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iMac with Retina 5K display?

Apple - 配備 Retina 5K 顯示屏的 iMac

27 吋 iMac with Retina 5K Display ,解析度5120x2880。

搭載 3.5GHz Intel i5 處理器,最高可選 4GHz i7,和 AMD Radeon R9 顯卡。

售 2,499 元美金起。


剛拿到手,和所有設備從non retina到retina的情況一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由於觀看距離的原因,比rmbp上顯得更加銳利,體驗最完美的桌面電腦。應當是60hz的顯示速度,非常流暢。

可惜不支持TDM(target display monitor)模式,這樣不可以把它作為RMBP的外接顯示器(不過估計接了也跑不動……)

可以通過scale up上到hiDPI的3200*1800(相當於6400*3600)解析度,簡直是醉了

update:性能非常棒,跑分超過最低配mac pro


抖機靈回答一句

Retina 5K iMac是一款比市面上任何4K顯示屏都要好的顯示屏,而且還內部附贈了一台電腦…

正經回答---------------------------

Retina的顯示效果的確沒的說,字體銳利,不發虛。實乃看片編碼,必備良屏

所以主要看點在GPU。

很明智的Apple這次沒有在21.5寸的iMac上採用Retina,否則Iris Pro就得挑起大梁,而其孱弱的性能配上21.5寸Retina(解析度估計將會是3840×2160),本人非常懷疑能否正常應付日常使用,尤其是內存帶寬只有25G/s(eRam能到102G,但是只有128M……)的情況下。

http://www.notebookcheck.net/Intel-Iris-Pro-Graphics-5200.90965.0.html

這次27寸iMac Retina採用的顯卡

  • AMD Radeon R9 M290X 2GB GDDR5

  • AMD Radeon R9 M295X 4GB GDDR5 [Add $250.00]

R9 M290X便是8970M的馬甲

  • Architecture - Neptune XT
  • Shading units - 1280

  • Texture mapping units - 80

  • Render output processors - 32

  • Compute units - 20

  • Pixel rate - 27.2 GPixel/s

  • Texture rate - 68 GTexel/s

  • Floating-point performance - 2304 GFLOPS

而M295X則更像是R9 285X/275X的移動版

  • Architecture - Tonga
  • Shading units - 2048

  • Texture mapping units - 128

  • Render output processors - 32

  • Compute units - 32

  • Pixel rate - 25.6 GPixel/s

  • Texture rate - 102 GTexel/s

  • Floating-point performance - 3277 GFLOPS

因為很難找到相關的測試資料,所以這裡找到了桌面顯卡的一些測試資料

專業測試資料並不好找,只好用遊戲測試資料來替代

4K Gaming Showdown

和M295x參數接近的R9 280X表現其實比較中規中矩,考慮到測試的條件是在超高畫質下,所以可以大致推斷出在Medium畫質左右情況,4k解析度環境下M295x能夠得到不錯的幀率。

因此推斷對於配置了4G M295x的5k Retina iMac來說,日常應用和偶爾在可接受解析度和畫質遊戲情況下,用戶並不會有太多的延遲感。

但是對於2G M290x就是有一點很有趣了 - 2G顯存以及最高只有153.6G/s的帶寬

這裡找了GTX 770在2G顯存情況下運行遊戲的測試

Review: AMD Radeon R9 280X vs. Nvidia GeForce GTX 770 at 4K

遊戲測試情況並不能夠和專業圖形渲染劃等號,但是本人在沒有任何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使用遊戲測試情況來推測高負載情況下的性能表現,如有錯誤請多指正

可以看到2G的顯存對於4k顯示器是很吃力了,在高畫質的情況下,3G顯存完全被佔用,2G顯存則根本不夠。那GTX 770的GFLOPS是多少?3213,幾乎和M295x差不多。而M290x的內存帶寬只有153.6G而770能夠達到224G/s。

那麼專業測試的話,內存和帶寬的影響有多大?

這裡有一篇一年前的專業顯卡評測

Group test: AMD and Nvidia professional GPUs 2013

可以看到,幾乎越大內存,越大帶寬,實時渲染的性能就更好。Quadro 6000(Fermi)憑藉最高的內存,還不錯的內存帶寬,幾乎不輸於領先一個世代的K5000(Kelper)

一年前2G尚且能一戰,現在恐怕已經廉頗老矣 - 新出的專業顯卡都是8G起跳、16G碾壓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M290x的內存容量和帶寬嚴重影響了它在2k-5k解析度上的性能。日常應用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如果是遊戲或者實時渲染等任務,若要以2k-5k解析度來進行,考慮到內存容量以及帶寬,將會非常痛苦。

總體來說,如果需要買的話,對於入門級平面處理用戶來說,iMac Retina + M290x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需要大量圖形處理,升級到M295x則是必須。

如果僅僅只是有興趣,可以等待iMac Retina第二代,十分好奇會不會上Crossfire/SLI,8G顯存的GPU。

2499$真是良心價,相比Dell的5k Monitor,還多付送了一台電腦

  • The Dell UltraSharp 27 Ultra HD 5K Monitor is USD $2,499.99 and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this year.


居然比4K夏普顯示器還便宜。


今天有時間來詳細的說說蘋果在5K imac上讓我看到的大生態系統的概念。

通俗的來說,蘋果如今的生態系統暫時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是app store和iPhone,ipad搭配構造的ios生態系統,如果是一個windows用戶,可以好不矛盾的和這個生態系統之間進行切換,除了導出導入東西會很麻煩,但是解決辦法還是很多的,不至於衝突到你放棄ios這個生態系統。

第二部分就是一般人不會介入的OS X的生態系統,也就是mac機。這個和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的習慣有關係,也和兼容性有很大關係。從最基本的來說,辦公,看電影,都有問題,但是還是有解決辦法的,但是還是有些麻煩,沒人指點,弄通有點難度。打遊戲的問題就更大的了。這個生態系統一直以來都是蘋果的軟肋(專業類人士除外)。

如果讓蘋果放棄OS X使用ios的生態系統進入mac,這個可能性不大,兩個系統的交互根本上來說就是不一樣的。融合需要大量的時間,特別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是個大問題。蘋果絕對不會放過這一部分忠實的顧客,既然不能直接革命,那麼蘋果就用節間的,漸進的方式來改變這一問題,那就是將兩個系統產生互動,融合,也就是打通兩個生態圈,共造一個大生態系統。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1.軟體層面,那就是將蘋果自身不專業的軟體全部免費,既然你們需要,你們也不想花錢,那我給你們,不僅僅ios給你,OS X 上我也給你們。升級系統我也不要錢(桌面系統),不要錢這谷歌也會,蘋果還開始在交互上上手,用icloud進行協同工作,這個前幾年就有,但是在這一次的發布會上表現的更加的明顯。

2.硬體層面上,蘋果的ios設備很暢銷,蘋果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加強硬體設備的性能,體驗就可以了,迎合大眾就是個好辦法,看iphone的屏幕,ipad的性能,你就很容易理解了。mac就是蘋果需要加倍努力的,看著庫克上台之後,macbook Air真的是一年降1000,這樣的節奏真的是醉了。蘋果需要表達的就是我的mac漂亮,好用,價格也不貴。普通消費者還有個疑惑,兼容性怎麼辦?蘋果現在給出一個答案,我可以和你的ios設備互動,你還怕什麼。這樣在低價(相對的)和兼容的攻擊下,越來越多的不玩遊戲的人開始選擇mac來作為自己的個人電腦。

那麼蘋果的大生態系統就是將兩者打通,體驗無縫,用ios讓你進入,用mac把你鎖住,然後自己玩自己的,開發者也要跟著玩。這樣就完成了喬幫主的心愿。

可能有人說mac真的很貴啊。其實真的要算一筆賬,那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假設蘋果電腦10000元,配置相同的是5000元。

蘋果電腦更漂亮,你出1000可以吧,這個漂亮點的pc也需要你加強的。

蘋果不需要買新的系統,這個200可以吧?

蘋果電腦不要你去修啊(我幾乎沒看到用OS X的人去修),這個節約你的時間成本,維修根本500可以了吧?

蘋果電腦完全可以比普通筆記本多年兩年,這個2000可以吧?很勉強了。

那麼你購買蘋果電腦的總成本是多少呢?我們加上在淘寶買一些軟體的錢,200。那麼是10200。

普通電腦的錢是多少呢?8700。好吧,如果把裝逼,好的做工加進去,其實你虧不了不少的,我覺得剩下來的那些時間成本,我就能賺回來了。(以上純屬個人估計,進不去推敲,但是mac確實不是貴的你不能接受,勿噴啊)


Retina版iMac,一塊好屏幕。

簡評:屏幕是最大亮點,對於4K視頻和照片編輯來說很棒,但GPU是否勝任還得看用途。對普通用戶來說,玩遊戲不用想,看電影和視頻5K屏沒有提升。但如果要入手新iMac的話顯然建議5K版,起碼上網舒服多了。而對於專業用戶尤其是視頻編輯用戶來說,加錢升級是必須的,即使如此高級任務還得Mac Pro。

上手體驗:屏幕體驗絕對是頂級的,相信基本覆蓋sRGB,色准也是消費級的領先水平。得益於出色的配置,常規應用的操作手感上佳(滑鼠換成了觸摸板),專業應用還算流暢,但肯定不如Mac Pro,這個不必多說。總體來說是家用利器。唯一的遺憾是屏佔比還是不夠高,中間下方大大的logo個人不喜。

----------------------------------------------------------------------------------------------------------------

Mac今年迎來30周年,必須發布一款的重頭戲。Retina版iMac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27英寸高達5120 x 2880的解析度。這意味折什麼?是共有 1470 萬像素,比 4K 顯示屏多出 47%,蘋果稱它為 Retina 5K 顯示屏。和佳能5D3單反(5760 x 3840)很接近了,也是目前世界上像素數量最高的配備。5K畫面質量有多精細?蘋果官網提供了5K圖像樣張給你看。這還沒完,邊緣厚度居然做到了5毫米,內置特殊晶元「Timing Controller」控制屏幕,並有 Oxide TF 液晶面板和 low-power backlight 背光技術,耗電量減少了30%……蘋果憋了多年的各種屏幕技術一次全用上了。

這一次,蘋果再次用超越極限的 5120 x 2880 的屏幕來刷新我們對視覺追求的上限。——就好像 iPhone 4 之於 iPhone 3Gs,MacBook Pro Retina 之於 MacBook Pro,就我觀察,所有用上了 Retina 屏幕的朋友,沒有一個是能夠回去的。

而且作為一台買顯示器送配件的完整主機,Retina版iMac配置也不含糊,搭載3.5GHz英特爾Core i5四核處理器(可選配至4.0GHz四核i7),2GB顯存的AMD Radeon R9 M290X顯卡(可選配至4GB的M295X),8GB RAM + 1 TB Fusion Drive(可選配至3TB,或256GB、512GB、1TB SSD),高達20Gbps的Thunderbolt 2帶寬。

售價方面,Retina版iMac美版只要2499美元(約合15295元)起,國行17988元起,10月17日即可發貨。為什麼說只要?要知道目前一款5K顯示器(如Dell UP2715K)都要賣到2500美元的價格,iMac還是一台強勁的主機,定價當然非常良心!尤其對於圖形設計、視頻製作等工作者來說,這幾乎是必買的節奏(當然還有有品位的壕們)。

來自華爾街日報個人科技板塊的 Geoffrey Fowler 說:新 iMac 擁有 5K「Retina」顯示屏,像素數高達 1470 萬——差不多和 Canon 5D Mark III 等同。

GigaOM 的高級編輯 Kevin C. Tofel 說:iMac with Retina 的屏幕顯示效果銳利到沒邊,十分透亮而且色彩鮮艷。

CNET 的編輯 Dan Ackerman 說:即便在明亮的室內,iMac with Retina 的顯示效果依舊讓人震

撼——它真的值得你親自體驗一番。

常用介面齊全,連線簡單,內存仍然很方便用戶自行升級,不像已經陣亡的Mac mini。

內部結構也幾乎和前代一致。

不過對於性能用戶來說Mac Pro仍然是更好的選擇,最高配的iMac將將跑贏最低配的Mac Pro。

而且,iMac無法當做顯示器使用,這讓使用場景被限制了不少。

以下內容來自網友真實使用感受,私以為比媒體評測更靠譜。

FAQ

Q. 移動版 GPU 帶得起來 5K 嗎?

A. 取決於用途。即使是頂級桌面顯卡 5K 全解析度模式下也不行。如果不玩遊戲,即使標配的 M290x,用於 Photoshop、Final Cut Pro 等 Pro Apps 足夠了。在我簡短測試中,一切都絲般順滑,毫無卡頓,4K 視頻編輯也完美。

Q. 如此高的 DPI,字會不會小?

A. 不會。OS X 的 Retina 顯示模式會把文字、UI 放大四倍渲染,所以 5120x2880 解析度下的實際字體大小、顯示桌面範圍等同於 2560x1440,但每個細節都如印刷版的精細。當然也可以用 "Scaled" 縮放模式,選擇等效 1920x1080 到 3200x1800 的視野範圍。注意,無論怎麼選擇縮放模式,屏幕都是以原生解析度 5120x2880 顯示。OS X 的縮放效果非常好,非四倍縮放也並不會有鋸齒。用過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的朋友都有體會。

Q. 5K 屏幕的刷新率,色域?

A. 60Hz 刷新率,8-bit 16.7M 色,WLED 背光,sRGB, 非廣色域。

Q. 外接顯示器能力?

A. 可外接一個 3840x2160, 60Hz 的顯示器,和內置 5K 顯示器同時工作。

Q. iMac 可以作為另外設備的顯示器嗎?

A. 不可以。iMac 5K 不提供顯示輸入功能,即 Target Display mode。

Q. Windows 效果如何?

A. Windows 對高 DPI 支持可能不如 OS X 好。Metro 應用應該問題不大,但是傳統應用就難說了。我不用 Windows 所以沒辦法測試。

Q. 5K 有什麼意義?

A. 看過真機後自會有答案。

Q. 什麼時候會有 5K 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 顯示器?

A. 至少等到下一代 Mac Pro。如此高的解析度需要 DisplayPort 1.3 支持。一體機內 Apple 可以選擇超頻現有的 DisplayPort 介面來達到足夠帶寬,但外設肯定要等到支持 DP 1.3 標準的 Mac 出來之後才行。現有的 Mac Pro Late 2013 不能提供 5K 輸出。

來源:自己答案的編輯如何評價於 2014 年 10 月 17 日發布的 iPad Air 2, iPad mini 3, 新Retina 5K iMac和新Mac mini? - Neo Shen 的回答

Apple iMac 27-inch with Retina 5K Display (late 2014) review

1,470 萬像素的 iMac with Retina 5K display


2015.9 去蘋果換了個屏幕,等了2禮拜。

用了1個月下來,再也沒有過殘影。

送修的時候,水果也很爽快的接下了。

似乎他們也知道這個問題。

看了下換個屏要5000。不過一年內,就免費換了。

——————————————————————

用了半年,

retina 有殘影!

retina 有殘影!

retina 有殘影!

起初我還以為是我自己點背呢。一google。好多人都這樣。

你媽呀。。。2w多的頂配,你還給我來這麼一出。

算了,反正我心態好。

也不是不能用對吧……


我認為蘋果想要實現新一代顯示解析度的同調,眾所周知的是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iMac真正意義上有解析度的更新了,而cook貌似並不打算對iMac的工業設計進行大改或者做類似於iPhone6或者iPad mini3這樣的completely new design in the latest generation,所以個人認為最有意義的就是調整顯示技術的效果達到下一代一體機的新體驗。

畢竟最大的問題就是說服消費者為啥iMac不同MBA或者Mac pro,所以我個人覺得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顯示屏的解析度和所使用的全新技術,而且這個是和優勝美地系統同時推出的硬體,所以估計更符合新系統的設計語言甚至可以說原生系統都不為過。


本座已入手一周,過來說兩句。

iMac 5K Retina Display用起來什麼觀感?兩個字:自然。沒有什麼特別震撼驚艷的效果,但就是特別舒服,是一種「原本就該這樣」的感受。原因很簡單,Retina屏已經出了很久了,蘋果從iPhone4開始一路把retina從3.5寸屏推到iPad,再推到15寸的筆記本屏,一路下來眾人都已經習慣了retina,尤其是像本座這樣非蘋果不買的重度腦殘粉,retina是應該的,沒retina反而感覺特別突出,拿起一個設備如果看得見像素就會萌生「這玩意能用?」的憤慨。iMac 5K補上了蘋果產品線全面高分屏最後缺失的一環,用起來感覺就是「舒服」——不是因為本座終於看到了27寸的retina屏而被震撼到,而是iMac這屏「終於和我的其他設備看起來一樣了」的「舒服」。然後,再回到舊版的iMac又會萌生出「這玩意能用?」的不爽。。。

至於噴子們嚎叫iMac 5K不能跟「專業4K顯示器」比的,我想說一句3K美刀的一體機給你5K屏,這麼超值你還想要「專業」?


感嘆一句:新iMac的官網介紹頁面實在大讚!

Apple - 配備 Retina 5K 顯示屏的 iMac

通過滑鼠滑輪滾動時,畫面的縮放把Retina高分屏細膩的特點完全展示了。

價格在同級別產品中也還好,只是……我買不起(T_T


蘋果上5K的目的很大程度是因為:

imac要給retina ipad等高解析度設備的軟體做設計用

之前即使27"的imac也不能很「舒服地」對retina ipad應用進行設計


蘋果到底怎麼想的……如此吸引人的maxwell架構都不用,如果真是因為amd價格更便宜的話,那我覺得蘋果在這方面墮落了。不再是追求極致完美的偏執狂。


對於一直要看畫看圖的藝術史學生來說,真的很贊——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或者資源庫開始提供高清大解析度圖片免費瀏覽或下載的時候。


用了13寸的MBP三年,由於剪片子需要實在不能忍受老闆的MBP太卡太慢,於是用兩個月兼職的錢入手了 5K 的高配版並升級了處理器與內存。

首先,27寸大,比我筆記本大兩倍還多,感覺上像是一個台不大不小的電視機放你面前。大的優勢就是分屏什麼的無比和諧,這才是真正的分屏操作,而不是我以前那麼小屏幕的筆記本上的分屏,根本看不清什麼實質的內容。另一點就是剪片子進度條可以看到更遠,對於中度視頻剪輯的人來說簡直不能更棒。

說說 5k 屏,其實說實話並沒有太驚艷我。我覺得某種意義上 iMac 5k 給我帶來的震撼是它的大帶給我的。當然這塊屏幕非常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還有一點就是,看視頻的時候本來我在我 13寸 看的視頻覺得無比清晰,然後放到 5k 屏上就覺得有些糊了!=-=!因為屏大,距離又近,然後實在沒有那麼多 5k 的視頻(4k 也是),簡單地說就是沒有達到我的預期(也無法達到,片源的問題)。

整體的設計是非常驚艷的!請原諒我這個從沒用過 iMac 的人膜拜一下!

最後,雖然它很貴,但是很值。


我說一句真實感受:家裡自己配的是5K的,公司機器是2K的,感覺沒什麼區別!!

我不是程序員,所以不是高強度的文字閱讀。矢量軟體用的也少,所以retina的高像素對曲線的渲染我也不是太印象深刻!

況且,27寸的屏幕真正工作起來,也不可能像對著筆記本一樣距離那麼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retina的優勢就更不明顯了!最最值得注意的是,2k屏幕目前在市面上並不落後,尤其在大多數PC顯示器還是FHD這樣解析度的情況下!

所以,once go retina,never go back這樣的論調在這款產品上我持保留意見!!!


瀉藥

除了邊框太寬都挺好的,只不過一台桌面電腦配移動顯卡簡直太6了,桌面間切換都有些卡,不過OS X平台上的一些5k遊戲玩起來超級爽

而且放桌上也挺好看的


我買的是5K iMac頂配

只能用macOS 因為Windows對高分辨支持很差 裝了Windows以後界面很奇怪


刷Windows以後:還不如用回MacOS了

抖機靈


已經有已經拿到的人說這塊屏幕的色深只有6bit,3原色也就是18bit…跟專業的4K顯示器怎麼比?

—————————————————1.解析度不等於畫質……

沒有必要把它和專業的4k顯示器對比,想想當年rmbp第一批的屏幕吧……

2.顯卡的性能即使是上到295x如果運行大批量修圖可能也有一定壓力

3.一眾1600W像素以下的相機拍出來的圖片,甚至不能用作壁紙(說的就是尼康d4s和索尼a7s)

4.想到再補充


買屏幕送電腦,。。。。。。


作為一個淺度電腦用戶

已經使用了將近2年的MBPR 13

主要用來上網 看圖片

面對大部分不能提供高清圖片的網站,只能說 大部分時候 圖片效果看起來要麼很模糊 ,要麼很小

但是看字 沒的說,確實舒服。

所以 如果不是專業應用, 還需要大環境的改善。


推薦閱讀:

當 MacBook 爛大街後,還有哪些高逼格但無極客范兒的筆記本?
該不該買Kindle?
2017有哪些筆記本電腦符合下列條件?
2013款 rMBP 13『 高配 和 15『低配?
求電腦大神推薦一個可以帶起模擬人生3以上的本本?

TAG:iMac | 蘋果公司AppleInc | 購機諮詢 | iMacwithRetinaDisp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