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接觸佛教的一些疑問?


先回答第5個,成佛後是否還會受報的問題:

從《佛說興起行經》、《大智度論》跟《大寶積經》裡面已經告訴大家了,其實佛在這些事情上面,根本就不是所謂的還要受到罪報,因為該受的報其實佛在老早就已經受完了。佛也告訴弟子們,這個是所謂的「殘緣」。那為什麼會講殘緣呢?其實講的就是說,藉由事情的相關性、事情的聯結性,然後藉由這個相關跟聯結性,然後佛陀在這裡面示現給後世的佛弟子們看,讓佛弟子們知道說學佛正確的態度是什麼。因為阿羅漢,我們講說跟著佛學習的阿羅漢,都已經能夠在舍壽入無餘涅槃之後永遠都不受報了,佛陀的弟子們都已經能夠在舍壽後永遠都不受報了,我們說佛陀身為老師,怎麼可能還要再受報呢?

並且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我們說成佛的定義是什麼呢?成佛必定是福、慧都已經臻於圓滿了,成佛必定所有的業障、煩惱障、所知障,一切的障礙都已經除盡了,並且所有該修的廣大福德都已經圓滿具足了。因為各位觀眾們如果知道等覺菩薩的狀況的話,就應該有印象,在等覺菩薩的時候,甚至是花百劫的時間完全都是修布施,修集這個廣大的福德,所以才能夠成就最後成佛的時候福德圓滿。這樣子講起來才是所謂的佛的定義,才是所謂的成佛。如果是這樣子講起來是福慧都完全具足的佛身的話,怎麼可能還要談到所謂的受了罪報呢?其實它的根本的原因是在哪裡呢?其實都是為了憐憫後世的眾生,教導後世的眾生,所以才會藉由之前的因緣的一些聯結性,來示現這樣子的業報。所以這裡面最重要的道理,是要教導眾生不要造惡業。

同樣的,另外一個更深的意思就是說,佛陀希望能夠教導菩薩們。因為菩薩們跟阿羅漢們有一個根本的不一樣,阿羅漢們在當生成就了解脫的極果之後,就會舍壽入無餘涅槃,所以他一旦入無餘涅槃之後,從此之後就不在三界再現行出生了;但菩薩們是不一樣的,菩薩們是生生世世都繼續來到娑婆世界跟眾生為伍,並且生生世世都以弘揚佛法為己任的。正因為菩薩們生生世世都會繼續再回到娑婆世界來,所以對這些菩薩們來說,既然是一世一世都繼續回來的話,當然以前在無量世前任何所作的業報,其實哪怕是經過了百劫的時間,其實這些業報都繼續存在,都有可能會現行的。菩薩們在面對了這些事情,在聽聞聽受了這個道理之後,菩薩們就懂得要畏懼說,未來世是不是因為這一世做了什麼事情,還要必須要遭受了果報。所以有一句話說,「菩薩畏因」。菩薩畏因就是,菩薩不會像凡夫眾生一樣,碰到果報的時候只是一味的害怕,然後一味的埋怨,一味的想要怎麼樣去對付這個果報;菩薩所專註的反而是事情的原因,我們要盡量避免造作業因,這樣子才是菩薩的正行。這樣子的話,菩薩在生生世世回入娑婆,繼續跟眾生在一起弘揚佛道的時候,才能夠行得安穩。所以,佛其實在這件事情上面根本不是受報,而是示現!

這個道理在這裡詳細的講給大家聽,最主要的關鍵大家一定要記住:所謂的這些佛教講的因緣果報這個事情,並不是因為表面上看起來這樣,表面上看起來有哪些的難處,就代表了他一定對應到往世的哪一個惡業,因為這一些的狀況我們一開始就跟大家講,這是一個「殘緣」。講殘緣這兩個字呢,我們並且透過《大智度論》、透過《大寶積經》來給大家解釋,殘緣的意思,其實就是藉由這些事件的聯結性跟關連性來示現,藉這個關連性來特別來示現某一個狀況,然後來教導眾生,教導菩薩們。所以,佛是福慧兩足尊,佛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受到罪報的狀況,而只是一種示現。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對於佛教的這個基本認知來講,我們剛才看到了對於罪報的這個直接的解釋,顯然是這樣的解釋就沒有回歸到佛經裡面,好好去探尋這件事情到底它真正的解釋是什麼。所以,我們還是回歸到之前給大家提醒的:學佛一定要以智慧為先導,依法不依人,並且要以佛說的經典為依歸,好好針對每一件事情好好的進行智慧的判斷。

摘自:《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09集,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http://www.hymzw.net/zjdz/xfsy/xfsy02.htm


也學佛才一年,說一點自己的感受,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1,學佛的初期階段非常重要,學佛初期接觸到的偽經和邪見非常難以去除,它會不知不覺的影響你,有時你自己都察覺不到。

2,建議除巴利經藏其它別人說的都不要相信,現在網路上的邪見、偽經可以說是浩如煙海。

3,相應部的《雜尼迦耶》是介紹佛陀思想的最原始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沒有之一。它對應的中文翻譯是南朝劉宋時的文言文版《雜阿含》經,讀完這個就可以對佛陀的思想有系統性的了解。

4,《雜阿含》和上個世紀集結而成的巴利語的相應部《雜尼迦耶》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只有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後來我讀英譯的《雜尼迦耶》,確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建議你讀英譯版bodhi法師翻譯的《雜尼迦耶》,它自己是博士畢業的出家人,花了10的時間翻譯這部經,質量有保證,可能是因為語言特性上的差異,個人感覺英譯的比較流暢,當然,漢譯的《雜阿含》也翻譯的很好。

5,《雜尼迦耶》有4000多頁,但是佛陀的言語真的非常有智慧,邏輯上自洽又超越邏輯,本人也是每天抽空讀一點,讀了3000多頁了,讀來一點都不膩。

6,如果真學佛,建議開始持五戒,戒比法重要,有法沒有戒,等於空談。持戒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在慢慢變好。

7,還是那句話,建議除巴利經藏其它別人說的都不要輕易相信,現在網路上的邪見、偽經可以說是浩如煙海!


1.世尊釋迦牟尼出生時,國內的仙人(外道修行成就者)曾預言如果悉達多太子在家的話將會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則會成佛。那太子在這一生成佛是註定的,還是他選擇出家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彌勒佛成佛的時間佛經也已經預言,是否每個人修道,證果的時間都有所定數,一切都是預定好的?那人選擇或努力的成份佔多少?

是可以提前預知的,但註定也不註定。就像拋物線一樣,通過用力、角度和所拋物體的特點可以預測出物體的軌跡和落下的地點,修道證果也類似。努力一點就早一點,用用功少一點就晚一點,就像釋迦佛本來是第五尊佛,但因精進的緣故提前成佛。如是因,如是果。

2.佛經記載世尊釋迦牟尼是馬陰藏象,那在皇宮做太子時是如何結婚並生兒子羅候羅的?如果是證道之後才變成這樣,那一開始就不具備三十二相了吧?

有一種說法,佛出家前並未與妻子同房,成佛後省親,佛的妻子要求留下子嗣,釋迦佛便用手隔空指其腹部便受孕。因為佛的兒子羅睺羅前世堵鼠洞六天,在母胎中六年才降世。

4.佛陀出家前在與妻子同房的時候,會有樂受嗎?

有一種說法是並未同房。如果是證果的羅漢再來也不會和別人做房事的,類似的虛雲禪師,成親後都是整夜打坐。

5.太子悉達多成佛之後,已經成無上正等正覺,再無輪迴,無苦集滅道,無因果,為何會因前世棒擊魚頭而受頭疼的果報?

和吃馬麥一樣,都是故意留下來示現表法的。就像有的開悟的禪師從馬上跌下而亡一樣,都是為了表法。


1,佛成佛之前並無佛名,所以仙人預言的是覺悟者或者轉輪聖王這樣可能比較合適。至於預言,並顯示可以改變的啊。即使這裡仙人不是也確定不了到底是成為覺悟者還是轉輪聖王么。另外預言是根據因果來的,比如將一顆蘋果樹種子種在地里,可能會死也可能會活。但是絕對不會長出桃子吧。預言也是根據已知之因推出結果。

2,馬藏陰不是說是太監啊(對題主真是有點醉),只是說和馬的jj一樣,難道馬不能生育?

3,同房會有樂受,但是不會和我們一樣沉迷。

4,成佛依然會受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佛也不能超脫因果,所以我們凡夫更要謹慎。

另一種是說佛在演戲,就是要讓我們凡夫知道要不要作惡。


都是北傳的說法,和原始上座部南傳的說法有很大差異。

現在用南傳上座部正法來回答。

1,並沒有在家是轉輪王,出家是佛陀的說法。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本來要選擇入涅磐,因為有大梵天王所請,所以才決定說法度人,而成為轉輪王。南傳的故事裡也沒有什麼仙人預計註定要成佛的說法。他只是受到很多過去佛的受記,必定會在這一世成佛。

沒有註定,業力的流轉是不可思議的。這方面可以多學有關業力的方面佛法。總之一點記住,能知所有眾生四十業處因緣法則的只有佛陀一人。要知業力的運轉,先推薦南傳上座入門書籍,瑪欣德尊者《阿毗達摩講要》。

2、3、4。佛陀35歲成佛之前,和凡夫普通人一樣,也有貪嗔痴,也有欲樂。所以行為上也要結婚生子等等。

5,成阿拉漢果位後,自己就不會再造新的業。但在他還是凡夫時,也是會造業的,佛陀只是在承受過去未成佛時所造的業。比如他曾經誹謗過過去佛迦葉佛,所以今世成佛後還會受背瘡之苦。

整個關於佛陀在世時的經歷,推薦南傳書籍《親近釋迦牟尼佛》。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是怎樣解釋為什麼不讓全天下的女人都成為美女的?
請原諒我的不敬之辭。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大日如來佛等等諸佛之間是什麼關係?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釋迦牟尼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