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莊子是怎麼做到「其學無所不窺」的?

莊子,一個漆園小吏,經常窮到沒飯吃,卻留下無數經典,且被司馬遷稱為「其學無所不窺」,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當時的知識一般記載在竹簡上,秦王贏政「動輒批閱數百斤」,莊子家徒四壁,哪有條件讀那麼多的書?如果說在他之前的老子作為東周歷史檔案館館長,書讀得多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莊子一沒師父,二沒讀書的經濟基礎,他的「無所不窺」是哪裡來的?難道都是悟到的么?


謝邀,

題主大概對於前秦兩漢教育方式還有子休先生生平不太了解才有此問吧。我簡單答一下。

一. 莊周先生出身貴族,少時有良好的教育氛圍。那個時候官學仍在,只對貴族開放。所以少年時期莊子打下的底子不是鬧著玩的。一般都認為他是中年家道中落,而且主要是因為他以富貴功名為累贅造成的。不然他也沒法一開始做漆園吏。辭官專心治學授業那是後面的事情啦。

二,先秦私學與官學相對,講究不論出身,士庶皆可入門求學。打破官學對於知識的壟斷,一切社會等級都可以來學習。孔子儒門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戰國時代流傳極廣,貧富根本不是求學的門卡。孔子門生有貴者如南宮适、司馬牛,富者如子貢,貧者如卞之野人子路,窮居陋巷的顏淵,「三年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若論學問修養影響,這幾位貧窮士子只怕絲毫不下於富貴士子。他們之間也是平等相待,以德以學以禮相待的。到了莊子荀子孟子的年代,一樣推崇此道。孟子有三樂,最後一樂是啥?

《孟子盡心》說過:「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荀子.法行》也記載了:「南郭惠子問子貢:「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X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

以儒墨兩家為例,作為當時顯學,在莊子年代早就不是門生三千的情況了,而是不斷開枝散葉,影響巨大。所以說只要想學,又識文斷字的基礎,應該不難。其餘各家即便不如這兩家影響這麼大,也是不難學到的。

三,早期教學方式,效行為教,論辯為義,集述為書。

早期諸子私學,往往師父自寫一篇,傳頌於世,而後徒屬相從參學。並非是傳閱,而是以傳頌為主,都是口口相傳居多。而具體參學的方式就是效仿行動。問答義理。最後才有記載成書。不是人人一個課本在哪裡讀書自學。而是叫大家自己思考,互相問答,師父口傳大義。分明精微之處,最後才會成書。書在世上得傳本不會太多,尤其不是顯學的諸子,傳抄一份也是要花大量精力的。徒眾少,條件不足的,大都是僅有一兩份抄本在主事人手中,這期間腦子好的,就是純粹靠著心口記憶,不落文字的。有條件的才會自己寫上一些關鍵詞句什麼的。壓根也不是現在這種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啦。所以學問和書並非是完全等價的。

貧窮可以學。甚至不認字也可以學的。文字那時沒有統一呢,大家諸國參學,不見得就要各國文字都要精通。但文字承載的乾貨卻可以傳遞。文字的功能主要在於長久記載。當然有些東西還是得靠書籍記錄最好。漢代五經博士皆是口述,伏生傳經的故事可以去看看。而漢代經學今古文之爭,其實是師說家法之爭。到了東漢兩家又歸於一處了。

而唐代以來,經常有口義之書,其實也是這種方式的一種流傳。唐代明經科,需要口義三題等等,都是仿照先秦教學特點而來的。

講不清楚就不是真明白。爛熟於胸,方能脫口而出。此謂之知。古代學問其中一項就是演或者講。

所以,莊子的學問和他有錢沒錢買書簡基本沒關係的哈。

四,莊子本人最起碼精通儒法墨名各家思想。最後歸於道。而其成書皆「因是因非,所依而立」。觀此書,即知莊周之學,無所不通。這點只要治學南華者,少有異議,不過今人都是泛泛讀讀,就開始開腦洞了。莊子以道家來論,也不是無師承,自己蹦出來的石猴子,只不過時間久遠,道家諸子不以這種師承顯揚之事為尚而已。這原先就寫過了。在這點和後來的宗教上道教字輩什麼的完全不是一個風格。那些更多的是出於宗教性需求,更加適合那些時代而已。不能用來相比。

五,道家諸子,基本沒有一位是生平師承十分清晰的。為什麼?除了時間太久亡佚的問題,關鍵在於,道家不重名,道以隱為德,視功名富貴如糞土,自然知者甚少。實在不願顯露自己。這點有些同學應該有體會,我們對於名的特殊看法,這就是個褲衩啊。而諸子成書,幾乎都是學派弟子圍繞師說成書的。這問題說過好多回了。所以偽書之論大體由此而來。不要因為學界一些無聊的質疑就小視其中乾貨啦。

六,道家並不是一上來就要求大家不學不問,拍腦袋放之於荒野的。無論柱下還是漆園都是大學問家。這點是全真以來的道教繼承不好的地方。一上來就要絕學無憂,有涯無涯之說,再不就師心自用,空心常坐,一步登天。這類人並不算了解道家源流的哈,再不就是受到禪宗不學見性的影響而造成的錯誤認識。但往往這類人比較有煽動力,因為啥都不學,自性發明,是人性最大的弱點,懶人最愛的借口。

說實話,確實知道的越亂越不好,一般來說,學的太多並不好,但學不見得就是越來越多啊?而且我們早就找出其中怎麼處理最合適的方式。關鍵在於怎麼學,學什麼。而不是一下子都否定。當然你要是徹底對任何知識都沒興趣,也從來沒有好奇心,不問為什麼,無知無懼,無欲無求,那你可以不學。再碰到合適的老師點撥,也許不用學辨能識這個起點。但這樣的「人」,我這一輩子就見過一個半,所以肯定不是你啦。

七,學不學,復;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古人事少,沒有這麼多的資訊來源,沒有這麼多的知識,沒有這麼多奴役感官的人工產品。所以讀書治學極為專心。常人其實根本做不到,孔子三月不知肉味,韋編三絕等等,都不是今人能做到的。所以你們所謂的專註根本比之先賢差之以雲泥。這種持久的專註力才是修行的必須,而持久的專註需要一點點恢復然後積攢鍛煉的。就和肌肉一樣。這些的前提是明確的方向志氣。還有切實的行動力。

整天被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碎片化閱讀割裂的絲絲縷縷的注意力,信息接受又雜又散又亂,專註力在此同時同樣被撕裂。根本談不上半點專註。然後給自己一個大的目標,完不成,壓力頗大,猶如空願,就成了拖延症的開端了。

啥時候能專心讀一本書,仔細寫篇文章,專心致志做點啥不分心了,才是一點點開始而已。離我們的要求太遠太遠。不加油整天荒廢時光,真的只能發發夢而已。

綜上所述,

莊子依然是道家典型家法的繼承者。學不學也。對於今人求道來說,還是以深學,精學,專註治學為基礎最妥帖啦。^_^


謝謝邀請。

甲 莊子漆園小吏並不是小吏

戰國時期的貴重木器都是漆器,掌管漆院是和奢侈品有關係的,油水不會少。可以說是一門肥差了,至於後面莊子是辭官還是丟官,在司馬遷眼中應該是掉了,司馬遷對莊子記過一句話:「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乙莊子出生高貴

莊子據後人考證為宋戴公之後。而他後來當官的地方也在宋國。身為貴族,莊子有當上平民無法掌握的一個優勢,雅言。

戰國時期諸國文字不統一,語言也不統一,但是貴族說的都是雅言,正是因為雅言的存在,才讓各國的貴族學者可以在一起討論問題。

丙 莊子師承可能為儒

在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先生對王安石議論莊周的內容作出解釋是:「安石獨以為周有意於天下之弊,而存聖人、之道。」

關心天下,存聖人之道,這個聖人是何人?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丁 莊子年輕的時候學習過多家學問

《南華經》中多次提及儒墨兩家,這些可能是莊子年輕時候遊學所學習到的學問。在戰國時期,稷下學宮已經成熟,在稷下學宮黃老之學是當時的主流學問,但是也有其他諸子的學問在此處流傳。

可見當時學問交流之盛。

李澤厚曾說:「中國文人外表永遠是儒家,內心永遠是莊子。」也反應了在很多人眼裡《南華經》和儒家思想的共通之處。

說句題外話。因為 說起莊子就不能不說他的好基友惠子,惠子也是宋國人,惠子不僅在梁國做過國相,還在當時是一位風雲人物,曾和張儀交鋒。

惠子死後,莊子路過惠子墳墓,留下了:」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1】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說的是:修道是去除內心蔽障,所以越修越少,學習是獲得知識,所以越學越多。【2】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說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你與外界的接觸遮蔽了你原本的善,你在外界學習他人的『小聰明』使你離道越來越遠。【3】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說的是:生命有限,知識無限,以有限生命去追隨無限知識,會很疲憊。

綜上,莊子有的不是知識,而是一顆無蔽的本心,本心即道,道通萬物。

所以司馬遷的說法不太妥當,不是『其學』,而應是『其心』

大概


僅從現有的資料判斷,我們幾乎只能得出一個猜測:莊子為生而知之者。

但是從常理推論,生而知之是違背嚴謹的判斷的,故而不妨開個腦洞:莊子生於富貴之家,也曾像戰國多數大家一樣,年輕時周遊列國(可以解釋他對百家的充分認識),待到他的見識日益豐富,學問日益深邃的時候,他有了一系列自己的學術觀念,便以此作為自己的信仰,甘於貧苦,去體驗更加個人化的生活與哲學。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莊子會有弟子,他的學術觀念會被廣泛傳播——即是在他年輕氣盛時,與各位名家辯論,許多學生因此仰慕莊子的學識和理念,才奉莊子為師。


莊子前期不窮,雖然是落魄貴族,但讀書表示沒問題。其實道家門派已經非常壯大,宋作為殷商的後代,其傳承吸引了大批道家人士,莊子自然有可能接受到他們並學得知識,宋國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國,六國人士交往迎來使得宋國各種學派人士匯聚,莊子也就有機緣了解各家學說了。不過,由於殷商的傳承再加上道家的影響,莊子最終還是入了道家,以道家為本宗。


我是名中醫,當年還是學生時我與同學史君一同想搞明白中醫到底是什麼,日夜寒暑,我不得要領,史君由內經窺探道學,後放棄所學習的課本知識,一心究竟天人之學,數載而漸悟,此時發現,醫對於他,的確小道,真正的學問不是知識,而是撐起這些知識的框架,老莊的思想,就是想告訴你,世間大道才是根本


通過,其神凝,做到的;通過,心如死灰,形如枯槁,做到的。


境界之三之以簡御繁。在說這個之前,說一件事所有的道理都是想通的,差別只是細節和發展的深度。這個需要感悟境界,一種是多讀書,一種是多歷練。

從我的思維的兩個方面給你解釋,也許不夠全面,但是可以簡單的理解:

1,道法術的理解,大多數人一般在乎道術,不在乎法,恰恰法很重要。道理應用術(生活或者技能),是要通過理解,即法的層面(心法),我把理解的道理形成的深度(心法)稱之為境界。如果還不懂,想想道教。道教的總綱領(道層面),道教的派系(個人對道的理解形成的派繫心法(法層面)),心法應用於武(術層面)。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練武,領會心法,去悟道。也許在大多數人來說是正的。感悟強的是反過來的,他們可以輕易從文章中進行大趨勢的感悟。

2,從偶然,必然,和本能三個應用階段分析。偶爾出現一個事件,找出其中的規律,將事件構建為一個定理或者公式(必然),再將公式應用成為一種本能(懶的不細說)。

—————————————————————————

這裡所說的以簡御繁。是法的應用的高深的境界,用最簡單的公式駕馭最繁瑣的事情的境界。也適用簡單的道理駕御事物的境界。


我感覺這裡的其學無所不窺是指莊子的「天下」這一篇,但是這不是內篇所以不是莊子本人寫的。

莊子所持的是一種類似懷疑論的態度,在其作品中常會出現孔子惠子列子等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的事迹,有可能是這一點讓司馬遷有如此評價。

以上為個人觀點,存疑,希望能者可以指教。我不覺得樓上的說法是符合司馬遷評價莊子的依據。但是自己看的時候還是覺得這種評價有種莫名的貼切。


推薦閱讀:

疑問:墨家學說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人的主流社會思想,反而在戰國以後湮滅無聞消失了?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先秦諸子百家最優秀最科學的學派是哪家?是墨家嗎?
為啥東周的百家爭鳴起源不了現代科學和政治?
先秦諸子對待易經的態度分別是怎麼樣的?
韓非子的《解老》解得好不好?

TAG:道家 | 諸子百家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