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

為何中國古代建築主流文化會是以木構為主?形成木構文化定式的原因是什麼呢?歐洲為代表的西方文明以石為主,而這種以易朽之木書寫不朽歷史的傳統的中華文明又從哪來,我們有沒有形成成熟的石構建築?形成了的話它為何沒有比更容易腐爛的木頭成為建築文化主體?


這個問題真是記憶深刻。上學時候學到中國建築史的時候,老師列出了一堆的題目,讓分組去找資料,然後每節課自己上去講解觀點(原始版幻燈片時代,無PPT),就有這個題目,為何中國以木構為主,西方是石為主。難道題主也是學生來騙答案的?

以下是我那個時代大家討論的觀點 ,本科水平,大神勿噴。

中國和西方建築形式的不同,一方面是建築材料不同,地形地勢不同,最主要是建築服務對象不同。

首先,這個所謂西方,當然指的是發源地的希臘、羅馬、埃及啦。長得這樣的

這些地區本身就產高檔大理石、花崗岩,另外地勢平坦,便於運輸。我國的發源地在哪?看看這裡的自然資源,再看看,這片地方適合運大型石塊么?我國按照自己的特色,早期發展的是夯土壓實的方式作為基礎平台,甚至可以做城牆,靈活性高,建造速度快。隨後生土用窯燒後成磚瓦,更加方便且防水,比石塊型的更加輕便。

其次,沒有說西方建築就都是石頭的,石頭還是很昂貴和稀缺的材料。只有重大的建築才用石頭做,普通人家也就隨便砌個茅草房而已,三隻小豬的故事都知道吧,窮人就只有茅屋和木屋,真以為城堡遍地都是么。什麼是重要的建築呢?除了為了自己身家性命的城堡就是神廟教堂。為了供奉神,可以花幾百年,數代人的精力去做一個高大的建築,反正神也不會死對不對。再就是自己死後的陵墓,為了長久的留存下去,要用能長久保留的石材做為自己的棺槨。

而我國什麼是重要的建築,帝王的宮殿還是自家的園林,都是給生人用的,等不了幾百年,也等不了幾十年,從自己得勢到自己享受,那是越快越好的。磚木的材料建造快,在有圖樣和材料的情況下,幾年就能成型。但這不是說我國就沒有磚石的建築。城牆這種必定是花血本用之前石料來做,後來有了磚瓦更加方便,也就沒必要大量使用石材了。另外我國的墓葬為了避免盜墓,盡量的以山為陵,一方面更具隱蔽性,減少了目標的縫隙,同時也減少了石料的工程量,但其實依然應該算是個磚石的建築物。宗教或軍事上的石塔也是較為普遍的作用,現在也保留了一些。

PS 07.9.18

早期的石頭是直接堆砌型,比如英國的石頭陣,希臘的神廟,柱大頂厚非常粗糙。簡單鋪蓋上而沒有粘結材料,所以跨度有限,也不抗震,現在留存下來的只剩柱子沒有頂了。後來羅馬時代的拱結構受力合理,擴大了建築規模和高度。原始的混凝土材料也算是當地特色吧,我國古文明地帶的活火山還是少了,石灰材料用的少,但是我們有糯米作為粘結材料的城牆,強度是有得一比的。 況且做木結構並不是落後,在現代混凝土框架出來之前其實是更先進的,更接近現代的框架結構形式。負責受力的柱和梁與負責圍護的牆和木門木窗功能分開,可以做成靈活全開放或封閉的形式,冬暖夏涼。在抗震性能也好,即使圍護的牆體倒掉,還有屋架撐住。而榫卯這種不用釘不用膠的方式,反而是越受力越緊,加上木材本身的彈性,能達到所謂的牆倒而屋不倒。

結論,除了材料來源不同外,用于軍事的兼顧、陵墓和宗教的長久與神性方面,中外都會選擇石材。而我國主要文化發源地的黃河流域石材少運輸難,所以退而求其次採用生土的夯實和燒熟的秦磚漢瓦。 題主理解的中國以木構為主,加工便利,建造快速,靠自身的榫卯固定,牢固而又有彈性,用在普通生活上具有這麼多優勢,為什麼不大力推廣呢。更重要的建築物我國也是磚石做的,不過這些不是給生活的人用而已。


智力清奇之人有三種觀點:

第一,世界上有兩種文明,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

第二,古典文明,中世紀西歐文明和近代基督教歐洲文明是同一個東西。

第三,秦漢文明,隋唐文明和元明清文明是同一個東西。

然後皇漢們就抱著這三個基本觀點開始黑「西方文化」,慕洋犬們就抱著這三個基本觀點黑「中國文化」。你們都挺猛的。

我沒精力解釋為什麼「西方文化」這個東西不存在,也沒精力解釋「中國文明」是怎麼回事了。

畢竟希特勒也會宣布「日耳曼就是雅利安」,紅脖子也會告訴我們說「白人文明」是最偉大的文明呢。


為什麼主流建築會以木構為主?

木材抗拉抗壓易處理,是良好的建材,從人類文明的進程來看,應該會先選擇易處理材料來建造,後來他們植物用完了,便開始用石材建造了。而我們中國,地處長江黃河流域,木材豐富木材一直用到清朝才用的差不多藥丸。並且我們有木漆,對木建築也有良好的保護。而西方文明為什麼以磚石為主呢。

先從古埃及建築來看,尼羅河兩岸氣候炎熱、樹木稀少,南部多山體岩石,北部多沙漠荒原,所以尼羅河兩岸缺少良好的建築木材。從而確定了古埃及勞動者在早期使用棕櫚木、蘆葦、紙草、粘土和土坯建造房屋(並且棕櫚木也很難材),至遲在古王國時期,古埃及人已經會燒制磚頭,會用磚砌築拱券。大約因為很難取得燃料,難以用大量木材來製作模架,所以磚和拱券結構沒有重大發展。古埃及的優致石材主要產地在上及,上埃及會慢慢開始用石材建造房子。

然後看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處於乾燥環境下的水分充足的沖積,這裡連好用的石材都沒有,只有生土和一些蒲草一類。所以這裡的土坯磚技術非常強。

再來看愛琴文明和古希臘文明,受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化影響。克諾索斯宮殿,木柱支撐著屋頂,木質的梁。你看人家一開始也會使用木材來建造。

公元前6世紀時,希臘建築成功地掌握運用「高貴」的建築材料:首先是石灰石,繼之是大理石。亂石牆與土坯牆此時逐漸轉變為工整的石砌牆,石塊都經過精工斧鑿平整——當時稱這種做法為「方塊石作」(Plinthoi),這一名稱也用來指磚塊。原來木柱也轉變為修鑿光潔的石柱,啟初石柱顯得纖細,楣檐仍然採用輕巧的木材作,後來也由木楣檐轉變為石楣檐。

——《希臘建築》

最後來看古羅馬建築,這裡盛產磚石。早期的古羅馬建築是模仿希臘建築的。古羅馬人發現了火山灰,發揚了拱券技術,火山灰可以很好地粘結磚石。這些為古羅馬建築發展提供了材料和技術支撐。

接著就是羅馬風拜占庭建築,文藝復興。。。傳承對比磚石結構體系建築,再回過頭來看咱們中國木構建築,這種文明從哪裡來?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具體後面再更吧,因為題主問的從哪裡來,哈哈哈哈我們有沒有形成成熟的石構建築?我理解是有的,中國拱券砌築技術用於地上建築始於魏晉用磚砌佛塔。筒拱東漢時已用於拱橋,宋代用於城牆水門,南宋後期用於城門洞。明初出現用筒拱建的房屋,上加瓦屋頂,仿一般房屋形式,俗稱「無梁殿」。

為什麼沒有成為文化主體?因為我們的建造是基於木構傳統的,木構梁架體系的優良性促使它成為主體建造。即便是西方磚石建築也是從模仿木構建築開始的。

個人見解不全面之處還望諒解,分析角度片面,延展下去個人能力有限,不多贅述。所以最後建議題主去讀讀建築史吧。


來答一個正經問題……

教材上一般說是取材方便(秦漢時黃河中上游森林覆蓋率43%,跟現在不是一個概念)、適應性強、抗震性好、施工快且便於修繕和搬遷,這屬於客觀條件的範疇。咱的預製裝配式木建築施工建造之快是令人驚奇的,平地造城也不在話下,西方建座教堂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相比之下易朽什麼的算小事情,哪裡壞了換哪裡,方便快捷。

還有一些依託於「木」所含有的觀念意義,比如尚儉,比如便生(生命精神)。中國人把許多美好的意向寄託於木,如「正德,利用,厚生」,如《禮記》中說:「盛德在木。」

中國很早就有石建築,也有拱券等技術,但只用在陵墓上。為什麼石建築沒有推廣,舉個例子,遼代佛教盛行,建造了很多磚石塔,高度甚高,技術也比較成熟。後來國人覺得禮佛啥的還是佛殿好使,漸漸地把塔挪後面去了,甚至不要塔了,大家都聚集在我們熟知的那種大殿裡面拜佛。

我們的木建築實在是很夠用,而且古人用得很開心,不用還難受。既然如此,何必花更大的力氣去發展石建築呢?

《華夏意匠》中李允鉌先生談到這點,還說到「神權」與「君權」的問題。西方人的宗教令他們追求「永恆」,追求堅固、高聳、沒有極限的意象,而我們的君權是代代更迭的,常常有戰爭讓前朝的宮殿付之一炬,人們淡定地另建新城。

總而言之我認為沒有什麼結構和技術能難倒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什麼都能做到……目的和需求才是根本原因吧。

(這個問題還是推薦看《華夏意匠》,裡面的講述很有啟發性)


兩千多年前,羅馬人的黑科技,混凝土和拱券。

中國人的在干欄建築上走上了不歸路。

去羅馬,你可以看到2000年前的建築遺址

在中國你只能看到秦始皇的塌掉了的地宮和陶人。

建築技術上,不是一條道路的發展方向。

但是我比較了一下,西方社會基本都站在了建築技術藝術的高端。

中華文明應該志不在此。


笑死人了,中國古代多用木材,西人多用石頭,你中國人不環保建築不長久;中國現代民宅皆用鋼筋水泥磚瓦,美夷多用木構,你中國人還是不環保,建築缺少可持續發展。。。。。我去年買了個包


西方的古建以木/土/磚為主。


中國人不追求物質的永恆,就像新朝一般都會重建皇宮,對於前朝的宮殿,不是擴建就是重建,木構建築符合這種更新的狀態,而且東方上下的差別很大,西方希臘神話里還有來自大地母親的力量,中國則多希望上天。


本來看熱鬧的,發現很多人都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啊,建築材料的選擇體現出來的是文化的發展的不同。

第一,歐洲建築也是從木頭建築轉變而來的,很多人指的赫拉神廟,就是很典型的以石頭代替木頭,可細節構建還是木頭建築特有的榫卯結構建築。

第二,材料的替換受影響的除了地區性外,最重要的就是科技發展水平了,歐洲石頭建築的發展最主要的得益於歐洲數學的發展。石材的開採,運輸,建築的建造才能大大發展。

回頭看我們國家,大家都是差不多時間段發展出榫卯結構,因為區域的不同,木材在我們國家的容易獲取,房屋的木質形式一直得以保存的原因來自於文化,其實唐代的時候也出現過石頭建築,比如石塔,寺廟等等。捨棄石頭建築最重要的一點來自於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流行起來的自然人文主義,我們國家是那麼的講究天人合一。木材因其象徵生機的意義(五行木屬生)成為主流,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

--------------------------------------------------

說到底發展的不同還是來自於文化的不同。


忘了從那看來的了,中國古代少石材建築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發明出有效的石材粘合劑。是不是《曉松奇談》


碼一下,回去答


扯犢子。這個問題在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開篇就詳細闡述過了,去看看吧,梁老師說得很到位的。


很簡單啊,就地取材,學過建築的應該都知道,準確來說我們古代建築是土木結構,土燒至成磚瓦,木化為梁架,成為一棟棟美麗雄偉的建築


趙辰老師的《立面的誤會》這本書里有詳細的解釋。

剛剛看過所以簡單回答(搬運)一下。大部分答案里涉及到關於木材產量豐富,建造方便等等都可以作為一種合理的解釋。其實討論一下「為啥中國建築是木構」這個問題的來源或許也會有些啟發。

問題的來源是由歐洲學者初次見到遠東地區的木建築時產生的。在他們正統的建築學觀點中,建築應當是堅固的,應該是「石頭的史書」。教堂、神廟是他們形成了「什麼是建築」的觀點:永恆的、紀念性的。佩夫斯納的「自行車棚是房子,林肯大教堂是建築」是這種觀點下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話。所以當西方學者看到宏偉的中國建築都是以木結構為主時,他們自然會產生一種疑惑:這算是「建築」嗎?他們為啥要用木頭這種不耐久的材料蓋宮殿、廟宇?

實際上在歐洲也存在大量的木結構建築(以民居為主),它們長期被西方建築史學家選擇性忽略。這類被西方建築史忽略的部分在現代才被慢慢重視起來。「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這個概念慢慢衝垮了那種強調神性的建築觀。而中國的建築一直有世俗化、自然化的傾向,我們並不強調永恆,生老病死、四季循環才是常態。就連道教里的神都要依附於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存在。建築也是如此。因此我們才沒有發展出像西方建築如此對立鮮明的神的建築(石構)和人的建築(木構)。

所以如果歷史上主流建築的話語權在中國文明圈手中的話,大概題主現在的問題就會變成:為啥西方建築都是石頭做的?

這個回答只能算是個讀書筆記吧。。。歡迎討論


我記得老師好像提過,木是活的,有靈性的,給活人,石頭是死的,給逝者用。


從資源上來看,我國木材資源比石材資源豐富一些,相對好獲取。

從時間上來看,石材運輸、加工所需時間都比木材長,西方早期建大教堂動輒一百來年,中國古代的那些王侯將相啊很明顯是等不及這麼久的~並不是我們石材加工技術不夠好,仿木構的磚石塔雕刻的也非常精美(例如唐大、小雁塔),用磚石雕刻成斗拱形狀等等。雖然用了磚石,但還是忠實模仿了木構建築的外觀,古人對木構結構可以說是很固執了(笑,)

從人文角度看,我們的古人相信死後的世界才是永恆的,所以從戰國時期砌墓就開始用磚石了。而從古人很信奉的五行角度來看,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木是有生命的,體現著生生不息,用來做建築想必有他們的一種美好希冀吧~

(來自一個建築系學生的個人淺見,有不足或謬誤歡迎指出)


木頭的環保,可以循環利用,屬於可再生資源。而且對人的健康也更有利,加工方便。還有就是中國的朝代太多了,舊的朝代一把火埋在了土下,新的重新建立;如果是石頭做的,地面上遺迹太多,不利於新朝代的建設。


認為中國古代文化哲學觀念是中國古代建築使用木構的觀點是捨本逐末。典型代表高曉松。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有一堆石頭和一堆木頭,你急需房子,用石頭造房子要花你一年時間,用木頭造房子只需要十天,請問你會如何選擇?木頭嘛。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們的哲學是要追求永恆你就會改變主意用石頭嗎?扯淡嘛。


梁思成先生早就這個問題做過回答,直接原因就是:5000年以前黃河流域是非常茂盛的,有非常之多的木材,木材相比石頭更容易加工起房子,所以很多民居都是用木材做為房子主要材料,長久做著做著就形成了一套木架構體系。但並不代表中國古建築就沒有石制建築和豐富的石材資源。其實大木作的底座幾乎都是石制的,像漢闕,魏塔,橋及墓葬內建築很多還是用石頭,但結構方式還是仿木製結構,其根本原因還是石頭更耐久,但由於自古木製建築體系一直佔主導地位,而限制了石制建築體系的發展,哪怕用石頭為主建築材料也是以木製建築體系為基礎。


易經的影響,都會回到原點,木製的房屋無人居住很快就會坍塌,然後消失。

木質也可以保存很久的,看島國保留的唐代木質建築。


推薦閱讀:

土木工程師未來20年會怎麼樣?
在學臨床醫學和建築之間,我該怎麼選擇?
為什麼有些樓盤小區里的樓層不統一?
為什麼中國的建築,閣樓經常沒有被利用?

TAG:建築 | 建築史 | 古建築 | 中國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