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五月天的《如煙》?

本人五迷~對這首歌有難以言語的感覺,但說不上來是怎樣的感覺,我表達能力不好,我想知道大家是怎樣評價這首歌的,謝謝~


不敢評價啊。大概這是一首承上啟下的歌吧,後青春期的詩這張專輯像個分水嶺,自此,五月天的歌里,少了一分倔強(我不知道要用什麼詞,真心說不好),多了一分釋懷。前期的作品,香水,透露,第一天,一顆蘋果,候鳥,擁抱,反而,青春的憧憬與期盼,彷徨和躁動,都有,後面就是好好,後來的我們,終於結束的起點,我不願讓你一個人,第二人生,似乎釋懷了,放下了。如煙就是內心衝突掙扎蛻變的那個質變點吧。(純屬個人看法)


這首歌可以說是一首很震撼的歌,也是一首能讓人陷入思考的歌。我是五迷,對五月天的歌本身就有一種很深的情感,這首是我真正佩服五月天,尤其是阿信的歌詞。

《如煙》這首歌當年入圍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可惜沒有得獎。這首歌的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非常長,但是沒有一句歌詞是重複的,整首聽下來就像是坐了一台時光機,回到年少時的青蔥歲月。

裡面幾乎句句感人,尤其是:

17歲的那年,吻過她的臉,就以為和她能永遠

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

生命是華麗錯覺,時間是賊,偷走一切

......

太多了

總之,它能夠讓你陷入回憶,有畫面感,很美妙


因為版權原因,很久沒有聽到Live版的《如煙》。

小巨蛋D.N.A Live是2009年的演唱會,上一次聽,已記不起是何年何日。

《如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五月天的作品,我一直覺得,他們有這麼多歌,唯有這首是集大成之作。

阿信說過一句話:「喜歡村上春樹的人越來越多了,所以「喜歡村上春樹」,開始變成一件難以啟齒的事」。然而,對於喜歡五月天這件事,我一直沒有難以啟齒過。總有人說:「林夕領進門,皈依黃偉文」。但我在「皈依黃偉文」之後,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還是忍不住翻出五月天的歌來細細品味。我覺得,比起黃偉文深刻雋永的作詞,五月天更「青春」一些,更「感性」一些;更貼近我的生活,更懂我此時的感受。

他們的歌,聽到的都是回憶。

高一時,也總是聽這首《如煙》,然而那時的我還聽不出其中韻味,聽不出遊走在詞句之中的故事。只覺得歌詞值得玩味。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那時自己正身處最美的時光,正經歷著歌詞中所寫的一切。

今天再回過頭來聽這首歌,不禁感嘆時光易逝,物是人非。就如同歌詞所說:「有沒有那麼一張書籤,停止那一天,最單純的笑臉和最美那一年。」回首來時的路,懷念中透出些許愧疚。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青春年華做的錯事,不求得到原諒,只希望在未來的漫漫長路中,自己能穩重做事、無愧於心。

我希望,再一個五年、再一個十年後,回想起我的青春。留下的不是悵然若失,也不是新愁舊憾,而是無悔與坦然。

耳際,眼前,此生重演。

是我來自漆黑,而又回歸漆黑。

人間,瞬間,天地之間。

下次我,又是誰?


不得不說,這首歌的MV拍的很不錯,儘管用了一如既往台灣電影中類似「小清新、高中生」的風格,但對聽眾加深對歌曲的了解有著顯著的作用。

這首歌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位即將去世的老人坐在床上,看著窗外鮮活的生命有感而發,彌留之際對自己一生的回顧:一切的後悔也好,失望也罷,青春多美好都已過眼雲煙,時間既然走過卻無法倒流,一生已變成既定的事實。

五月天的編曲也採用了常見的層層漸進的模式:

PART I :開頭,歌詞中回憶青春部分的編曲簡單至極,只是一把吉他配合併不活躍的弦樂為底。

PART II :在一段簡單的過渡之後,貝斯、鼓、電吉他紛至沓來,豐富了歌曲的厚度。從歌詞上得知,我們的老人似乎已是死亡狀態,而自己在靈魂狀態下看到了死亡狀態的自己( 我坐在床前,轉過頭看誰在沉睡,那一張蒼老的臉,好像是我緊閉雙眼) ,以及陪伴在旁的家人或者是朋友。而在不久後,我們隨著阿信的聲音走到副歌,靈魂狀態的老人心中開始為過去後悔,表達出對世界的遺憾和眷戀,甚至是對於生命結束的心有不甘。但,無論如何「再給我一次機會將故事改寫」的機會是沒有的。

PART III:隨著八分音符的軍鼓和通鼓的過門,我們到了整首歌曲做的最棒的一個段落,姑且跟電影《人鬼情未了》一樣,人在死後需要變成靈魂狀態一段時間,才能等到天堂之門的開啟,而天堂之門在此刻緩緩地打開了,慢慢浮現出亮光。這段橋段用整齊的八分音符節奏型合奏為主,配合悠長的電吉他失真,加上弦樂的快速過門,再加上略帶飄渺的和聲,「耳際眼前,此生重演」,把即將離開世間從而輪迴的氛圍及畫面展現出來,「下次我又是誰?」

PART IV:到了最高潮的部分,在這裡,五月天把配樂自然做的很滿,並同時加上不斷重複的副歌旋律卻不重的歌詞(其中的金句樓上都已有所指出)來增強感情濃烈程度。並在最後的部分運用了節拍上的強弱變化,從長線條逐漸把拍子分的越切越短:強調重拍的同時,運用壓拍等技巧,大大的增強感官的刺激,直到最後連續急促的十六分切分合奏,宣布了歌曲即將進入尾聲,也說明了故事中的老人也即將步入天堂之門。最後的最後,只留下阿信的聲音和弦樂,展現出最後一個「我坐在窗前看著指尖已經如煙」。


阿信是一位很有詩人氣質的主唱,這股獨特的詩人氣質在這首《如煙》里顯露無疑。

它以一個老者的視角,重新審視了這個日復一日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感慨了對過往人生的無比懷念,最後留下了「有誰能聽見,我不要告別」的無限唏噓。

如果把《如煙》的編曲整個抽掉,那麼它就是一首敘事長詩,幾百字的段落,卻沒有一句重複,正如人生漫漫,每一天的經歷卻都是全新的。

有人說,人之將死時會將這一生的經歷在腦海中過一遍,七歲的那隻蟬、十七歲的他、二十七歲的工作、三十七歲的家......蛋糕和汽水、吉他和舞鞋、生存或生活都在眼前了。

也有人說,時間最殘酷,再鋒利的劍也破不開時間流逝的魔咒,時間是賊,偷走一切,過去的種種恩怨情仇,酸甜苦辣都將被時間同化,最後如煙。

更有人說,每個詩人總有一個標杆作品,當他寫出一首好詩好詞的事情,是上帝抓住了他的手在創作;

無論他日後經歷再豐富,文采再斐然,也無法超越曾經那件「上帝之手」的作品,而我認為《如煙》就是屬於阿信的「上帝之手」而作。

我想,等我有一天老去甚至逝去之日,一定要放《如煙》。

耳際 眼前 此生重演

是我來自漆黑 而又回歸漆黑

人間 瞬間 天地之間

下次我 又是誰?


生命中曾擁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償還。


老少皆宜^_^


三年前聽這首歌,只是普通的喜歡。

三年後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再次播放,卻是越聽越難過。

這是一個垂暮的老人的內心獨白與對自己不完美的人生的回憶。

開頭「我坐在床前 望著窗外 回憶漫天」 此處回憶開始。

與之呼應的結尾「我坐在床前 看著指尖 已經如煙」 回憶結束。這句總是讓我想到未聞花名里的面碼,因為即將消失而從指尖開始越變越透明,直到最後在光里不見。指尖已經如煙,身體的其他部分也即將灰飛煙滅。說明老人的人生確實走到了終點。

「時間是賊 偷走一切」 而時間究竟偷走了什麼呢。

偷走了「七歲那年抓住的那隻蟬」,偷走了「十七歲那年吻過的她」。

「以為和她能永遠」緊接的一句是「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

就像下一段 「化成最後一滴淚」緊接的一句是「有沒有那麼一滴眼淚」。

以及後面一連串的發問 「有沒有那麼一個世界」 「有沒有那麼一朵玫瑰」 「有沒有那麼一張書籤」 「有沒有那麼一首詩篇」 「有沒有那麼一個明天」。

不必回答。「沒有」這個答案顯然是多餘的。

「我坐在床前 轉過頭看 誰在沉睡」 這裡更像是他的肉體仍在原地,靈魂已逐漸抽離了出來。

「那一張蒼老的臉 好像是我 緊閉雙眼」 是在想像著自己已經去世。以一種上帝視角審視自己,審視著自己的一生。

生命中的種種其實都屬於「帶不走的那些」,不管多「眷戀」也都無濟於事。只有「最後一滴淚」順著眼角緩緩滑下。淚因後悔而生,卻洗不掉後悔。

整首歌最不能被輕易理解的一句是「化成大雨降落在回不去的街」。也許只是阿信信手寫下的,並沒有多加思索。也許某天在那條街上他和那個「不能永遠」的她分手,需要一場大雨渲染氣氛。從此再也不曾相見,時時挂念卻無法「將故事改寫」便「欠了她一生的一句抱歉」。

「月亮不忙著圓缺 春天不走遠 樹梢緊緊擁抱著樹葉」 是一個沒有離別的完美的世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春去春來,花謝花開。

幾乎是傷春悲秋離別思鄉最常見的意象。卻因「忙著」和「擁抱」兩個擬人詞而直擊人心。

回過頭來發現,最美的還是青春。「書包裡面裝滿了蛋糕和汽水 雙眼只有無猜和無邪」。「笑忘人間的苦痛」「我們無法無天」。

但是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和青春和玫瑰一樣。帶不走。時間它不允許你眷戀。更不可能「永遠驕傲和完美 永遠不妥協」。

最最心疼一句 「為何人生最後會像一張紙屑,還不如一片花瓣曾經鮮艷」。

宇宙無垠,一個渺小得甚至不如砂礫的人類又能做些什麼,又能改變些什麼?

在日薄西山的時候發現歲月全都被揮霍,生命也不過只是一場華麗錯覺。我「來自漆黑」終將「回歸漆黑」,這個世界上甚至不會留下我存在過的痕迹。

「無論生存或生活我都不浪費 不讓故事這麼的後悔」。但是,這僅僅只是如果,僅僅只是來生。

今生在浪費 後悔 和無能為力之中,早就化作了最後一滴眼淚。

一個老人彌留之際唇齒之間的喃喃「有誰能聽見」?

「下次我又是誰」 但是真的,還有下次嗎。

勸君惜取少年時。

2016.9.15


從第一句聽到倒數第二句

像捅到心窩子一樣難受

聽到最後一句

卻有些悵然

全首聽完

突然被淚水淹沒 不知所措

可是想寫歌評時 卻什麼都寫不出來

我想 不敢評價 無法評價 不忍評價 就是最誠懇真摯的評價了吧

因為一首《如煙》愛上了五月天。

真幸運啊,能在有生之年聽到你們的聲音,五月天。


超愛這首!回頭看見了一生。


感覺可以在我葬禮上放。

最喜歡中間的而今眼前此生重演,是我來自漆黑卻又回歸漆黑,人間瞬間天地之間,下次我又是誰。


喜歡抄五月天的歌詞來學著唱,畢竟五音不全,抄如煙的時候抄了一整張大紙,同桌說重複的部分就不要抄了,然後我抬起頭說,我沒抄重複部分啊,這些都不帶重複的


謝邀,但是本人是知名五黑啊混蛋!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的流行歌曲,我的定義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共鳴。由於本人不是學聲樂的,所以拋開旋律部分不談,所謂歌詞上最小的成本即是指截取大部分人的經歷來進行表達,縱觀流行歌曲,歌詞里總有那麼一部分是很多人經歷過的,這個時候再配上一些旋律,便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自己曾經的經歷。這便造成了樓主一種「很有感想的錯覺」。注意,我這裡說得是錯覺。

為什麼說是錯覺,因為人的記憶或者說回憶是會發酵的。如同人在受到巨大刺激後會遺忘痛苦記憶的應激反應一樣。人總是會不由自主地美化一段快樂的回憶,這種美化會慢慢向著理想化傾斜並逐漸偏離事實。在這種情況下,一首有著你部分經歷的歌曲便很容易讓你共鳴。你會不由自主地有:「啊,唱出了我的曾經」 「簡直為我量身打造」這些想法。

評價一首歌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沒有接受過藝術教育和沒有藝術涵養的人是個偽命題,這個問題體現在流行歌曲上就更是如此了。與其說如何評價一首歌,不如說如何自證自己的回憶。當然,每個人的經歷和回憶都不同,體現在歌詞上也更是不同,用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你開心就好。」


記得某信說過《如煙》和《夜訪吸血鬼》是一個系列的歌曲,開始我是怎麼也不能明白的,感覺這兩首歌的差別挺大的,但是慢慢一遍遍聽了之後似乎有點小小的感悟了,所以在此發表下,希望有新觀點的五親完整下!

首先呢《如煙》是描寫生命的短暫的,在彈指之間人的一生就這麼結束了,我們總是感覺生命過於短暫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去完成!最後帶著遺憾和不甘結束我們的生命的!而《夜飯吸血鬼》則是描寫那擁有永恒生命的吸血鬼的,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擁有永恒生命之後的布拉德皮特,和克魯斯是怎麼樣的寂寞,永遠揮霍不完的時光給他們帶去的是無限的悲傷和離別一幕幕的見證著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所以從這點來看《如煙》和《夜訪吸血鬼》是一種對比和思考,到底我們應選擇短暫還是永恆呢?這是他們留給我們的思考!

不經意的還發現《如煙》是一首慢歌節奏很明快輕鬆,歌詞就像一首詩一樣,聽著阿信慢慢的娓娓道來內心裡也在若有所思!而《夜訪吸血鬼》則是一首節奏很快的歌曲越聽越激動的,彷彿想一口氣把數千年一帶而過似的!一首描寫人生短暫的歌卻節奏慢一首描述永恆的卻是快節奏!這即是一種矛盾也是阿信的別有用心,他試圖把我們快節奏的人生降下速度來,他又想把那永恆寂寞的生命提速讓他們早日的解脫那永無止境的日日夜夜的無奈掙扎!不得不說阿信既是詩人也是哲學家!

不知道以上個人看法還對,所以敬請指正!


不邀自來

之前有答主已經提到,如煙這首歌主要寫的是主人公去世前彌留之際回憶匆匆一生的種種。

我想說的是,阿信這首詞,從頭到尾沒有一句重複的地方,沒有一句重複,沒有一句重複!這點真的很重要!重說三!!!

這很不容易,也很吃虧…

對這首歌詞最好的肯定就是在台灣第20屆金曲獎,阿信憑藉&>這張專輯中的和兩首歌衝擊最佳作詞人。

結果不用多說,有人說兩首入圍分散了票數,有人說那幾年台語歌更受重視…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家說金曲獎欠阿信一個最佳作詞人。

舍友在我的安利下成為的忠實粉絲。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帶她路人轉粉ㄟ( ̄▽ ̄ㄟ)

乾杯是如煙的繼續,歌詞也值得細細品讀。

阿信曾說,沒有得到最佳作詞人他不難過,但是家人朋友歌迷會失望,他會因此難過。其實不會啊

因為

很久很久之前

你已經成為

我們心中的

最佳作詞人


主題是人死前,對生命的思考。有個諾亞方舟演唱會版本,當年親臨現場,很震撼。

這首歌曲調朗朗上口,歌詞美如畫,很希望一些電影動漫能用這首歌做插曲。


如此失望的歌被阿信唱的充滿希望


不看詞唱不下來


這首歌一開始是一部微電影里的插曲,覺得比較好聽,聽完完整的曲子,感覺這首曲子真的很震撼,幾乎從頭到尾都是高潮。

特別是「有沒有那麼一個世界,永遠不天黑,星星太陽萬物都聽我的指揮。」這一句,很有氣勢,直戳我內心。

幾天後我就要在我們大學的迎新晚會上唱了,雖然只有一把民謠吉他,沒有貝斯、沒有架子鼓、沒有電吉他,但相信效果差不了。


09年出來的歌曲,15年才發現,相見恨晚,歌詞富有詩意,旋律朗朗上口,好聽。


推薦閱讀:

關於陳粒的《性空山》,唱的時候如何理解?
徐懷鈺《我是女生》「你不要學勞勃狄尼洛,裝酷站在巷子口那裡等我,你不要寫奇怪的詩給我,因為我們沒有萍水相逢過」這句歌詞有何典故?
為什麼感覺同樣一首歌,在每一句結尾押韻的前提下,粵語版的詞填的比國語版的更有意境?
有那些歌詞很少的歌?
你覺得方文山最好的歌詞是哪一首?

TAG:歌詞 | 五月天樂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