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顧客接受高價產品?
比如說茶葉,有單價50元,100元,500元,1000元不同等級的茶葉。怎樣使顧客購買100元的茶葉,以此類推直至購買1000元的茶葉?
推銷人員怎麼向顧客推銷,使顧客從購買價格低的產品,到購買中等價位產品,直至購買價格高的產品(同種商品不同檔次不同價位)。作為推銷人員,這三個階段分別需要對顧客做些什麼補充:問題主要是請教各階段的推銷技巧以及主要向顧客推銷的方向。沒有建設性的回答比如說銷售就是忽悠的就不要評論了
瀉藥。
顧客:你這款茶葉怎麼樣?
客服:先生你買茶葉是要自己喝?還是送人?
顧客:我要送人。客服:先生,送人的話,我們店裡賣的最好是XX茶、XXX茶和XXXX茶,這三種茶價格適中,168、368、668一兩的都有,你看你想買哪一種?顧客:這款茶葉怎麼樣?
客服:先生你買茶葉是要自己喝還是送人?顧客:自己喝,隨便喝喝。客服:先生,我們這裡自己喝賣的最好是XX茶、XXX茶和XXXX茶,這三種茶罐裝的很貴,送人最多了,口味好,樣子好,自己喝嘛,就買簡單包裝的,實惠的很,只要68、168、368一兩。我只是舉個例子,想表達的是:
你確定你分析了購茶者的需求,並了解他們的預期嗎?
別上來就想知道怎麼做,很多事情同樣是做,但是你如果都沒分析過現在客群的情況,你怎麼做針對性的銷售話術?不管他買幾塊的茶葉,都送一點比他所買更好的茶葉。
謝邀。
一次我問服務生,啤酒怎麼賣。
"有4塊的,6塊的,8塊的,還有………"我打斷了她,"四塊的來一箱"。另一次我問服務生,啤酒怎麼賣。"每種價位的都有,賣的最好的是6塊的,和8塊的,您看呢?"我猶豫了一會兒,"6塊的吧。"怎麼樣讓顧客接受高價產品?
大家能想到的一般就是各種熱心的服務,微笑,自誇自己的產品品質好,這類我歸結到服務態度類。當然這是常人能想到的唯一辦法,也是大部分人一直在使用的銷售模式。
不是說不行,但是你想想一百家店裡面有99家都在這樣干,不管你是賣茶葉的還是賣衣服的,哪家不是誇自己的東西好,誰的導購不是熱心積極,誰不是368、698、998的定價策略。想要把東西賣高價這些招式作用有限,只能碰概率,運氣好可以撞上一筆。任何一件事,都要追本溯源,才能定方案。分三個部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定價
要搞懂定價這個事,真的是需要時間,經驗的,還有很多消費者心理的知識,定價的策略直接影響你的整體和定位。
簡單說一下定價的原理,我們俗話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換句話說就是「每個顧客心中都有一桿秤」。什麼意思?日常生活中我們能接受到的所有的商品,都會有一個心理價格。比如:包子一兩塊一個,礦泉水一塊五一瓶,中端手機兩千左右,蘋果手機五六千,電影票六七十一張,一台電腦五六千。這些東西統統都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腦海,當我們每想到一樣東西,都會自發的出現一個自己的心中定義和定價。不信你可以回想看看,你對於鹽巴、或者醬油的心理價格是多少。或者去哪種類型的餐廳吃一頓飯大概要多少錢。這些心理定價其實是來源於我們的第一次接受商品價格或者多次接受商品價格的反射。逐漸的這些心理價格就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識,就是一種你對於生活或者商品的理解。當這些商品我們認為是常識的價格,超出或者低於我們的心理價位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謹慎,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反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的依雲礦泉水,其實這是一個在國外非常暢銷的品牌,但是在中國怎麼都打不開自己的市場,因為它違背了一個常識,就是普通人心中的商品定價。它在國內定價是超過10元一瓶的,而所有人對於礦泉水的理解都不超過2元。這種時候大家就會出現困惑,我為什麼要花10塊錢去買一瓶水。
不管這個水是怎麼進口,怎麼優質,但是當它違背常理的時候就會出現「接受」問題。所以它要花大量的時間和代價告訴別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來買一瓶高端的礦泉水。大家會自發的抗拒這類商品,因為它不符合常理。這種時候需要做的其實是想辦法找出它可以違背常理的理由,並且找到合理的對比產品。那麼當這個茶葉的價格已經超出日常我們消費的限度的時候。比如我覺得茶葉就是50塊錢的東西,那這個茶葉是1000塊的。我就會想為什麼那麼貴,這個茶葉就不在成為我的生活常識中的一個可理解的「茶葉」。這種時候就要想辦法重新給它定義。
反觀這個茶葉的高價,到底怎麼樣才算高?(其實我覺得1000的茶葉也並不算貴,我有一個廣東的朋友很愛喝茶,我也在他的影響下開始接觸一點,貌似5000起的茶葉才可以喝的樣子)。
當然每一類人群的心裡定價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買車,普通家庭的家庭用車的心裡預算在十萬到二十來萬的樣子,富裕點的家庭會追求品牌,對於他們來講四五十萬的車才是家庭用車。
所以,高價是相對的,對於普通人是高價,對於一些懂行的人可能就是正常價。總結一下,讓顧客接受高價,有兩種途徑:
第一、針對普通人。找到他們可以違背常理的理由,並且找到合理的對比產品,或者重新定義這個產品。第二、找到買得起的人,你要知道世界上永遠都有有錢人,賺有錢人的錢才是最快的。就像上面說的,也許大家覺得是高價的東西,在部分人看來並不算貴。
那麼針對普通人怎麼辦?不管是茶葉、衣服各種商品的定價,超出了一個普通人的常識的時候,有什麼策略,可以讓他們購買?你需要給他一個切實的理由。最帥的總是最後一個來回答,發現這個問題的時間比樓主邀請我回答晚了一個多月。看樓上各位的答覆,都挺好的,我還補充啥呢?~我一個賣雞的,不懂茶葉呀,到可以整個茶葉蛋啥的.....
從100到1000如何誘導顧客購買?
這個題目本身就有問題:1、你既然設定了四種不同的價格,就應該區分四種不同的顧客,而不是想著一杆子擼到底。
2、在經濟學裡有個術語叫做邊際遞減效應,你願意為吃第一個冰淇淋花10元,當接著吃第二的時候,你只願意花5塊錢,或不想吃了。3、培養客戶的消費習慣是要花長時間的。(睡他,大晚上我腦洞大開,沒有惡意)
如何使顧客購買從低產品價格到高產品價格
第一、要看顧客的經濟實力是不是允許,一個只吃得起豬大腸的人,你向人家推薦鮑魚泡飯,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道德不值錢,關鍵人家買不起,今晚回答了另一個被我這樣罵的,聯想作用~哈哈)。
第二、每個人有不同的消費區,茶葉是不是他的興趣與愛好?讓他愛上茶葉——著迷、有癮,全世界腦殘粉的錢最好賺。第三、同種類或系列產品的區間價不要超過3個——ABC,當你換成ABCD的時候就會有選擇困難戶出現。最好只有AB兩種選項:「親,我們店裡的毛尖只有兩種價格,一種488元,一種988元,就是好的和最好的兩種,看你的需求。」
不同的價格針對什麼樣的客戶?
親,你玩我呢?這個地球人不都知道嗎?~
貴的賣給有錢的和腦殘的,便宜的賣給想喝的沒錢的,中間的賣給真正的識貨的。這三個階段分別需要對客戶做什麼?
自古有句老話,來了皆是客,你一個開茶館的還捨不得水,不就抓把葉子的事嗎?
初次進門的客戶,笑臉相迎,開門做生意,再挑剔的顧客伸手不打笑臉人,否則要麼你笑比哭難看;要麼還有一種顧客就是來挑事兒的,那就直接關門放狗。對於那些不是你潛在客戶的人,永遠不拿正臉對他。你看看火車站店主的態度,他們假冒偽劣做了幾十年還不倒閉,為啥?因為人家就不掙回頭客的錢,去你媽的——愛買不買。
從頭客發展成回頭客到潛在客戶的再培養成腦殘和骨灰級的————一句話:告訴他好處,誇他懂,品味高,天生就是個喝茶的人,「你要是早幾年喝茶呀,估計我得先拜你為師了,漂亮得不像實力派。」
你發現沒有,那些不經誇的人,就是腦殘粉和骨粉級的,他會把生活其它開支縮減來買茶葉,以前喝咖啡現在不喝了,以前喝奶也不喝了.......覺得咖啡奶沒品味——他們會給身邊的人、認識不認識的不遺餘力地去推銷,是幫你喲!「一個不喝茶的人不足以和他聊人生。」
這個世界是套路的,行行如此,他們真以為自己品味高呢?哈哈哈哈哈~~~!(賣茶葉的不要打我呀)更好的質量與用戶口碑。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有的,也不過是語言魅力之類的偏方。治標不治本。
遇見需求巨大又熟悉行情的,基本不存在合作可能。你應該先賣貴的,在賣便宜的,這樣會好些
您想多了。小幅度的價格差可以推銷,差距大到一倍就是另外一個消費者群。一家店妄圖蓋住所有消費群?
貴一點有可能,貴太多是兩個客戶群。最近覺得最重要的是產品信息的傳遞或強調,認同的就會購買。
不知道誰邀的我做答案。上次受傷了,做完了個答案,帖子沉了,沒人看。這個帖子估計也火不起來。。好吧,我簡單說說,看看有沒有潛力,再決定是不是認真答一個。廢話不說,開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個很有名的營銷學故事:一個營銷學的教授問自己的學生如何把蘋果賣的越來越貴,故事被坊間流傳甚廣,甚至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好像抓到了營銷的核心,自己的營銷能力扶搖直上。但是,「大鵬一日騰飛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誰寫的詩,跟TM你有什麼關係?」 把答案從上到下看了一遍,大部分都是持這種論調,給產品如何包裝,如何增大附加值。殊不知故事就是故事,小時候你相信是天真,長大了還相信那就是愚蠢。為什麼要提高客單價?同樣一杯果汁:小杯的成本10元,售價20元,利潤10元;大杯的成本12元,售價28元,利潤16元。讓客戶提高購買價格,可以有效的提高利潤,降低成本。而我們的成本組成中,有大量的固定成本需要平攤,如何提高客單價,是營銷中的一個重點問題。所以,我們今天就特意說一下,如何引導消費者的問題。
一、行為學對比原則:我們很少做不加對比的選擇,對於很多事物我們不知道如何判斷好壞,優劣。所以我們做決策時會進行對比:如何讓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更貴一些的產品,首先我們要從行為學上進行分析,然後再進行「誘餌」的設定。
- 我們知道10塊錢的蘋果比1塊錢的要好;
- 我們知道阿迪達斯比匹克的檔次要高;
- 我們可以判斷六缸汽車要比四缸汽車更貴。
第二價格誘餌模型:在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時,為主推選項提供一個近乎相近,但是明顯不如主推產品的誘餌。a、想一想,我們去理髮的時候,一個打扮時尚的助理走過來
「先生,請問您是想找普通技師(38元)還是高級技師(68元)給您服務呢?」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決策?即使你再怎麼努力的介紹高級技師的技術、好處,結果也是肯定有很多人選擇38,也有很多人選擇68我們加入一個」對比誘餌「,情況又會怎麼樣呢?「先生,請問您是想找普通技師(38元)、高級技師(68元)還是總監(128元)給您服務呢?」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中間價位的高級技師。(總監在這時充當了誘餌,38元的選擇性降低了很多。當然有極個別的」變異性理智消費者「)
b、我們就餐時,營銷人員總會設定一個很貴的菜品(幾乎沒人點的),來引導你點第二貴的菜品。這就是價格誘餌。
或者會在豐富的菜單上標註出」熱賣、人氣「之類的詞,從而將其他菜品變成誘餌,提高這些主打菜品的銷量。
二、運用」心理核算「的作用我們再來試想一個場景。c、順便說一句。
上學時,班上有很多漂亮的女孩,但是有一個特別引人注目。你仔細回想一下,她身邊是不是永遠有一個特別難看的女生?其實並不是這個女生真的比別人漂亮多少,而是因為身邊出現了對比誘餌。
心理核算使我們的決策發生偏差。如何想提高自己產品的售價,也可以通過提高體驗、製造價格信號(就算你沒住過5星酒店的酒和快捷酒店,你也知道哪個價格高)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產品售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章為大師兄原創,如有轉載,請署名並私信告知。大師兄的公眾號新鮮出爐啦(說是出爐,因為純原創,所以內容暫時還不多。。)我將定期的為大家提供關於營銷、管理相關的工作方法、思考方式、工作模型的乾貨分享,讓營銷、管理更有趣、更簡單、更有效率。」小明到一家高檔餐廳吃飯,這時他想要喝一杯可樂,服務員告訴他,可樂20一杯,小明表示可以接受。
第二天,小明到小區樓下的沙縣小吃就餐,也是同樣想喝可樂,店家說我們這的可樂10塊一瓶,小明覺得很驚訝,不僅沒有喝,而且表示以後再也不來了。「
http://weixin.qq.com/r/Y0js9HjEkiXtrTyX9x1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價格更高的產品只有價格更高這個特性嗎?
我經歷過一個項目,競爭對手的切削液賣6000元一桶,出了點小問題,被我們通過關係運作放大之後進入到實質性的營銷(技術交流)階段。先說結果吧,我們同檔的產品賣到了10000元每桶。具體的實施是這樣的,先摸清楚客戶的準確需求,客戶要求切削液的壽命長,換液周期盡量長,次要需求包括防鏽性好,保護機床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挖掘出客戶刀具的成本是切削液成本的7倍以上,並提出我們的產品能夠幫助客戶節省加工刀具。通過技術交流,我們詳細地說明了產品為什麼能通過更好的潤滑節省刀具,又通過多個長壽命的客戶應用案例讓客戶相信我們的產品在使用壽命方面確實出類拔粹。緊接著就是取樣實驗、考查工廠、考查使用同產品的客戶、制定換液方案,這一系列的過程其實本質上都是營銷,通過展示實力、展示專業性、展示產品的使用效果讓客戶充分地相信你的產品比其它產品都要好,是高端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一方面實事求是地告訴該產品的大量優勢和小許不足,另一方面多次強調這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非常好用但是價格很高。我們在了解到客戶具有考核綜合成本的機制之後還為客戶做了一份價值計算表,在表內詳細地列出了在三年的周期內通過減少換液頻率、節省刀具、提高防鏽性、保護機床和密封件方面能夠給客戶節約的綜合成本。算下來雖然我們的產品成本比競爭對手高很多,卻能夠在其它方面為客戶節約更大的成本。在提交技術方案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注意按照客戶的核心需求來修改方案,技術支持給出的方案大多數都是統一模板,缺乏針對性,作為銷售一定不能把這方案拿來就用,而是要針對客戶的心理,按照核心需求來強調產品在某方面的優勢。在價格談判階段客戶的集團採購介入,並且要求引入另一家競爭品牌作對比,我們和客戶配合,以必須趕在五一假期換液,沒有足夠精力交流為由阻止了競爭對手。綜合來說,對於工業品的銷售,整體的項目運作有很多技巧可以用,但一切都是建立在客戶關係良好的基礎之上。最重要的是摸清楚客戶的需求,在此過程之中盡量挖掘更多需求。在需求的基礎之上做好營銷工作,讓客戶充分信任你的同時,不斷地往產品價值的天平上加碼。實事求是很重要,對自己的產品有信息也很重要,專業、誠懇才能帶來信任。最後報價和談合同的時候要頂住壓力,不斷地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他們能承受的最高價位是多少。上面說的大多數是技術和營銷層面,其實在關係層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述了。
首先吧,貴一定要有顧客能感受到的貴的理由。注意,一定是感覺的到!注意,感覺的到是一定!喝你50和1000沒差別,那豈不是讓顧客感覺「你玩我!」這個體驗很不好。,說說我怎麼做的吧,英國留學生回中國,很多都會習慣用當地幾個品牌的洗護品,所以一回到中國,他們都會試著去找代購或者朋友幫著買,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假的?」現在朋友圈,淘寶騙子好多的呢…那怎麼辦?_我特么分裝後,送你體驗小隻的樣品,_用習慣的東西,好的壞的一下就感覺的到。,然後呢,腐國由於天氣實在太潮濕,太容易讓人生黴菌:痤瘡。我怎麼給她推薦呢?我特么直接告訴她啊,這個東西挺管用,發給你試試。用了感覺的到啊,就自然買了啊。對啊,感覺的到啊!感覺不到,買個屁啊。你的茶不一樣,價格不一樣,你讓他喝啊,消費實力有的客人,自然就買啊,沒有實力的客戶,你就別推薦啊。東西好!虛個屁啊!東西差,不值那個價的話,這個,這個…我相信題主不是。
答。
曾經的朋友在蘇州只玩150的。去年他們自從去了洗浴中心開始點398的鐘。今年開始跑去上海跑1千以上的馬子了。層次不同,圈子不同,消費不同,所以找對定位客戶。
竟然找不到匿名。。。所有都基於電商來談這個問題剛好前兩天給客服培訓過,一直很忙,上周仔細看了客服的聊天記錄,發現了許多問題,根據我們的情況特別分析了同級別中高價商品如何推薦的問題
背景是我們一款低價產品銷量很好,並且穩定,但是這款產品屬於入門款也就是質量比較一般,很難獲得客戶認可以及好評,繼續做下去的……後果不堪設想,儘管這款的利潤還不錯,但是我已經決定不讓這款成為主打了!!!!推薦商品一定要站在客戶角度推薦商品一定要站在客戶角度………抱歉沒耐心打三遍了針對這款我們特別開發了一款產品,首先價格比這款高60元左右,品質提升了很多,贈品的配置中有兩樣也進行了提高!這款的利潤在金額上跟低價款是差不多的~~但是利潤比例降了一點。總之客服自己買的話都知道哪個划算…然而她們並沒有去推薦…
1.沒這習慣2.新品銷量少推薦了客戶轉化低3.沒有統一要求(這是我的錯)直到我意識到以上是背景1.這個產品必須有評價2.自己掛幾天客服跟客戶聊聊3.了解客戶的需求,他只是要這個還是對這東西有要求!!!!4.妥旦的告訴客戶另外一款的不好(慎用,注意措辭,不然客戶就跑了)5.對比告訴他好在哪裡.然後告訴他差價6.對前多少名購買的客戶提供額外禮品!總之要先懂客戶需求,判定沒有此類需求的不要強推!發現有的話稍微開發一下!一般客戶聽了介紹再問差價之後都會覺得很划算………產品和感受哪個是消費者更在意的?
貴和便宜是怎麼界定?
1000的茶葉貴么?如果這個是全球僅有的,一年只產一斤,要買需要提前三年預約並且要搖號才有資格購買的頂級茶葉,黑市上能賣到十萬以上…這個茶葉如果你有機會1000買到會覺得貴還是便宜?
所謂貴是因為沒有說清楚產品的功能和帶來的感受,記住消費者買任何產品背後都有一個驅動力-通過購買所帶來的感受,賣牛排,賣的是哪誘人的滋味,賣啤酒賣的是那沙口的泡沫,賣汽車賣的是駕乘體驗,賣房子賣的是升值空間與人文環境。
貴賤均在人的一念之間,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全看你的引導。
謝邀!三千預算進卡吧 四路泰坦帶回家
從50到60的價格,只要多推薦即可。
從50到100的需要老闆娘半賣半送從50到1000的飛躍,需要找個美女 搞點情調,泡完水的茶葉,價格自然就上去了。。不過題主:保重,珍重,慎重,銷售行為包括:賣給誰,在哪裡賣,如何賣?
賣給誰,是對客戶進行細分和定位。
沒有一樣產品可以覆蓋所有的消費者,即使人人都吃的大米也有不同的消費人群,何況,價格分類還只是產品維度劃分的一個因素而已。價格定位會直接決定你的目標客戶層次,基於這一點,首先我們在具有這種消費力和需求的潛在客戶方面要進行分析和定位。1000元的茶葉,我相信很難讓普通大眾消費者接受,基於價格與價值的對等關係,1000元的價格一定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泡茶的需要,而可能是使用在商務會談時,或作為重要商務關係的送禮。在哪裡賣,是營銷渠道的規劃。
路邊攤別說賣1000的茶葉,估計連50的茶葉都有困難。所以,營銷渠道是市場營銷中的核心要素。高檔商場/酒樓?或是和其他高端品牌進行異業聯盟?還是通過一些高端俱樂部售賣?還是走大客戶直銷?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如何賣,是營銷戰術的策略規劃。
如何使消費者認知層面的價值與價格相匹配,這是我們要考慮的策略問題?主打養生的功能性賣點?還是作為商務禮品的價值體現?或是傳播一種文化與傳統?這就是品牌定位。品牌的背後必有元素和故事的支撐,我有一個60多歲的朋友,他在雲南有一片茶園,每年的採茶旺季,他們全家老小都會自己上山採茶,我看到過他拍給我的採茶的照片,會讓你感受到源於大自然的,純天然的,手工採集和製作的茶葉。你會因為他們對這片茶葉的熱愛,包括後序的加工,包裝,每一個工序都是精心製作。喝到他的茶,就好像喝到一種人生。如果品牌訴求自然天成,必有背後的素材作為支撐;如果品牌訴求養生健康,必有實實在在的依據;如果品牌訴求高雅檔次,必有點綴的包裝和稀缺性特徵;你需要的是一個「價值賣點」和「依據」,也就是回到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這是什麼,它怎麼樣,為什麼如此?只要價格能做到業內最貴,就一定會有人買,還不在少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