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是對是錯?


中國教育的問題,並不出在學生壓力大,學習時間長這些表象上。一個成功的教育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如果教育真的成功了,學生學習的時間會更長,不過是自願的。

我們的社會流傳著學習無用論,人們津津樂道地討論著某某小學沒畢業的同學開了豪車當了老闆,某某碩士博士同學找了一份穩定但工資不高的工作,然後下結論說,瞧,知識有個屁用。

知識到底有沒有用?

有沒有用?

不用想了,這個答案難道不應該是脫口而出么?當然有用。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

1. 學生為學習而學習;

2. 教育體系本身的理念不對。

第一點,我們的現狀是,學生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教育家陶行知的基本理念是,學以致用。為什麼很多人發現,工作過程中學習的一點點知識,要比在學校學了幾年的知識有用?很簡單。因為工作中學到的知識,立刻就用到了工作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而學校學的知識,我們完全不知道將來它能用到哪裡。學的時候一臉迷茫,考完試一臉困惑。

你體會一下,身邊的朋友,他們考研考博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尖端科技嗎?他們出國是為了很好的學習環境嗎?他們很多人恐怕只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然後折中地選擇繼續讀書。

可是我們為什麼讀書?我理解的我們讀書的原因,應該是我們想要深造,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有更深刻的認識,追求更豐滿的知識體系。

然而,當然了,大家想的是,讀個研究生是不是好找工作啊?

所以第一個原因,學生沒有培養起學習的興趣,有外力的時候學的很苦,沒有外力督促的情況下就陷入了無所事事不學無術的狀態。所以不是學習沒有用,而是你根本就沒有學會學知識。

但是這不只是個人問題,和社會,和整個教育體系的培養理念有關。所以第二點,教育只停留在教給學生知識的簡單層面上。素質教育不只是讓學生多動手,不只是減少學生壓力。

我們現在做公司,總要有個理念,比如谷歌Don"t do evil,比如蘋果Think different,這是我們做事的基本信條,我們從事教育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還真不應該是科研領域的創新,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讓知識變得有趣,讓學生愛上學習,能夠自發地學習。遺憾的是,教書育人,在學校,大學校園裡,是最無用最沒人關注的地方。你受學生愛戴,能把最後一名教成第一名,你能教出偉大的文學家,科學家,優秀的導演和醫生,可是抱歉,這和你晉陞沒有半毛錢關係,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大程度上受你的科研成果,受你會不會人際交往,有沒有後台影響。你教書教的好?呵呵。

所以教師無心教學,學生自然也無意學習,打打遊戲多舒坦。

教育的理念,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老師的職責,應該是試圖讓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

所以你看,學生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問題,很多學生到22歲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盲目跟風考證,拼學歷,最終沒有一點真本事。老師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問題,老師一個個只知道申請項目圈錢,沒人把精力花在教學上。教育體系有沒有問題?當然更有問題,整個體系讓擅長教學的老師掙不到錢,而且還要用高考知識點等等一系列考試來束縛老師和學生。社會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問題,我們在討論名人和富翁的時候,總是提起某位歌手,某位演員,某位商人,而辛辛苦苦奮鬥在科研前線,為社會解決了實際問題的科學家們,每日筆耕不輟的文學家們,可曾有過相同的待遇?我們輕鬆給直播的美女¥1314,但我們給值乎的知識分子6塊錢聽一次演講就覺得,媽蛋,以前都免費現在要收費了,你們這幫知識分子吃相真難看。

所以問題在哪裡?問題在於我們的知識分子沒有與其知識儲備量對等的地位和財富。當我們給了知識分子足夠的尊重和財富,當我們給擅長教學的老師足夠的發揮空間和晉陞空間,我們的教學才能變好,學生從此熱愛學習主動學習,這才是一個教育健康的社會。

你要問,這些都是空想,目前我們能做什麼?我的觀點是,從我做起。作為老師,我上課從不點名,內容不必拘泥於教科書,我希望用自己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讓他們覺得學習很酷很好玩。如果以後自己的能量越來越大了,就像馬雲說的,其他人不主動變好,那我們就讓他們變好。

以上大多只是理念和空談,沒有提到具體的措施。對教育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交流交流,也許可以一起做一些都學生有意義的事,讓教育變得更好一點點。


謝邀。

教育是政治的延伸和表達。所以很多人黑中國教育的背後是黑體制。

基礎教育是普適性教育,也是國民教育。從2004高考制度及教改以來,教材變革的最大問題,從講政治講文化,變化為講文化講政治。也就是政治正確的影響力仍舊,但是表達方式更為弱化。

但是由於經濟發展、地域文化、教育考核制度原因以及教師水平的參差不齊,將可直觀化的分數作為考察標準。作為選拔性的高考本身就有自主招生、提前選拔、推薦招生、普招統考、自考、網路教育等方式。

同時,多所學校也在開設本地課程,網路課程,素養課程,以及鼓勵學生團體參與社會生活。

中國教育的槽點是對教育管理考核單一,分數論,造成了教育資源集中。重點校進入良性循環,教育局資源、生源、家長資源、社會資源都會傾斜。

歪一下樓,某讓明星做學生的學校,多半是當地的名校,那不是中國教育的平均狀態。

另外,就是對教師的薪資待遇及考評制度行政化,高校已經在逐步改變。中小學還積重難返,收入不高,吸引不了優秀人才進入,再加上偏遠山區學校。更需要老師的奉獻精神,能否不需要風險,而是讓更多人去主動選擇呢?利益驅動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PS:吐槽教育,是希望有所變革,改變的更好。體制不一定和所有人有關,教育卻和眾多人有關,且改變人更多生活選擇的可能。


教育對於國家而言就是一種選拔機制,你說現在中國教育好不好?對於世界工廠語境下的中國,顯然是達標的,至於現在推「中國製造」推「萬眾創新」,會不會有些改變?暫時不明確。

教育對於你自己才有「培養」的含義,說白了只有對你自己,才存在是否有創造力,是否壓抑天性的問題。

社會統一提供的永遠是保底,在保底的環境下,自己不加大投入(不單指金錢)就指望脫穎而出,必定陷入痛苦的深淵。


所以只要輟學就能成為一個自主、創新、家庭和睦、一天能睡十二小時、不近視和高收入的人了嗎?


從現實的角度,中國目前是恢復科舉制了, 中國沿用了幾千年的制度,現在繼續使用,直觀就可以判斷是落後的。我們現在整個的教學體系是借鑒於西方文明而建立起來的,和以前相比具有很高的先進性,然而我們用先進的教育體系,卻在維護著一個最終目標——科舉制,這個幾千年都沒有讓我們走入近代科學的落後制度,面對工業文明,它能起到什麼作用,可想而知。

現在的教育就是為了科舉制而普及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是抹殺想像力的一種教育。現在所謂的優秀教師,恰恰是抹殺想像力,淹沒天才,違背現代教育方向的最不合格的教師。因為他們根本不注重於講課,著重做題,他們更像工廠里的車間主任,嚴格地說,他們不是學生的教育啟發者,他們只是學生的自習自律的管理者。看著他挺辛苦,其實他沒有付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付出的腦力勞動的辛勤,這也就出現了現在的教師,上得了講堂,也上得了酒桌,也去得了舞廳,滿腦子私心雜念,卻也能做到很高的升學率。這裡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一個教師讓學生做了一萬道題,考試是從二萬道題里選100道題,如果在他的一萬之內,那麼他就成了優秀教師,如果在另外一萬道題內,那麼他就白「辛苦」了。然而,這裡面還有一些總能「幸運」的在一萬道題之內,當然這個幸運是個關聯的幸運,「幸運」的學校,「幸運」的生源,「幸運」的老師,當然就有「幸運」的結果。然而科舉制所造成就的「人才」,就是自古以來中國人說的「書獃子」,因為這種應試教育,恰恰是抹殺天才,造就書獃子。因為所有這些應試內容是什麼,我們稱為知識的,也就是經驗知識,也就是說這些都是人類已經想過、做過、並落實了的一種經驗,這個裡面沒有任何想像力的成分,它只能維持社會需要,它不能引領社會進步,因為它畢竟是過去的經驗。當然,想像力是要有基礎的,這就需要教育,但是教育不是在複印經驗知識,而是以經驗知識為基礎來啟發想像力。考試要不要,當然需要,因為它是個考核標準,如果不是在應教育下的考試,它對人才的脫穎而出就有一個積極的作用,反之,它就會產出大量的書獃子。天才和書獃子不同的地方,天才善於思考,書獃子善於儲存「記憶」(經驗知識),這樣,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適應不同的道路。

對於經驗知識,天才對於每個問題都有自己的問號,而且他會有延伸的思考,而書獃子他沒有任何問號,他的思維習慣就是儲存。天才接觸的知識越多,他的問號就越多,他的思考越多,書獃子只要給他,他就儲存,儲存的越多,他的思維空間佔得越滿,他就越呆。然而這個應試教育,根本不給天才任何問號空間、思考空間,拚命往裡塞,他具有天賦的思維空間就這樣被破壞了。書獃子不一樣,越塞他考得越好,結果他勝出了,天才淘汰了。再看科舉制的結果,書獃子進了公科,天才到了民科。這種科舉制的體制大家都很清楚,到了民科就等於告別科學了,書獃子不傻,他知道自己就是個口袋,裝進去什麼就是什麼,掏不出別的東西,他們很快就形成一種壁壘,美名曰「學術圈」,每個人提著個口袋,相互比一比,看誰的口袋裝的東西多,在一起把酒論英雄,繼續專業抹殺智慧,維護科舉制給他們帶來的榮耀。這就是他們讀書破萬卷的目的,做人上人,過優越的生活,他們現在不是這樣嗎?他們根本就沒人為科學。科舉制的不斷完善,讓書獃子完全把持了,從某種角度來說,書獃子和天才勢不兩立,:如果說科舉制,起初是間接抹殺天才,現在是直接抹殺天才,這就是科舉制的結果。就中國所產生的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你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樣教育體制下出來的。

:教育,尤其是工業文明出現後的教育,就是經驗知識的一個普及,起到一個啟發作用,考六十分和考一百分,他們的想像力是一樣的,放棄應試教育,打破科舉制才有出天才的可能,因為天才的思維特點註定在應該教育中被淘汰,也就是說,放棄應試教育,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天才出現,但是不放棄卻能百分之百的不出天才。但是,現在看來很難,因為書獃子完全把持了,你看國家三令五申的提出應試教育的弊端,但是教育界沒有任何的鬆動,這已經是銅牆鐵壁了,這種現狀不改變,諾貝爾獎無緣。這是從現實角度,從表面來看。

:從事物本質來看,有什麼樣的主觀概念就有什麼樣的表現(我們往往錯誤地把主觀概念認為是哲學)。我們中國,是第一個產生哲學授予的地區,是現代人類產生的地方,現代人類是從中國大陸擴散出去的,不是從什麼非洲出去的,這是我定義的。因為,現在的中國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概念依然頑固著最初 人類領悟哲學授予而形成的主觀概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強大帶有人的主觀概念,通俗地說,也就是具有最初人類的影子。隨後人類出現了以佛教形式為表現的哲學授予所形成的主觀概念,以聖經為表現的哲學授予所形成的主觀概念,和以伊斯蘭教形式為表現的哲學授予所形成的主觀概念。

這四次哲學授予所啟發的主觀概念方向,如果簡單地說,就是四句話,人類最初以拜物教為表現的主觀概念方向——我要成為人,成為最厲害的人,我是世上的唯一(重要),其本質就是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強大、自我創造、自我決定、自我存在為方向概念;佛教是在修復拜物教所產生的人獸的影子,他的一句話就是:我要是什麼樣的人,我為什麼存在,我要尋找我的存在;聖經的出現,是人類一次偉大跨越性的概念轉變,他對人類最初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做了一次脫離,他的一句話就是:你不是你認為的自我存在,你是被創造的,萬物也不是為你客觀存在的,也是被創造的;伊斯蘭教的出現,是在修復聖經出現後的一次回歸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他的一句話就是:創造者是唯一,不能刻畫,這就再次確定,你是被創造的,不容動搖。 人類從最初到現在,這四次哲學授予所反映出來並形成主觀概念的方向,所應對的現實社會,也就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我們現在的社會形式。不能說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如果按我們的主觀習慣非要做個確定 的話,那麼就是最初的以拜物教為表現形式的和以聖經為表現形式的是人類兩次偉大的跨越,如果聯繫起來看,從最初的「我要成為人」,當然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起初的人類來說,這是最偉大的跨越,它標誌著人從動物中脫穎而出,有了區別於動物的思考,「我要成為最強大的人,我是自我存在,我是唯一重要,然後就有了想像力,我要像石頭一樣堅硬,我要像大樹一樣挺拔,我要像獅子考慮一樣勇猛」,這就引發了拜物教的表現形式,雖然是一次偉大的跨越,但是它讓人變成了人獸,發展下去將會自取滅亡,因為每個人都要成為最厲害的人,每個人都是自我唯一存在。佛教出現,就是在修復這個人獸的狀態,一個自我思考,就有了最初的社會規範,也就是有了最初的社會狀態。但它並沒有脫離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只是修復了它。到了聖經,就做了一次脫離,通俗地說,相對徹底地擺脫了人獸的影子,進一步加強了社會的狀態,一個:「你是被創造」的概念方向,就擺脫了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 這就大大拓寬了思維空間,而不以自我為絕對,對事物的判斷,而是置身於被創造的萬物來看待事物。這就是工業文明最初的概念基礎,置身於被創造的萬物中,思維拓寬了,就認識到物與物的作用,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所認為的我作用於物,這個就是工業文明的啟發概念。形象的說,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就決定我們以自我決定性為標準,我們用我們的手拿起石頭拿起木棒,我們用我們的手去改變一個運動,一切都是以我作用於物。然而,產生「被創造」這概念就改變了以自我為決定標準,而是以創造、萬物的共同存在為標準,那麼他就發現了除我作用於物之外,還有物作用於物(機器),這就是工業文明的最初概念(理論)。伊斯蘭教在這次概念轉換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 為它修復了脫離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又回歸到我為中心的主觀概念動搖,堅定 了脫離。

那麼,現在再回來看看我們,我們就是那個最初產生現代人類主觀概念的區域,按照事物延續的邏輯,當然,這種主觀概念在我們身上體現的是最多最頑固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受到了佛教、聖經、伊斯蘭教的影響,也在逐步的擺脫當時人獸的狀態,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完全擺脫了人獸的影子,因為我們的發展是在人類不斷進步不斷出現的主觀概念的影響下的改變,沒有通過領悟哲學授予,做一次相對徹底的脫離主觀概念,所以,那個最初的主觀概念,在影響中不斷地完善、保存並頑固,這就是我們極端的自私,極端的妒忌、仇視智慧的根源,因為我們現在依然受著那以自我為心自我強大的主觀概念的那個人獸影子的支配,因為我們概念中的自我存在、自我決定就決定了我們的絕對自私,因為我們的自我強大的概念,就決定了我們仇視任何人的強大,就決定了我們的妒忌,因為我們知道,人強大的根本是思維,所以我們就仇視任何能表現出智慧能夠強大起來的人,這就決定我們仇視智慧。

:看看我們的表現,拿歐洲人做個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問題。歐洲一個智慧顯現,會被他們認為,這是創造者(神)通過某個人賦予他們的智慧(這個理解是對的,不是迷信,它更接近於本質,相信被創造是對的,相信思維是被創造也是對的,相信神的歐洲人開創了工業文明,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我不知道有些人還需要什麼樣的答案),他們會一呼百應,一個智慧,會迅速普及下去。反觀我們,一個智慧的閃現,我們會群起而攻擊,不是一呼百應,而是大辯論大爭論,就是在爭你智慧還是我智慧,根本不懂「神是智慧的,人頂多是愛智慧」,智慧是被創造的,我們的自我存在就決定了我們認為,智慧是自我創造的,:所以我們就比智慧,自我佔有智慧,我們自古以來沒有抄襲這個概念,一個美好的智慧出來,我們做的就是抹殺他,佔為己有。

自古以來,在科舉制的公科的維護下,這些書獃子就抹殺智慧,然後佔為己有。再看看我們的歷史上,儒家思想也好,道家也好,他們根本不是最初的智慧閃現,他們都是編纂者,跟現在於學術界如出一轍,說本質一點,就是抄襲。因為,你看儒家和道家,它符合一個匯總編纂的邏輯習慣,這是一種平面邏輯習慣,不符合原創創造性立體邏輯思維。就以道家的《道德經》為例,起初,他的概念已經觸及了事物的本質,如果在一種一呼百應的狀態下,這種思維方向能夠拓展的更遠,結果,在抹殺和抄襲下,一個已經開始釋放的想像力,被抄襲編纂者編回了主觀概念中,一個美好的的想像力沒有踏上征途,卻讓抄襲者劫回了原地,玄了又玄,玄了幾千年,也沒玄出地球是圓的,也沒玄出個太陽系。我們現在很多人重新解釋它的深奧,它沒你想得那麼深奧,它是一個美好智慧被抄襲者劫後餘生的表現,深奧在於你把歐洲人玄出來的概念玄進去了。

我們到現在一直頑固著我們頑固,一直不是不相信,只是不知道,你是被創造的,你的智慧是被賦予的,否則你不會熱衷於你智慧還是我智慧,你厲害還是我厲害,因為你不知道是創造者的厲害,這就是你自我為心的結果。那麼現在我就說,智慧源自於什麼?萬物包括我們的存在,要遵循有存在的方向,萬物在運動中存在,不是你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決定的自我存在和唯你存在,存在就要遵循物質存在運動的決定性,這個決定定義為意志,意志決定了存在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你認為的智慧的源泉。它是萬物總的決定——意志的體現,那麼就關聯出神是智慧的,人頂多是愛智慧,自認為自我智慧、自我存在、自我決定,並不能讓你變的智慧,而是讓你看起來象一個原始人那樣簡單,之所以你現在看起來不像原始人,不是因為你的智慧起了作用,是人家真正智慧的結果對你的影響,也就是人類主觀概念對你的影響,維護了你的發展屬性。如果把這些人類不斷產生的主觀概念拿走,你憑自己,就是個原始人。因為你不知道愛智慧,你沒有真正獲得過智慧 ,只是受到過影響。就從現實來看,如果工業文明不對你影響,你現在也不知道工業文明是什麼。因為,你不相信,其實是你不知道,你包括你的思維,是被創造的,你永遠不會置身於萬物之中,追尋萬物的規則,你永遠不知道物作用物的存在,你會一直堅持自我作用於物。不要去認為,沒有影響你,你同樣可以開創工業文明,那是我們犯了一個抄襲的老毛病,只不過是概念抄襲。現在看得很清楚,工業文明對我們廣泛的影響。我們在工業文明中,只能重複,其本質就是抄襲,沒有任何的思維拓展。 只要我們在你厲害還是我厲害、你智慧還是我智慧中陶醉,那麼真正的智慧美好的想像力就會遠離我們,我們只能在自相爭鬥中等待別人的影響。


在中國的大環境下是對的,也是必然的。人多資源少且不均能怎麼辦?別跟國外比,我在國外,我兒子小學一個班十幾個人,幼兒園全園也沒有四十個孩子。跟中國一個老師管幾十個孩子的質量能一樣嗎?也別怨制度,擱誰13億人也玩不轉。是個死結解決不了。


想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幼兒園學小學的,小學生學中學的,中學生學大學的,大學生不知道學些什麼,最後黨中央再來幫成年人補習幼兒園的


說壓力大的人,內心對學習其實抗拒的,真正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就能沉浸地把它拉拉到世界級水平。

有多少人人是被迫要學習,傳統的觀念是學習無用論,最近的言論又指向無能

術業有專攻,

別人年輕有興趣,你打遊戲,看綜藝,好像有無下限的時間和資源可以消磨。

長大後


對的。至少高考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也給了我們這種社會底層的人能翻身的機會。


怎麼算對錯?

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回答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解釋。

對於個人,對於社會,對於國家,對於教育本身,它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家庭的持續下去也只因孩子成績好,以後有出息」

你說的不是很明白么?成績好,以後會有出息。不論怎麼減負,只要讀書還能改變命運,傻子才不玩命了。

「中國教育也使許多學生禁錮了思維,只是意味著按照套路去進行,缺少了思維拓展、創新能力。」

中國十所top5里畢業的人思維拓展能力強、創新能力強還是初中都沒上過的人創新能力強?

其實是中國每年能容納的精英就那麼多。除了高考以外,大學其實也是一個戰場,但太多人抱著能拿到學位就行的心態讀大學,然後成為庸人在步入社會時痛苦。比如我……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不在高中而在大學,六十分萬歲之後你感受不到任何壓力,尤其是你的家庭既不貧困到給你壓力,也沒有人能給你指導時,太過放鬆,以至於大學四年用在學習上的時間不一定有高三一年多。

最後一群成為庸人的大學生自然擠不進那隻給精英們留下的通道。如果本科比較不錯,那還好,一樣可以找份不錯的工作,如果三本、專科也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就會變成你說的缺少了思維拓展、創新能力的人。最後被一群高中畢業卻一直在拚命努力的人反超,碾壓。

講真,社會本身就是一場應試教育,有能力上沒能力下,能學(技術、管理等一切)的快、學的好才有機會。不是嗎?


推薦閱讀:

中國目前的教育製為什麼不改革?
教育的改革是否就意味著十二年義務教育不會實現了?
中美教育的根本差距是什麼?
中國教育最需要什麼?
南方科技大學近況怎麼樣了?(2013年)

TAG:教育 | 中國教育 | 教育改革 | 應試教育 | 教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