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朋友印象"這款社交產品?
這兩天有一款炒得一塌糊塗的社交產品"朋友印象"怎麼看待好友評價這個功能。
1、早期互聯網剛興起時代的社交,建立新的連接,帶給用戶興奮。eg:早期qq和聊天室
人與人在這個時間點的連接,只存在於實際的生活中;而互聯網帶來了效應是「突破原有圈子,認識本來不可能認識的人」,增加了人與人連接的方式,帶來更多社交可能。像是通過qq,作為成都的一個小學生,我可以認識上海的初中生,通過聊天彼此認識和了解,這在之前是很難輕易做到。 早期社交,為用戶建立新的連接。2、當前的社交,提高進行連接的效率。eg:陌陌、微信
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不管是何種小眾興趣群體,現在這個時間點,都可以找到多種途徑進行有效的連接。陌陌讓你快速的可以和附近的人進行搭訕;微信管理各種好友,發一條消息馬上可以被回復;微博關注朋友和名人,收到他們的各種新狀態;qq群組、貼吧等以興趣為中心.... 我們可以高效地與各類人物建立連接。互聯網越發展,可以去建立的連接越多,人們對選擇和誰建立連接這個問題,就越加困惑。
3、下一代社交,提高連接的質。
有些人這樣調侃,「比起陌陌,豆瓣、知乎更是...神器!」。 這句話我們這樣解讀:在陌陌上,我們除了用戶的個人資料信息,只能通過循序漸進的聊天方式,去了解對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去篩選一個合適的「他」;在豆瓣上,觀察對方看過的書、電影、發表的評論、寫的日誌等等,可以幫住我們更全面的知道此人的愛好、興趣、價值觀等,高效的構造對此人的認知,幫助我們判斷是否建立連接;知乎類似豆瓣,通過該用戶沉澱的內容,幫助其他用戶進行判斷。 當連接已經可以快速建立的時候,不管何種類型和場合,我們更希望提高連接的質,耗費最小的成本選擇最合適的人。我們再看朋友印象,通過該用戶的社交關係,讓其好友進行評價,為他建立更全面的人物畫像。對於社交連接來說,長期價值在於幫助其他用戶更全面的了解此人,以此確定是否連接,提高社交的質。
一個小小的社交PM的觀點,還請指正。從該應用軟體的功能來說效率的提升是印象標籤品類化,類似電商Sku化,內容和信息的輸出和接受效率的大大提升,實質價值是標籤品類化的連接,單品類與單品類的連接、聚焦形成單品類組群。商業價值的想像空間非常大。只要看兩類產品就明白背後的巨大商業價值,興趣教育/Skillbank技能銀行/和興趣社交/Master達人/(都是共享興趣招牌)。
今天被「朋友印象」刷屏了,為什麼這麼火?因為他抓住了人性的痛點啊! 一款產品要火,需要順從人慾,了解用戶心理。在這裡,我想用票圈知名大牛哈佛大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家高鼻樑大叔米德的觀點來解釋這個問題。
1.人的自我印象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動中形成的,又是這種互動關係的體現。
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兩方面:
一方是作為意願和行為的主體的「主我」,它通過個人圍繞對象事物從事的行為和反應具體體現出;比如說我希望塑造一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裝的了紅太狼扮得了小綿羊的形象;
另一方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係性的體現,體現社會關係方方面面的影響,比如叫獸說,磚家說,奇葩說。作為社會期待的「客我」要求光能上廳堂下廚房還是不行的, 作為新時代女性,還要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殺得了木馬, 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斗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
「客我」促使「主我」發生新變化,「主我」反過來改變「客我」,二者通過有意義的象徵符在不斷的互動中形成自我。那新的自我塑造,是按照社會期待成為事業女強人,還是家庭好太太,選擇的過程就是自我定位與社會需求互博弈的過程。舉個小例子,作為無辜躺槍的處女座特徵是被大家黑的強化了桌子上的東西一定要擺正發圖一定要發九張,還是為了不招黑而刻意弱化這些執著的小細節呢?)
比如說我吧,在「朋友印象」中首先「自我」的用了三個形容詞來形容對自己的印象,逗逼,女漢紙,大長腿。我們期待朋友用三個詞,來反饋「客我」。會有人說我白富美嗎?說我小可愛嗎?說我氣質好,高貴冷艷嗎?天啦嚕,居然有人說我御姐,穿戴好,還浪,還污!一個兩個人說我不行,好多人這麼說,那很可能「客我」印象與我的「主我」印象有衝突,要調整修正一下我的「自我」了。自我的形成為什麼需要「朋友圈」,需要朋友印象?我們都渴望社會這面「鏡子」,放在微信里,就是朋友圈這面鏡子。美國社會學家庫利在《社會組織》中提出「鏡中我」理論,首先,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與他人聯繫中形成的。看,這些朋友印象里的詞都是誇讚的好詞!就算污啊騷浪賤啊吃貨啊腹黑啊飛機場稍微負面點的詞在網路流行語和開放價值觀下都是好詞。大家說我高貴冷艷氣質好啊,要炫耀一下,而且,有幾十位好友來給我點評,說明我人緣好啊~要炫耀一下。於是大家就分享,轉發,然後就火了……
4.滿足人們了解自我適應社會的需求。自己塑造的文藝才女青年成不成功?在朋友心中是高冷的還是逗B親民的?要適應社會先得要接自己。傳播特別是初級群體中的人際傳播,是形成"鏡中我",了解自我的主要機制。朋友圈裡都是熟人,朋友就是我們的初級群體,朋友印象相比於公司職場里,社會合作夥伴對自己的印象要更貼切。這種以「鏡中我」為核心的自我認知狀況取決於與他人傳播的程度,朋友印象中參與的人越多,分享的越多,傳播活動越活躍、越多方面,個人的「鏡中我」也越清晰,對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觀、準確。所以用戶也會分享,邀請朋友來作答。這個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朋友評價,我們逐步了解了他人對自己的想像,驗證我們對他人怎樣評價我的想像。自我的形成是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即個人適應社會的過程,但形成後的自我反過來也會積極地作用與社會。為什麼有些人在北上廣深的大城市有挫敗感,為什麼有些人遊刃有餘,有些人安然自得?這就是個人適應社會的過程。所以說,媒介,尤其是新媒體,再上升到App這種新新媒體,還能幫助我們促進社會化呢。
如果覺得好,給170的紙片人小露Lu點個贊吧,每多得一個贊,我多吃一口肉。
產品做得爛還好意思炒看APP圖標就可以把它歸為99%了買家評價是上個世紀就有的東西吧密集恐懼症千萬不要打開這個玩意
我發張圖,再認真的吐槽下,匿名容易滋生負能量,這類型的產品還社交個毛啊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廣告?
現在想做社交的產品多了去了,無論是主打社交還是附帶做社交湊齊全家桶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沒有產品狗口中那麼光明的,看看大過年忽悠人集卡的那家。
不像互聯網剛興起那段時間,現在的人沒那麼強的社交慾望了,你的qq好友有多少人?常聯繫的能湊齊十根指頭嗎?微博好友呢?微信好友呢?陌陌呢?
社交往往不是最終目的,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你在飯堂跟阿姨社交只是為了打飯而不是對她有興趣,你用淘寶旺旺跟商家社交只是為了完成交易而不是想和他親來親去,你用陌陌搖來搖去也只是想滿足生理需求...
qq和微信是即時通訊工具,在滿足用戶的通訊需求的基礎上才有qq空間朋友圈這類主要滿足「社交需求」的功能,他們找到了真痛點真驅動力。
題主說的這玩意有多大驅動力去驅使用戶社交?幾個標籤有什麼可信度?隨便建幾個qq群微信群互刷,沒兩天我就是中華首富七尺大鳥了,誰信?騙小學生玩去吧參加TC2016上海創新峰會,
基於目前比較繁雜的社交刷臉app,栗浩洋介紹的朋友印象,走心的交友app,我決定試用一下,不完全是因為看不完全的匿名消息。下載試用之後,我認為這款app 還存在很大的缺陷,真的不咋地,,2周,我用了幾次,我卸載了!騰訊與朋友印象的合作,目前微信的客戶量給了朋友印象很好的優勢,然而朋友印象本身產品的不明確性,我認為流失了微信好友這個優勢。目前,大量移動app的產生,強制性的下載,留不住的商戶,零散化的服務群體。難以歸類群體
朋友印象
1,匿名好友功能 -- 抓住人心的窺探欲、虛榮心、炫耀欲。並不能長久留住用戶2,面前群體太雜亂 -- 社交,生意合作夥伴,明星用戶等。我認為目前市面上的app應由最初的擴大關注使用人數,基於目前的關注基數,應慢慢的將用戶歸類,縮小話,隱私話,更好的交互使用設定。個人認為
1.既然定位朋友印象不同於其他社交工具,不是刷臉的app,,更走心,興趣愛好的匹配。我建議:能否依賴目前大數據分析,對於一個新使用朋友印象的app用戶,分析其好友中主要的年齡,社交群體(高中在校生/大學生高校人群/普通大學人群/科研人群/不同社會工作領域的工作/家庭主婦等等等)快速匹配推薦可能的感興趣用戶,而不是事先依賴用戶自我標籤化的形成。(用戶多一層的交互體驗,流失的產品用戶更多)2.想較於其他窺探性微信功能(匿名/查看探訪人等)應降低其影響力。其他暫時還沒想到這硬廣看的雲里霧裡,劉校長看不懂了。
社交哪有大家看的那麼複雜,通過興趣愛好等標籤匹配到一起就是最適合?別逗我了。很多人關注的是能不能匹配的上並且是否可以進行互動,至於匹配到誰無關緊要。
目前社交確實是一大需求也是痛點,因為當今社會人越來越依賴工具生活,人與人的交往往往伴隨較強的目的性。能夠拋開目的純消遣的工具不多,即使有其手段也不夠強硬。現在多數社交軟體都犯了一個通病,就是真的以用戶為核心,用戶說什麼就是什麼,難道用戶能表達出自己真生的需求,只不過隨心情調侃而已。選擇太多不一定能提高幸福指數,在「有沒有」和「成不成」的問題上本末倒置。人都是貪心的,即使你做的再好有一點不讓對方滿意,都會有不滿,反而在一個大規則的前提線,增強陌生線下互動,才更霸道蠻。
未來的社交,不就是打破原有的屏障,更真實,更有價值,更有趣,等等都是亮點,社交有很多坎,騰訊都不一定能過
對於想結交新朋友的用戶來說這是一款比較能讓人放心的社交軟體,吸引我的有幾點:
1.和陌陌不同,朋友印象不靠刷臉拼顏值而是靠興趣相投,你是通過對方的性格來認識這個人的
2.可以和微信聯機,多一層放心
3.有各種趣味小測試(匿名聊天,用三個詞語形容xxx等)可以轉載到微信朋友圈,增加與微信好友的互動,這是最吸引人的一點。我就是因為這個app有很多小測試才下載的,對沒有交友目的的人來說這款軟體很受用啊
4.使用用戶大多是95後,00後吧。。騙子少(這不是歧視,是生活經驗)
你是來逗我的?
是企鵝玩剩下的東西了QQ中「好友印象」關閉的原因是什麼? - 騰訊 QQ
降低社交用戶之間的連接成本?我就呵呵了。一、冗長的印象描述還達不到幾個標籤的效果二、非誠勿擾在朋友印象時滅燈滅的的最多。
下了就想刪,主要是三點,第一點視感觀視覺上很亂,第二點用戶使用上有點複雜,第三點感覺交朋友不夠探探和陌陌方便,需要加為好評,評價後才看得到臉,如果不是同頻時間,基本是不想回復,佔用太多和浪費社交時間
非常差勁!!微信和朋友印象聯手,大敗筆啊.....讓人都覺得不想用微信了。慢慢發展下去命運也會像QQ一樣嗎?感覺一點隱私都沒了。又回到了QQ空間的時代錯覺。誰翻了我的朋友圈分享都知道,太沒意思了。到訪者也覺得太沒隱私了。感覺Facebook很好,最起碼尊重到訪者的私人隱私啊。
不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