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行業未來的競爭格局,將如何演繹?
大益,下關等傳統大廠與一眾小眾高端品牌及網路品牌之間的長期競爭格局會如何發展?小眾高端:今大福,潤元昌,雨林,陳升之類,網路品牌:彩程,茶馬世家,褔記梅村,新大益等等
1、大廠,特別是大益,其它小品牌不是同一個競爭序列,兩者的購買群體有重合,但購買目的有所區隔。
2、只要還有遊資在普洱茶期貨市場上遊走,那麼大廠茶就一定有其存在空間。
資本需要的是期貨符號,至於茶品品質,根本就不是期貨炒作需要考量的。因此,與藝術品/古董洗錢類似,此類茶品成品越低廉越符合其存在意義。
未來假設大益突然消亡,那麼市場必然會拱出一個或數個品牌代替,實際上目前一些品牌已然就是類似的角色。一些資本在圍盤,同時也是大期貨品牌的市場備胎o(╯□╰)o
2、這些所謂的「小眾高端」,實際並不小眾,其真實品飲人群或許與大益差不多——有多少炒大益的敢開件?但「高端」就見仁見智了。許多人對於這些品牌的了解僅僅來自於其營銷宣傳,真正了解到其制茶與原料收購就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麼貨色了。
知道CS在南糯與老班章收購的是什麼等級的原料么?
知道YL在收購原料時是大小樹一個價,只看原料品相不看品質的么?知道不少品牌的原料來源已經擴展到緬甸、泰國甚至印度么?有赤佬說,我是大廠黑。若是以上言行侵犯到無良炒家的利益,說是「黑」也無不可,不過能不能拿出實例把我黑的一條條反駁回去呢?
3、因為茶業市場整體上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呈現信息高度不對稱性,因此消費者的無知與愚昧仍將對整個市場的風氣糾正毫無幫助——可悲的是,真正能夠倒逼生產的,仍然是期貨市場而非消費市場。
4、這些所謂網路品牌,是普洱茶品牌中下作的極致,在如何評價才者這家茶商及其茶品?重點講講老班章? - 真的是單大寶的回答 中已經瓦卒過,懶得再提。
5、或許未來具體到某個品牌或廠家,會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鬧劇,但行業整體仍將與現在一樣糜爛。
茶業是個小行業,它的許多表相無非是大環境在行業中的投影而已。比如去年開始的倒店潮,起碼在北京,就以與三公消費苟合最為緊密的鐵觀音茶商為最盛。
6、熟茶會是普洱茶在未來開拓新市場的主力軍,但並非如許多僅僅會背誦大廠宣傳文案的人認為的那樣,大廠獨霸熟茶市場。大廠控們知道所謂的「黑馬」技術在其實際生產中到底有多高的使用比例么?
作為仿製老生茶而創製的熟茶工藝,其工藝發展一方面仍將是穩定、高產、廉價的滿足入門者與底層消費需求,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熟茶本身的直接品飲價值將不斷提升(熟茶黑與濕倉黑們,不知道有幾個能夠描述一下1900~1970年間的普洱茶歷史與實際消費狀況?)因此在未來,熟茶大堆渥堆與小堆渥堆將是兩條互不干擾的發展路線。一個對應大眾消費,一個對應小眾品飲。
普洱茶市場在大陸真正興起不過是本世紀這十來年間的事情,這個市場初級到還沒有完成一個基本的動作——細分。
古樹茶也將越來越多的作為熟茶渥堆的原料——與許多鐵口直斷古樹茶不可能用來渥堆的棒槌的認知不同。或許能夠造成此種錯誤認知的,是許多人將老班章古樹春茶的價格當成了雲南所有茶區古樹茶的均價,因此能有此類外行囈語也就不奇怪了。現在的普洱茶消費市場,已經有足夠的購買能力來消化真正的古樹熟茶,真正的難點,是如何變革渥堆工藝,使得古樹熟茶的渥堆成品能夠確確實實的在品質上超越以小樹茶、台地茶為主要原料的熟茶。這種需求,也不過是近幾年來市場提出的新需求,普洱茶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對此可部分參考普洱由原來不上檯面的邊銷茶到如今受到廣大茶友喜愛的茶類,除了炒作外,普洱的工藝或者質量有了很大進步嗎? - 真的是單大寶的回答1.關於普洱標杆
如果說,普洱市場有一個標杆的話,那麼就只有大益一家。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大益在普洱茶的地位就猶如奧尼爾在CUBA的存在,簡而言之,巨無霸的存在。這種巨無霸的存在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是歷史:38年建廠,新中國ZF接管過來,陸續改名佛海茶廠、西雙版納茶廠、勐海茶廠。這些就是大益的前身。
其次是技術:73年,人工發酵技術在勐海茶廠獲得成功。就是說渥堆的技術,在73年才出現,才有現在的熟茶。意味著,現在所有的普洱熟茶採用的渥堆技術,是勐海茶廠率先研製出來的。
最後是價格:在廣東,收藏普洱的人基本是以大益的價格為標杆,在普洱茶炒作鼎盛的時期,一提大益的頭春批次的普洱茶,放3年,價格能翻倍。
2.大益的不足
這段我很想寫,但是,畢竟自身了解甚少,不好說更怕說不好,請諸位指正,只能說大益的分銷商管控還有價格這塊水分太大了。後續如何走,我們聊的只是紙上談兵。
大益現在也逐漸出現在中央台的廣告里,雖然沒有高密度的轟炸,但也是一個可喜的進步。不過,從喝茶對象來說,現在80後、90後成為網購的主力,這些人對大益的了解,其實也僅僅是一個牌子,對於背後的歷史還有淵源並不清楚,某種程度影響了品牌的忠誠度。3.關於網路品牌。
這些品牌只能是依附於淘寶的存在,他們在淘寶的規則下面如魚得水,當然,也不排除某天淘寶改變規則,他們就自然的消亡了。他們走的路線就是低價,料多。2斤的普洱生茶餅,能賣到幾十塊。你可以佩服他們的價格控制能力,但至於口感如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好說。4.賣的是茶,賣的更是人情。
賣的雖然是普洱茶,可其實某種程度賣的還真不是普洱茶,賣的是信譽。
用戶買茶,要麼自品,要麼邀請朋友一起喝,要麼送禮。茶的口感,其實是決定著人際關係的口碑,假如主人請朋友喝茶,朋友說你這個是假茶,口感很差。那麼基本可以確定,主人肯定不會再去原來那家購買。
所以,網路上的那種低價,然後料差的茶商,其實是在不斷的耗費他們自己的紅利。這也就是為什麼網路品牌離開淘寶什麼都不是的原因。
5.網路賣茶的悖論。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悖論,在淘寶里,用戶是喜歡低價的。(好吧,大部分用戶都是喜歡低價的,不是所有的)。用戶很多時候是不會去了解價格背後的故事,拿古樹茶來說,一斤純料的古樹茶,最低最低都要大幾百。可是淘寶上打著純料的古樹茶一餅只要幾十塊,當用戶面對著一樣的口號,價格卻相差幾倍的時候,幾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價格低的。因為價格低,決定周期短。然後,真的的好茶卻因為價格緣故,所以在淘寶上生存艱難。
6.結論(個人粗淺的結論,錯誤之處,請指正)
普洱市場其實還真的是一個藍海市場,對品牌商來說。因為只有一家大益而已,好吧下關也算,就兩家。在一個市場,只有兩家知名的企業,這其實很不正常。任何成熟的產品圈,手機也好,電視也好,隨手都能念出好幾個,好幾十個品牌來。在普洱圈子,我們現在還要把網路品牌算上,才有十幾個,二十幾個。
如何從這個市場突圍?價格低,料好,有品牌因子,最好還有一個形象的品牌代言人,能夠做起粉絲經濟。
價格低跟料好,是由線下的資金,茶園,人工,茶料,分銷各種產業鏈決定的。
後面兩個,我就不懂了。呵呵,如果雷軍用做小米的方式來做普洱,不出3年,就會有一個上億品牌了。隨便說說,隨便幻想一下。假想自己能用一個小C店做成一個大品牌,然後呼風喚雨。好吧,想想而已,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也許某天小店就成為大品牌了;這也是一個殘酷的時代,也許明天,店鋪就倒閉了。一個字,變 大廠有大廠的市場,小廠有自己的粉絲。。。。熟茶慢慢會被幾個大廠壟斷
我不是大廠黑,也不是小眾品牌網路品牌黑。
客觀地講,九十年代從深圳到北京,再回內地,喝了20年普洱茶,自己買別人送、新茶老茶、生茶熟茶、便宜的貴的,接觸過大大小小不下一百個品牌,現年過40,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隨著茶齡的增長更趨向於理性、便捷和品價比消費。比如我在大益和天福實體專賣店買茶喝茶存茶,同樣我也經常去天貓和京東買八馬鐵觀音和茶馬世家的普洱茶。每年春季會花上萬元買幾片陳升號的老班章嘗嘗,每到雙11我也會花幾千元去囤一些品價比很高的茶馬世家的普洱熟茶餅(當然,最近我又迷上了他們家的小青柑和大紅柑,我不是五毛黨替人做廣告,是真心推薦茶馬世家這個品牌,因為他們家做的每一款產品都很用心,服務也非常好!目前正宗的小青柑兩三百塊錢以內我覺得他們家的品質真的是最好的了)。個人認為普洱茶今後應該是一個多元化消費時代,品質、服務和價格,仍然是各個品牌立足的根本。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越來越透明,網上那種靠9塊9賣垃圾茶起家,要麼瞎吹牛逼天天賣幾十塊錢,一兩百塊錢的老班章和冰島古樹茶騙人,或者把茶葉賣到違背人們常識的價格,比如357g餅筍殼裝一提茶99塊錢七片,肯定有問題!個人覺得低於40元一片的普洱茶品質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何況那種十幾二十塊錢的普洱茶呢,最好不要買,網上這種商家應該越來越難生存。而有些所謂大廠實體店或高端品牌呢,以前靠人脈,或者是小眾圈層做生意,還有賣文化茶大師茶故弄玄虛那種靠講故事忽悠人,人為地製造一些信息壁壘,賺取暴利的時代應該也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像小罐茶這種炒作的天價茶,如果他不回歸理性,不親近大眾消費的話,我覺得會像以前那個炒作什麼5X極草一樣的曇花一現,不會走得長遠。不管大廠小廠,線下還是線上銷售,一定要有好品質好服務,和性價比。這樣的品牌,才會被看好,才真正可以做大做強。
這個問題特別大,目前為止整個市場都還處在一個產業調整、上下游混亂、弄虛作假的窘迫中。提供幾個觀點給大家參考:1、無非妙道:普洱茶未來之路【圖】2、未來的普洱茶商業關係態勢【圖】3、普洱茶拼配是未來的大勢【圖】
推薦閱讀:
※老茶頭既然說是熟茶的下腳料,沒有發酵完全,那為什麼老茶頭比一般的熟茶耐泡?
※有人說普洱茶發酵的過程非常臟,是這樣嗎?
※好的普洱老茶以什麼為標準?
※通俗意義上的「昔歸茶」、「冰島茶」是指特指生普還是熟普?
TAG:普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