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這一波為知識付費的現象?
無論是知乎Live還是分答,從羅輯思維的得到再到喜馬拉雅,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知識買單或者付費,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經濟將從實體經濟轉向知識經濟?現在那麼多的大V都急著變現,是否會透支自己?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未來有哪些機會可以挖掘?
這是一場起於焦慮的狂歡,有人賺到錢,有人買到自我提升的心理按摩。
杜拉拉奮鬥3年,卻沒能升職。
如何迅速提升自己,是她每天焦慮的心病。
她的一天從《邏輯思維》開始,邊洗漱邊聽羅胖掰扯,地鐵上抽空打卡背單詞;上班一通忙,歇下來刷刷知乎,訂閱的專欄有更新,又發現幾場感興趣的Live順手贊助下,有空再看。
午飯時,邊吃邊玩手機,幾十個訂閱號的推送消息看也看不完,先收藏有空細讀;下班後等外賣,有點無聊,花幾塊錢偷聽分答上的名人60s回答,大V們很有趣很雞血,就是聲音有點難聽;晚8點,99元的「60天引爆學習力」付費社群,馬上要開課,趕緊進群充電學習,買的PPT高階課程時間衝突,只能放棄了。
杜拉拉覺得自己度過了自律而充實向上的一天,刷個朋友圈,沉沉睡去。
這是很多白領的典型一天,被信息焦慮和成長焦慮驅趕的一天。
01 一樁生意
在無數杜拉拉的需求刺激下,知識變成了熱門產品,知識付費從2016年一直火到現在。
喜馬拉雅、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殼、36氪、小密圈……各路人馬殺入知識付費戰場,用專欄訂閱、付費課程、內容讚賞、有償問答、社群等形式實現內容變現。
知識付費看起來美好,知識生產者迅速變現,在有償激勵下持續高品質輸出;需求者花一點錢,換來老司機幾十年積累的知識或經驗。
但別高興的太早,這就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在移動互聯網的新瓶子里裝上成功學的老雞湯。
02 知識付費幾個坑
知識跟鞋子、口紅有很大不同,它是非標準化的,這帶來幾個坑。
首先,在生產階段,知識要產品化,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售賣,必須經過充分簡化,模式化梳理,製作成適合碎片化閱讀的短視頻、音頻、文本或PPT,是知識界的「快餐」。
加工過程中,知識的絕大多數背景、重要的邏輯過程和提供反思的觸點,都被咔咔砍掉了。說的好聽點,是老司機幫忙過濾並推送優質信息;仔細想想,所謂滿滿的乾貨,更像是別人嚼過的甘蔗渣,糖分嘛,誰啃誰享受。
其次,在傳播階段,非標準化的知識,質量很難評判,選擇時只能倚重知識生產者的身份背書。呦,海外名校+矽谷從業,行業大拿說的應該在理;創業風雲人物,上億的身家替他做了信用證明;知乎大V,去過八百個國家,見多識廣,應該靠譜……
實際上,在各種類型知識分享平台上,最火爆的不是真正的一手知識生產者,而是善於營銷、善於傳播的知識網紅。知識付費市場中,80%的注意力資源都集中在馬東、羅胖、李開復、樊登、咪蒙等超級IP身上,他們作為自媒體商人,是原創知識的二道販子,把知識加工成小劑量的營養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達送到嘴邊,不經思考就能順滑服用。
剩下的大餅,被營銷能力過硬的小IP分食。知乎Live、微信公號上有一大批人,敢表達能忽悠,攏住幾萬粉絲,就趁著知識經濟的東風,扒幾本書、網上搜點資料,攛出一套課程,開專欄、Live賣錢啦;真正專註知識的專家,可能忙於本職,或不善傳播,被撒著金粉的劣幣驅逐,無人搭理。
03 無數焦慮的心
知識付費和在線培訓,是焦慮感拱起的火。
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杜拉拉們升職無望;而世界變化太快,互聯網風口一年一變,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兵臨城下,中產和准中產們陷入信息焦慮和成長焦慮之中,害怕錯過重要資訊,怕成長不夠快,擔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焦慮感讓學習充電從癢點變成痛點,因為關係著升遷、成功;無數年輕人渴望通過快速汲取知識,實現自我提升,以便解決問題,緩解焦慮。這裡有2個需求點:一是我成長瓶頸了,迷茫了,有沒有人能帶路;二是我很急,有沒有又快又簡單的辦法。
從羅胖到知乎Live,從細分市場在線培訓到付費社群,很多知識分享平台利用人們求快抄捷徑的心理,收割著焦慮者的「韭菜」。你付出一點錢,我幫你「快速解決」問題。
自己思考,沉下心讀書,速度慢,又可能犯錯。
OK,各個平台精心包裝行業大咖,推出知識網紅,號稱深耕專業領域十幾年,成功故事光輝閃閃像春藥,帶路大哥領你少走彎路,直奔高潮;「60天學習,讓你成為天才」、「急速提升課程,半年輕鬆撩老外」,迅速見效;附贈導師點評和社群互動,分分鐘和業界大V搭上線滿足虛榮心,進了社群還能積攢人脈,簡直買一送三。
這些「美妙的許諾」,是商品經濟中最常見的賣家秀,只要你花一點錢,馬上獲取一鍋可口的知識濃湯,喝完保證日日精進。
你買的不是知識,簡直是心理按摩,是天天向上的成長幻覺。
04 幾個小建議
光吃止疼片治不了病,花錢買買買改不了命,即便買的是知識。
既然焦慮自己的時間不夠,僅有的時間更不能揮霍無度。面對良莠不齊的內容市場,有幾個選擇小建議:
1、專註主幹
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圍繞核心能力,進行系統學習,形成能力樹。
某個職能或角色都有其核心能力,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將後續所有的能力積累都圍繞核心能力延展。缺乏主線,今天看到PPT想學,明天看到數據分析技巧有用,知識學習和技能打造就變得隨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看著充實,實際個人整體能力積累低效,甚至無效。
2、最佳資源
可觸及的資源中,只選最好的。每個知識領域的最頂尖資源是非常明確的,比如想學Java,可以輕易搜到最經典的教材,Github上有許多成熟的練習項目;世界名校的視頻課程,真正頂尖的學者主講,這種最好的學習資源甚至都是免費的,而且很多有中文字幕。
有人會說:那些資源不接地氣,學不會。是的,學習知識大多數都是艱難的,艱難學習的門檻就是你的技能的護城河。能輕易學會的技能,別人也能輕易學會,無法給你帶來競爭優勢。利用最優質的資源,都學不會相關領域的知識,那麼聽一場live,更學不會。
3、深度學習
現在內容生態的一個嚴重問題是種類駁雜但深度不夠,容易把學習者拖進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的泥沼,能力積累深度不足。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由兩位美國學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並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繫,並能把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跟隨帶路大哥,迷失在淺層次的簡化知識中,不深入思考,缺乏足量的實際應用,即使重複1萬遍,也很難發展出精深能力。
學點真知識,漲點真本事,心裡不慌。
歡迎關注微信號「青橘滋味」,一起持續成長。
http://weixin.qq.com/r/2zhocObEWrslraIT923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近幾年知識付費非常火爆,從邏輯思維到得到APP到樊登讀書會等等。可是當你訂閱後,會發現要學的東西好多呀,即便你非常努力的學習,可是當你聽了一段時間後,你也會發現這些知識都是瑣碎的,不成體系的。而這些其實都是別人思考的產物,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
感謝拾遺給我們一下的這篇文章,句句戳心。希望對您有幫助
【下文轉自公眾號:拾遺 】《羅振宇的騙局》
1
我朋友劉剛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
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得到」,傾聽60秒羅胖教導。刷牙與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然後,他出門上班。地鐵上,再點開「知乎live」「聽了三個知名答主的經驗分享。」中午吃飯與午休的時間,他又點開了「在行」,「抓緊學習了《如何成為寫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開「得到」,「我在上面訂閱了5個專欄。」吃完飯,上床,打開「直播」,「聽了李笑來的《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然後劉剛帶著滿滿的充實感,終於無比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2
劉剛這兩年很焦慮。
打開電視,看到別人英語流利如老外,他坐不住了,下了一個英語APP,走路、做飯都戴著耳機練習聽讀。
打開公號,讀到《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學習的人》,他坐不住了,趕緊買回一摞書。
刷刷知乎,他又一聲驚嘆:「這個人的回答好專業好高深,我差太遠了,不行,我得訂他專欄。」
我問劉剛:「你幹嘛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啊?」
劉剛一下說了三個原因:
「時代變化太快,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夠用。」
「別人懂的東西自己不懂,怕落後於他人。」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
劉剛的三個擔心,其實極具普遍性。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樣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一天不求知,心裡就不安。
何為知識焦慮症?
就是我們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和新的認知迭代始終有一種匱乏感,因為擔心自己知識匱乏而落後於社會和他人,從而產生了一種心理恐懼。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緊這個時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
3
但是學習又學什麼呢?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分鐘產生的信息量超過古時一千年。
劉剛說:「我不知道怎麼篩選有用的知識。」
這也是一個時間短缺的時代,時間已成為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劉剛說:「我不想把大量時間耗費在選擇上。」
這更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劉剛說:「希望短時間就能掌握某項技能。」
正在「劉剛們」焦慮頭痛時,「羅振宇們」出現了,用手一揮:「跟我來!」
於是,知識付費誕生了。
何為知識付費?
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費,我就給你知識。
「你不知道怎麼選嗎?我幫你選。」
「你不想耗費時間學嗎?我幫你讀。」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嗎?我嚼爛了給你。」
哇,知識付費竟然這麼好,於是大家一擁而上。訂專欄、訂課程、訂直播、訂小密圈……
劉剛說:「生怕動作一慢,就被甩到行進隊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識付費用戶已達5000萬人。
「手機里沒幾個付費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4
羅永浩說過一句話:「為什麼很多人試圖去為學習付費?因為他們期望轉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們遇到更好的自己了嗎?
微信公號作者「小鹿快跑」講過一段付費經歷: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一共為知識花費了5000元:
在知乎上買了46次講座,花了1500元。
在微信上買了21個講座,花了500元。
參加了一個寫作培訓班,花了500元。
在得到上買課程,花了約300元。
參加過兩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了100元。
購買了幾個七七八八課程,花了2000元。
一開始,他信心滿滿,期待自己變好。
誰知道一年半過去後,
「我除了白髮多了幾根、皺紋多了几絲、眼袋多了幾兩外,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生活品質沒有提升,工作沒有加薪,旅遊夢想沒有實現……」
這就是大部分追逐知識付費的人所得到的結果:
「一開始,覺得很有啟發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間覺得自己受益匪淺。可時間長了,我才發現:我的認知並沒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維並沒有由此而升級,我的知識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5
有段時間,和劉剛一起聊天時,他嘴裡經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詞:
什麼「跨界學習」啊?
什麼「認知升維」啊?
什麼「中矩思維」啊?
有一次,我問他:「你都哪裡學的?」
他說:「付費APP上。」
那段時間,劉剛特喜歡在社交場合表演,潛台詞是:「你看,我學到了好多新知識。」
兩年過去後,他終於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滿嘴噴新名詞了:
「學了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新思維,看似什麼都知道,其實一點卵用也沒有。」
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震驚世界,於是被很多大學邀請去做報告,愛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憊不堪。
有一天,司機對他說:「你太累了,今天我幫你作報告吧?」
愛因斯坦問:「你能行嗎?」
司機說:「我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
那天司機上台,果然講得滴水不漏。
但剛想下台時,一位博士站了起來,然後提了一個非常深奧刁鑽的問題。
司機不知怎麼作答,幸好腦瓜轉得快:「你這問題太簡單了,我司機都能回答。」
愛因斯坦站起來,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博士驚呆了:「沒想到他的司機也遠勝於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機對愛因斯坦說:「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識。」
其實,我們就跟這位司機差不多,一付費一收聽,就誤以為學到了知識,其實離真正的掌握知識差了十萬八千里,你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買到的是「知道」。你以為買到的是掌握,其實只是囤積了一堆「知道」。
6
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
羅胖子更多意義上滿足了絕大部分人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被人稱之為讀書人的虛榮心。
絕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太複雜的東西,也懶得看書,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所以,羅胖子、吳曉波都是這麼廣泛傳播,受眾很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渠道比生產者更受益,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生產基礎產品,他們都建立在市場上的基礎材料,然後再加工,這樣相對簡單,也可規模複製化。但是因為不是自己生產,所以很多東西都不嚴謹甚至還很凌亂。對於絕大多數人,聽再多羅胖子都不可能成功,因為都是二道販子的產品,聽著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夠系統,且失真。
知識的源頭,就像河流的源頭一樣,是知識發源的地方,是知識剛剛被創造出來的地方。源頭的知識濃度和質量極高,有豐富的底層邏輯和基礎概念。順流而下,離源頭越遠,支流越多,混入的雜質也就越多。當一份知識摻入了太多雜質時,恐怕只能勾兌成雞湯了。7
為什麼說大部分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呢?
其次,它傳授的知識常常「葯不對症」。
藍胖子寫過一篇《知識付費得了什麼病》,在文章里,他把「羅振宇們」稱為「醫生」,把患了知識焦慮症的「劉剛們」稱為「病人」。
按照病情,病人分為三種:輕度病人、中度病人和重度病人。
這三種病人,分別對應職場三個階段:
執行階段、管理階段和方向階段。
針對三種病人,醫生正確的做法本應是——對症下藥,分別開出三種不同處方。
但真正的情況卻是醫生治病時極其粗暴:
「我不管你是哪種病人,我就開這一種藥方。」
「單一內容面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受眾。」
這種粗暴治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不適症:
重度病人一看醫生開的輕度藥方就怒了:「哇靠,這個階段我早就度過了好不好。」
輕度病人一看醫生開的重度藥方就毛了,「我就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很多基礎能力和基礎技能都還沒掌握,你卻要我去學馬雲的宏觀視野和管理格局。學習毛啊,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8
為什麼說大部分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呢?
再次,它傳授的知識「是未經你思考的」。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被震撼到了。我想起了我讀高三時的一件事情,當時班上有一位後來考清華的學霸,他總結了一套高效學習筆記。
我當時物理成績位居下游,便向學霸取經:「借你筆記看看唄。」
我把他的筆記完完整整地抄了下來,但是幾次物理考試,我還是位居下游。
我說:「我都看了你筆記好幾遍了啊。」
學霸說了一句:「未經你思考的知識是不屬於你的。」
我一下醍醐灌頂。
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知識付費」的知識後依然沒有長進?因為這些知識都是「未經你思考」得來的。
羅振宇曾經講過自己為何要做「得到」語音:
「古時候有些有錢人,他們明明有一雙眼,可是從來不看書,而是請人讀書給自己聽,從今以後,羅胖就是你身邊的那個書童。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讀完書,講給你聽。」
說得真好,但是我想問——有哪位大儒豪傑是靠書童讀書給自己聽而成功的?
跟各位分享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沒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錢了。
也沒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錢了。
愛因斯坦說:未經思考的知識不是知識。
9
一個人會焦慮,當然會有各種原因,房貸壓力、工作壓力。但是無論如何,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現代人的主要焦慮來自人際關係而非生存壓力,我們早就擺脫了物質匱乏的年代,但是焦慮卻依然無處不在,所有原因都在於人際關係。
你焦慮的不是你沒錢,而是焦慮你同事、你鄰居過的比你好,所以你要更努力的超過他們才能安心。
所以罪魁禍首是微信(沒有黑微信的意思)。
沒有微信之前,我們父母的生活圈極為狹窄,溝通都需要電話、書信,哪個同學發大財了,哪個鄰居去泰國旅遊了,都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是沒太大感覺的,因為離得太遠,並不知道對方生活到底有多逍遙,因此焦慮感相對今天來說肯定會少很多。
微信這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後,你會看到,原來你高中班上的班長不僅考上了重本,還成功留在了北京金融圈作為明星投資人打拚,每天接觸各種高大上的社交場合,什麼API、BD、CEO、DAU、ERP、FOUNDER、GQ、H5、IAAS、JD、KPI、MAU、PGC、SKU、UGC、VP這些你聽不懂的詞像口頭禪一樣出現在他朋友圈。
而你留在老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小時候只能仰望他就算了,現在還要繼續在朋友圈仰望他高大上的生活,恨得牙痒痒。
當然,班長他過的也並不是很開心,他每天接觸著各種同齡的比他牛逼的創業者,親眼見證他們年紀輕輕就實現了千萬身家。每天在座地鐵下班回到自己小出租房的路上心如刀絞,望著海淀15萬一平的學區房,這樣的日子似乎也沒有盡頭。
其實你不知道,班長有時候還會刷一下你的朋友圈,嫉妒一下你看上去很平靜的生活。
毫無疑問,這類焦慮的人非常渴望抓住些什麼。
這時候羅振宇老師來了,他隔著屏幕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說,「世界末日也沒什麼好怕的,都跟我來」,於是你和班長都踩上了知識付費的這條船。
沒錯,羅胖確實十分懂你的焦慮,但他永遠無法治好你的焦慮,他只會不斷挑逗你,給你製造焦慮。
知道嗎,比賣知識更高明的,是賣焦慮感。
關於知識付費,有兩句話很見血:
「那些知識付費所販賣的知識速成,其實質賣的不是某一領域的知識,
而是一種『讓你感覺很努力』的幻覺。」
「(很多)知識付費向用戶兜售的,實質上是一種精神慰藉,讓你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從而有一種收穫知識的滿足感。」
10 要想真正治療你的知識焦慮症,首先你得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一,學習要有目標定位。
我朋友劉剛最喜歡隨大流,
看見別人學英語,他就跟著學英語。
看見別人學寫作,他就跟著學寫作。
看見別人學編程,他就跟著學編程。
…………
「學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焦慮。」
你一定也發現了,劉剛最大的問題是——用戰術上的努力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什麼意思?
就是他雖然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所以,看見別人學什麼他就學什麼,今天學這,明天學那,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毫無用處。
學習如同種地,在承包這塊地之前,一定要有目標要有計劃,知道要種何種作物,要達到多少產量,接下來才是為之辛勞耕作。
沒有目標,一切無從談起。
那如何尋找學習的目標呢?
坐下來,寫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羅列「這樣的人」所對應的知識領域或技能
再把知識領域或技能細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識點
你需要學習的知識體系圖就出來了
目標一明確,方向一清晰,你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嗡嗡亂撞了。
11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二,學習要懂問題驅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段名言:
「如果給我1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死生亦大矣,這段話用事關生死的極端描述強調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說服力。
而事實上,在真正生死命懸一線的戰爭場景中,「深度思考」這種特質的地位不僅沒有因為兵荒馬亂的緊迫性而被削弱,反而是因為沙場嗜血的殘酷特質被大大提升了。
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在這部被譽為「兵學聖典」一書的「軍行篇」中有這麼一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意思是說,在兩軍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評估當下態勢,殫精竭慮地質問己方一切的隱患和可能發生的問題,然後在腦海里推測、模擬戰爭可能的走勢,利用現存資源來精心籌划出解決方案。等到這所有工作都就緒,雙方真正踏上戰場的時候,才能將一切瞭然於心而胸有成竹,這仗才會有勝算。
由此可見,對於精心準備的一方,戰爭的大部分工作在戰前就在深度思考的頭腦里完成了,上戰場打仗只不過是一個例行公事般的存在,勝負的天平早已傾斜。
說到戰爭,這裡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也我個人欣賞的戰爭天才。作為被毛澤東評價為「無以倫比的常勝元帥」、被蔣介石讚賞為「黃埔最優秀將軍」的林彪,之所以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靠的絕非簡簡單單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而是「深度思考」得出的對戰場局勢勝人一籌的認知水平。
江湖上關於林的戰爭傳聞很多,最有傳奇色彩的可能要數「他利用大數據活捉廖耀湘」這件事。
自1948年遼瀋戰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里聽取軍情彙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台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而林彪則認真細緻地記錄著大數據。在一次關於「胡家窩棚那個戰鬥的繳獲」中,林彪敏銳地從一個數據的微小變化中察覺到了異樣,面對一臉懵逼的吃瓜部下,林彪用三個疑問確定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那裡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那裡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在那裡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沒等大家反應過來,林彪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牆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裡!」事實上,林彪可以如此篤定,正是得益於他高品質的勤奮——拒絕思維懶惰,堅持深度思考——長期的數據記錄和分析,讓這些枯燥的數字在林彪腦中形成了系統化的資料庫,所以一旦出現偏差,他便可以及時發現不同,推理出準確信息,找出關鍵價值所在。
在林彪推理出情報的幫助下,新六軍的指揮所很快就被連鍋端了。新六軍軍長廖耀湘,這位出身黃埔並留學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參加過滇緬戰役的名將,想不到自己精心隱蔽的精悍野戰司令部這麼快就被滅掉,輸的不甘心,認為這是一個偶然事件。
而當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斷之後,他說:「我服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
除了重視數據,林彪的勤奮細節還體現在他尤為重視調查,作為「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的總指揮,他在戰前三次到平型關喬溝一帶進行實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帶著參謀人員和電台去的。首先到平型關關口,爬上關口北側山嶺,對著地圖觀察平型關以東的山勢、河溝、村莊和道路。然後下山沿西跑池、東跑池公路到喬溝至東河南,察看峽谷公路兩側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裝去偵察的。重點勘察了老爺廟前的地形和喬溝南側山地地貌,一個完整的伏擊戰計劃在林彪腦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動員會後,林彪和聶榮臻帶著旅長、團長們去偵查的,並在現場向各團指定了埋伏地點,明確了師、旅、團指揮所的位置。
戰爭的籌備工作歷來繁雜,在戰爭開始前三天,基於各種局勢下的戰鬥模擬就沒有停過,這還不包括對於戰時的部隊部署,以及戰前對於全師連以上幹部的動員工作。
誠然,戰爭勝利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少,林彪在戰前基於「深度思考」的勤奮準備對於平型關大捷的結果功不可沒。
我有一個習慣,如果我覺得一個人與眾不同,我會去分析他的思維方式,而了解一個人思維方式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聽他自己怎麼講。林彪自己在《怎樣當好一名師長》一文中就分述九點,把他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了細緻的總結。
文章網上可以找到,看上去樸實無華卻內含寸勁,條條直達要害。在我看來,估計很少有人能按這九條來落實,原因是太耗心力——至少有四條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深度思考」,其中第五條的要求是這樣的,因為太過經典,我原封不動引用出來:
五、要把各方面的問題想夠想透:
每一次戰役、戰鬥的組織,要讓大家提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讓大家來找答案,而且要從最壞的最嚴重的情況來找答案。把所有提出來的問題都回答了,再沒有問題沒有回答的了,這樣,打起仗來才不會犯大錯誤,萬一犯了錯誤,也比較容易糾正。
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不能因為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就把它丟開,留下一個疙瘩。如果這樣,是很危險的,在緊要關頭,這個疙瘩很可能冒出來,就會使你們心中無數,措手不及。當然,在戰爭環境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個戰役、戰鬥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回答問題的過程。
有時腦子很疲勞,有的問題可能立即回答不了。這時,除了好好地和別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覺,睡好了,睡醒了,頭腦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開竅,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決了。
總之,對每一個問題不能含糊了事。問題回答完了,戰役、戰鬥的組織才算完成。
這裡必須要說實話,起初我看完林彪這篇文章,居然相當緊張,直冒一身冷汗。因為遑論真刀真槍地上沙場,僅僅看完這九條,就發現居然有如此多不達標之處,可見通過「深度思考」讓自己的「認知升級」,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甚至略有欣喜——好歹已經知道了方法,也算上了道。
寫到這裡,我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奮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那麼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我給出的答案是——拒絕思維懶惰,習慣於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而至於如何深度思考,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著給出自己的答案。
有一類文章,它是這樣的:
《碎片化自我提升:為XXX推薦的優質App》、《有哪些大學生適用的App應用?》、《每天聽一本書,職場天花板不再存在》、《職場人生自我提升的十大App》……有一類App,它是這樣的:看了太多的App推薦文章,你下載過其中幾個呢?安裝之後你打開的次數超過十次嗎?
每天,你在上班的地鐵里刷著知乎,你在跑步的時候聽著付費音頻,你在周末的時候約見著行業大V。可是當你轉過身來的時候,你究竟學到了多少知識,你是否真正在學習呢?
我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
工作這些年,在手機上安裝過數不清的學習類、提升類App,也購買過很多的付費課程。很多App或許一次都沒有打開過,也有不少最終能夠留下的。每次聽完音頻,都有一種知識的飽腹感,但是當我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卻依舊走在原來的人生軌跡上。
後來,我開始給自己開始做減法——卸載、停止訂閱、甚至關閉手機。有過這麼一段時間之後,才漸漸地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這些音頻、App、知識付費都是工具和渠道。我從不否認App和知識付費帶來的幫助。但是如果你忘記了自己學習的目的,忘記了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那麼下載安裝再多的App也是無用的。
你看起來是在消費知識,其實只是緩解了焦慮。
或許當代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焦慮的一群人。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都是為了消除自己內心的焦慮。隨著職業生涯和生活水平的壓力,每個人都對自己能力的提升有所希冀。從事出版業的人都知道,教材佔據了中國圖書市場的半壁江山。我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快速提升自己,這種焦慮引發了一片巨大的消費市場。時間管理、自我管理、思維方法、自我精進……這些耳熟能詳的片語充斥著我們的信息流。我們都是被信息爆炸和成長焦慮感驅趕著的人們。
焦慮感讓我們更加急迫,讓學習這種行為開始壓縮。人們開始渴望快速獲取知識,實現自我提升。從得到到在行,從付費課程到培訓課。各種知識付費平台更是層出不窮。然而知識付費其實並不是一個轉化率很高的途徑,我們所有的知識體系都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每天聽十分鐘就一定有巨大提升的。速成的心態並不可取,真正學會一門技能,需要一段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緩解職場和知識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靜下來,認清自己的目標,有目標、有意識地進行訓練。
聽了太多的知識,可曾踐行過這些知識?
你聽了每天聽本書的音頻,知道了高效閱讀的概要,你會有意識的去運用它嗎?
你花99元買了付費的寫作課,學習完課程你可曾動筆練習了嗎?知識付費產品幫你完成了思考的過程,幫你進行了最後的歸納總結,可是學習想要從理論到知會,只有自己去實踐,去思考才能真正獲取知識,習得能力。拿個程序員這個熱門職業來舉例子,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程序員通過聽課、通過閱讀就學會了編程,每個程序員都是從一個又一個的字母敲下開始的——「Hello,World」。每個技能的習得都是靠知識學習和實踐不斷交替積累完成的,實踐是加深知識理解的最終途徑和最終成果。
當然我們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其他優秀者總結的經驗。我們都是在實踐中學習經驗,在實踐中歸納總結。但是如果沒有實踐,如果不能夠指導你解決實際問題,對於目前的知識付費來說,你僅僅是支付了購買知識的時間和金錢,但是它還不屬於你的知識。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我們陷入了「看起來努力」的怪圈。焦慮並不是我們的錯誤,付費學習也是每個人提升自我的渴望。什麼是真正的學習,怎樣才能讓行動產生效果呢?
1、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
我們太過焦慮,所以我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的初心。我們費盡一切在想辦法提升自我,但是卻不知道更好的自己需要哪些技能。沒有目標的學習是盲目的。學習一定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或者解決問題的需要,在學習的每個階段也一定要牢記自己的目標。如果僅僅是跟風學習,那麼聽再多的課也沒有用。問題和目標往往是相伴相隨的,問題驅動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如果你在閱讀一本書,你最好帶著四個問題去讀;如果你在學習,那麼也請你帶著問題去學習。
2、別把工具當成學習主體,自己才是
在學習的過程中,人們常常忘記了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雖然這是一個我認為人人都瞭然於心的常識。我們拚命地比拼讀書,朋友圈時不時發幾張書籍的照片。書一本又一本的買,真正讀完的書卻又有幾本呢?我們每天設定好目標:打開得到聽本書、打開知乎看半小時。
我們受困於各式各樣的學習途徑和學習工具,卻忘了我們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懂得學習的人,會清楚的明白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手機、App都優秀的工具,更多樣化的入口,但是學習是自己的。當你需要一樣技能時,手機、電腦、App都是你學習的工具和渠道,你可以圍繞你的技能目標動用一切你可以用到的學習工具,但是如果你把每天打開電腦學習半小時當成了學習,那麼你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佳的。記得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手機是工具。
3、過濾出優質資源
每一秒對於我們來說轉瞬即逝,但在互聯網上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記:13472條微博,17353筆支付寶轉賬,16萬6667條微信……
互聯網信息的爆炸讓我們作為信息的接受方是最迷茫的,篩選優質的知識需要時間、需要成本。大量劣幣充斥著整個知識付費市場,選擇一些更具口碑、更具品牌的知識平台可以降低這樣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從知識的上游去獲取知識,這些音頻、概括總結都是從圖書、研究文獻、講座出來的,追溯源頭,獲取第一手的知識。
知識付費已經火了至少半年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這是一樁很有意思的事情,真是慚愧,總不能及時感知當下。
知識付費最火的就是「得到」了,我把其中的20個專欄總結了下,想搞清楚,人類的需求千千萬,他們到底想滿足了人類的哪個需求?
最終我分為了3類:
一、面向家長類
1、果殼:讓孩子具備研究的能力,其實是一個現代的十萬個為什麼;
2、Dr.魏:面向對腦科學、認知科學及兒童發展學感興趣的人;
3、老浦:教你認字;
4、郝廣才:讓孩子會寫作文。
二、我是神龍,說出你最想實現的願望吧
1、卓老闆:讓你擁有科學思維、獨立思考能力;
2、萬維剛:讓你具有精英意識;
3、熊毅:讓你擁有合理穩固知識構架,獲取知識又快又深;
4、薛兆豐:經濟學思維精華,讓你洞穿世界;
5、劉潤:學一點商業知識,讓你洞察世界;
6、吳軍:讓你一眼洞穿世界;
7、何帆:讓你擁有大局觀,洞悉全局和未來趨勢;
8、吳伯凡:讓你擁有更高視野,為自己增值;
9、超級個體:提升你的個人領導力,幫助你在職業生涯爭取主動權和話語權;
10、王爍:讓你升級現代思維模式,並學以致用;
11、關係攻略:讓你會處理關係;
12、李笑來:讓你變有錢(笑來老師就是厲害,總抓重點)。
三、非強需的需求或我也不知在主打什麼的需求
1、和菜頭:讓你對這個世界感到有趣。
2、雪楓音樂會:讓你會聽歌,能品味藝術。
3、李翔:幫你靜心篩選的商業信息,不知在滿足什麼需求。
5、王煜全:讓你更懂前沿科技。這裡不能說非強需,而是說受眾窄。
好了,我們看一下成績單:
訂閱數量高低除了跟IP影響力有關外,還跟目標用戶的需求是否痛有很大關係,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得到」中絕大產品屬於第二類,它並不提供英語、公務員考試等技能培訓,而是教你如何提升自我等看來幾乎沒什麼用、但據說能改變人的領域。
真的能改變人嗎?能改變的比例有多少?它是不是假學習?我不知道,目前也沒有查到相關的統計數據,或許有用吧,但效果這種事情太難量化。
是不是假學習,拿我這個個案來舉例吧,其實我是一個知識重度付費者。我最早有一個理念,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的大腦,所以一看到什麼「教你如何一周了解一個行業」「成長的7句話」等話題,就熱血到不行。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都這樣,原來知識生產者就是在抓人們的這個心理……真是一不小心就被套路。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一句話:所謂的成長,就是逐漸發現你跟大多數人的差別並沒有那麼大的過程。
好了,說重點,聽了那麼多課,有用嗎?我的直觀感受是,沒啥用吧。
最好的學習模式是什麼?我想起一個場景:有私教陪伴的健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學習,最需要的還是在即時反饋中,你不斷地練習。古典老師說過一個觀點,學習最重要的是721原則:1分用在學習上,2分用在消化上,7分用在練習上。
我認為中國古時候的私塾是最健康的教育模式,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當然最佳配置是這樣的:作為一個學生,你有一個智慧的老師,一個喜歡挑釁你的同學,一個你要不斷教他的小徒弟。
而如今的知識付費,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在滿足你想得到改變的訴求。但最終呢?這些都成了「聽過的很多道理」。想想吧,我們每次看到一個乾貨,都會點贊、收藏,覺得遇上了一個寶,但是那篇文章可能就永遠地躺在你的收藏夾里了,等你下一次又看到一個乾貨貼,又會興緻勃勃,點贊、收藏,循環往複……
按照這樣的發展,未來市場上的人逐漸會明白一點:速食是滿足不了一個人的學習的,學習從來都不應該是輕鬆的。健身房中,如果你的私教讓你每次都站著進去,跳著出來,那你就可以換教練了。
另外,你發現沒有,現在一談知識付費,各種平台又開始充斥「斜杠青年」「成長改變」「快速成長」「受益一生」等字眼了,是不是陳安之式的陰影要出現了?
現在的大V們,不過是給你講一個事情,而你最終是否真的改變了,他們是不承擔責任的,他們不可能像古代私塾的老師一樣,拿鞭子抽你。而這就是整個機制尷尬的地方:你從這裡購買的,大多時候只是一個願望。
所以知識付費沒出路了嗎?也不是的(起碼現在賺錢得讓人眼紅),雖然一篇文章,一個觀念很難改變人,但大部分人的改變還是可以通過監督提醒來完成的。私教的最大價值之一就是這一點,你最近心情不好,擠不出時間,他可以不斷提醒你(你不訓練他沒業績)。這一點不要覺得不重要,人的惰性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克服的,關鍵時候,我們需要別人伸手拉一把。
所以,知識付費之後的機會在哪裡?我認為過了這一波「假學習」熱,更重運營,有人監督,給你反饋的知識服務會有機會,這個方向比得到更重,比課程更輕,就像古時私塾式的服務。比如熊貓書院,通過建立班級群,以讀書小組相互激勵,讓會員之間監督提醒的項目,就挺不錯,短短3個月就盈虧平衡了。
在知識付費的大風中,這將會是一個小風口。
一、「年底知識大甩賣」
如火如荼的雙十一剛過,內容消費領域的「雙十一」又在12月初點燃。
一如既往地,喜馬拉雅發起第二屆「123知識狂歡節」。有意思的是,今年除了喜馬拉雅之外,知乎推出了2017知識市場年度精選,網易有道推出了123好課節,網易雲課堂推出了123咔嚓節(更早的時間裡網易雲音樂推出了知識內容主題的付費精品專區),有書推出了123知識節,就連京東也推出了1234知識盛宴。
一時之間,「年底知識大甩賣」成了各家心照不宣的共識,難怪有人戲稱「雙11剁手,123補腦」。
從銷量數據看,喜馬拉雅賣了1.96億,比第一屆的5000多萬翻了將近4倍。《蔡康永的201節情商課》銷售額超過1200萬,位列榜首;得到上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總訂閱人數已近突破20萬,收入可能已達千萬級;咪蒙推出了《咪蒙教你月薪5萬》和三年不成全額退款承諾,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更大的範圍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打美食烘培在線技能學習的平台——米熊,一幫廚子做蛋糕烤麵包教學,也月流水千萬了,其中top1的網紅主播老師月分成近百萬,10萬收入的數十個,已經秒殺很多付費平台的kol。
戰火正在迅速蔓延,這兩天,一篇《微信已經老了,頭條永遠年輕》刷爆朋友圈。現在又傳出消息,今日頭條在網上招聘k12教研總監,並組建團隊布局內容付費,看起來極有可能要進軍知識戰場。更有消息稱,新浪、搜狐、鳳凰幾個門戶也都在內部測試知識付費的產品。行業媒體方面,虎嗅的精選訂購欄目《財報透露的真相》剛剛上線,鈦媒體發布新品牌72問allin知識付費,36kr則繼續深耕開氪。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第一財經曾經推出深度報道《知識付費退燒:消費者開始逃離,從業者不堪重負》,讓很多人一度對知識付費的前景心生疑竇。畢竟,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知識付費保守詬病,人們的質疑主要集中在:
1、知識付費是不是偽需求?
2、消費的是不是真知識?
3、這條賽道前景怎樣,是不是藥丸?
但是現在,討論這些已經意義不大,從觀測到的數據看:知識付費就是內容消費的一部分,介於娛樂出版和在線教育之間,它的需求可以直接比照」知識主題的非虛構類圖書「,前景是必然的。討論學到的是不是真知識,就和討論descovery探索頻道有沒有帶來真知一樣、意義不大。至於是不是藥丸,看起來短時間內不會。
或許,更務實的討論應該是:
1、從市場層面,知識付費的盤子會不會不斷做大,未來想像空間究竟會有多大,甚至我們做一個大膽的設想,移動互聯網上的知識付費,是不是有可能取代今天圖書的主導地位?請注意,我說的只是」取代主導地位「,而不是」消滅了讀書「。如果說,傳統的圖書音像出版是大工業時代的產物,今天的知識付費模式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完全適應了新一代用戶思維碎片化的趨勢。
2、從產品層面,知識付費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們心甘情願地消費?
3、知識付費的創業,目前還在很好的進入期嗎,後來的玩家還有多少機會?還是說,窗口紅利已經結束,誰這時候進去只能當韭菜倍割了。
在此,我個人的結論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付費取代今天的圖書音像出版,成為人們」學習益智型「內容消費的主要方式,是一個大概率事件。至於這一天以多塊的速度,一方面取決於市場和社會的接受,但根本上在於」產品形態「——眼下知識付費的產品形態還不是最好的,爆發受制於形態。知識付費未來的想像空間,正如我在《四國大戰》一文指出的,在於對整個教育和諮詢市場的」侵略「。
從易觀的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發展白皮書》,我們大概可以看到,變局正在發生,整個市場正在出現幾個有意思的細節。
二、知識付費的變局
七個變化正在出現:
1、知識付費的邊界日益模糊。
知識付費涉及的種類和範圍正在越來越豐富,現在很多湧現出來的、打著知識付費旗號的產品,已經很難說是純粹的知識,而更多具有」觀點傳播、內容娛樂「的特徵,從而應該被歸入」泛知識付費「的範疇。
比如,123知識節銷量第三的郭論,是郭德綱的個人脫口秀,雖然也講了人文歷史。長銷的《每天聽見吳曉波》,更多像是吳曉波的個人自媒體,分享的是最新商業資訊和觀點。
這種」寓教於樂「邊界模糊的付費產品會越來越多,與kol們的自媒體、與娛樂內容的交融是一個大趨勢。正如筆者反覆指出的,在碎片化時代,人們的注意力維持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需要」短獎賞迴路、立刻就能high起來「的內容娛樂消費品,娛樂效率會是未來的關鍵。
2、」焦慮感生意「,正在讓位於」興趣閱讀「。
在此之前筆者曾經反覆強調,知識付費能夠火起來,一定是因為抓住了痛點——中產階級的深層焦慮。在這種邏輯下,成功的知識付費產品一定是」人格權威擔保、絕對可靠,簡單易得、終生獲益,預期明確、價格靈活無爭議「的。為此,我曾經總結了一個公式:
知識付費的暢銷=普適+痛點+易用+名人+群體+促銷+包裝+心理。
但是,從實際呈現的數據看,喜馬拉雅123知識節top10榜單中,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郭論、張其成講《易經》、蒙曼品最美唐詩都不算是直面焦慮,而更多指向了興趣。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中產階級對各種中長尾垂直興趣的熱愛分散轉移了注意力,可以暫時忘記焦慮。
在易觀的白皮書中,知識付費已經開始呈現」多元群峰「效應。比如跟著龔琳娜學唱歌、這才是你要的性、古典音樂很難嗎、王立群品經典宋詞、京劇其實很好玩,這些都更多是基於興趣的陶冶情操。人文歷史、女性情感、母嬰時尚這些」感性的領域「正在崛起,從而呈現了和圖書市場一樣的特徵。
這是一個好消息,知識付費的多元化,會給更多人機會。
3、富媒體的效用正在顯現。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筆者並不能充分理解」聲音「的價值。儘管,聲音確實切合了」上班路上、臨睡之前「這樣可以一心二用的場景,不易複製盜版,但是獲取信息的效率確實低於圖文內容。但是現在,聲音的價值正在凸顯,那就是不僅賣知識,更要賣」體驗「、賣」氣場「、賣」人設「。
比如,跟著龔琳娜學唱歌,沒有聽聲音,看再多文字恐怕也像」看書學不會游泳「,徐潔的聲音課程、老殭屍的好好說話也是一樣。蔡康永的情商課只有配上他娓娓道來的親切聲音,才真正有和風細雨的」情商感「,更像是一種心理按摩,郭德綱也是這樣,很多人就是在買他的氣場和人設。《小豬佩奇》的親子育兒課、不一樣的新概念這些,都是明顯更適合聲音的。
再來看視頻,米熊的美食烘培能賣到月流水千萬、悟空問答做視頻解答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東西用文字根本寫不清楚,你只有身臨其境地去看。
所以,」從根基上具有富媒體特性「的知識付費會更有潛力,儘管消費效率不如文字圖片一目十行,但是用戶要買的本來就不只是文字資訊,而是試聽體驗,是創作者的人設和氣場。一旦沒有後者,枯燥的文字將全無意義。
4、原生大v正在崛起。
很長時間裡,知識付費的暢銷一直被認為是粉絲經濟的勝利,「自帶流量和現實扭曲力場」是第一批吃到螃蟹者的特徵。代表如高曉松、馬薇薇、羅振宇,本來就是具有強大人設光環的kol,他們的內容從一開始就註定會有很多粉絲買單。但是一個廣被詬病的點是,這些產品的閱讀完成率並不高,粉絲們只是為「崇拜」買單,買到了心安,卻未必獲得了知識。
到了這一屆,原生的大v正在抬頭。雖然蔡康永、郭德綱都是早已名聲在外,但是陳志武、蒙曼、徐潔這些本來並不為大眾所知的牛人,開始藉助平台為眾人所知。
5、ugc和諮詢模式受阻。
在知識付費「四國大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模式有四種:喜馬拉雅和得到的付費節目和課程、知乎的付費分享會(live)、分答的提問諮詢、樊登讀書會的知識精讀(拆書),甚至很多在線教育的創業者也開始轉型知識付費。
但是一年下來,現實很殘酷。一方面,知識付費具備一定的門檻,從業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包裝」能力和「造星」潛質,人人都賣知識的ugc模式走不通;另一方面,首先成熟起來的模式就是「付費訂閱」這種最簡單粗暴的模式,這種和愛奇藝、起點中文一樣內容消費的基礎模式是最容易被用戶接受、毫不違和的。但是,在線教育、問答諮詢等模式走得並不順暢,前者必須對抗人們稀缺的注意力,後者太非標,很難想像規模長期地開展。
6、拆書和讀書會的興起
最近半年,各種讀書會、讀書公號風起雲湧,拆書精讀、讀書社群共讀監督越來越多,以致在一段時間內讓人不由得懷疑——「現代人怎麼忽然這麼愛讀書了?」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讀書會的興起恰恰應證了現代人「不那麼能讀書」了,特別是晦澀難懂、需要長期全情投入的大部頭,結果缺什麼補什麼,正是這一痛點的出現導致了需要藉助社交的力量,找別人幫自己讀書、督促自己讀書。畢竟,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無限爆炸、注意力平均只能集中8秒的碎片化時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歷史上的經典著作不是不想讀,而是存在閱讀障礙。
正如吳雲飛在《從教育角度觀察,「知識付費」行業是不是好生意》中指出的,精講書取代電子書成為新一代出版業移動解決方案。如果不涉及版權問題,那麼幾乎所有上個世紀的經典著作都需要被解讀,變成易於消化的「精華和乾貨」。
7、技能學習正在抬頭
123知識節熱銷的不一樣的新概念、好好說話、聲音教練,本質上都是技能學習,米熊平台上一幫廚子直播做蛋糕麵包月入百萬,一樣也是技能的傳遞。正如前面指出的,這些技能的傳遞依賴於不可或缺的視聽體驗,你必須看或者聽。這就讓盜版商們複製文字失去了意義。
競爭日趨激烈,壓力日益巨大,一技之長是大眾的安身立命之本。歷史上的學車熱、英語熱、學電腦熱,本質上都是為了就業競爭的技能學習熱。而現在,利用視聽媒介付費演示一技之長的廚子們、聲優們,似乎正在趕上新一波熱潮。
歸結一下,如果到了這個節點你依然考慮涉足知識創業,打的又恰好是付費訂閱,可以考慮的方式應該有這樣的特徵:
1、垂直興趣方向,有市場空白。
2、有一定專業門檻,只有你擅長。
3、擁有不可或缺的視聽體驗需求(比如技能),能展現你個人的氣場特質。
4、容易和娛樂元素結合,碎片化重組。
5、熱門方向有人文歷史、母嬰時尚等女性喜愛的,或者基於對經典的解讀和再創作。
怎麼樣,興奮了嗎?
三、諮詢和教育的想像空間
如果你想做的不儘是付費訂閱,而是更加「性感」的模式呢?
儘管眼下,知識付費向在線教育和諮詢的進軍受阻,但並不表示未來沒有這樣的可能。核心在於產品和平台本身的創新。
如果打的是諮詢,則應當關注諮詢本身的「非標特性」。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接觸過的管理諮詢公司、心理諮詢師,同樣也是非標,在傳統行業往往通過極強的品牌背書、資格認證、bd溝通才能得以解決。
與之相對,如果知識付費的諮詢解決方案僅僅是「提問回答」模式,比起傳統的線下諮詢來說,無論專業性還是信任度都差了不止一個量級,用戶預期和產品體驗也根本無法有效統一。所以看起來,知識付費諮詢方向未來的探索,要麼集中在可以標準化的局部領域(比如律師諮詢按時收費),要麼就得建立一個讓非標更大程度上標準化的機制。
如果打的是教育,則應當關注兩個核心問題:
1、單向傳授的線上產品,如何解決用戶注意力稀缺的問題。畢竟,眼下的知識付費產品沒法還原課堂特定的競爭氛圍,讓人一直集中注意力,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聽著聽著走神了甚至睡著了的經歷。
2、培訓的效果更多在於「訓」,在於聽懂之後的刻意練習。我們的知識付費產品更多是單向宣講,如何解決訓不足的問題?
如果說,付費訂閱領域的創業是模式成熟下的內容創業,那麼付費領域之外的創業則在於模式規則的構建,一旦成功將帶來平台級的機會。
四、收割中產的套路們
歸根結底,不論我們怎麼打,最後的落腳點可能都得回歸到「中產階級」這樣一個基礎命題。
最近這段時間,幼兒園的事件似乎撕開了中產們的「遮羞布」,更深的焦慮感正在蔓延。我們深深地發現,中產們如此誠惶誠恐,原因可能包括:
1、身份焦慮。我們真的是中產們,怎麼感覺和屌絲一樣緊巴巴,隨時可能滑落底層?
2、競爭焦慮。為什麼感覺現在新人都好強,隨時可能被超過呢?
3、安全焦慮。我和我的孩子不會變成意外事件的主角吧?你懂的。我會不會哪天突然得病先走了?
4、財富焦慮。有什麼辦法能遏止財富縮水,有沒有捷徑能一下子發大財啊?向上的通道關了嗎?
5、年齡焦慮。這一天天老了,會不會一事無成啊?
6、信息焦慮。天天這麼多信息,會不會不小心錯過了什麼重要資訊和機會呀?
7、家庭焦慮。養個娃這麼難啊,我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吧?
8、人際焦慮。這社會好複雜啊,人心難測,我該怎麼辦呢?
危機重重又懶於解決是基本心態,這8大焦慮時刻圍繞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中產們周圍,看起來是一劑毒藥,但對商人卻是機會。對作為心理安慰劑按摩儀的知識付費們來說,這可能就是要不斷主打的「痛點」,要一遍遍讓你想起來、痛起來。比如咪蒙推出的讓你月薪翻倍課程,恐怕就是抓住了2、4、6、8。
正如前面所言,面對這些焦慮,目前的知識付費產品要麼推出興趣類內容,幫助你轉移注意力、忘記現實的痛苦;
要麼幫助你增加社交談資和逼格,重複確認自己的中產身份,以求片刻心安;
要麼承諾藥到病除,只要消費它就可以解決(誘惑),反之如果錯過則不得了(威脅)。
很遺憾,這些都是收割中產的套路,也不遺憾,我們從來都生活在套路之中。
知識付費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僅僅成為內容消費的眾多品類之一,還是取代整個圖書市場今天的地位,是向在線教育和諮詢入侵,還是成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社交標配?未來兩年自有分曉,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張俊,上海帥醒創始人,專註tmt領域產品開發和商業分析,事件營銷操盤,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個人微信biohazard2010,加請註明來意。
看很多回答都是站得很高,用一大堆道理來答
作為一個在知識付費裡面消費頗多的用戶,鄙人試著以腳踏實地的角度來回答一下。
~
回答之前,我先簡單貼一下我的購物列表,知識付費的東西我主要就在使用兩個,一是「得到」,一是「喜馬拉雅」,內容付費的還有一個app我用的是「多看」,不過鑒於多看是一個看電子書的app,不應該歸類於知識付費的範疇,這裡就不列舉了
~
簡單根據圖片一個一個來說一下
得到營收的第一個大塊是「訂閱」
請了一些應該還是挺有名氣的人來作為長期嘉賓,然後按照每周3+左右的產出來進行內容生產。
這裡面,有一些講的很散,天南地北;有一些則講的有一個總的綱要
另外,每一個訂閱持續時間大概是一年,收費199,沒有任何折扣
(1)吳軍(原谷歌、騰訊、微軟工程師,現在應該算是個投資人和作家吧):講的東西不是很固定,有時候會講旅遊、紅酒這樣子的生活品質的東西;有時候則會講大學,有時候則是講大公司里人事上的事情,有時候又會講美國制度,有時候講科技界的新東西。
因為特別散,你指望系統學到什麼怕是不現實,只能說開闊眼界吧
(2)李笑來(原新東方老師,現在應該是投資人):其實訂閱李笑來算是我一個失誤。我是看他訂閱人數最多才訂閱的。但是後來發現他講課的方法。。。我不是很喜歡,給人感覺像是洗腦一樣。而且他把自己調性擺的非常高,高到一個人生導師的地步去。實話說我個人不適應這樣子的風格,所以他的文章我基本上一個都沒看的
(3)萬維綱(以前羅輯思維的策劃人之一):萬維鋼在羅輯思維圈子外,我估計很多人應該不知道吧。我用得到之前也不知道這個人。他的訂閱主要是講書,一期或者幾期講一本書。可以理解為羅胖的文字版本。當然,講的沒有那麼細,一篇下來可能也就兩千來字。
因為他是講書,所以也比較散。有可能有時候是你感興趣的,有時候又不是。
(4)關係攻略:這個作者以前好像有微信公號「仕途」,當然我是完全不知道的。然後這個訂閱主要是面向人際關係處理的。只不過講的方式比較厚黑,基本上不是講真善美,多是從人的陰暗面來講,也就是出發點是「所有人都是帶著負面思想」,然後你要在這個前提下如何去處理某些問題。
這個怎麼說呢,社會社會。反正你可以做最壞的打算,但是不影響你得到最好的結局。
比起那些講的比較散的東西來說,其實這個針對性還會強一些。不過,也有很多用戶反映即便了解了規律,在現實社會裡也施展不出來對策。
(5)薛兆豐(北大教授):這個基本是純講課,講經濟學原理,然後結合一些社會現象分析一下。其實了解些經濟學原理倒也沒什麼不好。不過我訂閱了一些說經濟學的,裡面都說到一個事情「如果以後誰誰再遇到什麼事情,你就可以用經濟學原理去跟他們解釋了」,我覺得這個就是扯淡了。
有些事情,我知道了,不代表我就一定能說服別人,而且即便我真想跟別人侃經濟學,估計也沒幾個人有耐性聽完。而且其實經濟學裡,有挺多反常識的玩意兒,有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成抬杠了。
(6)李翔:李翔第一期做完之後,第二期變成免費音頻了,我也是醉。
這個就是把一些經濟新聞給你精簡一下,然後把一些名人說的話給寫成什麼警句名言之類。
怎麼說呢,一年訂閱下來,裡面的量差不多也能攢成大概三本書的樣子。不過你覺得三本書值不值199就是另一回事了
(7)羅胖:這個一直都是免費的。前4期就和其他平台的差不多,比如優酷或者喜馬拉雅上面的。時間長度接近1小時。
然後從最新版本開始,羅胖直接取消了外面的所有版本,只在得到做,變成了短的,我記得是每天一次還是每周幾次來著,一次接近10分鐘。
當初開始做新版的時候,網上一片罵聲。得到也是出了個非常官方的稿子,說是什麼「落葉歸根,得到才是自己溫暖的家」啥啥的。
不過說到底,那些曾經免費用戶,一題付費就翻臉的,在羅胖眼裡基本上也一文不值的。
得到各種斂財的行為很直接,除了電子類的知識產品之外,得到商城裡賣的很貴的東西也挺多的,好幾千的禮品,還有好幾萬的課程。
反正他們想法也簡單:有錢,你買,你就是大爺;沒錢,不買,你就是個屁,老子賺不到你錢,也不用給你好臉子。
然後是得到曾經重頭,如今地位比較尷尬的「縮水書」
簡單來說,這就好比我們中學閱讀理解里的「歸納中心思想」
就是把一個完整的書,給縮成大概幾千字的一個歸納本。然後你給個辛苦費啥的。這種書一般從0.99到4.99一本。
不過有個問題在於有些寫的實在是太籠統了,連原書裡面重要的東西也一句不提。
有些歸納本我看完之後,都沒搞明白原書到底寫了啥。
這個是得到除了訂閱之外,另一個主推的項目「聽書」
我是得到早期的用戶,也算是親眼見證了這玩意兒的變化
最早的時候,就只賣單本,一本大概是18~30分鐘長度,售價基本上都是4.99
之後加入了包月,任何自然月都是30元。買完之後,整個月全都永久給你
然後又開始試點年度VIP,一年365,然後隨便聽(但是性質好像是租書,而不是給你),然後還有些其他VIP特權
到了2017年9月,取消了包月,然後把包月改成了租月度會員,一個月從30變成了48,讓然加了點VIP特權。
不過月會員和包月不太一樣。以前的包月,30隻能聽當月的;現在的月會,你可以在有效期裡面聽以往所有的
關於內容本身。和上面那個歸納本情況類似,有時候講的根本不足以把書里的東西都給你說完。
這東西,如果你要本著「我要認真看這本書」的態度,那聽書或者歸納本基本沒卵用,甚至連提綱都不如。
這東西,主要的用途更多是作為談資,比如你和別人聊天,說到了某一本書,你可以大概講一下這書是個啥。另一個作用則是一個甄別工具,讓你看看你能不能在十幾二十分鐘裡面對這個書有興趣,從而進一步學習
說來也巧,得到順便也賣電子書(甚至實體書)的,你把濃縮的看完了聽完了,如果有興趣繼續,你就接著買買買,是不是很人性化呢(滑稽)
上面這個是我在得到的一些開銷,我感覺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在得到有開銷了
我估計以後我可能也不會怎麼訂閱了
說完了得到,介紹喜馬拉雅會輕鬆一些。
喜馬拉雅我印象中不是知識付費最早進入的,比如聽書,我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得到比喜馬拉雅搞得早一些。
喜馬拉雅比起得到的好處,應該是平台乃至用戶數量更大。所以可能一些主播更傾向於去喜馬拉雅。
具體內容方面,我個人覺得喜馬拉雅裡面有些東西,也不怎麼值的
簡單來說,就是你聽完了,感覺毛線用都沒有。
就比如小學問這東西。
我一開始聽好好說話1,感覺挺厚道。
之後米果又出了好好2以及小學問
我也沒怎麼多想就搞來了。
但其實我覺得小學問搞得挺後悔的。
其實沒啥多大用,還和我一些其他的訂閱有所重複。
小學問裡面,講的東西比較飄忽。說白了就是些「豆知識」或者「冷知識」。
但是因為有時候講的太過於淺嘗輒止了,給人感覺就是有點似懂非懂。
你似乎覺得懂了些什麼,但是感覺他們好像又沒講清楚什麼。
然後突然一下,就切到下一個話題去了。
比如前腳還在講什麼是藝術,然後,一跳,又跑去講歷史云云。
但關鍵是,每個專題就只有5期(最早是10期,後來改為5期),每期8分鐘的樣子。
~
喜馬拉雅我還訂了兩個關於效率的,這個,怎麼說呢。
在日常的音頻里經常時不時透露出一種「我線下的課聽一下可是好幾萬成本,你看我線上給你講,你才花100多,是不是你賺了」這樣子的東西
但實際上,有時候他們說了半天東西,感覺好像又啥都沒說一樣。
說是要給你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法,但實際上似乎又是個微信里公眾號能翻出一大堆的東西。
標榜幹活,掛滿頭銜。但總覺得名不副實~
這其實挺尷尬的
樂嘉的也存在一些這樣的問題,不過我對樂嘉講課的內容還算感興趣,所以也不算特別抵觸了。
樂嘉開了兩個課,一個是純講性格的;一個主要是講男女的。
反正有自己的鑒別能力,覺得有用的就吸納,覺得存疑的也要保持自己的思考。
~
喜馬拉雅,給我感覺是比得到要厚道
得到基本上一毛不拔,給你個折扣都跟施捨你一樣
喜馬拉雅三天兩頭折扣讓你買,就跟去個菜市場一路下來每個商販都在吆喝一樣。
~
不過,說一下其他一些東西
(1)知識付費,其實很多人應該是帶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去的(包括我)。但是妄圖只用累積起來十幾個小時的東西,讓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自然是很不現實了
(2)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也都是老生常談的。這些知識付費,尤其是那種關於交往或者效率的,也總是反覆說。但是你聽了,嗯了,然後啥變化也沒有。那麼知識付費就只是純粹聽個熱鬧,甚至知識也不是知識,和你聽個相聲沒啥區別。
這其實就有點像有些人買了kindle,然後覺得自己就能養成讀書習慣了
如果買了個知識付費,然後就覺得自己煥然一新了。這肯定也不現實
我也不是說這東西對誰都沒用。
有心人,哪怕是從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里,也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學習其實是一種習慣,而不是用一種外在形式就可以改變的。
不想學的,你就是把學習搞得跟看動畫片一樣容易,他一樣也學不進去。
(3)關於知識付費是不是值得
簡單來說就是能不能學有所獲。
我個人的感覺是,現如今的知識付費。
其實吧,不如你自己找幾本評價不錯的書,然後認認真真看一看,來的實際。
知識付費,尤其是音頻。有時候你完全是被別人帶著走。走了一圈沒有自己的思考,然後發現啥也沒學到。
但是看書,你可以慢下來,不懂的地方多看,這個比音頻還是方便得多,音頻主講人都是要保持一個講話節奏,但是你看書,卻可以按你自己的節奏進行。
而關於文字類的知識付費。
其實我覺得是有類似的替代品的。
哪怕你別用盜版,你在一些公眾號以及一些網站,也都是能找個八九不離十的。
互聯網裡面,最近我經常看到一個詞叫「人口紅利」,知識付費其實也是借了這個東風。
因為它並不需要所有人都認可,都付費。但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夠掏錢,就足夠了。
而這部分人掏錢,又有多少人真的是奔著學習而去的呢?
說句題外話,既然我定了這麼多玩意兒
本著不浪費錢的原則,未來肯定還是會一點一點都消化完的。
退一步來說,我覺得錢投在知識付費上,再怎麼的也比拿去氪金玩遊戲來得有意義,不是么
一句話看法:這波知識付費,就像所有產業的蠻荒階段一樣,都是基於用戶的不成熟和市場規則的不健全來進行的投機行為。
用戶的不成熟
當很多知識都冠以N小時成為XX專家時,就像很多人討論為什麼0演技小鮮肉當道一樣,那是因為這樣的東西有市場,再進一步說是因為用戶的不成熟,急於求成和捷徑思維的左右,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時間、汗水等)來迅速成為專家,5年或者10年後自然會明白這種所謂捷徑的可笑和自己懶惰的可恥。
市場規則的不健全
什麼樣的知識是值得付費的?知識如何定價?如何付費?如何售後?
現行的所謂的按年訂閱的預付費0售後的模式是市場規則不健全、提供方對於產品不自信的體現,當下這種模式(1個人1年299/1024/XXX)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作為提供方如何有持續的動力來改善質量(不要假設提供方的能動性),1年後基於各種原因(整體印象、購買認同、抽成平台的操作等)我們大致給一個較高的整體印象(不排除有若干期不錯的內容)評分,這些大致都是賣方的邏輯,也是所謂套餐的邏輯,殊不知我們已經有多麼反感這種全家桶,可他們還在走著這些老套路。
一些建議
當下是所謂知識經濟的蠻荒時代,用戶的浮躁和不理性、市場規則的不健全,能看到這裡的用戶我建議:
- 有1000每年的會費不妨購買10本左右的相關論著,去除捷徑思維,自行鑽研學習
- 凡是全家桶大套餐堅決不入坑,某些評價高的單次付費知識產品可以擇優購買,直播除了球賽、焦點事件完全沒有必要當小白鼠,事後根據評價來擇優購買更合適(例如知乎live,有什麼必要蹲守直播,所謂的情懷?)
- 問問自己究竟是買的知識還是安慰劑,或者是網紅(泛指各個領域曾經干過正事、現在不幹正事的所謂紅人)的腦殘情懷,當你看了雞血文後升騰出持續2個小時的動力而不能入睡的晚上,網紅正在高興地看著那你數年都掙不到的數字而嘲笑著某些XX。
蠻荒階段是每個產業的必經過程,某些產業是資方的博弈(例如千團大戰、共享經濟等)受益的是用戶,而此階段的知識變現則是對用戶的利益的可能損害,所以希望各位知識青年且行且思考。
門外人,不太懂。但我覺得知識一直在付費獲取。千年前是竹簡,百年前是書籍,十年前是報紙,現在是網路。有價值的知識從來沒有免費過,不停變得只是載體而已。
先來看看「知識付費課程」營銷的幾個套路,看看你有沒有被套牢的:
1、告訴你「能花錢解決的事情,千萬不要花時間,你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牛人幾年甚至十幾年積累的方法和經驗,不要吝嗇錢。」
2、告訴你「進入一個行業需要有人帶,牛人的課程能夠幫你做到,如果你自己摸索,不知道要摸索到什麼時候,去學牛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你能夠更快速地獲得成功,連幾百塊的課程費都不願付,活該一輩子迷茫。」(這招夠毒的,很多人一看到這開始繳械投降了。)
3、寫一篇軟文,用上吸睛的標題,然後就是作者從月薪2000到年薪幾百萬的逆襲史,關鍵是這個逆襲史時間並不長,把一部分作者總結出來的經驗放上來,然後文章的最後肯定是二維碼+支付鏈接。
當然營銷的套路多種多樣,有借用名人的名聲開課的,這裡不贅述。
所有的這些套路都指向一個人性的弱點:急於求成。
如果你不幸正好處在某種焦慮、急於求成的時期,看到這些所謂的「金玉良言」,很遺憾,你中招了。中招了不要緊,吸取教訓就是,關鍵是,不要反覆地掉進同一個坑裡面。
1、
答主本人曾經付費過好幾個網路課程,從一開始的淘寶客課程培訓到最近一次寫作課程,前前後後可能也就花費掉兩三千塊錢。說實話,這錢在有些瘋狂付費的人看來,不算什麼,微信公眾號「小鹿快跑」的作者曾經在半年內花了幾千塊錢購買付費課程,結果,
「我除了白髮多了幾根、皺紋多了几絲、眼袋多了幾兩外,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生活品質沒有提升,工作沒有加薪,旅遊夢想沒有實現……」
這是作者的原話。
我想這是很多知識付費用戶共同的心境。錢花了,關鍵是時間也花了,收到的效果卻非常有限。
說回答主,我自己,我的每一次付費,在我後來回想起來,都印證了一件事:我對於我要學習的那個東西太過急於求成。說得更通俗一點:急躁、焦慮。
是的,付費課程是這個時代急躁、焦慮的產物,比起十年前人們瘋狂地去追捧余世維、陳安之不同,這一波的網路知識付費有過之而無不及。余世維、陳安之最起碼練了一身演講和口才的技藝,而我們所見的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層出不窮。
2、
我花過最高價的一門課程,是《何瑫寫作訓練營第二期》,付費課程是799,我當時碰上了打折,花了700。這門課程在我所接觸到的課程裡面,算是收費比較高的,其他的付費課程大多也就是200-400的區間。能夠上到799的檔次,應該不會太差。
更何況是GQ主筆何瑫的課程,自然充滿期待。只是,期待很快變成失望。
整個課程主講人講的東西幾乎想讓我睡覺,我在大學聽老師講課都很少有這種現象。但是付費了,還是硬著頭皮去聽,一節課十幾分鐘,我試圖從這有限的時間當中尋找我能夠汲取的知識點,但是非常可惜,一周六節課聽下來,我的筆記還沒有一頁word文檔。
課程營銷的時候是面向所有寫作者,但是主講人卻一直在講他如何寫故事型特稿。好吧,那我聽聽故事型特稿總有收穫吧,整一個聽下來,感覺好像在跟一個完全不懂碼字的人(我不敢稱為寫作)在講怎樣認識寫作。
後來我們在組建的群裡面,陸陸續續有人聽了反饋到確實受不了,感覺被課程營銷騙了,覺得名不符實,課程的價值低於預期等等。但是課程平台非但沒有進行危機公關處理,還責怪我們沒有認真做作業,沒有反饋。
我們當中有一個提出課程退費,但是這件事後來在主講人出來說改課程之後,也不了了之。後來,我還在一個專門給寫作者提供寫作渠道的公眾號上面看到,某某寫作課799的那個課程,千萬不要買,我想,被坑的,不止我們這一期的學員。
3、
我並不是說所有的付費課程都是這樣,至少在我付費過的課程裡面,有一兩個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即便這樣,我也打算停止我的知識付費。
有人可能會說我,這麼吝嗇活該賺不到錢。
我不想反駁,但是我知道另外一個即便是很好的課程也幫不到我的事實:
就是適合牛人的方法,未必就一定適合我。
我相信有真正的牛人,而且他們的方法也特別牛,但有些東西我就是學不來。我始終相信,我和牛人之間,絕對差的不止是一套學習方法那麼簡單。
為什麼那個自稱從月薪3000到年薪幾百萬的人,他在課程中不談他所受到的教育,不談他周圍有什麼資源,不談他有過什麼機遇,為什麼不談?
親,談了這些就等於告訴你,丫的我的成功方法無法複製。只有把這些剝離開來,單純談方法,談死磕,談努力,才能吸引你,因為這些是你能夠做到的。但是你做到了,就等於可以跟他一樣了嗎?
我絕對相信有好的課程,理所應當付費,只是這樣的人,這樣的課程本來在市場上就鳳毛麟角,但我們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付費課程。
4、
最後我想談下,付費課程有付費課程的好處,但是不應該被神化。聽個付費課程,了解多一點知識,多一點信息,多一點方法,無可厚非。把它當做學習的助推劑,而不是你的救命稻草,更不是你通往成功的武功秘籍。
我為我的焦慮付出了代價,直到我發現一件事:
如果你聽課程是為了去應付某一次考試的,我建議你去聽,去付費,因為那個確實需要方法,而且還要快;
如果你付費課程是為了長期修鍊和學習一門課程,那我勸你最好還是再考慮一下,那些告訴你快速修鍊某項技能的課程,要麼就是自己在忽悠,要麼就是教你去忽悠,忽悠的結局,想想你的用戶吧,他們可是付了錢、帶著期待的,你能夠賺到的也只是曇花一現,世界是圓的,你的名聲會跟著你一輩子。
最後一句,出來混,始終都是要還的。
無論是從信息內容優化,還是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來看,「內容付費」都是一個有力的抓手,並且也一定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可以看到,2016年下旬以來,借力於知識付費平台的成熟、付費方式的便利,知識付費的產品形態不斷演進,「內容付費」的使用門檻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人企圖搭上這趟快車,但,當技術工具成為「基礎設施」,「內容為王」的價值也必然日益凸顯,因此,對於內容輸出者來說,除了選擇好知識付費產品之外,做好精品內容也是至關重要。
說到精品內容,我們不得不提音頻,內容付費成為可能,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音頻的便捷、高效,它的製作成本低,傳播速度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見縫插針,覆蓋我們的碎片化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諸多付費平台,喜馬拉雅卻成為了佼佼者的原因。
當然,除了音頻之外,圖文、語音、視頻、直播等付費形式也是當下的熱點知識形式,針對不同的知識形式,也是衍生出了不少不同類別的付費知識平台類型,我粗略地分了一下類——
(1)付費專欄:喜馬拉雅FM,得到,豆瓣時間,簡書
(2)直播互動:知乎Live,荔枝微課堂,一直播
(3)付費問答:分答,微博付費問答
(4)線下約見:混沌研習社,在行
(5)第三方支持:短書,小鵝通
平台型產品(前4類)旨在提供專業生產(PGC)或用戶生產(UGC)的內容供消費者購買。其中PGC以得到、喜馬拉雅為典型代表,平台參與內容策劃、製作和把關。
用戶生產內容(UGC)則以分答、簡書等平台為典型代表,普通用戶也能夠以自身掌握的知識實現變現。平台型產品本身就坐擁大量用戶,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雙刃劍,作為流量入口,它一方面為內容輸入者提供了用戶,另一方面也為你的用戶提供了大量類似的服務內容,從而一定程度上和商家/自媒體產生了競爭的關係,用戶可能最終屬於平台,對商家/自媒體失去黏性和依賴。
另外某些平台接近50%的分成比例可能會對一些中小商家造成打擊。
工具型產品(第5類:第三方支持)即基於微信平台的SaaS型工具產品,代表性的就有短書、小鵝通,類似於之前的微店工具平台(有贊商城)可為內容平台或有變現需求的自媒體人提供技術支持。
這類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為內容付費的變現方式,除知識形態多樣(圖文音頻專欄+語音Live直播+視頻直播講解)外,還可進行用戶管理、付費轉化、社群運營等。
對於內容輸出者來說,創建一個完全歸屬自己的「知識小店」 ,在這個店裡面,一切內容都是圍繞作者打造的,從根本上杜絕了潛在的利益衝突問題。對於付費用戶來說,其使用模式類似小程序:只需掃一掃(無需下載App或關注公眾號),即可完成訂閱、收聽、購買等一系列操作,更輕量化。關於費用的話,遠低於平台型產品,對於內容創業者,不失為一個理想選擇。
以上是我對知識付費現象以及今後發展方向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經濟學中的交易。如果有一個問題自己思考解決不了,或者要很大的代價,那麼你與人交換一下,別人也得利,你也得利,就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分工交換。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就是這樣的做的。比如看醫生,找律師均如此。與原來不同的是,互聯網上擴大了交易的範圍,使這種交易更便利了,交易成本下降了,因此付費就多了
《知識付費給我帶來了什麼?》
#螞蟻私塾優秀筆記# 小飛豬 2017/05/山東班
眾所周知,2016年是知識付費元年,從2016年年底開始,我就在知識付費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我的知識付費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英語學習,一是個人成長。在英語學習方面,我前前後後一共報了7門付費課程,現在覺得效果不錯,還在使用的有4門。分別是英語流利說這個APP,惡魔奶爸的兩門線上課程,淘寶上報名了一個英語私教班,還有一個每日英語聽力的終身付費版。這些以前我都寫過專門的文章介紹過,如果有小夥伴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給我留言,我會詳細解釋,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在個人成長方面,我前前後後也報了不下數十門課程,有些課程自從交費後就根本沒有被我打開過,這些當然是屬於錯誤的嘗試,但是如果沒有嘗試過,顯然我也不可能發現那些對我成長有益的課程。在這方面,我試過寫作課、公眾號運營課、個人認知類課,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幫助個人成長,提升自我認知水平的螞蟻私塾。之前我的好朋友就很疑惑的問我,她說:你天天花錢學習,搞得自己這麼累,又沒有錢可賺,反而還花了很多錢,你這是圖什麼呢?一時間,我真的無言以對,因為,確實,從2016年底到現在,我在知識付費上確實花了不少錢,目前來說,沒有一分錢的產出。但是,在學習這些付費課程的時候,我的英語水平是確實提高了的。由於英語水平的提高,我在聯通營業廳幫助了一對外國人夫婦辦理業務,跟他們成了好朋友。另外由於英語水平的提高,讓我在路上預見外國人再也不打怵了,可以很自然上去跟他們搭訕交談。這種能力的提高給我帶來的成就感也是沒法解釋的。再來說個人成長,儘管從去年4月份學習螞蟻私塾以來,我一直堅持學習課程和進行筆記輸出,不過對我的影響似乎也很難用語言形容。所以怎麼對她解釋這個問題,一直很讓我頭大,直到昨天我搭乘了一次計程車,在計程車上跟司機聊天才發現,原來螞蟻私塾對我的認知模式的改變真是潤物細無聲卻又翻天覆地的。在車上,司機老兄很自然的談論起高房價的問題,當我們討論到產生高房價的原因的時候,司機老兄歸咎為現行的體制和政府的限價措施不到位。他認為都是體制惹的禍,導致資源都被二代們掌控,二代們拿地之後就高價轉手,所以房價從源頭上就是很高的。對於高房價的這個問題,我原來也沒有什麼個人看法,就是盲目的相信別人的觀點,比如今天看到張三說:高房價是因為土地成本的問題,我覺得有道理;明天看到李四說:高房價是因為高稅負惹的禍,我也覺得有道理。可以說,以前的我對於很多問題,都沒有一套清晰的判斷標準,這就是蔡叔所說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底層邏輯。那麼在學習私塾學習了《經濟學通識》之後,當我再次聽到司機老兄的高論之後,我很輕鬆的就可以判斷出:這位老兄說的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價格永遠是由供需決定的,不以成本為轉移。哪怕現在政府不收一分錢的稅,免費把土地拿出來,建了100套房子,但是市場上有1000個人要買,那麼這些人之間會怎麼辦呢?還是會相互競爭,把價格抬高到其他900個人退出競爭為止。所以說,決定價格的並不是政府,而是具有需求的消費者。如果現在沒人買房子,那麼房價自然會降下來。正因為房價是由消費者推高的,所以政府出台的限價措施都是無效的。即使現在政府限制房價為1000元1平米。但是,由於出的起這個價格的消費者太多了,房子的數量又是有限的,那麼這件事情就從價格的競爭轉變為其他資源的競爭。比如人脈關係的競爭,比如你和市長的小舅子都想要買房,但房子只有一套,那麼最終獲得這套房子的人顯然不會是你。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們普通消費者其實是更為不利的,因為我們很難有一個XX長的親戚朋友。所以說,在市場經濟下,認錢不認人其實更為公平,只要我們有同樣的錢,我們就有資格參與同樣的競爭,誰也不能把我們趕走,哪怕你是市長的小舅子也不行。一旦我們明白了這點,我們就不會再把時間花費在各種抱怨上,畢竟有這個時間,努力想想怎麼賺錢才是正經事。但是問題是,儘管在知識付費上我收穫了很多,跟周圍朋友交流的感覺已經不一樣,對世界有了一套全新的認知體系,我的朋友依然可以反駁我:「那又怎樣呢?你的收入沒有增加,你的生活沒有變化,有什麼用呢?」對於這個問題,蔡叔在本周的書籍《終身成長》中給了我們解釋:「當你的智識開始增加的時候,你們一定會遇到這樣的過渡期,我遇到過,我相信所有你們現在看到的牛人都遇到過,因為財富如果先於智識而到來,是受不住的。」所以說,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認知水平在提升但是自己的現狀卻又沒有改善的時候,請一定要相信自己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不要灰心,不要懈怠,堅持走下去,我們一定會找到將這些知識變現的正確途徑。知識不是沒用,是你不會用,只要學了,就有用,與各位共勉!!!2016年可謂是知識付費類產品的春天,知識付費類產品獲得了大片關注度,市場上陸續推出喜馬拉雅,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等知識付費的產品。很多原創內容的輸出者也獲得產業紅利,實現了知識的變現。
馬化騰在朋友圈下的評論「正加快上線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 ,是否標示著2017年知識經濟會迎來騰飛,不得而知,但是知識經濟已然成為風口產業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1.當免費泛濫的時候,付費成為必然
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互聯網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起到了連接人與信息的作用。過去互聯網的商業邏輯是打出「免費」的口號,以此吸引大量用戶。在知識共享領域,更多的是網民主動進行知識互動和知識上傳,在這種免費場景的背後,知識變現成為一種難題,整個互聯網呈現低水平競爭的狀態,持續的價格戰讓整個互聯網生態墜入陷阱,併產生一種惡性循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產品不斷湧現,知識共享得到了空前升級與迭代。根據易觀的報道,在知識共享領域,經歷了靜態知識獲取1.0與動態知識更新2.0後,在知識冗餘與粉絲經濟的雙重作用下,進入付費問答與訂閱的知識共享3.0階段。 在信息冗餘與時間碎片化的背景下,分答的付費問答模式、 得到的付費訂閱模式以及喜馬拉雅平台上的付費收聽模式都為用戶提供了知識交換、 自由討論和提升知識儲備的嶄新渠道。 知識共享平台超越傳統的百科、 社區形態,呈現出多樣化與專業性共存的特徵。
我們簡單看看兩個風雲產品的數據。
首先我們看看喜馬拉雅。據12月3日喜馬拉雅FM公開表示,123知識節上喜馬拉雅平台當天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其中馬東領銜的《好好說話》以單日銷售額555萬元奪冠,喜馬拉雅App躍居AppStore暢銷排行榜Top5,到2016年10月為止喜馬拉雅FM用戶激活量突破3億,認證主播數量超過10萬,入駐媒體超過200家,市場佔有率則達到了70%。
再聊聊羅輯思維的產品。「得到」App自2016年5月上線以來,目前已經有超過560萬的註冊用戶,日均活躍用戶超過45萬人,其中接近200萬成為了消費內容產品的付費用戶。其拳頭產品付費訂閱專欄產品上線9個月以來,共售出144萬份。一年需付費199元收聽的《李翔商業內參》、《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老浦識字》、《雪楓音樂會》等一批精品內容單品銷售流水已達到千萬量級。
按照羅胖的觀點,隨著消費升級,一切商業競爭在於用戶時間的爭奪,用戶每天就24小時,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海洋,用戶願意花更少的時間看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付費成為了一種可能。
當然,羅胖的思維一直比較超前,那我們看看消費者是否願意去為知識買單。
根據企鵝智庫的調查,從消費者對於知識有償分享的態度來看,超過四成網友認為「是趨勢,有價值的內容本來就應該付費」,持消極態度和觀望態度的持平——有25.5%的網友並不看好,認為有忽悠和炒作成分,25.2%的網友表示知識作為產品不好定價。認為和自己無關的網友不到一成。
在免費泛濫的情況下,付費成為了必然,在共享經濟背景下,知識傳播的市場化似乎是一個必然趨勢。人們從免得獲得知識到願意為知識付費,這是意識上的轉變也是行為上的突破。但是再進一步思考一下,知識付費,真的有那麼遠大的前景么?
2.你口中的知識付費,只不過是一晌貪歡的嫖資罷了
目前的所謂知識付費,還是狹義上的知識付費,廣義上來說,自己買書看,上大學的課程都是知識付費的內容,而我們這次討論的知識付費,是狹義上的媒體們炒作的經濟時代的付費經濟。
而這部分付費的知識,顯然是二次加工過的碎片化知識。你在學這些知識的時候,看起來你充分利用了地鐵公交的時間,上廁所的時間,提高了時間利用率,但是實際上都沒有進行完全的轉化進你的大腦變成你的知識儲備,中間缺少了思考的過程。
上圖的學習金字塔大家應該不陌生,明確和大家說吧,各位所謂的抓緊上廁所和地鐵時間學習,其實就是被動學習中最low的那個,大腦的轉化率自然變低,更不要說別人二手轉化的知識到底是知識和糟粕了。
那些讓你感覺醍醐灌頂的金句,你又記下來了幾個?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結論,實際上你又用到了哪些?你敢不敢把上個禮拜聽過的內容再拿出來和大家複述一遍,禁得起大家的討論和質疑?
所以,你口中的知識付費,不過是一晌貪歡的嫖資罷了,浪的時候是爽到了,錢也交出去了,實際上你真的獲得幸福了么?就像吃油炸食品,吃的好爽也很飽,實際上對身體一點營養都沒有。所以,你在所謂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中,你過目就忘,卻聽得很爽,只是給你講課的人很牛逼,並不代表你聽到的信息已經被大腦吸收了。
你那麼懶,天天下班回家就知道刷劇刷綜藝,書一年都看不了幾本,你以為每天打開打開喜馬拉雅,得到APP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引領潮流了?是的,我們都渴望成功,渴望成為大咖,初心是好的,但是別被某些人利用了還在給他數錢。
知識付費的狂熱擁躉們,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段子:
如果你用小米手機,穿凡客T恤,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在家看耶魯大學公開課,知乎果殼關注無數,互聯網的一些事每日必讀,馬雲的創業史了如指掌,張小龍的貪嗔痴如數家珍。肉夾饃只吃西少爺,約朋友得去雕爺牛腩,喜歡Kindle勝過iPad。若上述條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應該還在每天乘地鐵。
3.思考,既然你說付費知識沒哈卵用,那為何如此火爆?
同樣是企鵝智庫的一項調查數據,作為一個自命清高的讀書人,我看的是心驚肉跳。
從消費者的付費內容偏好來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識和經驗」最被認可,有63.3%的人有意願付費。其次是職業與學業的發展建議,達到將近四成的付費意願。對比其他選項,這兩項屬於更具有「功利性」的知識,或者說更具「投資性」的知識——人們希望能夠在獲得後為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帶來更大收益。而這種知識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比較高,在「知識經濟」的市場上更為稀缺,獲取成本比較高。其他的內容,如興趣愛好、生活技巧、方案定製等基本上是非功利的知識。
因此,從上面數據看出,在這樣一個生活成本與日俱增,幸福指數越來越低的年代,大家對知識的心態是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浮躁。功利的邊緣必將存在商業模式,因此,新一代的知識付費模型興起。
你是職場小白,你對現狀不滿意,於是這就是需求啊,而且你是急著要滿足這個需求,你急著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因此,會有人告訴你,你知道你迷茫的原因是什麼麽?你知道為什麼同樣畢業5年,你和你同學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么?你知道你為什麼沒有成功,沒能趕上一個風口走上人生巔峰么?因為你讀的書不夠,你沒有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所以你認知沒有升級,沒有高儲備就沒有高認知,沒有高認知就沒有高格局,沒有高格局就沒有人生巔峰。
所以,你可以沒讀過很多書,只要你求知上進,我們就有辦法,而且有捷徑呦,你不喜歡看書,某老師每周給你拆一本書,你只要每年花199元每天只要花5毛錢就能購買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只要每天聽10分鐘,就能聽到專家對時事商業的解讀,只要你經過這些積累,你就能成為你理想世界裡的你。
所以,目前的所謂知識付費,本質上還是抓住了廣大白領階級的焦慮和浮躁心態,製造知識恐慌,提供追求知識的自我滿足感,積極上進的成就麻痹感以及知識青年的社會認同感,讓你覺得你掌握了知識,實際上只是一種幻覺,而真正實際的知識和技能,也許僅僅是空中樓閣。
乍一聽起來,怎麼像多年前的陳安之們?是的,相同的套路,不一樣的包裝罷了,反正總有人交智商稅。
4.面對知識付費,我們該怎麼辦?
狄更斯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同樣是知識付費,就看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去面對了。我從來不排斥運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但是學習是要帶腦子學習的,千萬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你可以訂閱得到專欄,你可以付費喜馬拉雅上的節目,你可以天天在知乎live一逛就是一天,但是在接受這些新知識之前,能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先去進行預先的學習,帶著問題和思考去聽別人的課,聽完一遍後,把自己感興趣的或者迷惑的地方記錄下來,百度一下,去深度思考這樣問題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有機會可以拿到社群里和大家一起討論,千萬不要認為大V說的是啥就是啥。
我也訂閱了得到APP上不少的欄目,每天地鐵上我都會去聽,李翔每天分享的商業新聞和思考,我會把我感興趣的記錄下來,然後利用閑暇之餘去搜集相關的材料,也會去知乎上搜尋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和看法,在我腦中會進行重新加工和思考,很多問題我就會得出和李翔不同視角下的看法。
上文中,我提到了一點,沒有高儲備就沒有高認知,沒有高認知就沒有高格局,能和牛人進行對話,能充分理解這些大咖深層次的想法,你一定要系統化的高量知識儲備,這是我多年接觸牛人最有心得的體會,如果有一天,有個大咖坐在你面前和你喝咖啡聊天,你能進行高質量的聊天么?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大家還是多抽點時間看看書,書是比較系統的記錄作者的想法和觀點,讀完一本書後的深度思考,就會決定你知識儲備的高和低。羅胖,樊登這些人有些推薦的書還是挺經典,挺不錯的。
知識經濟時代,我更害怕的是,如果大家都這麼浮躁的去聽牛人加工的二手知識,那麼如果這些牛人全部離開了這個世界以後,誰來負責將經典傳承呢?如果我們給後輩講述的是再次加工的三手知識,四手知識,那未來是多麼的可怕。
知識付費這種商業模式,其價值來源於兩種需求,一種是用戶自我提升的需求,即想要獲得專業的知識和經驗見解;一種是節省時間及成本的需求,即獲得經過專業篩選和提煉的內容。
第一種需求,與經濟大環境下行有關,新一代的中產階級充滿焦慮感,生怕被掉隊的一種情緒。所以,基於第一種需求,得到推出了專欄聽書,分答有了小講,豆瓣的時間、喜馬拉雅的課程等等。ps:當然,這一波風口也是站在了移動支付的肩膀上才有了吹了起來的可能。
第二種需求,我舉個李嘉誠先生的栗子來解釋。我們都知道,李先生每天需要關注到全球的重要新聞,而他時間又很寶貴,不希望被一些無關緊要的八卦新聞影響。所以,就專門僱傭了秘書每天為他精選新聞。就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華爾街見聞推出了主編精選,股市研報等產品。ps:我認為這一類需求的用戶應該是比第一種更為高端的。
然而,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需求,實際上,網上都有免費的。比如你關注某位知乎大V的免費專欄也能獲得他的知識和經驗見解,而且質量可能也不輸給你去訂閱得到的某些專欄。再比如你關注知乎日報,上邊的內容也很精選啊。
那麼,為什麼有一些讀者就是願意去付費?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最後得出的答案是:忽悠!對,忽悠!
忽悠的意思,我不是說這個行業沒有價值,而是想說我們的用戶現階段還不成熟。而許多平台在「忽悠」用戶付費這件事上,已經走得很遠,或者說他們很懂用戶,知道怎麼忽悠他們付費。
舉個例子。
我們知道,用戶願意付費訂閱一個內容,是基於其對內容背後的人及其過去所創作作品的認可,並且信任其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高質量內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刺激用戶產生付費訂閱行為的核心就在於:1解決用戶對創作者的認知及態度的問題,2解決用戶對內容的興趣及需求問題。
而這兩個問題,平台們就都找到了很好的解決方案。第一個問題,通過藉助創作者的過往的經歷、作品,或者名人、平台來進行背書,換取讀者信任。如keso的開氪就找了雷軍來為他背書,話說雷軍都認可的人總不會錯的。第二個問題,即要突出內容主題與目標讀者的相關利益。即要讓讀者清晰地知道,這條內容是否適合我以及我能獲得什麼(預期收益)。如得到的專欄介紹,除了專欄本身主題內容和目錄,還必定有適合的對象與訂閱後能收穫什麼。而收穫常常是被平台誇大的,像什麼7天學會XXX,30天搞定XXX等。
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內容,實際上是不值得用戶為之付費的。只是平台利用了用戶的不成熟和焦慮感,再加上一些促銷活動,成功刺激了一些用戶的衝動付費。ps:但這事沒有長久。內容無法滿足用戶預期,後續打開率和續費率肯定要降下來。
當然好的內容肯定是有價值的,也值得我們為之付費。問題是,有乾貨的人太少,願意認真寫乾貨的人更少。像papi醬、羅永浩這類人,比起做知識付費,他們實際上有更好的選擇,而且比做知識付費價值要更大。不然,他們也不會停更自己的社區專欄了,干回自己的主業了。
留下的,很多都是想要蹭風口撈一筆的「大V」。然後,這個行業就成現在這樣。各種平台、各種分銷推廣員,朋友圈各種「這個世界在懲罰不學習的人」「教育是最好的投資」「零基礎入門速成」等雞湯文,讓你購買各種學習課程。實際上,都沒什麼卵用。
記得我以前老大說過一句話:原創是辛苦的,成本又高。能借鑒就借鑒(chaoxi),別搞得自己太辛苦。
嗯,感覺現在行業就都這個心態。
知識付費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載體在隨著時間和時代的變化不斷改變,瓶子變了,酒卻沒有變。
個人認為越是大V做的知識付費欄目越是要小心,因為那些所謂的大V都已經出名了,顯然基本上都是善於炒作營銷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想像他們會用心做好一檔知識欄目。每一個行業的一門知識都需要沉下心來打磨鑽研。一些新東方的老師,講英語可能還不錯,卻忽然變得什麼都懂,什麼都要講,真不知道誰給的他們勇氣和自信。
作為普通消費者選擇知識,我覺得還是需要仔細考量傳播者在行業的積累和沉澱,不至於被廣告營銷所忽悠。
「聽過很多道理,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知識付費如果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心靈滿足上,而確確實實讓一個人的心智、能力、想法得到提高。這就解決了當前最大的瓶頸。
當然在人的惰性下,很多人不願意再花費時間來磨鍊實踐自己的所學,這就不管了,現在的模式已經讓他們得到心靈滿足了。
反正我不管,我要學到真知識簡答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覺得知識付費是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支付手段,第二個是知識內容增量。這一波知識付費是乘上了支付手段的快車。支付手段現在越來越多種,並且藉助平台準備一份知識可以多次販賣。但是這波有一個很明顯的硬傷。就是付費知識的水平普遍較低。分答和喜馬拉雅我沒有買過,在邏輯思維買過199的,之前也是抱著好奇的心態試了試,但是聽過幾期之後感覺不值這個價,單就每份199快每天更新的話一天也就幾毛錢,但是我看一份訂閱就上了幾萬,也就是說每份可以賣一千多萬。另外我認為目前的付費的所謂的知識大多數都是態度以及看法,並沒有太多的類似課堂的乾貨。叢這一方面來講,我認為這一波知識付費的風潮如果不趕緊改進很快就會過去。知識水準不夠,硬推流量圈一筆錢。會造成現在以付費的人對知識付費有不好的認識。就我來說之後一陣時間是不會再考慮羅輯思維推或者其他付費平台的產品了。但是希望真的有學識的人能趕緊出來做這方面的東西。第一是因為知識是真的應該被付費。第二是我真的不想花錢聽現在的所謂的付費知識。
全媒派(微信公號ID:quanmeipai)近期推送一篇文章,梳理知識付費這一年的進展,看知識付費的前景何在。
從平台到自媒體,知識付費為什麼能夠持續吸引新的入局者?在這一賽道上,還有多少可供內容變現利用的有效空間?在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的2016年之後,2017年依舊風雲變幻,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回顧梳理今年知識付費的種種進展,以期與讀者一同描摹出這一領域日漸清晰的輪廓。
全景回顧
年度大事復盤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喜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等平台成為先行者。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四大玩家繼續領跑,同時新打法與新入局者也紛紛跟上。
入局者各具特色
年初,36氪付費專欄「開氪」正式上線,主打為互聯網人提供的大咖專欄,與平台調性一致,內容包括創投、互聯網及科技熱點、產品設計等,輔以每周劇透式內容摘錄「一周開氪精華」來吸引訂閱。
3月,豆瓣推出「豆瓣時間」系列付費產品,根據彼時豆瓣時間最初公布的數據,豆瓣時間上線5天銷售額過百萬,7天付費訂閱用戶過萬。全媒派往期也有文章提及,豆瓣時間首個系列為「醒來——北島和朋友們的詩歌課」,其後的是白先勇解讀紅樓夢系列、邪典電影圖文專欄等產品,以人文藝術知識為核心,具有鮮明的豆瓣特性。
年紀不小的「豆瓣叔叔」推文藝訪談,這一代小清新們買單嗎?
同時,自媒體大號新世相完成了向知識付費平台升級。10月,「新世相讀書會」推出,當時有極高熱度的話題即是「一小時營收破百萬」。
而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推出的中讀App,定位為「內容發布和付費知識閱讀的社交平台」。其內容包括「中讀小課」、名家開設的「中讀專欄」與書籍導讀「乾貨書」,既可以說是出版物嘗試在線訂閱,也體現了現有知識付費的課程、專欄等設置。
網易雲音樂在9月推出其自製知識付費產品《采銅?好書精讀》和《陳立客廳》,精品付費電台這次成為知識付費與數字音樂平台的結合點。
內容網站、社交平台、自媒體、老牌出版物、音樂應用……構成入局大潮的多重主體,各自特色鮮明。
老玩家新打法
至於去年湧現的較為典型的平台,他們今年同樣沒有閑著:社區社群化、產品收縮、內容擴充、擁抱資本……開始更加重視知識付費中的產品打造與平台運營。
5月,付費語音問答平台「分答」上線付費社區,先行項目是果殼和微博大V「科學家種太陽」所開設的「職場理性派」。分答在知識付費社群化運營這一方向邁出了創新的一步,形成以「問答+小講+社區」為主要構成的三角架構。
3月,《羅輯思維》全面改版,作品形式轉為8分鐘以內的音頻,由周播改為工作日日播,並且,所有內容只在得到App上線,對App用戶免費開放。羅振宇對此解釋說,要「做一個老老實實的產品」。
而經由音頻媒介優勢來搭載知識付費的平台開始擁抱資本。比如蜻蜓FM,在今年9月完成了新一輪10億人民幣的融資。
試水較早的知乎9月上線「私家課」,知乎Live、電子書之外,「私家課」是其知識付費體系的又一次形式擴充,邀請專業人士來開設課程。在現在的知乎App中,有專門的「市場」入口,集中呈現電子書、私家課等付費產品。
網紅掀波瀾
無論是新入局還是老玩家,都有一類典型因素與之相關,那就是已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紅大V。往期文章中解剖了大V的影響力來源,「一是同類信號的釋放,二是信息焦慮下的資源崇拜」。本身策略即包括圈層打造與焦慮滿足的知識付費,今年也請來網紅站台。
平台KOL爭奪進入白刃戰!能換鈔票的「大V影響力」是怎麼煉成的?
我們較為熟悉是papi醬、羅永浩入局又折戟的故事。得到5月的發布會上,羅永浩宣布推出《羅永浩乾貨日記》;分答付費社區上線後的7月,papi醬加入,任職「不設限青年研究所」首席洞察官。幾個月後,二者相繼停更。他們給出的原因相似:低估所需投入,時間不足,主業副業難以兼顧。
音頻應用平台聯合網紅推出新的內容產品。羅振宇出走之後,喜馬拉雅FM攜手馬東和《好好說話》原班人馬,推出付費音頻節目《小學問》。5月,蜻蜓FM發布高曉松主講的付費節目《矮大緊指北》,當時月售十萬份。
而在內容生產的角色之外,網紅也是話題熱度的絕佳來源。3月,王思聰靠著「熟能生巧」在微博問答中賺到一字千金,10月,羅振宇回應「羅振宇騙局」,黑羅胖似乎成了某種風向;開篇所提到的咪蒙課程所引發的關注度,和其退款條約所關聯的咪蒙自身的爭議性,不無關係。
趨勢觀察
從知識到知識付費的成熟期
認真說起來,無論是購買書籍還是接受教育,知識從來都不免費。知識付費代表著一種新的產品載體:在碎片化傳播、信息泛濫的場景之下,將知識價值包裝後再推出。
付費模式基本成型
根據上文提到過的幾類主體的嘗試,可看出目前知識付費的兩種主要模式:單次付費問答與長期訂閱制。起步較早的喜馬拉雅FM、得到,以及上文提到的豆瓣時間等,其中的專欄購買,都可歸為長期付費訂閱。
單次付費問答則以分答為代表,今年興起的微博問答亦同屬此類。知識專家或是知名人物,設置自己回答問題的費用,用戶向其提問並支付,其他用戶可以花少額費用「偷看」、「圍觀」。
知識內容產品化打造
「真理無窮」,從中摘取出來、再被打造成付費產品的知識,需要經歷一番圍繞付費方需求進行的形式改造。
如果說信息泛濫、注意力分散使得信息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知識付費則首先具有篩選優質內容的「良幣回歸」的邏輯。為了提升內容的專業性,知識付費平台選擇了PGC生產為主,學術或業界大牛為專業內容背書。比如豆瓣時間邀請到的白先勇、北島、戴錦華,都是人文領域大家;得到大咖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在雙十一前夕,訂閱用戶數也已突破20萬。
還有一類形式,適用於通勤路上或者睡前,為用戶提供簡易即食的信息滿足。比如《矮大緊指北》等付費音頻專欄,高曉松在其中「瞎扯」,古今中外奇聞異事、文藝圈人事、嘮嘮家常……伴隨場景加上微知識增量,不像瞻仰名家一樣需要屏息靜氣洗耳恭聽,「跳一跳夠得著」的知識獲取,同樣有其吸引力。
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曾經分享過他對「專業知識」的看法,一層是我們在學生階段接觸的數理化等基礎知識,第二層則是應用場景之下的知識。在脫離系統學習的階段之後,人們更多需要按需學習,即學即走。
當賽先生通達內容生產,我們找到專業主義新註解
針對用戶對知識更為迫切直接的應用性需求,不少知識付費產品的主題選擇職場進階、實際技能等方面,神似機場書店的成功學專欄,難說情懷或深度,勝在簡單有效。
平台運營,代言知識
知識付費產品的運營推廣,有平台內部的社群模式,以及產品推廣時的「代言」兩種已出現的思路。
知識付費平台可以提供知識生產者的聚合與管理,在完成投融資、或是完成從自媒體向平台的升級之後,平台會選擇和更多的知識生產者合作。以分答為代表的付費社群模式,則體現了提升用戶參與度的運營設計。社長即主講人負責提供主要內容與解答問題,入社訂閱者除了單向聽講,還有提問、助講兩種可選角色。
通過社群運營模式,得到希望解決付費前後用戶對內容預期不明朗的問題,且作為「助講」角色的用戶,可以降低KOL內容輸出的壓力,也能建立用戶與主講人之間的連接感,提升活躍率。
另一種是「代言思維」。長期訂閱模式試聽內容有限,問答更是無法預知答案質量,要想達到提升付費用戶購買慾的說服效果,依託學術大牛或是KOL自帶的頭部知識光環,是從上文提到的網紅聯合與專業背書中所能看出的趨勢。講解或是代表知識的人,和知識一樣具有值得付費的價值。
路在何方
問題與爭議
全媒派往期文章中,討論了「得到」的設計邏輯:「信息爆炸的年代,內容不再稀缺,但用戶的時間可貴,因此需要最專業的知識分享者,每天用最少的時間,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知識服務。」
充電5分鐘,能抵2小時?羅胖、馬東們的付費知識音頻可有真療效 | 全媒觀
知識付費最終要實現的是有效連接人、商業與知識,但目前來看,還存在這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用戶體驗仍待優化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新媒體用戶研究報告》,不願意為新媒體內容付費的用戶比例已從2014年的69.7%減少到50.6%。全媒派往期文章也曾提到,從用戶需求來講,知識付費瞄準了人們在「沒時間」與「自我提升」之間的搖擺與焦慮感,催生了為成長買單的購買行為。
年輕人深夜「充電」成常態,悄聲崛起的知識電台治癒的不止是焦慮
用戶付費意願增長,付費意識逐漸養成,這是知識付費的利好趨勢。但如果想要進一步鞏固並拓展用戶基礎,在直觀體驗層面還需提升。尤其長期訂閱模式,購買行為發生之後,由於大部分產品反饋機制尚未完善,用戶容易處於被動地位,難以調整或是評價。需要形成產品口碑的長效衡量機制,來解決付費方與產品提供平台所存在的、可能導致付費意願搖擺的信息不對稱。
同時,用戶復購率與活躍程度如何保持也是長期訂閱需要面對的問題,如同買回來即束之高閣的大部頭典籍一樣,用戶在訂閱之後的閱讀與學習頻率可能會降低。
不純粹的知識,買噱頭的付費
開篇咪蒙案例所引起的討論中,有一種聲音將其定義為「披著知識付費外衣的商業變現」,似乎知識一旦和錢產生關係,就會有動機不純的嫌疑。
首先是知識被產品化之後,會否變質。知識平台中為數眾多的付費產品,主題從人文、職場到生活,打包生產加之篩選機制不明,反而產生了另一種形態的信息冗餘。且不少讀者仍認為,知識產品仍未擺脫互聯網碎片學習的屬性,知識更多需要內化為一種思考能力,而非以數量積累取勝的信息輸入。
全媒派往期推送《【傳媒人世界】Day 5:你的follow更高級嗎?媒體人資訊消費習慣洞察》曾提到,對於付費產品,尤其是近幾年興起的互聯網知識付費內容產品,媒體人則是保持相對保守的態度,較少進行付費,且偏向為傳統媒體買單。「相比碎片化學習,我更習慣獲取系統化知識。」
而具體到付費音頻,碎片形式與知識傳播之間的悖論存在已久。從音頻這一媒介形式而言,傳達效率比起文字較弱,而通過音頻形式接受深度內容,對用戶的參與度提出了要求,這與碎片化、移動化的傳播場景很難兼容。但如果降低獲取門檻,適合消費的內容就需要在深度上有所折衷。
理念層面來講,知識付費所引起的擔憂,其實還是擔心「付費」的分量,超過了本來作為良好初衷的知識。
在不久前的2017年騰訊媒體+峰會上,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在演講中提到,「知識的生態鏈正在發生變化,一是知識的淺化和簡化,二是知識的超載與爆炸,三是專家的變遷與網路深知識,四是知識付費將成為一種信息篩選機制。」
這裡看得見未來!全球媒體大佬都在M+峰會上說了什麼,全媒派精華實錄
復盤一年的知識付費,很多之前尚未明朗的問題,在今年已有日漸清晰的趨勢,比如產品打造方面,形式擴展,思路成型。然而,許多懸而未決的疑問,仍須釐清。在互聯網傳播、音頻應用與移動支付等技術機制升級等條件下應運而生的知識付費,現在仍然需要面臨的信息碎片、知識爆炸等問題。更要注意的是,知識付費在拓展內容變現生態的同時,不應泛化或窄化了知識。
http://weixin.qq.com/r/rEzx6evEWbYmra_K9xm_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平台「全媒派」(ID:quanmeipai),獨家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我看到題注的問題——「現在那麼多的大V都急著變現,是否會透支自己?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未來有哪些機會可以挖掘?」更關注的是「知識付費從業者」,而不是用戶。
下面的回答普遍都是「作為用戶怎麼看、怎麼學習/提高自己」,那麼我就嘗試從「知識付費從業者」的角度作一點思考。
1.是否意味著未來經濟將從實體經濟轉向知識經濟?
答:不會。別看「知識付費」是新詞、新概念,好像很新鮮,其實自古以來,聽說書人說書要給錢,買書要給錢,請人做諮詢要給錢,線下教育還是需要給錢……
現在不過是移動互聯網普及而已。
衣食住行照樣不能缺啊。
2.現在那麼多的大V都急著變現,是否會透支自己?
答:也不見得是透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即便不做付費服務、不做變現,所謂的大V也是無法持續輸出知識的。
如果這些大V要持續做知識輸出(比如公眾號、專欄、回答等),知識的增長速度是遠遠低於輸出速度的,這是普遍適用的道理,霍金也不例外。
可能有人會說,我看那誰誰誰,還有誰誰誰,每天更新,怎麼就不能持續輸出了?
那麼請思考:他更新的是體系化的知識,還是信息(新聞、資料),還是觀點(評論、解決方案)?
知識無法持續更新輸出。但是信息和觀點可以。
好,回到問題:現在那麼多的大V都急著變現,是否會透支自己?
你有答案了嗎?
知識可能不是你自己獨有的,而且總有被掏空的時候。
課程總是有盡頭的。
3.我補充一下上一個問題。
不知道題主「透支」的意思是不是指「完全開發掉了自己粉絲中的付費能力而導致再也沒有粉絲」。
我以這個揣測出來的題目來回答。
答:我覺得題主多慮了。
嗯,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能說的,可以意會,太難言傳。或者是我表達能力還不行。
4.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答:這個問題有點大,不好回答,我的整個回答內容,就是我的看法的一部分。
或者也可以看看我的這篇文章:關於「知識付費」的幾點思考
5.未來有哪些機會可以挖掘?
答:做「電子出版」。
這是我自己提的一個概念,什麼意思呢?我嘗試講得詳細一些:
a.「得到」等裡面的「每天聽本書」模式
- 「每天聽本書」這種模式,本質是什麼呢?它是知識的再生產。
- 就像以前,人們把說書人的內容寫成小說、印刷發行——現在的人們把書里的內容讀給你聽。
b.所謂的「電子出版」
- 電子出版指的不僅僅是把紙質書變成電子書,而是可以變成語音,甚至是變成互聯網課程。
- 湛盧、中信等出版社,噹噹雲閱讀,以及新世相等自媒體,都有在做類似的嘗試。當然走在前面的還有得到、喜馬拉雅等。
c.看起來都是企業才能做的,個人能做什麼——「在線課程」
- 所謂的互聯網課程,其實大部分都是「電子出版」的概念。
- 它只是把知識拆開,做成「課程」的形式,但沒有傳統課程的靈魂。
- 它和線下教育(傳統課程)最主要的區別,不是「有沒有師生面對面」,而是「缺乏針對練習」。
- 傳統的教育注重練習、作業、實操,注重學習效果,而很多互聯網課程不管學習結果,只是把課程製作(出版)出來就好了。
所以未來的機會,個人可以做在線課程,企業可以做電子出版、
6.未來的機會補充——由知識星球變現得到的思考
a.知識星球玩得比較好的,大致有三類:一類是「新聞業」,一類是「諮詢業」,一類是價值觀一致的BBS或者「人脈群」。
- 廣告圈行業資料、策劃文件等,屬於信息、新聞類;
- 小馬宋、劉潤、股市、房產點評、八字點評,屬於觀點評論、諮詢類;
- 小道消息、生財有術分別是BBS、人脈群。
b.個人自媒體做知識付費,可以參考上一條的三類。
- 第一類需要有一手的信息、資料;
- 第二類需要能為他人做諮詢;
- 第三類需要有一群價值觀一致的粉絲,或者能搞好人際、會來事。
以上。答得好請多感謝、點贊、關注。有其它觀點歡迎討論。
像是36氪上的九連環所言:「羅輯思維看中了那些想武裝出互聯網思維卻沒能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個體和小企業家,新世相攏住的是一批在大城市裡忙碌,小城市裡孤獨的自定義文藝青年。」聽眾通過這些節目聚集,在這些節目中憧憬自我,也憧憬一種互相偎依的集體生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