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大學(純)數學系拿Postdoc以及 Assistant Prof. 是什麼難度?中國呢?

RT,題主對大致的難度還是有點概念的。本系目前有幾個中國博後,但是沒有華人ap,招的幾個ap基本都是美國人,而且都是背景各種牛的,比如IMO拿幾塊牌啊,前5學校的PhD啊什麼什麼的。。感覺前20的數學ap真是天才才能拿到的。。

之前在知乎看到有人說research univ的ap的位子好幾年才放出一個,想知道一般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拿到呢?也不說啥前20吧,美國前100的ap平均水平大概是什麼程度?teaching school呢?teaching school是不是對語言要求特別高?

國內教職市場又是個什麼情況?現在感覺如果真想在學術界繼續呆下去幾乎必然回國了。。看到周圍的postdoc一輪做完滿世界(真的是滿世界,澳大利亞的學校的博後位子都有去申的)申第二輪博後,感覺好辛苦啊,前途渺茫啊T.T..


Office hour暫時沒人來,隨便答兩句。

前30左右拿AP都很難,這些學校一般來說都是不限方向大家一起PK的,招的基本上都是這一年市場上做的最好的那麼幾個,後面的學校會好一點。一個學校好幾年才放出一個來有點誇張了,一般一個50人左右的數學系,退休的跳槽的沒拿到tenure的,再加上faculty隊伍隨著學生數量增加的自然增長,在經濟正常的年份一年2-3個新位置是沒問題的。比如我畢業的學校因為faculty跳槽的太多,前年招了4個AP,去年招了6個。我現在的系規模小一點,但是今年也放出來了3個位置,不過看架勢可能未必都能招到人。平均來講我覺得全美非teaching school的AP位置一年應該有300個左右,這裡非teaching school包括沒有PhD但是有master項目,對研究有一些要求的學校。

我不是純數的,不過我個人感覺純數要比應數難一個檔次。我畢業的學校應該是不如Upenn的,前後幾屆我知道去向的人裡面應數和統計拿到faculty的有好幾個,純數好像就一個,100名左右的學校。我PhD同學裡面我覺得搞純數最有前途的人第一學期剛過就轉了CS。。。。。。或者這麼說吧,應數我知道非根正苗紅出身(也就是PhD和博後不全是在名校大牛手下)還能在50到100名的二三流學校拿到位置的真的還有那麼幾個,純數我想來想去好像還真的很少。。。。。。不過這個也和我自己所在的圈子有關吧,本來和我比較熟的搞純數的人就不多。

至於teaching school,我的理解是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招人準則,語言只是一方面,所以不是說中國人一定就沒戲。一般來講那種輾轉幾個地方做過很多年博後,文章一大把的人好像不太入他們的眼。他們會覺得這樣的人一看就不是真心喜歡教書的,呆幾年肯定會跳槽。另外很多小的liberal arts college非常看重PhD名校畢業,因為可以充門面,真正做的怎麼樣倒是未必關心。

國內如果能拿到青年千人的話我覺得支持力度還是不錯的,比美國100以後的小學校強。大環境整體來講可能不如美國,但是比較好的幾個學校小環境還可以。當然回國的也有很多被坑的挺慘的,特別是如果沒有千青的話。國內學校總的來講不太有自己的評價體系,老一點的做法就是數文章,新一點的做法就是依賴於美國或者千青評委們的評價。另外千青比較看方向,有些方向比如說PDE,好像這幾年都沒記得誰拿到過,有的做的很好在美國offer一把的人拿千青保底結果青千還被拒了。

補充一句,關於做postdoc的問題,我觀察到的樣本數量畢竟有限,但是我自己的印象是最終拿到不錯的學校(前50或者前70吧)位置的人很少有那種換了好幾個學校博後做了七八年的,絕大部分都是PhD畢業3-4年以內。有個網站叫math jobs wiki,有興趣的可以點開那些今年已經有offer的人的主頁,看看他們的經歷。至於那些博後做了好幾輪的人到底去哪裡了,說實話我自己也不知道。。。。。。博後不是個穩定位置,特別在是數學系,一般來講2-3年必須走人,一年的位置也不少。很多人一年接一年地這麼漂泊四海,慢慢的就失去聯繫了。。。。。。


目前我了解的情況是有篇四大基本tenure track很穩,當然其他文章也不能太少,而且目測有四大的很少找不到好學校的位置。

當然一般人都沒有四大。。如果沒有四大的那就分領域了,每個不同方向市場都不太一樣吧。以及當然老闆的能力/態度很重要了,如果老闆大牛並且強推的話只要文章不差找個好點的postdoc還是有不小把握的,當然能做到能讓大牛老闆幫你打電話聯繫位置也需要你夠厲害。

此後如果想找到tenure track需要你能在postdoc期間能有持續的高水平的產出。這一關也挺難的,因為一般postdoc的mentor方向未必和你phd導師方向很重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本就是個重新學習新的一套工具的過程,當然如果你能繼續跟原來的導師做,並且做的不錯當然也是可以的。

話說回來現在市場實在很險惡,昨天還聽說sarnak的一個學生簡歷相當漂亮(發的有JDG,JEMS),依然在做了一輪博後之後目前沒找到美國的坑。不過可能跟他服了兩年兵役有關,但這個人服役期間也沒有落下數學。。。

只能希望job market能隨著經濟慢慢轉暖吧。


我在50名左右的一所學校,數學系。

今年我們招一個偏純數位置的ap,來面試的都是07-11年就已經phd畢業的。當然都是名校背景,什麼stanford harvard yale這種,grant都有,老闆也都是大牛。

至於為什麼說是「偏」純數,其實我們系幾年來一直想招個純數的,學院不與批准。今年能開出這個位置都還是靠在職位說明上強行加上了「computational」,學校才給了錢。雖然實際招人操作的時候這個computational是基本忽略了的。


知道題主是UPenn的,現在教我代數的教授也是Upenn四五年前畢業的。我就大致說說他和另外一些學校的Postdoc的近況好了。

首先說Prof. M。這一年教我的Algebra。Upenn畢業。我們學校已經是他第二輪博後了。第一輪博後在哪並不清楚。前兩天和他聊天談人生的時候,他說生活不易什麼的。尤其是不敢想有了孩子以後怎麼辦。感覺也是挺心酸的。合同還有一年半,他說還並不是特別著急找下家。這種心態我就不是很了解了。。

再說Prof. K。我們學校是第一輪博後。和Prof. M share一個辦公室。兩個星期前剛剛拿到Michigan State 的教職。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吧?如果我沒記錯。對於我來說他們兩個的出身差不多。學術成就的話就不敢評論了。

Prof. B。普渡大學Phd,印度人。也是我們學校第一輪Phd。前兩天聽說他準備回印度了( ̄▽ ̄) I will miss him.

上個學年走了一個Princeton畢業的Postdoc。。現在在又回到了Princeton。

我們學校全美也就四十左右。數學系也就那個樣子。去年九月新進來了一個ap,查了一下CV。Harvard Phd, Yale Postdoc ( ̄▽ ̄)

其實我覺得題主這方面已經非常清楚啦。我只是在多給你一些信息而已。希望對你判斷有幫助( ̄^ ̄)ゞ 前二十的學校都是喜歡直接砸錢挖成名教授。Upenn起點已經很不錯了希望題主有好的前途!


基本上還是看老闆的人脈以及是否肯鼎力支持了。除非水平真的特別高,老闆不出面的話還是白扯。。


我一哥們,老鄉,IMO金牌,本科校友,普林PhD,現在在劍橋postdoc,然後他也只能看看國內的學校。


大概兩個月前問一個威斯康星的老師,她說去年純數放出一個教職,有500個人申請...相比之下統計專業放出一個教職,大概有50個人申請。不過統計的競爭也是越來越強了


誰知道威斯康星麥迪遜的概率or計算方向的phd來深圳大學能混成副教授嗎TUT能的話我就咬咬牙讀了

學術上沒太大追求,就求個安穩工作TUT匿了


匿了。主要是你上教職市場不光拼research,人緣也得好。大多數人那個英語……不忍直視。所以估計phd和postdoc的時候人脈混得不好,collaborator不多,招聘時候沒有人替你在系裡說話。其實每個小方向啊都有那麼幾個大牛,互相支持的。所以不光刷自己,也是要刷老闆。

感覺postdoc做完15-20篇paper,能拿個不錯的。東西本身難的話,那8-12感覺可以。PDE之類的……另說。知道一例畢業之前發過四大的,能拿到相對可以的學校的tenure track,不過不到top 30。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女性真是相對好找。我們系也算top15了,搞純數的AP四個其中三個女性有一個已經升成副教授了,看看那三個人的publication說實話想不到我們是Top15,沒有一篇在大雜誌上發表,其中有一個說實話感覺水平極其一般,尤其是她的課總是講不清楚。那個男性就強很多了


學長你可以看看西北大學(美國的西北大學)有兩個華人ap。

但是都是很牛的,一個做復幾何,已經有兩篇四大,另外一個是張壽武老師的學生劉一峰,也有一篇四大了。。


其實印象中墨爾本大學數學還是可以的哇... 另:題主在問題里還是要講講清楚的,之前看到這篇的時候誤以為全美幾年放一個,直接嚇傻了,每年每個學校平均怎麼也得畢業15人吧... 再另:後來在別的地方看到說全美大概300,量產1700...


推薦閱讀:

在數學系讀書的感受如何?
正整數的平方和公式是什麼?怎麼證明?
如何從邏輯的角度駁倒 Achilles 追龜問題?
如何學習拓撲絕緣體?怎麼樣入門,介紹點相關的文獻和教材。
如何客觀地比較被稱為X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和美國前50(比如UCB CMU)的學校?

TAG:數學 | 科研 | 美國大學 | 學術界 | 數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