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3 月 17 日北京二套房限購新政?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答案請回答到 更多人關注和回答的另外一個相同問題:
如何看待北京「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提至60% (2017/3/17京樓市調控升級)?
=====================================================
北京樓市再出新政 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60%
限購是否表示政府目前想維持高位,抑制需求,然後取消限購之後迎來報復性反彈?其實對有錢炒房的,全款買房都不算什麼大事,限購政策出了這麼多次,房價一直漲,政府想幹什麼?
原標題:關於完善商品住房銷售和差別化信貸政策的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關於完善商品住房銷售和差別化信貸政策的通知
京建法〔2017〕3號
各有關單位:
為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本通知發布次日起,商品住房銷售和居民家庭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執行以下規定:
一、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滿3年及以上,若其交易對象為個人,按照本市限購政策執行。
二、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執行現行首套房政策,即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自住型商品住房、兩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
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三、暫停發放貸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個人住房貸款(含住房公積金貸款)。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2017年3月17日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17年3月17日印
參考上海去年十一月底推出的類似限貸政策。
這之後上海房價停止了暴漲勢頭。有若干二手房源仍有小幅上漲;若干急於出售的房東開始調低掛牌價。
總體從十一月底到現在,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均價持平,有微跌。一手房高價盤政府都捂著,不讓開盤或是暫緩開盤。
北京也會是類似。
至於房價在何種情況下才會下跌,目前這個問題關注的人太少,等關注人數多了我再詳述。
下面開講咯。只講京滬,其他城市往後一點再講。
1)歷史回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麼京滬的房子大概神馬時候開始有金融炒作屬性的呢?我認為最早可以追溯到07年,那是京滬房價的第一根真正的旗杆(之前都是住房市場化推動,正常的產業起飛)。07年大家如果記性好,就知道當時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人民幣開始升值,大量熱錢湧入,GDP高達百分之十幾,在這種情況下溫州炒房團就出現了——全國第一個吃炒房這隻螃蟹的團體(當然現在溫州炒房團隨著溫州經濟的蕭條也偃旗息鼓了)。2)房價的微跌、小跌、中跌、大跌
同樣是跌,不說幅度你就是在耍流氓。
上海樓市十一月新政以後跌了沒?跌了呀!鏈家APP整天給我發消息「您關注的某某樓盤降價了」 (特別註明:我關注鏈家APP上的各小區樓盤純粹為了研究目的,不是為了買房)。
問題是,這就屬於微跌。所謂微跌,就是跌幅在5%以內,比如一套600萬的房子,跌幅30萬。這也是一般房東調整掛牌價的範圍,往往調整在10萬到20萬,極限情況下才會超過20萬。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十一月新政直接導致購房者可以動用的槓桿大大減小。你跌了20萬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
那麼上海/北京房價接下來啥走勢呢?我琢磨著,會發生這樣的分化:
——部分急於轉手、急需資金的房東,會繼續大幅調低掛牌價,從而微跌轉變為小跌——也就是5%-10%範疇,以600萬房子為例就是30萬到60萬。這並不是什麼誇張的事,我自己在2016年買了一個房子就還價還了整整40萬,你說那時候啥市場啊。
但是這種情況我大致估計最多佔20%,畢竟現在整體經濟還沒出現大範圍違約和資金鏈斷裂。
——不是很著急的房東,由於其對於後市整體看漲,於是放棄掛牌,轉而出租。這種情況至少60%。但是這樣一來,市場上房源又少了,學過供求理論的你們一定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部分房東自從把房子掛出去以後,就撒手掌柜啥也不管了,不漲價也不降價。由於看房的人越來越少,慢慢的就把這件事徹底遺忘了,直到某天中介打電話來說有人看房,才如夢初醒:哦原來我還掛著一套房子?這種情況大約20%。
所以結論就是,現階段以限購、限貸政策加持,而客觀大環境不變的話,那麼最多出現局部有限的微跌、小跌,換算成宏觀,那就是總體持平了。
那好奇的你要問了,啥時候才會有中跌呢?
中跌不是沒有過。咱就不說曾經哀鴻遍野的溫州、鄂爾多斯這種地方了,就連高貴的帝都,它在2014年一整年也跌了至少7%(這不是我臆測的,而是2014年明明白白顯示在統計工具裡面的)。按照我上面分化理論來看,這說明有的樓盤的房東至少以七八折的跳樓價甩賣過。這就是中跌了。
然而,2014年那種環境,要重現就難了。這得益於以下幾點因素:
(1)美聯儲正式退出量化寬鬆,全球美元開始迴流;於是中國的外匯占款急速下降;
(2)而央媽此刻還是混不吝,以為光靠扔幾個SLF/MLF這樣的常規炸彈就夠了;
(3)更難得的是我們還碰上(短暫的)理想主義政府,認為現在必須要去槓桿、去泡沫,所以搞微刺激。結果一搞可好了,哀鴻遍野(我是說房地產)。
(順帶一提,房地產再上一次哀鴻遍野是在金融危機爆發的08年底;11年底因為外匯占款突然下降三個月也有過短暫的休克)
然後你就明白了罷?要各種機緣巧合,國際國內齊心協力配合,才能把貨幣這頭史前猛獸的勢頭壓下去。但央媽可以把手按在聖經上發誓,2014年那次它真的不是故意要壓的——而是根本沒想到外匯占款會下降得這麼快。然後到了2015年,它這才如夢初醒,卯足了勁降息降准,像直升機播種那樣發房貸,讓居民往死里加槓桿(以換取企業去槓桿),於是房價就毫無懸念的暴漲了。
現在,外儲仍有大幅降低的風險,新增外匯占款這個過去基礎貨幣的主力軍也早已叛變。央媽還能怎麼辦,只能維持極低利率和極低準備金率。這個大環境不變,那麼中跌也就不會發生。
至於大跌?我今天不說了,先洗洗睡。
答案:
①政府決定關閉市場,價格就瞬間凝固了——不會漲,也不會跌。
接下來北京的交易量會劇降,跌入冰霜。
坐標上海,1128新政後,上海二套房首付7成。這類似北京目前的8成。會帶來效果如下:
②如果你想在市場上再買入一套房子,你必須先向市場賣出一套房子。
如果你想買入的房子是1500萬,那麼你需要在桌子上擺出1200萬的現金給上家——你不賣出自己原有的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
③如果你是改善型需求,那麼這波損害的最嚴重的就是你。
交易鏈條被打斷了:必須賣出一套,再買一套,層層傳遞,鏈條之間要看銀行放款速度的臉色。銀行已經全部出消息,房貸要控總額,嚴格審核還款能力等。假設a賣給b,b賣給c——b不知道c的銀行什麼時候能放款,也就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給a付首付——a拿不到現金,也不能簽合同去換自己想要的房子。
之前說的限購損害的都是外地人的利益,現在損害的是,北京本地有一套房子的人想改善的利益(比如剛剛生了二胎,還住著兩房的人)——沒辦法,總要有人做出犧牲,一步一步來。
④最慘的是現在已經簽約,付了定金,但還沒有申請貸款的人。
這點就不用解釋了。
房子本來就是流動性最差的資產之一,如此一來,房子的流動性就更差了。已經上車的人,發現難下車;沒有上車的人,也更難上車了。
所有人系好安全帶,等十九大這一站開過去再說。
只要貨幣持續超發,只要新的大城市群不出現,只要各種資源集中的情況沒有改善,只要土地財政維持現狀,只要依賴房地產拉動GDP無法擺脫,那麼北京的房價就沒有向下的可能。
2017/3/22 補充:
⑤收緊信貸後,一線城市房產交易難度本身大幅提高 可能帶來或有社會影響:階層固化
所有的政策都會對社會演進產生或有影響,就像「是葯三分毒」,不可能沒有任何副作用。見答案 現在的限購政策會不會讓許多從二線城市到一線城市打拚的人進退兩難? - 知乎
——————————————————————
謝謝點贊的同學
2017/3/19補充:
我本只想在實踐層面回答,總有回復會提升到宏觀和頂層,無法一一回復,繼續多貼一篇之前寫的,其邊界局限在我對國內形勢的理解。如果把討論邊界擴張到貨幣、外匯、石油等國內外因素,有機會再另外寫吧。
中國房價漲成這樣,為何沒有任何經濟危機的徵兆? - Hermann 的回答 - 知乎
一、房價的多空之辯——觀點概括
葉偉強最近的《房價之謎》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下,還有任澤平最近的報告《強三四線城市引領新一波樓市上漲 能否持續》,姜超的報告《繁榮的頂點》。任和姜都是中國頂級的研究員,連續新財富第一,拿超過1000萬的年薪,這麼貴的觀點還是值得讀一下的。
姜超觀點:2017年2季度是地產的大頂(考慮老齡化人口結構等);保外儲和保房價是矛盾的;大概率的加息會刺破泡沫
任澤平觀點:「經濟資源/人口」比例顯示一線城市仍然很有競爭力;按東京、首爾飽和度,單位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北京上海還有空間——北京再漲1000萬人,上海再漲400萬人。
葉偉強觀點:房價定價的錨,不是租售比,售價收入比,而是新房價格,新房價格看土地價格。土地財政,供給人為限制,大陸香港製度本質相同。
以上分析的觀點,基本可以涵蓋了大多數人對於房價辯論的全部主流觀點。從某一個或幾個角度分析,得出看多看空(含看平,不漲就是跌)兩種結論。
二、頂層邏輯——居民加槓桿 「接棒」 政府和企業的債務
兩會新聞隻字不再提調控
最近的兩會新聞: ①房產稅方案本屆不提交人大。
②周小川發言鼓勵繼續增加居民房貸,居民加槓桿。
③M2增速仍然是12%。
④財政部副部長宣布研究房貸抵個稅。
⑤總理表示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無條件續約。
居民掏出儲蓄,背上貸款,解救政府和企業的債務危機
債務的滾雪球,最終引發金融危機。中國目前整體債務率已經相當高,債務/GDP約2.5倍。但是從債務結構看,企業、政府負債比率遠遠大於居民。
如今的高房價,就是一個「債務接棒」的過程:周小川說的很清楚,「個人住房貸款不要簡單看作買房,會傳到其他產業鏈」。
房貸的錢,會由開發商流入政府賣地收入,流入鋼材、水泥..平行還有家電等產業帶動。
中國的老百姓,長期以來,儲蓄多,不愛貸款。中國高居不下的居民儲蓄,是國內,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資產——如何把他們挖出來,是每屆總理的難題,比如之前有段時間說提高內需消費等等,都是動居民儲蓄的腦筋。
現在終於可以實現了——高房價的壓力下,老一輩的儲蓄被挖出來作為首付,年輕一代貸款30年,接棒了房地產債務——開發商付土地款,解救了政府債務;開發商付金融機構,繼續維持金融系統的安全;開發商付給上游鋼材、水泥等等,拯救上游企業的產能和就業。
政府和企業的巨額、短期債務,被居民的儲蓄和長期個人貸款給接棒了,周小川說「住房貸款應該是大力發展的階段。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的比重還是偏低的,有的國家佔到40%-50%,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幾。銀行也覺得這相對是比較安全的產品,壞賬率是明顯小於企業」。
金融危機的邏輯是:債務高企,破產,金融機構承擔不了壞賬,收貸,抽死其他企業,倒閉。
如今政府的債務被土地出讓金彌補,企業槓桿陸續被居民槓桿接力,請注意,個人是不能破產的,哪怕棄房斷供,以後賬戶里有錢,還是要還銀行的。
如此,政府和企業的債務就從短期,接棒給了居民長期負債。金融危機可以獲得很大的避免。將來就算是房價大幅下跌,老百姓吃速食麵也還是會還款的,不會放棄唯一的住房,不會違約導致終身不和銀行打交道。
三、房價的邏輯——一線城市房價與經濟蕭條的徵兆
我個人理解:三四線房價的定價邏輯看二線,二線跟一線,一線的房價,根本不看租售比和房價收入比——看同等地段的新房。新房看地價。新房是給1%的人(除了富豪,還可能是來自全國的新上海新北京人,背後是他們的父母出售當地的房產和畢生積蓄來支撐)準備的,只要有1%的人買得起,就可以支撐擊鼓傳花。(上海市區內的新盤,現在都是大平層大戶型越來越多,而郊盤則是剛改戶型小三房越來越多)
此處單獨提一句 租售比。很多看空的理論基礎是租售比過低(一線城市基本在年化2%靠下),推論房子價格已過度高估。租售比之所以在中國沒有意義,除了購房者更看重未來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以外,還附著在這個城市的權利——戶口、教育醫療資源等。舉個例子:假設南京的房子租售比高於上海1.5倍,1000萬的上海房子租金20萬/年,南京同價的房子租金30萬/年。經濟學假設人都是理性的,是否應該立刻賣出上海房產,買入南京房產以獲得更高現金回報?
你去問問在上海買房定居的畢業生,基於這假設,讓他租房上海(放棄小孩讀書等戶口內涵教育資源),買入持有南京房產如何?答案顯而易見。租售比這時候已經失靈了,因為租售比的邏輯只看到租金,忽視了其他隱含回報。
高槓桿投資客已經幾乎沒有了
我目前生活在上海,我理解上海從2011年開始限購(上海比北京政策更嚴格,外地人限購,不僅交社保連續滿五年,還必須結婚。認房認貸,哪怕是一筆外省市的貸款,也算二套房),6年下來,已經基本把投資客洗乾淨了。二套房認定後,首付7成——意味著中內環買入一套140平的房子價格1500萬,需要首付1050萬——那就必須賣出手裡的房子,才能湊出首付的現金。另外貸款只有3成,槓桿已經很小了,剛剛夠改善。所以我認為目前上海的房子,剛需和置換的需求為主,純高槓桿投資的佔比已經很小。
西方經濟理論在國內多處不適用——一線城市需求中長期還是加劇
拿傳統西方古典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中國一線城市房價是很僵化的:舉個栗子,老齡化正常意味著房價下跌——但是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留下來的畢業生,兩邊四位父母到了不能自理的階段,要不要接到醫療資源更好的北京上海來。就算不考慮醫療資源不考慮帶小孩,要不要接到身邊照顧——當然未必會再購置房子,但是老齡化反而會導致一線城市的房子居住需求繼續承壓——這與傳統經濟理論相反。中國二元經濟對立太嚴重,人們不太可能因為老齡化從大城市搬到農村甚至城外去居住。
投資還是避險?
股市大牛市(或者說泡沫崩盤)結束後,一線城市房價跟進暴漲。你可以把這理解為房產投資,我更願意理解為房產避險。經濟越是有蕭條的趨勢(參考東北的人口凈流出),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可投資的資產越是稀缺——北上深(原諒我不能帶上廣州)的房子,成了洪流里最後的一葉扁舟,避險資金洶湧而來。
房價上漲的核心邏輯,是貨幣超發,追求資產,推升了價格。而錢比人要聰明得多,會快速湧向該去的地方。
四、價格是一個估值,暴跌基礎不具備
整個房市是一個「小盤股」,自住持有者都是「大股東」不會拋
整個北上深的房子,按「估值」,應該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論最貴的單位價格,應該也差不多比肩紐約普通的地段最少(我沒去過紐約沒有發言權)。前幾天和HK巴克萊的人聊,香港新房大概是2萬/平方尺,核22萬/平方米。(但是香港收入高,貸款利息低,戶型總面積一般比我們小,負擔反而沒我們重)
我們可以把整個一線城市的房市看做一隻股票——流通盤非常小的股票。熟悉二級市場投資的同學都知道,這種小盤股的股價很容易劇烈變化(前幾天順豐借殼上市連續漲停,差點把老闆頂成中國首富)。自住的房子,就好比股票的大股東——默認他們不會拋售自己的全部股票。那麼無論流通盤怎麼漲價,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估值」的變化。
高首付和高自住比例,導致很難負資產,就算負資產,也不會出售或無法執行
這就不再具備「暴跌」的基礎——東京、HK,美國的暴跌,前提都是房產的槓桿過高,次貸危機前,黑人基本不出錢就能買房,預設房價永遠上漲。現在HK只出一成首付也可以在財務公司的幫助下再銀行貸款購房。這麼高的槓桿當然脆弱,中國的房產槓桿顯然低於他們,具有抗擊下跌的基礎。
我再說明白一點,價格下跌,在擊穿首付款(自有資金)之前,沒有人會拋售資產。當年首付3成的,現在也還了2成,就是說即便腰斬,也不會引發拋售潮或者強行處置潮——賣了住哪兒?
京滬房產需求中自住比例過高,還可能出現就算房產價格下跌吞噬了首付,等於持有者已經是負資產的情況下,也不會賣出或者被強制執行。
以上,至少一線城市很難大幅下跌成外國金融危機的那副樣子。
五、如何看待那個清華畢業生離開北京的想法
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清華學生舉例身邊很多清華畢業生被高房價逼得產生離開北京的懷疑。她畢業兩年,按照目前年入20萬和家庭情況(父母初愈無儲蓄)漲幅可測的7年後也不過一百多萬,無力承擔首付,是不是應該離開北京。
如果我沒猜錯,那個題主報到的部門,叫人力部,全稱 人力資源部。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人力資源也是資源的一種而已,可惜我們作為區區的人力資源,是無法和資本的力量抗衡的。
一個清華畢業生和一個北航畢業生相比,後者如果父母可以提供支撐,那麼就有立足北京的更大可能,而清華生要離開,也只能自便。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邏輯是公平(其實也高度計劃體制,並不公平)基礎上的競爭,排斥了資本的力量在外面,帶來了名校生的自我認知優等慣性,可是畢業後要面對資本的力量,瞬間長期以來單維度的自信心被擊碎是正常的。
代際財富的傳承和轉移,資本的跨地域流動和避險,階層的固化和晉陞……個人的智力資源在其面前是渺小的,只是恰好在「房價」這個命題前暴露了而已。清華生離開北京轉投二三線城市,當然可以離開窒息的高房價和快節奏,但是下一代希望階層流動,就要重複他的路,花18年再次來到清華,第二次發起衝擊——只是那時候,可能會更加困難——那時候的北京上海,已經可能發展得非常好,已在國際地位上超過了香港,在亞洲看齊東京了。創建於 2017-03-14作者保留權利
總的來說,熟悉的房地產調控套路再次上演,這一紙通知直接打亂了買房生態鏈上所有人的計劃。2016年以來火熱的房市,將暫告一段落。
先貼一下新政內容:
《通知》規定,對於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無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執行現行首套房政策,即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非普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而對於二套房,購買普宅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非普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9·30新政」時又提高了一成。
一.認房認貸政策概念性解讀?
簡單說一下,「房」是北京的房,「貸」是全國的貸。北京的房很容易理解,就是已經擁有一套房的家庭或個人,第二套就需要按照新規執行。全國的貸,這個殺傷力很大,只要購房者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即使在北京沒有住房),都將被視為二套房。
「普宅」標準如下圖(非普宅就很好理解了)。
二.對北京地區導致什麼後果?
先說「新政」可能造成的結果:
1.環京將出現普跌行情;
2.無房屌絲的「處女貸」將成為稀缺資源;
3.北京交易量降到冰點,學區房依舊堅挺,部分非學區房將有所下降;
4.18年上半年將出現新的買點。
先分享一下最近傳得比較火的北京買房生態鏈(如下):
買房生態鏈條(舊--二線沖一線路徑):
全國二線富裕家庭父母給兒女在北京買房的首付,然後貸款買下北京的一居室;賣掉一居室的北京家庭,置換一套改善型兩居;賣掉兩居的有娃家庭,換一套大三居;賣掉大三居以上的老北京,去美國加拿大移民買別墅。
買房生態鏈條(新--三四線沖一線路徑):
全國三四線富裕家庭父母為兒女在環京(燕郊等)支付首付;賣掉環京的家庭,進北京買房;後邊鏈條延續下去。
(以上富裕家庭指平均水平,在二三線身價數千萬的不屬於這個鏈條,這部分人群少,不受政策影響。)
原因可以根據北京買房生態鏈進行分析:
1.環京普跌
經過去年一線和二線城市房價暴漲,原先的買房生態鏈條已經將三四線城市進京家庭甩下隊伍,所以,曲線進京將成為未來的普遍現象,這就不難理解去年930之後,環京地區從三河、廊坊、固安,甚至涿州都不斷的暴漲。
原本這樣的遊戲可以繼續延續。可是這次認貸的政策,把這條新的生態鏈條掐死。因為環京屬於河北,在河北有貸款記錄,想賣掉之後去北京買第一套房,在北京新政策下,這第一套就變成了二套。首付從35%、40%,直接變成了60%以上。這無疑打壓了生態鏈最低端買房者的需求,再加上換房人群的成本上升,整個遊戲暫時無法將難以為繼。
所以,環京在此次調控中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有價值的區域,比如燕郊,受影響不大。但是偏遠交通不便的縣市,將被曲線進京購房者暫時拋棄。
2.無房屌絲的「處女貸」將成為稀缺資源
本次新政對於無房者或者無貸者,相對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可以享受較低的首付,這批人中會有大部分將會選擇努力一步進京(哪怕買個小的)。再選擇環京的話,不僅喪失了處女貸機會,而且將面臨環京價格下跌風險,還將面對進京二套房60%以上的首付,壓力山大。
3.北京交易量降到冰點,學區房依舊堅挺,部分非學區房將有所下降
買房生態鏈條的底端一旦出現問題,整個上游日子也不會好過。當然除了優質學區房。
我們可以通過數據開看:
第一張表:北京歷年京戶出生人數。注意,是京戶小孩,不包括無京戶的:
表格中的數據很簡單也很殘忍:
2010年京戶出生人數比2003年翻番,從4.5萬變成9萬。
2014年京戶出生人數達到15.3萬高峰,2015年羊年低谷回落到12.7萬。
2016年的統計數字還沒發布,但「本市預計將迎來30萬猴寶寶」的新聞大家想必都已經看過了,史上最難建檔年,史上最高出生高峰,京戶出生娃繼續高峰,甚至史上最高,無太大懸念。
我們再來看看北京學區熱潮的核心——西城區的數據:
2014年的出生人口是2004年的5倍!
西城戶籍娃!5倍!
顯而易見,北京學區房以及優質學區房,無論限購政策嚴格與否,都難以抵擋父母大軍。
4.18年上半年將出現新的買點
但是,非學區房或者非優質學區房,會因為買房鏈條的斷裂而受牽連導致下跌。我在上個月的文章中曾經分享過政府操盤的政策節點,這次的政策跟2013年的「京19條」一樣兇狠。上次調控導致了北京房市兩年的微跌休眠期。
買房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 白碩的回答 - 知乎
這次「認房認貸」殺傷力雖然比上次更兇猛,但千萬不能寄希望於一次大面積的房價回調,因為北京房市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新房二手房嚴重供給不足。根據三月份最新數據,北京二手房存量降到1W套,已經出現無房可賣的局面。同時,2017年商品住宅用地計劃供應260公頃,較上年下降7成。回顧歷史,近5年北京商品房供地計劃分別為:2012年、2013年850公頃,2014年1000公頃,2015年750公頃,2016年850公頃。
北京2017年商品房用地供應量創五年新低
其次,京津冀一體化以及大首都經濟圈,剛剛開始打造。海量需求難以阻擋。
所以,這樣的供需不平衡,只能用高壓政策穩住房價。注意:我用的是穩住。別忘了國家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假如一線城市房價跌了,誰還敢買三四線城市的?所以,一線城市穩定的價格,嚴厲的攆人政策,是最好的局面。盡量把想去北上廣深的年輕人趕回家鄉接盤,好讓地方政府趕緊解決債務危機。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開發商已經在二三線城市不斷拿地,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推高這些地區房價,讓買房資金迴流到地方(地王作為房價的「錨」,基本可以代表房市的走勢)。這樣北京的購買力暫時更跟不上,新政後的調整不可避免。
土地「高燒」蔓延至三線城市 無錫、紹興連出「地王」
但京滬永遠漲的論調已經使很多賣家變得心氣很高,心態扭轉需要一個過程,下半年房價才會開始出現一波回調,特別是環京和非學區房。部分炒的過熱的房子,甚至會跌回去年930的價格。
過了這個時期,其實機會就已經來了。穩妥的預測來看,17年930恰逢帝國換屆,領導的注意力不會放在出房地產政策上。但18年330又是一輪調控節點,所以,趕在330之前入手,也許是個不錯的買點。
三.未來怎麼辦?
目前來看,全國地產的分化日益嚴重,一線和強二線的地產仍然沒有風險,某些去年暴漲湊熱鬧的二線城市房價可能將成為歷史高位,比如:合肥。 三四線城市這次是政府拯救的重點,但我認為只有部分經濟不錯的城市會有一波上漲行情,大部分城市已經是一潭死水救不起來了。
1.針對北京換房需求的人群,今年盡量找到能升值的領域,比如股票、外匯、比特幣等,增加自己手中的存款。等明年政策出現鬆動,趕緊搶第一波入手。
2.針對手握「處女貸」的人群,請根據自己的預算和職業規劃,儘快選擇換城市還是繼續留在北京?因為今年的三四線去庫存戰略一旦奏效,回家工作置業也能讓手中的財富升值。如果繼續留北京,那麼就有兩種辦法:第一,拼一拼明年政策鬆動在北京城區買第一套;第二:等環京價格下跌,出手買兩套,等下一波房價上漲期間,出手兩套,進京買一套小的(按照政策算第二套首付比例,放棄「處女貸」機會)。
3.針對已在環京置業人群,專心賺錢,等政策鬆動再置換到北京。
4.針對所有買房人群,大家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房價不漲的時候才是機會慢慢到來的時候,現在的頂部,很有可能就是下一波行情的底部。只用用反向思維,才能在每一次的買房換房的過程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最後,還是想再安利一下這個軟體:免費網頁抓取軟體-網路爬蟲工具-GooSeeker網路爬蟲
這個軟體,可以隨意抓取網站的數據,生成excel表格。
比如,我輸入鏈家二手房信息,選擇獲取數據,等一會該網站就利用爬蟲技術,將鏈家所有信息摳進一張表格里了。(如下圖,展示部分截圖)
有了這個軟體,你只需要定期比如每個月去摳一下二手房數據,挑同一區域進行比對,就大概能夠把握市場的發展動向。
最後,雖然本次新政十分嚴酷無情。只要努力拚搏又足夠用心,相信也能把握住這次調控的機會,以合適的價格買到最心儀的房子。
---------------------------------------------分割線--------------------------------------------------------------
本人職業做投資,業餘研究房產。回答的買房時機問題,受到知乎日報推薦:
買房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 知乎
從2017年三月份開始,全國50餘座城市陸續出台了房地產限購政策。完全符合了我在分析中所指出的看政策的時間節點。緊縮的政策勢必會對房價造成打壓,下一個階段的買點已經逐漸到來。
另外4月1號「雄安特區」的橫空出世,更會影響房地產的未來走勢。
對房地產感興趣,並有計劃在未來做房產投資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shuo_bai
或者掃描我的微信二維碼。
我將拉一個房地產交流群,每天研讀全國的房地產新政及市場走勢。與各位一起,在下一次房價上漲的周期里,賺大錢。
(巴菲特曾說:別人恐慌的時候,我貪婪。)只要願意學習交流,就能抓住財富增值的機會。
無論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還是全國二三四五六線城市的投資者,都可以加我微信併入群。(本群杜絕一切房地產中介人士加入,不忽悠,不推銷房子,只做理性分析和信息交流。)
http://weixin.qq.com/r/p-ojOwnE5FSbrU1Y96_1 (二維碼自動識別)
談永遠的都是傻比——針對北京最新政策的感想
北京市最近出了限購政策了,而且空前嚴厲,不僅是投資住房的人,很多剛需也被誤傷了。
不管是雪球,還是知乎,還是天涯,還是其他隨便什麼網站,到處都是一片哀嚎之聲。無數人在那裡感慨,這一輩子永遠都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了。
於是乎,在這種情況下,上了車手裡有房的人,得意洋洋;而過去幾年不小心買了兩套或者更多房子的人,更是自認為英明神武,從此可以把這些寶貴的房子「一世,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子孫後代世世代代的富貴可以想來是不會衰落的。而與此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遲遲沒上車的人,哪怕是名校畢業,年入百萬,也一樣是滿心焦慮,惶惶不可終日。整個國家的城市人口,都被捲入到這場風暴之中,眾生群像,洋洋大觀。
然而,作為一個對歷史有點了解的盧瑟,我很奇怪,為什麼人們會有如此荒謬和可笑的想法。對於只有區區幾十年壽命的人來說,談永遠的就是傻逼。僅僅在這區區幾十年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世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大yue進,文化~大ge命,林三虎叛逃,改革開放,蘇聯解體,歐盟成立,中國入世,英國脫歐。
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再強大的帝國也會毀滅,再偉大的人物也會褪色,然而,在中國,有這麼幾千萬小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居然以為自己的一套磚石混凝土房屋就可以「永遠」了??凡人的無知和傲慢永遠是那麼可笑。就算是二共政權都不敢說自己能夠維持到三十年之後,你區區一套房子,還是背了幾百萬負債買的,算個茄子?
曾經的國企工人,也以為自己給國家工作,端的是鐵飯碗,而且可以父承子繼,是可以「永遠」安心的。然而他們和他們的父輩,有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被打發一點錢就買斷工齡掃地出門,結果人到中年還被拋至社會,更慘的甚至妻女賣身呢?
沒什麼是永遠的,不管是什麼,如果說農業時代的變遷還需要一兩百年一次的話,那麼現代工業社會的變遷,基本上是幾十年就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放到中國,這個節奏還要縮短,因為中國以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道路。而今天的中國,圍繞房子發生了如此之多的亂象,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我們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時間太短,短到了所有中國人都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麼一個東西缺乏直觀的體驗。本來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一個體驗的好機會,但是胡瘟政府放出了四萬億的洪水,放出了一個房產盛世。結果除了溫州一些跑路破產的老闆,中國的大多數人,依然對「經濟衰退」這個詞缺乏認知——這個僅僅處於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上面的詞語,貌似和他們無關。
中國的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就是這麼一群還出於朦朧幻想之中,還沒有被歷史粗暴而殘酷的狂草狠乾的粉嫩萌新。雖然他們潛意識裡面,已經如同大難來臨之前的鳥獸一樣,嗅到了不安的氣息,被身邊各種有些不同尋常的事情搞得心神不定,焦躁不安。不管是一線市場好像永遠上漲,擺脫地心引力的房價;還是華為辭退34歲以上員工,引爆中產中年焦慮的新聞;又或者是近些年以來世界的動蕩局勢和周邊國家的敵意態度;又或者是中國政府近些年的各種不同尋常的政策——這些都強烈的刺激了他們神經,讓他們在這個「煌煌盛世」之中感到心地踹踹,焦慮不已。
記得在前兩年,國家搞出去庫存,降槓桿的國家戰略,光字面上看,我覺得中國政府還是有明白人的,知道繼續按照四萬億的這個節奏在搞下去就是不得了的天災人禍,這個政策方向也是對的。然而等到具體政策出台了,我就傻眼了,字裡行間的言外之意就是企業和國家的槓桿率很高,但是中國居民的槓桿率還比較低,具有一定的空間。我當時就暗想,現在房價已經這麼高了,又剛剛經歷了股災,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會給你接盤。然而,事實證明,too naive的是我,政府裡面是有高人的!!國家僅僅是出了幾個政策,放寬銀根,然後一線城市的房價就biu的一聲上漲50%以上,緊接著就是二線跟進,緊接著就是老百姓踴躍進場,為國接盤,哪怕不惜祖孫三代血汗。這種接盤的熱情可怕到了何種程度?就算是始作俑者的政府都被嚇到了,2016年下半年,房產政策180度大轉向,各種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出爐,將房價牢牢鎖定在高位橫盤。
就在幾天之前,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接兩會報道組獨家採訪時說,從國際上來看,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水平並不算高,當然但也要防止繼續走高。這句話雖然是一句自相矛盾的屁話,但是背後透露的意味耐人深省。如果單從數據上面來看,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水平在今年將會達到50%左右,橫向和發達國家比較當然顯得不高(發達國家基本在70%~80,德國最低)。但是考慮到中國是一個發展極不均衡的國家,如果排除掉農村和四五六線小城市,單看一二線城市,那麼這麼數據恐怕足以讓人一身冷汗——幸運的是並沒有人真的去統計這個數據,所以也就嚇不到人了^_^。
另外,由於中國的居民部門在GDP中的佔比和其他國家相比偏低,所以按照另一個指標「居民貸款餘額÷可支配收入」來算可能更加合理。兩年之後的2019年,中國的「居民貸款餘額÷可支配收入」將會達到100,不僅是趕英超美雄霸世界,而且逼近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水平。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這股趨勢,就算是政府,能做的也只是利用各種政策,高位鎖定房價,凍結房產交易,避免居民債務繼續高速膨脹,同時也避免房產價格崩塌式下跌引爆整個金融體系。換句話說,他們能做的,也就是短暫的推延一下最終結局的到來。
任何債務的膨脹都不是無限制的,它有一個極限的終點,就算是你能夠不斷吹大資產價格,把繼續借債變成一個旁氏騙局,但是利息你總歸是要還的。當你的收入現金流無法cover住利息的時候,也就是泡沫的頂點。而加息和利率上升,會提前刺破這個泡沫——很大程度上,我認為反倒是一件好事,因為泡沫越大,死得越慘。
所以,最近半年美聯儲兩次加息,國內的Shibor和實際利率也在不斷走高,我認為是一件好事情。掩耳盜鈴的繼續放水,實在是不可持續了,哪怕是壯士斷腕,承受一些動蕩和損失,有些事情也必須去做了。
狼來了喊了這麼多年,已經到了所有人都不信的地步,已經到了看空者只會被嘲笑的地步。我不知道中國還有多少和我一樣孤獨而清醒的人,甘願被嘲笑,也堅持自己的思考,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感同身受的觀察著一切。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除了毀滅與新生,沒有什麼是永遠的。
最後,推薦一個回答:2017中國會有經濟危機嗎? - 陳石的回答 - 知乎
PS:發生經濟危機不代表世界末日,頂多代表那些槓桿太高的筒子們的世界末日。
當年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引發世界大戰了都。你現在去看看K線圖,也不過是山腳下的一個小包包。就長期來說,這都不是事。
真正對於長期有著深刻影響的,是中國的人口結構和極低的生育率。這就要談起強制一胎化這件事,這才是二共政府所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凍住樓市撤槓桿,雖然不能降房價,但是防止了金融風險的繼續極速擴大,如同下樓,一層一層下沒問題,一次下幾層就要死傷。凍住樓市後政策可以慢慢出,一線的泡沫是明顯的,這個不用討論,一堆可衡量指標,但是泡沫是否一定破裂是不一定的。中國房市不是市場經濟,土地是壟斷的,房產居然捆綁戶口教育等社會基本公共福利,則市場失去完全自我調節的功能。所以泡沫到現在依然沒有破裂。房價太高對整個國家經濟和社會民生的傷害有目共睹的,相關文章也非常多,尤其這輪去庫存本來是要發展實體經濟,結果搞成脫實向虛越來越嚴重,加之全球開始緊縮,國內越來越被動現已十分危險。外匯儲備,匯率, 天量貨幣水漫金山,債務龐大,殭屍國企眾多,很多問題都是體製造成的,權利伸手過多自然造成優勝劣汰的市場失靈。房產作為資產的一種,和其他資產衡量指標沒什麼太大不同,回報率是最核心指標,能否產生現金流等也很關鍵。只要中國放差嗎持有成本還是極低,實業的回報率還是很差,資金要麼買房買股要麼跑路,跑路中國是絕對受不了。股票現在玩的很好,gjd沒收期貨等工具,穩住大盤拚命ipo,等於向實體輸血。房價必須凍起來,不能下跌但是決不能向這樣過熱,不能加速吸實體的血。增加實體經濟盈利能力很難,這個國家沒辦法,增加房產持有成本方法簡單的多但是涉及既得利益者太多政策阻力太大。如何限制食利階層分配太多經濟成果非常重要,是激活社會活力的重要組成,但是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權利最大的中國,恰恰食利階層不斷發展壯大,別說大陸,看看香港一潭死水的狀態。所有行業都在掙扎給地產金融等幾個行業打工。小地區這樣搞都困難,整個中國這樣搞簡直是作死。說說自己的計劃吧,北京戶口,但是畢業後在北京工作時間不長,一直在南方工作生活,錯過了北京買房分享地產盛宴的機會。現在也沒有計劃回北京生活。即使要回北京生活也不會在這個價位入手買房,先不說是否有下跌風險,至少回報率極低,在緊縮環境下流動性和低風險才是重要的。
轉自網路
前天在群里有北京女生問:北京還能買嗎?我說等等北京新政策吧,然後有別的群友說:北京永遠漲。
嗨,還真不是,上海也沒有一直漲,都有跌的時候。
果然,北京新政策很快出來了,「認房認貸,二套首付6-8成」,與上海深圳相當,甚至更狠一點。
為何叫這個政策殺器呢?因為它真的反覆在殺人,我們回顧一下它的生平記錄。
2010年,上海(滬房管市【2010】243號),二套標準認定:上海的房,全國曾經有過的貸,只要有一樣,就算二套貸款。
北京也出台了相似政策。同年6月4日,住建部人民銀行銀監會發布通知,明確了「認房認貸」。
2011發生了什麼呢?全國各地的砸售樓處運動呀,咱們摘錄一些,如下:
2011年11月,北京大興順馳領海從1.8萬調到1.4萬,業主情緒失控,對售樓處沙盤進行了打砸
11月上海萬科清林徑調低15%,老業主協商未果將售樓處砸毀
11月南京天正濱江花園從2萬調至1.59萬,砸毀沙盤
11月蕪湖鏡湖世紀城,7350-4200,哄砸售樓處
10月,寧波合生國際城1.5-1.6調低到1.2萬,沙盤被砸
10月,上海中海御景熙岸從2.2萬調到1.6萬,業主與保安衝突,砸
10月上海龍湖麗城從1.85到1.4,砸
9月北京京貿國際城1.98到1.4,砸,個別業主被拘留
2012年認房認貸政策放鬆,房價紛紛反彈
2013年再次認房認貸
2014年發生了什麼?這個大家記得很清楚了吧?
據鏈家數據,北京房價在政策當月下跌2.1%,隨後跌幅收窄,10個月交易萎縮後,二手房均價下跌12.8%
上海2014年內環內中內環基本只有小幅波動,外環外有一半項目降價
杭州又發生了砸樓
2015年政策再次放鬆
深圳在2015年大漲,其餘大城市在2016年大漲
2016年,上海深圳再次認房認貸
2016年底,深圳出現回調,上海在春節後市場仍然處於低潮,郊區二手房難賣
2017年3月,北京再次認房認貸
可以看到,2015-2016年的大漲,是在2010大漲之後,反覆調控 - 跌 - 放鬆 - 回調 - 再調控 - 再跌 - 再放鬆。政府反覆拿起這殺器,見了點血,趕快放下,斟酌一會兒,扭頭看又漲了,趕快再拿起。回答:
1、初心是抑制投機性,結果能否如願且不說,但短期內,至少同時也抑制了流動性,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會受到影響。
這不用解釋,例子很多,朋友圈裡一片哀嚎刷屏了。
2、非特殊情況,短期內的流動性變差,並不意味著房價會實質性下降。兩個因素:
(1)全款購房不受限制,買得起的只要想買,就能買,這就是階級;
(2)賣方能承受的降價空間有限,1000萬的房子降價50萬,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這就是階級。
3、特殊情況,短期內可能促使房價實質性降價的因素,目前主要是半島局勢。這就要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結束訪華後的表態,是繼續強硬還是有所緩和。畢竟在這幾天訪問日韓時,他的表態是「對朝鮮問題不排除任何選項」。
中美元首本擬定於4月舉行會談。有人就此分析說半島不會走到戰爭那一步。
我不知道局勢會任何發展,只是依稀記得,08年奧運會期間,發生的俄格戰爭。
4、中期看,到年底前,影響房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是年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吹風,和十九大報告釋放的信號。
如果以03年國務院第18號文件,第一次將房地產業明確為支柱產業為起點,並對應五年一屆的政治周期來觀察房地產市場,自02年底十六大以來,有一個很簡單粗暴的大致現象:
第一個五年,房價漲幅較大;第二個五年,則相對平緩。
考慮到房地產市場與國內政治的緊密互動程度,可以做個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5、長期看,影響北京房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是資本和人口,其中資本決定人口。
道理很簡單,人們來到北京,是為了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而更好的就業機會,需要資本的支撐。
所以,資本流入強度大,人口流入強度就大。反之亦然。
這是大趨勢。任何違背這個趨勢的政策,都很難真正落實到位。
至於資本流入或流出北京的長期趨勢,就要看以下方面了。
(1)前幾天美聯儲加息,結果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再次打臉了「經典經濟學理論」。出現這種反常,可以從以下數據解釋:
首先,從今年2月份的數據看,美國去年的雞的屁增速是1.6,增量約2800億美元。而中國是6.7,增量約7400億美元。
其次,3月15日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今年2月份的CPI漲幅是2.7。而中國是0.8。
對照美元加息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現象,這意味著,與中國相比,資本對美國可能的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也就是滯漲的風險有所擔憂。
貨幣加息——資本迴流的邏輯要想成立,前提是資本對經濟體的錢途有信心。資本對誰有信心,就流向哪裡。
(2)資本的一大特點是財富聚集效應,簡單說就是扎堆,這是歷史規律。紐約的雞的屁常年佔全美的25%左右。大家可以看看北京佔全國的多少。
(3)土地供應量。這個不用多說了吧,受制於兩個因素,一是還有多少土地可以供應,畢竟土地不是紙鈔,不可印刷;二是政府向市場投放多少土地。
6、說了這麼多,再啰嗦幾句話,表明我的態度。
(1)價格高低本來是個相對概念,有人覺得貴,有人就覺得便宜。但是現在,房價高是個絕對概念。北京市去年的人均收入8k,而互聯網公司拿著20+k薪水的年輕人,都抱怨買不起房。我認為抱怨得對。
(2)房價的絕對高,帶來的是絕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絕對低。因為買不來不斷漲價的房子,炒股又……勞動者沒有財產性收入,不能享受資產價格上漲的紅利,只能進一步加速階層的分化。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前些天讀到的,那位沒拿到一毛錢股份的創業者的文章,當我看到他當初拿到過100萬(或者200萬)分紅,卻沒有買房的時候,心理活動不可描述。
(3)對那些勸人們離開北京的文章,我有些呵呵。為什麼你不走?我們憑本事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為什麼要放棄?離開北京,你給我在別處找這種工作咩?
(4)不離開北京,又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不妨考慮一下在北京一小時高鐵圈內購房,對比通勤費用和房價價差算算賬,找房子抓緊買吧,這些地方也逐漸開始限購了。
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就成了接盤俠。我真覺得你想多了,喝不上頭湯,你就當一輩子魔法師咯?
先就想到這麼多,感謝點贊的同學。再有新的想法,再說。
房地產無非就是一個進水管,一個出水管,當進水管水壓小的時候,就關閉出水管。
Yee:@易行道 到處都在討論房價,到處都在討論北京房價暴漲,能不能說下?全民炒房的節奏,人民幣是不是要變廢紙了?
易行道:@Yee 講北京房價吧。全世界最奇葩的就是北京經濟。他發展的是一種叫總部經濟的模式。什麼叫總部經濟?翻譯過來就是一種官商權利的合作機制。你要知道在北京,誰的房子要是高過紫禁城,那是抄家滅門的大罪。當然你也不能高過王府、都府衙門、北京知縣、李蓮英他們家、宰相門人家的房子,這叫我大清國自有國情在此。
講真,你北京集中了中國那麼多人力資源,你最後研發出個什麼嗎?答:啥也沒有。啥也沒有。啥也沒有。這叫客不修店,官不修衙。深圳房價上漲源於槓桿,上海房價上漲源於全國房價下跌的資本集中,北京房價上漲源於宏觀調控。就像酷斃老怪說的價值投資,城郊房價漲了四十倍,城中心只漲了十倍,所以投資北京城郊划算。根據這個理論,你不要投資於一個工礦型的城市,而北京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工礦型城市。道理很簡單,不管多少農業資源、自然資源、生產要素、優質企業、股票、期貨、黃金、債券扔進去,你都不會聽見見底的聲音,因為北京是一個無底洞。袁騰飛不是講過一個同仁堂扭虧為盈的笑話么,就是這麼個道理。
首先北京並不具有農業優勢,所以傳統的中國人是不會選擇定都北京的。北京那是契丹人選的南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那裡叫漁陽。遼朝契丹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革新精神的民族,他們發明了一國兩制,還說了著名的:燕趙自古出諂媚之士。漁陽農業一熟,在秦朝(中國的文化核心圈)屬於中國農業產出效率最低下的地區,沒有之一。
那北京發展製造業如何?按道理講,北京有遷安的鋼鐵,有大同的煤礦,這裡是與巴黎、倫敦、五大湖、魯爾一類的工業區啊。但你懂的,中國兩個地方的人沒救,一個是瀋陽,一個北京,這叫地利不如人和。北京官本位的思想太嚴重,而官商自古不能一道。中國古代有一個沈萬三,牛的不行,你看你朱元璋都修不起個城牆,於是他出錢幫朱元璋修了一個。朱元璋心裡想什麼?然後你們再看馬雲、王健林之流,他們假如出現在北京,脖子是不是該洗洗了?歐洲的資本主義是如何構建起來的?就是因為歐洲沒有絕對的王權!而在中國你是發展不起來的商業文明的,因為契約精神不足。最搞笑的就是全世界霧霾最嚴重的經濟區域,他並沒有什麼可以圈點的製造業,而且以後也不會有。
最後是服務業,你農業、工業不行,那就需要學習新加坡外部代償這種缺失,那你的服務業就一定要非常強!你服務業要把農業、製造業造成的虧損抹平,中國有全世界最為誇張的三產壟斷。舉例說明:中國準備取消手機漫遊費了!在中國,邏輯是這樣的,你順豐納稅補貼郵政,然後郵政立法從順豐那裡收份子錢繼續和順豐競爭。短時間這個遊戲可以這樣玩,要知道民族資本還要和戰韓、斗日、擠歐美,這種內外夾攻誰能受得了?而更多的中國郵政是不對順豐開放的,你不要以為你納稅、交保護費和份子錢我就叫你營業,在中國那是辦不到的,美其名曰為了人民的利益。歐耶。
最後就是北京一二三產都不行,他到底用什麼來抹平一二三產沒有競爭力造成的尷尬?答:行政權利。全國各地開始上皇糧,久而久之,大都就成國際化大都市?我在南水北調中講過北京的發展邊際效應,即使是南水北調的飲用水全部給北京,其實根本不夠。所以我說營口應該早日啟動北水南調,搶佔這個先機,否則北水南調以後,東北就是北京的經濟附庸。以後的城市發展是超巨型的城市群,他的規模要在兩到三億那個規模,比如說上海。而北京根本不具備發展到那個級別規模的自然資源。即使北水南調,北京也還是缺水。即使你北水南調,調來東北的水,你一發展又不夠了。假如出現動亂,南方和北方隨時都能斷你的水,這個城市自己就消弭了。而作為既得利益者,北京發展後的結果就是被貧困縣包圍,而中國的扶貧工作,只是注重物質上的脫貧,而不去解決精神上返貧的問題。
北京之所以是北京,就是因為他在東北、蒙古、華北之中具有平衡的作用。自從買賣城被屠,外蒙古獨立,北京的軍事價值就是零。你們不是問東北和福建基礎設施和投入為什麼不足?就是因為國家預判這些地區打仗的風險比較高,所以不願意投入,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堅壁清野。在華北,唯一有經濟投入價值的城市就是秦皇島,但是我們這個熱愛勞動的民族再用秦皇島給日本人賣煤。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漢奸行為。這就是中國,北京沒有經濟價值,但他從來不缺錢。天津隨時會被黃河填埋,但他是直轄市。唐山曾經是華北數一數二的工業城市,因為不是首都,也不是河北省會,所以只能靠邊站。秦皇島在華北平原有土地,有河流,有深水港,於是他就成了中日友好的煤販子。中國南方也有一個類似的深水港,他叫維多利亞港。
在中國你有沒有發展經濟的天賦根本不重要,他的人民愚笨,他的官員同樣愚笨。即使如此還有人說北京要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我就笑的不行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在於城市群,你還講城市,還要講最大。他就算是最大的城市,他生產什麼?北大、清華正在批量生產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最後講北京的生態安全問題。我站在北京長安街,四級北風刺骨,但是你根本吹不動北京的霧。北京事實上不是一個適合人類大規模聚集的地區。他的地下水抽取已經達到生態不能補償的結果,但地下水還是在被瘋狂的抽取,而南水北調據說要補償北京的地下水,但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南水北調背後有利益集團,沒人花錢把農夫山泉往水井裡面倒。有人說北京要遷到通州,我只能笑,就是遷到通州,能解決北京今天面臨的問題?
其實我比北京生態安全更關心的是既得利益團體,他們遷到通州以後就會知道,並無卵用,還是會繼續遷出。對於中國而言,適合軍事首都的城市是河南地,適合經濟首都的地方是武漢。要知道對於秦國而言,方向只有兩個,或者向北,或者向南,而私以為向南收益更高。駱駝永遠穿不過針眼,北京也永遠發展不起來經濟。
你們看看中國股市漲了沒有?錢從那來,錢到哪去?不是有個故事叫吃茶去?有所漲,必有所跌,自然法則不存在真空的狀態,基本就是這樣的套路。
蟹腰。
我是北京賣房子的,北京朝令夕改的政策,對於我這種老司機來說簡直司空見慣。我還記得那天我店裡剛來了兩個月的小姑娘,顛顛的跑來找我,問我怎麼看待這個政策,是不是從此以後大家只能喝西北風了,這個月房租還沒有交,老家的父親等著她寄錢回去做手術。。。說著說著她竟然哭成了個淚人。。。。女孩兒是東北的,還沒畢業,年後過來實習,雖然專業上有待提高,但因為報表的顏值,深受男客戶的喜愛。我摸了摸她可愛的小腦袋,輕輕的拍拍她消瘦的肩膀,悄悄對她說晚上來我辦公室一趟。
咳。。。。
好像跑題了,這個月北京的房價討論的夠多了,微信上的火爆小文一篇接著一篇什麼《北京我最近為你感覺有些難過》什麼《房子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還有針鋒相對的《清華學姐的這碗雞湯我喝不下》bb吵吵bb吵吵有什麼用。現在讓我一個一線資深高級置業顧問給你們講講什麼是真實的市場。
不用說別的,年後這倆月單子簽到手軟,而你們知道我是主做高端豪宅的,而豪宅客戶中首次置業的客戶比例不到10%,其餘要麼是換房,要麼是二套三套n套(別跟我說北京限購兩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毫無疑問,對於富人階級,此政策的影響只不過是換一種付款方式,其實不用出政策,全款購房的客戶本來就不佔少數,買個幾千萬的房子,有幾個貸款的,就算貸款也只是貸個幾百萬意思意思。被政策精準定位的,不用說就是在北京本已經腹背受敵的中產階級。北京在消滅中產階級這條路上走的真是堅定不移。
是的,上個月簽的倆客戶中招了。。。。
一個房子已賣,購房合同也簽完了,只是悲催的約了下禮拜網簽。客戶買的是非普,2000萬的房子,本來說算好貸個400萬,賣房的錢自己再添些這幾年的積蓄。其實啊,按照總房款的比例來講,首付款也達到了80%了,但二手房的評估值是要打一個8-9的折扣的,再加上非普通住宅有增值稅的問題,所以。。。不能說太細。總而言之吧,客戶有了大概200萬的缺口。政策出來第一時間回訪了我的客戶,我先告訴客戶,政策屬於不可抗力,如果錢實在不夠咱們是擁有免責節約的權利。客戶非常沮喪,說,我現在解約我就沒房子了啊,你還是幫我想想辦法籌些錢吧。200萬差的也不多,房產跟金融從來都是分不開的,關鍵時刻幫客戶解決錢的問題自然不在話下。
一個客戶房子還沒賣,但購房合同已簽,不過這個影響也不大,本來就是按二套來貸款,70%跟80%的首付差距不大。不過呢,這個客戶的首付款也需要賣房的錢。政策一出房價不一定會降,但是成交量一定會在短時間內斷崖式下滑。一旦房子不好出手,同樣存在違約的風險。也許好多人喜聞樂見的業主著急脫手,降價出售的情況就會出現。但別忘了我是幹什麼的,受人之託,替人辦事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短時間無法以正常價格出售,我會給客戶另外一個選擇,就是抵押貸款,房子可以先留著,先把錢拿出來,利率也不高,二抵的話基礎利率上浮30%-35%。當然這是後話,還要具體算一算哪種方式更划算,客戶擁有最終選擇權。
而再小一點的客戶,本來就把賬算的非常精緻的那群人,恐怕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也就是徘徊於平民跟中產之間,苦苦掙扎想上一個階層的人了。一個人群在購房人群中,基數最大,被傷害的次數也最多。不止一次的看到類似的人群與走向幸福的機會失之交臂,樂觀的結局是經過幾年蓄勢待發,越挫越勇,而也有從此一蹶不振一輩子再無出頭之日的悲劇發生。
通過限制購買的政策調控樓市無異於飲鴆止渴,930新政帶來的結果是年後的一波瘋長,政策不能改變需求。北京作為一個超級國際大都市,這裡有無限的工作機會,這裡是年輕人實現夢想的根據地,這裡有全國最好的教育醫療資源,這裡有最好的治安環境。。。。。。人都願意來,自然房子會成為最緊俏的商品。要麼加大供應,要麼你zf賣地的時候吃相好看一些,每拍一個地都是個新地王,我不信北京的房價會跌。而我等屁民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有感於最近的參雞湯喝的有點兒多,多說幾句。如果你說高房價已經抹殺了年輕人實現夢想的機會,年輕人再也無法出頭。那我告訴你,你所說的年輕人還不夠優秀,我認識的青年才俊在北京買得起房。而能在北京能站穩腳跟的從來都是更優秀的人,只不過跟過去相比,門檻變高了。世界從來都是殘酷的,而我覺得現代社會已經比過去溫柔太多,你現在被北京淘汰,只不過是換一種生活方式,而在過去,那可能意味著滅絕和死亡。年輕的朋友們,少一些抱怨和氣餒,鼓起勇氣給這個操蛋的世界一個迎頭痛ji吧!
政策限購的目的有二一,降低整體槓桿,用新增的低槓桿房款置換存量的槓桿。目的不是為了抑制現在的房價,而是降低未來泡沫破裂時的傷害。二,鎖流動性,韭菜都進鍋里了,只要不要讓它跑了,怎麼料理都不是問題。
在中國終於可以實現房子,股票都是用來住的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61000/answer/146149696
就是知乎的文章,好好看看吧真的要給任大炮鼓掌!
他的話又一次被驗證。一首打油詩:昨日還能買西城,今朝只能買海淀本月還嫌朝陽貴,下月丰台也崩潰今天亦庄不買房,明天河北去看房今日全款變首付,明日首付變車庫出去旅遊四五天,回來少個衛生間...=========================
你買的哪裡是房子,你買的是階級。n帝都2300萬留京人口已發車,房價政策要跟經濟發展政策合著看,精準打擊的是那些早年買房只一套,運氣大過實力(收入還貸能力加家庭資產實力),因為有套房子就以為留在北京的,無法解決學區房與父母養老房的家庭們,對於實力超群的壕和還貸能力強悍配合有家底的外地權貴階層北漂們毫無影響!
帝都的房價是進場門票,教育學區房是暫住證,能實力解決父母養老房的才是真正留京證!不然隨便一個中年危機,父母大病都容易瞬間平倉清場!
配合著人口調控,這趟車政策趨於嚴格,未來不僅不會放開,還有收緊可能,銀行二套利率調一下?首付五成試一下?非五年稅率提一下?辦法太多了!
那些說擔心北京房價會掉的太天真了,永遠只有橫盤不會滑坡,政府從來沒擔心過北京的房價,中國的有錢人太多太多了,紐約房價怎麼樣,華盛頓房價怎麼樣,紐約?華盛頓都放在曼哈頓島上你再看看美國的房價!北京三環以內就是個曼哈頓島也許都不到的體量!拋去華爾街五大道中央公園圖書館教堂博物館等,曼哈頓也好北京核心地段也好能提供多少住宅?!
這趟車已經在2016年最後一波發車了,上得去就上了,上不去就再也上不去了!出路就是看看國家提出的十二個中心城市,選一個上車吧!
創建於 09:19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補充,今天北京非京籍納稅五年變成連續納稅60月,如果說上一個還有人單純從控制房價理解的話,這次再不懂,真是無可救藥了!多管齊下控制人口為主,房價為輔,不能只有干我們基層公務員的懂,往後看吧,只是開端
評論里有人各種不信,真是沒有辦法了,畢竟俗話說,佛渡有緣人……政策都是表象,內在考量要換個角度看,北京房價,可不是金融領域的事情限購不是以降低房價為目的的政策,而是以穩定房價為目的,只不過能達到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結果。看待限購要將整個房產交易結合起來看:現在一線城市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大於居住屬性,這是一個買賣的遊戲。在這個遊戲里,限制買的人進入,不限制(或微弱的限制)賣的人離開。在沒有外部(國外)壓力下:從買方看,能買到的人少了,想買的人又多,價格可是不會跌的,而房產商很多都是國字頭的,價格是國家能調控的;從賣方看,離開遊戲的代價很小,投資回報比高,也就不會減少投資者的熱情。這樣的因素下,只要沒有外部壓力,國家能把房價玩得你懷疑人生。
同時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限購目的,限購跟限賣通過的手段都是限制買賣雙方交易,為何只限購,不限賣呢?如果出台一個政策,買房5內年賣房者,對利潤繳納90%以上的稅。這個時候投資回報時間太長,風險太高,沒多少人敢貸款買房求收益了吧。將房產的金融屬性降低,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房價才會降到合理的空間。以上是限制在國內環境里探討限購問題,還是有局限性的,這個問題該跟全球經濟聯繫起來。
現在美聯儲加息周期,貨幣政策收緊,中國資本外流。之前中國超發那麼多貨幣,各類人物手中大量的人民幣在手,如果都兌換成外匯出逃,中國的匯市就崩了,咱們那麼多能源依賴進口,沒有外匯,怎麼買?外匯崩必然連帶全國經濟危機,涉及各行各業的經濟危機。所以國家需要找個地方吸收市場上多餘的流動資金,至少降低到能引發匯市崩潰的程度之下。於是呢,就找房市這麼個突破口,把房價拉上去,大家看到房價漲,投資者一看,買買買,之後收益夠高再賣賣賣!老百姓一看,買買買,現在不買就買不起了!然後順利達到鎖住流動資產的目的。中國好不容易把流動資金鎖進樓市,怎麼可能讓你們跑掉!所以限購,鎖住房市。君不見3月15日美聯儲加息,3月17日限購升級?限購怎麼鎖住房市呢?
現在買房基本都是貸款買房,從某乎買房話題基本討論的是首付就明白情況了。限購之後,買房准入門檻變高,要首付多少多少呀,要戶口呀,或者要社保多少年呀,篩選下來就是給剛需且有能力的人購買,投資者不讓買了。當有一天你發現美國投資很賺錢呀,要把家裡那幾套房賣了過去投資,去房產市場賣房可能出現以下情況:你:小哥,要房嗎?
我:要啊,多少錢?你:1000萬。我:行啊,首付20%,200萬,我要了。你:小哥,首付變60%了,600萬。我:我……不好意思,我媽媽叫我回家吃飯。當沒有下家為高房價接盤時,房市就成功鎖住了。
(僅個人拙見,有用請給個贊(?????) )如何看待?我不想罵人,但是確實又忍不住。只有說句ccccccc!
之前有答案說,該政策下最慘的就是房屋已經賣出,但是還木有網簽的同志,不才區區在下正是這種情況。有人問我啥心情?就是從自干五能直接變身帶路黨的心情。什麼大國情懷,星辰大海啊都不能阻擋政府割你這波韭菜。
言歸正傳,這一政策直接主要打擊三類人,
1.改善性換房2.環京上車房3.某些老破小學區(真正強大的學區房抗壓依舊)影響呢?有同學已經說了
1.短時間成交量腰斬至冰點2.一手房惜售 捂盤3.交易價高位橫盤 2到3年後如果依舊形勢普通現在不能解決通脹,會有報復性上漲,如同16年初4.剛需對第一次置業更加謹慎,上車狂潮成為過去5.市區的老破小等概念盤真的還有多少人願意接盤不得而知,個人認為風險太大不好出手。總結下,剛需們以後上車要選好目的地了,國家撤了你們的槓桿,需要你們真金白銀的把窟窿填上。那以後咋樣?周而復始唄。
_說一點個人的這次購房經歷,因為孩子大,父母過來住面前賣掉了自己的小兩居,換了差不多區位的一套。之前還在慶幸躲過了一波狂漲,昨天被告知317全國認貸,媽賣批,要漲40萬首付。上大學時父母用我的名義貸款在老家買過房,貸了有20萬這麼巨大的巨大的槓桿,真是對不起國家,然後我這次就中招了。媽賣批的,周五下午放出消息也真是夠了。
下一步可能會跟媳婦離婚,然後以她的名字去買,就醬紫。媽賣批答案轉自本人原創文章。
上輪調控宣告徹底失敗。
過去的一周從南昌開始,全國各地再次掀起調控加碼的大潮,南京、杭州、北京、廣州等大批城市跟進,又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集中行動。而這輪調控的升級也間接說明了上一輪調控的無效。
然而,3個月前各路媒體高喊的「房價已普遍下跌」、「抄家哭暈廁所」至今歷歷在目,打臉!
由此可見,引導輿論只是徒勞,必須要尊重市場規律。
互聯網時代信息無孔不入,如果仍想用20年前的老辦法,通過幾份報紙和兩個廣播,就影響甚至帶動市場情緒是絕不可能的。
管理層必須正視這種時代的變化,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上下真功夫;否則不但無效,反而會讓市場覺得官方消息越來越不真實,最終起到反效果。
然而,這輪調控仍未抓住問題的根本。本輪調控仍然是清一色的控需求,而增供應環節仍無突破。雖然在此之前幾年的幾次調控中,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出增加住房用地供應,但實際上住宅用地總體供應量反而越來越少了,大城市人口增長速度也未見明顯放緩。所以供求矛盾越發突出。
所以,調控模式不改,調控效果難有。
其實,中國大城市的樓市調控可以說是全球最嚴的:限購、限貸、限價、限簽……不但各種投資購房資金無法進入,其他多種類型的剛需都一併受到了牽連:或改善型購房門檻大幅提高,或非戶籍常住人口必須推遲購房計劃……
雖然把購房需求延後了,但若不能及時增加供應,房價後續仍會上漲;而這個,歷史已重複多次了。
全新值乎平台:鄧浩志-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購房諮詢:「鄧浩志教買房」私人微信:dhzjmf
樓市猛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鄧浩志」
一批中介又要關門大吉了。
死人總是不吉利的,更不吉利的是這會成為一個反轉信號提醒羊群,形勢究竟有多瘋狂。
荷蘭清醒需要廚子,中國清醒往往要人命。搞金融的都是很迷信的,什麼中環風水,索羅斯背痛,招商綠少秋災。
想想上次股市死人都發生了什麼吧。
上面一堆讀文科的,太複雜的經濟數據也看不懂。但死人這事是很直觀的,六十年代,上面連下面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還以為形勢一片大好。
想那老毛也是泥里摸爬出來的人,還有心情寫詠梅詩。可見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現實是路人。
唯獨是死了人,上面特別敏感,這事是瞞報不了的。中間層都是人精,體制內外都是,平常怎麼潤色,死了人是潤色不了的。上面也會拿這個事情互懟。
驅動居民存款,尤其是三四線居民,為企業和政府去庫存這個政策,不要說轉變吧,調整在所難免。
前一天還談笑風生居民槓桿率不高,昨天就星火連夜發文。
畢竟再死一個,算誰的?這步驟跟15年的股市限賣政策好像,不能讓股市泡沫增加,又不想讓他蹦,最後還是蹦了,樓市的曲線以年為單位,股市以月為單位而已,急死看的人呀!
推薦閱讀:
※北京情侶,畢業一年,稅前年薪60萬,有戶口,因房價高,正考慮是否逃離北京?
※北京南城和北城發展的巨大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上海及其他一線城市非核心區的房子是否真具有稀缺性?是否可能在老齡化或隨著社會財富積累的完成後降價?
※一個外地男孩想要娶一個北京女孩要解決什麼問題?
※北京持續霧霾天氣會不會影響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