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期的國人以及國人眾是什麼?

1. 鎌倉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對於國人以及國人眾的定義有哪些細節的變化?(比如附庸寺院的浪人和農民算不算國人?)

2. 日本戰國時期的國人以及國人眾中可不可以單純地理解為擁有大片土地的地頭土豪以及附庸地頭的農民和小部分浪人(地頭的家臣)?

3. 當地頭土豪通過不斷征戰演變為大名時,他們是如何保證領地內一個一個小小的地頭土豪納貢出兵的?我對於日本古代封建義務的理解很膚淺...這個小問題換個問法是:單純的義務兩字是如何保證忠誠的?我有了土地和家臣 自然要獨立或者保證自己的實力不受傷害 主公(守護/大名)的命令我為何要聽?我可以投奔其他人

4. 國人眾到了江戶時代是不是大部分都變成了地侍?

ps:問題原因是 玩信長之野望經常出兵討伐別國然後被國人眾虐回家 而維基百科實在太過簡略 所以請教知乎上的有識之士詳解 謝謝


戰國時期的很多情況下,確實無法一刀切似的定義某股勢力到底是大名還是國眾。例如丹波的波多野家及奧羽那些小大名們。

按照《國史大辭典》中給出的解釋,國人是南北朝、室町時代最為活躍的在地性很強的領主層,作為土著勢力與相對其來說作為外部的勢力如幕府權力、莊園領主及守護權力等進行對抗,以確保自身的獨自支配權。在除了儘可能排除外部權力外,國人們還會積極促進領內的經濟發展,國人的居館的周圍也會有產業經營設施,例如以備後地毗庄為所領的山內首藤氏領內就有三日市、九日市、十日市等定期市場,還將鍛冶屋和鑄物屋置於自身的支配下,而通過百姓進行農業經營就更不必說了。而為了某種共同的利益或目的,通過契約的締結,便成立了國人一揆。這種也有之後發展成為大勢力的情況,比如毛利家。所以在不少時候,不太好區分大名和國人的界限。

一般情況下,國眾的勢力規模小於傳統我們所認為的大名,但無論其有多大規模,一郡也好,數鄉也罷,都是以土地為基礎的,他們進行在地的統治、保有一定的軍事實力、掌握著徵稅的權力,有的形成國人一揆,有的則選擇從屬於大名。對於大名來說,國眾也是不能小覷的勢力,如果妥善管理他們,這也是大名們需要必須面對的課題。比如對於毛利家來說,吸收這些國眾使其家臣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河合正治《戰國大名毛利氏的性格》),這正是突出了國眾們的獨立性特點。按照國眾論的著名學者黑田基樹的看法,國眾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不一定同時全部滿足):

1、持有郡規模的所領;2、平時保有其獨立性,不受大名的介入;3、通過與大名互換起請文、提交人質等與大名結成契約的關係;4、大名確保以上承諾後,國眾作為代償,就要承擔對於大名的軍事奉公(即軍役);5、以取次作為大名和國眾之間溝通的紐帶。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的話,學者黑川直則給出一個說法是莊園內的領主和地侍階層算是土豪,而鎌倉時代為地頭職頭銜的算是國眾,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劃分方法而已。至於大名要求從屬國眾出兵一事,除了前面的大名與國眾之間的代償關係外,大名的義務之一便是確保國眾之利益,如果軍役壓力過重或因某些原因無法保障國眾的利益和獨立性時,國眾的離反便是太正常之事了,正因為雙方是契約而非主從關係,所以無法用所謂的忠義去衡量二者的關係和親密程度。國眾作為中間層,其領主權力與為了消除中間層的統一權力是對立的,所謂的一元化也是為了消除國眾這種中間層,因此到了江戶時代,理論上便不該存在國眾這個概念了。


剛想說幾個抄維基百科的答主國人和土豪不分就發現已經被搶答了。

在地的不一定就是國人啊還有可能是土豪和農民…

補充一下就是,像國人一般都有比較高比較自由的自治度,但是題主所說的跳槽這個就有點誇張了。很正常,舉個例子奧三河的國人山家三方眾,今川來了投今川,德川來了投德川,武田來了投武田,這都是上一任主君無法保證自己的財產的時候才會投靠新的主君的。

當武田保證不了領地的時候(山家三方眾牛久保領之爭),那就拜拜了,投德川去。

即便是表裡比興也是因為利益才在德川北條上杉之間跳槽,跳槽其實一點都不好玩的,會把人得罪乾淨。


瀉藥。

國人最初出自《日本後記》,指的是國衙領上的一般居民,也就是律令制國家下的一般農民。

平安後期,這個詞的意思完全變了,轉指實際上管理地方莊園、國衙領的庄司、郡司、保司、在廳官人等等,也就是地方實力派。到了鎌倉時期,隨著這些勢力本身的演變,主要指地頭。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沒有變化,就是國人這個詞本質上是指與中央政權或由之下向的「外來勢力」(如幕府、守護、莊園領主等)相對的「在地勢力」。如果要給出一個定義的話,那麼國人或者國人眾的意思就是「以在地居住的領主為中心作為相對獨立勢力而存在的武士團」。

鎌倉後期以來,中央權威掃地,國人的勢力得到強化。其中,舉兵反抗幕府、守護大名以尋求自治權的國人就被稱為惡黨。這些惡黨勢力在後醍醐的倒幕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最著名的就是楠木正成。

但是這些國人一方面反抗高級領主以求自治,一方面卻藉助戰亂強化了對麾下農民的人身控制。國人領主彼此之間會訂立「人返」協定,互相遣返逃亡到本領的農民。

可見:國人/國人眾指的是在領地上定居而維持獨自勢力的領主/武士團,而不是指這些人麾下的農民啊浪人啊什麼的。當然,國人跟寺社也完全沒有關係。(對問題1、2的回答)

國人領主雖然直接掌握農民,對領地有很高的控制力,但畢竟是居住在窮鄉僻壤的小領主,靠其一己之力是不能參與時代洪流的。因此,國人領主一般都依附於大勢力比如守護大名或者莊園領主,與其結成主從關係,而成為其被官。

成為大領主的被官有幾個好處:

第一是可以藉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大領主擁有龐大的莊園,但因為自己不在地所以很難管理,從外面派遣代官爺很容易被在地勢力排斥甚至趕走,所以往往必須招攬國人為爪牙。國人領主通過成為大領主的被官就可以獲得莊園的實際管理權,在大領主和農民之間上下其手,進而擴充自己的政治、經濟實力。

第二是可以獲得大領主的保護。題主說可以不聽主公而投奔他人,問題主公不會討伐你么?都不用主公自己出兵,以你的一半領地為獎賞誘使你周邊的國人攻擊你即可。此外,「他人」作為大勢力同樣不會只給予你保護而不索取義務(如年貢、軍役)。事實上,依附於大勢力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避免同一勢力麾下的其他國人等武士團對你進行攻擊,所謂黨同伐異是也。

對於日後的戰國大名來說,問題就更簡單——不納貢出兵就打唄,上杉不就下雨天打揚北眾閑著也是閑著(大誤)。此外還有頒布領國法,實現領內一元化統治等等,這裡就不展開了,反正最後就把國人領主都變成坐在城裡領錢的高級官僚了。(對問題3的回答)

地侍是鎌倉時代的上層農民(名主、有德人之類)轉換而來的,與國人不是一回事,是地位比國人更低的角色。國人時而作為被官幫助莊園主鎮壓地侍,時而又領導地侍結成一揆反抗莊園主。當國人崛起之際,依附於國人的地侍往往被編入國人的武士團。

戰國前期,國人轉化為擁有城池的割據勢力。之後隨著戰國大名的興起,大部分國人不是被消滅就是被編入其家臣團成為中高級武士;如龍造寺氏、德川氏等少數強力國人則通過下克上手段崛起為戰國大名的一員;德川氏家臣中一些國人領主出身者如牧野氏、奧平氏也在江戶幕府建立後雞犬升天,成為了譜代大名。

總之,國人在江戶時代多數轉為幕府和各藩的中高級武士甚至藩主了,和地侍沒啥關係。(對問題4的回答)


能稱為國人的前提是你有領主實力但沒有官府/宗教編製。

我主要回答一下問題3,關於忠誠的。

至於忠誠嘛,這個東西,首先,武人也罷,國人也罷,亂世里所求的無非第一生存、第二發展,你能滿足屬下的這兩個需求,屬下自然就跟你。投奔別人,人可以跑路,土地又不能跑路,所以你的屬下就算要叛變,充其量也就是向附近地區的幾個勢力倒戈,你不用當日本第一,只要別比他們差就不會眾叛親離,當然,萬一有人牛逼到各國武士紛紛拋下領地去投靠他——那你也攔不住不是,但他武士再多,沒有地,也就沒有糧沒有兵,不足為懼。

——當然,萬一屬下想跳過你自己做大呢?這就要進一步施展各種技巧了。

第一當然就是聯姻了,不僅僅是象徵性同盟,而且將來生下的繼承人有兩家的血脈等於是同時繼承兩家——當然這也有缺點,真要反,有聯姻也沒用,而且你沒那麼多孩子可聯姻不說,真成了將來弄出繼承人來還有下一代的權位之爭,所以這個搞不好,後患無窮。所以秀吉還要禁止大名私下聯姻,免得他們達成對自己不利的同盟。

第二是間諜,靠各種間諜刺探情報,及時掌握手下領主的趨勢動向,誰有不穩的舉動,就早作準備,先發制人,當然間諜也不是什麼都能刺探到的,而且還有間諜被別人反過來利用的風險,反間也罷,假情報也罷,驅虎吞狼也罷。

第三是意識形態忽悠,武士道的忠誠不夠,就把儒家的忽悠也搬過來,讓手下以愚忠為榮譽——當然,這種忽悠也就哄哄那些智力不高的武將,遇上表裡比興之流是玩不轉的。

第四是你要有威信,政治手腕夠用,對外不過多樹敵,對內善於協調家臣矛盾,能把事情都處理比較妥當,人心所向,自然大部分人都不會叛你。

但再怎麼樣,亂世總是有人想藉機上位的,你屬下不想背叛你,你屬下的屬下還有可能吃裡扒外想把你們都賣了呢,你屬下的分家還有可能想反分為主呢,所以封建制永遠不會是鐵板一塊兒,戰前調略永遠能找到潛在的內通者。

所以最後一條還是最根本的,你還是要能打,把不服的人統統把他們打服,外面沒人敢對你刀刃相向,國內的宵小之輩也就鬧騰不起來了,這就算解決問題了。

像家康腦筋就很清楚,反叛的根本是兵力,兵力的根本是土地,沒有足夠大的土地,也就沒有足夠大的軍隊,所以他後期賞錢很慷慨,賞地非常吝嗇,極力控制不讓任何一家外樣大名的土地超過一定數量,以免對德川家構成威脅。


不邀自來。

按題主順序回答。

1:國人和國眾和國人眾,豪族是一個意思,泛指相對獨立的武裝集團。需要注意的是,國人並不是一個具有明顯界限的階層,而是對具備某些特徵的群體的統稱。國人眾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土生土長的武士家族,如三河松平,越後揚北眾等。

②:得到地頭職位的武士,如因島村上等。(地頭是源賴朝設置的職位,負責所在地區的治安和稅收,等級屬於郡,鄉一級,比守護低。)

③:由富農(名主)、庄官、惡黨(土匪)等形成武裝割據勢力。

以上幾類國人有幾種共同特徵: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薄弱(相對守護而言),抗拒大名的權力一元化。這也就是國人眾的定義。從鎌倉時期國人出現到豐臣時期國人消亡,這個定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附庸寺社的浪人通常被稱為僧兵或者法師武者,他們的獨立地位來源於朝廷給予寺社的宗教特權,一般不歸類為國人。至於農民,可以看做國人的一個來源,但農民本身並不是國人。

2:見上文。需要注意國人通常要有一定量的武裝,像揚北眾這樣出過本庄繁長和柿崎景家,讓上杉JJ都頭疼不已的勢力尚且只能叫做國人,你們幾個小農民扛著竹槍好意思和人家站一塊么。。。

3:大名和國人眾之間的恩怨情仇單獨出本書都夠。題主問的是大名的統治手段,詳細說這個好了。

①:大名與國人不一定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在國人強大的地區,有可能保持半主從半盟友的關係。比如小笠原長秀(給足利義滿制定武家禮儀大法的那位),在擔任信濃守護時就曾經帶著幾個手下去收租子,結果被仁科、高梨幾家國人打成狗。最後不得已,通過與國人眾聯姻等手段,成立了「御家中添文」,在名義上維持著對信濃的統治權。

還有國人自治,架空守護的。比如毛利元就的哥哥毛利興元就建立了芸州國人一揆(同盟)的組織,使得守護對國人沒有實際管轄權力。

②:對於有實力有野心的大名而言,國人永遠是讓人頭疼萬分的勢力。如果保留國人眾,就像題主所言,他們一方面會抽取稅收(國人也是要過日子的不是么),另一方面隨時可能因為利益而叛變。但是如果剷除國人眾,無異於揮刀自宮。畢竟國人大多是裝備精良的武士群體,徹底剿除不如保留自治權,換取他們的效忠划算。(村上義清:老虎你來啊,你倒是來啊~)。

③:天涯大牛萬邦咸寧把大名對付國人的手段稱為「五子登科」,也就是帽子,金子,妹子,兒子,刀子。感覺十分恰當。簡短說一下。

帽子:就是大名在家臣公子的元服(成人禮)儀式上為公子加冠,並且從自己的名字中賜給對方一個字,從而結成「烏帽子親」。烏帽子親最早起源於源賴朝。這種方式成本很低,不過效果並不明顯。比如尼子經久的經就是主公京極政經賜予的偏諱,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金子:最有效的手段,泛指金錢、土地、糧草等一切實際利益。不需要多說,缺點是一旦對外擴張失敗導致大名無法提供足夠利益時國人就會群起造反。比如大內義興遠征京都時因為發不出錢糧導致國人紛紛脫離。

妹子:不是指賜給美女,而是指嫁出大名的血親來達到聯姻的目的。比如武田家的二山體系,織德同盟,甲相駿同盟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聯姻通常是在利益達成一致之後的附加手段,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抵押人質。

兒子:就是把大名的庶子塞到國人家裡做養子,這樣原先的家督去世以後由養子繼承,國人的勢力自然歸大名所有(也有失敗的案例,比如尼子經久和鹽治興久,赤裸裸的骨肉相殘)。這種方式比較常見。

刀子:不得已而為之的最終手段。樓上已經提到了。

此外,還有其他的手段比如從朝廷取得官職來獲得名義上的統治合理性(上杉JJ最喜歡玩的),以及吸納國人成為家臣,等等。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國人始終是大名權力一元化的最大障礙。在整個戰國時期,國人與大名之間的爭鬥一直是十分精彩的話題(柿崎景家等人笑而不語)。

還有,國人反抗大名的事件多的數不過來,但是「投奔」的現象很少。因為國人的核心利益在於「土地」。有了土地才有糧食,才有軍隊和武器。像村上義清在信州能兩次擊敗武田信玄(上田原合戰和戶石崩,村上義清武統雙90就是這麼來的),然而在投靠上杉JJ時候頂多只能打打先鋒,畢竟靠一人武勇無法左右整個戰局。

4:到了江戶時代已經不存在實際意義上的國人了(和新中國成立以後剿匪基本是一個道理),地侍么,指的是拿起武器作戰的農民,也叫地下人,等級比國人更低,樓上說的很對,我就不重複了。

Over


兩個字土豪


地方本土非貴族勢力,不包括本土武士,本土武士的上升階梯比他們舒服的多

好聽點叫—私人武裝/經濟/宗教集團

不好聽,就是土財主或者水泊梁山性質

不要小看,傳說當年李自成死法之一就是被在巡視地方被當地地主武裝活活打死………

對於外來大名和武士統治地方,這些傢伙作用還是比較大,但是終究還是夜壺性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的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學,沒有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學院?
亨廷頓將日本文明劃為獨立文明是那一代西方人對於中國文化不了解所致么?現在是否更多學者劃為東亞文明圈?
Spitz是一隻怎樣的樂隊?
日本對華的ODA可以認為是戰爭賠款么?
日本秋田縣都有些什麼景點和美食?

TAG:日本 | 歷史 | 戰爭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