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寒枝雀靜》?


片名:寒枝雀靜 En duva satt p? en gren och funderade p? tillvaron

導演:羅伊·安德森

編劇:羅伊·安德森

主演:Holger Andersson / Nils Westblom / Charlotta Larsson / Viktor Gyllenberg / Lotti T?rnros / Jonas Gerholm / Ola Stensson / Oscar Salomonsson / Roger Olsen Likvern / Mats Ryden

除了四月份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展映的《二樓傳來的歌聲》S?nger fr?n andra v?ningen(2000),也只耳聞過《瑞典愛情故事》En k?rlekshistoria(1970)。《寒枝雀靜》花了我初夏里的兩日慢慢看完的。

安德森先生比我姥爺小一輪零兩年,去年我的TOP1是德國80歲的愛德嘉·萊茲Edgar Reitz的《另一個故鄉》 andere Heimat(2013)。有些導演到了老年,比年輕時要道出來的東西要多得多。這可能就是人與人的區別。像我就是個普通人,能看到這些作品就已深感幸運。如果有天,我能夠活到很老,可能我什麼都不想道出來,可能都不能開口說話了,只是讓殘弱衰老的軀殼安靜地呆著等死。

生活本身就是一出出荒誕劇的拼湊,充滿了五味,變換著場景與角色,情境與情緒,每天都在上演。

看起來再繽紛精彩再離奇古怪再美好奇妙,背後都是蒼白卻不自知疲憊的靈魂們在苦苦支撐。

我沒具體數過這些固定鏡頭有多少個,但每個鏡頭的安排,近中遠角度的選擇,縱深與站位的調度,都基本固定,除了畫面轉場切換,裡面人物必要的移動,鏡頭也就只有特別細微地移動,這就使觀者能全神貫注於畫面本身的內容,不會被炫目的鏡頭剪輯運用閃花眼而走神。

它們拼湊了每種生活的畫面,有些生活化,有些帶著歷史背景,有些充滿了所謂的哲學思辨,穿越性地拼湊在一起。

片子如此,作為一個普通觀者的我,是不能全懂,只能憑己意去感受去認知,能讓我去無限解讀。

它沒有我往常看到的大多數電影那般有必備的線性敘事,甚至沒有一個完整故事,有些線索交織在一起,時隱時現。

每個場景變換,就如同看到一出出主題短劇,關於生死、情愛、家庭、情感、階級、種族、職業、歷史、戰爭等,有些還那麼艱深晦澀。古怪的、意識流的、哲學辯證的這些個東西,一般人看著也許覺得像喜劇。

突然想起之前我去劇場看金星舞蹈團的現代舞演出,那完全區別於我看《天鵝湖》這類古典芭蕾舞劇的具體故事、視覺享受與感官感動。不知道有幾人真正能懂現代舞,或者就如金星自己所說,這是一種感覺感受,不是非得弄懂它在表達什麼,有時候它也沒非得要說明白什麼。慢工出細活之前,是長久累積下來的觀察與思考。

說來也巧,那天我翻一本許久沒看的書,其中有一幅油畫,是美國寫實畫家愛德華·霍珀Edward Hopper的《夜鷹》Nighthawks(《夜間徘徊的人》1942)。

這幅畫描繪的是紐約夜景下的格林威治大道,街道拐角處的「Phillies」酒吧,陌生的群體與孤獨的人。整個畫面的構圖與人物位置,與《寒枝雀靜》里的一幕幾乎如出一轍,那一幕是一個老男人拎著包在一樣構圖的街道拐角處,想進又不進地徘徊在拐角處的一家餐廳外,他總是在詢問這個地址是不是他要找的地址。我想,安德森導演也許在這一幕借鑒了霍珀畫家的一幅畫的構圖吧。

而巧合的是,在我看到這幅畫的介紹後,發現霍珀畫家本人很愛看電影,他表示自己在沒有畫畫的時候,他每周都去電影院。他的很多畫,像是置身於電影場景中,給了很多電影以啟發,比如一種容易採用的線性裝飾和具有戲劇張力的虛空感: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就用這種恢復鐵路附近房子的方式在1960年拍了《驚魂記》Psycho,在大衛·林奇David Lynch的《藍絲絨》Blue Velvet(1986)、《雙峰》Twin Peaks(1990)、《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1999)中都能看到霍珀畫面的影子,在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的《終結暴力》The End of Violence(1997)中也採用了霍珀的這幅《夜鷹》場景。

這感覺就像那些被束之高閣的冷僻書籍,突然有天不知何故從書架高處掉了下來,你撿起來拍拍灰塵,又是在你能靜心看下去時,才發覺其實這也是本好書。

話說回來,人為何存在於這個世界?不知道呆在樹上的鴿子能不能比人要思考得明白。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抽屜電影」

微信搜索「choutim」

更多獨到影評等你盡閱


故事不一定需要敘述,他也可以需要意象。

情感不需要表達,需要別慢慢體會。

看過的人應該不多。看過的人慢慢體會。


對瑞典史稍微看了下,想談談對電影中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穿越一幕的理解。

電影中卡爾十二世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兩位推銷員來酒吧後不久,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為了喝杯水可以把全店的女性全趕出去。歷史上此時的瑞典正處於鼎盛時期,拳打挪威腳踹波蘭,稱雄波羅的海,大有爭霸歐洲之勢。卡爾十二世的下一個目標正是沙俄,而他對此勝券在握(卡爾和彼得大帝的第一次交鋒打得彼得落荒而逃)。第二次再出現時,瑞典已經是殘兵敗將,垂頭喪氣。卡爾十二世甚至不能「徵用」酒吧的廁所一用。此時自然是瑞典在1709年被沙俄大敗於波爾塔瓦,兩萬大軍全軍覆沒以後。短短一戰,前後鮮明對面昭然若揭。

問題在於,這一情節想表達什麼。如果沒有看過導演羅伊·安德森的訪談音軌,恐怕很難理解。因為很多瑞典人認為卡爾十二世是一個雄才大略,青年有為的君王,給予了瑞典榮耀的回憶。但羅伊·安德森不這麼認為。他對卡爾十二世頗不以為然,認為卡爾十二世窮兵黷武,毀掉了瑞典從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到卡爾十一世以來的寶貴基業,他悲劇性的失敗使瑞典從此跌出歐洲列強,也給瑞典人民帶來了苦難。他對卡爾十二世的觀點來源於他批判性的思維:在第一幕中,18世紀的卡爾遠征軍高唱的進行曲旋律卻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共和國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這個旋律在電影中反覆出現。導演想通過這種超現實的荒誕說明,隨著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普及,卡爾十二世的形象就像美國超級英雄一樣被標籤化了。他被抽象成一個人人稱頌的國王和敗給命運的悲情英雄,而他帶來的破壞和苦痛這樣同等重要的事實卻被淡化乃至遺忘,這是一個比他的失敗更可悲的現實。

羅伊·安德森毫不掩飾對卡爾十二世的厭惡,甚至說應該拆了這座雕像

P.S.:雖然只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劇,但《寒枝雀靜》對卡爾十二世的描繪卻比歷史正劇《君主的僕人》更加還原。首先,卡爾十二世15歲登基,在遠征沙俄的時候還只是個20多歲的小年輕,而不像《君主的僕人》里那麼老。其次,電影也還原了卡爾十二世終生不近酒和女色的原則,所以他只要礦泉水而非啤酒,世人對他是同性戀的懷疑也反映在電影中他對酒保的調情。最後,在第二幕中,卡爾十二世是趴在馬背上進的酒吧。那是因為他在波爾塔瓦戰役時被俄軍狙擊手擊中腳部,無法騎馬所致。不得不說在考證方面,瑞典還是有本土優勢。


這部影片拿大獎了啊,一定是個牛X的片子,雖然我看不懂,但是我要給高分;

我在豆瓣也是小有名氣的影評人哦,雖然看不懂,還是假裝看懂了順便寫一篇讓人也看不懂的影評吧,順便給個高分;

這部影片全部都是固定鏡頭,好特別~!好有感覺~!好與眾不同哦~!我要給高分;

影片的攝影好美哦,色調牛X,構圖牛X,好牛X的導演哦~!我要給高分;

導演居然把好幾個故事顛來倒去的胡亂排列,搞得人家都看不懂,這是高智商電影哦~!牛X,我要給高分;

唉,我一點也沒看懂啊,一定是我智商低。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智商低啊,我要給高分;

別人都看睡著了,我居然堅持能從頭看到尾,我比別人都牛X啊,我要給高分;

我靠,其中幾個段落我在不看影評的情況下居然自己看懂了,我好牛X,導演好深刻,我要給高分;

雖然我一點也沒看懂,又看了各位大牛的影評,還是沒看懂,但是感覺影評都寫得很牛X的樣子,我要給高分;

這導演平時是拍廣告的,還居然能拍這麼嚴肅的電影,真牛X啊,我要給高分;

周圍都是些只看婦聯,變形金剛和X-men的俗人,我逼格比你們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我要給高分,然後轉發朋友圈。

這部電影居然是反映社會黑暗,反映人性冷漠,好宏大的主題哦~!我要給高分;

哇哈哈,這個片段我居然笑了,好深刻的諷刺啊~!我要給高分;

這片子一點都不悶,好精彩哦,我居然從頭到位笑了三次,而且中間都沒有睡著哦~!我要給高分;

我靠,導演居然採用上帝視角拍攝,好高大上哦~!逼格好高哦~!我要給高分;

TMD,第一段畫面就沒看懂,這胖紙為啥在博物館裡看鳥?!嗯。。。導演一定是想要表達什麼。。。要表達什麼呢?。。。要表達什麼呢?。。。我要想出來。。。想。。。繼續想。。。使勁想。。。哇~!想出來了,這個鏡頭是要表達夫妻之間的冷漠和隔閡,同時還要表達人類對鳥類的殘害,對生命的無動於衷和漠視,這肥大的身軀表現了人類沒有節制的慾望,哇~!背景還出現了第三個人,隱喻了第三者插足的現實,這人的臉怎麼這麼白,應該是象徵了人性的冷漠,妻子為什麼藏在鏡頭的一邊?恩~應該是映射女性地位低下,被邊緣化。這麼陰鬱得博物館色調是反映了現實的窘境吧。。。還有。。。哇~~我好厲害,導演好厲害啊~!這麼一個簡短的片段深刻反映了這麼多人類的宏大主題,好牛X啊,我要給高分;


只能說,能一口氣看完這部電影的人,要麼是有情懷要麼是真愛


讓我想起了耶茨的十一種孤獨。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結局,但是都用冷冷的旁觀,表達出人生是悲劇這一觀點。寒枝雀靜我是分好多次才看完的,一次性看完我怕我會被悲劇壓得喘不過氣。


大家只是說著玩罷了,我也是。拍的人想要將一種心裡的感受通過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一種現象流、意識流的表現法,如同做夢一樣,夢中一些單純的意象鏡頭卻像前世今生一般,真實的想要哭泣,但電影表達的是一種對於生命、生活、歷史、平等,等等諸多的思考,導演也很有野心,這種電影也算是一種嘗試,只是審美上並不能讓很多人欣賞。沒有過孤獨的經歷和經常去思考的人也很難明白其中的韻味。不要嘗試用太多技術的方法去理解。單純的靜下心來,如同夢中一樣,用心去體會罷了,感受我們心底的那份感情,這份感情或真或假,(電影中表達的是一種公認的對待生活、社會、他人、生命、歷史等的正能量價值觀,嚴重的說教電影,這也是獲獎的理由吧)能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自然不懂,可能經歷過、思考過也就懂了,就像一個風蝕殘燭、曾經滄海的老人最容易理解,因為他經常做夢,,,,


很少讓我能有實在忍受不了棄了的片子


我是來問三部曲的前兩部是啥的^?_?^


第一次看堵在四環遲到40分鐘,雖然遺憾錯過了三種死法但是依然不影響觀影。布景、色調、演員,台詞,能讓你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知道,它有毒。如果遵循本能,前十秒我就會選擇奪門而出,因為如果這是真實的世界,我寧願去死。Jonathan緩慢地拾起滿地大笑的玩具,整個影院,鴉雀無聲。《寒枝雀靜》,如果能有一個更殘酷的名字就好了。


拍廣告的


笑一笑 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就如名字


推薦閱讀:

學習、校園生活類的勵志劇集、動漫、電影有哪些推薦?
電影《晨曦中的女孩》結尾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么?
2015年,最不容錯過的電影有哪些?
關於《二十二》的排片有什麼看法?
怎麼去欣賞電影?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導演 | 影視評論 | 寒枝雀靜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