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中國總人口有多少?
先上結論:準確地說,三國時期的中國總人口當在1000萬~3000萬之間。
論證如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沿襲了東漢的戶籍制度。在此種制度下,戶口隱匿脫籍雖然嚴重,但國家所掌握的編戶數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但由於《三國志》缺乏「志」的緣故,《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均沒有給我們留下完整的、系統的戶籍統計數字,故給研究三國時期的人們帶來了極大困難。
- 三國人口統計史料的考證: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戶門數字並無正式的記載,散見於史書的原始史料大致有如下數條:
其一,《三國志》卷33《後主傳》注引王隱《蜀記》:「(劉禪)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時蜀漢炎興元年,即公元263年。
其二,《三國志》卷48《孫皓傳》注引《晉陽秋》:「(王)浚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門二百三十萬……後宮五千餘人。」時吳天紀四年,即公元280年。
其三,《晉書》卷14《地理志》:「劉備章武元年(221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采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
其四,《晉書》卷14《地理志》:「孫權赤烏五年(242年),亦取中州嘉號封建諸王。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
其五,《通典》卷7《食貨·歷代盛衰產門·丁中》:「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劉備章武元年,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門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孫權赤烏五年,有戶五十二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很顯然,《通典》的敘述源自於《三國志》、《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或將數字簡單相加,或稍加處理,使尾數略有差異(疑為抄錯),並非資料另有來源。然而由此得出的「則當三國鼎峙之時,天下通計戶一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的結論[1],長期無人能推翻。學者或不假思索地引用,如胡煥庸先生模糊地宣稱三國時期人口為六七百萬[2],或雖存疑慮但難以解決,如梁啟超在《中國史上人口之統計》一文中,明知「吾國調查之學不精,且更有種種原因,使版籍之數勢必失實」,但他在該文內仍合計三國時期人口為7672881人。[3]其他如劉錚等編撰的《人口統計學》就把三國時期人口定為787萬 。[4]
事實上,《通典》由前列史料得出的結論是不準確的,筆者茲作如下考證:
其一,蜀漢滅亡吋,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口戶之比跌至1:4以下,令人難以置信,退一步講,即便如趙文林、謝淑君在《中國入口史》中所論證的「將士吏人數不在民戶之列」[5],也只能得出蜀漢滅亡時有「一百零八萬二千」人。蜀漢的版圖最為狹小,僅佔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但對南中開發力度較大,如 「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李)恢身往撲討,除盡惡類,徙其豪帥部曲。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是費用不乏。」[6]
另外,諸葛亮執政後,採取了發展生產、獎勵農耕、注重水利、減輕農民負擔等一系列措施。史稱:「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7]歷史事實表明,諸葛亮治蜀期間,既開發了南中地區,又有發展生產和繁榮社會經濟的措施,而人口在幾十年間幾乎沒有增加,豈不令人生疑?
其二,吳國的戶口數也同樣可疑。《晉書》卷14《地理志》云:「孫權赤烏五年(242),亦取中州嘉號封建諸王。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三國志》卷48《孫皓傳》注引《晉陽秋》:「(王)浚收其圖籍,……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比較可以看出從赤烏五年到孫吳亡國時,經歷了38年之久,東吳的戶數沒有增加,口數反而減少了十萬之多。另外,當魏滅蜀之後,兩國合計的戶數為「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如果朱照日之說可信,豈不是吳國的戶數相當於魏、蜀兩國之和嗎?足見朱將軍所云的吳國戶口很成問題。
其三,公元263年的魏蜀兩國產口合計數減去蜀國戶口數之後,魏國就只剩下66萬多戶,400多萬口。三國之中,魏國最為強大,佔有東漢13州疆域的9 州。如此廣袤的面積,「東漢時代這一片地區人口幾乎有吳蜀地區人門總和的兩倍」[8],不太可能減少到只比孫吳戶門稍多一點的地步。據高敏先生考證,關於曹魏戶門的數字,完全是依據《帝王世紀》所講的魏、蜀二國合計的戶口數字推算出來的。
總之,史料所顯示出的三國時期的戶口數,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數量太少。有人提出,蜀國的戶口數根本不是當時的數字。任乃強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中說道:「後主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此所云『後主』指被東晉大將桓溫迫降的成漢國主李勢,非指劉禪。……劉禪所送降簿,當因鍾會之亂毀滅。《冊府元龜》所載章武戶口,亦當只是對州府供賦役數耳。」[9]這種說法存在著可能性,但畢竟缺乏相關的史料佐證。
由於原始文獻資料有限,儘管大家都覺得這些戶口數有問題,卻很難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來。有人認為在三國戶口中,魏國基本符合事實,吳蜀兩國偏低,同時三國都有某些非統計對象漏闕,因此三國人口總數可能超過了1000萬。[10]此說雖比以往進了一步,有了比較具體的結論,但還是沒有脫離原來的戶口基數。特別是認為魏國的戶口數基本可信,更缺乏說服力。
- 三國實際人口數量的分析
質疑三國時期實際人口數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論據,就是我們必須對中國古代幾千年的人口數量作一番大致的比較。梁啟超在《中國史上人門之統計》中指出:「東漢初視西漢全盛得三之一,三國視東漢全盛得七之一,唐初視隋全盛得三之一,宋初視唐全盛得四之一,清初視明全盛得三之一,此其大較也。」[11] 三國期間戶口數字如此之低,完全不符合當時人口的實際,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未列入戶口登記。這些未列入戶門登記的人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世家豪族蔭附戶門對封建國家人口的分割。
在曹魏統治的中原,蜀漢統治的益州,以及以世家豪族作為政權基礎的東吳,「蔭戶」的現象十分普遍。即使最保守的估計,三國時期世家豪族所蔭附的私家佃客也要倍於州縣編戶。其數約294.6萬餘戶、1534.4萬餘口。
第二,屯田生產者不列入郡縣的編戶。
曹操早在建安元年(196)即開始於許下募民屯田,後又推廣於各地。民屯上的典農官是獨立於郡縣之外、白成系統的,屯田上的勞動生產者另立戶籍,不在封建國家編戶之內。
第三,「兵」、「吏」不屬州縣管轄。
戶口統計時應分為「戶」、「兵」、「吏」三類。然而,《通典》對三國人口的統計,僅局限於州郡縣的編戶,而缺少「兵家」與「吏家」,自然不全面。兵、吏既然分開,「兵」當有「兵戶」,「吏」亦當有「吏戶」。「倘以此數通計之,則23萬吳兵約含98.9萬門,10.2萬蜀兵約含43.9萬門。魏兵數字缺載,但據司馬昭討諸葛誕時上表所稱『今諸軍可五十萬』,其兵戶人數當為215萬。三國總計兵戶當在83.2萬餘戶,即357.8萬餘口。」[12]
「至於吏戶,據吳永安元年(258)景帝詔令『諸吏家有五人』一語推斷,吳吏3.2萬,當16萬門,蜀吏4萬,當有20萬口。魏吏數字缺載,按蜀吏占州縣編戶數4.26%,吳佔1.39%,魏折衷以2.83%計,吏當為12.5萬餘戶、62.5萬口。三國總計吏戶為19.7萬餘戶、98.5萬餘口。」[13]
按照對這三類未被納入編戶人門的分析,王育民將其相加,再加上原有的州縣編戶787萬,得出了三國末期實際人口的估計數有近3800萬(3798.8萬)人,而三國初期(公元220年)入門約475.2萬戶、2653.9萬人。[17]在此基礎上,葛劍雄對王育民研究中不夠細緻的地方做了補充,些許錯誤做出了更正,如吏戶戶口1比5的不嚴謹;總體來說,葛是在王研究基礎上進行的推敲,對統計數字進行了再分析與適當調整,得出三國末期應有3000萬人[16],而東漢三國期間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萬—2361萬之間的結論。[17]可以說,從各類未登記入戶口的人為切人點進行的人口估計的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推論已經是相當細緻了。畢竟在缺乏史料的情況下,得到更確切的數據是不可能的。
然而,根據東漢永壽三年(157)的統計數據,運用統計學原理的趙文林、謝淑君二人通過精細的計算,統計出三國不同時期的口戶數,得出三國末期人口在1800萬,而三國時期人口谷底為1400萬的結論,這顯然與王、葛二人分別得出的結論相去甚遠。雖說是「估計」,但差距如此明顯,顯然是不合理的。那麼是誰錯了呢?
王育民與趙、謝二人不同,他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所有的隱匿戶口,也就是說,是一個真正的「三國時期實際人口估算」。按照他的四種未列入官方統計的入門計算的類別,除了過著流民生活的少量群體,以及極少數佔山為王的土匪外,幾乎不存在未被歸納入「三國時期實際入門估算」的人群。當然,如果換一個視角來看,也許雙方的結論都不無道理。我們不妨將趙、謝推算三國時期人門谷底1400萬與東漢永壽三年(157)5600萬的官方數據相比,同時將葛劍雄判斷的三國時期入門谷底2200萬與東漢實際入口峰值超過6500萬相比,前者1:4,後者接近1:3,可以說都是符合戰亂後人口減少到鼎盛時期的1/4到1/3這一規律的。所以,趙、謝二人得出的1400萬與1800萬的數據,也有其存在的價值,並非不合理.只不過,我們認為葛、王統計隱匿戶口的方法更為可取。總之,要確切地考證出三國時期人口的具體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學者要做到的,只是在遵循史料、合理分析、嚴密論證的基礎上,給予三國時期人口數量一個大概的估計。
總之,三國時期人口的大幅度縮水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證實人口數量減少的基礎上,能夠更準確地評估三國時期的經濟狀況、軍隊數量、政局變化,能夠對了解三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文化產生有利的影響,才是研究三國時期人口數量最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通典》卷7《食貨·歷代盛衰戶口·丁中》,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胡煥庸:《人口地理選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
[3][11]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4]劉錚、鄔淪萍、查瑞傳編:《人口統計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
[5][8][14]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6]《三國志》卷43《李恢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7]《三國志》卷35《諸葛亮傳》注引《袁子》,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9]常璩、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洪建新:《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我國人口驚人耗減問題初探》,《人口研究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
[12][13][15]王育民:《中國人口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16][17]葛劍雄:《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有記載的只有在籍人口,隱戶多少,無從得知,另外三國各自有了吏戶和兵戶,這部分也是不知道。如魏士家多少戶,無載。另外三國對流民的政策無載,有了這麼多問題,其實也沒法有效推測總人口。
我對葛劍雄之類的研究人口史的很不以為然,雖然我也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但感覺這種東西跟胡說八道沒啥區別。這麼說吧,西漢巔峰5900萬人口和東漢巔峰5600萬人口分別佔總人口百分比多少,其實也是不知道的。什麼5%的自然人口增長率感覺有點搞笑。新中國的5億人口到82年的10億,然後現在的14億不到,能解釋什麼?前30年人口翻番增加5億,後30年人口才增加4億不到,雖然說有政策之類的問題。但兩者相比,人口增長率可不是差的一點半點。這種問題放古代也是一樣,鼓勵生育政策和自然災害造成人口損失等問題記載根本不詳細,能推算出什麼么?還有,即使在現代,人口普查依然會有很多黑戶,那放古代呢?這種問題根本無法避免,而且還有另一個問題,官吏為了政績虛報人口,這也是無法避免的。說實在的,也就是古代人口記載的肯定有水分,水分有多少,那就是沒人知道。有水分的記載加上根本不知道任何時期的在籍人口能佔總人口多少,還有各種記載的缺失,這麼多問題加起來,能推算出什麼?強行推測一個範圍值?推測出的範圍值能有多靠譜其實都搞不清楚。而且推算出一個區間非常大的估計值有意義嗎?沒任何意義。也就是看著很有道理的各種引用資料來推算,最後還是瞎扯淡。或者說人口史研究本身就是扯淡。我玩三國志遊戲,統一天下之前統計了一下人數,兵民合計1565萬。
描述曹丕時期魏國人口的不過文、景時一大郡。 陳群語 語出三國志
東漢末年就是黃巾起義前人口有5000萬,赤壁之戰人口500w多吧,三國統一的時候在1000w不到,加上很多門閥大族會隱匿很多蔭戶,數字可以再往上加
推薦閱讀:
※你覺得歷史上哪些人名字取得最好?
※古代打仗運糧食用車嗎,什麼時候開始用的。為什麼支持幾萬人的部隊糧食,需要幾十萬的運糧部隊?
※中國清酒文化與日本清酒有什麼區別和關聯?
※古代,宮女進宮後,是不是一輩子都沒法出來了?
※唐代服飾的發展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對此後的服飾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