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政府沒有對中國房價進行價格上限?
1、中國如今樓市供給狀況究竟是供大於求還是供不應求?
2、為什麼中央政府採用限購政策、以及房產稅等政策,而不直接採用價格上限?3、如何計算中國樓市的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點?4、經濟學中,政府價格管制,maximum ceiling如果設定在市場均衡點以下,會造成資源浪費、市場無效、黑市等問題,但是如果把maximum ceiling設定在市場均衡點以上,並小於當前市場價格,會不會對於供求關係有著良性的調整?放之於樓市調控能否得到較好的效果?
因為沒有用。
在一個房租一千的地方,規定房租上限五百,後果就是,要麼房東不租了,要麼房東給每個租客配一把五百元的鑰匙。
首先審題。有的人是讀懂了吐槽,有的人就未必了。不帶這麼給題主潑髒水的
題主的意思是:目前市場房價高於市場均衡的價格。那麼供給肯定多餘需求。按題主的意思肯定是有一定怕累托改善的空間,在市場價和均衡價中間設定價格,然後數量Q右移,成交量上升。
圖畫得不好,簡單表達個意思。這裡政府就是個條件市場的外力,跟那些扯七扯八沒關係
但是這太簡單粗暴理想化了。
第一,不同商品房價不是一樣的。
商品房市場的類型不是完全競爭市場,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配置的房子需求是不一樣的。(即使用均價來表達)新房,毛坯房,二手房,公寓,別墅,這些商品不是完全同質的。題主應該學過微觀經濟,了解一些常識。房市這麼複雜一個市場,或者說每個城市都算一個市場,房市不能用一個簡單線性圖畫出來分析。如果根據均價設一個統一的上限,那麼低端市場不受影響,高檔住宅區怎麼辦。這個P非常難定。如果進行價格歧視定價,那信息更複雜難掌握。你的第一個問題也是這樣,不同城市和地段真的供需不一樣。
第二,你的前提還得是目前的價格高於市場均衡價格。這個前提是否符合現實情況呢?如果假設成立,供大於需,那麼空屋比高的情況下市場應該可以自我調節到均衡的能力。
第三,國家以限價方式大範圍干預,在供需正常的市場會有Loss。貿然干預價格,會被罵破壞市場規則,房產持有者會發瘋。嘲諷你買不起房絕對是輕的了。
香港政府為了維持房價寧可減少土地供給,題主可以自己揣測出理由。現實操作中有補貼,對買房資格進行限制,徵稅這些基本的方法。具體實施看起來好複雜的樣子。
物價部門事實上對房價有進行干預,但是如果有剛需(需求彈性低),成本在,頂多是把幾萬的房價壓下去幾千。
有些空屋比高的城市最近房價在降溫,好多樓盤在降價,這也是市場自動調節的結果。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以上是從理論邏輯的角度來指出教科書的傳統分析的問題。接下來我還要從事實驗證的角度來說明這種教科書的傳統分析是被事實推翻了的。教科書的傳統分析的結論,是價格管制會導致需求得到滿足的買方數量減少,而賣方則是得到的價格減少,真的會是這樣嗎?大家來設想一下這麼一種情況:你是一個房子的房東,你把這房出租,在市場的自由運作之下,你能收到的房租是1000元/月。現在突然之間政府說為了讓窮人也能租得起房子,於是強行規定你的房子只准租800元/月。你說你會怎麼辦?教科書的傳統分析的結論的經濟含義是,你會忍氣吞聲地接受政府的管制,但只把房子的80%的面積出租。顯然,你其實不會這樣選擇。你會選擇的一個最簡單(也就是交易費用最低)的辦法是:你按800元/月的「政府指導價」來出租房子,但你要先收取2400元的「簽約費」,然後才會跟租客簽一年的租賃合約。誰不肯接受這簽約費的,你根本就不會把房子租給他!租客會不會接受這額外的簽約費呢?如果他本來也接受1000元/月的話,他一定也會接受這額外的簽約費,因為這簽約費攤分到一年的12個月里,平均每月就是多了200元,加上800元的租金之後其實跟原來的1000元沒有區別。而且,更重要的是,市場上不會真的有本來值1000元的房子現在以800元出租,你能想到用簽約費來收回被政府管制侵犯了的房租收入這一招,其他房東也會想到,於是所有賣方都會這樣做,所以租客只能接受這個價,就跟沒有政府的價格管制之前他只能接受市場上自發形成的價格是一樣的。
別以為這是我想像出來的情況,現實中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了。紐約就實行著這樣的房租管制,結果催生了一種叫「鑰匙金」的玩意兒,表面上是說你要租我的房子,除了每月要交那被管制著的低房租之外,還要在搬進來的時候就交一筆錢去買我的鑰匙——你沒我的鑰匙怎麼能進門呢?——所以這「鑰匙金」的本質就是我剛才說的「簽約費」。紐約還出現過租客高價購買房子里的把破椅子的事情,都是房東以各種各樣的名義來收回那被政府管制所侵犯了的房租收入。類似的現象也在香港推行租務管制的時候出現。香港人的想像力更豐富,把那個「簽約費」叫做「鞋金」!就是說我這房東為了找到你這個合適的租戶,走了很多路,把鞋子都磨破了,所以你要給我錢去買新鞋。至於那新鞋的價格是多高,自然完全不取決於鞋子本身,而是取決於政府管制所侵犯了的房租收入有多大!
(以上引用自張五常《經濟學講義》)全知全能的大神啊,請賜予我知道不同地區不同地段不同房型的每一套住房的合理價格的能力吧。
有些人想黑政府。。但是他們潛意識裡把政府當做了全知全能的上帝。。。
有些人開口閉口市場均衡,但卻希望有一個超越市場的無敵的行政力量來調節一切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情況。。
有些人試圖用經濟學名詞來將問題變得看上去學術化。。。但。。。。(略去五百字)大概是11年的時候吧,河北廊坊啟動了全國第一個限價令,市區不能超過9000.
政府拿走房價中至少60%的部分,然後又要限價?土地出讓金競拍卻要房價限價?我批發價950限你零售賣1000以下你干不幹?誰能幹?
土地,水泥,磚頭,鋼筋,人工,玻璃,水電,汽油等等一切組成房地產成本的東西國家不設上限,反而要把售價設上限,希特勒也不敢這麼干吧?
限定房子價格,不如調節人均擁有的住房數量。
一夫一妻制的功能之一就是使得屌絲男取妻不要太難。政府不可能限制一個男人娶妻花費不得超過XXX元,但是政府可以限制男人合法擁有的女人的數量為一個,從而間接降低男人娶妻的難度。這就是限制「量」,而不是限制「價」。
又:我鄙視市場原教旨主義者,這類人無論學了左翼還是右翼的思想,都是被洗腦的份。如果根據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的邏輯,三個女人自願嫁給一個男人,政府憑什麼不給這三個女人法律上的妻子的名分?政府的法律實際上就是在人為阻止一個女人給男人「做小」,按照市場原教旨主義者的邏輯,這就是干擾男女婚姻市場。你是不是覺得限購政策、房產稅政策不如限價、甚至壓價來得實在?
這就對了,這就是中國政府想要的。現在的房價里,有很大一塊是財政收入和稅收,另有更大一塊是算進各地GDP的。政府目前採取溫和的限購手段,是希望老百姓不要心態大亂,不要把泡沫捅破,開發商可以稍微放緩開發進度;但卻不希望已經開發了的房要降價或賣不出,不希望自己和開發商的既得利益受損。
他們其實就是擺擺姿態做做樣子,最近一段房市稍稍稍稍有疲軟,很對限購已經偷偷取消或睜一眼閉一眼了。因為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掙錢,其次才是為人民服務。謝邀
前短時間在公眾號:地產老炮 寫的「老農話地產|形而上、人性、階層」
序:古有商鞅君《商君書》馭民五術: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以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社會穩定。世事變更,時隔千年,「穩定」一詞仍不時的出現在我們視野中,道法自然,萬變不離其宗,沒有1+1=2的科學對錯觀,社會學的1or2利弊觀一直是御民的尚方寶劍。無論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階級統治,還是宋代科舉制下的士紳階層,還是新時代下的九層金字塔社會結構,不變的是統治階層、利益階層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制定的社會遊戲規則,不變的是高層的讓人戰慄,中層的安逸,底層的齷齪。
現下我們的高房價問題雖然可理解為是一個房產投資的經濟問題,但從社會學角度看又不僅僅是經濟的,而且是政治的。
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說過,「統治階級最老練的領袖總是力求增加小私有者的人數,以便為自己建立一支反對無產階級的軍隊。上一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曾把貴族和教會的大地產打碎成為許多零星的小塊土地,——現在西班牙共和派對於至今還存在著的大地產也想採取這種辦法,——因而造成了一個小土地所有者階級,這個階級從那時起就成了社會中最反動的因素和城市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經常障礙。拿破崙曾打算用發行小額國家公債券的方法在城市中也造成這樣一個階級,而多耳富斯先生及其同僚按逐年付款的條件把小住宅賣給自己的工人,就是力圖磨滅工人的一切革命精神,並用這種地產把他們束縛在他們做工的工廠里。
關於在美國怎樣自然產生出這種把工人束縛在大城市或新興城市附近自己的「房屋」上來解決住宅問題的做法,有愛琳娜·馬克思-艾威林1886年11月28日從印第安納波利斯來信中一段話可以證明:「在堪薩斯城內,或者確切些說,是在城郊,我們看見了一些可憐的小木房,每幢木房算是有三個房間,小木房所處地段還很荒僻;地皮價值600美元,面積正好可以容一幢小房子;小房本身又值600美元,所以為了獲得泥濘曠野中離城要走一個鐘頭路的一所倒霉的小房,總共要費去4800馬克。」這樣,工人就必須負起沉重的抵押債務,才能得到這種住所,於是他們就真正變成了自己主人的奴隸;他們被束縛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離開,只好同意接受向他們所提出的任何勞動條件。」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工人的鬥爭性是很強的,對於不合理的勞動條件是能以一走了之作為抗議的,什麼樣的工人忍耐力最強以至於任人擺布呢?或許是家裡有病重的父母親,或許是還在上學的孩子。。。這樣的人很難忍受一時間失去工作的風險,迫切地需要穩定的現金流。一旦背上了房貸,動輒二三十年的長度下,工人就會持續地依賴於現金流,一旦工作出了問題,就會有斷供的風險!這樣的工人,又怎麼可能被一些心懷叵測的社會運動家所鼓動呢?而在二三十年甚至數年之後,工人就能擁有那套住房,相比於沒有住房的工人而言,兩者的生活差距就會拉開,而有房的工人(有產階層)和無房的工人(無產階層)之間,也很難再構建起共同體的邊界。
但再精密的規訓和鎮壓都不可能消滅無產階級的抗爭,但是如果「無產階級」本身的認同出了問題的話,這個共同體就會灰飛煙滅。而bourgeois rule就能夠長治久安。 而高房價和住房按揭貸款猶如兩把鋒利的刀子,前一把將無產階級切得七零八落,互相警覺而嫉恨,後一把則閹割了一部分無產者的鬥爭和勇氣。但房價又不能高到工人們完全夠不到的地步,當工人階級徹底放棄成為小私有者的幻想,那麼火山下潛藏的能量可能會燒死所有壓迫者。
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共產黨宣言》
2003慶回歸,「香港中環大遊行」中產們反對「樓價下跌」,董站在中環城樓上,面如土色心想「我的八萬五政策可是惠及了500W 底層市民,你們現在人呢,我為你們謀取了地價下跌,現在你們倒是跳出來為我說句話啊,現在我需要你們的聲音和幫助,但那些受了「八萬五」恩惠的人,沒有一個跳出來為董說句話,在他最脆弱的時候,沒有一個「樓價下跌」受益者跳出來為董辯護。事情後來的發展結果董以「健康原因」黯然下台。繼任者「孫九招」縷清政治生態,從「孫一招」收緊土地供應到後來「孫九招」擴展到土地房屋地鐵基建的全面收緊,近期還有「捍衛商住,今夜你是主角的不眠之夜」。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有產階層」發起瘋來,那也是相當可怕的。
所以它將會永遠維持在大多數人需要被榨乾並且背上巨額債務才能夠得到的高度上,如果說這個狀態下,社會中沒有任何一方願意主動改變現狀,那麼這個均衡就可以得以維持,社會勞動力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下消耗產出,規則得以維繫,繼續著高層戰慄,中層安逸,底層齷齪的社會遊戲。
當然,人們願意為一支鉛筆花費幾毛錢,願意為一本書花費幾十元,願意為一台電視花費幾千元,原以為孩子的教育花費幾萬元,願意為一套房子花費幾十萬,那願意為生命花費多少呢?
一圖流~~
與民爭利的事情不做,反而去斷自己財路,不是傻逼么
,目前存在這樣一個現狀,房價過高,房子賣不出去,但是政府也不能降房價,那樣貸款房地產的銀行就會面臨破產。首先地皮很貴,政府用大量地皮還得去建設基礎設施
看看哈耶克那個關於計劃經濟的視頻吧
政府限房價?和你說一個縣上的例子。90年代買的個人宅基地,一直沒建,2008年前後想建了,政府不批,只能買KFS的,然後KFS就找上門,願意出兩倍的價去買這塊地。兩倍!你不如去搶,物價上漲了10倍不止。
一個多年合作的朋友的經歷,後來扯了幾年,那地一直閑在那。但是如果把maximum ceiling設定在市場均衡點以上,並小於當前市場價格
難道樓主想買個房也抽籤博運氣嗎?這就是有限資源下價格管制的必然結果,具體實例可以參看限價後的上海車牌競拍.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大部分人對房價持看衰態度?有哪些深層原因?房價有可能回到正常水準嗎?
※為什麼一般人買房後總會感覺自己買虧了呢?
※中國的房價會因為什麼而下跌,怎麼讓中國房價下跌?
※為什麼北京2015年房價每平方米比去年長1萬??
※北京的房子誰在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