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是什麼,究竟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審美?

經常和別人在審美上出現分歧,那麼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審美?什麼因素會影響到它?


審美分為兩方面,文化因素和視覺因素。視覺因素方面是由審美心理學,物種基因等問題決定,有共性,趨同性,是諸多美術理論和技巧的基礎,比如形態,構成等等。而文化因素則是三觀,歷史,生活方式,個人經歷等等綜合的結果,這裡是愛恨情仇,是個性與選擇。文化和視覺兩者共同構成審美,視覺的存在使美術得以生存,延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美術可學,可會,能懂的重要基礎,破除神秘的重要基礎。


說幾點:

0.關於回答的方式和目的,以及問題的引出。

1.美學史上關於審美趣味的一系列論述。

2.之前關於審美趣味的回答。

3.對於題目兩個問題的解答。(事實上,其他的都是廢話,看這條就足夠了)

4.最後的擴展:關於趣味、趣味教育以及精神境界的培養。

我說說老師講的和我學的。我不說一些小清新的話,也不說現實生活中的偶然事例,只說關於理論的事情,而當代美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只建立一個自圓其說的理論,所以在最後也說明了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般我們認為藝術是藝術家的天才、想像的創造,這種天才是我們無法通過規則來感知和欣賞的,而我們進行審美就需要一種特別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審美趣味」。現代美學家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審美趣味一方面是私人的事物,另外一方面又是普遍可傳達的呢?以及審美趣味到底是天生的/自然的/先驗的(不同哲學家的不同表述),還是文化教養的結果呢?這兩方面的矛盾。

正如 @金藥兒MAU 說的那樣,莎夫茨伯利認為審美趣味一方面是天生的(先驗的),另外一方面是文化教養的結果。但是一個問題在於,自然美只在康德美學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經過謝林和黑格爾的發展,自然美在美學領域完全的消失了,而人們對於自然的審美已經是很晚近的事情了,而且我認為自然是全美的,它不涉及具體的知識,並且這個也不是本次討論的重點。(姑且假定經常和別人在審美上出現分歧的分歧點在藝術上)

我就在 @金藥兒MAU 說的基礎上繼續說。正如上面提到的,莎夫茨伯利首先在17世紀提出了關於審美趣味的構想,他認為審美趣味一方面是自然的一方面是受教育的結果(這是現代美學家的理論核心,不管是莎夫茨伯利、休謨還是康德都同意這個觀點),而且他特彆強調情感在道德領域方面的積極作用,這種情感判斷或趣味判斷是德行和美的基礎,是形成教養性格的核心。

休謨主要論證的是,教養一方面是私人事務,沒有人可以在評判藝術和美上有一致性,沒有人可以有把握的區分出兩幅繪畫的好壞美醜,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趣味,相信自己的判斷,對此進行爭論是沒有意義的,毫無結果的。另一方面趣味又是普遍的,誰都會辨認出天才的藝術作品與冒牌的假貨之間的區別,而且一件天才的藝術作品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文化變遷的考驗,我們依舊能辨認出來它是優秀的藝術作品。然而,對於趣味的標準休謨卻轉嫁到了理想批評家的身上,認為趣味的標準就是理想批評家的標準,我們只要有了真正的理想批評家,就可以引導出真正的趣味。修魔的最終目的在於引導或培養某種趣味。

康德對於休謨建立的那個依靠理想批評家的趣味標準並不贊同,在康德看來根本就不可能從經驗上確立趣味的標準,因為康德明確的講趣味判斷當作審美判斷,而康德關於美和趣味判斷的構想中,最關鍵的是無利害必然令人愉快,無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歡,康德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找到趣味判斷的先驗基礎,即自然的主觀合目的性和共同感。按照薩莫斯(David Summers)的分析,康德的共同感說明我們所共有的和可以交流的東西不再外部世界,而是在於我們之間感受的一致性,有了這種一致性,我們進行審美判斷的時候就不僅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還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根據舒斯特曼的考察,康德一方面認為趣味判斷必須建立在徹底的個人自由的基礎上,但是在康德的文本中到處存在著個人自由與超個人權威的張力,例如想像力的自由和知性規則的張力。康德這裡也面臨著個人自由和社會權威的矛盾,更全面的說,是自然和文化間的矛盾。(題外話:其實我也說不明白康德。)但其實我們認為,自然和文化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場,趣味教育的作用就在於一種「減」文化的作用,處於一種解構與建構的張力之中。(同時在這方面有所論述的是:亞里士多德,哈奇森。)

更多關於審美趣味的具體論述可以參見我之前的回答。更高級審美的意義在哪?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由於題目的問題很少,我也不知道怎麼切入,所以我只就問題做一下回答:

對於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審美這個問題,我想引用布拉薩的三重組合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布拉薩認為人們對於景觀的欣賞受三個方面影響:遺傳基因、文化歷史、個人發展,因此人對於景觀的審美偏好取決於生物法則,文化規則和個人策略三個方面,三者不可以偏廢。

對於經常和別人在審美上出現分歧的問題,我在上面的回答中已經有所提及。很多人的觀念中認為,能欣賞諸如莫扎特之類的古典音樂的人趣味高,欣賞流行音樂的人趣味低。而在全球化的美學時代,我們認為,能同時欣賞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的趣味就是高級趣味,只能單獨欣賞流行音樂或古典音樂的趣味就是低級趣味。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意義就在於培養我們趣味之間的自由切換,改善趣味的方法不是說理,而是極力擴大自己的審美領域,從而突破文化上的習慣和偏見。而且後現代的生活或者美學,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我們應該容許各種藝術出現,並且供我們欣賞。

換一個角度,我們如何進行審美判斷呢?可以參考弗蘭克·西布利(Frank Sibley)的《審美概念》,嗯,我懶,就說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一個藝術作品是可以區分成審美特性和非審美特性的(或者叫藝術特性),對於藝術特性(artistic properties)我們需要學習技術、理論和歷史知識,但是對於審美特性(aesthetic properties)則是和我們的趣味、敏感有關。一句話,前者是我們的審美鑒賞力,後者使我們正常的感知。 我目前的看法是,前者是可以爭辯的,而後者是無法爭辯的。前者是需要我們學習的,是可以用語言寫出來的,後者必須要求我們自己去切身的經歷,必須「在場」。

通過審美教育,我們不單單改變了我們的審美趣味,而且改善了我們的審美趣味,我們認為流行音樂的趣味和古典音樂的趣味不同,但是二者沒有高低。從喜歡流行音樂到喜歡古典音樂,或者從喜歡古典音樂到喜歡流行音樂,就不只是趣味的改變,而是趣味的改善和提升。任何趣味的改變都是一種改善,因為在這種改變的過程中,我們的趣味變的越來越靈活和敏銳,我們的欣賞範圍在擴大,精神的境界在提升,這個才是我們進行審美欣賞,審美教育和審美判斷的目的。我們進行良好的審美教育,不是要強加給我們某種偏好,也不是要讓我們去跟別人爭辯,而是讓我們在更廣闊的領域更自由地做出選擇。

PS:還有一些具體的討論在 @金藥兒MAU 下面可以自行觀看。


謝邀……這個問題非常的深刻非常的難回答,我記得似乎從古希臘到黑格爾康德都在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在康德里,審美似乎與道德和善良掛鉤。

審美似乎有先驗的部分,也有來源於經驗的部分。讀書太少,沒法回答。知乎有一些中大之類的哲學系的大牛,建議你找出來邀請一下,這不是學藝術的人能回答的問題,太難了。

_到目前回答的人還是以經驗論為主,但是我要說你不用任何經驗,比如你徹底失憶了,或者沒經過任何教育的人在看到天空白雲的時候也會感到美,這是先驗的。不是你看過天空你才知道他是美的,而是你看到的一瞬間就知道他是美的。感受到天空的美是不需要任何經驗的,這是審美先驗的部分。


謝邀

審美在當代藝術理念進入中國後,對這個傳統思想佔主流的國家衝擊最大的一個話題。衝擊大是因為這門學科並非如理工科那樣的計算決定正確與否,而更多的是許多抽象概念和哲學邏輯,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審美問題,不是靠那種寬泛的「因人而異」來簡單解釋的,如果耐心看完看懂我的這個長篇回答,大體上就不會對審美再抱有那麼多疑問了,包括原本不太懂美在哪裡的奇葩藝術品,大致也能開始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了。(由於內容相當的長,花了兩天時間才碼完,嫌太長就不想看的,也缺你不要看了,我是寫給真正想要了解知識的人看的)

其實很多人甚至是所謂的專家其實對審美,美,美感,喜好等概念完全混淆,在基本概念就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就開始表述甚至講課,教出來的學生自然也是一知半解,基礎不紮實還瘋狂的發表論文評職稱,實在是學術的毒瘤!!!!藝術乃至哲學的學習就是這樣,不是光憑看過著作,或者能背出來就代表能懂。。。。要通過不斷的思考,研究,質疑,發問,毀三觀毀了再毀最後建立起來的一個知事體系,才能明白人類是怎樣理解這個世界的。。

先從最基本的說起,美,在所有的人類語言,文化中,任何時代都有存在,而根據不同的文明階段和觀念下,美的形態是不一樣的。僅僅這種層面顯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接下來用四段用簡短易懂的語言討論討論什麼叫美,是怎麼在人類社會當中形成。如果要講全的話幾本書都不夠寫,只是讓大家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以便於之後再討論審美,以及審美的標準是怎麼形成。

首先,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意識到,美的存在,並且是一種跟感官感受以及身心需求有關的特質。就拿我門最熟悉的漢族文化來說,美,就總是與好,相聯繫。是人類在文明生活中,進行相比較選擇出現的結果,所以在我們的觀點裡將這件事物判斷的美,一定是稀罕的不是所有事物都具備的。比如說美德,美食,美人,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其他同類事物相比之下不那麼美。。。。早期得這個階段再各個文化美學還差得不太多,本身人們文明也並沒有非常複雜繁多的體系因此很快就能辨析出美的形態。然後就有諸如孔,孟,畢托哥拉斯,柏拉圖等大神理解了這種規律之後給我們總結定義,帶我們飛。。

然而很快人類的活動範圍就擴大了,就發現了不同的族群,文化的存在。有些事物我們認為美的,我們稀缺的別族人不見得會有同樣的感受,反之別人覺得美的我族可能一直都不當回事。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進行貿易。可是故事並沒有那麼就完了因為會有大家都認為好,都有認同的」美「而且是稀缺的,那麼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最簡單而且沒愛的方法就是戰爭,打一架誰贏了誰可以獲得更多的公認為美的資源。。但是古人當中也有很聰明的一些人,明白了美除了時體驗感受之外還有一種精神狀態,所以就通過種種方法神化了這些含有」美「的事物,這樣大家既然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可以有愛的生活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一同共享這些美,而最後就演變成了宗教,因為稀缺物品有變為永恆的需要,而禁慾也是所有宗教中常見的規律,就是通過束縛感受狀態,來獲得精神的美。所以在這個階段文明的交流永遠離不開宗教或者戰爭。從這個階段起審美開始和宗教和統治產生關聯,文明越先進美的東西就越多,而隨著不同民族文化和文明發展方向不同,美和審美開始產生了各種差異,以及形態上的改變,逐漸趨向於多元化。今天依舊有一些比較落後的文明還會為了宗教和信仰而發動戰爭,而打到後來就算贏了也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贏了什麼,因為文藝復興之後絕大部分比較先進的人類文明就朝不再依賴宗教的社會發展了(可以依舊保持宗教信仰,但是不再受宗教統治,上交祭品),所以最後就非常恰當的把這些暴力的落後文明稱為恐怖分子。。。。

再然後,生產力就開始提高了,人們就開始將美落實到了文藝和工藝。很多人分不清楚,文藝和工藝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別文藝和工藝?其實很簡單,就是文科生和工科生的區別。文藝的交流是語言,思想,哲學層面的交流,精神力量在精神層面進行交流。工藝則是與技術技巧,材料等息息相關,由精神力量投入到物質上來進行表現。現代人都喜歡文藝歧視工藝,然而在最初的時候反倒恰恰相反,工藝遠比文藝重要得多。人們明白了美即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也可以是另一種感受上的追求,隨著文明的發展這兩種形態的表現就逐漸的明朗清晰。舉個例子:就比如冬天有個乞丐很冷,我給他披上一件棉被。他感受到暖和了,精神也被關心。或者是他自己找到了一條暖和的棉被,精神沒有得到關心,但是身體感受到了暖和。再或者我只是給他一條小毛毯,精神上得到了關心,但是身體依舊不夠暖和。當然也可以是沒有棉被也沒有關心。感受和物質,精神和思想,兩者都是藝術,美學的不同形態。

一直到這裡為止有個大神叫黑格爾,把上面所說的都總結了個徹底,然後發表了他的美學著作,要注意的是我們討論的還依舊停留在美學問題上,還沒有涉及到審美。黑格爾認為是人類的精神需求主導了人去模仿事物,改變事物,再創造事物,然而最後他說斬釘截鐵的藝術到羅曼注意之後為就是一個終結了。可是明明這之後各種藝術家依然活蹦亂跳的創作藝術品啊?,中國也有一大坨學者發表數以萬記的論文想要說明藝術沒有終結,其實他們連這個說法最基本的措辭概念和邏輯都沒搞清楚,我們看完那種論文就一起呵呵呵一下就好了。。其實到現今,傳統意義的美學已經徹底完全中止了,了解康德美學原理的都能明白,因為人們對社會結構,物質資源與精神的關係的理解早已經不在跟以往相同。精神開始演化出更純粹的需求,在體驗感之上的需求,由一個概念升華到極致,甚至打破一切固有規律的需求,從真正意義上創造出未知。所以就出現了大家都熟悉卻又搞不懂的」抽象「這個詞,什麼叫抽象?原來的意思是指講事物的一些重要信息內容抽取,剝離出純粹的概念來。就比如廁所標示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從女人的所有特質中剝離出女人穿裙子,用三角代表女人裙子,所有人都秒懂那邊是男哪邊是女。或者從男人身上剝離出煙斗,女人身上剝離出高跟鞋等等。。。。明明沒有寫字,用抽象極簡的方法,但是結果表達的信息卻出人意料的清晰。。觀賞看不懂的抽象藝術只要明白了抽象本身的含義,思考:這是什麼概念,從什麼當中來,抽離出來的結果如何,就能慢慢領悟到原本看不懂的那些藝術品的點了。之後還有類似的觀念藝術,比如杜尚針對某種觀念進行抨擊表現,最後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枷鎖,帶領人們進入新的思維世界,大體原理相類似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好了,浪費那麼多篇幅講了美,然後就終於可以回歸正題講審美了。

通過前半部分我們明白了,人們稱之為美的是一種跟人類感官,需求,是比較出來的特質。。是跟人類文明發展密切相關的產物。那麼理解審美就變得不那麼困難了。審美這個詞是動賓結構,代表通過查驗,判斷,來決定出是否可以獲得」美「的結果。而在漢語特殊邏輯的運用中審美不僅僅是指正在審視美的這個過程,也可以指人們判斷美的標準,判斷美的行為,等多重含義。如果不劃分清楚那一種意思的審美,就算課堂上開課解釋半天也沒人聽得懂的,因為教授本來自己就不懂。不過沒關係,寫這個回答就是要讓人能看懂,接下來的三段就簡單的講解一下,過程,標準,行為。

首先審美作為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事物進入人的感官感知範圍就會進行判斷,觸發相關心理層面的標準決斷後得到一個審美結果,否則世間花草魚蟲即使再美又與我何干?之前已經提過了美需要經由一系列的複雜認知體系組建。雖然目前科學家或心理學家也還沒有徹底弄明白人腦是怎樣對信息進行存儲並作出主觀判斷的,但是這當中還是大志有規律可循。比如觸發審美的事物必須能足夠吸引人主觀的注意力,對其發現並且產生興趣開始觀察,其次事物自身所包含信息必須是可理解的,這些信息最好是主觀已知並且符合個體對美的定義的。然後如果初步判斷出是美的內容,勢必就會獲得更多的關注時間,要經過更詳盡更的深入欣賞思考深入挖掘裡面的信息。此外審美還需要尋找公眾認同感,把美的感受或經驗與人分享在交流中將美擴大。如果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的話,微博,微信,FaceBook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之一正是因為他們完美的實現了當下已知的審美中的所有過程需求,其中以溝通尋找認同作為重要的核心。從吸引注意力開始就為人們提供便利,然後利用現代傳輸技術實現了文字,圖片,影音等多媒體的可能,一直到分享,通過與人交流尋找認同感。

審美的標準,大體上來看標準變化的參數有年代,地貌,人文,氣候等因素。就算要確切的定義的話,也應該是隨審美所在文明的先進狀態來改變的。。有個磚家聽到我這話就不樂意了,因為眾所周知文明的發展是需要隨時間推進而進行的,而時間的推進只能是單向的不可逆,於是結果產生了這個問題:後來的高文明時代反而就只能欣賞先前的低文明時代的產物。。。。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在單位時間內不同文明的進步程度是不同的,而在不同時間內文明的進步程度也不同,在某個時間和文明下完全可能產生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更高文明程度的藝術作品,而在歷史上這類事件一直在被重演。確切的說是當大部分人從低文明進入到稍微高一點的文明時,終於才可以理解先前就已經具備更高文明素質的藝術品。

落實到個人的具體情況,個人的生命活動時間是有限的,其能夠吸收的文明程度,相關領域也是有限。由此就能產生了同一時間下,不同個體所產生的不同審美需求,最後在群體的社會作用下變成了不同的審美標準。評定美的標準參考點,有人認為是信息的先進度,有人認為是信息的量多少,有人覺得應該是創作的工程量,有人認為是信息所帶來的體驗感等等。。。。直到當今,這個無窮盡的多元化社會裡,也正是需要這樣種類繁多百家爭鳴的環境,思想和水平各異的藝術作品就剛好能夠滿足其所對應不同文明程度的群體,使得各自都有進步空間得到良好的發展。近代所發生的一系列歷史事件也都已經證明,將審美標準化是一個嚴重而且可怕的錯誤。

那如果不應該有標準,我們應該如何來描述人們審美的那個「依據」呢?畢竟我們知道人們並不是隨機或是盲目的判斷美與不美。當提到這個問題時就已經非常接近答案了,和隨機相對的就是「規律」,是的,人們判斷美是有規律可循的,目前看來如果諸如「稀罕」,「純粹」,「對比」等概念,是較容易符合絕大多數人評判美的規律。之前已經大致的說過了,顯然審美是跟整個文明社會息息相關的,那麼肯定個人的審美會對社會產生影響,也就是下面一段要講的,審美最終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審美行為,在講解美的時候我提到了一點就是當下人們自身對美的需求滿足後,卻依舊會有獲得認同的需求。從現代看來審美除了自身感受和精神的充實之外,又還是一個與社會進行互動的重要行為。個體的行為本身就是受到個體的審美影響,人類始終是有向著美好事物的本能。即使是審美出現了某種問題,也肯定會依舊繼續著他所認為的「美」與「審美」去行動。簡單點說比如一個人被安利洗腦了,當他認為整個世界只有安利才是「美」時,他就會做一切為安利好,或者安利為他定義為美的事情。只要成功的扭轉了他對安利的審美崇拜,思想以來他的精力和行為自然的就會轉向一個健康審美所引導的行為上去。

舉安利的例子不僅僅是洗腦的原因,是要說明即使是這樣一個很不健康的審美或著說價值觀,但是也很好的解釋了人類行為互動與審美的關係,個人行為與社會審美的聯繫。因為產生一個群體對其中個體審美標準的加固作用是非常顯著的,無論這個「標準」客觀本身是否正確,是否存在。兒如果多個個體相互之間產生認同之後,就會對自己的審美開始賦予一種「標準化」的誤區,就好像在原始社會裡產生的部落族群一樣的原理。比如高等音樂或藝術院校里的學院派中,就普遍存在著看不起那些唱個民謠的野路子,或是流行的通俗藝術。這也是一樣的道理,是將審美固化,標準化後產生的結果,後來還會價值觀相互交合後產生各種的禁錮。在一個審美觀念里只是有什麼樣的形態,本身是充滿許多可能性的變化。可是一旦進入價值觀體系後,就必然需要去判斷出一個「最優方案」,即使是最好的方案,可是這樣的抉擇就會剔除其他可能性。如果想審美和文明處於一個進步的狀態的話就千萬避免這種行為的產生。

相反如果社會處於一個審美開放而且自由的狀態,自然而然的多元化的思想和內容就能充分的相互交流融合,衝撞並發出新的火花。社會本身就具有對不同審美行為的選擇,有藝術審美追求的也會隨著經驗累積豐富而逐步完善自身。因為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人文信息匯聚交流的產物,審美行為也會相互之間產生影響。

而要知道在當下不斷飛速進步的人類文明,審美隨時都會可能產生一輪新的變革,新的大爆炸,進入一個更新,腦洞更大的新時代。

相關回答還可以見

你認為美是什麼?藝術是什麼? - 王兆谷的回答


審美是什麼?審美不光只是買的物件,和用的設計。你花的時間,選的伴侶,願意去走的路,你最終願意是一個怎樣的人,是真正屬於你的審美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其審美主導下的最好的作品,所以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多少種光怪陸離的審美。隨著人生閱歷的積累,你很難一層層剝開一個人的審美。正是有了千奇百怪的不同的審美,才有了這個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的世界。


你的人生經歷。見過美才知道何為不美。


個人覺得,決定審美的除了天分,大概就是一個人所有的經歷,一直認為,審美是這個人最基礎最真實的反映。


對人類來說,適合生存、繁殖、發展的就是美,否則就是丑。審美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應對環境的手段和策略,你也可以認為是生物趨利避害性的巔峰發展,刻骨銘心的形容都不足夠,它寫在基因里。

審美差異來自於個體利益訴求的差異。


是價值觀。

每一種穿著打扮或者神情表現都是自我價值觀的展現。

我們欣賞你,說明我們認同你展現的這種價值觀。

我以前很想賺錢,做一番事業,所以喜歡氣場較強,看起來穿著幹練,美的大氣驚人的女性。可能是范冰冰,baby,那種打扮的比較精緻的女性。中國整體價值觀也還是以這樣氣場比較大,例如范冰冰,李嘉欣那種的女性為公認的美女,後來經濟發展,以baby那樣的上海女性為美女。

但是最近我更加追求內心的平和,漸漸的更喜歡平易近人的鄰家妹子,最好素顏,穿著簡單無害,小五官,乖巧。日本審美也基本是這樣的。

所以,審美是看價值觀。


決定於你對於世界的看法。

手機碼字,吞了,心好痛。QAQ

很久以前思考過這個問題,由辯題「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引起,沒有哲學沒有系統,純寫感覺。

審美是一種傾向,在同類事物中更傾向選擇某一個事物,我們可以稱他的審美更傾向那一個事物,即審美意味著自己行為的某一傾向(能不能實際去做且不提)。

審美有一個基準的,大部分人都無法擺脫這個基本,那就是生存本能。

愛藍天。原始社會時,藍天=視野好=對環境改變更敏感=更早預知危險和更易狩獵成功=更高存活率。

社交需求,來源團隊合作提高了生存率,團隊越統一,配合越默契存活率越高,所以有了社交這種純求同活動。一般說是個人改變自己愛好去融合已有的團體,但從開始是弱者向強者方向的依附和嚮往(和現在的明星效應類似)。

而現代,雖說我們所接觸的大部分人都已經沒有生存威脅,但向強者方向的依附是沒有變的。

兩個例子。

玻璃幕牆的使用,超高層建築使用玻璃幕牆可以解釋是為了減重,那麼普通建築先用混凝土填充外牆,再上保暖,最後再架一層玻璃幕牆……幾個意思?

理論上,這就是財力的展現啊(orz)!玻璃幕牆在很多地方雖然各種不合適但是它貴啊!而且全世界人都知道玻璃幕牆比混凝土填充牆貴啊!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貴的啊!

因為貴=有能力=能滿足各種需求(or有面子)(這個等式沒有任何邏輯,只是簡單的聯想)

最後其實還有一個等於,等於比大部分人高的生存率啊!

審美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總是會有這樣的存在,他能夠完全擺脫生存這一潛意識,注意是潛意識啊,不是生存安全需求滿足之後才出現的愛與尊重啊,是完全的深入自己內心注重自身表達的那種……他擺脫了人類為了生存所留下的所有本能,擺脫了肉體,甚至擺脫了世界(好中二orz)……

這叫藝術你懂?(不,我不懂)

題主啊,問出這個問題甚至用了什麼鬼這個詞,想必是跟身邊的少年起了爭執,比如明明藍色好看為什麼你要天天穿紅色,說你吃藕你居然還生氣這樣……

一般來說,我們和其他人出現的審美差異大致上就是你看美劇他看韓劇還有個少年愛看動畫片而已╮(╯_╰)╭。

why so seriou?

最後,吞之前將近2000字現在哈哈哈……

省了好多我心好痛QAQ,說了兩個例子但是已然沒有了激情orz。


什麼是美,很多人覺得這是發自內心的東西,不會被金錢腐蝕,也不會被權貴左右,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輝耀姬物語》中輝耀姬成年後為了打扮得漂亮,要把眉毛拔光,牙齒染黑。同樣在黑澤明的很多幕府時代電影中,《亂》《七武士》《羅生門》中也常看到這種黑齒,無眉的畫面。

現代人在鄙夷這種怪狀的時候,幕府時代的女人卻樂此不疲。國人在嘲笑日本人的黑齒的時候,暫忘了我們上千年的裹腳。

公元前,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以瘦為美。公元後,一騎紅塵妃子笑,盛唐以肥為美。封建時代女子要束胸,現代大大方方以胸上位。大部分國人以白為美,很多老外卻熱衷於日光浴把晒成小麥膚色。

古今中外,審美無時不刻在變。但不變的卻只有一點,就是對權貴的模仿。幾乎所有的裝扮,都是為了顯得更像個上層階級。

日本的黑齒,一開始是貴族玩意,中國的裹足,起源於宮中。至於以白為美,中國人農耕社會幾千年,富人不用下地勞作晒黑,一白遮七丑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幾千年來最經得起考驗的審美標準了。發達國家不一樣,人家更欣賞旅行,冒險,運動的人群,深色的皮膚更是有閑階級的象徵。

在底層人追逐化妝偽裝成上層人士的時候,上層人士也更加倍的努力把自己和模仿者區分開來。從頭到腳,頭髮燙啊,染啊,拉直啊,腳從絲襪到高跟鞋,現在又美甲,手腳指甲整得如法拉利車漆一樣絢麗、嬌貴,反正讓普通做飯洗碗的要幹活的雙手學不來。對了,還有肌肉,小腿肌肉發達就是丑的象徵,為毛,窮人走路太多。

邏輯就這麼簡單,有錢,有權,就是美,因為美由他們來定義,白富美,核心還是富。

或許你嗤之以鼻,那我們反過來看,不承認美是對權貴的崇拜,那對丑的反感是否因為權貴而消退呢。如果你是一個女人,10年前,你不知道馬雲是誰,你會接受他邀請你吃飯嗎,現在呢?

原文我的微博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23041841875a970102wuzd


因為不是專業研究這個的,但是有點心得想與題主分享一下,用詞非常啰嗦啊,抱歉,請相信我這是我能說出的最偽專業的字句了……

我認為審美是先天後天兩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先天傾向於宏觀指導層面,比如說你生下來就喜歡甜的東西,這是先天性的,所以在你的審美傾向甜,這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你憑藉已有經驗選擇了甜燒餅,但是有一次你出於好奇嘗了咸燒餅,忽然間打開新世界大門,所以咸燒餅也納入你的傾向中,但這是個具體的「咸」,你傾向它是因為它是咸燒餅這個個體而不是你傾向咸,因為你的先天性中你是傾向甜的。你會願意接受甜的一切,會選擇性接受鹹的一些,相比於你剛剛開始的審美要更加豐富,這就是後天作用的結果。

很多時候你會誤認為你喜歡咸燒餅是因為它的咸,在一個咸黨向你推薦鹹的豆腐腦的時候你卻發現自己無法接受,這很正常,因為並不是個咸黨,你喜歡的只是咸燒餅而已,「它」要兼具「咸」和「燒餅」才可以成為你審美傾向的一部分,可以說它是抽象意義上的另一種「甜」。

這個世界的不同的審美其實是可以通過量化的方法分析的,就是把世界上的事物細分為各種各樣的元素。先天一切決定你的傾向元素會是你的主導元素,而後天的元素可以通過你接觸它的次數,它給你留下的印象進行排序,有時候隨著後天對你本身的影響加深,一些後天元素會超越先天元素。經歷更多後,所處的環境也許和你的先天性不符,並且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你的審美傾向中主導元素可能會發生變化或擴大;如果所處的環境和你的先天性大體一致或者不符但是沒什麼影響,你的審美傾向變化就不會太大。

對於社會來說,一個健康的審美應當是較為多元,有包容性,有自我更新能力且大部分與社會主流審美(道德標準之類)相符合的。這些可以體現一個人審美的生命力。囿於自己先天性固有審美的審美一般不太會得到認同(這話不可以反過來理解)。

有句話叫「文章憎命達」,可以這麼理解,當你處在一個個與先天不符的、甚至具有不可抗力的環境中,你的審美元素在不斷的更新、刪改、保留中慢慢擴充,你可以理解越來越多的人和事,傳達的思想也能符合曾經或正在處在你經歷過的環境中的人的審美,為他們所接受,經歷的越多,傳達的思想就越深刻,越豐富,就越為人接受。這裡說的不是越為更多的人接受,而是接受的度會更深,在質,不一定在量,這就涉及到題主你感覺會和別人的審美有衝突的問題。審美存在高低,但是大眾或小眾卻不是評判標準。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自己水平高低,不妨把矛盾的地方仔細分析對比一下,如果你理解了這是「甜黨喜歡咸燒餅就會喜歡咸豆腐腦」這樣一個以點蓋全的的錯誤的話,應該就會釋然很多吧。


在美學裡審美是個大概念 細分不同課題,最典型的幾個子問題就是:審美對象,審美經驗,還有審美判斷(虧了康德)。要從美學審美的方向回答這個問題會相對冗長抽象,如果想聽 後來我補上。

我下面的答案是給原問題的,所以這裡還是從文化社會學角度聊一下,我的導師是專攻taste study的社會學家,這裡就概述一下他們這個專業的中心思潮(怎麼聽來這麼做作,抱歉啊,英文是central ethos)

首先,要定義一個人如何看待雅俗的品味,然而卻不涉及文化背景,社會地位是基本不可能的( 雖然這非常classist)當然這是非常理論上的看法。Bourdieu (in social distinction) 首先指出一個人的cultural capital 即文化資產在定義一個人品味中起最重要作用,直白地說- 「有文化」則應有品位。這種知識分子的品味,最接近被定義的「品位」, 一種中產階級middle class 還有 new bourgeoisie (兩者有互相應和,但有區別!)的氣質

例如,對文學藝術音樂且有鑒賞力並熱愛(不是讓你非得會吹拉彈唱 但至少你知道藝術的的不同典故和genre,eg,讀到Milton 你要知道他和莎士比亞同樣是寫sonnet的詩人...) 對歷史政治哲學有看法,對食物生活質量有要求(不是買買買 啥好吃吃啥 家裡不是小賣部 肚子不是垃圾桶 保值性價比和質量最重要),自持但禮貌的距離... 總而言之,揣摩一下的樣子就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又有資產低調的知識分子,卻穿著樸素的凡人。沒有那麼多花里胡哨的喜好 也不穿那些花里胡哨衣服。

還有,有較高審美品位的人 對普通物質的欲求就會相對降低。不太會追求擁有一個什麼最時興的玩物。反而更傾向於擁有一項技能或者了解一個抽象的概念。隨機給個例子啊,學一門新語言或者深度了解什麼是斯大林主義等等...諸如此類,有較高審美情趣的人喜歡的東西也常另闢蹊徑或者專攻術業。


審美愉悅發生在一瞬間。當歌聲伴著鋼琴的旋律流淌過全身,像是某種東西在身體里凝聚,接著流向四肢百骸,之後是完全的寧靜,人會不禁感嘆,「這真美」。

可是對美如何觸動我們,卻難以捉摸。 任何的美,山川直上雲霄的美,懸崖直插大海的美,繪畫的美,音樂的美,教堂的美,亦或是女人的美,男人的美,甚至是一個物件的美……其實我們真正感興趣的,並非是美從何而來,而是,美究竟對我們做了什麼。我們沒有必要都去研究美的標準、不同人對美的定義,也沒必要去探尋黃金分割比例的奧妙、聖經畫作中上帝的容貌。我們真正想了解的是,美如何拯救我們的生活。

在我的世界觀里,活著,是為了美,我們需要美讓我們與自己和平共處。

一、平靜之美

舉個例子。

想像一個女人,X,走進一家甜品店,她猶豫自己要不要點一份提拉米蘇。一方面,她正在減肥,另一方面,提拉米蘇非常誘人,人生的意義難道不就是為了享受生活嗎?長几斤肉又何妨?這是一次感性和理性的衝突。最終,X點了一份提拉米蘇,而且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但事實上,這個決定並非源於她的整體,而僅僅源於她生活的一部分——感性的部分剛剛戰勝了理性的部分。在做出這個判斷時,內部的衝突以一部分戰勝另一部分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再來,X不久後進入辦公室開始工作。當她查看報告時,同樣有會經歷一次內在的衝突:一邊是她的猜測,另一邊是她的思考,雙方都在迫使她接受。最終,X宣布,這份報告是真實的,無誤的。這次的判斷來自她的思考對猜測的戰勝。

下午的時候,X的丈夫給她打電話,問一些瑣碎的事。X猶豫著要不要撒一個不重要的謊,快速結束這次談話。但她最終選擇了花時間花精力,離開辦公室到衛生間對面的走廊絮絮叨叨的解釋。但從道德上來說,她認為這樣很好,這是對的。這個選擇也是來自身體的一部分,即道德的部分戰勝了利己或者自私的部分。

最後,一天的工作結束。傍晚,X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沿街的展覽櫥窗上看到一幅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館》,看到咖啡館明亮的黃、夜幕的深藍,還有那些彷彿晃動著的人們……她停下來,一種奇異的愉悅襲來,這很美。

來看一下這四次判斷:

「這樣很好」:標準是道德的。

「這很好吃」:標準時感性的。

「這是真的」:標準時理性的。

「這很美」:沒有標準。

前三種判斷是我們內心較量的結果,我們的生活正是由衝突交織形成的,而且衝突永不停止。身體會覺得疲倦,腰酸背痛,那是較量留下的痕迹。但是,在某些罕見、珍貴的時刻,內心的衝突卻奇蹟般地休戰了、停止了!此刻的判斷不是X身體的一部分戰勝另一部分的結果,而是他們在身體內部達成和解的結果,這一刻,衝突不在。確切地說,美是衝突的停歇,美是平靜的感覺,是與自己達成了和解。「這真美」並非感性或理性的判斷,理性與感性均未佔上風,她只是在整體上達成了一致。美的判斷標準就是沒有標準,是美本身給了自己標準,這是美的小小奇蹟。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對「審美愉悅」下了定義:「它是一種人的各種能力間自由、和諧的遊戲。」

詳細點說就是,通常我們的各種能力並不「遊戲」,他們「工作」。例如,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知性會進行分析。面對星辰大海時,我們就會對觀察到的景象進行分析,之後得出結論,認為光照的增強是海域顯現蔚藍色的原因。然後遊戲確是自由的——判斷自由。美是反思性而非規定性的判斷。規定性判斷,如「好吃」、「很好」、「真的」,都是從一般走向特殊,總是將具體事例置於已有的總體框架或標準下進行考察。因此,說出「很好」時就有了善惡之分,說出「這是真的」,也是在依據已有的邏輯。可是,美的反思性判斷中,情況恰恰相反,是從特殊開始——從那海上獨有的風景,從那絕不會出現第二次的陽光,從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館》開始——這裡沒有判斷標準,我們只是說出了一個真理:「這真美」,而不是「我很喜歡」。

康德所說的和諧是身體和意識的和諧。美的愉悅是感官上的,因為它經常通過視覺、聽覺或穿過身體的某種戰慄而被感覺到。同時審美愉悅也是理智上的,因為你對這一切都有意識,甚至是滿足地在感受。康德認為,審美情感既不真正屬於身體範疇,也不完全屬於精神範疇。審美愉悅產生於身體與精神之間,但身體與精神和諧統一時,這「自由、和諧的遊戲」就能進入二者之中。我們需要美來提醒自己,我們能夠用身體思考

在康德的美學中,美不包含任何意義。黑格爾對此予以反擊,認為我們需要美,是為了能夠活在意義里,能夠提高精神空間的容量,能夠開啟與價值相聯的廣闊領域。再之後的弗洛伊德則提出,我們需要美以精神的方式滿足我們被壓抑的攻擊衝動和性衝動。不再擴展。

二、暴力之美

當我們在欣賞畢加索《哭泣的女人》時,很容易感受到一種苦澀,甚至令人憤怒的悲傷。《格爾尼卡》透出野蠻和殘忍。當我們聽Eminem的說唱,看昆汀的電影,這些暴力甚至扭曲,仍然能夠喚起我們的審美愉悅。 弗洛伊德的解釋是,這種美,是認可。

我們天性中的獨有、佔有的愛都被禁止並被迅速內化在文明的規範中。每天的壓抑都被累積在了內心的攻擊性里,聚積在每一句「我恨你」、「去死吧,混蛋」之中。攻擊性需要找到表達的出口。人類是唯一能夠通過非攻擊性的方式滿足自己攻擊性的生物。這種方式,就是力比多的升華——美。

在弗洛伊德的早年,他對人性抱有一個較為樂觀的解讀。他當時認為精神分析法能夠治癒大多數神經官能症,甚至相信當患者意識到自己某些被壓抑的慾望後,他們的疾病癥狀會奇蹟般地消失。但從《文明與缺憾》開始,卻見證了這一樂觀主義的幻滅。人作為哺乳動物,生而具有攻擊性的、性慾的、反社會的衝動,然而這一切自然卻被文明禁止。人將衝動埋藏到看不到的內心深處,內化成體內的一部分,甚至自己都不再感覺到。這種無意識稱為「本我」。但是攻擊性及攻擊他人的慾望依然存在,所以只能攻擊自己。例如,當X回到家發現丈夫再也看不到她的疲憊、再也看不到她的美麗,X肯定有時候想殺了他。儘管還愛著,但這也阻止不了恨意的產生。雖然X的意識在儘力阻止,但她不知不覺在心中強烈的罪惡感驅使下斥責自己、鄙視自己、懲罰自己,這就是「文明的缺憾」。因此,人類這種文明動物生活在這充滿悖論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馴服了自己的野性,但這場勝利也讓我們變的脆弱不堪。 美是什麼?美是衝突的終結,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里,卻非身體與精神衝突的終結,而是「本我」和「超我(文明所允許的)」間衝突的休戰協議。人從出生起就被壓抑的攻擊和性衝動的產生的能量稱為力比多,而美就是力比多的升華。在審美愉悅時,心中被壓抑的衝動得到了滿足。野性藉由藝術得到滿足,「本我」和「超我」同時接受了美。那一瞬,我們似乎躲過了這造就人類的衝突,似乎擺脫了自人類出生起就如影隨形的人生悖論。

三、美的分享

當為一處風景、一幅油畫或一段旋律傾倒時,很難忍受身邊的人對此毫無感覺。這種冷漠會使人不快,品味的差異甚至會使人感到厭惡。其實我們為什麼需要美,是因為我們希望獲得和諧:自己內在的和諧,以及與他人之間的和諧。當人內在的和諧激發了想要與他人之間和諧的願望時,是審美情感是最強烈的。審美愉悅的行為方式有些特別,它呼喚我們會到內心深處,同時,它又不斷建議我們從自我中走出來。司湯達曾在《論愛情》中寫道:「美,僅僅是能被分享的幸福的保證」。保證是無法掌控的,但保證本身是重要的,保證帶來的東西是重要的——它讓我們在內心深處感到有某種東西在催促我們與他人分享,感到我們不是毫無交集地各自生活,不是在無視他人而只在意「珍貴的自己」的世界裡生活。每一次,當美觸及我們內心時,他就把我們從個人主義中拉出來一點點。

四、何以有的美能觸動你卻不能觸動他人

未完,有空接著更新~


審美就是貪生怕死,就是怕死、貪生,通過某種注視,在此道中瞬息地既成功又落敗。


康德說,一個蘋果既可以作為認識的對象被分析然後被吃掉,也可以作為審美的對象讓它引起你主觀的愉悅,當你看到蘋果就流口水的話,那不是審美衝動,那是獸慾爆發。

你在認識這個蘋果的時候是被它的可口香甜等特性所限制的,你在審美這個蘋果的時候卻不受蘋果性質的限制。蘋果的美感滿足了你主觀形式上的愉悅,愉快是你自己的事,跟蘋果沒關係,是你主觀的,由此你的思想是脫離了蘋果的,你的思想獲得了自由,在這個意義上看,審美是一種實現了自由的思想活動。

是審美這種活動構築了人類思想從自然向自由的過渡,自由的概念和精神是從審美這粒種子里生長出來的。

康德的哲學不好懂,但至少讓我們注意到了審美不是無足輕重的,更不是可有可無的。

審美它很重要!!!

換句話通俗講,就是沒有審美哪有自由啊!

康德甚至論證出了沒有自由就沒有道德的結論,他說道德的基礎是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

文章鏈接:這樣的主視覺(KV海報)才叫好——審美判斷力批判


最近剛好在看關於布局審美的論文,小議一下(因為看得比較水)

審美本身是個很籠統的詞,之前的各位答主大致都說了審美的來源,這裡稍微拓展下。

跳過哲學範疇(我的水平還到不了...),在學術界里有很多審美的替代詞或者更明確的研究方向,比如說視覺感染力(visual appeal)。對審美研究者們探討了很多影響因素,基本上包含了兩個方面:客觀物體的狀態和主觀感受者的屬性。

前者的主要問題是:客體如何的表現會讓人覺得美。這裡因為我看得多事設計領域的,所以多在講設計規則,經典的就是對稱、三等分、黃金分割等等等;也有提到客體內容的,比如複雜性、純凈度等等。這些東西大多是因為人們長期的視覺經驗和視覺習慣決定的,目前我了解的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中總結的知覺特點,如人們更傾向知覺完整的、連續性的、對稱的東西等等等。至於進一步的解釋就沒有了解了。

但審美還是更加偏向主觀的問題,所以後者的研究內容就是人們怎樣的特點導致了怎樣的審美偏好。

這裡的影響因素就很多了,個體上講年齡、性別(我的異性朋友說你覺得好看的東西她都理解不能)、從事的工作、學習的內容、行為的動機等都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審美;群體層面就是不同年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了。舉個栗子,之前看過一篇文章Investigating Attractiveness in Web User Interfaces(CHI2004)中就提到一個實驗結論,在審美選擇上設計背景學生比科學技術類背景的學生更加堅持,即使改變了行為的動機,這種堅持還是存在。

當然進一步看,上述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一個人的經驗,經驗又反向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認知知覺方式,就此對審美傾向也產生影響。再舉個栗子,以前經常看到段子說,女同胞們換了髮型/首飾,男同胞們一點反應都沒有,也許就是因為雖然感覺層面可以「看到」,但知覺層面大腦根本就沒有加工啊,他們的經驗告訴他們這些都是無用信息啊~~~

這麼總結的話,影響一個人審美的主要還是經驗吧。比如隨著認知的成長,有時候人們是可以部分脫離某種視覺習慣的,比如完整性,有的人就在理解的基礎上認為立體主義很美,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點拙見~


當然是經濟水平,還能有別的?


審美這個詞出現的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我還是認為適合一個人的東西就是好的審美。

當然不能缺少其他決定審美標準的因素,比如:一個人的視野和經歷,個人認為有學過藝術和設計的人,他的審美一定是比沒有學過藝術的人高一些(個人觀點而已),就拿配色來說:大紅配大黃可能就不及紅紫色來的高級一些,雖然紅配紫,賽狗屎,哈哈哈 小時候常聽到的,但是從個人審美上來看,配色就顯得很高級了,還是要多出去看一看,看展,參賽等等,都會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呢!!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閱歷


推薦閱讀:

如何快速準確地掌握塗素描中的明暗色調?
素描頭像中畫要整體是什麼意思?鬆緊要怎麼處理?
素描石膏像裡面誰最帥?
為什麼在畫素描的時候一定要」整體更進」?從左到右一個個相對局部、細緻的有方位順序的刻畫有什麼問題嗎?
繪畫的天分是什麼?

TAG:審美 | 美術 | 現代藝術 | 審美觀 | 藝術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