相應的回饋驗證,不清楚虛擬樣機分析結果和真實物理樣機之間的偏差界限以及偏差形成原因,基本上就是學生做作業,看起來很炫,但不解決實際問題,更何況現在由於技術手段與條件的改善,在單一物理問題上很容易做到極致,但真正要做出領先同行的產品機會往往在多學科融合優化這塊。但現實中由於企業分工太細,所以絕大多數做虛擬樣機的往往設計能力不夠,設計能力湊合的又不懂虛擬樣機技術,個人認為虛擬樣機技術實施者其設計水平至少要能夠高於設計崗位的人可以指導別人做設計之後才能夠通過虛擬樣機技術創造價值,各種模擬計算最終都是為了拿到一個更優的設計方案或者解決思路,而不是計算本身,更何況各個模塊或者物理問題的單個最優也不等於系統最優。另外,由於機械設備的製作驗證周期很長,涉及耐久可靠性的結論甚至可能要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後才能得到可信的結論,一幫不靠譜的軟體工程師可能會導致工期延長,大家加加班多半就解決了,而一幫不靠譜的機械工程師分分導致項目死掉,要沒有高人坐鎮很可能死到臨頭無藥可救才知道難逃一死,往往項目做到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是預算超支,項目延期,丟了訂單和客戶。
從成長機遇看:絕大多數機械工程師可能根本沒有參與過真正的研發工作,更多的是抄圖改圖,說難聽點就是一繪圖員,但由於從事類似工作的機械工程師佔比太高,導致機械工程師的收入平均值被拉得很低,大家直觀感覺機械工程師沒有前途(錢途),這個導致一開始選專業或者工作機會的時候有條件的人棄機械而選擇軟體之類,這大概率導致機械工程師隊伍成員的個人資質相對軟體可能會差一些,本來資質就差一些,還沒有好的成長機會,就算有,相對軟體工程師成長非常緩慢,還不容易成才,平均產出自然不如軟體的高,產出都不高收入又怎麼可能很高。畢竟打工者你能拿到的每一分錢都是你依靠自己的產出換來的。
從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機電光氣,熱磁聲振,動力控制,生產倉儲運輸維護,從功能定義到維修備件,從成本優化到用戶體驗,從環境適應到壽命預測,簡直是包羅萬象,永遠都有學不完的知識技能,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工作中還寫過一些日常工程優化計算需要的簡單代碼,作為以解決問題為樂成就感驅動的打工者,目前還沒有發現比機械工程師更適合的崗位。
收入方面:如果按時薪計算收入的話,機械工程師的收入一點也不比軟體工程師低,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於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為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儲備技能,如果你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一點甚至更晚很難想像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如果要比年收入的話,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薪水沒有太大的比較價值,畢竟軟體工程師可能有人帶一兩個月就能上手幹活了,機械工程師可能要3年才能勉強入門。機械工程師由於起步收入低,所以會有一部分人半路轉向市場軟體等其他崗位,這個也會導致能夠到最後還搞機械的人進一步減少,由於機械工程師成才困難,成才率還低,所以一旦達到某個段位以後,競爭對手會非常的少。去獵頭網站看看就知道,高端機械工程師的年收入跟高端軟體工程師是沒有差別的,實際上,高端機械人才已經不是價位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了。
職業前景:機械工程師成長緩慢,成才相對困難,脫離好的平台和高人指導很難自學成才。一旦到達某個段位之後競爭對手很少。但機械工程師的工作經驗能力幾乎沒有貶值風險,類似與醫生和律師,只要你還在幹活,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增值。機械工程師這一職業的歷史如果從阿基米德抽水機算起已經兩千多年了,從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建立算起也有兩百多年了。兩百多年前的機械工程師放到今天一樣能設計出牛逼的設備,20年前的軟體工程師放到今天其價值還不如一個應屆生。
總結:機械工程師是拿錢燒出來的,一旦被燒出來了會很值錢,關鍵是越往後越值錢,悲催的是多數人沒有燒錢機會。至於是否堅持,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還是先看看有沒有平台給你燒錢再做決定。如果真心熱愛,還特別好學,能扛住工作前五到十年之內相對較低的收入,耐得住寂寞每天投入兩小時以上有效學習時間,就放心往前沖,突然有一天就會發現你一年的收入會比之前幾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工作可能還更輕鬆並富有創意。
30歲的我做車輛做了7年,我為什麼要做機械?答案就兩個字:蠢、懶!蠢決定了我看問題看不透徹,學東西學得慢,懶註定了我永遠不會笨鳥先飛。為什麼我不轉行?因為轉行是需要學習成本和機遇成本的,而且我本來就是轉行到機械,諸如轉行這種選擇人的一生能有幾次?哪次不是要重新學習,在這裡我勸各位一句,要轉行請趁早,這樣機會成本和學習成本非常低的,隨著對一個行業的深入,成本隨之增加,尤其是對我這種既笨又懶的人。真的,太胖了,轉不動了,已經160斤了,再轉地板都塌了。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你也不能轉行么?因為你跟我一樣即蠢又懶,說你蠢是因為你們相信你們繼續做下去一定會遇到光明,即便是這個光明比小女孩手裡的火柴還要微弱,但是你們就是相信了。你們看別人的勵志故事,學別人的成功方法,感覺明天充滿光明和希望,就差秒變超人,所以你們蠢,要知道一個人的成功很難復刻,一個人的方法很難去學習,一個人撒過的汗流過的淚淌出的血不是你們的營養!面對現實吧,現在這情況只有不斷降低自己的預期,只有相信自己前面的黑暗,才能讓光明更刺眼。
說你懶是因為你都是在被動學習,有句話說的是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在於下班時間的應用,這只是表面意思,深層含義是什麼?那就是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主動學習和總結,你學過的課上過的班都是被動在學習,你在學習,我在學習,他也在學習,同樣的辦公室差距是什麼?最低限度的就是休息時間對於你們工作內容、學習方法上的反思,最高限度的影響就是有人會利用休息時間去學習知識儲備資源。所以說你們懶,你們不會去主動學習新的知識,因為你們知道新的知識對你們來說更難學,更不易掌握,因為你們的內心在悄悄的但有力的告訴你:放棄吧,這個成本太高太高,你!付出不起!!
因為你即蠢又懶他也即蠢又懶我也即蠢又懶,所以我們大家坐在了這裡,你用UG他用CATIA我用SOLIDWORKS,你說軟體行業畢業年薪20W了,他說這算個P我們一個做金融的都30W了,我說你們都閉嘴吧,一群LOSER有啥屁好放趕緊幹活別加班就行了。講真的,不是我們選擇了行業,而是行業選擇了我們,我們不應該為做機械感到悲哀,而是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機械知識更新迭代慢,不需要下班花大量的時間主動學習,在上班的時候就可以做到能力提升;因為機械不需要特別特別理論的知識,所以是投豬也可以幹活;因為機械看重的是經驗,是一個一個案例,所以只要工作資歷夠長就能當專家;因為機械是傳統行業,論資排輩而不是論能力,所以醜媳婦也能熬成婆;因為我們付出的少,所以收穫就少,捫心自問吧,英語能和外國人正常交流了么?一年看了多少本真正能提升自己的書?又認識了多少比你上層人物?自己還不趕緊找個沒人的犄角旮旯拿出面鏡子大聲的問問自己:成功?就你?也配?呸!
說一件最近發生的事情,我和公司人力在一個小會議室裡面談論關於我跳槽的事情,談著談著他又開始說他也想走了,說工資工資不行,前景前景沒有,領導還二二呵呵,你說不跳槽幹嘛?但是為什麼不跳,因為他家在這裡,他打算明年就要孩子了,要了孩子就更走不了了。年初的時候因為領導非常非常SB所以我也想走,只是以前的同事都勸我家就在這裡,留下來吧,所以我留下來了。但是我跟他說:「男人的夢想是星辰大海,男人的浪漫是馳騁沙場,男人的歸宿是戰死邊疆!而家庭是支撐你實現夢想的立柱,同時也變成阻擋你成功路上的巨石。你現在為了家庭選擇了留下,那麼10年以後,你還是會痛苦!如果你現在選擇離開,你缺席的或許是你孩子的童年,但是你將會成為她人生路上的導標,在你孩子成年後,當他需要在家庭和事業做出選擇時,你給他提供的資金支持可以讓他免受痛苦!可能所有人聽了你的想法都勸你留下,但是我知道,你的離開不是因為你在逃避,而是你選擇了承擔起你的未來!」
這句話送給你們,你們現在都有困難,今天要學習了,可能肚子疼,明天要看書了,可能覺得困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毀滅自己的溫床。是請你們不要忘記,在你的前面,那個漆黑的前面,站著一個似曾相識但是卻又那麼陌生的人,他用請求、悲哀的眼神看著你,你問我那個人是誰,為何像一顆枯樹站在那裡這麼看著你,我想回答你,這就是你自己,未來的你自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悲哀所以用請求的眼神看著你,想請求你努力一點。
所以要不要轉行看你自己,你們覺得我是在勸轉,你們錯了。我只是勸你們再努力一點,別學我,不要讓以後的你失望,不要讓你的家庭失望,你現在有堆積如山的理由不去付出,那麼以後的你也有如汪洋大海般的失望在等待你去侵泡。
最後總結:
1、蠢是由三觀決定的,因為太蠢所以對問題選擇了忽視和逃避;
2、懶決定了你行動力不足執行力不強遇事優柔寡斷,跳個槽都比便秘難更何況轉行;
3、轉行注意成本,該成本隨年齡增長遞增;
4、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主動學習和總結
5、遇事果斷不要猶豫不決,今天說干就干,可以沒目標沒計劃沒方法,但是要邁出去;
6、機械行業知識迭代慢的特殊性決定了即便又蠢又懶但是仍然能有一條出路;
7、即便是不轉行也要注意豐富自己的知識,當然也要知道自己欠缺什麼知識才行,不能瞎學,畢竟蠢;
8、如果學不下去了,那麼想想如果10年前的你站在你面前你是否想抽他丫的,再想想10年後的你站在你面前會不會把你抽死!
遵循現在答題先交代答題人背景來背書:)
和之前各種高大上企業以及機械工程師世家出身的工程師不同,本人只是某二本末流院校機械專業畢業,進的也是很普通的製造業企業。(我覺得我感受到的機械行業狀況也比較代表普通的水平)
大部分工科院校都有機電學院,因而每年確實有幾十萬機械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以及專科院校畢業的技工。但他們一畢業大體就面臨比較低的收入水平。除了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上手以外,我覺得他們的收入水平也和國家機械工業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正相關的,中國只是「製造業大國」,拼的是人力成本,資源,做的是加工和裝配。產業鏈上附加值最高的設計,研發,品牌等都不在國內。
很多工程師一開始也是從「繪圖員」,即仿製別的成熟設備或設計開始職業生涯的。既然只能靠價格戰來奪取市場,產品僅僅是能用,利潤有多低可想而知(忘了哪裡看到好像利潤率5%~10%比較正常),這和中國十幾年來發地產動則X00%的利潤比起來,簡直不夠看。而管理製造工廠,組織生產,原料,供應鏈這些,付出的心力與蓋一個樓盤不可相比,何去何從不難抉擇。回到題目為什麼還在這個行業,我想其實和很多在某個行業做久了的(我做了七年了)人一樣,也許能換個行業,但總覺得之前積累的經驗都浪費了。另外某種程度上我還是喜歡這個行當的。男孩子從小喜歡玩具,喜歡武器或者之類的一些東西,長大了以後如果有機會做機械,其實換了更高級的吧。嗯,換個成人版的理由就是你參與制造的設備,產品,能夠存在於這個星球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是實打實的成就感。
另外就是隨著房地產盛宴的落幕,人們應該開始明白賺超額利潤是不可持續的事情,老老實實做一個可以積累,發展,能夠不斷持續的行業才是正常的事情。製造業符合這種特徵,而且如果願意,可以做成國外那種幾代人傳承的事業。
往大了說,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在於科技和製造業的實力,因為沒有辦法影響現實物質世界的東西,都沒有實際的威懾力(對,就是真實的暴力而不是刷鍵盤打嘴仗)。其他一些大神在國外的相關高校畢業,無法進的企業是那些?噴氣動力實驗室,洛馬,波音,普惠等公司,一些尖端材料,激光,凝聚態等等的實驗室或者相關高科技企業。說明了哪些算重要的東西我覺得不言而喻(此處不得不黑一下程序員童鞋^O^)
我覺得作為普通工程師,去不了軍工或者航空航天的製造企業,把民用的東西做好了也是對行業的貢獻嘛,而且某些民品的技術含量也不低。
最後我想說偉大的知乎眾程序猿,如果你們能開發出一套通用的自動化機器人的操作系統,安裝移植方便,人機界面友好,操作者編程簡便。說不定就能做自動化行業的微軟或者手機里的安卓呢。
(但我幾乎已經能預見到中國是做不出來這種東西了→_→)
————————分割,第一次補充這個題目應該不是勸轉行的吧,討論什麼轉IT之類的沒太多意思。
另外現在的所謂智能製造,只是比傳統的自動化多了信息技術的輔助,機械手之前只單純做動作,現在加入了視覺檢測等輔助手段,就是說做的有錯誤了,有辦法來檢測,有了反饋機制。傳統的機械機構設計,是需要加入現代的模擬分析等輔助設計手段,但那是更先進的輔助手段而已(之前的很多是經驗公式或者手冊),最終可行不可行,是否有效,得做實驗來驗證。說白了你拿軟體做出一個結果,只有實際樣機和改進的實物做出來了,才能驗證有效。這才是機械行業燒錢的地方,像之前很多答案提到的,你做錯了,很可能對整個項目造成損失,能不能有平台讓你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而對整個機械工業來說,機械結構和主體設計的改進永遠不會有盡頭,隨著材料,加工製造方法,力學結構的改進,機械設計會有更多的進化。如果一些人覺得之後碼代碼就能幹這行,那我也可以反推最後機械手等專業設備會有一個類似安卓之類的通用系統出現,操作者只需要使用各自機器人生產廠的APP就可以了,這種事情和使用手機APP一樣,難度會無限接近到傻瓜化的程度。而這些應用軟體,又不可能像生活類的軟體種類那麼多,那開發軟體這些人真的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嗎?(當然未來十年二十年趨勢小蝦米的我判斷不了,希望將來被打臉)
等到軟體開發的差不多了,反過來就會要求機器人的硬體結構,電機,減速器,機械臂載荷這些的壽命,可靠性。
另外說機械發展到極限了的,我想說的是隨著自動化設備的興起,以及智能化編程和控制的輔助,未來正是機械大發展的時代。上天下海,各種人類難以涉足但又有無盡資源和空間環境可以利用的地方,都是機械設計可以涉足的方向。反過來說我覺得中國目前的困境,恰恰是體量大,技術程度低造成的。
雖然限於目前火箭等航空器化學燃料動力為主要驅動方式發動機的限制,外太空航行成本很高,但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正是給空間站,海底實驗室和其他星球自動化基地建設提供了可能。這才是所謂星辰和大海正確的打開方式。
愚見認為只有把蛋糕做大了,人類才不至於因為資源發生世界性的大戰(⊙o⊙)
優秀的職業生涯從來都是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機械工程師也一樣,由於理論,工具,實驗方法等的進步(以及多學科的交叉影響),機械工程師所能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第二次分割,補充我想對機械專業童鞋說的一些話2017.03.10
上了網頁版根本見不到寫分享的按鈕……這意思我還是roll去回答問題,我嘗試分享我下面的目的1內容,軟體卡死兩次→_→)
看主頁有一些在校的機械相關專業關注了我,在此感謝大家(雖然我明白是希望看看我這種「老司機」關注哪些話題,看哪些資料之類來提高,但還是有突然重要了的趕腳⊙▽⊙)
以下為乾貨
——————————
目的
1.對於在校機械相關專業學生的一些建議
2.對剛畢業一兩年以內,對未來從業方向稍有迷茫的學校畢業生
3如果工作三五年還迷茫……這個我估計下面內容對你作用也不大
1 以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哪些課程比較重要?除了最基礎的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公差配合,金屬材料加工等等之外。如果從以後發展的角度,我希望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和基礎,並且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要有基礎(以後撿得起來而不是重學啊喂!)。
數學不是高數過考試,貌似在知乎上看到俄羅斯工科有劃分叫 力學與數學系 這兩個專業真的不分家。有幸看到《俄羅斯數學教材選譯系列》,知乎上也有這個系列的吐槽,但其中那本 馬爾契夫的《理論力學》,真真震撼到我,全部是很嚴謹縝密的數學公式推導。從立意上說,他提出靜力學是動力學中,外力為零的情況(我只看了開頭和編排順序)。這和我看過那種一上來先靜力學,再運動學,再動力學的順序不同,我感覺這是一種視角和理解上的高度。
(力學大牛們忽略我的看法吧,我知道先講靜力學容易入門,而且俄的教材數學偏難)————————感謝知友@Orlando X 指出上面這本雖然也叫理論力學,但理科和工科的理論力學是不一樣的。具體可參見本乎問題「理論力學有什麼作用」
但我想說的是數學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不是微積分考試這個層面……
至於為什麼力學過關,因為到一定階段(過了繪圖員和「逆向工程師」階段)你得開始優化你的設計了,強度夠不夠,得計算了來。雖然現在有各種力學分析軟體,但宏觀上的靜力學動力學怎麼分總得算對吧?(當然部分大公司有專門的力學分析人員,但你難道就滿足於別人說你自己設計對錯,而自己沒辦法驗證?)
我曾經參加某TRIZ創新思維培訓,雖然一屋子工程師里還有電氣和化工方面的,但培訓老師在黑板上分析一個高中程度的小球沿圓形軌道落入水池的力學分析根本是錯的,成年人也許是涵養好╭(╯ε╰)╮,沒有指出錯誤的,那種時候我感到的不只是尷尬……然後就涉及到軟體的問題了,二維三維辣么多,哪家強?
二維autocad,caxa, 三維的話solidworks入門簡單,UG,catia可以應付曲面,在你沒實際工作的時候,三維精通一種就夠了。 軟體用到飛起也沒用,關鍵你得讓你圖紙表達得好,出圖到一定高度,圖紙表達得是你的思維過程!軟體是手段,不是目的。機械要不要學電氣內容?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有興趣和毅力,學!當你達到一定高度時,你的綜合優勢決定著你的競爭力和專業實力。本乎上有電氣取代機械的呼聲,歡迎啊,真自動化智能化了機械也能搭順風車不是?
模電數電如何學?如果有可能的話:
一、去做實際的項目,知乎上有相關的知友敘述電氣的做哪些DIY,單片機這些的,可以參考。
二、如果你能混去給導師的研究生打下手,參與項目神馬的,應該更靠譜三、專業課老師水平有限,那知友推薦了MIT電工電子6.002,新浪公開課能搜到(想看的自己能找到,不想看給鏈接也白扯)還有機轉碼的呼聲,也歡迎啊。不說中國各種控制系統編程都缺人(水平有限),就說你能把數控加工程序弄明白,做模具你能生成刀路(數控機床走刀點位),年薪也不菲。要是你運氣好搞得定四軸往上的編程,白富美向你招手耶~
注意我說的是真的懂而不是半吊子。一些數控加工企業只需要那麼一兩個編程人員就能生成全部十幾甚至幾十台數控機床的程序了,剩下的操作員說白了都是看機床的,換換刀片,裝夾一下而已。你說你要是老闆,這種他走了工廠垮了的技術員你該給純利潤的百分之多少?我覺得現在學校的教育很大的問題:
(不只機械,很多尤其是工科相關專業) 教學脫離實際生產!!! 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的專業內容是用來幹什麼的,有些比如車刀前角、后角、附后角之類的概念,拿一堆PPT(看看裡面插圖顯示的直男感人審美,是不是感受到了導師所帶研究生的滿滿誠意⊙▽⊙)趕不上學生自己去車床看看車刀實際什麼樣,工人師傅怎麼磨的,角度為什麼有正負。(所以說這時候沒法去工廠的,看看網上實際教學視頻啊!騷年)要我說,最晚大三開始,想不想去工廠工作的機械專業童鞋都趕緊去找地方實習。
如果多見幾家之後你確實覺得不喜歡,輔修二專業也來得及,或者自習其他你感興趣的專業。 有志於從事機械行業的,通過對工廠的了解,也該對所學的專業課多了些感性認識,知道學了有用,學的也更有動力。(在這裡我不得不插嘴,你的學校和你的家庭能給你提供的實習資源真的很重要,這決定了你是去如手術室般乾淨的航空航天車間,汽車自動化生產線,還是幾十人髒亂差小作坊。有時候車間顏值真心重要。但相信我,父輩他們工作的工廠有時候連現在的一些小作坊的環境都趕不上,但他們艱難的開創了中國的機械工業,致敬!)而且實習更重要的是鍛煉你的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工廠環境相對單純,要是你連他們都不能相處融洽,我擔心你去面對利益有衝突的客戶時死得更難看。
再再者到你畢業時,企業實習的經歷是求職加分項,往俗了說起碼你的經歷為企業節省了一部分培訓成本(別笑,現在企業越來越少願意「白養」一個大學生一兩年,而一個機械畢業生頭一兩年能幹的事情真的很有限,之前私企等國企培養,現在國企很多也不景氣,就真不怎麼培訓新人了)。
關於去外企或合資,推薦一個我也關注的公眾號@史蒂芬 ,他的職業經歷以及推薦的天涯上那篇帖子很有參考價值
那如果不是北上廣,沒有那麼多外企之類的,推薦@蔣小壞 的公眾號,他的專欄也講述了內地老牌機床生產企業的一些實際情況,如果工作在二三線城市有年頭的國企,尤其是機械製造業企業,很有代表性。——————分割線4 03.12
我也瀏覽了其他一些關於機械專業就業問題的回答,我看了覺得還是應該在專業課以外,說一下我覺得對機械普通畢業生的其他一些輔助技能點:英語、分析軟體和編程,個人覺得應用頻率方面遞減。
各個學校的專業課程也許並不完全一致。我並不勸學生一定學習某種計算機軟體或轉到網路相關程序上。我只是覺得如果在專業課程之外有餘力,可以試著看看研究生或者已經就業的學長使用最多的程序語言,選學一門,打個學基礎,我想程序演算法上總有相通的地方,觸類旁通應有裨益。
分析軟體我只接觸過力學方面的,見過做分析的同事用ANSYS和ADAMS,僅做參考。
(因為如果發動機相關,比如還有分析熱場也聽說過有分析噪音震動聲場的,未來應該會根據不同用途有不同的軟體吧)英語其實是為了能夠看懂相關的英語資料,一般機械類學生英語都不是強項,但如果英語不錯,以後到了一定階段之後也許會有較多優勢。口語方面我還是覺得學不如練,找機會和老外多交流吧。
之所以添加這三項,也是不希望之前關於專業課的描述讓學生只專註於專業課,萬一以後不做技術方面呢?萬一以後行業有新的發展呢?所以希望還沒畢業的童鞋們多找機會接觸行業和外界,不要只局限於學校裡面。如果能有交換的機會,多爭取。能有與學長和前輩交流的機會多交流。很多時候人的選擇和認識都局限於個人有限的眼界和經歷,那麼,你的眼界越開闊,經歷的越多,將來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就能有更多的角度和思路,能走的更好!
注意::::::::::::::::::我所具說的僅供參考,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分析,有自己的思考。人生每經過一段時間,可能不得不對以前的認識和想法做出調整。甚至有些時候如果經歷大變故,會完全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說無益,去經歷吧。
——————————分割線第5 17.03.12 最後一次補充內容
補充一些對於機械相關專業課的建議。因為各個學校師資力量和學術實力的差異,有些學校的教科書和輔助材料是學校里的老師自己編纂的,老師本來也是行業內大牛,講的例子也是他們在參與的或已完成的某些國家項目,專業實力很強。那麼一定珍惜這些教材和認真聽課。
如果是普通學校,那麼選購的教材就比較大眾化。如果遇到那種選購的教材其中某些章節就是你的老師或者學校的老師參與編寫的。那……反正上課上這種教材,也沒辦法。我不是說書不好。但這種多個院校合寫,每幾個章節作者不同的書,缺乏比較整體的成書思路,也不利於書籍的再版和不斷修訂。
反觀一些歐美系列和俄的經典教材,成書的作者就是當時學科國際知名的作者,後來幾十年中,不斷由作者本人以及其他學科學術領頭人,根據新的進展,不斷對該書進行修訂。內容不斷完善並有深化和延續(如比較經典的德《機械設計》,國內翻譯了原書第16版)。如果有較強外語(作者母語語言)或英語水平的童鞋,可以試著啃一下這種經典的原版,各科目在知乎都有相關的推薦。原版翻譯有時候因為思維和表達方式的轉換,甚至本身翻譯者水平的原因(導師掛名,所帶研究生或學生翻譯)。質量就……(具體可以參看俄數學教材選譯提問下關於翻譯的吐槽,當然其中有翻譯的好的)。如果你能看原版,也就少了翻譯這些資料的二道販子的盤剝!
這裡推薦一個翻譯了MIT一個學科知名教授Alex Slocum機械設計原理講義的知友@tie-loathing ,他自己管理的網站 http://tie-loathing.com 有些時候在你構建一個學科的基本框架的時候,是存在眼光和高度上的差異的。工作的空閑時間還能堅持翻譯並整理出來非常不容易,而教授能夠把自己的講義公開出來也非常值得敬佩。如果有可能,到時學習以後可以發郵件感謝一下教授。
另外順便提一下各行業標準的問題。我們所學的《機械製圖》,應該說就是國家標準中,機械製圖標準的組合。其中一個系列下的標準,分別規定了圖線,圖框,畫法,等。因為教材成書時間的原因,有些書中的講述可能是趕不上國家標準更新的(當然你在企業里可能仍舊執行的是老國標或者企業標準,這也是希望童鞋多去生產或行業實習的原因。學校學的的基礎和原理,和實際生產還是有差距的)。
標準又可以聯繫到質量體系的問題,就是說產品的質量是靠一套體系和流程來保證的。如國內的ISO9001和汽車行業的TS16949。具體等你們接觸到就了解了。
就拿機械中的公差與配合來說,很多時候如果教科書不更新,學生還停留在二維平面用位置坐標(x,y)來描述位置。但尤其在現代工業中,執行的都是國外用位置度坐標控制點位的方法。也就是未來你可能會被培訓的GDT以形位公差為主體的公差描述。從原理的角度講,這種位置度公差的合格率(以某坐標點為圓心圓的面積)比單純的點位坐標公差(以坐標點為中心的內切前圓正方形),面積大了36%,理論合格品更多。個人認為形位公差配合是在進化的,為了越來越多的三維空間相對位置控制,當然這也得益於三坐標等測量手段的發展。(只是舉例子,當時我學的時候是原始的,這麼些年過去了不知教材革新了沒有)
國內標準的相關問題可以參見在問題
「為什麼德國製造口碑那麼好」下@kingOne 的回答,以及評論中討論的一些行業標準照搬的情況。國內的標準,尤其在一些行業空白中,直接翻譯國際標準,但有些翻譯的不好或不全。一些行業國內現狀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是以十年為量級的(以國內一些試製產品與國外已成熟投放市場產品計算)在學校雖然要掌握專業課,但不要認為能馬上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產中,之所以有實習期,就是為了銜接知識和實際的工作技能。
————————分割線3 2017.03.11
因為篇幅已經比較長了,目的2後來我就放到了我回答的另一個問題「機械工程出來到底是幹什麼工作」這個問題下面。我只是寫了學機械的能夠勝任的一些崗位,沒寫具體的細分行業,因為製造業工廠偏技術的崗位大體是相通的,希望能對有志於從事這方面崗位的同道有參考的價值。————————最後想說個我認為能有較大發展的自動化裝備——殘障、行動不便老年人的輔助外骨骼行走裝置。知乎上曾報道國外的一些大學已經研製出了相關功能的輔助裝置,主要用於腿部手術後的輔助康復訓練。並通過數據收集分析行走姿勢和肌肉發力的矯正。用在國內我覺得主要現在老年人口數量在逐年增加,很多60歲左右及以上老年人行走不便。也許到時能有基本功能款,比如只帶輔助功能的腿部外骨骼。以及功能增強的型的步態分析,肌肉輔助訓練等功能腿部外骨骼。我沒做過自動化方面的設備。但我覺得以國內巨大的老齡及國外的老年人,市場規模恐怕是百萬級別的。在一些不方便使用輪椅的場合,比如旅行等場景,會有更方便的輔助功能。
似乎難度在於結構設計的絕對安全性,與性能的可靠性。現在能夠實用化得益於電池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晶元等微電子技術發展。
期望能有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的工程師參與到這方面應用設備的開發中來。背景:本人機械行業從業23年,某外資製造業500強里擔任AP技術研發部門總工,從五六年前開始年繳個稅超過六位數。(當然和同時代同學相比,依然屬於中下階層,但是我已經很滿足於在魔都有著還算不差的二輛車和二套房。)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工程師,特別是機械工程師,是一個體面而輕鬆的崗位保證。你不要指望大富大貴,但是足以衣食無憂。
說實話,我現在在工作上用到的知識絕大多數都是二十多年前學的,在工作上,我唯一努力的是如何把所學活用在項目上。機械工程師和IT行業最大的區別是:知識不會每過幾年就被淘汰,不需要到了中年還要象小年輕一樣從頭開始學新東西!而且,說老實話,機械行業的項目周期遠長於IT行業,項目周期長就是變相的就業保證!周期長也代表著即使你偶爾犯了大錯,你的僱主不會輕易解僱,因為否則他就要冒再培養新手的風險!這有利於你從錯誤中進步。
手機打字太累,先說這些。本來題目說的是你為毛還在做機械工程師?然後不出所料的就變成了,你為嘛不去做碼農......
從學校出來以後哇,偶在一家機器人公司做機械設計工程師,做機械設計說實話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工作的前兩年,唯一能讓我平靜下來的事情就是坐在電腦前打開solidworks,手指在滑鼠和鍵盤上運動,閉上眼睛腦子中浮現出機構在不同狀態下的場景。
最開始工作的幾年,真的是長活的幾年,每天和小夥伴加班的八九點回家,要知道外企加班其實還蠻少的。每天晚上5點以後,當同事們都離開,才是我一天中最舒服的時候,因為沒有會議,沒有人會打擾到我畫圖。
做機械工程師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用一個巧妙但是合理的機構解決了別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不過由於機械設計的歷史真的是太長了,有好幾次我以為我找到了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但是卻發現可能十年前就有人想到了。
有一次,我們設計了一個新的機構,功能也測了,壽命也測了,都準備賣了,突然有一天發現有一個美國的專利和我們的結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正當大家在分析這個專利權利要求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專利申請的時間太久了,早已經過了專利保護的年限。
現在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對專利和創新都還挺重視的,所以作為機械設計工程師,很多創新可以通過專利的申請來量化,並得到一些獎勵,這點也很不錯。我離開前東家一年多了,偶爾還能收到專利授權的獎勵。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在這個時代,coding的能力應該是每一個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了,畢竟現在所有的設計製造都需要通過軟體來實現,擁有代碼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比如solidworks提供了二次開發的介面,比如很多計算工具可以自己通過軟體來編寫,比如一些視覺,控制,通訊相關的東西都可以通過python這一類易學的工具來實現。如果還僅僅停留在機械設計的畫圖的層面,太過於局限,而且很難不被年輕的工程師所超越。
如果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不論市場需要多少機械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每年從學校計算機系,軟體工程,和機械系畢業的學生總是那麼多,所以也不奇怪為什麼自動化會轉軟,機械系會轉軟。
除了軟體,其實市場上需要的工作崗位也很多,比如我們公司的採購和銷售其實都有機械專業出身的。所以也沒必要說非得做哪一個專業,被哪一行局限住。
人嘛,總會一直學新知識的。
想靠經驗越老越吃香?不行的,不是學軟體的不行,學機械的也不行,學什麼的都不行……
更新於 13-02-2017
我認真地看了每一條評論,能回復的都回復了;我也認真地看了其他前輩的回答,都特別的棒,反觀我這油腔滑調不實在的回答,見笑了!!
大部分的評論都來自在讀或剛畢業的迷茫的未來工程師們。所以我特意在加補一些內容,以證明我本來是個很正經姑娘。
嚴肅地說,我喜歡撒一些雞湯,因為主觀因素其實佔大部分,比如你對於工資的不平衡,那我就想從思想上幫助你緩和一下,去根!如果大家喜歡聽師姐我告訴你我三天三夜不洗頭不洗澡,沒日沒夜地忙著計算是用bolt connection好還是welding connection好;為什麼NX Nastran 不能一次更改所有mesh的properties這麼繁瑣而又悲催故事,師姐我也是可以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講個沒完的。
-很多小夥伴想知道歐美工程師的情況。
國外機械工程師待遇是不是好?美國我不知道,你們可以去邀請。以德國荷蘭為例,機械工程師屬於受尊重程度較高的職業。職業不分貴賤,我真是操碎心,要講多少次。工程師的工資屬於中等偏上水平,根據你處在的公司收益,高收入不太現實,除非你已經是senior級別的了。為什麼工資能在中上水平,因為機械工程師的門!檻!高!先不說你能不能在脫髮之前畢業,就是畢業了,你進公司以後大家發現你水平不行,你的Reputation就會下降,加薪無望;當你換公司的時候,對方HR或者經理會直接打電話給你所在公司,調查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不要以為換個坑就可以抹掉你的不良記錄了好嗎?這樣嚴格的系統保證了機械工程師的質量,所以在數量並不多且難度巨大的情況下,工資高一些,多!合!理!而且真的是越老越值錢!
關於讀博和讀碩士。
如果你不計較時間成本,不計較學費,多讀點書必須是好的,往往這些人以後會越做越好,你都不缺錢不缺時間了還來搞機械,你肯定是真愛阿!!那還擔心啥。如果計較成本,那早點出去工作吧,機械這行絕對是實踐出真知的鼻祖阿。你不去聽聽客戶抱怨,不去和DNV這幫搞標準審核的人打交道,你很難搞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產品的。你學的和你要做的不一樣?沒有關係,上崗以後的學習絕對不比研究生和博士輕鬆,你會邊學邊做的。研究生是在你本科所學基礎上,把知識應用到一定的領域去。比如composite materials,航空學院下有,材料學院下有,化工下還有,不要暈,換湯不換藥,他們是同根生,但是要往不同的應用領域去,你去哪個方向大致決定你畢業去哪一類公司。博士,這個除了搞實驗估計就是成天在搞數學了。你要是喜歡數學或者住在實驗室里搞修鍊,那博士非你莫屬了。
我這是下了班,沒有回家做飯,特意敲了半小時的。要是有批評也請看在我一片誠意和一個弱女子的份上,手下留情阿~~~~
我也問問大家,如果沒有搞調查就不要輕信,比如搞金融的工資高。我親戚的孩子畢業在家呆了快兩年沒有找到金融類工作;在銀行的朋友一個個也沒有說工資有多高;也有在投行工作的朋友,那累得都快成仙了。你們說的高工資,我聽到的很多是拿時間,健康和家庭幸福換得。而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這你都擠上去了,你也是很牛啊。
最後,鼓勵大家,有困惑有不平衡不服氣,都是正常的,這樣大家才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加油,共勉!
-----------------------------------
六年機械工程師。去年開始有朋友和老闆邀請我去做技術銷售和技術培訓師,估計是我太能胡謅了,目測此類情況會增加,用金錢誘惑我!!!但是,我頂住了!!!我是不會輕易告訴你,成為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是我的一種精神信仰這麼高大上的解釋的。
抱歉,我又開始流氓了。。。。
- 我性格偏內向(但是就是喜歡人多地時候廢話連篇),從小喜歡盯著電工師傅修電路,能看一天。喜歡研究現象背後的發生原理,喜歡總結規律。
- 我嫁人了,老公是搞什麼market, management , strategy, logistics, ,,,,.吧啦吧啦,好吧,原諒我搞不清楚,如同他搞不懂為什麼空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的分支一樣。我覺得家裡一文一武比較安全,以後孩子的數學物理我保證能輔導到高中,可以省很多錢。我的工作穩定,他就有更多自由度可以盡情投奔創業的海洋。老公的爺爺是卡車修理師傅,公公是機械工程師,當然到我這裡革命傳統不能斷!!!!!
- 常年工作在一切講邏輯講規則的世界裡,生活中不太容易被人忽悠,還能經常幫姐妹分析問題,嚴防不講道理沒有邏輯的蠢事發生。
- 廢話多了沒人看,主要一點,你認為工資多少算夠?年薪10萬,100萬?越多越好?1)我的目標是什麼,2)我目前能力有哪些,3)我能付出哪些,4)為了達到目標我需要付出哪些,我每個月都會在發工資那天森森思考一下,列在Excel表格里進行對比分析!然後我發現目前機械工程師是最佳選擇。
寫在最後:職業不分貴賤!但當人們問你:你是做什麼的?
你覺得哪種回答能讓你趾高氣揚充滿能量?對於我而言,我最驕傲的時候就是所有第一次見我的人都覺得我是搞藝術或者當美術老師的時候,我的回答是:我是機械工程師。
------------------
確切的說,我是個液壓工程師,但是大部分人都會把液壓歸到機械裡面,大學的專業目錄裡面已經找不到這個專業了,但是還是有一些學校在堅持辦這個專業。我就是其中一個的學校學習的液壓,在液壓行業里我們學校的人最多(這個一點都不誇張)。對我液壓工程師來說,我們會認為液壓工程師確實是和機械工程師最近的一個職業了,但是我們液壓工程師認為液壓不僅僅是機械,這裡不再闡述液壓和機械之間的區別了,暫且認為我就是機械工程師吧。
步入正題,為什麼暫且認為我就是個機械工程師呢,因為我本科時是學習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大學同學裡面目前是機械工程師的比例已經不高了,大多的是當了電氣工程師,變成液壓工程師的只有我一個人,再有就是機械工程師、銷售、領導、創業、船長等等,可以說幹什麼的都有。忘了說了我是09年本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典型的機械工程師預科班,這個專業就是機械工程師的搖籃啊,哈哈。
樓主問為什麼還當機械工程師,是因為從這個群體裡面轉到其他職業的人多。為什麼多呢,從我個人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機械工程師是個龐大的群體,首先機械是個龐大學科,每個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所掌握的知識在整個機械學科裡面就是九牛一毛,這是毫不誇張的。確切說什麼都是機械,什麼都是機械。有一些搞電氣的說是機械是落後的,電氣是先進的,電氣取代機械師遲早的。我對這樣的言論真的不想說什麼,請不要拿無知當個性,不要侮辱工程師三個字。
在中國高校裡面有兩大專業,機械和計算機,這兩個專業的較量從計算機崛起之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兩個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近20年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及網購的迅速擴張使得計算機專業佔了絕對優勢的上風,IT工程師(也有叫碼農的,這裡沒有貶低及歧視的意思)的收入確實很高,平均工資是機械工程的幾倍吧,而且起點高,辦公環境好,西裝白領等等,儼然小資中產了。反看機械工程師呢,近幾年製造業什麼情況大家都清楚吧,我就不說了,很多失業的、降薪的、拖欠工資屢屢皆是,確實很多機械工程師轉到其他崗位上去了,我見過比較多的就是轉電氣工程師和IT工程師。因為這兩個崗位缺人啊,並且工資也遠遠要高於機械工程師。並且還有關鍵的一點,機械工程師具備轉行電氣工程師及IT工程師的能力。
機械工程師是萬能的,機械工程師是有一定的電氣知識及編程能力的,很多機械工程師其實是可以自己設計一些相對簡單的電氣迴路,可以編寫程序的。機械工程師可以是產品工程師,可以是液壓工程師,可以是測試工程師,可以是工藝工程師,可以是維修工程師,可以是程序員、可以是電氣工程師、可以是高級技工甚至是技師,機械工程師是一個必須要掌握多項技能的綜合性很強的一種職業(此處只討論中國的機械工程師,不談國外分工細緻的情況)。還有一個奇怪現行很多綜合型製造企業裡面的領導基本都是機械出身,電氣、計算機出身的不多(不要談一些純粹IT的公司)。所以說機械工程師具備該行的潛力。反過來讓IT工程師、電氣工程師轉行干機械工程師試試,太難(不要談那些機械工程師轉行過去的),反正我是沒見過程序員該行干機械工程師的。
2、機械工程師工資低,為什麼造成這個局面呢,一個是製造行業的不景氣,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機械工程師也是一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很多不具備工程師能力的人也自詡或被稱為機械工程師,機械工程師不是製圖員,機械工程師可以是一個優秀的製圖員,但一個優秀的製圖員並不一定能稱之為一個工程師,很多公司裡面一些製圖員、測試員、技術員等崗位都掛著機械工程師的頭銜,拉低了了機械工程師隊伍整體檔次。還有一些企業對工程師認識不夠,企業把工程師僅僅當作指導生產的解決問題的技術員,意識不到工程師的重要性,當然這樣的企業不會有什麼前途的,必然註定只會成為一個小打小鬧的公司或被市場淘汰的公司。這家公司本身還據一定規模,什麼行政、採購、銷售、服務人員都是西裝襯衣、工裝配置,工程師僅僅工裝,不給西裝,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公司不會長久的,果不其然,兩個月後倒閉了,真的倒閉了。機械工程師的地位也不高,工資也低,還具備該行的潛力,為什麼還當機械工程師。
說說我吧,我還在當液壓工程師。先說說我的從業經歷吧,畢業後並不是一開始就干液壓工程師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個管理的崗位,有一定的壓力但並不大,遠沒有液壓工程師壓力大,操心多一些。我自我認為我那段干管理的經歷還是成長了很多,同樣也是彌足珍貴的。後來發現公司液壓這塊根本不受重視,工程師水平太差(我一直都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那時候我還不是工程師),所以辭職去了其他公司從事液壓工程師至今。並不是因為我有多熱愛這個職業,也並不是因為收入高,也不是因為我不具備轉行的能力。更多是一份執著的堅持,國內液壓這個行業太弱了,太薄弱了,大家都轉行了誰來堅持,我來。當然我也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這個行業的春天,我們這些一直堅守的人一定會大展宏圖。
知乎小透明,沒人邀,強答一下:)
背景:爺爺爸爸媽媽都是機械專業,本人本科和碩士都讀機械,畢業後在外企從事機械相關工作(不是純技術,偏項目管理)。 為什麼選擇機械專業:從小耳濡目染。報志願時,老媽告訴我她曾經學機械製圖學的很痛苦,擔心我遺傳她,沒有機械製圖的天賦,勸我去學金融。最後我還是讀了機械:)事實證明我真的遺傳了老媽,畫圖真的很痛苦。好在現在都用電腦繪圖了(這裡需要感謝計算機專業拯救了不會手畫圖的我!)。 為什麼仍然從事機械專業:完全同意另一個答主的說法,喜歡唄!目前在一家外企工作,相比後來轉了金融專業的同系同學,雖然薪水沒有那麼土豪,但在一線城市生活也絕對足夠(可能我比較容易滿足吧),而且工作環境比較友好,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相比於轉了IT專業的同系童學們,工作輕鬆很多,雖然忙的時候加班也不少,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可以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現在科技發展太快了,我爺爺和爸媽的時代,機械工程師就是設計圖紙,全靠手畫;我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強調機電不分家;後來讀研工作了,才發現有了機械設計,就有了電路,有了自動化控制,有了用戶界面,現在還有了工業4.0,物聯網,接著有了網路安全的需求...我的工作也漸漸偏向IT了,也許不久以後,我就可以回答知乎上「IT 女是什麼樣的體驗」的問題了。 選擇一個行業,有人因為熱愛,有人因為報酬,有人因為安逸。我的身邊有很多熱愛這個行業,努力鑽研的人,例如我的爺爺,老師,師兄師弟,他們感染了我。 我在上學的時候,也拿到過外語的第二學位,考了口譯證書立志做翻譯(可惜沒有offer),也曾經幾乎沒有編程經驗卻拿到了程序員的offer,現在各個學科有了越來越多的交互,轉行也更加容易,選擇也更加豐富。 利用上班路上和午餐時間首次答題,請大家多多包涵:)以下為補充回答:
謝謝大家的支持!收到了好多贊:)也收到很多私信和評論,關於是否考研,進哪個行業,前途規劃等等。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我是一個喜愛技術,但專業水平一般,知足常樂,對人生的規劃全憑感覺的人:當初選專業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學語言是因為喜歡,讀研是因為剛好有保研名額,找工作是因為恰巧和面試官聊天覺得挺投緣。我自己其實專業水平真的一般般啦,其實大家都比我優秀很多,僅憑几句話,很難,也不敢對各位的未來作出任何評價和建議。請各位師弟師妹同行們包涵!
再補充:不回答關於收入的問題,因為直接問陌生人收入是不是有點不太禮貌呢?換位思考一下嘛!況且每個人對「收入不錯」的標準不一樣:)我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所以不足以作為參考:)確實文筆比較像小學生啦,從小作文都沒及格過,誰讓我是工科生呢(攤手)
再再補充:突然意識到對於收入和考研的問題,我的答覆有點不太友好,畢竟寫這篇回答是想分享給機械專業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心得。關於收入:其他的幾個高票帖子的前輩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機械行業是一個靠經驗積累的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多少是帶著一些對技術的執著。總體來說機械工程師的收入應該算是中上游吧。我身邊的同學有進國企的,有外企的,機械專業就業選擇很多,汽車石油航空等領域都有。也有創業的,企業規模一年年不斷的擴大,超級厲害!大家的生活都很不錯,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工作幾年後,都成了工作中的技術骨幹,一家人過起美美的小日子,沒有聽人抱怨過說收入低,累成狗,沒有前途。在我心目中,這就是理想的生活了。關於是否考研:我身邊有一些本科畢業就出來工作的,因為工作比較早,所以職業上升的比較快;也有一些讀研讀博的,在學術道路上發展的更好。我也問過一些同行,是否後悔(沒有)讀研,並沒有人後悔過。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每個選擇都是好的選擇,做了決定就不要後悔。因為更重要的是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做了哪些努力,而不是選擇了什麼樣的路。THU機械工程專業博士在讀。
仔細想想,當初高考報志願的時候選擇了機械工程這個專業可能多多少少受了好萊塢電影和日本動漫的影響吧,尚且年少的我沉迷熒屏那一端威武的擎天柱、霸天虎、高達、初號機不能自拔。但是與其他的孩子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是,我羨慕的不是它們本身,或者駕駛著它們的主人公,而是創造它們的科學家、發明家。可能在那個時候,我的一顆中二之心便覺醒了吧,我懷著小小的心愿,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雙手讓這些威風凜凜的機甲真正出現在現實之中。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有朝一日這些將不再只存在於電影和動畫之中。
也許這就是每個男孩都曾經有過的一個夢吧。
更一點點:
機械行業其實不只是傳統的做生產線的,還有很多做家電、消費電子、汽車等等的結構工程師,所以適應面很廣。
這一行,特別是做設備的、產線的,由於技術迭代的很慢,基本上兩三年可能才能完整的做一個項目,但是能夠完整的跟一個項目,經驗其實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說三年起步是真的。如果平台可以的話,五年經驗就能做項目主管了。平台很重要。
我還是看好這個職業的。個人觀點,下一個十年的主要前景應該是自動化、智能化製造。做自動化智能化產線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以及相關的設備儀器是比較有前景的。真正的CIMS相關概念落地應用的十年。而且這一塊缺人才,缺能軟硬結合懂電懂機懂信息懂管理的項目經理。而且我的觀點同樣是,機械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是最容易接近這個職位的人。
大學生,特別是本科生,不要看輕自己。我感覺我接觸的每個師弟師妹,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士,以後都會是能獨當一面的人才。給他們一個學東西的機會,你只需要稍微帶入門,解答一些問題,教他們上手,很快就能把你問的啞口無言… 我帶的碩士,基本上我都是這麼給他們說的,你兩年的時間,我也就能教你半年,半年之後你肯定就得自己搞了,不是不教你,而且你已經超過咱們學校大部分人了。無論是導師還是師兄,只能輔助你判斷一下,不可能給你說對錯了。帶本科畢業設計也是,從來都不是現成的東西,至少是我們提出的一個想法,讓本科畢設的師弟盡量實現一下,可能是模擬,也可能是實驗,或者是軟體。雖然我們從來都不抱希望,但是迄今為止還沒失望過。每個人都能盡最大的努力把東西做好。
剛開始我教他們用excel處理數據,無論是函數還是vba,演示了一個例子,一個月之後用的飛起…感覺我就是給他們打開了一個大門,然後人家就給你看了個新世界…matlab也是,基本上不多久之後,你就會在他編的程序里看到你都不認識的函數和用法了,溜的飛起。更不用說什麼proe和abaqus了。
教了他們excel,abaqus,matlab,vb,LaTex,Illustrator之後, 我感覺我現在水平是最差的。師弟師妹們儀器對光比老師都快,三坐標操作的也好,應變片貼的越發完美… 不管會這些東西以後有用沒有,至少證明真的是想學東西,就能學的快學的好的。
抓住機會,把接觸的東西都學下來,很快就積累起來了,真的。
不要看輕自己。
---------------------------
經過測算,年薪15萬的996和年薪10萬的早八晚五一周五天差不多…
我只能說,人才幹啥都是人才。但是人才是不會啥都去乾的。 最後還是興趣使然。
程序員我也做過,編工業軟體,每天編程就處在打雞血亢奮的狀態,但是一旦結束今天的工作,有種力氣全部被抽乾的感覺…但是睡覺時卻不斷地冒出哪裡還要改一下,以至於會亢奮失眠。
但是做機床時,每當給出一個合適的參數,驗算之後發現很好的時候,感覺到頗有成就感。我會仔細的去欣賞。
給我的感覺就是做程序員好像永遠沒有真正的完成一個工作,總是要不斷的改啊改,卻沒有機會去欣賞作品。
可能我喜歡的工作就是那種80%的工作是設計出來的,20%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反著的那種。
可能我還是不適合當程序員。另外我也不曾是一個合格的程序員。
進入機械行業純屬偶然,記得高考考的不太好,心想著大專就學一門技術好了,於是選專業時,選擇了當時很火的模具設計,因為當時電視上充斥著各種職校的模具設計培訓廣告,而且身邊也有人在做這個行業,薪資水平也還可以,所以志願就奔著這個專業去。但後來因為這個專業實在太火,我的志願被調劑到了機電一體化。 當時的我還是太navie了,以為大學能學到東西,結果發現所有的課程都是淺嘗輒止,東一榔頭,西一鎚子。總結了一下,學到所有有用東西,只有UG,還有一點點機械原理知識。 畢業後陰差陽錯跑到上海,又陰差陽錯進了一家汽車玻璃公司,他們老闆前段比較出名。在這家公司主要負責生產型的非標工裝和設備開發。由於帶我的人第二個月就離職了,前期的時候真的是壓力山大,一是要管現場設備的維修和調試,二是又要開發一些簡單的工裝夾具,對於我這機械菜鳥來說完全是趕鴨子上架,就憑著學校一點知識儲備和自己的摸索和供應商的幫助,我漸漸入了門。開始自己能設計一些簡單的工裝和夾具,再後來,隨著公司推行自動化戰略,開始學習到一些自動化元件和設備知識。然後自己開發和設計的東西慢慢趨於複雜化。再後來看著自己設計和開發的東西能用在生產現場,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心中的成就感爆棚,正是這股成就感讓我走到了現在。
機械二字,簡直是悲聲一片,被認為成長慢、又臟又累又苦、又沒前途,被稱為機械坑,機械從業人員也被稱為機械狗。越老越吃香?那只是個美麗的謊言罷了,現在只能當作自我安慰!以上這些就是網路上熱議的聲音。
而且提到機械工程師,相信必然有人拿IT、互聯網、金融等高薪行業跟它做對比,雖然機械工作曾經也是各行各業中高薪的佼佼者,但放在當下,卻被IT、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無情碾壓,確實令人唏噓不已。
一起看看IT、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高薪的原因。
IT和互聯網行業:近些年發展之快令人咋舌,薪資也是水漲船高,月薪2、3萬比比皆是。之所以薪資如此之高,跟其公司性質有莫大關係,這類公司基本沒有什麼固定成本,最大的成本其實就是人,只需給他一台電腦,敲幾個代碼就能出來一款產品,就能產生效益,而且就能服務所有人,根本無需複製生產。所以公司的核心是人才,自然像程序員這類職業的工資就奇高無比了。另外,由於這些行業是新興行業,市場求大於供,所以像碼農這幫人就更有持無恐了,工資越跳越高。
金融業:說白了就是玩虛的,其特點就是擅長資本運作、善於運用槓桿,利用別人的資本幫自己賺錢,除了支付人才費用,基本沒有什麼固定成本可言,所以利潤奇高無比。其次,金融行業的高端人才薪水也奇高,動輒年薪百萬,甚至年薪千萬,而且團隊規模不大,所以被平均後,其薪資仍然輾壓其它各行各業。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你還在做機械工程師?
機械崗位工作是製造業的核心部分
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世界上很多產品都是「made in china」,而製造業公司的核心其實就是機械技術部分,因為產品是靠技術人員設計、加工、製造出來的,這就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離開它,產品將根本無法實現。在製造型公司里有研發部、工程部、生產部(注塑、衝壓、機加工)、模具部等等核心部門,他們都離不開機械技術,而這些機械類崗位就是學機械專業這幫人在做。
當今的機械技術工作並不是沒「錢」途,只是高薪崗位逐漸由原來的加工、製造類崗位演變成以設計研發類崗位為主,這是國家倡導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結果,也是機械技術發展的更高級階段,所以,抓住行業趨勢很重要。
當今機械技術應用非常廣,是個「鐵飯碗」職業
機械技術發展至當下,已經不僅僅在機械行業中用到機械技術人員,現各行各業都有機械技術人員的身影,機械專業也被稱為「萬金油」專門,選擇了機械專業,就意味著有了「鐵飯碗」,只要要求不是特別高,找工作真的是太容易。
除了傳統的機械行業如機械廠、鍛造廠等以車、銑、磨、刨、鑽、鏜、鍛造、鑄造、擠出、熱軋等加工、製造崗位外,機械技術人員其實還可以到整個製造業公司工作,如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玩具以及各種消費品、日用品行業,像大眾汽車、蘋果、華為、美的等這麼牛逼的公司,他們也有機械技術部分,也有產品開發工程師、工藝工程師、工業工程師、模具工程師等等主要技術崗位。
要想高薪,就要選擇高端製造業公司
近年來,在國家的倡導下,已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企業發展模式也由規模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春天已經過去,現在的高端製造企業,就是具有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具有先進品質管理理念、具有高知名度自主品牌的企業,具備這幾點的公司,機械技術人員收入不會低。
談到自主研發創新方面的進步,鄙人就有很深的感觸。當時是2005年前後,當時流行的是逆向工程,何為逆向工程?說白了就是抄襲!這種抄襲在那個時候是非常常見的,大量的抄數公司也在當時興起。但在當下,這個直接逆向的現象快消聲匿跡了,現在能夠感受到身邊的企業對創新的重視度已經非常高,包括外觀創新、技術創新。而創新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專利,現在國內每年的專利受理數量就超過百萬件(數據來自網路),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而且還一直保持高增長勢頭。選擇創新能力強的公司,機械技術人員的受尊重程度更高,那麼收入也絕不會低。
再談談品質管理理念方面,在製造業公司當中,汽車行業的品質管理理念是驚人的先進的,可以說代表著製造業公司的最高水平,其質量控制方面相當苛刻,很多車企要求CPK值達到1.67以上(沒聽過的請自行度娘),堪稱製造業公司的標杆, 像這種高度重視品質的公司,待遇也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值得機械技術人員去關注。
要想高薪,就要選擇有「錢」途的職位
機械技術領域包含的崗位非常廣,想要獲得高薪,就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既有前途也有「錢途」的崗位,而機械類崗位當中,最有前途的是設計開發崗!設計開發崗!設計開發崗!也是最有「錢」途的。設計開發工作,一般屬公司里的研發部、開發部,也有部分公司屬工程部,這些部門就是公司裡面的高薪部門。了解清楚這些,並努力向這個方法發展,你才有機會成為機械技術人員之中的高薪人士,你的前途和「錢」途都不會差。
機械技術人員的未來
在不轉行的前提下,機械技術人員其實有兩條發展通道:
1、純技術路線;
2、技術+管理路線。
至於自己到底適合走什麼路線?這就要因人而異了,這裡就不再啰嗦。
純技術路線:其發展通道如下: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技術專家。
技術+管理路線:工程師、技術部門主管、技術部門經理、技術部高級經理、技術部門總監、技術副總。
這兩種發展通道,其實沒有誰高誰低之說,工資待遇也是基本持平的,技術通道的最高職位技術專家與技術+管理通道的技術副總收入相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技術專家負責技術決策,而技術副總則負責人員管理。不管你選擇何種發展路線,只要發展到巔峰,其收入與地位都不會差,都不會遜色於IT、金融、互聯網等高薪職位。
IT、互聯網行業高薪的背後,或許也有辛酸的一面
IT、互聯網行業,無論是起薪,還是平均工資,都比機械技術人員高,這似乎是公認的,很多同是理工科專業的人員,經過短短几個月培訓就可以上崗成為一名碼農,工資立馬比之前高出一大截,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太容易進入了,而且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經驗積累,那會不會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呢?限於眼界,我不敢判斷。
其次,大多數公司的碼農加班卻非常嚴重,時不時曝出因加班勞累過度而導成人間悲劇,像這麼高的工作強度,你能透支幾年?你能吃得消嗎?我們看一個行業,不僅要看到光鮮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如人意的一面, 俗話說得好,想要人前顯貴,必要人後受罪。所以,我不會羨慕他們,也不會輕言轉行。
金融行業收入很高
金融行業,不可否認,部分金融從業人員收入非常高,收入碾壓其它各行各業,可是,這些行業高薪職位的進入門檻非常高,你知道嗎?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有把握成為那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嗎?很多人畢業就是失業,最後卻因找不到對口工作而被迫轉行的人都不少。
寫下這些,既不是勸留也不是勸退,更沒有黑IT、互聯網和金融行業,只是有感而發。當然,路永遠在你腳下,至於最終如何決擇,還得由你自己來定。別人能做的,唯有拋磚引玉的分析一下,選擇不一樣的行業,就有不一樣的風景,僅此而已!
同為一名機械技術狗,寫下這些與大家共勉!
瀉藥 @Esen
加個聲明:
這裡的回答都是基於我有限的的見識和經驗,參考時請自行斟酌。--------------------------------------------以下2017年1月25日原答案-------------------------------------------------
我在其他回答里提到過,我做機械工程師到現在有七八年了,雖然比不上知乎上各種海歸大牛的收入,但是留下來(說不上堅守,因為沒有所謂的堅持的難受之處),總還是有留的理由的:1、收入在上海,外企,做機電產品研發,收入還算可以,在整個機電行業來講,算不上第一梯隊,但也算中上水平了,不像很多軟體工程是那樣加班,也沒有金融業務員的業績壓力,收入也足以保證我在上海過得衣食無憂,供房貸養老婆孩子,有點小愛好,偶爾旅遊一下,生活還算愜意。2、大組織的機會有做其他東西謀生的機會,但是我沒有去做,因為跨國公司這種平台給你提供的視野,見識和機會不是中小公司或者自己做點事情賺錢所能比的。3、興趣我喜歡機械類的東西,從小就開始,愛動手,愛搗鼓,愛探索,對新東西充滿好奇,我個人的興趣和天賦非常適合做現在的工作。4、冷熱機械行業雖然不是熱門行業,也沒有很多熱錢湧進去,但是它是個必須的東西,有足夠大的體量,是也其他行業的基礎。即使在一個沒落的行業里只要你足夠優秀,依然可以從裡面獲得足夠你活得很好的收入,更何況機械並沒有在沒落,相反,國內的高端機電產品與國際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還有很長的發展之路要走,機械行業遠沒有走到建築橋樑公路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那樣的過剩程度。5、行業職業單純的說做機械設備這個行業可能不夠熱門,但是任何熱門的新興的只要有實體的東西都需要機械工程師這個物種。3D印表機,智能硬體,自動駕駛汽車,VR設備,共享單車,所有這一切的硬體架構都是機械工程師設計的。機械設計的經驗技能方法即使是所做的應用領域消失了,也能用來做其他的產品。換行業不換職業依然是未來可以生存的方式,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危機。6、做好自己做好自己,關注行業動向,不斷充實自己的能力擴展自己的眼界,任爾東西南北風。————————————————————————————————————————————
2017年1月27日更評論中有說倖存者偏差和行業尖子不具備代表性的,這裡聲明一下,我根本不算倖存者,也算不上行業尖子。看過我前面回答的應該知道我們學校,北京的一個二流二本。我們班畢業後就做機械設計的,到現在為止都過得挺好,沒有一個流失的,也都有房有車成家立業了,算不上富貴,小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包括兩個當時成績不算太好的,現在也做的挺好,自己負責項目的那種。所以我不是倖存者,因為所有的人都活著,且活得很好。上海做機電產品的外企數量非常多,我們公司只是其中一個中小型的吧,人數也不多,上海只有一百來人,我在我們公司也不算很牛逼的那種,所以說行業尖子肯定算不上。當然,國內的機械行業由於體量非常大,且很多比較老的企業,由於起步時整體人員素質及定位都不高,發展中也沒有調整策略,或者是只做附加值比較低的機加工代工這些,裡面有大量的機械從業者收入肯定是不高的。我們的供應商有幾十家,我走訪過得也不下二十家,業內的各個群體也有所接觸。一線普工很多都是初中或者中專畢業的,以及一些年齡比較大從業多年的操作師傅。這部分肯定不能和就題主所說的具備轉行做軟體開發這樣的智力、能力和進取心的人群來比。如果你在機械方面具備從事這個行業所需的基本技能,英語口語能進行一般交流,用花精力去學IOS的盡頭去研究ProE和AutoCAD,周末上培訓班學點第二外語什麼的,三五年的發展,絕對不會比做軟體收入低。那麼多機器人公司,醫療器械,自動化生產線非標設計的需求,個個工資都不低。目前在一家農業公司做機電產品。之前在一家制度特別多的機械企業,這個企業代表了我幸福的底線。總之我不管怎麼跑,應該還是很喜歡機械行業的。
一是和人打交道相對較少。二是自己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勝任這種職位綽綽有餘。具體到本公司,目前在這家農業公司,比起工廠來說簡直是天堂~食堂的菜很多都是自己種的,廚子做得也特別可口,公司相對工廠人性化很多,公司里的人也很自覺。
儘管工資只有我剛畢業的水平,但是業餘時間都是自己的,沒有什麼加班甚至自願加班~回宿舍洗個澡就回到辦公室,整理整理哈利波特的生詞,看看周易算算掛,學一下3dmax做點有趣的工藝品,學學英語日語,蹭蹭公司16M的寬頻,刷刷知乎,用辦公電腦打打lol。媽的,我簡直覺得夢想的一半已經實現了。
工作一個月下來,開銷就是買點零食和公交錢,一百塊錢都花不了。對於我這種無欲無求,喜歡自娛自樂的人,有些看不上程序員的生活。
————————————
泥萌這群剛畢業的孩紙~要多經歷風雨,體會一下生活的殘酷,不要妄想私信答主就能過上這種兢兢業業的養老生活~窩也覺得自己很惶恐的,自己一窮二白,被公司養著,說不定哪一天就被淘汰了。為了拯救這種一不小心午睡兩小時也不會被領導同事們鄙視的公司,我的眼光會比招我進來的人事還要毒辣的╭(╯^╰)╮
—————以下是一個普通機械狗在除夕前值班時候的夢囈———————
值班的活已經幹得差不多了(8點到8點半喲~),在我這種外行人看來,農學的活比起機械還是輕鬆不少的。趁著大好的時光和泥萌聊聊,一個極其普通甚至有些抑鬱傾向的本科機械狗所走的彎路。
我們學校是還不錯的工科學校,所學專業是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本來我是極其熱愛生物行業噠,但是最終還是耐不住家裡嘮叨選了機械。大學下來也沒學到什麼,嗯嗯,你們別哭,同是工科狗大家都懂的。
唯一值得自己驕傲的大概就是畢業設計。當時答辯導師們分為三撥,互相給對方的學生挑毛病。我當時課題主要是用ansys分析機架的剛度強度。輪到我時,我覺得自己做得很一般,但是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表揚。。其中一位尹老師說,我做的已經超過本科生的範疇了。哎呀,窩才不會因為這種表揚開心呢~最最最開心的就是負責我的唐老師把我的畢設ansys部分8個G全部都拷了下來,以備參考。這是我學機械最開心的一段時間,不過已經是快畢業了~想想以前和室友們開黑呀玩遊戲呀,雖然荒廢了學業,但是一點也不後悔,工科都是可以通過項目和平台(實踐)彌補上來的。我在工作後,再也體會不到這種簡單的快樂了。
畢業後就直接去了保定市的長城汽車。我當時也幾乎是懇求他們招我的。他們告訴我,我是獨生子,又在江蘇省,沒必要去保定。但是我本來篤定是去農機企業,然而,校招農機企業竟然不要我T^T學農機的孩紙們洗洗睡吧。所以之後考慮車企。現在回想,做機械的,如果對某個行業沒有執著的熱情,各個行業都是可以考慮的,什麼泵,光纖,電機,電動工具啦都是可以的,找個合適的就嫁了吧。
長城汽車也是我的前東家,網上也有不少噴子,說實話,長城給的價格還是不錯的,制度也是勉強可以接受甚至讓人享受的。當時在操場軍訓了一個月,每天十一點鐘睡,四點鐘起,吃著最難以下咽的菜。。等等,說好不黑的呢。後來去車間輪崗,約定一年,據說現在本科生兩年了?習慣了那種像操作工的生活,按部就班,無譽無咎。唯一的讓我不滿意的是考評制度。寫文章投稿就能加分,導致我這種與世無爭的孩紙就只能評個C,D,E。最後,調薪評了個E。總之,他的人事制度是
很不完善的。在長城工作的八個月多,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抽出至少三小時看書。四大名著和金庸全集都是在那個時候看完的,那時候的心境真的是留髮食肉未全僧。至今仍然很懷念吶。後來看了莊子,然後就覺得情投意合,趁著某日早霞的夜班下班,當天辦理了離職。
本來還有四個月就進部門,但是「活著是為了什麼」的困擾一直縈繞。那時候工作忙起來就是8個多小時,新車間拖地一拖就是兩個星期,站在工位,做5S就消耗了一天,總之總有亂七八糟的東西,讓自己看起來很忙碌。有時候想著自己的一天就可以看到十年後的自己,自己是否可以過得更加開心一點?工廠其實也不累,大多數人只是心累。說白了,多數人不離開,也只是混日子,混經驗,簡歷上好看一點。大多數的機械行業,大概也是如此。當然,也有機械公司很忙,忙到來不及心累。
對了,當時辦理離職的時候,是我八個月來和女孩子說話最多的時候(嚴肅臉)。
我離開,只是試著找一個新的環境,看看自己能蹦躂多高。然後~我就在家宅了半年。那段時間也試著寫點什麼,當家教,考事業單位(然後看了3500題,一道原題都遇不上,98個人爭一個鳥不拉屎的位子┑( ̄Д  ̄)┍)。其實就是待在家,無所事事,也看不下書。那簡直是災難一樣,最糟糕的時期。父母不會開心自己的孩子這樣頹廢,自己也自責這種自暴自棄。當時看到幾個好朋友都忙得像條狗,真是無比羨慕~沒有工作,就沒有了「踏實感」。
之後就在家鄉找了個工作。本科的學歷,機械相關的專業,找個養活自己的工作簡直是so easy。如果再強調一下,本科的機械狗們請務必高估自己一眼,你們是相對稀有的。在學校或許看不出來,在企業,在工廠,你覺得自己不思進取,毫無建樹,更多的人比你更low。或許你的能力還不如別人,但是學習的慾望會超過其他人很多。
請務必在心底保持這樣的自信。
現在的工作,我也看不清什麼前景,找不到什麼目標。但是相比於在長城汽車那樣森嚴的企業,我每天過得都炒雞開心~自己思考解決一些微小的問題也有點成就感~
年輕的機械狗們,請調整心態,找一個滿意的職位,找一個合適生活。當我在長城見到一位德高望重,寧靜致遠的老工程師的時候,我真心渴望成為那樣不卑不亢,溫潤如玉的人。不論是在長城,還是現在,這樣令人尊重的人都能遇到,我始終覺得蠻幸福的。共勉~有人為愛好工作。有人為理想工作。有人為錢工作。都很好啊,誰都為建設新中國添磚加瓦了。但你必須承認,真的有人願為愛好工作。他們說大人只看利弊,其實也未必。
生辰八字跟金融、軟體還有互聯網相剋。
對題主舉的機械學院變計算機二院的例子,我覺得沒什麼需要大驚小怪的。
現在你要是不會用電腦作圖、建模,你好意思說自己是學機械設計的嗎?總不會還有人只懂用紙筆作圖吧。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機械加工都引入了自動化,電子圖紙可以直接送進機器里,機器按照圖紙自動加工成成品,你要是接受不了電子化辦公,那也基本告別機械設計行業了。20年前我們一年只生產一百多台電梯,
20年後我們一年能生產一萬多台電梯。這都是流水線、自動化的成果,軟體工具在其中佔據了極大的比重。所以,在傳統工業行業,掌握多少的軟體實力,是區分一般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的重要因素。
--------------------
另外,我覺得題主對程序員的了解也很膚淺。你同學學習半年編程就可以月薪15k,不代表是個人就可以複製這種例子。你這個例子就和「學霸畢業給學渣打工」差不多,只能吸引眼球,不能拿來說明問題。
而且,15k的工作強度你了解嗎?據我了解程序員大多兩點一線,除了睡覺就是泡在公司電腦前,忙時每天凌晨才能回去睡覺,沒時間出去花錢,沒時間約妹子。
而我們傳統行業呢,八小時工作制,到點下班,加班雙薪;一年公休124天,還有7~15天年假。要知道,時間才是每個人最大的財富,如果工作佔用了你的大量時間,那麼理應給你更多的工資,這是應得的。以上離開了這行,啥也不會,房租要繳,衣食住行要花費,錢要攢,年紀一年年增大,不堅守,能咋辦?
謝邀
1,選擇堅守是因為每個人面對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條件的一種妥協,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並不是沒個人都有充分的選擇自由和條件。
2,選擇堅守是因為一份興趣所在,千金難買我願意,高興就好。
3,選擇堅守是因為職業的發展讓人有了超出工程師職位的自由和眼界,工程師不是一輩子的事情,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走上管理和領導崗位,這些職位雖然不會讓人大富大貴,但也可以讓生活多姿多彩了。
4,選擇堅守是因為知道每個行業都有其苦逼和無奈的地方,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忽略了別人的努力和艱苦奮鬥,只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
5,選擇堅守是因為我們有充分的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長處,也看得見自己的短處,有些事情註定與自己無緣,所以我們更願意讓人生活得更專註一些。
6,選擇堅守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每個時代都有與之對應行業浪潮,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幾十年,如上世紀四五十年底的軍人,六七十年代的工人,八九十年代的商人,現在的互聯網和公務員,都曾處在一個時代的浪尖,但也都曇花一現煙消雲散,如果你正好被時代選中,例如馬雲,那就不要辜負了這個時代,如果沒有被選中,那也需要一些甘於平淡的堅守,這樣的堅守才成就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多元化。
7,就轉碼農而言,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碼農行業的平均收入肯定超過傳統製造業,但是碼農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人生可能面臨更多的大起大落和未知旅程,如果你想做一個碼農,建議多規劃一下後二十五年的職業生涯,因為這是一個「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的行業,較高的平均年薪並不足以支撐你後幾十年的生活安穩,例如華為公司,前兩天看到一個帖子,一個39歲的員工被華為內退了,理由是年齡太大,而相應的規定是,如果你沒有達到一定的級別,基本上45歲就需要在華為退休,退休是一個好聽的說法,直白一點就是辭退,你覺得現在這個社會,有多少人可以在45歲前賺到養活自己一輩子的金錢,45歲後你的市場競爭力是什麼,你憑什麼能力去獲得下一份工作,這些才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笑到最後才能笑得最甜。
8,任何牛逼的行業或者個人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所謂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古往今來,莫不如是。互聯網紅了二十年,你覺得還能有多少年,下一個風口是什麼?你是否會成為那頭幸運的飛起來的豬,就是你已經是那頭豬了,風過後你如何著陸,這些都需要你去思考,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
9,這個世界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人,馬雲說「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不行了」,其實現在的中國全民浮躁,對名利的渴求瘋狂至極,我們已經經不起任何的等待,我們渴望年少成名,我們渴望一夜暴富,我們渴望一步登天,我們卻很少去想一想,我們憑什麼去獲得,用什麼去換取。葛優曾說「酒要一口一口喝,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所以我們需要適當的調整我們的節奏,把腳下的路走實了。
10,我們缺少發自內心的信仰,台灣的中國式管理學教父曾仕強說「中國人信仰實用主義」,什麼是實用主義,就是對我們個人而言實實在在有用的東西,我們就信仰,例如金錢,權力,關係等等,我們不喜歡那些虛頭八腦的東西,這就是中國人喜歡耍小聰明的具體表現。例如我們去寺廟拜佛或道觀問神,我們都是在祈求擁有更多,什麼發財,陞官,得子,長壽,多福等,而西方人進教堂通常是在懺悔,反思自己的過錯與不足,並期望獲得一種心靈上的解脫和安慰,而我們卻更多的是欲求不滿,這種差距是確實存在的。這也很大程度的反應在了我們職業的選擇上,那個行業好混,來錢快,我們就全都往那個行業擠,不管自己是否具備了去競爭的條件和能力,沒有任何發自內心的的一份堅守,我們唯恐自己會吃虧,最後這種跟風式的盲目可能真的讓你吃大虧。
所以,選擇一個行業,堅守一個事業,需要一份來自內心的信仰和平衡,同時也需要對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做最好的評估,而不是看到別人選擇,你也跟屁蟲似的往上湊,這種盲目會導致你最終的炮灰下場。1. 機械和碼農金融都不是我喜歡的工作;
2. 現在做機械的工資足夠我活的很開心了。所以幹嘛費那個力氣從頭再來呢?推薦閱讀:
※奇瑞汽車跟以色列集團合資的汽車品牌觀致(Qoros)的前景如何?
※中國南方丘陵地區農業為何不能借鑒日本農業從而轉向小型高度機械化?
※怎麼在機械行業堅持下去?
※大眾DSG變速箱的宣傳中,對換檔預判機制有一個盲點,到底是怎麼回事?
※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應該自學哪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