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舉例說明人為什麼沒有理性直觀?
結尾新增了關於Intellectual intuition與Intuitive understanding的相關介紹
本答案默認題主說的是Intellectual intuition我們來看康德自己是怎麼說的:(Intuition) is called sensible because it is not original, i.e., one through which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 of intuition is itself given (and that, so far as we can have insight, can only pertain to the original being); rather it (sensible intui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 thus it is possible only insofar as the representational capacity of the subject is affected through that.
It is also not necessary for us to limit the kind of intuition in space and time to the sensibility of human beings; it may well be that all finite thinking beings must necessarily agree with human beings in this regard (though we cannot decide this), yet even given such universal validity this kind of intuition would not cease to be sensibility, for the very reason that it is derived (intuitus derivativus),not original (intuitills originanus), thus not intellectual intuition, which for the ground already adduced seems to pertain only to the original being, never to one that is dependent as regards both its existence and its intuition (which determines its existence in relation to given objects).
---B72,Critique of Pure Reason (Guyer-Wood)
同志們,區分(distinction)是個好東西啊,你看這段話不長,康德在這裡反覆強調了區分,為什麼要區分呢,因為人傻,人傻就要多區分,這樣才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混淆,防止理性到處造謠。
在感性論里,直觀的重要性被強調了一百遍,直觀為知識提供了材料,沒有直觀,知識的大廈連水泥漿都沒有,別說磚塊了。在感性論開篇的部分,康德明確地說:「This (intuition),however, takes place only insofar as the object is given to us」(B33)。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直觀很被動,對象必須是被給予的,換句話說,先有對象,後有直觀。對象又是什麼呢?是物自體,是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康德在《純批》里沒有特別說明的直觀都是這樣一種直觀,即感性直觀(sensible intuition),顧名思義,脫開了人的感性能力(capacity of sensibility),這個直觀就沒有了。再強調一次,感性直觀只能夠與被給予的對象發生關係!大概就是下圖說的那樣。(注意,在這裡被直觀到的,實際上只是現象,並不是物自體) 在感性論結束的時候,康德突然想起來了,好像忘記了什麼事情沒有說!這件事很重要,但是康德寫書就這樣,想起來就補一下,想不起來就在別的書里給你補一下。康德說:哦,我忘了講了,直觀的樣式可以有很多種,於是有了開頭引用的感性論結尾處的兩段話。康德解釋說,之所以這個直觀被稱為感性直觀,乃是因為這個直觀不是源初直觀。Original,拉丁文originanus是什麼意思呢?它的動詞是originate,originat是發生、發源的意思,詞根origo,origin,意思是,根源、起源。這樣的話,似乎這個區分就很明顯了,康德是說,可能有這樣一種直觀,它直接給出對象(物自體)本身!對於這種創造意義上的直觀,康德說:「我也不是謙虛,你還是另請高明吧。」注意這裡,在引文的第二段開頭,康德還說:在直觀這件事上呢,我也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有限存在者,都是垃圾。(雖然他還說了:這件事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必須要由__決定。)那麼,這種給出對象的源初直觀能力究竟被誰掌握呢?
康德很直接,那必須得是某種絕對者,某種源初存在者才能駕馭得了這種能力,說白了,就是神,如下圖:這張圖很好,它直接將我們所說的區分呈現給了我們,這幅圖的名字叫《創造亞當》,這個創造,雖然在圖上被具象為一種肢體活動,但實際上呢,根據康德,應當是一種直觀活動。上帝直觀了一個亞當,事就這樣成了。類似地,一切事物都是這樣,Duang一下就成了。
圖中的亞當,這個有限性的人顯得很脆弱,很無助,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能力很渣,神在造他的時候,出廠設置不是很高級,樣樣能力都打折。神很任性,就這樣把這個不完美的造物拋到了世界當中,讓這東西隨波逐流、沉淪於物。例子舉完了,再來複習一下理論知識:
Intuition:Original——Intellectual Intuition——God——creativeDerived——Sensible Intuition——Human——receptive
高下立判。
大概就是這樣,要是問我為什麼一定要這樣設定,那我只能說是世界的錯。補充!!!
居然忘了,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我們說,這種源初直觀屬於神,那麼是不是說,神是不是就非得直觀呢,如果哪一天,神不高興,想要做一番思考,這樣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的,神不能思考(神沒有腦子,只有有限性的渣渣才需要腦子)。思考意味著一種detour,一種迂迴,一種彎曲,神怎麼可能迂迴呢,神不需要迂迴,神打牌直接出炸,從來不需要過牌。在這個意義上,神永遠是直的,在此我深表遺憾,那些想在上帝那裡尋求告解和安慰的同志們,可以省省了,上帝是不會彎的。(不得不承認,這是平權事業上的一個重大挫折。)——————————————強行答一波更新線—————————————
(聲明:以下內容可靠性答主不作保證,請自行判斷)我們還是接著上文最後一段來吧。康德說,人類的知識,總是曲折(discursive)的,必定要經過某種中間環節,某種過渡(mediacy),但上文的討論中,直觀總是直接性的(immediate),在直觀中沒有這種曲折。但對於人類來說,這種直接性的看並不能夠單獨提供知識:Thoughts without content are empty, intuitions without concepts are blind.
---B75,Critique of Pure Reason (Guyer-Wood)
康德馬上引入了對知性(understanding)要素的考察。(具體討論與本題主旨無涉,請自行補完)
現在人類在認知上有了兩種能力,一種是感性,另一種是知性,分別對應直觀與概念。人類知識的曲折與反覆就在於這兩種能力和要素的綜合;與直觀能力的直接性相比,概念只能間接地與對象相關聯。在《純批》當中,康德詳盡地討論了知性能力以及其原則,但並沒有像討論intuition時那樣,區別出一個源初知性來。但在《判斷力批判》里,康德覺得有必要對此做一下補充,於是有了:But since intuition also belongs to cognition, and a faculty of a complete spontaneity of intuition would be a cognitive faculty distinct and completely independent from sensibility,and thus an understanding in the most general sense of the term, one can thus also conceive of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negatively, namely merely as not discursive).
---5:406,Critique of Power of Judgment (Guyer)
在這裡,康德又提及了那種源初直觀,並聲稱它具有a complete spontaneity(完全的能動性,spontaneity與receptivity相對)。
在純批中,康德說,spontaneity是屬於知性的,而且這種spontaneity自身也是有限的,因為知性必須在與感性的合作中、概念必須在與直觀的媾和中才能施展自身的能力。因而海德格爾在《康德書》中說,人類的這種有限性認知是receptive spontaneity和spontaneous receptivity這樣的糾結體。Intuition——Receptivity——ImmediacyUnderstanding——Spontaneity——Mediacy如果說存在一種能動的直觀的話,那麼,我們能不能設想一種直接的知性呢?康德說,想想又不會死,而且有某種必要性驅使著我們去設想這種知性,於是有了下面這個奇怪的搭配:Original Intuition—— Complete Spontaneity——CreationIntuitive Understanding——Immediacy——Creation
康德說這種直覺知性須在知性一詞最普遍的意義上來理解,那是什麼呢?知性除了是一種概念性的認知能力,什麼也不是。《純批》為人類的知性做了諸多限定,最核心的限定就在於它必須依賴於直觀。但一種直覺性的知性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這種知性通過概念認識對象,並且直接提供對象本身,這樣,就不需要一個被動性的直觀的參與了。康德為什麼要設想這樣一種能力呢?康德說:So,what is power of judgment? what is such an agreement? what are possibility and actuality? 這討論進行不下去了...所以,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實在是搞不定這些...接著康德又給出了知性的analytical universal、synthetically universal的區分,來說明上一個區分的好處都有啥...那麼,除了為什麼要設定這個能力之外,這兩種能力(源初直觀與直覺知性)是不是同一者呢?在什麼程度上它們是同一者?在什麼程度上又相區分?就我個人而言...這個區分太難了...我傾向於將這兩種能力看作同一能力的不同面向上的刻畫。當從直觀的角度去作區分時,不同樣式的直觀被描述;當從知性的角度去看時,則不同類型的知性被考慮。(瞎說的,不對請不要打臉)Nevertheless, in order for us to be able at least to conceive of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an agreement of the things of nature with the power of judgment (which we represent as contingent, hence as possible only through an end aimed at it), we must at the same time conceive of another understanding, in relation to which, and indeed prior to any end attributed to it, we can represent that agreement of natural laws with our power of judgment, which for our understanding is conceivable only through ends as the means of connection, as necessary.
---5:407,Critique of Power of Judgment (Guyer)
但是好歹我們還是能看出這兩種能力的某些共同之處:
1.直接性,沒有detour2.創造性,附送對象3.非人力所能及,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好了,就瞎扯到這裡,歡迎大神另開答案答疑解惑拯救斯民於水火...直接搜論文來看也是極好的...不說了,看康德去了沒有……怎麼舉例?(⊙_⊙?)
有的話才可以。
《邏輯學》整本書都是。首先貼一個Wikipedia
我們先來看看是怎麼說的:直觀是一個認識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在認識知識時不用證明,不用證據,也不用意識到的原因,同時也不需要理解這知識是如何獲得的。
我們知道,這些哲學名詞都是通過各個哲學家通過著作和論文來定義的,那麼每個人的定義很可能發生偏差。以題主的評論來看應該是有關康德的直觀定義,那麼以我的觀點上述定義還是很符合的(實則是答主沒找到《純批》里的定義)。那麼題主的問題在於感性直觀和智性直觀這兩方面。我們來看看康德先驗感性論開頭是怎麼說的
引自人民出版社(鄧曉芒先生譯)純粹理性批判
光線略暗(???????)
我們先來驗證一下感性直觀在我們的定義下的情況:當我們通過感受(視覺,聽覺,觸覺等等)認識事物的時候,比如桌子上擺著一本書(胡塞爾的例子),如視覺,你看到了這樣一個圖像,那麼這個圖像通過你的眼睛的一系列生物學原理傳到你的大腦,然後又通過一系列生物學方式讓你意識到你看到了這個圖像,那麼我們說這是你認識事物的能力。那麼你在看到這個圖像過程中是否需要上面四點呢?對於我來說,當我看到這個圖像,我並不需要證明這件事,因為我就是單純看到了圖像,而沒有經過其他過程,而這個過程是我自身通過一套完整的系統達到的,但是這個系統我不用去了解,也就是我不用去管那些生物學知識就可以意識到我只是單純看到了這個圖像,也就是說不需要任何證據,在我看到這個圖像的過程中也不需要意識到我看到圖像這件事,也不需要理解那些生物學成像知識。那麼我就說這個圖像是自在之物給予我的一個直觀。這可以套用到任何一種感覺。那麼我可以確定我的感性直觀,而無法說你的,但你可以自己判斷下這一段來確定你的感性直觀。我們繼續來看,康德說:藉助於感性,對象被給予我們,且只有感性才給我們提供出直觀;但這些直觀通過知性而被思維,而從知性產生出概念。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這個圖像後通過我們積累的經驗以及很多複雜的方式,我們可以馬上判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桌子和一本書,那麼這是知性的能力,我們提取了桌子和書的概念,這概念可以是桌子的材料,形狀,也可以是桌子的可能圖像,這是在你可以說出這是桌子時同時給予你的諸概念。而這概念對於每個人也都是不同的,有差異的。然後你也可以知道書在桌子上,那麼這時候你就提取出了「上」的概念。而這些都屬於知性的諸範疇。而題主所問即是這個知性的直觀,也就是我們可不可以略過感覺既感性直觀,而通過知性直接獲得事物的雜多,也就是是否可以直接知道那個桌子上有一本書而不用通過感受。首先我們說這個能力有沒有是只能你自己去判斷的,也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一個我之外的高人可以不用看,聽,聞,一系列的感覺而直接就意識到了我現在手邊有一本《純批》(細思極恐)。那麼我只可以說我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然後才可類比到人類去來給一個看似現階段很合理的解釋。那麼我可不可以有理智直觀(具體叫啥我也不清楚)呢?我的答案是沒有。也就是我意識到我沒有這個能力,但具體有沒有就不知道了(萬一哪天覺醒了呢)。也就是說,我在沒有獲得一些信息之前我根本說不出來感覺以外的東西,我不知道我家外面有沒有什麼東西,而我要知道這件事我就要出去看,或者打電話叫別人看,或者上網查資料做一個帶攝像頭的機器人,等等方式,而終歸是要通過感覺的。因此對於我自己而言,沒有感覺帶來的直觀,我就不能知道事物。而唯理論的反駁是:我們不用感受,我們就可以先天的意識到一些事物。諸如,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全體大於部分,等等。那麼我們知道,隨著我們經驗的不斷擴展,我們有了新的經驗,我們可以說歐式幾何里兩點間確實線段最短,但是其他情況就不是了,比如物理學的蟲洞理論就是一種反駁,也就是在高維情況下有比線段還短的路程。部分整體問題我們也有了新的思路,基於數學的無限理論我們也可以說,部分和整體有時也並不一定可以比較,像奇數和偶數都是無限的,它們的和整數也是無限的,而現代基數理論給出,它們的基數都是阿列夫0,通俗說就是無限的等級是一樣的。這並不是說這些學術成果是否一定正確,但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隨著我們經驗的豐富,我們對事物的概念也在不斷擴大,我們並不能直接意識到整體大於部分這樣的知識,而更合理的解釋是我們通過我們已有的經驗來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而隨著經驗的擴展,我們的知性還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結論。(我在此所說的是針對於唯理論者所說的知性直觀到一個命題,也就是暗含了這個命題為真)如果有知性的直觀,那麼它必然應該滿足直觀的定義,不用證明和證據,那麼我們如何反駁一個不用證明的東西呢?因此如果不是上述唯理論者所提出的命題暗含了命題為真這個含義,我們就很難反駁他們了。我們通過經驗的也就是非真理性的知識可以提出這樣一種論斷:由於我們的知識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更完善的解釋,那麼我們就意識到,大概沒有絕對性的知識,而只有相對的知識。如果你提出一個完全自明性的絕對性的知識,那麼我想這知識就可以說是絕對真理了。那麼我們看起來就一直不能確定任何事物,甚至前面這半句話也不能肯定了。這樣就只有經驗性的知識被給予了,那麼這種知性的直觀,也就是智性直觀就並不是一種人類的能力。
那麼實際上這也是相對的知識,批判的,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上述論斷我們也是不能下絕對定義的,而只能以一種批判的思維來統一這些概念。這也是康德所說的。至於黑格爾以及其他人的判斷,(ˊo????o???`)我還沒看呢,沒法評論啦,明年再說嘍!但是康德所說的很大程度上還是很合理的,以我目前的能力來判斷。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A Posteriori Analysis?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可否解決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問題?
※康德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如何用康德的觀點反駁恩格斯《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的話?
TAG:黑格爾Hegel | 康德ImmanuelKant | 西方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