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現在的極簡風 (Normcore) ?

從MUJI到COS的大賣,再到ins上面黑白灰+植物的拍攝模式。一切設計似乎都開始走極簡風。

先拋我的想法:

1.之前走不了這個風都是因為性冷淡風對普通人來說都太貴,jil sandar,chloe之類的從料子到款式都註定了他不是上街隨便就可以買的。但是後來HM母集團出來造福人類,COS成功將成本控制在普通人可以負荷的狀態內,加上+J等的一系列合作款出現,讓大家可以花比較少的錢,穿的看起來清爽又smart。

2.大家壓力很大,覺得穿muji的衣服很治癒,也可能真的是性冷,無法性感無法去感受愛。所以乾脆就直接呈現在外在的風格喜好上。直接出現的是日劇的「無法戀愛」主題系列。

3.性冷風看起來高級又好搭,一些紅人也推波助瀾。而且這樣的風格對顏值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只對身材有一點點要求。

大家請補充。


只說女裝,其它暫不涉及。

首先,我們用這種風格的學名Normcore。別再說「性冷淡」來指代了。用帶有「性」的字眼來定義一個風格,無論是極簡還是性感,都是極不尊重的。簡約不等於性冷淡,性感也不等於性饑渴。

極簡風格的盛行是一次女性話語權的集體發聲還是集體消亡?

1. 集體發聲

女性極簡風格服裝的明顯特徵是去線條化,寬鬆,素色等等,與之前風靡的style 很不同的一點是,極簡風格在極力淡化女性身體的原始特質,諸如S曲線,胸部,臀部。而是致力塑造「直筒感」(隨手自創的名詞)、「紙片感」一般的形象,這背後傳遞出的符號從「風情萬種」、「光彩迷人」、「我是人群焦點」一下子轉變成了「淡漠」疏離 與 堅毅 。回想一下自上世紀40年代起至今,這是女性頭一次傳遞這樣的形象符號給大眾,並且它沒有遭遇抵制與批評,反而被看作是一種高級的象徵。

結合如今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逐漸覺醒的觀念:爭取和男性平等的權利(不是恐怖的偽女權喔),擺脫附庸於男性的地位,代表自己的群體發聲:愛瑪,朱莉,從容地正視自己的取向

朱諾,St Vincent 我覺得,需要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更多的場合和語境中,為自己被忽視的那部分權利而努力發聲,亦或是作出行動。

1. 集體消亡

Simone de Beauvoir 的《第二性》里有談到男女的生理差別。雄性能夠自由地表現它的力量,物種的力量與它的生命主動性是完全融於一體的,相反,雌性的個體性同物種的利益是矛盾的,就像是被一股外力強力佔有並異化。因此機體的生物形態越高級,兩性個體化的明顯差別就越大。雄性可以運用越來越多的形式,利用它的支配力量。而雌性會越來越強烈感到自己處於被奴役的地位。誠然,從生物角度來說,女性的命運,比其他雌性動物的命運更加嚴峻。生物學的因素不得不承認,但實際來說,我們還要綜合參考心理學和社會學因素。

刻意忽略女性自身線條的簡約風,從某方面來說,它讓女人似乎看上去更加powerful ,不可侵犯,不自覺地散發著男性力量,就拿UNIQLO X Lemaire的大片來舉例:

照片中男女模特外在的相似度基本快達到90%了,服裝中性化、模糊性別化的趨勢似乎越來越大,但,換一個角度想想,把中性定義為坐標軸原點,男性特質服飾靠近原點更多,還是女性的靠近更多?我個人覺得是後者。

正好前陣子美國牌子American apparel 正式宣布破產,我的疑惑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會看到MUJI或UNIQLO 的廣告大片就會覺得不可侵犯和淡漠,而看到American apparel 就會覺得sexy、色情和低俗呢?

這種明顯帶著性別歧視的標籤印象根植於人們的頭腦中,以至於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只有前一種才能顯示出我們的力量,盡最大可能模糊身體線條。我希望,未來,女性不用通過這種方式來顯示出自己想要獲得的話語權和人權。即使是不穿簡約主義,即使是不標籤自己「性冷淡」。

時尚也好,潮流也罷。總是經常變,文青們前兩年還一股腦兒地全vintage,現在又開始集體「性冷淡」,反正我想說的是,找准自己的風格,然後堅持下來,不為周圍輕易改變。

最後一點 穿衣 tips :

1、對身材十分挑剔,胸太大的,屁股太大的,上半身太雄壯的or下半身太粗壯的,我要說的是謹慎,不要頭腦發熱跟風。不是我說得太刻薄,而是」性冷淡風「就是這麼挑剔,只有身材條件夠格,才能把它的這些特點穿出來 (圖中模特身高178cm,自己腦補)

2、Oversize款的極簡大衣,如果身高是短板,一定慎重購買。一方面是很難買到真正合適的碼,另一方面也是稍不注意就會像是裹了道袍。如果已經入手了,記住和粗跟裸靴搭,既增高又拉長比例。 (同樣參照上圖)

3、牢記整體要保持和諧統一,大紅唇,韓系日系軟妹妝容就別畫了,裸妝就行。

4、最後,即使整體全部打造好了,但氣質確實屬於無法人工營造的,要想全身散發」禁慾「氣質,還得靠自己努力培養。

最後,不論是什麼風格,都得人來駕馭嘛,很喜歡極簡風,就在搭配上多下點功夫,畢竟身材完美的人,全世界也沒幾人。。 關鍵一定是要揚長避短,自由發揮。

最新補充:之前收集了很多關於春夏normcore的穿搭,一併都發上來吧。多圖,感興趣的可以多看看,體會其中的細節。


(註:原問題把「 Normcore」譯作「性冷淡風」。後被改為「極簡風」。故以下吐槽,僅針對「性冷淡風」這一說法。)

-

極為反感「性冷淡風」這種說法。

冷淡個毛。哪裡「冷淡」了?

哪裡又跟「性」有半點關係了?

不會好好說話嗎。

一看到 MUJI 的商品,就套上「日式極簡」「禪意」等標籤。一看到 IKEA 的傢具,就冠以「北歐風」「簡約風」等稱謂。這樣貼標籤貼下去,遲早有一天鬧出「簡歐」「韓版」「意式」等笑話來。

MUJI 和 IKEA 他們只是這些主義的商品化表現罷了。設計思潮的變革,一直是有章可循的,大眾耳熟能詳的「包豪斯」,「折衷主義」,「極簡主義」,這都是互相影響但各自獨立的設計體系,這些主義的名稱不是隨便叫的,都和主義所遵循的設計哲學有關。

那麼冒出來個「性冷淡風」「禁慾系」,怎麼評價?

「簡約」就是「簡約」,「極簡」就是「極簡」,沒有別的亂七八糟。就這麼評價。

更何況,MUJI 的風格並不是什麼「極簡」。MUJI 的設計思路是追求材料本身質樸的原始感覺,並強調去掉商品標籤,讓使用者關注於物品本身的使用過程。不過這個設計思路,近幾年也並沒有保持住節操。

因為自己看慣了奼紫嫣紅蕾絲網襪哥特蘿莉等「性饑渴」「縱慾系」風格,就以「性冷淡」「禁慾系」來對比其它配色簡約選料單純的設計風格么?多荒唐。

要想深入了解設計,先要避免歧義。

稱謂是歧義的重災區之一。

-

什麼是真正的「性冷淡風」?

中國大部分學校的校服。過去特殊歷史時期給勞動婦女穿上的工服。這些是真的在「去性徵」,才是真的「性冷淡」。

-

-

(請去贊同 @燈芯與沼澤 的回答吧)

-


NORMCORE不完全等同於極簡風(MINIMALIST),更不同於性冷淡!很多英文辭彙傳入國內後,就一傳十,十傳百,偏離了其原意! NORMCORE雖然也都很簡單,但是與極簡風還是有差異的!NORMCORE更多講究的是看似樸素的,不顯眼的穿著。

NORMCORE——其真正含義可以理解為我們中國人常說的「返璞歸真」。這是由一批時尚愛好者推廣的「時裝運動」——旨在反對時裝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浪費與盲目攀比現象。「返璞歸真」的時尚愛好者通常穿著看上去樸素不足以亮眼的服裝,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毫無時尚品味——恰恰相反,這正是考驗你真正的fashion taste(時尚品味)的時候。這些服裝的品味只體現在細節之處,面料與做工的精緻毫無疑問很重要,另外便是線條的裁剪及衣身各個部分的比例是否足夠漂亮,還有,當然就是你出色的搭配能力啦!


Normcore看起來雅,但它的流行是因為俗。

相信我,一百個穿著COS、ACNE Studio、Muji的人當中,知道Normcore這個概念的不超過5個,自身氣質本來就與這個風格相符的可能只有一個。

而其他人之所以穿成這樣,是因為:

這些單品的媒體曝光率高;

這些單品在街拍中大量出現;

商場里賣的都是這樣的款式;

喜歡的明星這麼穿;

常逛的淘寶店上了新;

閨蜜和同事這麼穿……

2007年我們穿韓版長款衛衣,2010年我們穿復古森女長裙,2013年我們背王菲同款longchamp餃子包,2016年我們圍楊冪同款acne純色羊毛圍巾。其實並沒區別。

你並沒有【選擇風格】,是流行趨勢影響了你。

但俗並不代表不好,走在流行的前面需要很大代價,找到自己的風格也同樣很難。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自己的風格的。所以,選擇已經被大眾所接受的「爛大街」風格,至少出錯少一點。

追逐流行,成本也最低。一種風格流行起來,Zara這樣的快消品牌才會出類似風格的單品,淘寶店家才會山寨大牌的款式,我們才能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價錢買到這些東西。而還沒有流行起來的風格,可能只存在於一線大牌的專賣店裡。

至於fashion icon們說的「大胸胖子濃艷妝容不適合Normcore」——這並沒那麼重要,我們普通人又不走T台,等到下一波流行到來,自然就換了衣衫。


我覺得是價值觀。

從一開始看見類似於MUJI風格的東西就覺得是我的風格,她讓我內外一致,享受衣食住行和自己精神世界帶來的協調,很舒服。

價值觀方面,比如希望生活簡單但有質量,在人群中不嘩眾取寵,甚至刻意普通,把最精緻的東西隱藏起來一些,在平常生活裡帶來驚喜,但普通不庸俗,思維保持獨立不盲從,所以衣著常常基本款較多。不喜歡身上有各種圖案,鉚釘,等等裝飾性東西,因為這代表了一種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甚至外露的logo也在表達一種追隨,所以MUJI幾乎是唯一選擇。此外,我覺得做人要坦誠,該堅持要堅持,該認錯要認錯,靜靜做一些好事,死倔扛住壓力,沒有城府不故作玄虛,待朋友坦誠得讓你看到我的心底,談戀愛不要pua技巧和心理博弈,對你好就不會顧及自己面子卑微什麼的,也不會弔著別人,就像普通的純色衣料,你看到的我就是坦誠的我。但純色不代表淺薄,不是傻白甜,是經歷很多選擇之後的回歸。我不喜歡心機感覺太累,但每一件事都蘊涵了我的感情不是隨隨便便做的,你看到的簡單衣著背後都會發現其走線用料質量都很好,精緻地普通,用心地平凡。同時,一切起伏波動歸於簡潔優雅才是最永恆的,按照這個想法黑白是最永恆的代表,確實我衣櫃黑白佔一半以上。但同時也有些小性格,比如藏藍,米白,奶白,灰色,麻色,等等,所以要找一個符合價值觀的品牌,茫茫世界哪裡找,買個滿意的衣服把淘寶前一百頁都翻爛了也沒合適的,直到有了MUJI。

至於性冷淡,只能說性慾是生理性的,和價值觀沒關係,喜歡MUJI這種風格完全是價值觀的延續。

另,我從沒覺得絲襪,無論什麼顏色,能勾起我的性慾,不理解男同胞對黑絲強烈的生理反應來自哪裡,我覺得裸腿最美,無論裙子還是短褲,同時也對豹紋代表性感很費解,一看就覺得丑,直覺性的反應。這也應該是對簡單樸實審美追求的一種反映。


那你想怎樣?

你願意穿的很性高潮么?

你們告訴我怎麼穿能穿出性高潮?


突然火起來的性冷淡風其實真的無處不在。

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商店無印良品(MUJI)就是性冷淡風的優秀代表。整齊劃一的商鋪格局,黑白灰主色調,到處都充斥著一種,你愛買不買,愛看不看,一點都不諂媚的情感在裡面,完全去除了人的私慾。

主打北歐風的IKEA宜家家居骨子裡也是一名性冷淡風的重度患者。

而雜誌代表呢,國內的朋友你們有空可以翻翻KINFOLK,國外的朋友可以看看女性雜誌The Gentlewoman,能讓直女變彎。

藝能界的代表人物,除了Tilda Swinton蒂爾達·斯文頓,我想不出來還有誰!明明出生於英國,但偏偏長了張可以發射冰凍激光的臉,少數越老越有味的歐美明星。

那麼按照這個套路,你們應該知道時尚界又是哪些妖蛾子品牌在走這個風格了吧。

高冷,直白。

當你被誘惑想深入時,因為它的無欲無求面孔,卻只能止步於此。同理,時尚界的性冷淡風就是這樣,挑逗你的慾望神經,用隔靴搔癢這個辭彙來形容最適合不過了。


在權威時尚網站http://Style.com的2014年度時尚排行榜中,主張衣著簡潔中性的normcore風格被放到了第一的位置。同一年,Google公布的搜索率最高的時尚辭彙也是它。

大部分的時尚和生活方式類媒體都詳細解讀過這個詞。它由normal和core組成,用我們的大白話來解釋就是看起來很普通但其實很有料,另有一句你我都熟悉的廣告語也可以用,就是簡約而不簡單。他們只穿素色、中性、寬鬆的純色T恤,以及襯衫、褲子和外套,對圖案花樣的忍耐極限也就是條紋……然後你可以再想想這些當事人,必然是紙片感,表情剛毅感,淡漠感,leave me alone感、寧願人緣差也不做開心果感。

簡而言之,性冷淡感。

這當然是調侃啦。看起來好像有點性冷淡絕不是真的生理性冷淡——雖然也說不定是真的哈哈。這幾年性冷淡潮席捲了大部分與美和設計相關的領域,變成一種大受歡迎的生活方式和最賺錢的商業手法,通通都是以極簡呈現一種不明覺厲,normcore只是其中一個分支而已。

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MUJI。沒錯,走進它的店鋪感覺也是邁進了性冷淡的殿堂,各種原色、直線條、極簡、棉麻,雖然不是性冷淡風的極致,但它勝在覆蓋面廣且水準穩定。日式美學的一種核心理念是wabi-sabi,寫成中文是侘寂,具象出來的最貼合場景可能就是京都常見的小而美的日式庭院,寂寥悠遠,也許我們只有當年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才能媲美一下啦。

從一種具體的視覺延展到一種抽象的感覺,這其實是一種通感。由棉布長裙聯想到性冷淡跟認為低胸黑絲高跟鞋很性感的道理一樣。重點在於,這種略反人性的、特意模糊性別感的性冷淡風竟然在各行各業都保持領先優勢。大家都覺得用性冷淡品牌是安全的,它能給人高級的感覺,因為敢於讓自己變得性冷淡的品牌本身就挺高級的,不然怎麼能有自信在花花世界裡給大家物有所值的感覺?

前面提到的時尚界,裸色中性風大行其道,以華麗繁複為主打的比如Versace、Gucci等老品牌就難免有點勢弱;建築家裝界呢,北歐風早已席捲,剩下諸如巴洛克風、維多利亞風好像只能數一數自己悠久厲害的歷史了;工業設計界,愛禪意的喬布斯已經用蘋果一統天下……碩果僅存的可能就是演藝界了,正在被消費的小鮮肉們好像都得性感打底,必須幾塊肌肉加上幾條線才行。但假如細想,又難免覺得這些男生一個個都那麼青蔥,姑娘們恐怕都是帶著點母性在喜歡吧?那……細思恐極哈。

有人將性冷淡風會大行其道的原因解讀為這兩年文藝青年逐漸成為了消費文化的主流,而簡單的高級正是他們的審美訴求。尤其在中國,物質逐漸豐盛的這些年,原先追求的多、亮眼和複雜已經夠了,自然要轉向安靜和簡單。這麼一想,審美這東西還真是有點風水輪流轉的意思,也許再過幾年,大家對著一片銀裝素裹覺得冷了,又會想要熱鬧的金碧輝煌吧。

各界的性冷淡代表

性冷淡風早就全面入侵我們的生活和審美觀念啦,即使你是一個360°的直男式審美者,或許也曾為一兩樣性冷淡代表傾倒過。

Fashion界:Céline、Acne、COS

儘管Jil Sander、CK的極簡風格成名已久,但整個時裝界變成簡約高級的天下可能還得算到Phoebe Philo頭上。Chloé時期用少女感表現性冷淡,Céline時期就是連熟女也性冷淡了。裸色、大到不合身的廓型、棉麻甚至真絲材質都透著淡漠,秀場模特也是畫著寡淡的裸妝,緊閉堅毅的雙唇,迎面而來就是一股冷淡感。Philo大師開創的這股性冷淡風是時裝史的一章。

圖 | Phoebe Philo,英國設計師,目前是Céline的創意總監。

歌手界:李健、陳綺貞

乍一看陳綺貞老師你可能暫時聯想不到性冷淡。但和范冰冰對比一下,可能在你心目中兩人一下子就拉開了200個白子畫的距離。即使愛人精神出軌,也剋制隱忍地用《旅行的意義》來托物言志,和每部電影都得上次床的冰冰姐比起來,在訴說愛的道路上真是清心寡欲。

而李健老師在《我是歌手》中火了之後,有人把他從《貝加爾湖畔》到《在水一方》的那種呢喃細語、娓娓道來的曲風高度總結為「性冷淡主義唱腔」。性冷淡男神萌法的精髓或許就在於這樣的一種意境: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你看著他一點撲倒的念頭都沒有,就十分美好。

雜誌界:Kinfolk、Gentlewoman

能從閱讀通感到性冷淡的,當然主要都是時尚和生活方式類雜誌,這兩本都是翹楚。前一本主講田園花藝和買一款長條木桌吃蔬果沙拉,後一本當然是前述的Philo老師的同好,主打到處留白的版面和衣服不怎麼合身也永遠不開心的模特,都是冷冷的。

雜貨界:MUJI

不管你現在對這個品牌如何定義,它的起源就是日本的雜貨店文化。MUJI的簡如今真是所向披靡,品牌哲學就是無欲無求。優衣庫的試衣間出事兒之後,網友迅速總結MUJI斷沒有此風險,因為走進它的店鋪你可能會秒變性冷淡,只想跟平胸清減的姑娘談樂活。

網站界:豆瓣

綠色系,說的都是電影、文學、音樂,相冊裡面都是朦朧逆光下一個清純妹子,跟台灣出產的純愛MV截屏沒有什麼兩樣,豆瓣這個國內甚至可能是全華人界文藝青年的最大聚集地從裡到外都是青春期感,而且是不談荷爾蒙的青春期。

IT界:蘋果

喬布斯本身是一個日本佛教與禪宗的忠實信徒,而自從他把喬尼·艾維收入了麾下,蘋果的產品設計就在性冷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比如iMac和MacBook渾然一體的細膩灰色鋁製機身,比如iPhone 4S足夠極致的順滑線條和堅決只有黑白兩色的色彩選擇,把由戴爾、索尼、諾基亞和索愛建立起來的多姿多彩的大眾審美一下子帶到了極簡的道路上,而且再也回不了頭。其直接影響就是這年頭誰要是再給你一個花里胡哨的手機,你保證覺得low到不敢用。

家裝設計界:北歐系

那麼高的緯度,那麼冷的天氣,冷冷硬硬的設計偏好竟然風靡全球是怎麼回事?北歐如今已變成一種風格,從家居到服裝到審美,它都幾乎占統治地位,甚至你直接說我們討論的這個性冷淡風就是北歐風也誤差不大。

各種家裝論壇里,你連看幾款高飽和度的明艷繁複的地中海客廳和西西里式洗手間,轉眼再看到白色客廳、亞麻色地毯和駝色床品,能馬上鬆口氣是真的。但這種房間看起來雖cozy但的確沒有肉慾感,你好像只能和異性各端一杯咖啡坐在大師椅里看設計雜誌了。

酒店界:安縵

擅長在知名景點邊上造一座秘境花園,並用清冷的設計風格營造出一種肅穆的性冷淡風格。比如開在靈隱寺邊上的安縵法雲,正可謂宅院深深木門扇扇,古樸典雅、端莊大氣,加上取天地靈氣,寧靜悠遠,禪宗造化,就差寶相莊嚴了。純木傢具硬硬的,白麻床品素素的,青磚水泥冷冷的,總之就是看一眼會忍不住抱緊雙臂,但抱緊了還是覺得空空的,是為高級的深邃感。

餐飲界:素食、輕食

很難舉出什麼一錘定音的代表品牌,但近年來流行的素食輕食風促成了太多創業項目拿到風投。回到學理上來探討,素食是不是真的會導致性冷淡?好像有科學根據。就算撇開這些科普,光是看看素食輕食的產品圖就已經感到冷血了,更別提還有斷食餐這種東西,聽名字就覺得想死,絕對是又冷又淡啊。

表情界:QQ微笑食

QQ默認表情中的微笑表情是微博在做「最能夠讓你想到性冷淡的東西」的投票時,僅次於MUJI排在第二名的高票得主。它的精髓就在於刻意表現生疏但又不至於不夠友好,還能夠禮貌地暗示「你離我遠點」「我跟你不熟」「少和我說話」「千萬別開口叫我親」這一系列複雜的排斥他人的心理。

男藝人界:霍建華

從《仙劍奇俠傳三》中的「白豆腐」徐長卿到《花千骨》里的白子畫,霍建華的事業高峰基本上都是在仙俠劇里演道士創下的。天涯論壇上說,這大概是因為和霍建華身上自帶一種高冷禁慾的仙氣有很大關係。當華語影視圈的新老鮮肉都在用顏值和胸肌來「殺必死」(service,ACGN用語,指服務讀者或觀眾)觀眾的時候,霍建華身上的禁慾味道倒是讓他走出了一條不瞪眼不露肉的新道路。

另外,承認有兒子但不願承認孩子母親的存在,並且會走路去西藏的陳坤老師即使演過再多床戲,也是我們心目中的禁慾男神。

Hi,這就是寫這篇「性冷淡」吐槽但其實看著特別溫暖的許詩雨老師。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例子,你還想到哪些性冷淡的表現?歡迎點擊「寫評論」三個字告訴我們。

願你度過一個一點也不冷淡的周末。^.-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周刊


樓上很多答案對極簡風格的誤解讓我覺得有必要再來更新下回答。

性冷淡風不是叫你去性特徵,也不是性感和智慧無法兼得。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性冷淡風是極簡主義,還有一種說法是理性主義。題主的理解是,看起來清爽又smart。其實這個理解很接近了。

我的理解。:性冷淡風,說到底冷淡在哪裡?就是不討好不做作,不做冗餘的修飾。就是理性。

再刨根問底一句 理性在哪裡?顏色上,使用低飽和度顏色,這樣對視覺的衝擊力比較小,看起來比較高級。設計上,每一根線的背後都有嚴謹的設計邏輯和smart的想法,而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

對服裝不是很熟悉 我拿建築說吧

冷淡不 酷不

然後你再看分析圖

原答案里的圖是石上純也的kait工坊,外表來看就是個四四方方的方盒子,比這個還冷淡。但是冷淡的表象挖掘下去,你會看到嚴謹的邏輯。

隨意哪一個行業都是這樣,所以請別噴性冷淡風不性感神馬神馬的了,理性,智慧在我看來就很性感

原答案

那個最高票的匿名其實說的已經很好了 我補充一下下吧

所謂的性冷淡風,在於克制和留白

剩下的想像空間 就交給使用者了。

吶 就是這樣

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人都在經受大量信息的衝擊和轟炸。而極簡風在畫面上因為傳達的信息非常小而倍受好評。

表象上信息量小,但是又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信息,這就是高明之處。

個人認為,極簡主義傳達的還有另外一種高級感:從容。


現在回答問題是不是都得氣勢洶洶了啊,還要上升到一個足以高、足以熱的角度,才能引起共鳴關注。

高票能看清楚題主問題嗎?不要上來就女權啊,波伏娃的《第二性》也拿出來了。

時裝話題我們先好好聊時裝啊。

1、先說Normcore。

維基百科對這個詞的解釋是:

「一種時裝態度」、 「沒有特定的著裝特點」

「Normcore不希望成為別人」

「不想自身被人用著裝風格區分」

「商品包括各類日常用品」

「符合Normcore的商品大多由大型連鎖服裝零售品牌在廉價東亞國家生產然後出售」。

我把它解釋為一種:不隨時尚潮流改變自己的著裝風格、不想用衣服給自己貼標籤 的一種穿衣習慣。

在我的理解里,這種風格本身是想表示:自己和那些標籤化自己的著裝風格不一樣自己沒有標籤(對比: 嬉皮士風格、搖滾風格、哥特風格、校園風、夜店風。。 ),在時尚感上都是沒有具體設計感的設計。

但到現在發展太火,它成了一種風格標籤。Vogue新聞說的是:這個詞被誤解和時尚媒體挪用,背後是團隊行為。

怎麼成的一種風格呢?題主說的有道理啊,大型連鎖服裝零售集團的推波助瀾很重要,生產了一系列便宜的normcore衣服們。Jil Sander、Chloe、Celine這些極簡配色剪裁優秀的奢侈品牌衣服畢竟貴。

國人現在了解多的COS(Collection Of Style)成立於2007年,比Normcore大火的年份早。HM母公司做這樣一個品牌目的很簡單:填補自身品牌市場缺口,當時的策略也是「價格合理但是有設計感的衣服」 ,等於專門做個極簡風格的平價品牌線。Normcore大火,COS很自然地賣得好了。

Normcore本身指的服裝風格和文化並不單一,它就是指的一種自然隨性,想怎麼穿怎麼穿。

只是放到現在,它的意義更多是寬鬆、顏色要黑白灰。

放幾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覺得也很Normcore風格的海報:

J.CREW:

茱莉亞羅伯茨:

來源不明:

1977年法國版ELLE:

兩張80年代的法國版ELLE:

一樣的輕鬆自然愜意。

2、性冷淡風格

能查到的這個名詞的來源是粉絲對無印良品風格的一種調侃。

會拿出來和Normcore對等,我覺得是因為:

「性冷淡」三個字有爆點

無印良品本身寬寬鬆鬆乾淨顏色和傳過來的 寬鬆、極簡 Normcore風格相似。

方便記憶、學習 和樹立自我標籤。

既然是時尚里的詞,就應該先從時尚里看看。

假設性冷淡的對立詞是性濃烈啊(我自己起的),我要提一提答主說過AmericanApparel了。

關於「對American apparel印象SEXY、色情」,我覺得沒有錯,American apparel就是滿滿性暗示圖片啊。(你也可以說是營銷定位問題)

來幾張早期海報看看:

(美圖秀秀打的)

這種海報的目的很直接,引起噱頭,衣服多賣點。因為有些拍的並不美。

看AA現在的INS,好了一丟丟。

Normcore和AA這種對身材線條感強調的服裝類型相比,的確像個「性冷淡」。

「性冷淡風格」的歸類和大火,大多數人可能只是當一種「有趣」「好記」「新奇啊這詞」。就像你喊逼哥,你能說是哪種意思嗎?看過他情感文的人可能還覺得指的是閱女無數呢,難道要上升到對女性的歧視嗎?(沒想到其他詞,就拿這個舉例子,沒有什麼別的意思)

我自身也是個略女權的人,讀過全國唯一一所有女性學的學校,但是波伏娃拿過來說我覺得不太合適。

是女性集體發聲嗎?好像也沒那麼誇張,女性早就和潮流一起發過聲了。

上世紀80年代的ESPRIT海報:

1986年的三宅一生:

1985年的Demi Moore :

Helmut Newton for Vogue, 1970s.

女性著男裝、寬鬆服飾的流行,幾十年前就有,高腰褲寬鬆衛衣的男孩子氣,T台上的西裝,這些都是。Normcore並不完全算,我沒有從這潮流里體會到女性意識的井噴覺醒……因為穿著Normcore、性冷淡風格的女孩子,我有看到她們精心畫的妝容、塗著好氣色的口紅,她們在舒服的衣服里,依然像個女人一樣美麗著,她們只是喜歡這些衣服而已。

女性的身體百變多姿,裝扮可雌可雄,界限本身就比男性少。在這一點男性算弱者了噢…

Yves Saint Laurent Haute Couture, 1978.

Jane Birkin:

3、這麼火

火首先表明它:新鮮、受眾面廣、適應度強。

因為新鮮,很多紅人推,不厭其煩的研究搭配,製造出偽裝的隨意感。

性冷淡風的衣服對身材要求不算高(指的是穿進去容易),都是大大鬆鬆的,平時穿L的你發現自己這個得穿M,自然很開心。

其次,真的很能藏肉和掩蓋住走形的身材,而且舒服

不用特地想搭配,本身沒有什麼風格限制,隨便穿。

題主說過的現代女性壓力大會喜歡寬鬆衣服,我覺得有這個原因。生活那麼累,總得有點偷懶的權利,Normcore就剛好給了這種權利,對自己身材放鬆的權利。肉乎乎女孩不用再把自己憋進綳得要死的連衣裙,大屁股和大胸也可以穿上寬鬆衣服掩蓋住自己對身材的羞怯。

4、怎麼評價

拙見里,

Normcore風格由來已久,被時裝媒體和零售集團推動、放大,形成了現在的風格;

「性冷淡」風和性冷淡本身關聯不大,這是一個有爆點的名詞,時裝行業也需要新鮮的風格血液了,不管是Normcore還是「性冷淡風」都算新東西。商人賺足了錢,顧客穿到了滿意的衣服,這就夠了。

Normcore本身就是個沒有嚴格定義的風格,它不等於寬鬆黑白灰,沒有標準的模式化。

怎麼隨意怎麼穿,想怎麼穿怎麼穿。

雖然不建議來個潮流就追,但對於穿衣服,自己喜歡就好。有新鮮的東西就去試,合適喜歡就買,不合適就不要。

找了幾張多樣化的Normcore,這些都是Normcore:

Woody Allen結尾。


不知道我是過了那個年齡,還是沒到那個年齡。也有可能過了用爸媽錢買衣服的時間,還沒到自己的錢綽綽有餘可以買很多衣服的程度。我對Normcore的理解是跟排名前幾的答主完全不一樣。

Normcore的原則不是應該心中無衣服、心中無潮流、心中完全沒有穿衣打扮放,這才是Normcore么?

我去理髮,理髮師問我要什麼造型,我想了一下:當別人看到我,完全不會注意我的髮型的那種髮型。理髮師不理解,我就補充說,你能從我現在的髮型推斷我一個月前的髮型嗎?他說行,我說就是那個髮型。如果我滿意了,下個月還來你這理髮。

Normcore也是如此,我對穿衣完全不在意,只要保暖、得體、舒適、實用即可,千萬不要把別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衣服上來就行。

我不敢嘲笑各位穿衣時尚界的專家,我只想說僅僅就Normcore來講,可能正好是你們最不懂的一塊領域,因為你們放不下。


我必須說性冷淡風拯救了我的靈魂,愛死這種哦那又怎樣的逼格。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家人面前鬱鬱寡歡的孩童,因為反抗爺爺奶奶拒絕穿醬紅燈芯絨褲子配鹹菜綠套頭毛衣去幼兒園而被告訴老師全園批評。

還有人生中最羞恥的一件藏藍底色正面波斯大麗菊圖案(大小是從脖子到肚臍下方)背面是大顆向日葵花盤(大小是從後頸到尾椎骨)兩種花在衣服兩側接縫處交匯。

這是一件化纖面料(我猜)全皺褶狀的高領短袖(比無袖長比短袖短)T恤,我都不知道我媽從哪兒能買到這種衣服。

當一個從小生活在這種品味中的小孩終於接觸到這種禁慾性冷淡風格,你知道我當時的心情嗎,噢世間竟有如此出塵絕艷之床之餐桌之衣櫃之內褲之垃圾桶之??


對於極簡主義這個問題,答主在公眾號中發表過相關的文章,之前也有很多人邀請答主回答過這樣的問題。所以答主在這邊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另外因為答主從事的是研究美、傳播美方面的工作,所以答主主要從從著裝風格方面跟大家分享無處不在的極簡風。

其實極簡主義並不是樸素,而是是有品有味!一提到極簡主義(Minimalism),好多人的第一感覺可能就是黑白灰色,黑白灰的衣櫥,黑白灰的房間,樸素的生活方式,也有些人會覺得類似於斷舍離,有些會認為就是把複雜的多餘的扔扔扔,把桌面抽屜清清清,把手機APP刪刪刪。

事實上,極簡主義遠遠不止這麼表面。而且不管你是否喜歡,是否察覺,是否願意,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開始選擇極簡了。幾年前還熱火的各種花哨的手機,被只有一個按鍵的平板所代替。你手中正在用著的手機就是化繁為簡,強調極簡的結果。

當人們厭倦了紛繁複雜的商品,各種窮盡的廣告,混亂不堪的忙碌狀態時,會很自然的開始追求簡潔的生活,包括簡潔的著裝,生活方式等。在現下的社會生活中,物品泛濫程度,信息爆炸程度已經是歷史之最了,幾乎都市生活中的每個人都需要極簡主義來清一清我們的衣櫥,理一理穿搭的方法。並且這種態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繁榮,會越來越強烈。因此極簡主義潮水的到來一點兒也不突然,並且也不容易消退。

因此, 掌握極簡主義風格的穿搭方法,不會讓你落伍!還很多人容易將極簡主義風格理解為樸素,是因為它本來就是針對於裝飾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它主張一切回歸基本款,沒有任何多餘的功能和裝飾。因此才會有這樣的誤解。而實際上追求極簡主義並非追求樸素,相反你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品有味!

那麼踐行極簡主義風格的穿著可以對哪些人有幫助呢?

1 衣櫥爆滿型患者。

對於衣櫥爆滿型患者來說,明明衣櫥內的衣服已經堆不下了,但是看到打折商品仍然有購買的衝動!大部分衣物買回來,穿不了一兩回,就束之高閣了!極簡有助於你控制自己!

2 求數不求質者。

為了追求服裝數量和款式上的多,而放棄質量的追求。常常會因為服飾起求,縮水,掉色等問題,弄得自己也很不爽。而買一件質量上乘的服飾,既享受了品味,又經久耐用。而款式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學習搭配來達到目的。

3 巨忙人。

因為時間不夠用,導致無心關照自己的著裝者,完全可以走極簡主義風格,省去紛繁複雜的搭配時間。

4 覺得自己太窮的人。

雖然有時候少量高品質的著裝和多量低品質的著裝在金錢上是相等的,但是如果你控制得當,還是能剩下不少金錢的。

5 純粹想換一種著裝風格的人。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穿出極簡主義風格呢?

我們其實可以通過下面這些方法來做到!

1. 選擇極簡的服裝外形。

2. 選擇擁有一定內涵的品牌和服裝系列。

3. 通過色彩搭配出簡約的視覺效果。

4. 材質需要更加多樣化。

5. 選擇設計和剪裁更加貼心的

第一,選擇極簡的服裝外形。

要選擇極簡的服裝外形,最重要的就是服裝的線條要利落簡潔,整個造型需要簡單。如何才能做到簡單呢?其實我們人體本身就是最好的輪廓型,因此設計時,不需要進行複雜的裝飾,服裝的外形和人體的廓形協調就可以。

比如要用荷葉邊來體現一點女人味,大家可以來判斷下哪種更極簡?

很簡單,嘗試判斷一下上面哪種荷葉邊更符合身體原本的線條,哪一種就是更極簡的設計。左邊的荷葉邊是完全開放,和人體的角度幾乎呈90度,是很誇張的,超出身體的剪裁;而右邊的荷葉邊儘管也是開放的,但是卻和腰身的弧度是吻合的,再加上整體線條簡潔,因此右邊的設計就是極簡的。

還有收腰的地方也很容易判斷是否是極簡主義設計。

收腰的地方,就算是收也不要刻意。左邊紅線示意的收腰線條非常自然,而右邊紅線示意的收腰線條幾乎呈90度,刻意為之的。所以很多時候,極簡主義的著裝也會呈現出H型,帳篷型或者圓筒型。

第二,擁有一定的內涵。

大多數時候,一個品牌的設計師出一組設計,都會有它的含義和象徵。多花些銀子選擇這些具有象徵和內涵的極簡單品,會比隨便買一件類似的極簡單品要更值得穿著。它會隨時隨地都提醒著你某一件你想提醒自己的事情;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本身也可以讓極簡主義風格更加有意義,有品質,有文化內涵。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制定服飾的原因,一件定製的產品從設計到出成品,中間的故事比流水線上的物品要豐富得多。在選擇價格昂貴一些的奢侈品時,更是如此。

第三 色彩

表現極簡主義的色彩肯定離不開黑白灰,除此以外,一些咖色,米色,駝色等基礎色也都是常用的顏色。但是單純的黑白灰並不能讓極簡的著裝風格更有味道,因此,加入一些看起來柔和和渾濁的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都會更加有立體感。那麼哪些是柔和的色彩?哪些是渾濁的色彩呢?看下圖:

柔和色

渾濁色

相對而言,要區別柔和色和渾濁色,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柔和色看起來是混入了淺灰色,而渾濁色看起來是混入了深灰色。區分出這一點就會明白了。

淺灰色 深灰色

淺灰色和柔和色容易給人溫柔優雅的感覺,而深灰色和渾濁色容易給人渾厚現代感。用這兩種顏色和黑白灰米駝咖等基礎色搭配,既不會破壞極簡主義的簡約感,又能恰到好處的豐富視覺。

第四 材質需要更加多樣化

缺乏材質多樣性的極簡風格著裝,難免給人簡單樸素的印象。而多樣化的材質可以讓簡單中蘊含更多的變化。比如一向以極簡設計示人的Armani,就非常擅長這一招!以2016年秋冬T台秀為例,我們來數數設計師都用到了哪些:(為防止大家吐糟我用大牌案例,有必要聲明的是:你可以對奢侈品呲之以鼻,可以不認識設計師本人,但是你不能不了解他們設計中用到的這些小知識。)

A 亮皮材質的內搭小黑裙+日常常規材質

= 啞光+光澤面料的搭配

B 毛+日常常規材質

= 粗+細的材質搭配

C 絲質類+日常常規材質

= 硬+軟的材質搭配

儘管材質的變化非常豐富,但設計本身確實是用到了盡量少的線條,並且主要色調都控制在黑白灰,米色,柔粉色,暗藍色裡面。柔粉色和暗藍色的佔比也控制到了很少的地步,幾乎只在飾品,鞋包等地方出現。

第五 設計和剪裁更加貼心

因為線條比較簡潔,這時候在選擇設計和剪裁時,就需要挑選那些更加富有人情味兒的剪裁。比如服裝本身的剪裁就能很好的修飾小粗腿的,能遮住腰間贅肉的,能遮擋手臂粗壯的。這些感覺對於大眾消費者而言,是很難從肉眼上去判斷的,因此只能建議大家去試穿,特別是去試穿一下那些剪裁很好的品牌服飾。

想實踐極簡主義著裝風格的童鞋們,可以根據這5個方面的內容去審視下自己的衣櫥。職場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需要懂點極簡主義著裝,因為簡約上品從來都是職場的主旋律!最後,祝你萌在變美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順,越來越美麗大方!請記得我們一直都在,有疑問的時候,來這裡轉轉哦!

有興趣繼續深入學習極簡風格方法論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們的直播間,後續會收到關於極簡風格課程的開課提醒! 直播間鏈接:千貝美苑

如果還有疑惑,請添加千貝貝的微信(ID:qianbeilee),向TA提問!


Less is more.

Less is better.


性冷不冷淡,跟顏色只有一毛錢關係,不能更多。


我只想說一點,

沒錢拼質感的女青年們,

不要打著性冷淡風、極簡風的名號,

搭配出怪怪的黑白灰暗黑風,

真的,很不時尚也不好看,

尤其是想脫單的,

這樣穿,

真的會讓男生對你性冷淡的。。。


對於一個長相就比較「性冷淡」,衣服也喜歡簡單純凈的,討厭有巨大明顯Logo的人;

還有別的什麼穿衣選擇么?

簡單舒適,最少的裝飾+最簡潔的剪裁+最舒服的料子+最經典的款式+黑白灰=我眼中最棒的衣服。

話說前幾天收拾衣櫃,我的純黑色無花紋無裝飾的衣服至少有一個汪峰那麼多。


我的觀點:所謂的性冷淡風就是一個高級的象徵,一個理性對感性的象徵。

以下是我的一篇舊文。

《大紅大綠與灰黑——一場奔放與理性的較量》

自己的反射弧比較長,鑒於張馨予在戛納紅毯上那抹驚艷的造型出來有一段時間了,才想起來寫這樣一篇文章。

粗看張馨予的造型,尼瑪,好「驚艷」啊,簡直亮瞎我的鈦合金眼。

然後網路上就沸騰了,不忍直視啊,這簡直比前幾年范爺的紅毯造型還要出位,然後機智的網友們開始了各種形式的惡搞,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復仇者聯盟》中的造型。

當原本各種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人物換上了這身裝扮,頓時就沒有檔次了。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社會學人士,自然要發揮想像力,問一句:為什麼會有這種看法?

已經有前人考證:中國古代人還是很喜歡大紅大綠風格的。而直到最近幾十年,普通中國人對大紅大綠配色的認知才發生了相當大程度的轉變,從原來的極為喜愛到如今的土氣。這其中的轉變不可謂不大。

姑且放下那些從科學角度的解釋,在下這裡想用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一下。

大紅大綠的配色,意味著情緒上的張揚,這種情緒適用在古代,同樣能張揚性格的色彩、同時也比較高端的是紫色和黃色。尤其是紅色、黃色和紫色,這些顏色一般被用於高級官員乃至皇族的服飾配色上,一般的平民百姓使用這些顏色,有時是會觸犯法律的。

大紅等這樣的顏色看起來實在是太靚了,一般人大老遠就很看見這些顏色,給人的感覺很刺激。而黑色、白色、藍色等這些顏色確實不那麼亮眼,加上製作工藝簡單,就基本成了平民的專用色。

順著社會學的想像力,以大紅大綠為配色基調的和古代聯繫到了一起,古代人的情緒,如果按照埃利亞斯在《文明的進程》中的解釋:其基本特徵就是大開大放,激情式的情感。

時間到了近代,由於社會分工的發展,人們彼此依賴的程度加深,於是人們逐漸抑制自己的情感,而在西方,人們的服飾配色同樣發生了變化,典型轉變是從洛可可式那種略微娘氣的騷包風格轉變為19世紀維多利亞的黑色喪服調。

而這大的時代背景就是工業革命的展開和在全世界的擴展。而工業革命要求人的理性化。又是來自埃利亞斯的解釋,理性化意味著一個人能自制、文明。帶上這樣的標籤,看起來騷包的配色就看起來略微低級了,因為騷包的紅色等能強烈刺激人的情感。相反,以灰黑配色為主的服飾則給人的刺激不大,從以前的喪服變成了理性、自製的象徵。而理性、自製意味著文明與高級。

而在我國,大紅大綠的配色幾乎成了東北的代表色,這裡我很奇怪,如果按照上面的邏輯,東北在我國應該不算落後吧?有人認為是趙本山的一系列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影響。


簡潔以至於簡陋,過分理性,缺乏雕飾,個人對極簡主義的評價。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極簡風的流行伴隨的是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和國民收入水平到達瓶頸,如果有足夠的財富足夠的時間,肯定窮奢極欲,誰在意極簡啊。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時裝設計師?
請簡單評價ZARA,H&M,UR這三個快時尚品牌?
女生身高170 體重多少才能讓人覺得滿意?(一般人的世界,模特界不算)?
怎樣成為一名時尚評論員?時尚撰稿人?
有奶香味的香水嗎?

TAG:時尚 | 優衣庫Uniqlo | 無印良品MUJI | 極簡主義Minimal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