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真的比別的網站要高級嗎?
在知乎,時不時就能看到類似於 「知乎是中國最有知識水平的網站」 之類的言論。但是我有個疑問,知乎的註冊是開放的,隨便一個會上網的人都可以成為知乎用戶,知乎拿什麼來做門檻保證自己的高水平呢?
從理論的專業嚴謹來看,CNKI和萬方毫無疑問都可以甩知乎十幾條街。
從技能習得的效果來說,大學慕課和網易雲課堂都比知乎來的更加系統。
以各行業頂級大牛數量來計,微博和相當一部分論壇知乎也遠遠不及。
只不過,相較於學術和課程學習網站,知乎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將知識的輸出裹上有趣的糖衣,讓對知識和經驗有所追求而又疲於應付枯燥苦澀的正規知識體系患者得以下咽。然而,知乎的最大副作用也在於此:過度追求糖衣甚至到忽略藥劑本身。它用碎片化的形式,讓你一邊消磨時間,一邊自我麻痹自己這是在認真學習。
話說回來,知乎僅僅作為一個問答社區,即使在乾貨最鼎盛的初期,也擔待不起『中國最有知識水平的網站』這個稱號。作出這番評價的人,其實也並不是認同知乎,而是在誇耀自己——『看看老子多厲害,跟各行各業大牛談笑風生,比你們這些刷微博、混貼吧的low逼不知道high到哪裡去了。』
@唐缺 曾經說過:『現在的知乎其實深刻反映了嚮往中產階級生活的年輕人的現實焦慮。他們往往至少有本科學歷,對品味有一定的追求與嚮往,自認為自己和混貼吧玩空間沉迷企鵝遊戲的網民有著本質的區別,但真實的收入與生活質量卻遠遠無法支持這種脆弱的驕傲。所以他們渴望通過網路上的碎片化信息來武裝自己,夢想著通過各路高人的傳道解惑來尋找到提升自己階層的方法。』
隨著用戶群壯大,知乎的平均水平只會不可避免地被稀釋。畢竟無論哪個社區,用戶樣本越大,就越能反映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如今這些以知乎為榮的人們,說到底不過是接近知識讓他們錯以為擁有知識,接近成功人士讓人他們錯以為自己是成功人士。
准入門檻有1024高嗎?內容有sis豐富嗎?流量有pornhub大嗎?內容原創性有91高嗎?和諧程度有jav高嗎?談風月事有魔都419真實嗎?
信息整合有藍色導航好嗎?
所以不要裝逼,就另一種形式論壇而已,只不過以前是外事不決問google,內事不決問百度,房事不決問天涯,如今統統可以來問知乎從來沒有什麼高端社區,食色性也君不見文藝小清新的豆瓣,害羞組滿天飛;君不見性冷淡的lofter,各類寫真血脈賁張;君不見高材生滿地的浙大98,心靈之約讓你滿臉潮紅。接下來正經回答時間就像高票回答說的從理論的專業嚴謹來看,CNKI和萬方毫無疑問都可以甩知乎十幾條街。
從技能習得的效果來說,大學慕課和網易雲課堂都比知乎來的更加系統。
以各行業頂級大牛數量來計,微博和相當一部分論壇知乎也遠遠不及。
知乎本身也就是一個剛開始階段因為邀請制的原因而顯得高端一些的論壇,但是說真的,百度貼吧很多專業貼吧的帖子質量完全不比知乎的回答低。
別的不說,就說故事會這類的帖子,知乎有幾個帖子比得上當年帝吧長島的雪、小張跟小麗。所以上個知乎有什麼優越感,那真的只能說呵呵。可能知乎的創始人是想把知乎發展成各個方向的專業社區,但是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的結構決定了用戶量大了之後,發展趨勢必然是一個大型娛樂吹水社區。真正專業的回答會埋沒,因為碎片化的時間,用戶很難去接受真正專業的回答,要說了解學術性的東西更多還是會去Google scholar,arxiv,web of science.大多就是看看什麼我這種的扯淡的回復,欣賞欣賞不知道哪裡爬來的秀胸秀腿的圖。於是知乎又變成了第二個天涯或者貓撲大雜燴,真的讓你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且知乎這種所謂的逼格跟格調,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知乎的變現。所以任何一個社交平台,都是周而復始,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之前的天涯,後來的貼吧,再後來的微博人人,如今的知乎,剛開始總是質量不低,往後隨著大量用戶的湧入,開始良莠不齊,質量變低,再往後便開始慢慢衰落。如今知乎上很多東西也是之前一些社交平台傳過來的,就像膜拜知乎大明星最早也是來源於貼吧很奇怪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到,知乎一開始是實名邀請制的。
其實你搞任何一個社團群體,只要變成邀請制,成員素質會非常靠近第一批用戶的平均素質。
知乎的第一批用戶,平均素質遠遠超過當時任何一個開放論壇。(事實上任何一個有活力的邀請制的團體平均素質都會遠超相同主題的開放制團體)
而知乎早期用戶留下的行文習慣,高贊答案,玩笑軼事,都市傳說以及價值觀念,便成為了知乎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直到今天你依然能感到知乎比其他網站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的氣質,那麼這都應該歸功於知乎最早一批用戶的精心培育,他們的思想碰撞,他們的群而不黨。
以下是友善度時間:
有時候我看到某些知乎用戶各種冷嘲熱諷甚至辱罵知乎用戶群體,就有種看到老鼠屎說這鍋粥為什麼這麼臭的感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佛者見佛,屎者見屎,古人誠不我欺也。
是真的。高級到都得建個微信群聊更深入的話題了,不愧是騰訊注資:
如何算命
萬粉大V群知乎新星群如何在live上學姿勢知乎在內容上並沒有比其他社區更為高級,專業性論壇和網站在垂直領域積累多年,資料體系非常豐富。知乎任何話題下的答案至少連百度貼吧都干不過。知乎成立之初,最大的亮點是對問題回答的多角度。同樣的問題由一群不是一個專業卻都是高素質的人從不同方面解讀,給看問題的人帶來了很多新角度。很多腦洞大開和見解獨到的回答在互聯網的歷史上從未有社區做到。畢竟按照話題吸引用戶和劃分用戶是長期以來網路社區的幾乎是默認條件。在今天,知乎的大雜燴性質就更多了,專業角度看,其提升空間由於用戶持續增加已經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還是朝著多角度,新思維的方向發展比較好,也就距離高端更遠了。
非要找一個高級的元素,恐怕就是:
~知乎的精神領袖最高級,啥問題都有人變著法兒地網上靠答案,尋求一種不露聲色卻又五體投地的智慧性表達。這個話題從未官方列出,當然也不敢列出,卻又無處不在,大道無形。這是一種高級的智力競賽,也是和管理員貓捉老鼠的遊戲。從這點說,這種用戶和社區見心照不宣地行為藝術模式,的確非常高端。之前有個相似的問題我回答過,現在還是這個觀點:知乎是傳統硬核bbs的再復興。
從我混bbs的歷史來看,在02-03年,區別於之前留言板和大綜合的形式,網上湧現了一大批相對小但是更深入的領域為主題的bbs論壇,比如虎撲,南朝,艦船,後來的NGA,以及各種軍壇。這些論壇很快吸引了網上第一批比較有知識見解又渴望交流的人(放現在就叫大V)了,這些人撐起了論壇最初的價值——虎撲就非常典型,vbb時代混虎撲的基本上都是華語籃球網路世界裡響噹噹的人物,進一步的,論壇以他們為核心慢慢聚攏人氣。由於高質量的討論吸引了更多的用戶,而這些用戶自發地以bbs為榮形成了優越感。十多年前的網路籃球圈子,你說你是混虎撲的,無疑身上就有了懂球帝的光環,那些混TOM和中華網的都不好意思提;混軍壇的一定要說自己是鼎盛超大,哪怕你天天在鐵血屠日滅美。
最初的用戶還注意維護這種與優越感相稱的形象,並提升自己的水平,隨著論壇知名程度的提升,更多的用戶慕名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論壇的B格和優越感就被稀釋了,而論壇官方看到人氣的增長,在尋求變現的同時,更進一步消費了論壇的核心價值,而論壇核心價值的稀釋摧毀了bbs的歸屬感,引起有質量的用戶的大量流失——所以你們不要老是對知乎商業化有意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唯一有個例外就是sbanzu,而例外產生的原因在於這個論壇在結構上很鬆散,又常年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根本沒有穩定的環境去進行商業化的嘗試。
最終,穩定下來的bbs,會形成大神-中堅-小透明的用戶結構,BBS的內容也從最初的高質量小範圍深入的特點變得像個菜市場,乾貨、水貼、噴子、粉絲團,互黑、騙子rpg等等等等就構成了bbs的日常全部。
回到知乎,在我看來,知乎是總結了中國十幾年來網路公共空間發展的特點,形成的終極形態的bbs。它把傳統bbs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首先,通過邀請社會名流和自我標榜的方式先形成高質量+高B格的文化形象
第二,通過問題的方式進行板塊細分,知乎的每個問題,對應的其實是傳統BBS下的分區板塊,但它用極少的資源搜集到了某個細分板塊下相對最有價值的討論串
第三,通過點贊的方式更快地塑造bbs精英的形象,傳統bbs里想要混出名氣,需要大量的時間+大量的乾貨,而且粉絲群與大v之間很難形成良好的正反饋,但知乎的點贊系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有賴於技術進步,知乎還通過新的方式解決了傳統BBS高質量用戶流失的問題,能讓大V們牢牢地呆在這。
第一,以內容為產品,傳統的變現觀念都是利用流量,比如鐵血賣軍品(當然鐵血的軍品賣的很好很牛b),但知乎就是把內容作為產品,這樣就很好地激勵了用戶創造的熱情,並且讓用戶產生歸屬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賣肉的比賣菜的檔次高,買房的比賣肉檔次高,賣文的比賣房的檔次高,賣知識的,那B格檔次高到天上去了,知識分子的虛榮心和利益達成了和諧一致,誰不喜歡呢?
第二,不吃獨食,傳統BBS在尋求變現的過程中往往造成用戶流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質量用戶在為論壇引流之後,流量帶來的收益都被bbs官方吃掉了,這一點上知乎通過保護知識產權和提供多樣化變現渠道的方式來實現了bbs和高質量用戶間的利益捆綁。
綜上,知乎塑造了一個能夠在各個細分領域產生高質量討論串,在商業化的同時還能不流失高質量用戶的超級bbs。所以我得說,這是個很深刻也很用心的產品。
回過頭來再說,知乎有沒有價值?
結論很明確,當然是有的,碎片化的知識也是知識,雞湯雖不好喝,好歹也是故事,而且從我的經驗來看,如果你還有相對獨立的思考能力,在bbs上專註某個領域很長時間,總能得到一個對這個領域完整而又富有邏輯的認識框架——也許在真正的行家看來,這種認識也很平庸,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對於那些智力水平和應用能力比較強的人來說,已經可以解決現實的問題了,畢竟這個世界能運用知識的人比懂得知識的人少太多了。
最後是一點建議。
其實網路世界的交流平台,從它們出現的那天起,就註定了個人IP將會是產生流量和知識最核心的因素,只是時至今日,這種趨勢變得越發明顯了。從我混各種BBS認識的形形色色的用戶來看,很多以前在其他論壇上有乾貨有人氣的用戶都來到了這裡,知乎確實有點「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意思,而隨著名氣的擴大,海量的用戶——特別是之前幾乎沒有bbs閱歷的用戶也來到了這裡,這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騙子。
玩角色扮演rpg的騙子的歷史,和bbs的歷史一樣長,就好比小偷和妓女的歷史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一樣長一樣。通過塑造假的形象來獲得經濟上的收益,從貓撲天涯到知乎,更是BBS世界的常態。但知乎因為官方對產品形象和流量的需求,他們幾乎不會主動約束這種行為,實際上,我已經發現了不少苗頭,為了不得罪人,就不具體說了。所以對於知乎這些海量的缺乏閱歷的新bbs用戶來說,一定要學會有意識地去哪些虛假的ID,謹防受騙。
虛假的ID往往通過塑造專業的形象/令人羨慕或者同情的經歷/形象來贏得心理上的認同感。
所以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總結:
第一,警惕那些使用虛假資料的人,谷歌搜圖是個好東西,特別是在你對他起疑的時候;
第二,警惕那些個人資料過於浮誇的人,這種浮誇往往意味著是專門給你看的;
第三,警惕那些資料和回答幾乎沒有相關性/差距很大的人,比如某些資料里是XX行業從業者,但幾乎沒有一個答案與行業有關的人,比如某些資料里是學科高知卻很少在自己領域裡表達完整的有邏輯性的觀點的人;
第四,警惕那些觀點過於極端嘩眾取寵的人和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是長篇雞湯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在把你當做流量工具。
最後的最後,
看到這裡,請給我這種寫長答但卻不透露任何信息的用戶點個贊,這樣的用戶才是真正真誠的人
←_←
知乎是三分之一的百科+三分之一的知道+三分之一的貼吧。三分之一的貼吧意思是各種戾氣貼、抱怨貼,以及評論區的各種嘴炮和約炮;三分之一的知道指的是知乎上絕大多數問題的問與答,大概在百度知道的水平;三分之一的百科,指的是小部分真正在做實事的大V用他們專業的知識、見解和眼界撐起了「百科」的屬性,是他們真正把知乎自稱的價值實現起來。
知乎上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眼裡只有吹和黑,沒有客觀評述。你擺事實舉例子,如果是負面事實,他就說你在黑;如果是正面事實,他就說你在吹。拜託了,不是誰都跟您一個檔次好么。更何況正面、負面的咱都放上了。
另外,你答題跟他完全沒關係,他還要急了眼兒跳著腳來跑到評論區里休素質秀智商,這就很僵硬了。
知乎上也有那麼一群人,不知是從貼吧還是哪裡來的,把節奏都帶跑了。這兩天我看到一個答案不錯:
這幅漫畫是在講兩個家境截然不同但同樣努力的人最後的差距有多大。看到最後難免一聲嘆息。
但是,一看評論區,我就嗅到一股濃濃的貼吧味。
那就回家好好嘆息去吧,還上什麼班賺什麼錢呢。更何況這還是精選評論,服。
知乎上還有一群人,他們口口聲聲言論自由,自己發言的時候嘴炮打遍,想說的全放了,大有我言論自由你不得干涉之勢;輪到你說的時候,他就跑來跳腳甚至咬起來,髒話什麼的各種來,大有要革你的命、不讓你言論自由的架勢。
雙重標準用得挺好。
知乎上也有這群人,他們把占人口90%的人稱為低智商,把自己封為剩下的10%。比如:
哦,原來人家是公知,失敬。
知乎一直標榜自己是知識平台,但是把答案和贊掛鉤就衍生出功利性回答;什麼人都能贊,也就導致很多好答案被埋沒、抖機靈的滿天飛;所謂言論自由不過是能鬧騰的那群人的多數人暴政,放圖爆照搏贊的和可命跪舔的各懷鬼胎。
這已經不是知識平台了,而是各懷鬼胎的人披著知識的外衣,爆照搏贊的、約炮的、放廣告的、給公眾號吸粉的、專業互噴的斗獸場。
完乎。
此問題的最終落點在「 知乎拿什麼來做門檻保證自己的高水平呢? 」
@badstan 已經回答的很好了,在這裡就貼上原文,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給問題加入像facebook一樣的like功能,在知乎可以改為「good」或者其他的詞語,用來表示這個問題問得好,很有用,問題的排名會相對提前。
然後,當一個問題的得到較多的「like」以後,就表示這個問題的質量比較好,那麼在同類型的問題里就會比較容易被搜索到。
同時,當一個答案得到了10個、20個或者某個數量的「沒有幫助」後,就會被刪除,讓好的答案留下,差的答案消失。因為在某些答案比較多的問題中,新增加的、排在下邊的答案往往得不到重視,甚至沒有人看過,所以當用戶量多了以後(答案就會變多),可以通過刪除沒有幫助的水答案,來提高新答案的見光率。
好處是:
1.鼓勵人們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2.讓用戶更容易搜索到想要的答案,而不是再提一個相類似的問題;
3.低質量的問題會被自動淹沒;
4.低質量的回答被刪除,讓新增加的回答得以見天日。
。。。
或者,把like換成豆瓣書評的星級制度(其他規則同上),讓用戶為問題評級,相信並利用大眾智慧。
講真就我的觀感而言,乾貨水平有的貼吧其實是要勝過知乎的。所以我不同意很多人噴貼吧low逼如何,在知乎沒有之前我在貼吧看,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注意是部分貼吧)水平不亞於知乎甚至是勝過的。可能因為我注意到的都是貼吧乾貨吧。但是知乎雖然種種不濟卻依然是總體質量較高的問答社區和討論平台,是要勝過百度知道的。可能是因為氣氛在這裡,我在知乎上不太看到髒話惡語相向直接攻擊他人的。這可能和知乎的社區機制有關吧。總體上大家還是在這個平台保持了一份起碼的素質。
另外,知乎在知識套現這塊確實做了探索和努力。期待知乎以後越做越好。不用想,就是一論壇。只是比傳統論壇,知乎的設置力圖做到「問題中心制」,能夠讓部分回答的人圍繞問題來進行解答。只是解答者水平參差,解答意圖千奇百怪,解答方式也要足夠簡單,所以解答效果,只能說比一般論壇強,這就是所謂「知乎貨干」的原因。真要了解知識,還是得教科書+專著,網站的畫還是得上cnki等論文庫。自己慢慢梳理。與其說知識要靠他人提供,不如說要靠自己攫取。所以說,即便在早期,知乎至多也只是提供一種感覺良好的用戶體驗,而非真的提供知識,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千萬別把廣告語當真。
話題的敏感度主要依據贊成還是反對某種觀點、是否出現某些不可說的名字、是否出現某種小動物來判斷的網站,和別的網站也沒什麼區別。
當然,認為高級妓女比低級妓女更高級的話,知乎大概可以排得比較靠前吧?曾經的知乎是一個以高學歷者為主要用戶群體的社交平台,素質自然比一般網站高一些,但只是素質高了一些,並沒有本質區別,高學歷者也是人,人該有的毛病他們也有。後來知乎註冊開放了,名氣也大了,用戶質量已經跟一般的社交網站沒什麼區別了,只是靠著對「不友善內容」的刪除來維持一個至少沒有滿屏髒話的討論環境。總得來說現在的知乎除了在刪除髒話這方面做得比較好之外,跟百度知道和百度貼吧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了。
是的,知乎和諧答案的速度比度娘自動刪帖還快。
上面答主提到了,知乎是中國第一個類quora社區,所以能夠相對成功。
私以為之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是所謂「高水準」的知乎,是因為以下幾點:
1.頁面不像百度知道、百度貼吧那麼花哨。【設計】(有趣的是,寫完這個答案的幾個小時後,知乎問題頁面也改版了,現在醜死了。)
2.官方宣傳上一直說的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的認真你就贏了的知識類答題社區」,而不是「抖機靈、寫雞湯、大v撕逼的論壇」。【宣傳】
3.知乎有著相對嚴格的管理機制,現在的評論區有不友善辭彙摺疊功能,如果評論帶有不友善詞語會自動摺疊。實際上,「友善」也是知乎明文要求的,你在知乎能看到抗壓吧那樣的戾氣盛況?【規範】
4.知乎確實有很多人在認真的寫專業、技術性的乾貨。【用戶】
我認為,說知乎是「高知社區」確實是一種錯覺(高贊答案說的很好),所以也有這麼多人在對知乎的評價上是唱衰的,我個人也只是拿知乎當作消遣的工具。但是知乎也確實沒說的那麼差、這麼low。
我挺「噁心」拿知乎和百度知道放在一起的說法,為了貶知乎而貶,你在知道上提一個問題能得到和知乎一樣水平的答案?你上了假知道?
社區的平均水準確實取決於用戶的認真水平,知乎是矮子裡面拔高子,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知乎確實算得上中國互聯網環境下的一股清流。你說微博、貼吧人多才顯得比知乎「低層次」,而知乎目前仍和這些大流量平台相比算是小眾,所以才能看起來「好一點」,這我認同,但仍然重複印證了一句話:目前或許仍處於小眾的知乎,還是要人少質高些。
就是這樣,歡迎戳破我虛偽的嘴臉。
對了,百度效仿知乎(我個人認為是效仿的知乎而不是Quora)出了個「百度派」,走的也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的認真你就贏了的知識類答題社區」,人比知乎少,貌似和以前的知乎一樣還要邀請碼,各位可以去看一下以作參考。
百度派 - 知識,自成一派
先說是不是,回答是並不是。上網的都是網民,不限制註冊的網站,在用戶群體上都是靠近大眾的。
任何公開註冊的網站,網民都是靠近大眾的,但是,每個網站都有各種的不同,這些不同,不在於註冊用戶,在於網站的氛圍,在於網站的話語權是由不同人掌握的。
大家都知道,有一類神奇的網站,所有人都是一團和氣,回復都是謝謝樓主,樓主辛苦了,1024。
單看回復,你會覺得任何高端網站,哪怕是實名制的網站氛圍,都會被這類網站碾壓。難道是1024這類網站的註冊用戶素質是中國最高?
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上這類網站的,同樣是普通網民。
所以,並不是某一個網站用戶素質更高,而是同樣的網民,在不同的網站,表現出了不同的氣質。
這並不難理解,人在球場上打球,公司上班,ktv唱歌,人沒變,變的是目的。知乎除了撕逼會撕得道貌岸然一點,尤其是政治這種民科橫行的話題,跟微博沒什麼區別……還有那個神奇的舉報系統,跟廣電總局差不多。
瀉藥,不能說知乎比別的網站高級,從哪個方面來說它都不是最強最高端的網路平台。但是,知乎的有利之處在於國內還沒有能和它匹敵或類似的類Quora 平台,所以獨佔先機。我們應該用變動的眼光看這個網站,它能走多久全在於其管理者的水平,而現在,其管理者的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怎樣設計機制和維護機制最關鍵,一個傳播分享平台就像一個容器,而用戶就像水一樣。目前知乎在變得准入門檻低,應該是由於商業傳播利益和維持精英團體願望的矛盾,其它做傳播的公司肯定也遇到這種問題。當一個人的地位和掌握的資源高於他的能力的時候,他會活在危機四伏的境地,別人也會鄙視他。而如果反過來,別人會覺得惜才。目前看來,知乎通過降低門檻而提高用戶基數的策略導致它要處理的信息呈幾何級數增長之後,知乎對於管理維護的力量越來越捉襟見肘。機制設計的漏洞和不完善也越來越困擾用戶。因為用戶在知乎上的有價值的回答等於無形資產,這些資產越累積越多,用戶的價值也無形中越提升越高,知乎坐地擁有的無形財富也越來越多,但壓力和責任也越來越大。要是知乎再庸碌無為,不能及時適應變化,很難說還能走多遠。但願它能走下去,不要完了。-----------舉例:知乎給予手機用戶的許可權太少,這是極不明智的。現在這一秒,用手機上網的中國人難道比用電腦上網的中國人少嗎?-------------補充:對於知乎從精英化走向平民准入門檻降低,我的看法是,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但終歸是順應潮流的舉措。要開啟民智,發動民智。
騙錢騙得很高級。。。
確定不是小木蟲?
以前有空就刷知乎
偶爾看看果殼後來改成刷Quora最後改成刷Wikipedia講到Quora和知乎最大的區別 大概就是答案的整體複雜度了Quora上的回答 我可以很清楚的說 是沒有抖機靈的少則數百字 多則數千SAME ISSUE DIFFERENT PERSPECTIVE而且好處是 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idea在不少大牛的評論區里是能夠和對方有效溝通的壞處是對於英語能力一般的人很吃力而且論壇太左了 關於trump的話題回答基本不堪入目wikipedia和quora比起來最大的好處還是細節度任何一個詞條你都可以讀到大量科學準確的解釋而且豐富的辭彙鏈接可以一直看下去分類標籤非常好用參考文獻非常詳細邏輯內容非常清楚論推薦程度當然是Wikipedia&>Quora&>知乎——有人問我pedia怎麼刷
比如說任何一個知乎問題 例如:中國窮人真的很多嗎 pedia上可以查到income, household, distribution, 再根據world bank的資料庫 可以很輕易得到比任何回答都專業的了解 比看那些扯我/我朋友/我親戚的故事的回答清楚一萬倍 何苦刷知乎呢
當然了 這可以需要自己一定的思維能力 對於有困難的童鞋還是直接刷高票回答 雖然不準確 很主觀 缺乏邏輯——推薦閱讀:
※三句話解釋下知乎是幹嘛的?
※如果知乎放在漫威電影宇宙里會有什麼提問?
※知乎用戶是最容易被賣慘騙捐的嗎?
※如何挽救華南理工大學在知乎上的形象?
※女朋友說「我們是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應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