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時代之前的戰爭是怎樣的?

當時日本戰爭依靠的是武士還是農兵?與蝦夷人或者新羅百濟之間作戰也講究一騎討(武士對決)嗎?


謝邀~問題擱了很久,對不起這位題主。之前好像題主還在評論里要我答一下這題?當時我說近期沒時間後來忘了這事兒,抱歉。可惜就如我上次所說,我對這塊並不了解,只能強答一點我知道的。如果要問專業的話,請問@二米亞。人家是京都大學日本古代史的在讀博士,水平比我高到哪裡去都不知道了。。。

題主評論下的高人提到了白江口之戰,見於中國史料《舊唐書-東夷傳》,日本史料則收錄於《日本書紀》,我這兒就偷懶貼《舊唐書》中涉及到答主問題相關的這段(《日本書紀》pdf一下子找不到):

二年七月,仁願、仁軌等率留鎮之兵,大破福信餘衆於熊津之東,拔其支羅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柵,殺獲甚衆,仍令分兵以鎮守之。福信等以真峴城臨江高險,又當衝要,加兵守之。仁軌引新羅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堞而上,比明而入據其城,斬首八百級,遂通新羅運糧之路。仁願乃奏請益兵,詔發淄、青、萊、海之兵七千人,遣左威衛將軍孫仁師統衆浮海赴熊津,以益仁願之衆。時福信既專其兵權,與扶餘豐漸相猜貳。福信稱疾,臥於窟室,將候扶餘豐問疾,謀襲殺之。扶餘豐覺而率其親信掩殺福信,又遣使往高麗及倭國請兵以拒官軍。孫仁師中路迎撃,破之,遂與仁願之衆相合,兵勢大振。於是仁師、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帥陸軍進,劉仁軌及別帥杜 爽、扶餘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以會陸軍,同趨周留城。仁軌遇扶餘豐之衆於白江之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賊衆大潰,扶餘豐脫身而走。偽王子扶餘忠勝、忠志等率士女及倭衆並降,百濟諸城皆復歸順,孫仁師與劉仁願等振旅而還。詔劉仁軌代仁願率兵鎮守。乃授扶餘隆熊津都督,遣還本國,共新羅和親,以招輯其餘衆。

並沒有怎麼提到具體戰術。。。

一般說來,日本在平安時代前是採用軍團制的。即朝廷招募兵員,構成朝廷的「中央軍」,一旦戰事來臨,則組織「征討軍"前往鎮壓。但因為後來與唐朝,新羅之間不再發生戰事。因而這支軍隊很大作用就是對抗東北的蝦夷人(而題主提到的武士之間的「一騎討」,實際是在律令制軍制崩潰在地領主興起後才發生的。此時期的戰鬥形式從以前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變成小規模的游擊作戰(騎馬武士帶著自己的郎黨)才產生的。因為只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才會強調個人的武勇)。

第一點,律令之下的日本軍隊是存在訓練的。兵士會被要求操練陣法。在《日本書紀》里提到各國陣法的教習。而為了練習,指揮軍團士兵,像指揮器具 「凡置軍團,鼓兩面,大角兩口,少角四口,通用兵士,分番教習」 。具體情況在第一篇文章中。

第二點,就我非常粗略地翻過《日本書紀》的一些片段,我可以確定的說,那時候打仗也是會動員附近(領地內?)農民的。動員農民守「城」,而這也說明,圍繞「城」進行攻防也是那時期重要的戰術。當然,這個「城」和戰國的「城」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概念。

第三點,那時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幾乎一人一幅。而只配備少量騎兵,主要戰力都是步兵。具體情況在我給的第二篇文章中。

第四點,那時候日本有弩,據說是攻城用的。因為一般我們熟悉的那種弩,目前並不能確定在在律令制前是否在日本被積極的使用。「律令制を導入する以前の日本において、攜行型の弩が積極的に運用された形跡は確認できない」。具體情況在第二篇文章中第21頁。

第五點,那時候也存在軍事功能的要塞,叫「柵」。為了對抗蝦夷,當時在東北地區造了很多這種防禦工事。這個在《日本書紀》和《日本後紀》里多有體現。

最後,想到五十嵐基善教授的這幾篇文章可以幫到答主,我給個pdf鏈接吧:

http://dornsife.usc.edu/assets/sites/63/docs/2013_Meiji-USC_Exchange-Igarashi_handout.pdf

http://www.kisc.meiji.ac.jp/~jkodaken/jpn/activity/publication/pdf/kodaigaku_vol5/igarashi.pdf

http://www.kisc.meiji.ac.jp/~jkodaken/jpn/activity/publication/pdf/kodaigaku_vol6/igarashi.pdf


推薦閱讀:

安倍晉三能兩次當選為日本首相,其安倍家族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為什麼日本不像崇拜大唐和美國那樣崇拜擊敗了自己的蘇聯,反而欽佩仰慕手下敗將英法德?
為什麼在日本民間的妖怪傳說中,「怨靈」的形象格外多見?
為何會出現類似日本APA hotel明目張胆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現象?日本右翼分子能量有多大?
在日本觀看巫女神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