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有明顯特長優勢的小孩,應該怎樣培養呢?
家有小女五歲,學習過鋼琴,畫畫,跆拳道,英語,思維訓練。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沒有發現明顯有天賦的地方。她感興趣的也就是愛看動畫片在那裡想像自己是巴拉拉小魔仙。有天賦的重點培養就行,沒有天賦的,各方面都比較平庸的孩子該怎麼培養呢?是挑一門比如鋼琴繼續學下去,甚至逼著學掌握基本本領呢?還是沒天賦的就不重點訓練了,比如奧數?語數外基本的還是要學的,否則小學跟不上,現在學情如此,都是補補補,只是程度區別。第一次提問,也是第一次當媽,沒經驗,還請知友們提供思路,謝謝了!
我兒子六歲了,也學過不少東西,國際象棋,鋼琴,聲樂,有時我還教他數學(現在不教了,太早教影響上課聽講)和編程,他媽媽每天花十幾分鐘讀陪他讀一下英語。目前看來,都很平平。鋼琴和聲樂甚至還有些艱難。不過也不著急,孩子還小,他到底有什麼興趣和特長,還可以繼續嘗試。現在他的第一任務就是玩,多多運動,畢竟身心健康最重要。還有就是英語,語言這東西越早學習效果越好,以後能省不少的精力。
Grit可譯為「堅毅」,但其涵義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註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徵。
如果你見一個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這就是Grit。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堅毅,」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講時,給予Grit如是定義。
從2005年開始,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於研究性格對於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對數以千計的高中生進行了調研,並跟隨西點軍校、全國拼字比賽冠軍、國內一流大學等進行觀察和分析,她發現: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在這種社會思潮下,美國很多學校已經在引進新的課程,比如加利福尼亞州長灘中學,創建了新型的課堂文化-讓孩子在學習中面對更多掙扎和冒險,而不只是獲得了正確答案。在他們看來,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而堅毅是每個人都可以開發的。父母和學校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幫助孩子塑造堅毅的品格,這將有助於他將來在任何領域獲得成功。
【美國教育的現狀與反思】認知技能培養 VS 性格特質素質
與中國家長一樣,美國的家長們如今也處於一個分外焦慮的狀態中。在美國各大城市,生活富足的家長之間爭搶心儀幼兒園的入學機會,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每一年,這種競爭似乎開始得更早,程度也更激烈。
席捲美國的Grit教育正在給美國家長重新洗腦。跟中國家長望子成龍一樣,美國家長也為孩子未來面臨的競爭感到焦慮。家長的這種焦慮從根本上說源自一個假設,那就是:如今要在美國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決於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而培養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儘可能多、儘可能早地開始練習。為什麼很多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究其原因,家長的焦慮都來源於一個假設:未來的競爭是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的競爭。
這種認知假設顯然有一些勉強。它所描述的世界讓人信以為是「線型」的,並因此幫孩子學習知識、增添技能、獲得學歷、考取證書……所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在這條線性的跑道上增加成功的籌碼,即有投入就必定會有產出,比如:三歲孩子做過的數學題越多,讀小學時的數學成績就越好。
近幾年來,經濟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都對這種認知假設提出了質疑。他們普遍認為,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這些都將影響其一生。
【Grit開啟性格教育時代】什麼商都不如性格重要
什麼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怎麼培養,才能幫孩子取得成功?
過去,人們將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開發上,認為掌握知識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學業、事業表現及其能否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取得勝利。
由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dman完善的情商概念則指出,兒童未來的學業表現、事業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決於智商,其餘絕大部分是由情商決定的。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則提出了七項指標,認為它們是預示孩子未來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這七項指標分別是:Grit堅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樂觀態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情商,只是社交智力的一部分,而智商,壓根被排除在了這「七大秘密武器」之外。
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性格教育不相信「智商決定論」及「人的命、天註定」的遺傳出身論,認為兒童是後天教育可塑的。家長、教師等如能給兒童做出表率和示範,則兒童完全可以被培養成在未來成功的人。
性格教育的追隨者、美國KIPP學校的創辦人David Levin將Grit做為教育的核心理念。KIPP在全美20個州擁有162家連鎖學校,會對學生一一進行包括Grit在內的七項教育指標的評估。Grit研究的創始人——Angela Lee Duckworth是這所學校的合作人之一,她將Grit看作所有七項指標中最重要的一個。
Grit教育警示我們: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在於我們給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我們是否幫助孩子獲得了以Grit為首的七項重要的性格特質。
具體說來,一個六歲的孩子是否知道3+2=5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TA是否願意在第一遍回答成3+2=4之後重新嘗試,直到得出正確答案為止。我們應教會孩子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後站起來繼續跑,哪怕TA是最後一名。
【美國社會為何如此關注堅毅】如今的孩子更少面對失敗
如今的美國兒童,特別是那些在優越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少面對失敗。當然,他們同樣也學習刻苦,常常承受壓力。但是,實際上他們接受教育的過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順利,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不用面臨重大挑戰,就順利從大學畢業。學生們在家中和學校受到過度保護,很少遭遇困境,因此他們鮮有機會培養出克服挫折的關鍵能力。
其實,早在2012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和《紐約時代周刊》編輯保羅·圖赫的著作-《性格的力量:勇氣、好奇心、樂觀精神與孩子的未來》,已經將「培養堅毅性格」的教育理念帶入大家的視野,而201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的演講則引起教育界對「堅毅」的空前關注,Angela Duckworth教授和她的團隊甚至制定了測量「堅毅指數」的工具。
許多標榜美國教育的人並沒有意識到,美國兒童其實面臨著與中國兒童同樣的問題,就是在生活水平更高、獲得教育更容易的今天,孩子比過去更少面對失敗,而在步入社會以後,面對網路時代的全球競爭,孩子們卻比過去更不懂得如何面對失敗。
如今,誰再講「失敗乃成功之母」似乎是老掉牙,但其實今天的美國教育家恰恰是「老調新彈」,又把這些「老祖宗的傳統」拿了出來。
目前,受Grit教育觀的影響,美國很多學校都在修改課程。比如,加利福尼亞州長灘中學就鼓勵孩子在學習中更多冒險,而不只是獲取正確答案。
【父母應該做什麼?】五個行之有效的塑造堅毅的方法
父母應該怎樣塑造孩子堅毅的性格,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把挑戰擺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發生在人們突破邊界和障礙的時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沒有機會戰勝一些困難,他可能永遠不會具備面對挑戰的自信。體驗冒險和障礙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
讓孩子有機會去追求至少一個很難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嚴格紀律和規則,需要長期練習的事。比如鋼琴、芭蕾。做得怎樣並不重要,儘可能去努力才是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許會很焦慮,但是當她克服障礙時,她就會真正愛上這件事,並且找到發自內心的堅持下去的動力和自信。
2.不要在感覺糟糕的時刻結束
許多人認為,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皆是因天賦所致。這可能會導致孩子養成輕易放棄的習慣。其實,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來磨練自己的天賦。
嘗試Angela Duckworth家規之一:不要在感覺糟糕的時刻結束。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立即放棄,可能意味著你將錯過最棒的時刻-比如最終打進了制勝一球或在演出結束後聽到雷鳴般的掌聲。所以Duckworth教授堅持要求她的兩個女兒(9歲和11歲)每做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這樣的鍛煉使她們認識到,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適感和障礙,這是很自然的事。
3.適時必需的推動
沒有人想成為那種總是督促孩子進步的爸媽,但這樣的確有助於讓孩子知道你的期望,並且可以幫助他做到最好。
當孩子學習任何新技能時,適時地推動孩子:制定時間表,然後鼓勵孩子堅持,反覆練習。
「我還沒有聽說過哪一個孩子是完全自動『上鏈』的。」Duckworth教授說,每天規定一定的練習時間沒什麼錯,雖然你的孩子可能會抱怨,但如果你很堅定,他的抱怨會日漸減少,練習的樂趣反而會與日俱增。
4.擁抱無聊和沮喪
成功很少發生於第一次嘗試。事實上,這通常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旅程,並且布滿艱難險阻。困惑、沮喪、甚至覺得無聊透頂,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學習遇到困難並不意味著他們很笨,他們就會更有毅力堅持下去。
與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直接給他一個解決方案,不如看看他自己能否想出辦法解決。抑制住想要幫他的衝動。如果很明顯他正處於迷茫狀態,可以這樣和他談談:「看起來你真的遇到困難了,你覺得有什麼辦法能解決嗎?」啟發他自己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怎麼辦。這樣的鍛煉讓孩子養成一種自信——「嘿,我自己能解決。」
5.分享父母的失敗經歷
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進,這是孩子所能學到的最好的能力。
原文地址 Grit(堅毅),美國當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
這問題看得有點恐怖啊……5歲就學了這麼多東西,「沒有看出明顯天賦優勢」,學那麼多,貪多嚼不爛,何況有些課程其實並不適合這個年齡的孩子學,家長到底哪裡看出來孩子沒天賦了?是不是自己檢討一下期望值過高的問題啊?小孩子的能力是從玩里培養出來的,首先是各方面身體素質,思維、想像力的自我成長,然後再延伸出興趣愛好。很明顯題主忽略了這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神童,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家長失望,孩子很累。就不能讓她在是個孩子的年紀,就像個普通孩子一樣享受成長的快樂么?舉個朋友的例子,一友人,孩子3歲時候去學的圍棋,孩子根本坐不住,非常痛恨,最後不了了之。另一友人,孩子5歲時候引導出了興趣,再去學,現在考級了,自己非常喜歡。我自己有女兒,3歲,什麼都沒刻意學,每天會看看動畫片,讀繪本,在幼兒園老師教唱歌跳舞手工畫畫包括英語之類,我從沒問過學到了多少,但她每天都會給我新的驚喜。今天早上問我各種物品的英文單詞,我都要拿著詞典給她查了……還給孩子童年吧,這個年紀正好是喜歡角色代入的時候,喜歡小魔仙,可以培養她的舞蹈和音樂技能,給她買些迪士尼的公主繪本,陪她一起讀,一起跳舞唱歌。帶她去野外郊遊野餐,一起觀察大自然,技能都是在生活里學會的啊。
今年十八。
從小被送去學琴,小提琴就像拉鋸子一樣,小時候比較內向,不敢說不學。這是種痛苦回憶,是大人們面子的貼金紙,孩子們容易活在"別人家孩子"陰影下。但它同時讓我擁有了常人沒有的"相對音準",很酷!
因此很多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感謝父母曾經逼自己犧牲了童年。 興趣可以培養,但引導必須在興趣前提下,哪怕是間接興趣。 一直喜歡繪畫,偶爾被送去畫室。可初中畢業那會兒選擇高中藝術班被爸爸拒絕,很快選擇了幼師,因為有喜愛的藝術課程。現實面前,我還是選擇了熱愛。 誰都會為所愛而儘力,包括孩子們。 我的理科相當糟糕,很慶幸爸媽沒有送我去奧數班,雖然羨慕理科很厲害的人,但我真的不適合。 所以,為孩子引導規避她不擅長的領域吧。 我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幸福感很高。我想這是每個爸媽最想看到的吧。您有特長嗎?
您幸福嗎?如果人生重來,您希望做什麼樣的改變?
這些改變里包括特長嗎?幾乎所有小學老師都反對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課程。是老師讓學英語數理化,還是自己想像的。還好我生的比較早看了這問題,我真是嚇破膽了就像野生動物看馬戲團團長發牢騷是一樣的感覺。 太恐怖了!!!!!
不是所有小孩都有天賦的,但是沒天賦的孩子也依然要好好培養啊。選擇一門樂器,同時進行一項體育活動,這兩個都很重要,會讓孩子身心平衡,同時對品格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
英語是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重在平時積累,也要從小學起,成系統地學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更不要迷信什麼外教口語,沒有平時閱讀和辭彙積累,口語是空中樓閣,只會炫耀日常用語,談話沒有思想,不能深入。至於奧數,如果沒有擇校壓力,可以不學。尤其是女孩子,很多女孩子學奧數都學得很痛苦,家長也煩躁。(我不是歧視女孩,是就事論事。很多奧數學得好的孩子,是家長也在一旁學習,然後回家給孩子輔導。)PS:我是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家長,經驗僅供參考。總之,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無論孩子學什麼,家長都要付出至少兩倍的辛苦來陪伴、指導、鼓勵。不要奔著天賦去,有天賦的人那本來就是鳳毛麟角。做事看目的,你讓孩子去學英語學才藝為的是什麼?
一是為了感受美認識美,二是為了培養毅力和耐心。
不少人反對讓孩子像海綿一樣上各種培訓課,說扼殺孩子創造力,剝奪孩子玩耍時間。後者那是必定的,然而前者,都當家長是傻的嗎?
家長看到前方一棵樹,孩子就能走到樹下;家長看到遠方的高山,孩子就能走到山下,說不定還能爬上山。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不是只有天才才會幸福
作為一個曾經小孩,我無比懷念自己的童年。未來那時候我也會這樣教育我的孩子,童年就是應該充滿樂趣,就算是補課,也一定要喜歡。
1.帶她出去旅行,雖然她也許記不太清楚,但是她會開始學習一些東西,培養一些興趣,了解另外的世界。 2.陪她看書,兩個人坐在沙發里放著輕音樂,看一些有意思的書,這是我媽媽教育我的方式之一,我無比感謝這種教育方式。 3.睡覺前一起念一些文章,讀不懂就讀不懂。相信我這是一種快樂的教育。 4.養一隻小寵物,讓她有伴兒,也開始學習怎樣照顧別人,如何對世界溫柔。 5.問她想要學什麼,喜歡什麼就去學吧,萬金油沒關係,小時候開心就好。 6.兩個人一起看紀錄片,聽不懂看不懂也沒關係。每個孩子都是獨持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特長。題中所說的特長大多屬於技能(知識)特長,但其實人的才能有很多種,如個性方面:開朗、自信、溫暖、勇敢……如能力方面:細緻、好奇、手巧……這些是」隱性」的才能,但卻是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比會彈曲子、講英語什麼的重要多了。你的孩子肯定有特長,只是你沒發現或看不見而已。不過沒關係,請你做這樣兩件事:1,遊戲。支持她的遊戲,經常陪她遊戲。她喜歡巴拉巴拉小魔仙,那就和她玩小魔仙遊戲,提供材料讓她把自己打扮成小魔仙、表演其中的情節、收集小魔仙物品、講小魔仙故事……以孩子興趣為基礎,把遊戲融入生活,你會發現孩子主動積極的一面及能力所在。2,閱讀。每天和她一起閱讀,把她抱在懷裡,一起讀繪本(開始主要是你讀她聽),從10分鐘開始,從一個故事開始,堅持每天認真讀,你和孩子都將獲益匪淺。以上,是經驗之談,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媽媽要多費心呀!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豐富的想像力比什麼興趣班更重要,而且興趣不是在這種興趣班裡就可以培養的。
第一身體好健康第二道德好三觀正。以後她會自己成長到很完美
五歲的小女孩已經學過鋼琴,畫畫,跆拳道,英語,思維訓練???? 她怎麼學的怎麼練的??不會就是隨便報幾個季度班以表示家長已儘力,孩子無天賦吧???
這個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哈 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擊寶寶們哦 慢慢嘗試鼓勵著去讓他們嘗試哈
推薦閱讀:
※孩子說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家長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夢想」?
※孩子不聽話能打罵嗎?
※出了哺乳期的孩子由母親帶還是由父親帶更好?
※孩子在封閉環境下長大是否對確診阿斯伯格或是自閉症造成影響?
※精英富豪Trump(川普)在女兒一歲的時候就特別關心她的胸部發育情況,這對草根窮人們有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