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最近的排華以及懷疑中國公司的言論怎麼看待?

比如:

Hinkley Point nuclear deal: Theresa May demanded national security checks on Chinese investors, says Vince Cable

幾個重點:

1)幾年前政府批准了中國投資的新核電廠方案,據說她當時政府里唯一反對的。現在上任首相了,直接暫停了該項目。

2)然後有人爆料之前一直反對給中國商人、投資者提供visa的也是她。

3)她之前說過好多次無法信任華為之類的中國公司來投資英國某些高科技設施。

4)反正她也認為英國不能太親近中國,很危險。


其實梅首相上任至今還沒有正式對外表達過自己的對華態度,現在爆出來的是她擔任內政大臣時的一些言論,但這些言論確實對中國不是很友好。

比如這個中法英核電項目,英國前商務大臣凱布爾指出,特雷莎·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時對卡梅倫和奧斯本熱衷吸引中國投資的態度非常不滿,並在當時對欣克利項目提出了反對意見(凱布爾原話是:The Prime Minister had been unhappy with the positive attitude of David Cameron and George Osborne towards Chinese investments while she was home secretary.)

▲路透社7月30日標題

英國政府也在上周四(7月28日)正式決定暫停這個核電項目,表示將認真考量這一項目的所有組成部分,並在今年秋季做出最後決定。英方這一臨時變卦也使計劃第二天(7月29日)來英參加項目簽約儀式的中廣核代表團感到措手不及。據BBC透露,梅首相推遲做出最後決定的主要原因是擔心中國企業擁有英國核電站可能引發國家安全風險,梅對中國資本會在項目中占股33.5%並有機會在英國設計建造新的核反應堆表達了擔憂。(Mrs May has concerns over 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allowing China』s state-owned companies to take a 33.5 per cent stake in Hinkley Point an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and build a new reactor in Essex.)

▲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29日標題

據前商務大臣凱布爾表示,新首相特雷莎·梅此前對中國在英投資抱有偏見,並在嚴肅考慮效仿美國做法,在外國企業收購英國公司之前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凱布爾繼續指出,特雷莎·梅此前一直對華為在英國的經營活動並不完成滿意,華為作為中國通訊設備巨頭,和英國電信(BT)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30日報道證實了上文說法

▲以後收購英國企業可能還要加一道安全審查?

特雷莎·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時一直對「英國和中國走的太近」持謹慎態度,她一度甚至不願放鬆對中國頒發商務簽證的限制,但由於前財相奧斯本否決特雷莎·梅的保守提案,並一直堅持以經濟利益出發,英國內政部才於2014年6月正式放寬中國地區的英國訪問簽證申請的措施。

話雖如此,但前內閣大臣的爆料更多反映的是特雷莎·梅在成為首相前的態度,畢竟梅正式成為首相20天不到,英國媒體也只能對她以前作為內政大臣時發表的言論進行解讀。

梅當選英國首相之後還尚未對外明確表態過對華態度,考慮到脫歐後英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這時候對於經濟上的考量就顯得格外重要。

引用一下環球時報,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版圖縱橫幾百年,從歐陸爭霸,到美蘇冷戰,再到中國崛起的新時代,這其間英國人的每一次戰略抉擇都使自己獲得巨大的戰略利益(用英國的人的話來說就是always get the best deal),讓自己一直穩居世界舞台的中心(這次脫歐公投就引發全球關注)。所以我們在解讀梅成為首相之前的言論時,不能忽略英國一直務實且敏銳的戰略眼光,而梅首相作為務實英國政府的發言人,她的個人意願和作為內政大臣時的態度有時候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剛剛當選財相的菲利普·哈蒙德的態度轉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哈蒙德此前擔任英國的外交大臣,掌管英國外交部,而外交部此前明確反對過奧斯本帶頭加入亞投行的提議,認為此舉可能導致英國疏遠美日這兩大盟友,這一行為也讓大家很是擔憂他上任財政大臣後的對華態度。

▲英國金融時報2015年3月26日的報道,奧斯本不顧英國外交部反對帶頭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

但哈蒙德上周的中國之行一下子就打消了大家對他的擔憂。

▲2016年7月22日英國政府官方用中英文分別刊出哈蒙德財相即將訪華促進兩國經貿合作

▲BBC7月24日報道哈蒙德財相的中國之行

新財相哈蒙德在成都G20財長峰會上正式表態,英國將與中國展開雙邊自由貿易談判規模可能達到數十億英鎊。具體來說,英國會更歡迎中國生產的商品和來自中國的投資,而中國也會投桃報李,為英國開放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業,並且哈蒙德表示英國在正式離開歐盟後還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雙邊關係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由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和創新驅動方向轉型,而英國擅長的銀行、保險、大健康、教育等行業正好都是中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重點發展的行業,而中英兩國正在協商的貿易協定正好恰到好處的方便了英國這些行業進入中國。

▲英國新任財相哈蒙德7月24日在G20財長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會晤

相比美國、德國,中英之間的貿易額遠遠落後,這是因為中國之前對於以德國汽車為代表和以美國快消品為代表的商品類消費品需求巨大,但如今中國自身的消費升級給英國擅長的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中國家庭開始更加註重把錢花在自身健康、子女教育上面,而這些正好都是英國人擅長的。

中英黃金十年能不能繼續需要取決於中英雙方領導人的態度,但更取決於中英雙方之間在各個產業上能不能夠優勢互補。就像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二戰時說的那樣: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新首相特雷莎·梅擔任內政大臣時可能對國家安全會有諸多擔心,但她現在作為務實英國政府的發言人,必然要做出最符合英國戰略利益的決定

(這篇今天早上先發在公眾號英倫投資客上了,ID: BuyLondon,轉載知乎私信聯繫)

更新:本文寫於2016年8月3日,當時新聞背景是英國新首相特雷莎·梅暫停了核電項目,引發了中英法三國廣泛爭論。後來梅首相於2016年9月15日最終還是通過了中英法核電項目。


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梅阿姨想給法國那邊施壓,能在Brexit的deal上獲取更多好處。中國方面嘛,議會有個議員表示就是「百分百之會搞」,所以暫時放下也沒關係」。

昨天有一篇衛報的文章,標題大概就是,「當英國最需要朋友的時候,我們的首相卻在急於樹立敵人」。

這個新核電站,我們把它簡稱HPC,EDF(法國方面state-backed)提供技術和CGNP(中國提供主要的財力)和英國簽署了合同,本來是準備上周五簽訂的,梅阿姨說我們先不搞這個了,我還需要時間考慮一下。

排華這個倒不至於,因為現在中英關係屬於黃金時代,自從習主席訪英之後,卡梅倫的臉色又紅潤了許多。所以,有兩個可能性:

1. 真的是出於安全考慮,原話是「selling our national security to China」 from 梅阿姨的內閣幕僚長。我們也得體諒,梅阿姨的政府還沒組建一個月,就攤上卡梅倫留下的大手筆投資項目,還是個核電站,萬一中國往裡面搞點小名堂怎麼辦(雖然不太可能),往電腦系統里弄點病毒咋辦。需要時間去重新審核這個項目。

2. 和法國打政治牌。英國退歐之後,政府還沒決定到底要不要啟動Article 50,或許重新協商一個分手協議?總之,現在歐洲大陸的主要發言人就是法國了,可能還有德國。那麼,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奧朗德拖一拖,打個電話問問好,說我們這個核電站,我們兩國可是世紀之交,肯定會建的,不過你們法國到時候談判退歐條款的時候給我們英國搞點好處來啊。

以上。


英國人的性格中向來有一種一步三回頭式的扭捏。這種性格呢,說的好聽點是謹慎或者精明,不然呢就是見異思遷。

是故英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大起大落,不像法國式的激進,不似德國式的堅決,也不像日本一樣集體抱團,而是平穩推進的。這種性格,很難出現驚世駭俗。但是英國的驚世駭俗,體現上思想上。而脫歐一事,也恰恰反映了英國的思想開放、行為保守這種性格。往往觀念上進兩步,身體卻會退一步。

------------------------------------------

需要明白的是,脫歐是脫歐,中英關係是中英關係。脫歐純粹是英國不想和歐盟混了,不等價於想和中國混。脫歐之後,英、歐間有種競爭關係,如果歐盟因為經濟、伊斯蘭等問題越來越不如從前,那英國簡直是歐洲明珠了。而相反的話,現實也會逼迫著英國與非歐盟國家採取更大的動作。即使是如此,英國可選擇的有中、印、日,不會在一棵樹上弔死。即使是和中國鞏固關係,要知道那也是它「迫不得已」,它也會權衡利弊,反覆斟酌籌碼,如果環境好了,它會退一步,環境不妙了,它會主動上前假裝跟你談笑風生。


首先英國首相排華這種問題的真實性應該仔細斟酌,認真確定,因為這不合邏輯。

這種話說給別人聽很正常,但是如果英國有確定的行動,那將是重大事件。

然後通過英國加入亞投行和英國脫歐這兩件事,似乎可以說明英國的各個部分是可以分開運行的獨立單位,即使首相有明確表態,也不能完全說明英國其他各部門也持同樣立場。

英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脫歐,差不多跟歐盟鬧翻了,英國跟俄羅斯關係並不密切,如果英國排斥中國,那就只剩兩條路。

一個是走獨立路線,不倒向任何國家。以英國現在的情況,英國很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失在這個世界的話語權,加速衰落。

另一個是倒向美國。但是如果美國知道英國只能倒向美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花費太大力氣來拉攏英國,英國只能當美國的跟班,還是沒有話語權。

英國對美國的價值,在於英國對中國的價值。而英國對中國的價值,在於歐盟對中國的價值。

如果歐盟和中國關係不好,那麼中國在歐洲就只能選擇和英國合作,英國會掌握很大話語權。

如果英國對中國如此重要,那麼美國就會花大力氣拉攏英國確保英國不能跟中國走的太近。

獲得中國和美國的支持,英國可以壓迫歐洲。

所以現在英國最希望的應該是中國和歐盟關係變差才對。如果這個時候主動排斥中國,等同於直接把中國推向歐盟一邊,同時把美國也推過去。

除非有外星人,否則英國很難有其他選擇。

所以如果英國這麼早就表態排斥中國,很不正常。應該深入了解更多更詳細的信息。


默克爾剛開始也是這樣想,這麼乾的。

會見dalai,批評中國人權。

現在成了跑中國最勤快的歐洲總統。

我「臆測」好多歐洲領導人,之所以排華,因為她們受媒體偏見的影響。

等到他能實事求是,承擔責任了,自然就會走到正路上來。

tg成功的第一條經驗,就是實事求是,不搞意識形態,不搞虛頭巴腦,不玩花樣,不折騰。也會犯錯,但是能承認錯誤並改正。所以tg才能越來越強大。因為tg一直是弱者,在惡劣的國內,國際環境中長大。

歐洲強大的時候,可以傲嬌,可以任性,可以揮霍。等它落後時,他不得不走到實事求是的到路上來。客觀的看待中國和其它國家。

參照默克爾,不出2年,梅姨肯定會跑到北京,高興的和大大言笑晏晏,談笑風生。


差不多是所有歐洲國家領導上任的套路了 我們都麻木了


西方國家基本每一個首腦上台都要拿中國開涮一下,表示我很在乎我們國家的安全,我和之前搞砸的政府不一樣,他們同意的我得好好掂量掂量,這樣才顯得負責。

這樣可以增加民眾對自己的信心,並且在這種大型項目中得到一些話語權對於鞏固權利也是有幫助的。

而且目前這幾個西方國家的女性領導人都有一點左派色彩,就是看不慣"專制"和"沒人權的"中帝,發言帶有一些成見也是不足為奇。

但是新的財長也是一個比較親華的傢伙,剛上任就來訪問中國討論自由貿易協定。果然管錢的最理智,知道跟著資本走。

樓上答主說的也很好,參考默大媽,早期拿著普世價值敲打中國很多次,現在是歐洲來華最勤快的首腦。

她也就是表示了一下態度,推遲了一下項目,並沒有太大動作,基本上來說不會幹太出格的事情。

畢竟剛決定脫歐,不能把對華合作也搞砸。


很簡單。When money talks,everything goes quiet。我記得以前聽過一次倫敦政經院LSE的學者演講,QandA環節就有個英國學生提問中國對於歐洲的布局和看法。我記得回答是這樣的,對於天朝,歐洲最重要的夥伴是德國,英國只是天朝資本進入歐洲的一個跳板,如果這個跳板不再具有競爭性,那麼也就失去了原來的價值。歐洲政客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心口不一。


正常,Cameron Osborne哥倆這麼跪舔中國才不正常。

中國政府和國企從來都不是本能的自由貿易者,在國際貿易向來是有便宜就占的態度。跟中國人做生意留個心眼是完全有必要的。

再者讓中國企業影響英國的能源安全也是很危險的事。這個Deal意味著在Hinckley之後的兩個核電站都要用中國資本和技術。假設一個場景,中資核電站在建,即將供應全英5%的電力,南海中美出了事,中方要求英國必須公開支持中方立場否則就撤資,英國就不得不面臨局部停電和special relationship破產之間的選擇。英中關係再怎麼發展也只能是商業夥伴,萬一哪天被普京打了還得找美國。

另外Hinckley Point C這個項目本來就很腦殘,價錢一再攀升,工期一再推遲,而且目前來看技術很不靠譜,在當前國際油價低迷的情況下成本簡直突破天際,對英法中三方都不是什麼好生意。當然這個主要是EDF的問題。

只要這次revision只限於在敏感能源安全領域的戰略考量,而不是出於意識形態全面切斷中英合作,那就沒什麼大問題。英國退出歐盟以後跟中國的商業合作關係還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來自中國的投資很多項目都搞不成,這點Osborne看的很清楚。

個人認為卡梅倫時代開始的中英合作大部分還是會繼續,不過May在於敏感項目上會比前任謹慎得多,這樣的策略無疑對英國的前景是更有利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我們一直以為只有我們能這麼認為,殊不知全世界都一樣。


排華,什麼排華?!我怎麼沒感覺到?英國支持留歐的報紙炒作現政府不懂經濟,而支持脫歐的報紙在鼓吹民族主義而已,讀者的反應是我們需要和別國做生意,而不是去當別人的小弟。


我覺得她還是沒有跳出西方人意識形態的框框,其實我們只是做生意而已,做生意計算成本利潤就好了,為什麼要考慮對方的意識形態呢?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對於中國投資也持敵對態度我認為很不明智,投資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對英國經濟的發展是有益處的,我還希望國內企業多投資國內呢。


政客不在台上時說的話

別太在意

一切看上台後的實際行動


謝邀!

不出三年她保證會乖乖跟習大大談笑風生。


川普訪問哭牆,意味著他是一個堅定地天主教徒。

哭牆,就意味著西方2000年的基督教傳統。

川普一家在教宗接見時的謙卑、傳統服飾、傳統基督教的核心理念的肯定,

預示著全球又回到了里根、撒切爾夫人的保守派時代。

希拉里、奧巴馬的失敗,宣告全球自由主義時代的結束。

川普的第一次外事訪問活動, 特蕾莎·梅(Theresa May)成為保守黨魁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確認英國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宣告西方保守派時代的到來!

世界各國領袖們,ARE YOU READY ?


她只是背鍋的。

很多民主有選舉的國家都一個德性,撈好處時選個親中,土共激動得不得了,大把投資大把讓利。等到輪到他們利益土共時,選個反華的翻臉不認帳。土共又要花錢花精力處理已簽好的協議。他們其實是一路的。都是來坑土共的,有人演白臉有人紅臉。

卡梅倫是貴族,梅是平民。只能梅來背鍋。


後續可是二號的報紙頭版頭條:

看不慣你報道就就事論事多好,為什麼花整版的相當一部分篇幅(幾乎最左邊一欄所有)講什麼「由於近年投資方面政府政策傾向多變,英國的投資者們早已適應這個節奏」 合著你變卦你還有理,不願意適應才是我們的不對。

最醉人的是右上一整欄的文字提到了什麼?鴉。片。戰。爭。。。加上那個題目,簡直赤裸裸的好想要煽動「兩國歷史上積累下的不睦」,你們從來看我們不順眼/ 你們以前就冤枉我們/ 香港回歸以後你們才看我們稍微順眼點/ bla bla……

最後貼個新華社方面貌似華裔記者的回應(政治媒體這方面我也了解不深 剛開始關注 有說錯可以在評論指正):

一個大寫的解氣。


我都不新鮮,馬路上死條狗都是中國政府的錯


她想怎麼干是她的事,我們就抓緊學德語吧……


論玩國際政治,英國是最精的狐狸。觀其言察其行再觀後效的好。


推薦閱讀:

中國在2049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如何評價年青人的家國情懷越來越少?
新浪微博不給英國首相卡梅倫微博賬號加V是出於什麼考慮?
當下而言,中國的保守主義者的共識有哪些?
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仇恨甚於蒙古人滿人?

TAG:政治 | 英國 | 國際關係 | 中國 | 特蕾莎·梅TheresaM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