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空性與萬法唯識的關係,是不是兩個角度說一個事物?
佛法不是無見之見嗎?怎麼可以有角度?
首先,任何能夠說出來,能夠表達的文字細細審查都是有角度的。沒有角度那就沒有表達,那叫心言路絕。所以,佛陀或者菩薩大德所說之法,都是有角度,是根據受機者的不同而說。
萬法空性,萬法唯識,兩者都是針對眾生最深厚的無始時來的顛倒習氣執外物為實有而言。
為什麼?
空性,是說已升起的諸法,沒有本質,本不可得,妄執而有。唯識,是說一切我們以為實有的外境不過是內識所生,如夢所有。眾生愚痴,顛倒執著。
諸法無我是勝義諦,一切唯心造是世俗諦,這個就是大乘唯識宗的勝俗二諦,你可以認為是兩種不同的角度,勝義諦是從永恆的角度來講,世俗諦是從變異的角度來講。世界上什麼是永恆的?變異或者無常這條法則才是永恆的,什麼是變異的?世間一切都是變異的(除了變異本身這條法則),所以勝俗二諦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但是唯識宗在世俗諦這個環節加上了獨特的認知,就是所有的一切,不光是無常的,同時也是心識變現的,那麼心識本身,同樣也是無常變異的,這就是大乘唯識的獨特理論框架,結合了佛法的緣起性空思想和主觀唯心主義的新理論框架
原來人生的一切就是貪嗔痴造成的業力輪迴,阿賴耶識就是輪迴之主體。人要脫離輪迴,很簡單,阿賴耶識【轉】,轉識成智,就可證入涅槃!
======================================================
由佛陀釋尊所宣說的佛教,是以去除苦惱,引導人們遠離煩惱,到達解脫的涅槃為根本目的。
為了解決苦惱,首先即說明為什麼會產生不安或苦惱,社會人生真實狀況之動態理論是如何?
其次說到,如何做才能脫離苦惱,亦即應如何做的實踐修行。在此意義下,佛教對於社會人生,可說是以「是如何」、「應如何做」為中心問題。
心,是社會人生動態的主導者。雖然在這裡,也包含了身體或社會環境等物質的層面,但是,它們並不是作為物質而孤立者,而是與精神有密切的關連性,誠如所謂的「身心相關」,如同原始經典所說的:
世間以心為主導,由生起的心而左右。或者,諸法以意為先導,以意為勝,由意所成。若以惡意言說或行動,因此苦隨及彼身,猶如車輪跟隨挽牛之足。
諸法以意為先導,以意為勝,由意所成。若以凈意言說或行動,因此樂隨及彼身,如影不離形。以及,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凈故有情清凈。
即是此意。這種身心關係是從原始佛教乃至後世,共通於所有佛教的。 佛教說「離苦得樂」、「轉迷開悟」,可說皆是以心的活動為中心,在脫離輪迴之苦,尋求不死的理想上,不只是佛教,同時也是印度宗教共同的傾向。
在原始經典中,把生起感覺或知覺時的心之活動,看成是「觸─受─想─思」的相續生起。
此時的「觸」是指根、境、識三者和合,依於感覺或知覺而成立認識的狀態;成立認識的最初剎那即為觸。
「受」是生起於觸之後的苦樂等感受作用,即對於認識對象感受好惡等。
「想」是生起於受之後的概念或表象等作用,將認識對象想成是「紅花」、「白雲」等。
「思」是生起於想之後的善惡等意志作用,對於認識對象,產生愛憎取捨等意志。
如此,從感覺或知覺的認識開始,相續生起一連串心的作用,這時的觸─受─想─思等,是個別、個別的心理作用。
那就是心,除了作用之外,並沒有心的主體,尤其是外道所認為的主體。
五蘊中行蘊的「行」,是包含除受、想、識三蘊之外的一切精神作用。
包括作意、觸、思、欲、念、定等心理作用,而此中也有以「思」(cetanā)作為行蘊的代表,而定義者。
若將行當成「思」(善惡的意志作用),此即是行的最狹義者,但是,除思之外,行蘊的「行」尚包含許多心理作用。
又在部派阿毘達磨中,說一切有部對於行蘊,除了設立作為心所法的心相應行之外,也設立心不相應行(不屬於物或心,但是會驅使物或心的力量),將行蘊的概念擴大,這在原始佛教是完全沒有說到的。
最後,十二緣起中的「行」,比五蘊的「行」更狹義,與「業」相同。亦即十二緣起的「行」,被說明為身、語、意三行,此與身、語、意三業相同。
業,是以作為意業的思為根本,由此產生身語業。身語業等在其行為之後,大多會留下行為的習慣力。
如此,業包括了意業(思)、身語業及身語業的習慣力,這些都應被看成是「行」;因為行的概念內容,比五蘊中的行範圍更狹隘,所以思(意業)是屬於最狹義的行。
在佛教以外,也有將「行」用來表示行為的習慣力(潛在力)之意。
行(作用)之語,一般在印度被用來表示各種意思,佛教以各種廣義或狹義的意義使用之,其中有不少是佛教獨特的概念內容。
尤其是將「行」當成現象法,與「有為法」視為相同而使用,這是別處所未見的。
=============================================================
大乘唯識宗建立種子,是本宗的基本理論之一。所謂「八識三能變」,即是以種子為能變之因。而種子之建立,其淵源可追朔到部派佛教的「一味蘊」和「窮生死蘊」,以上二者
可視之為種子的前身。「一味蘊」是經量部所立,《異部宗輪論》謂,經量部認為人體內有
一種名為「一味蘊」的「細意識」,由它而生起「根邊蘊」,即通常所稱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由此五蘊構成一切眾生。而此「一味蘊」,即為受、想、行、識四蘊所組成,此一味蘊行相細微,有情的輪迴流轉,即通過它而進行。《成唯識論述記》謂:「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名說轉。」故其頗有種子的功用。
化地部是自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部派,此部建立「窮生死蘊」,也具有種子的特徵。《攝大乘論》卷上謂︰「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世親在《攝大乘論釋》中解釋此窮生死蘊曰:「窮生死陰,恆在不盡故,後時色心,因此還生。於無餘涅槃前,此陰不散,故名窮生死蘊。」
種子有二類,一者本有種子,二者新熏種子。
本有種子,謂阿賴耶識中,本來含藏有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種子;
新熏種子,謂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種非為本來所固有,而是由現行的前七識、隨所應而色、心萬差之種種熏習,而成為有生果功能的新種子。
於此,有護月、難陀、護法三師不同的主張。
一、護月論師主張,他以為一切種子,是阿賴耶識的功能作用,本來俱有,並不是由新熏發生;熏習不過能增長養成本來固有的種子,他引以下經論證明:《無盡意經》謂:「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界是因義,就是種子差別的異名。)《阿毗達磨經》謂︰「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
二、難陀論師主張新熏說,他以為一切種子,都是由現行的熏習而
發生的。因為能熏與所熏,都是無始以來具有,所以從無始來就有熏生的種子。他以為,所謂種子者,必藉熏習而發生。再者種子是習氣的異名,所謂習氣,就是現行所熏習的氣分,由之可知種子是由新熏而來。他也引經論來證明︰《多界經》載︰「諸有情心,染凈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
《攝大乘論》載︰「內種定有熏習,外種或有或無。」
三、護法論師主張折衷之說,他以為諸法種子,本有兩類,即本有種子和新熏種子。
這兩類種子,都是無始以來就有的。阿賴耶識中,具有法爾生起一切諸法的差別功能,這就是本有種子,此又名本性住種;同時在無始以來,由現行的勢力,留貯在阿賴耶識中而有生果的作用,這
就是新熏種子,此又名習所成種。此本新二種,相待而能生起諸法的現行。種子聽起來是個名詞,有如植物的種子,但其實卻不是,
它只是一種功能,因其功能有如種子,是故名之為種子。
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假如將種子當成名詞,那麼種子便有實體,如此即便違反佛的教導。——種子若有實體時,那便可以將每個人的種子看成是「自我」,如是即違反「諸法無我」這個基本原則。唯識家通途的說法是:第八阿賴耶識含藏種子,一切法皆從種子而生,連阿賴耶識亦不例外,亦從其所藏的自種而生。
所謂識者,祗是一種功能。此功能在潛伏狀態時,不稱識而稱種子,當種子發生作用,生起「現行」時,不稱種子而稱識。種子是潛在的功能,識是此潛在功能發生作用的名稱。
種子生現行,生出阿賴耶識的識體,這在識變中稱為「因能變」;因能變的同時,阿賴耶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各各識體上生起相見二分,這在
識變中稱為「果能變」。相分是宇宙萬法的差別相狀,見分是主觀的認識作用。由主觀的認識作用的見分,去認識客觀的萬法相狀的相分,此時始有所謂宇宙人生。這種阿賴耶識中的萬法種子、仗因托緣生起現象世界的作用,就是阿賴耶緣起。
阿賴耶識雜染相
瑜伽五十一卷九頁云: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余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
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是苦諦體故;能生未來苦諦故;能生現在集諦故;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阿賴耶識還滅相
瑜伽五十一卷九頁云:複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余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
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複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
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複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粗重縛所縛,複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
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轉識所依』者:因為一切諸法的生起,必須有它的所依。而有情生命的存在,必定有它的所依者。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心識活動的生起,必有它的所依,如果沒有一個執持生命的所依者,那麼有情心識的活動決不能產生。
阿賴耶識為內執根身者:根身,即指各個有情命之生物的肉體而言,就是通常所說的眼耳鼻舌身的五色根。此五色根,為組織有情生命的生理機構,也為一一有情命之生物的全體。
生理機構的五根,原是沒有知覺的色法,為什麼能在一期生命中,繼續不斷的活潑潑的存在?因為這是由於心識的執持,而能負起這個執持任務的,唯是第八阿賴耶識。由於此識一類相續,使根身不壞,且同安危,使種子不失,待緣生現行,故名執受。若無第八阿賴耶識執受之力,根身會腐爛的,如《成唯識論講記》說:
如契經云: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謂五色根身及根依處,唯在此世是有執受,彼定由有能執受心,唯異熟心,先業所引,非善染等,一類能遍,相續執受,有色根身[
阿賴耶識為「輪迴主體」者:輪迴這一問題,是很多人都想徹底了解的問題,一般人認為輪迴之說,是無稽之談,不足憑信,但在古代印度的學術思想界,有一些人不承認輪迴這一事實。但一般學者認為,三世輪迴是事實存在的理論,而認為以一常恆不變自我,往來於三界五趣中。可是佛法,一方面不承認有個恆常不變的自我,另一方面又不否認三世輪迴的業果緣起,於是在說明上,就成了很大問題。因為這個現實生命體,如果沒有一法可以從前世移轉到後世,試問以什麼作為三世輪迴的主體?這在佛教的學派中,亦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以唯識學的理論來看,亦只有阿賴耶識可以負起這項任務,因為阿賴耶識是五趣四生的趣生自體。
阿賴耶識為有情的總報體,當這現實生命結束時,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這個報體,到新生命繼續而來時,於第一剎那成立生命的,亦是這阿賴耶識,所以前—生命與後一生命的連接,其任務確實唯有阿賴耶識可以擔當,如果不承認有阿賴耶識的存在,那生命相續的主體即不得成。佛法所說的輪迴,所以特別以阿賴耶識為其主體,是因為諸行無常的生死流轉,如果其間沒有一個負起聯繫任務的東西,那麼有情從前生到後生的生命延續,就無法建立起來。但是,有情的生命—生一生的延續,是世間的事實,不容我們所否認的。為有情生命相續主體的阿賴耶識,所以能夠負起這個任務,是因為在無始時來的生死流轉之中,此識如暴流水般的非斷非常的恆轉相續,《成唯識論講記》云:
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33]。
由此證知阿賴耶識是我們生命的本質,而這生命本質的阿賴耶識,隨於業力的牽引,所以一生一生的延續,形成—一有情生命的長流。
轉依是唯識學理論的最究竟的目的,也是唯識學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有人以為唯識學是專談理論的,對於行證不怎麼重視,這是錯誤的觀點,絕對不是唯識學價值的所在。唯識的理論,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理,必定是要我們去悟證的,假定不能獲得悟證,試問說了又有何用?況且唯識說的行證方法都是大覺者的經驗之談,只要我們依照理論去修學,一定能如大覺者的悟證而悟證。「轉依」是唯識學的最高境界,也是修學佛法所要達到的究竟目的,如果從現實來說,所謂人生的真正價值,唯有證得二轉依果,才能徹底的實現。
《成唯識論講記》云:
由轉煩惱,得大涅盤;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果[37]。
由此可知,阿賴耶識轉依的理論在唯識學中的重要性。
說到阿賴耶識的轉依,首先要知道阿賴耶識為染凈一切諸法的所依,如《攝大乘論》里阿毗達摩大乘經云: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盤證得[38]。
此頌當中的「界」字,是指諸法的種子,為眾生無始以來熏習所成的。由此「界」為一切諸法所依的因體,所以,就有了生死流轉與涅盤還滅的兩大軌律。
從轉依來說,修學佛法者,在見修道中用功修行的時候,逐漸轉舍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種子,逐漸轉增阿賴耶識中清凈種子,久而久之,雜染種子而轉成賴耶中清凈種子,故名轉依。阿賴耶識是染凈所依的根本,染轉為凈,所謂心識圓明即是佛,心識迷昧即是眾生,就是這個道理。染法以阿賴耶識為根本,所謂轉識成智,即以轉第八識為重要,轉八識而成大圓境智,也就是圓滿了轉依,解脫了一切生死之苦。轉是轉舍,依是所依,也就是說,轉舍阿賴耶識中的雜染諸法種子,而為清凈無漏法所依。
(1)轉所依:所謂轉所依,就是能轉的智慧,轉舍一切染法,轉得一切凈法,而以凈法為所依。智慧的生起,需要遇凈緣,得善知識的開導,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稱量思維,才能生起智慧。此智慧能斷煩惱,能夠觀察事理,判斷是非,有斷惑證真之力。修學佛法者,依於佛法的實踐,經過長期修行,使阿賴耶識中的染法種子斷除,不再為諸染法所依,使藏識中的凈法種子增長起來,而成為純凈無漏法所依。智慧有三種不同:即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這是根據不同的斷惑修證而說的。
(2)轉所舍:所謂「轉舍」,就是指能轉智所轉舍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轉捨生死及劣無漏種子。分別的說,主要是斷舍煩惱所執二障種子。此種子在什麼時候斷舍呢?要在無漏的真無間道智生起時,才有能斷之力,因聖道現前,就沒有障惑的存在,如果障惑存在,聖道絕不會現前。其次,所要轉舍的是非障的有漏法和劣無漏法的種子。因為,第八識轉成純凈無漏的時候,它就不再任持有漏法及劣無漏種子,這些種子將會自然而然的捨去,留下的是純凈的無漏種子。
(3)轉所得:即指能轉舍的智,轉舍了所轉舍的二障煩惱和有漏法及劣無漏種子,應必有所得,這可符合道理。所轉得即是二轉依果:一是所生得的大菩提;二是顯得的大涅盤。為什麼說大菩提是所生得呢?因為阿賴耶識中本來具有菩提種子,但因所知障蒙蔽不能生起,後有能斷的聖道之力,斷除所知障,令起清凈種子發生現行,故名所生得。所謂大菩提,從體而盲,就是無漏智。如果從八個識來說,轉八識而成四智菩提,也就是轉前五識而成成所作智,轉第六識而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而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而成大圓鏡智。具足此四智,才名為大菩提果。而能真正證得大菩提果者,唯是究竟位的佛果。至於通達位與修習位的菩薩,雖然證得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的一分,但因未圓備,故不名大菩提。所謂真涅盤,即是真如之理體,本來清凈無染,但因煩惱所障,不能全體顯現。如難級依照修行,得到能斷的無漏智,徹底斷盡煩惱,自性清凈的真如本體,就會完全顯現,這就是最後所證得的真涅盤。
唯識學所說的阿賴耶識的轉依,是每一個學佛者所嚮往的境界,而證得二轉依果是我們的究竟目的。轉依就是轉去依住於阿賴耶識中的一切雜染不清凈的諸法種子,而使它成為清凈的無漏的菩提種子。所以,轉依與阿賴耶識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從轉舍雜染依方面,也就證明了阿賴耶識所存在的價值。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執持雜染種子,這雜染種子的轉依,有誰來擔負這項任務?又怎樣使有漏雜染種子而轉為清凈無漏的菩提種子。所以,不立阿賴耶識而說轉依,是絕無道理的,然而,若立阿賴耶識,轉依則成,因為一切種子在阿賴耶識中,可為轉去雜染依的有漏界,使它徹底的不存在,轉得最清凈依的無漏法界,而顯現清凈的無住涅盤。
空性是本質,唯識是心意識的轉變。但本質也是一而二。二而一。
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是一個貧窮得一無所有的人,跟隨結夥貿易的商人一起去其他國家。這許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每到一處,都要布施窮乏,拔濟眾生的困難。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眾商人對菩薩說:「我們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準備拿什麼東西來布施造福呢?」 菩薩答道:「人的身體不過是假借的身軀,最終總是要被拋棄的。我見到海中的魚,大魚吃小魚,同類相殘,時刻不安。我應當以自己的身體代替海中的小魚挽救它們短暫的生命吧』說完立即跳人大海之中。海中大魚吃飽了,使無數小魚得到了活命。
菩薩捐棄了自己的身體,靈識又化為一條鱣魚之王,身長約有一里光景。海邊上有一個國家,正在遭受乾旱災害,莊稼都被枯死了。黎民百姓飢謹難忍,最後發生人吃人,相互吞吠的境地。大魚見到這種悲慘的情景,痛苦地流淚想:「眾生為了活命,昏迷到相互殘殺吞食的地步,這是多麼慘痛的災難呀!我的身體有約一里長的肉,可以解決百姓半個多月的饑荒呀!」大魚隨即游到這個國家的海邊,擱淺在海灘上。
全國百姓看到一條大魚擱淺在海灘卜,舉國上下都來割它身上的肉充饑,以求活命。魚身上的肉卻割了又長,長了又割,幾個月下來,魚還是活著,魚肉生長不止。
天神見到很不忍心,因此下界到魚旁說:「你這樣忍受數月不斷割肉的痛苦,怎麼能忍受得了呢?為何不早些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就可以脫離割肉的創痛啦!」
大魚說:「我自己如果斷絕了生命,神識離開了,軀體就會腐爛,百姓以後飢餓了,還會相互吞吃。我不忍看到人吃人的慘劇,其心為此事感傷』
天神聽魚所言非常感動,尊敬地說:「菩薩胸中所懷大慈大悲之心,是難以企及的』天神們也為之感嘆道:「你以後必定會成佛,普渡我等苦惱的眾生。
國中有人用斧頭砍下了魚頭,大魚立刻就死了。靈識即投生王宮,成為這個國家的王太子。太子出生後就有聖人的智慧,具有四恩的大慈,澤及眾生,猶如天地。談到民眾的窮困的情況,往往硬咽得說不出話來。
然而國內仍然乾旱。太子每逢飯食時,都是清心嚴肅地默對著食品,然後叫人將飲食撤下去,拒絕人們再給他送獻食物,並跪到地下叩頭仟悔說:「百姓遭受痛苦,罪過是在我的身上。願意喪失我的生命,求上蒼惠賜雨水給百姓吧』
他天天這樣哀求、哭訴,如同最最孝順的兒子失去了聖賢的父親那樣。精誠之心遠達十方世界,感動了十方佛土的五百聖賢來到這個國家。新國王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喜歡得忘記了自己,親自叩頭奉迎,請到正殿上款待。皇后、太子全部虔誠肅敬地站在邊上侍候。國王以最美的飲食,最好的服裝供養眾聖賢,使他們都能滿足所需,並五體投地跪下叩頭,涕泣而說道:「我心地污穢,行為惡濁,不符合要尊敬佛法僧三寶和報「四恩」的教導,導致乾旱害苦了全國百姓,應當懲罰我的罪過,把我流放到艱苦的地方。國內連年的枯旱,百姓深處在飢餓、困苦、怨恨、悲痛的情境之中,懇求各位聖人為我國百姓消除災害,將罪報降到我個人身上。」
諸聖賢安慰道:「你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慈悲而又仁愛。功德已與帝釋天相同了。十方諸佛都是知道的。今天授給你福報,希望你不要再悲戚了。你趕快下令,叫全國的百姓都去種稻穀吧』
國王遵照聖賢們的教導,立即下令全國百姓都去種稻穀。國內男女都積极參加,沒有一家不聽令的。由此因緣,稻穀都化成了瓜。管理農業的大臣向大王稟告了這件奇事。國王說:「等瓜熟了再說。」
成熟的「稻瓜」覆蓋了全國土地。瓜中都包含著稻穀,每隻瓜有數斜的稻穀,而且這些稻穀芳香,香味溢滿全國。舉 國上下歡欣無比,大家都讚歎和歌頌國王的功德。四周其他原來不和睦的鄰國,也都來進貢稱臣了。許多黎民百姓都移居到這個國家。國界逐日擴大延長,許多小國率土來歸。全國臣民都持戒歸命三寶。後來,國王和臣民們壽終之後都往生天界生為天人了。
佛說:「當時那個貧困之人就是我的過去身,我累劫之中仁慈惠施拯救眾生,今日終於成就佛道,號天中天,為三界中的大雄。」
佛法無見,但眾生有見。佛法無角度,眾生有角度。你這不就是在提角度問題嗎?若要眾生明理,不多角度的講,又有多少人能懂呢?
萬法空性與萬法唯識的關係,是兩個角度說一個事物!方便的說,萬法空性是說諸法緣起性空,是說諸法的無常性,無有永恆不滅的。萬法唯識,是從唯識方面講的,識指妄識,就是心意識。一切顯現都是心意識的無明業相。都是虛妄幻有的,其性本空,了不可得。
從兩個角度講,也不一定全懂,慢慢參吧。
因為你有角度,所以才有角度。你沒角度就成佛了,不需要說了
萬法空性,是說萬法的本性。
萬法唯識,是說萬法的成因。
謝邀,在下佛經讀得少,對佛學不甚了解,也沒法引經據典,說得那麼玄妙。只能勉強談談這兩句話的理解。
我不知道「萬法空性」的出處。先談談我對空性的理解。空性是人和萬物的一個性質。類似金屬有導電性。萬物都有空性。
這是說萬法從空性而來。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是《華嚴經》講的一個總綱,也是唯識宗的核心思想。慚愧的是我看不懂華嚴經。也沒練過唯識宗功法。禪宗老一輩有個說法叫「意識修」。現在叫思維,思維修。
這是說萬法都是從意識起修,修的是意識。
我們盤坐到很安靜,有時候自己沒了,外邊也沒了。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明悟很多東西,很多天地間的道理。因為我們放空了,宇宙的智慧進入我們意識了。我們也可能能看到或聽到一些東西。
這是萬法空性。我們人生在世,遇到各種事。公交車被人踩了一腳,好氣啊。生氣了,氣得心臟病,肝癌,肺炎都來了,氣得吃不下飯喝悶酒,胃也壞了腎也壞了。總是怨天尤人,怨別人,怨社會。這是意識出問題了。不積極,不向善。迴向的也是不好的東西。修行入手也是從意識入手,整天惡言惡語沒法成佛。這是說萬法唯識。西瓜很好吃很甜。吃到肚子里很解渴。還會在第二天排泄出來。西瓜是球形。大約重一斤到10斤。個越大越重。沙糖瓜比較甜。冰一下更爽。有的是綠皮。有的是黑皮。
空性是萬法的幻性,但也是萬法的真性;唯識是萬法的妄識,但也是萬法的真識;萬法的真性是真識的本性,萬法的真識是真性的本能。心鏡透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像森羅影現中,圓照無礙如真空。
萬法歸於現實,現實歸於當下。
中觀是高中,唯實是大學。
兩個見知都是錯的。
萬法空性,是說一切情緒、感情、記憶等等念頭是空性的。
萬法唯識,是說人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
所以這說的是兩碼事。也根本不是角度問題,而是事實真相。也就是說這是兩個結論,不是兩個角度。
推薦閱讀: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佛性和第八識阿賴耶識有何區別?
※日常如何持誦准提咒,請教各位了,先謝過。?
※佛教為什麼宣揚「戒色」?
※王陽明到底「悟道」沒有?大家如何看待《傳習錄》里的這段話?
※有漏善法對於成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