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上外等重點外國語學院學習語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一所985理工科院校學習英語專業,課程感覺很水。 想了解北外上外外交學院or北大南大等外語很牛的學校學習語言(主要是英語)是怎樣一番體驗。 平時是怎麼上專業課的,老師會不會布置原版書閱讀等拓展類的任務?


謝邀(哇塞使用這個逼格滿滿的詞感覺好棒)

我是上外翻譯專業大四學生,即將畢業。英語學院下設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學,一個是翻譯,我是後者,這是個新專業,開設於2007年,大概是為了為上外高翻培養人才,上外高翻是中國最好的高翻學院(友校看見不要來追殺我),介紹戳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為了回答是什麼樣的體驗,我決定直接上課程表,馬賽克部分是老師的名字。

課程有四類: 專業必修課(聽力閱讀口語精讀),公共必修課(毛概思修),公共選修課(就是通識課程,一般很水,各個學院要求不同,英院4門), 專業選修課(我想差距最大的就在這裡,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四年翻譯專業必須修滿13門)

這張是大一下的課程: 必修課部分與文學班完全一樣,我選了三門選修,一門是院長大人的課,一門是一個口碑很好的老師的課,一門是把我虐成狗的辯論課。這段時間幾乎都在打基礎,精讀課程需要大量背誦,筆記,寫book review,長篇小說賞析我記得是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很薄的書,我們讀了一整年,上課也是討論為主。

這張是大二下的課程: 多了二外,雖然我法語學的稀爛。慢慢多了筆譯和口譯必修課程,以及很多有意思的選修課,我個人不喜歡文學類課程,就幾乎都選了翻譯相關的方向。其中交替口譯每次上完都是渾身出汗,有挑戰,很難,但很有趣。筆譯的課程全面打擊了小夥伴們的雙語水平。

這張是大三上的課程:精讀課程的課文難度明顯加大,一些純粹技巧性的課程已經沒有了,全面倒向了翻譯,當然英國文學史這種我不喜歡但是又必要的課程還是存在的。這個時候,考試基本都是論文形式了,很少再考「知識」性的東西。

總結一下就是所有跟英語有關的課都是英語來教, 大一在拚命地抓最基本的英語,越到高年級,英語就不再是用來學習的了,而是一種學習更多知識的工具。越在這種環境里,就越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實在有欠缺,因為見識到的牛人,實在太多了。

唯一廣為受到吐槽的就是 精讀課。這門課學分很重,課程比較死板,曾經有學長公開質問這門課存在的必要性,當時也有副院長直接地公開回應,因為可能涉及隱私,我就不貼上來了,上外的學生應該都知道這件事。

我並不是學霸,也談不上多喜歡英語,但是我很感謝上外英院教會了我如何使用英語這個工具,幫助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


我在北外對門的某渣渣綜合型985學小語種,平時經常跑去北外自習,印象最深的是走進北外的食堂會發現裡面最多的人是來朗讀各種語言的而不是來吃飯的。由於大量來自習的人佔領食堂導致食堂師傅不得不貼出吃飯時間禁止自習的標語。另外走在教學樓里也到處都是朗讀各種語言的人。所以每當我走進北外就油然而生一股學習語言的熱情-_-#

北外的學生專業熱情普遍都比較高,他們有各國的外語文化節,對自己所學語言的歸屬感很強。他們的機會多,眼界高,比如常常去大使館交流實習什麼的,出國交換也是去當地非常好的學校。他們專業水平高,一個某小語種的朋友居然大二就開始嘗試翻譯原版小說,所在班級還有一本專門為同學出的詩集。而我們此時還停留在上課聽講考前突擊平時很少碰語言的階段…。

還有就是北外的小語種學生,普遍不僅僅致力於學好自己的專業語言,還把英語也當作專業來學習。甚至學三外四外的同學也不在少數。而我們,大概就是上課聽專業課,英語也僅僅停留在聽課的層面。當他們都在準備專四專八雅思托福,我們的學生普遍還在四六級里奮戰…-_-#

現在來了自己所學語言的國家才徹底發現自己的語言水平有多渣。也深深明白實實在在的專業能力有多重要,況且這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專業。也算是醒悟過來了一些開始發奮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實力了。實實在在地想要為自己所愛的事業付出精力和時間。我愛的事情很多,但徒有興趣是無法支撐自己走下去的。

雖然我也認為名校並不能決定全部,可是事實上一些東西的確是沒有辦法彌補的。例如眼界、例如你接觸的人。

所以,對於像我這樣希望把語言作為職業的人來說,北外這種一流的語言學校會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能看清自己的局限也算是一種幸運吧?看清之後,努力跟他們縮短距離。與所有學習語言的朋友共勉。


P大英文系大四在讀。看到這個問題點開了教務網,順便回顧一下過去的四年。

首先更願意說自己在英文系而不是英語系,因為我們系的全名是英語語言文學系。。文學是重點,也會涉及一點語言學的基本知識。專業必修貫穿四年,前兩年聽說讀寫,後兩年文學史和翻譯課程,沒有口譯訓練。

當初選擇讀英語大概是高考分數爆棚的自信心作怪,進來以後才發現和自己想的大不一樣。現在馬上就要畢業了,不能說自己英語水平有了突飛猛進,但我想最大的收穫可能在於這是極為珍貴的可以好好讀書的時光吧。在老師的打壓下,從第一本英文原著《還鄉》到畢業論文的《米德爾馬契》,完美的開始和結局。希羅神話,維吉爾史詩,顛倒三觀的大眾文化和對著一隻魚喃喃自語的Bishop,不能好好說話的喬伊斯和波德里亞,雖然讀的時候無比痛苦但英文系教會我的是在滿地六便士里學會抬頭看一看月亮。

信美者得神。


題主我和你的情況比較像,我現在是北京一所211理工科大學的英語系讀本科。

我感覺題主應該是想知道理工科英語專業和名校的差距吧。我有高中同學在北外,也有到北外讀研的學長學姐,還有從北外北大畢業的老師,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我也確實感受到了一些差距。

首先我想說,我的老師都非常優秀負責,他們都有紮實的基本功,厚實的積澱,他們都在積極地引導我和我的同學把英語學好。所以老師不是差距所在。

在我看來,最大的差距在於學習語言的氛圍。

我們系的同學,大都是一本上線二十分左右的文科生,文科生填報志願的困難相信大家都明白,很多人是奔著學校的地理位置,211招牌,或者是被調劑才到這裡學英語的。很多人對學習英語的熱情並不高。在我們專業,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讀老師布置的閱讀材料,更別說主動去讀了。我的很多同學學英語的時間僅限於課堂上「聽課」,「做」pre,課後英語基本不碰。大多數人都把精力放在他們認為的更有收穫的地方,比如學生會,社團,實習,兼職,談戀愛……朝九晚五的學英語反而會顯得與大家格格不入。

當然我也不是沒有認真學英語的同學,但是,他們學習英語的強度和北外的同學比起來差得太遠了。打個比方,我在我們學校,可能我每天晚上上兩個小時自習學英語,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因為別人都在宿舍里看劇或者出門逛街;但是北外北大的同學呢?可能人家學習時間是我的幾倍,但自己仍覺得遠遠不夠。

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是說學不好英語,而是說要想把英語學好,需要很強的自制力和自覺性。

至於題主說的老師講得課很水,我覺得並不是這樣。題主是985高校的,老師的水平都應該還不錯。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題主可以問問自己,上課前課本看過了嗎?老師發的補充材料看了嗎?我之前和題主有一樣的感覺,上英國文學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後來和學長聊天,學長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於是後來我上課前一天把課本看了一遍,上課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能迅速反應老師在講什麼,我才發現老師講得很有趣。而且即使老師講得真的很水,我覺得題主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看書來彌補老師上課瞎扯。(上課聽不進去,看看書總好過玩手機吧)

回到正題。其實學習語言主要還是靠自己。說真的差距不在於圖書館,不在於老師,而在於我們學習者自己。與題主共勉。


謝謝邀請,

本人曾是北外德語系的學生,畢業兩你啊現在在德國轉了其他專業。德語相對於英語來說,從語法上難一些,語音上簡單一些。

北外德語系,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早讀。我們是小班授課,大一到大四都是20多個人的班級。大一大二每天早上,7點到7點半的早讀時間,大家都是一起大聲朗讀和背課文。兩個人做對話,然後各自找德國語伴練習口語。大三大四就開始分專業方向,有外交,經濟,文學,跨文化,語言學,翻譯等專業的課程可以選修。所以,大一大二的時候算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階段,大三大四就是根據各自的興趣,開始利用語言工具的階段了。舉個例子,比如文學課,老師按照德國文學課一樣的方式,由三四個同學負責一個文學時期做演講,介紹時期背景,作家,分析代表作等。當然為了了解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和特點,是要讀一些原著的。還有一門叫德國媒體是聽說的課程,就是德語新聞聽寫訓練,每次都要聽寫三篇德語新聞,所以一年下來,聽德語新聞基本上沒有問題了。

至於我在北外上過的英語課程,當然是作為第二外語,平時也就是看看視頻,聊聊有趣的話題,正反方辯論啊,或者設計一個project,場景模擬啊等等。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


居然還有人記得外院233。。。

體驗就是,理工科院校里天天互稱基友基佬什麼的簡直弱爆了。

我們這裡才是玩真的。

至於學習這種事情,完全取決自己,在哪都一樣,我這種學渣就不發言了,幫你邀請個學霸好了。


不請自來!

雖然題主沒有提到我在的學校:廣外。但是在泛珠三角地界(不算香港、澳門)廣外應該算是學外語很不錯的學校了。其次,題主說的其實主要是外語,但是題目上只是寫著語言,所以我學的是漢語也來湊個熱鬧。

廣外漢語言文學專業。有一個超牛逼的頭銜:全國首屆本科創意寫作專業方向。

但是!如果被標題蒙蔽了,那就只能是呵呵。

為了顧及自己的臉面(廣外出來的學生英語都很不錯,畢竟校長是九段翻譯巴拉扒拉),答主一個學中文的,居然大學前三年都有英語課。什麼影視英語、新聞英語……甚至口譯、筆譯、英社化等各種莫名其妙且神奇且學得淺嘗則止半桶水的專業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

三年下來,英語的學時和學分比任何一門都要多,都要高。我至今都沒有弄明白到底是為什麼。而且期末會考慘絕人寰,逼人跳樓,聽得懂你玩我的常速VOA。作為一個英語學渣,六級要考幾次的底層渣滓,臣妾表示……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們。

作為一個在外語學院學中文的奇葩。我們比一般專業都要閑得多。從來沒有見過其他考得叫苦連天的期中考,而且課程也十分的閑。答主現在大三上學期,已經過著上三天課放四天假的悠閑生活。所幸的是老師的素質和教學的質量都還不錯,也不至於太水。但是你要混成什麼都不懂也沒人管。只能是自求多福,祝你好運。

至於看原版書這個問題,表示多數不會。因為那些各種語言的原版書我們根本看不過來,看英語譯本還不如直接看中文譯本,而且現在的翻譯說實話在文學界真是爛得糟糕。所以我們最多也就是要求看看論語,不過,攤手,你知道的,誰會那麼有興緻去看古文呢。那些文學院出來口若懸河,如數家珍,妙語連珠的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葩……嗯……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的同學到底讀了什麼書,讀了多少書。(我個人一年讀大概一百本上下,但是很多都沒營養的,有營養的只佔三分之一,可是文采……嗯,你看到了,不怎麼樣。)

我們學校全稱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分兩部分,語言類和雜類。語言類的基本上都在白雲山腳的北校。雜類則是在南校。漢語作為漢藏語系一門至為重要的語言,當然也被歸入了語言類放在了白雲山腳。但是我們其實並不是當年跟隨英語系從中山大學出來的親生子,而是由廣州外國語學院中文組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搞出來的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化系和後來併入的廣東財經職業學院中文教師弄出來的雜生種。

所以我們在北校的生存環境其實並不是十分的優越,派下來的資源也應該個是那麼多個學院(包括:高翻、商英、西語、東語、英語等)最少的。別人開個晚會隨便都能租到學校最大的禮堂,我們多數都只能租比較小的禮堂,有時候還只能去擠課室,甚至到了租了音響就沒有錢發獎品的程度。

儘管如此,我們學院的老師都在夾縫中生存。說實話,雖然我並不感覺的他們做得到底有多好,有很多無可奈何的現狀導致領導們想做好一點也沒有辦法。但是,我真的感受到我們學院老師和領導的努力。(真的,他們很努力,我是知道的。)感受到他們儘管沒錢,也盡量給我們最好的資源。樓上提到了南大的榮譽教授0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勒·克萊齊奧。 我們當然沒有那麼多錢那麼大的面子請勒·克萊齊奧來當我們的客座教授,我們只能請這位帥氣的法國作家來我們這裡作一次講座。而在講座之後有一個小型的交流會,我們專業有幸可以參加。這已經是我們的老師能提供給我們最大的努力了。

所以,關於答主的問題,感覺專業很水。沒事,我們也感覺我們的專業很水。但是我理解老師們的難處,看到老師們的努力。在這種有限的條件,我們其實可以靠自己創造無限的可能。例如我們就有同學的文章發到《作家》雜誌上面去了,在這其中我們請來的每一個學期只來講兩天課的南大的畢飛宇教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PS,其實我本人不是很喜歡提這一件事情,因為我也在努力寫作,但是我天分不夠,寫出來的東西總是沒什麼人看。同類相輕嘛。)

課程很水沒關係的,我在廣外學中文,我自豪。感謝我的老師。

題主,加油!

——————————————————我應該是分割線

還有一件事。

答主我之前其實也在醫學院念過,念到了大三,再復讀考到廣外中文的。

如果題主你覺得實在受不了。復讀吧!

考到正宗的外語學院去。

你來得及的。

加油!


會有書單,老師上課時也會時不時推薦幾本書,但是看不看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有時看到有同學會說學校里學術氛圍好……但其實學習不學習還是挺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態度。認真的話會覺得課業挺重,尤其是一直在各種找資料和寫作文(作文課的作文,口語課的稿子,還有各種pre……) 但如果重心放在別的方面自然就會把精力放在另外的事情上(兼職,學生活動,或者發展別的方面的愛好) 總體來說,個人覺得還是因人而異吧~ (當然有充分的外部條件讓你當學霸)


我不是來黑自己學校和專業的…

上外翻譯

大一時候課挺少 一周加上選修才九節課 而外院北外同專業的機油都比我們課多…

加上大一時候蠢不知道學習 每天上午沒課睡到10點多11點的才起…

有比如短篇小說賞析的課啦會督促你讀道林格雷傲慢與偏見之類的書啦

不過主要還是看你自己

大二課會多一些啦…加上自己知道學習了就好多了≧◇≦

專業課大一大二有比如說語音寫作口語翻譯精讀泛讀涉外禮儀西方古代近代史希臘羅馬神話莎劇欣賞這樣子

後面高年級就具體一些啦比如政府公共事務翻譯啊文體與翻譯啊影視翻譯英漢對比翻譯英美文學史文學翻譯啊這樣子

英語專業是英語語言文學 偏文學方向一些…讀的書也多一些…

希望對你有沒有幫助←_←


答主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一位男生,英語專業。

二外在北京的學校排名中不算低,如果說除去外語體系以外的學校北語,

那麼二外是全國第三的外語學校了,

不黑不蜜,二外在一些硬體水平上不如北外上外,

但是二外的地理位置很有優勢,在一些省份的分數更是很高。

我來二外的原因呢,就是因為想學習一門外語,但是實力不濟,沒有考上小語種,

如今在英語系學習,個人覺得英語系也很有他的特點,其中英語系的成立時間非常早,

實力也是十分雄厚,但是客觀來說,學校對英語系的重視程度比較一般,

不多不少,外教的配備並不多,而且一些出國的機會相對來說,並不多。

再來說一說生活方面,二外雖然學校小,但是社團多,

其中個人參加的社團有推理協會和傳承雜誌社,

推理協會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感受推理的歡樂和美好,

傳承雜誌社則是校刊,提供一個文字的舞台,定期有推送。

然後我還參加了雪狼橄欖球隊,這是二外的真爺們兒們,

在這裡我感受到了很多友誼和鐵血的色彩,二外是一個男生少的學校,

但是我總覺得二外男生不少,就是因為在雪狼隊感受到了一種別樣的友誼,

鐵血一樣的友誼,在這裡不僅僅是鍛煉身體,還有對於一種積極向上的追尋和追求,

和前任校長周烈老師聊天談話的時候,周烈老師更是對這支學校里唯一的官方運動隊格外青睞,

學校也給予了很大支持,我們也會用我們的力量去回報學校,和學長們同學們一起努力。

前面也說了,二外給人一種印象,男生少,女生多,其實不是這樣的。

二外的男生很有文藝氣息,也有很多有文采,有才華的人,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可以相互促進,

相互努力,有時候會和你開很沒節操的玩笑,有時候也會支持你鼓勵你,

總之這所大學裡,你能感受到很多東西。

說完了學習和生活,再來說說其他的吧。

相對於我生活了18年的另一所大學,二外的食堂飯菜價格稍貴,

但是我可以打包票,口味絕對是不差的,

二外的食堂算不上北京中的大學的頂尖,但是也讓我十分欣慰,

在這裡絕對是吃貨的天堂,選擇的種類也是十分的多,十分厲害。

英語專業我的簡單說說我的看法,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

也算講一個小故事吧。

記得我在高中上學而思的輔導班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在課上偶爾提過,

「在未來,英語專業或許算不上是什麼專業了。」

起初,我以為是學英語的人太多,會英語的人也太多了,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踏上了高考的路,後來幸運地上了大學,

巧合的是,我在大學學習的就是英語專業,但是在真正學習這個專業一年以後,

我發現自己原先的理解並不正確,並不是因為學習這個專業的人才多少,

而是因為英語已經不再是一項技能,而是必備的通識教育,

換句話說,在大學,掌握好的英語技巧,是很重要的。

就我個人的大學來說,幾乎每個專業都有無窮無盡的「基礎英語」這門課,

這門課要學習的是一套基礎英語教材,其中包括了課文,我們會分析文中的句子,

會做課後的習題,也會背單詞,學習一些句子的改寫和造句。

但是這些不僅僅是我們在做,同時,金融,傳播學,經濟,財務管理,各種各樣的同學,

都在做著和我們一樣的事情,但是我們並沒有他們的專業課程,

這就說明,在未來,英語已經成為了一個入門的門檻

就好像是你會說話,會交流成為了一種能力,沒有這種能力,

就好比你在未來不會說話,不能和別人交流一樣,非常可怕。

看到前面很多的答主都在說,不認真學習英語專業,自然覺得英語專業雞肋,

但是也存在一些中國大學的英語教育存在很大漏洞和需要改正的地方,

照本宣科,機械重複,強行背誦,很多不需要出現在英語學習中的東西,

被強行安插到了英語學習中,很多同學因為學習的節奏,而產生了對英語的厭倦,

因而滾起了雪球,開始認為英語專業是一項雞肋而不好的專業,

這真的是太遺憾了,

在我學習英語的時候,自然也是有很多重複記憶和重複,但是我也嘗試著把英語樂趣化學習,

我會在日常的時間,在生活的很多瞬間尋找英語的足跡,

在玩遊戲,看電影的時候,我也會認真聆聽英語的句子和表達,甚至發音,

就這樣對英語的寫作和口語也有了一些個人的理解,算得上是收穫吧,

因而在英語的學習中,如何效率化,如何有樂趣,也是很關鍵的。

一點淺顯的建議,有些不純熟,希望看見的朋友多多指正,感謝。

最後,英語不是一門真正意義上的手藝,

你無法憑藉你英語專業的畢業證找到一份硬碰硬的工作,

你不會依靠英語專業的畢業證活一輩子,

你學習的是一份學習語言的思考方法,還有和別人交流的能力,

英語專業看的是你的真實水平,不是一本本證書,

你是否優秀,一開口就可以檢驗出來,

在英語專業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去用心去熱愛這門學科,去理解它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在未來可以好好學習這門語言,畢竟是我的專業,

我不敢說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樣的水平,

我或許過不去一些考試,

我或許寫不出英美思維的句式辭彙,

但是我可以像我家人一樣,

他們在我5歲的時候,教我寫第一個英文字母,「A」,

那晚我怎麼寫那個字母也寫不漂亮,被逼無奈的我嚎啕大哭,

我姥姥在一旁也勸著,說不讓孩子再寫了,

但是謝謝他們,是他們的堅持,

帶我走進了英語的世界,

讓我最後選擇了英語專業。

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咱們大家一起共勉,好好在大學努力學習。


本人上外法語系,准大二生。首先先介紹一下上外法語系吧。上外法語系的專業設置為法語(英語)。大四畢業最起碼都可以手握法語專四專八,英語大四大六專四(手握專八也占絕大多數)。上外小語種都是這樣要求的。但是上外法語系有幾個特色:

1.大三分專業方向:大三的時候法語系的學生可以選擇文學方向、經濟班或新聞班(多語種國際新聞班)。在上外還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畢業的學長學姐進入外企的比比皆是。

2.導師年輕化: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法語系系主任就說法語系大一的導師都必須30歲左右,但同時要求擁有博士(或在讀)的學歷。大一學習雖然辛苦但是和導師其樂融融。這一點對於我們特別有幫助。舉個例子吧,在我們班大一第二學期做的presentation的題目都是「法國右翼崛起」、「歐盟經濟的挑戰」之類的。上課內容從課本延伸到配音、即興表演(上外法語系一直都被冠名為表演系輔修法語版班)、現場把《月亮代表我的心》譯成法語版並演唱等等。不是說我們大一都達到怎樣的法語水平,重點是老師的年輕化帶來教學的多樣化。導師也更善於和我們溝通。我相信老師讓學生自己策劃組織與法國留學生共同上課的作業並不是每個學校都能做到的。

(作業之一:名畫演繹。圖不是答主,答主顏值為負。)

至於英語,個人覺得老師和課程設置略水。不過進入上外法語系的大部分都是外國語保送生和優秀高考生,英語基礎都比較不錯。但是對於學習英文(文!)就見仁見智了。

答主不能算得上學霸,但是深深感受到上外學術氛圍(說上外學習或學術氛圍不夠濃厚的應該是沒觀察對圈子。)答主大二輔修了國際關係,立志成為外交部的一份子。在上外學習,很幸福。


北外的 我外食堂自習確實是一大特色 搞得人家吃飯都吃的壓力很大…


北外德語 大三狗

我是來正風氣的

很多人對外語學校抱有偏見,甚至我自己高考報志願那會兒也都聽到了一些繪聲繪色的流言,不知道其他學校怎麼樣,但我要說北外的風氣簡直不是一般的正。

可能大家覺得教外語的地兒,在歐風美雨、資本主義思想的親切關照下,所有人都前衛開放特別浪(莫名有貶義的意味)...的確我們學校孩子們思想都比較開放,但誰說開放就一定要和放蕩聯繫起來…事實上我們學校的上層管理還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比較專比較紅,但就因為這樣有著老作派,北外在前衛開放的同時還兼容了莊重感。沒那麼多流里流氣的人和事。

學生超級用功!是所有人啊,聰明還用功那種。已經超級牛逼的大神還是6點起凌晨睡。我大一一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上大學..大一大二逼得我早上也是6點起,早讀到8點上課,除了上課就是圖書館,待到閉館回去還要學到熄燈才敢睡..北外德語系作為北外王牌專業之一、全國唯一的重點學科(客觀事實,不是自吹,可以自行百度),作風真的不是一般的嚴謹,考試不是一般的難,算分不是一般的苛刻..每一個人都努力地讓你想跪下叫爸爸,逼的人不敢不努力..

此外北外的老師,起碼所有我遇到過的老師,真無愧於老師這個稱號!專業素質如何牛就不用說了,但他們每一個人還特別有人文情懷,安安靜靜做學術,踏踏實實教學生,並不汲汲營營於世的感覺。好多學界大神親易平和,會為學生一個問題到處求證求解,其實也不過是學生隨口一問。而且經常能看到上了年紀的那些元老老師們在圖書館捧著書查資料,讓你覺得自己不努力都不應該。看到一些帖子里大學保研等等的黑幕我就很感慨,所幸我到了一個如此乾淨單純的地方學習。

最後,我身邊這麼多認識的人里,沒人被包養,沒人一門心思想著那些男女之事,沒人整天想著勾搭歪果仁,北外女孩捯飭自己不是為了求包養,事實上北外孩子大多家境殷實,她的包真可能是她媽送她的。


謝題主邀...

我學的法語。

對於法語的話,其實和目前排名第一的學姐說的也差不多,頭兩年就是打基礎,精讀、泛讀、聽說、口語。

大一大二著重學語音動詞變位以及語法和語式,各種背課文分析課文是少不了的,這個過程相當痛苦但又相當重要。

大三大四接觸筆譯口譯以及法國文化(關於法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外交文化傳統節日)之類的。

比較好的體驗是:

接觸到的不少老師都是國內語言方面數一數二的大牛,基本都有多年留法經歷,對語言上的造詣足夠我們膜拜的了。

圖書館藏書多,原版書籍引進不少。

校園學習氛圍還可以,走廊上食堂里走在路上時而能聽到各種不同語言的交談(當然也有可能其實她們用的是方言)

。 。。。。。。。。。。。。。。。。。。。。。。。。。。。。。。。。。。。。。。。。。

平時老師會布置一些必讀書單(最近在讀莫泊桑),但光讀這些肯定不夠,所以一般都會自己另外去找。

其他的課程設置應該也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畢竟外教也沒有特別帥男同學們也沒有特別迷人╮(╯▽╰)╭

也有雞肋課,什麼馬哲毛概通論什麼的(目測北橙同學快被逼瘋),不過這些好像所有大學都有,所以.....

。。。。。。。。。。。。。。。。。。。。。。。
。。。。。。。。。。。。。。。。。。。
羅嗦幾句,很贊同排名第一那位學姐的看法。

語言學習得靠自己,我當初選擇這個專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我覺得學語言好像根本用不到「智商」這麼高級的東西,很符合我的情況。


西外學金融的路過,我還是邀請幾個學語言類的吧 @李薇薇@王博源你倆一個日語一個英語出來說說吧。。。

我算是學渣了

我來說說整體氛圍的情況吧。

在西外的感受是大家英語水平檔次都還可以,隨便一問高考英語都是130+,我這種高考英語才120的就算是學渣了,被滾滾洪流碾過去了。

然後就是對於英文裡面的一些常見的梗大家理解起來問題不大,當年大一時候我們宿舍還妄圖建立以英文為基礎的交流方式,半小時後以失敗告終……

每天早上的校園廣播(我們對其愛稱為「小蘑菇」)的旁邊都會有認真聽CCTV9的童鞋,學校的電視能看各種語言的電視台。

然後四六級基本大家都是裸考通關。

對於我們來說,課程稍微多一點,有商務英語啊,商務英語寫作啊,翻譯啊,多開一點英語相關的課程;教材方面,部分教材是機械出版社的英文版。


北外。我已經連著六個學期,每周一到周五的八點都有課了。

雖然北外有很多黑點,但我覺得它是一所了不起的學校。

學校里的流浪貓都會被保衛處抓去做絕育所以不會聽到凄慘的叫春。流浪狗也會被抓去打了疫苗再放回原處。

性別平權。很多老師都是女權主義者,從惹了不少風波的《陰道獨白》到LGBT平權。基友和拉拉們可以在校園裡手牽手,大家(包括老師)都不會覺得稀奇反常。還有一個學姐,她屬於出生為男兒身的transgender,不得不住在男生宿舍,雖然留著長頭髮穿女裝。而在宿舍洗澡的話是一層共用一或兩個淋浴間,每個裡面有三個花灑。只要這個學姐進去洗澡,就會把燈關掉在裡面摸黑洗,大家也就很自覺地在外面排隊不會進去打擾她。

課間或上下午第一節課前大家都趕去各教學樓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靠右行走。

黑點:不能轉專業!!永遠在建中!!常年換校長,永遠不知道現在校長是誰


語言訓練很專業,很系統,但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還是靠個人,畢竟沒有老師成天逼著你練習。到畢業時候,北外英語系學生的英語水平,事實上是比較參差不齊的。

由於非常專註於語言技能的培養,導致整個四年本科教育像是技校,或是高中教育。沒有學習基礎科學,更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各種通選課非常浪費時間。

再選擇一次的話,是不會選擇去北外學語言的。


大一小語種專業,專業課分為精讀+聽力+口語(外教)+語法,我們系是考試多作業少(基本一周一考 ,只考語法跟辭彙),別的系有的是考試少作業多的。。總之大一是最噁心的階段,感覺跟高三差不多,除了沒有題可以刷 。。因為國內沒有本語種的出版物,我們用的課本跟字典都是對象國捐贈的

專業課也要做pre,大家輪著來,大一口語水平做不了就先做ppt介紹對象國的風情文化之類的。 英語課,大一狗表示好水。分為閱讀口語聽力三門,聽力是自主聽力,一課一考。口語就是老師給個題目小組討論+pre,所以北外又稱北京pre大學

我們閱讀老師就是講講課文,然後跟你侃侃北京房價,勸你千萬不要考翻譯碩士(學語言四年夠夠的了同學們!),再跟你討論一下那些特有中國特色的東西你覺得怎麼翻比較好blabla。。

最痛苦的是輪到外教上課那天,外教不會中文,除了專業課就是英語課,基本上不可能在課堂上聽到漢語了 大一狗表示聽力還停留在高三水平好痛苦啊。。

綜上。。感覺沒啥特別的地方,就是很有語言氛圍,課真的很水啊 有人逃課有人聽課有人自學。。但是大家分都很高。。學渣擦淚


北外畢業學渣一枚,來講些之前幾位沒講過的吧:

1、在三元橋出機場快軌打車回學校總被司機下意識地往廣院方向拉。

2、每次過年回家都要被親戚問是不是在北二外上學(此處絕對沒有針對二外的同學)。

3、總被外人問,你們學校是不是有好多女生被包養?我:啊啊呵呵哈哈(內心戲:撒皮,我們學校女生基本都是白富美,人家包養你還差不多,不過你辣么屌絲人家還看不上呢o(╯□╰)o)

目前就想到這麼多,想到別的再補充吧


如果你不是特別直的直男(顏值還不錯),建議別來。很容易被掰彎。From全國最好的語言大學。匿了。


推薦閱讀:

世界上哪些國家或地區是通過限制語言的多樣化來實現統一的?
為什麼中國人說英語不標準時會覺得難聽?
英語專業和商務英語有何區別?
中國人試音時說「喂喂」,那其他國家的人呢?
如何更好自學法語?

TAG:外語 | 外語學習 | 英語專業 | 名校就讀體驗 |