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家族都有什麼故事,怎樣能快速的知道家族的遷徙路徑?
家族姓劉,家譜記載的第一代祖先叫「應三郎」,這是個很奇怪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劉應三,還是劉三郎,還是「劉應三郎」。又或許他叫劉應,小名「三郎」。
他出生於1338年,元朝至元四年。江西南昌府一個叫梓溪里的小村落。他家中應該兄弟姐妹眾多,從名字來看,他很有可能排行第三。
跟周圍的普通人一樣。長大後成親,對方是年紀大他2歲的陶氏。
按當時的風俗夫妻二人應該生了不只一個孩子,但如今我們只知道其中一個兒子在他19歲那年出生,叫德成。
30歲那年,元朝滅亡,蒙古人被趕出了這個國家。經過連年的戰亂,漢人重新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結束了長期以來「四等人」的屈辱,也許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
然而並沒有這麼簡單。
洪武八年,統治者下了一道命令,大規模從江西移民填充湖廣等地。
每個家庭都要分戶出來,但又不能全家人一起走,親戚要分開,不能有同鄉,這樣坐是為了防止暴動。沒人知道是按什麼方法挑選的。所能知道的是,36歲的他和妻子,帶著17歲的兒子,三個人告別所有的親人,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伴隨他們的只有漫天的塵土、官兵的呵斥,和無數跟他們一樣的陌生人。從此以後,終其一生,他們再也沒有踏上過故土一步。
他們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湖南中部某個陌生的村落,那裡經過連年的戰火和屠殺,如今十室九空,正需要人口墾殖。
在這篇蠻荒的土地上重新開始,移民的艱辛如今已無跡可尋。他跟妻子再也沒有生育。幸好兒子在新的土地上成了親,幾年後第三代出生,為這個遠在異鄉的小家庭帶來了一點歡樂。這個在新世界出生的小生命,後來成為了一名秀才。也許正因為這樣,多年之後家族有能力開始修族譜。
然而那個遠在江西南昌府、名叫「梓溪里」的地方,已經太遙遠,遙遠到沒人記得它到底具體在哪裡。離「洪武八年」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新一代的年輕人也沒人知道那裡的家族還有什麼人,重新聯繫已經是不可能。
那就這樣吧,我們重新開始,書寫一個新的家族。
這就是我家族譜里記載的先祖的故事。你看,它平平無奇,沒有波瀾壯闊、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是它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應三郎,像其他千千萬萬於歷史洪流中無法選擇的小人物一樣,被皇權隨意改寫著命運。然而對於如螻蟻一樣的百姓來說,又有什麼辦法呢?
除了儘力活下來,把這個故事記載、流傳下去,確實也沒有別的辦法。
我家家譜最早記載的祖先是元末天完政權的一個小官,在南昌附近,後來跟陳友諒混,死在鄱陽湖。
明朝建立後也沒出幾個有能耐的人,中小型地主,只能保證香火不斷,明末清初時還被一隻土匪洗劫過。
清朝中期家裡分了兩支,一支去了南京當官,一支繼續留在江西下面的九江修水買地,當了地主。
直到民國都沒斷聯繫,南京的後來因為家產的問題,又分了一部分去了上海做生意。
在江西的這一隻,因為1927年秋收起義在我們這裡爆發,我的爺爺的爺爺,太公爺就想去投靠上海的親戚,於是他帶著家裡的積蓄去了上海,等去完上海,做好先期準備,回來想接家裡人過去時,紅軍從井岡山上打回來了,修水成蘇區了。
他偷偷的溜回家裡,家裡人都沒什麼事,只是家裡田被分了,因為國民黨的封鎖,一大家子人跑也不方便,他就留在蘇區了。
之後上海傳來消息,一二八事變以後,沒辦法做了生意,都回南京了。
接下來,我太爺爺病了,太公爺就帶他去南昌看病(賄賂了國民黨看守),接下來爆發了第五次反圍剿,蔣介石直接來了南昌行營,他回不去了,到了1934年修水蘇區陷落,然後被國民黨屠城了。
蔣介石說:人要換種,石頭要過火。
全家上下十七口人,雞犬不留,全部被國民黨亂兵殺害,房子也被燒了。
接下來抗日戰爭,37年南京,只活了兩個人,他們最後也回到江西來了。
直到現在。從山東琅琊 遷來的王氏家族。慚愧 ,家譜還沒有仔細讀過。寧波鄞(yin)縣現叫鄞州記載為:山東→太原→姑蘇→寧波
下面一些人物:
戰國王翦東晉王羲之
唐朝王紹卿和他女兒恭僖皇后唐朝王元暐到現鄞州鄞江當縣令建它山堰,定居寧波繁衍子孫。有字輩的話可以查字輩追溯
我家也算奇特,自明朝晚期從江西,我先祖孤身一人來到安徽中部這個被丘陵環繞的小塊平地發展,連續生了好幾個兒子,鋪枝散葉,之後21代人世居於此,形成了六個張姓村落,並和周邊其他姓氏的村落有長期的通婚關係。
我家不是長房長孫,但有一次去長房那裡掃描了自明朝以來的全部的家譜,宣紙質地,動亂時期被長房爺爺妥善保存。根據家譜,我是第19代後裔,目前全族最小的一代是21代了。
祖上也無非就是此地地主,地方士紳,有過做縣令的而已,不過都是一族之人,說起來都是親戚,所以相對來說地主和農民的區別不算太大。舊時有祠堂,我爹小時候拆除了,土地改革時,一部分家族土地捐獻給了當地駐軍,至今當地仍然是軍隊駐地。
自從80年代恢復高考以後,我族大概也是氣運來了,一個小農村連續好幾年出了好幾個重點大學學生,一般大學學生若干,前者中就有我的父親,如今,這些飛出去的孩子在全國各地大城市落地生根,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回鄉祭祖。
其實我以前是很不感冒這些個陳穀子爛芝麻的往事,我爹倒是很熱衷的考據。不過現在我覺得建國以來我族命運的幾次變化還是很典型的,而封建時代我們這裡半封閉的自然經濟環境應該也會很有意思吧。
一件趣聞,我去年才知道,我本家堂哥的老婆,居然也是以前通婚一族的,其實他們理論上還差一輩呢。。話說我以後如果找不到對象,是不是可以去那邊相個親hhh我是蘭陵蕭氏,結合歷史與族譜,我比較清晰地知道自己家族遷徙的脈絡。
蕭姓,為黃帝後裔。黃帝子玄囂,玄囂子蟜極,蟜極子帝嚳,帝嚳子契。契後裔成湯建立商朝(河南省商丘市高辛鎮),周滅商之後,封紂王庶兄微子啟公爵,國號為宋,國都為商丘(河南省商丘市高辛鎮)。
公元前682年,宋國宗氏叔大心平南宮萬叛亂有功,封國於蕭。因其地多蕭茅(艾蕭、艾草),現安徽蕭縣城北面5公里的聖泉鄉歐村西北。
公元前597年,蕭國為楚國所滅。為了紀念故國,後人以蕭為姓,並開始了四處遷徙。
秦末我的家族就在沛縣了,現今是江蘇徐州沛縣。至於什麼時候遷過去的不知道,但應早於公元前257年,因為我一個祖先那年出生的,後來他推舉了一個帶頭大哥,那個帶頭大哥很生猛把秦國滅了,和項羽爭天下贏了,並把我祖先封為丞相,封爵為酇(cuó)侯,他叫蕭何。酇侯的都城現今為河南省永城市酇城鎮。
仔細研究了這個酇字,再聯想了想帶頭大哥的名字里的邦字……好像是帶頭大哥為我祖先點贊的意思……
再仔細看看地圖,商丘、蕭縣、沛縣、永城好像都在一個比例尺為20公里的地圖裡…
下一個遷徙的地點是山東臨沂的蘭陵縣蘭陵鎮,徐州東北方向150公里左右。蕭何孫蕭彪因被免官遷居蘭陵。雖然蕭彪四世孫蕭望之去了長安做官,但是大部分族人還是在蘭陵種田為生。西漢末年至西晉末年,大部分族人三百年多年時間裡都是在蘭陵。
公元311年後,也就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因為蘭陵蕭氏南遷人數很多,被安置在武進(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晉人民政府改武進為南蘭陵郡。那時候南北對峙嚴重,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南方又相對沒有開發,人口稀少。東晉軍隊兵員基本靠南遷的人來補充,組成的軍隊免不了都是各個南遷家族的人,這支軍隊叫北府兵…剛剛我說了,從蘭陵遷到武進的蕭氏族人非常多,其中有不少人蔘了軍。其中有一個軍隊里的先輩也拜了一個劉姓帶頭大哥…劉邦弟弟劉交的後裔…並把自己的族妹蕭文壽嫁給了失去妻子的帶頭大哥。這個帶頭大哥叫劉翹,劉裕的父親。劉裕代晉稱帝後,尊自己的繼母為皇太后。從此蕭氏就成了劉宋的外戚,在劉宋軍隊里混得更是順風順水,家族大部分成員遷到了都城近郊的秣陵縣(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確切的地址是秣陵縣同夏里三橋宅。
公元479年蕭氏家族一個猛人取劉宋而代之,國號為齊,我的祖先一支作為其家族遠房成為了皇室宗族。後來一個祖先蕭衍橫空出世把自己族人建立的齊朝推翻了,建立梁朝,搬家進了建康城裡的皇宮。
公元554年蕭衍孫蕭詧建立西梁,地方僅為江陵(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公元587年隋朝廢除西梁,大部分族人被遷移到了長安,因為蕭家有個姑娘嫁給了楊廣,是為隋朝蕭皇后,所以又成了外戚。楊廣他媽媽獨孤皇后又把自己娘家的侄女嫁給了楊廣的小舅子蕭瑀,李淵他媽媽是獨孤皇后親妹子,所以這一支在李唐的長安城裡也混得非常好…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的這首詩名字叫《贈蕭瑀》,事實上蕭瑀是他表姨夫…蕭瑀有一支後人因為黃巢起義長安城破,舉家遷徙到了江西婺源,指著長江改姓為江,後來這一支有個人成了三代領導核心……
公元587年遷到長安的族人是另一支的故事。我的祖先是隋朝蕭皇后和蕭瑀的八叔,西梁吳王蕭岑。本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原則,他投奔了南方的陳朝。是啊,萬一是陳朝滅了隋朝呢?他又回到了建康城裡,兩年後隋朝的軍隊就攻進了建康城。這一支族人又遷回了西梁故地的江陵(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公元900年左右,家族一位祖先為唐末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帳下謀事,馬殷後來建立了南楚,為五代十國之一,都城為長沙府(湖南省長沙市)。
公元949至951年,南楚政權諸馬爭奪王位,家族一位祖先捲入其中,後不得不舉家遷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
此後,宋明年間家族一直在吉安生息繁衍。南宋年間請過文天祥作族譜的序,明初年請過解縉作族譜序,因為他們都是吉安老鄉。宋明年間的族譜家裡已然沒有,但本世紀九十年代修的族譜上有兩位名士的序言,思索一下應為歷代修譜,代代傳抄。現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蕭姓族人在當地人口中的佔比居說大得驚人。
家族捕魚為生溯贛江而上,到了如今江西省贛州市。至於遷入年代,應該是明朝以後的事情了。
家族遷徙歷經河南商丘、安徽蕭縣、江蘇沛縣、河南永城、山東蘭陵、江蘇常州、江蘇南京、湖北荊州、湖南長沙、江西吉安、江西贛州,歷時兩千六百多年。
以上。家族姓王,大槐樹移民,從我算起在西北最多追溯到清末共五代人。回亂之後才來的,之前什麼歷史並不清楚。
第一代是私塾老師兼地主,第二代是地主兼大煙鬼,敗了很多家產。第三代是前地主兼醫生,至此都是長房。從我爸開始不是長房了,所以我能不能算「地主後代」也是一個問題。土改之後家裡也分到了地,但是那個地是山樑上背陰處的地,離老房子很遠,感覺是被針對了。母系這邊最高聽說過四代,當地縣長,可惜不是解放區的。父系祖先400年前居住在Dorset, England,後來搬到Connecticut Colony,之後有一代居住在MA,獨立戰爭期間家族在Vermont(當時成立了共和國,在現在仍然算先進吧),但家族中照樣有人(就是我的祖先)加入NH民兵與英軍戰鬥,戰後定居在NH,二戰前我的great great grandfather來華傳教,就在China定居數代,現在自己回到美國,在Utah上學,畢業後搬到TN.補:400年前祖先是商人,獨立戰爭後自己的祖先一直在銀行,信託,股票投資業工作,後來遷到中國後祖先從事過各種行業,自己回美國後又去投行工作.路徑:Dorset,England-CT-MA-VT-NH-NY(1920s-1930s短暫居住)-China-UT-TN
四川巴中楊氏,家也不小正逢亂世,太爺爺在國民黨任職
後放棄官位帶著全家男丁參加紅軍
還帶著小老婆我爺爺還可以給紅軍司令當警衛員想必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吧兄弟里還有研究武器的結果後來運氣不太好死的就剩我爺爺我爺爺有一次幫司令傳信結果被當地土匪俘虜了運氣好啊如果不是我爺爺被俘虜了
滿門就死絕了後來就在甘肅窮山溝里生活下來我後來回過那裡山高路遠窮當然了什麼都沒了家業田產尚且不提,紅軍身份也沒了家裡一無所有我爺爺是沒錢看病死的我爸爸十五歲離開甘肅後來在陝西打拚安頓下來地處關中多少年心酸不與外人言從此開枝散葉家族後輩也算爭氣不過祖上巴中楊氏是四川楊氏的分支是占卜世家所以部分後人有這個天賦也算是陰德深厚了。其實很多人家都沒有族譜,比如我家,祖上全是無產階級,四代以上基本是不清楚的。我太爺爺是江蘇人,一輩子應該都在江蘇,給地主和資本家們打打零工,自己好像開過抄手鋪。我爺爺參加工作後在東北搞過測繪,後來跟單位入川,大約七十年代末的樣子,我家遷到了川中的一個小城。我爸考上師專後當了個人民教師,從川中到了川南滇北一帶。我爺爺似乎是被收養的,一直不願意說以前的事,所以血緣上的祖宗到底幹什麼的姓什麼的也不知道了。我們家人都是鵝蛋型臉,直發,略大鼻頭,鼻樑不塌,皮膚較白,所以應該是北方或者中原漢人的後裔,但至於具體是哪裡的,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為窮沒有家譜,不過考慮到正常情況下古人的遷徙能力,最遠應該是從山西遷移過來的。所以只能一半問老人,一半靠人生經驗和姿勢水平了。
我也是從爺爺的口中得知一些家族遷徙的故事。
我姓閻,老家河北張家口。我爸爸和都是生於浙江的浙江人。
關於閻姓的來源有河北,山西,陝西三種。
我自己一直猜測我們是山西這一支,後來跟爺爺聊天中也印證了。
我們家應該是從明初大槐樹移民到河北的,憑藉山西人特有屬性面點手藝,遷徙到河北後,我們家有一家面點鋪,並經營了幾百年。
爺爺出生於1938年,期間家族似乎遭到打擊,到我爺爺18歲的時候,家裡只有曾祖母和爺爺還有姑奶奶三個人。一五計劃南方興修水利,在北方招工,我爺爺與許多同鄉南下造大壩,之後就一直定居在了南方。
這就是我家的遷徙史。我源自江西修水盧氏,家中先祖可追朔自北宋初年官員盧鑒,此人好像還當過秦州知州,也是范陽盧氏跑出來做官的眾多子弟中的一個,一開始在南京好像,他的某個子孫後來把家搬到了江西修水,遂成當地一大族,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廣,盧家又有一小票人來到了湘北繁衍生息,就是我這支直到現在咯
問長輩。某年春節我去西安過年,爺爺閑來無事和我說起了家族的一些事情,告訴了我家譜的字輩以及從哪裡遷移的。
前段時間因為想去這個傳說中的太行山老家旅遊就上網查了一下,結果在某個景點的歷史介紹中找到了一個同姓的人名,此人是順治年間的進士又是老家那個村的,我聽爺爺說過祖上出過進士,那個村是我們家去了以後才有我們這個姓的,就搜索這個人名,在縣誌中發現了更多家族的痕迹,又順著搜索到了網上有人上傳家譜的概要,大概是還在老家的族人很有家族榮譽感吧。
概要中寫,祖先來自山西運城,定居太原郡,明朝大移民的時候搬遷到山西長治,移民規定一家的兄弟不能在一個地方定居,「兄弟多者,准留一人,留者捐資,走者得銀」,於是先祖三兄弟又各自搬遷,我先祖這一支就來到了河南的太行山一帶,各自繁衍發展,但是由於都在太行山一帶鄰近的縣市,五百年來彼此還有聯繫,現在三支一起在修家譜,據新家譜概要的記載,僅我先祖這一支繁衍至今已有近三萬人。。。也不知道真假,如果算上先祖的父親也是兄弟多人,那人數真是可怕,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同姓三分親,五百年前是一家「了。我們原始的家譜據網上記載是收藏在了人民大學的圖書館中,目前在網上能找到的只有兩頁圖片,想著要和修家譜的族人聯繫一下或者去北京人大圖書館,看看兩千年來究竟有哪些故事,
我的曾祖清末跟隨河南的北洋軍大老闆進了北京,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全家離開了北京,抗戰中不斷的遷移,解放後定居西安,現在我家因工作調動定居在南京。
家族的故事不知道,在老家的縣誌中有記載,族人有恤孤、恤寡、孝順、節婦烈女、修橋、捐資修城牆,組織鄉勇、抵抗流寇殉難立祠等。真沒想到縣誌中是什麼都有啊。。。。
縣誌中有個情節我挺感興趣,算是小故事
在明朝時族中有20多人在朝為官,明末李自成起義,在山東某縣當父母官的族人憤而離職歸鄉,組織族中子弟招募鄉勇日夜操練,等待朝廷的號令伺機與闖賊一戰。而那位順治年間的族中進士是順治三年丙戌科的,當時不分南北榜,清朝還沒能一統中國,南方還在混戰中。一位辭官欲於闖王一戰的明朝官員,一位是清朝沒有完全一統的初期進士,不知道這二位當時碰面時會做何感想啊?
別的不說,我是一個沒有老家的人。家族的記憶在爺爺這一代就結束了,老家祖先的墳塋和產業與我們後輩都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只能大略知道歷史沿革。祖籍江西萍鄉,哪個村哪個鎮哪個縣不曉得,因為連我爹都是在三歲時候才回去過一次。家中算是書香門第,耕讀世家,曾祖父為前清舉人,家境頗為殷實。但是,由於前清滅亡以及曾祖父作為一個書生不事生產,家財在曾祖父手上被敗得差不多了。爺爺不是曾祖父原配所生,按照爺爺與其兄長年齡差年齡推斷,曾祖父應該生於一九八零年代,正好趕上科舉的末尾。在爺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因為母親並非原配且兩兄長已成年,所以兩母子生活很是拮据,於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年僅16歲的爺爺毅然參軍打仗,既是為了信仰,也是為了生計。解放後,爺爺在部隊里認識了同為萍鄉老鄉的我奶奶,奶奶比爺爺小十歲,乃是大家閨秀。然後奶奶隨著爺爺掉去瀋陽,並在那裡生下父親和我的兩位姑母。我父親八歲那年爺爺從瀋陽調往河南信陽,由於當年兩地學制互不承認,於是父親讀了兩個一年級,但幸運的是由於當年學制很短且父親繼承了祖上的讀書天賦,他仍舊在十七歲成為了改開之後第一批大學生。在我父親讀大學的第二年,爺爺退役,被分配到了離老家不遠的上高縣,從那之後爺爺就在這個小縣城生活直到去世。對,我是一個沒有老家的人,我知道父系母系家族近一百年的變遷史,但是我沒有家譜可以查,除了口述歷史之外,就再不知道更多了。
奶奶不讓看族譜,很氣
已知的是祖籍在長白山西十八甲按理說不對啊鄂溫克不在吉林黑龍江那片嗎……本來是鄂溫克族,不知怎麼成滿族了
祖上應該是跟著打過雅克薩之戰和毛子打架贏了然後抬入滿族八旗鄂溫克組建的索倫騎兵被稱為清朝的武還有可能征新疆的時候打過回回而且征緬甸索倫騎兵都批黃馬褂了還打過尼泊爾,剿滅台灣天地會都有索倫人參與,評價良好康熙皇帝稱讚鄂溫克人:「索倫效力勤勞,傳諭異日加恩,以示鼓勵」。乾隆皇帝稱讚鄂溫克族的八旗軍:「東三省兵制,定能得力,索倫質性獷悍。」又稱:「滿洲索倫部,兵力實勝綠營」。乾隆皇帝十分重視鄂溫克族官兵的強勇:「打牲索倫等處兵丁,人甚健壯,搶箭敏捷,館走山林......臨戰甚屬得力。」又稱:「盛京之兵亦不如索倫......」。道光十六年七月《清實錄》載:「吉林索倫兵丁最為驍勇......」。還有什麼清朝的武是鄂溫克、八旗最後的榮耀
感覺祖上挺厲害的,戰鬥民族都打哭過打一仗抬一旗的那麼升,升到了鑲黃旗我媽家更溜了,姥爺家封建大地主知道不
就我老家的縣城解放前,半座城都是他家的什麼八旗子弟、紈絝公子、地主家的……這麼說不太好……差不多這麼個意思反正很有錢有地有姨太太就是了不過鬥地主?打土豪?不存在的姥爺家當年聽解放軍來了很直接很果斷直接把國明黨錢拎出來燒了好幾麻袋地契什麼的全捐了,錢財主動上交解放軍來了一瞅:喲?這家人很共產嘛!戶口直接填了一個貧下中農文革?不存在的,那十年老太平了姥姥家也挺溜,舅老爺跟著林彪的四野
一路升到了林彪的警衛團團長當時建國初期戰役打了一路基本上能參加的戰役都參加了遼瀋、渡江、西南剿匪……什麼持槍證、神槍手證、一等功二等功家裡有一口袋,證件勳章一大堆故事很多,不過不跟我們講哎呀不讓我看族譜不能吹牛逼……好氣呀!土生土長的南方妹子,但是媽媽的老家是北方的,所以我還有北方漢族的血統。不過再往上就無從追溯了,根據基因報告,我還有苗族、傣族、高山族及東南亞地區的血統…感覺祖先的經歷很豐富,漂洋過海的。不過真羨慕你們這些有家譜的,還有跡可循,像我這種沒家譜的,只能靠編了。等事情少點,我要回來施展才華,通過腦補書寫一部五萬字的集愛恨情仇血海腥風於一體的家族史。等我填坑吧哈哈。
家族在越國故都,對,就是春秋時期的那個。小時候覺得我是越人,擁有四千年的歷史,還是大禹的血統碉堡了,當年越王勾踐練兵的山在村落附近。後來看了&<明朝那些事兒&>,誒呀,我不就是姓朱嗎,說不定南京的皇族遷移過來的,或者就是明末清初逃難的皇族,比如魯王之後。有皇族血統碉堡了。真正的老家看來在安徽鳳陽啊,離浙江也挺近的啊。。。。。。。直到最近看了家譜。。。。。看了祠堂里的。。。有點失望,但是勉強接受。最早的祖先是朱熹這一支。到了南宋,蒙古人打到浙江了,然後有個官員和幾個兒子率部反抗,戰死,一個兒子逃亡後建立了這個家族。這個家族繁衍後代成了個單性村落。很穩定,一直到現在為止,一千多年沒有大災大難,當年日本人來了一次巡邏了就走了,畢竟大山難行。
我家裡估計累代貧農,實在沒什麼說的,就說說我媽家的吧。母親家裡是江西省饒州府余干縣,淮馬張氏。這一支據說源於清河張氏是張良的後代,後累居贛鄱,遷至福建,最後復遷彭蠡。不過年代太久實在不好考究,比較能確信的應該是從一世祖張珍叟開始。
縣誌和家裡族譜都記載了一個張公獻馬的故事。大概是說,一世祖張珍叟位居鄱陽牧馬提領,得一龍駒,龍駒形似馬,但四肢有麟,雖數百里之遙,一日可至。之後張公將馬獻給皇帝,上悅,賜名淮馬張氏。只不過縣誌記載送給的皇帝是元世宗,家譜記得是宋理宗。
「時值金元入華,兵擾民散,有不去其里者十無二三」,「翁發其所藏,悸者安之,貧者周之」。於是淮馬張氏名氣越來越大,以致後來張天師為其選了三塊福地,讓其子孫後代累世居住,就成了現在西崗、南墩、松山三支。
自家的族譜一時間不好找,放幾段知網上能找到的其他原文給大家看看:
1.嘉慶癸亥年(1863年)重修的《西崗張氏族譜》中關於珍叟生平的《碧湖公傳》:公諱珍叟,字伯寶,居洪崖鄉洪陂里。曾祖諱顯,行三十五,字榮甫,祖諱彥傑,行層十,父諱汝清,行慶八,授迪功郎。公性仁厚,愛人居心,身長肥面黑隆美髯,有膽略,明經術。元世祖十三年丙子,武惠王張玖軍至虔,劉生靈公陳一億兆水火之慘,明先王吊伐之仁,玖納其言,招撫逋逃,禁殺掠,四境肅然。玖又括取民馬,公復往說之,不久,遂以己馬五十匹獻之,乃罷。括明年,促之詣京平章,耶律彌實稱善,薦之。世祖勞來賜衣綬,除從仕郎,知鄱陽縣,事民治政肅,不六年,馬蕃息牝牡數百龍駒生焉。十八年辛巳,報政解馬貢朝,賜及第,勒授淮馬氏,乞休致,上不許,升奉訓大夫,同知太平路,又賜金壁山水等圖,御史大夫也。先帖木以驥升,言罷。十九年壬午,復以太平路同知召,不得已,奉旨復任,政治有聲,上聞,加太平路刺史,後來以耄致百姓被澤,扳轅不已,歌聲載道。
2.清同治《余干縣誌》的記載:世祖至元間,有張珍叟者,洪崖鄉洪陂人,以獻馬官從事郎,復養馬,洪陂馬益蕃息,忽生一馬,兩肩有龍鱗,貢於朝,世祖悅,升奉訓大夫、太平路同知,勒賜淮馬張氏。子小崖力學,應薦任應昌路府判。
傳到我外公的爺爺,家道中落,父親去世早,是個遺腹子。其人發憤圖強,靠賣豆腐發了家。雖然豆腐說的很神奇,而且家裡的男丁也不再有人去做豆腐了,但是現在在南昌能吃到的一種黑豆腐應該就是源於張家幾代前的做法了。關於其人的故事也不少,除此之外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初期成分不好,頗為落寞,獨自一個人到南昌找人花了一幅瓷板畫。了解江西文化的人應該都見過瓷板畫,幾乎跟照片一樣,但是一般都是作為遺像留存。這個瓷板畫至今還在家裡供著,底下唯有一行字「南昌民德路」。以至於現在每每經過民德路總有一種莫名其妙說不出的感覺。
處女答
上張圖,家譜手抄本。最好是看家譜了
當然要是家譜裡面吹比瞎寫當我沒說
(md我就攤上了這麼本瞎吹的家譜,建村的人種的樹非要說是老祖種的樹,真的日了)推薦閱讀:
※關於「裴」字姓氏,你知道什麼淵源嗎?
※姓郭的一定是回族嗎?
※百家姓中還有什麼值得回味的典故?
※西漢之前的人名為什麼和現代的人名差別那麼大?
※你家祖上出過哪些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