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時間管理上講優先做的事情是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而不是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

相對還有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和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他們怎麼排順序?


傳統的重要緊急理論請參考Warfalcon的回答,我本人也訂閱了他的公眾號,看到在一個問題下答題感到榮幸。該理論源自柯維《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的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有興趣直接參考該書最原汁原味。

但該書成書於1989年,而近30年科技進步對生活習慣的衝擊是極其巨大的。因而我做了一些改變,也非常高興得到了很多知友的認同。

我認為重要緊急的理論的精髓應該是要對事情有區分,不同事情應該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用重要緊急為維度,個人可能面對事情大致分為四類:

根據四類的特點,用救火/規劃/瑣事/白日夢四個名字來記容易些

很難說某些事一定不要做,而是對於處理四類事件的態度是不同的:

  • 重要且緊急的,簡稱救火。傳統觀念認為要立刻處理,這沒有錯,但是如果這類事件太多,請一定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救火的事情呢?大多就是第二大類規劃類的事情沒做好。
  • 重要但不緊急,我叫它規劃。這個是我們在日常時間管理中唯一需要關注的。最後細說。
  • 不重要但緊急的,我把它叫瑣事。傳統認為可以委派他人。額。。。每個人都這麼想就沒有他人願意做了好么,對於小蝦米來說這個處理方法不現實。 而且這些事情可以看作重要的事情比如人際關係建立的瑣碎的部分,也不能完全拋開。

所以,對待這類事情的態度是:要無負擔地做,不要關注。 可以準備個To-do list記錄 (紙,手機軟體,電腦提醒等隨意,但保持集中在一個list里),只要記錄下來了,大腦就可以清除記憶和擔憂這些瑣事的壓力,有點空的時候把list翻出來挑幾樣做了勾掉。如果list上事情太多做不完,需要轉到第二類的規劃中思考一下,那些該找專業人士的,該花錢的解決的,該捨棄的。

完成事情本身是可以幫助人增強信心,並且保持非常好的狀態的,所以只要能做到心理無壓力,做這類事件反而是補充精力的。

*to-do list不是萬能的,僅限於這個象限

  • 不重要也不緊急,我把它叫做白日夢(這是拍腦袋起的名字)。這個象限里呢看著都是些浪費時間的事,但一般你很喜歡做,做這些事本身能帶給你愉悅感,甚至能幫助你恢復精力。要做么?當然啦,人活著本來就是要取悅自己的啊。另外,這一類中的事也可能是 現在看來無用的,但也許將來會有用,就如喬布斯斯坦福的演講中著名例子(美術字,connect the dots)。雖然現在STEM當道,但也不要忽視推動人類進步的Liberal Arts (比如復旦的民間校訓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只要區別一種類型,當時很高興(比如沉迷於遊戲),但事後又後悔的,這不是真正的白日夢,對於戒癮,處理的方式不是繼續沉迷或者直接戒除,而是慢慢計劃(規劃象限的事)少做一點,花的時間應該是既在當時做的時候很開心,事後回想起來也不覺得後悔浪費了時間。

最後再來好好說規劃類別, 以上三個類別最後都需要藉助規劃的能力,規劃其實就是管理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說是規劃是日常時間管理中是唯一需要關注的?

因為,救火的,你迫於外界壓力自然會做的;瑣事,已經用上了to-do list,不用關注;無目的白日夢是你喜歡的事情,你自然想做(當然是先需要規劃控制救火類時間的數量)。唯有規劃,因為貌似不解決外界的,內心的那些實際問題,最容易被輕視。

可是,規劃的好壞直接影響是否能最有效率達到目標,是否能不做無謂的事,是否能減少(至少不增加)救火和瑣事,然後可以做更多無目的白日夢,享受生活並儲備將來。

所以,需要關注的是提高自己的規劃管理能力,先要承認規劃的重要性,對規劃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所起的作用有個正確的認識。

當你觀察周圍,其實太多人每天忙忙碌碌其實也沒做出什麼來,但不停的忙碌確實帶給人一種虛幻自我滿足感。但仔細一想,其中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中有多少事情是救火的?是規劃沒做好導致的?

而有些人事先規劃很好,所以不太需要救火,多出來的時間而可以安排做更有意義的事。遇到救火類的事件也會思考,積累經驗,規劃以避免將來再次在救火類時間上浪費時間。

而會規劃是需要有一些時間管理的概念儲備的,關注我的公眾號,可以看到一些整理好的小文章。


我又來吐槽了。有這種印象的人可能是道聽途說的結果。僅就艾森豪威爾原則本意來說這句話是錯誤的。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個時間管理四象限的起源是美國的將軍加總統艾森豪威爾提出的決策原則。所以,這個原則的使用是為決策服務的,而不是管理時間的。

其次,現代時間管理依據多是由此出發,為任務制定優先順序,也採用此策略。

最後,題主有了如此印象,是因為多數人時間管理不好,當我們的培訓師講課時就會循循善誘的說,你要做第二象限的事啊,把第二象限里的事做好後,第一象限里的事就少了,就不這麼累了啊。你不仔細聽,認真思考,自然就忘記了這項原則的「本源」。

在華語世界中,最先引入這個概念的是Taiwan,所以我們從那裡還能發現些「本源」。@王泊峰 的說法我是認同的,艾森豪威爾原則的原則是幫助你解決決策問題的。類似一種決策樹的技巧,但也不是全部,例如,怎麼判斷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這些都需要你個人去體會,修鍊的。同時也告訴你了,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去做第二象限里的事情。

比如,我有一個知乎里的朋友,做BD manager多年。我問他你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她說,平時也就是到處和別人拉關係——也許交朋友更恰當一些。所以,她會去各種專業的QQ群,愛好群,並不停的上班時間溜出去請朋友喝咖啡和老朋友一起吃午餐。然後呢?在這些活動中,大家把自己手頭有的資源和能力都互相攤了出來,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在這之後的某一天,老闆希望產品能達到新的高道,拓展新的渠道,你會發現之前的朋友就成了你最大的助力。反之,你想一下,如果之前你不做這麼多動作,當你接到老闆這個決策的時候,你現打電話能玩成嗎?

在比如,一個老朋友做XX網的銷售經理。基本工資不如民工,提成拿到後,富的我眼紅。現在已經是年終了,我問他你現在工作做什麼。他說拜訪朋友、老客戶,我說現在閑下來了吧?他說,這是最重要的工作了,明年如何做就看這段時間獲取的信息和工作成果了。為什麼?首先,這是明年的業務預測,如果今年公司的銷售任務再提高的話,和我的摸排相差懸殊,我就該考慮挪動了。其次,我做銷售不是靠嘴上,而是靠為人積澱下來的。最後,我已經不是剛開始沒有任何客戶資源的銷售新手了,沒有精力去開拓大量新客戶。喏,你看到了,只做第一象限內的事情有一個前提是,你已經把第二象限里的事情安排妥當並且十分出色了。

其實,很多人是根本就沒安排好第二象限里的事情,才導致第一象限里事情過多,不停的救火。在這個語境里,我們說盡量做好第二象限里的事情是沒錯的。

2012年寫的答案,還是有人評論連我到底在說什麼都沒看懂。

對於提問者一個簡單的說法就是,第四象限的重要不緊急代表了你的長遠利益,不是短期可以見到的效果的,所以才是最主要的。

而我談論的問題是,這個四象限本質是用來進行當前任務執行順序優先順序的,過於執著在象限之爭,長遠與短期,反而無法做好眼前。

下面是幾個高質量的相關回答,大家喜歡的也可以去看看。

知乎用戶:如何記高質量的日記/工作日誌/學習日誌?

知乎用戶:目前流行的「時間管理」理論的局限性在哪裡?

《12個工作的基本》讀書筆記


是因為問題緊急和重要的程度按時間的長短而變化,從長期來說應該堅持完成最重要但不緊急,短期內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是必做的,但對於長期來說並不重要。

盡量按這個順序排序:

1、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是你應該長期堅持每天必做的,這些事情對於某一個天並不非常迫切,而在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段時是非常重要的事,拿學習外語來說,每天學上一、二個小時並不能產生什麼本質的變化,但堅持學習一年時間,你的外語水平就能產生很大的變化。在時間管理中做好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能讓你產生質的變化,突破現在的層次和環境。

最簡單方法是把這類事情安排是每天一起床就做,這樣才容易堅持下去。

2、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會反覆或經常出現,出現就要立即處理,但不管你如何處理,說白了這些事情都是你的日常工作而已,在當天很重要,而放大到一個月、一年,大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並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思考一下問題發生的原因,如何避免。考慮是否可以優化和精減。

這種情偶爾出現無所謂,但如果經常出現,就說明你或公司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了,最好做出一個選擇:

  • 去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想辦法去避免
  • 提升個人處理問題的能力
  • 形成一個完善應對流程

  • 授權或轉給他人
  • 離開這個環境,總是重複遇到類似的問題而無法解決,那是浪費時間和生命,換個環境從新開始吧

3、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有空閑時間再做,能拖就拖或轉給別人,考慮是否可以優化和精減。

4、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盡量不做或拖延


往往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在四象型中,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沒做好,而造成了即重要且緊急,如果我們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做好了,你的時間管理就學到到了!


不知道你是在哪看到或聽到的這種論調。在管理四象限中,最優先要做的無疑是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而且是立刻去做。

對於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是要重視它,並且有規劃的做。所謂緊急實際上說的就是時間的概念,人的往往是看到一個任務交付的時間還很長就容易遺忘或拖延,最後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變成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在時間管理中,最優先做的還是緊急又重要的事情,但最應該重視的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長期來看

重要不緊急的事兒處理好了,會減少重要緊急的事情發生的次數和頻率

也就是常說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短期來看

當然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優先順序高了啊。

火都上樑了,還想個毛的防火措施啊!


(一)重要不緊急事件包含什麼事情?

因為 重要不緊急事件 就是包含著你的人生質量,你的智識,你的外表,你的人際,你的收入增加,你的體驗擴展,時間管理中的一個誤區就是 只把事情做完,應該先理清思路,想清楚你要什麼,就是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也許現在看來並不緊急。

你的人生質量都是由這些半衰期很長的事情組成的。這些事情做一兩次是看不到效果的,只有回頭看,你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大家都知道這些很重要,可是因為不是迫在眉睫,所以常常避重就輕。

(二)時間商是什麼?

在一期 TED Talk中我看到了Laura Vanderkam的《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free time》,她說時間管理的關鍵在於選擇,「不是通過節省時間來創造理想生活,而是先理清理想,再來選擇怎樣分配自己的時間。」你想做什麼,都會有時間的,推諉沒有時間,只能說明這件事情對當下的你來說,你認為不重要。採用未來時空觀念,想像自己5年後、3年後、1年後、6個月之後想要成為的樣子,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成為那樣的人,分解成切實可行的小事,一步一步去實踐,去分配你的時間。

請點擊文字鏈接: 你智商在線情商感人,那你的時間商呢?

文章目錄:

一、意識到自己時間的價值:我很重要,我的時間一去不復返;

二、運用未來時空的願景,倒推回現在,來決定當下的選擇;

三、提高對時間的感知力:給當下的時間付出賦予意義;

關於時間商在線的書籍,我在 2017.3讀書心得|自律的動力是什麼 中提到過《奇特的一生》,可以讓你更加深入地了解時間對於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性,

以及我在 筆記有術 | 怦然心動的手帳方法論 中提到過Stephen Covey的《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他在書中寫的每一個習慣都是時間商很高的具體行為措施。

(三)關於我的時間管理方法

我有工作手帳和生活手帳,因為這樣會提醒我為工作以外的時間做好安排,工作從來不是我逃避生活的方式,沒有私人生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才讓我感到不安。請點擊我的手帳錦囊文章:

不玩膠帶畫畫,我是如何堅持用手帳記錄3年多生活的

工作習慣|我復盤3年多的9條手帳錦囊

我始終相信,我對待時間的方式和方向,將決定我的個人發展和進步的空間。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把時間留給自己,因為他們的時間已經賣給了那些可以把時間留給自己的人。

http://weixin.qq.com/r/mDq-p2nEGzRkrS3E92_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怎麼沒記得又說先做二象限不做一象限的。一象限的當然要先做,然後是二和三。而應該排在三前面,因為有些事情雖然緊急,但是可做可不做,比如有張麥當勞的優惠券今天到期了,雖然很緊急,但是不重要,所以先做好二象限的事情。

而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果拖著不做,可能明天就變成了重要又緊急的事情了。於是壓的自己喘不過氣來。


右上角不才是第一象限么……啥時候換順序了


最先做的怎麼會是重要但不緊急的?

都火燒眉毛了?不先救火,而是先去學如何預防火災么?

優先處理的,一定是重要且緊急的,只是最應該重視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

畢竟火災不常有,而只有重視預防,才能避免火災的發生。

所以正確的優先順序應該是

  1. 重要且緊急
  2. 重要但不緊急
  3. 緊急但不重要
  4. 不緊急且不重要

經常有人覺得自己每天被雜七雜八的事情忙得團團轉,但是一天總結下來,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做成,這就是因為沒有分清楚優先順序。

首先明確自己崗位的職責,職責所在的日常事項都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不過隨著deadline的臨近,會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然後列出自己的年度、月度、每周、每日計劃。

以周計劃為大方向,每天晚上總結下今天完成的事情,結合實際情況,列出明日計劃,最好是精確到具體時間段,必要時候可以設置鬧鐘提醒自己。

當有其他事情安插進來,尤其是其他部門的事務時,需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事情優先順序,若新安排的事務會影響本職工作,需及時上報,以便上級作出相應調整,若暫時無法調整,需跟上級溝通清楚,會對哪些本職工作造成影響,一起想辦法最大程序減小此影響帶來的問題,而不是等到上級驗收自己工作時,才不慌不忙來一句,因為XX原因,事情未完成。

明確優先順序,遇事主動思考,主動反饋,才能將提高自己乃至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


推薦閱讀:

放棄普通白領工作,在家做一名自由職業者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如何提高晚上時間利用率?
計劃趕不上變化,那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做計劃?
張佳瑋典型的一天是怎麼樣的?
熬夜完成任務是因為不會安排時間還是任務過於繁重?

TAG:時間管理 | 高效工作 | 心理學 | 管理 | 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